第一篇: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
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已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提倡以健身、兴趣、娱乐教育为主,淡化竞技体育。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在组织教法的运用上缺乏创新和娱乐性,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浓和自觉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怎样才能逐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向着健身、兴趣、终身教育转变,这是我们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外,还应在组织教法上广泛采用趣味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这是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1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和娱乐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任务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准备活动中,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同时,还能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提高体温,活动关节韧带,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跃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需要反复进行练习。由于单调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积极性。如果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全身心放松,消除疲劳,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有的游戏内容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相近,通过游戏的比赛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为任何技能的形成都是条件反射,当大脑皮层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这种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通路的形成,对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
总之,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提高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运动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用,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体育游戏的特点
2.1活动目的明确。这种目的就是以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娱乐。有的游戏重在提高某些素剩莆漳承┘寄埽挥械闹卦诜⒄固辶椭橇Γ挥械氖俏颂岣咝睦硭刂屎偷赖缕分剩挥械脑虿嘀氐鹘谇樾骱托菹杏槔帧?/SPAN> 2.2活动内容有较强的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不少游戏还有一定的情节和主题。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忠诚老实、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2.3活动方式有很大的可变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根据教学上的某些要求,游戏动作可作相应调整变动。如可用器械,也可徒手;道具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规则可繁可简,可粗可细;跑、跳、投、攀、走等动作,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变异的。
2.4具有休闲娱乐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学生不受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的限制,人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取得效益。3体育游戏的选择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戏首先应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3.1选择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的游戏。如“有效与无效口令”、“大人、小孩”、“放爆竹”、“抓手指”、“看谁记得牢”、“反口令”、“巧扳数”等。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把其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中。
3.2选择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如“贴膏药”、“开火车”、“喊数抱团”、“追捕营救”、“排头追排尾”、“老鹰捉小鸡”、“拉网捕鱼”等,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运动器官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调动学习状态。
3.3选择与基本教材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作为辅助练习,如“迎面接力”、“圆圈接力”、“看谁反应快”、“跳传跟进”、“运两球接力”、“推球过线比赛”、“跳山羊”等,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有了粗糙的分化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娱乐和竞赛中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3.4选择与各类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作为练习手段,如“掏鸟窝”、“抬木人”、“追逐赛”、“推小车”、“蛙跳追捕”、“搂腰拔河”、“猪八戒背媳妇”等,通过游戏流动,在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同时,又能全面有效地发展各种身体素质。
3.5选择在情绪上得到调节或在体力上得到恢复的放松性游戏,如“打手背”、“抓手指”、“指鼻子”、“锤子、剪刀、布”、“打野鸭子”、“充气——放气”等,通过游戏流动,调节情绪、恢复体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乐趣。
选择游戏还应考虑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而且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及训练水平,注意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等情况。游戏的组织教法要尽可能简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4体育游戏的教学 4.1游戏的讲解 4.1.1教师的站位:讲解时,教师应站在学生都能听清的位置,可根据游戏的组织形式,采用先集合讲解、再分队;也可采用先分队,再讲解的方法,还应避免学生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
4.1.2讲解的顺序:游戏的名称、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和要求、游戏的结果。4.1.3讲解的要求:讲解的语言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内容要突出重点,准确地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还要讲解动作的要领和配合,边讲解边示范效果最好。4.2游戏的示范
4.2.1示范的位置:示范的位置要根据游戏的队形和学生人数来决定,应选择学生都能看见示范动作的最佳位置,横队应站在队伍中央前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位置;纵队应站在队伍前三分之一的位置;圆圈队形可站在弧线上或圈内旁弧线1—2米处。切忌站在圆心处,使一半学生站在教师的背后,影响教学效果。
4.2.2示范的形式:教师可选择镜面、侧面和背面示范,可根据游戏的要求和配合,选出1—3名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游戏的动作要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4.3引导人的选择
4.3.1学生自愿报名或推荐引导人,优点是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也能选出较合适的引导人。
4.3.2教师指定引导人,节省时间,也能挑出较合适的引导人。4.3.3前一个游戏的优胜者当引导人,这是鼓励优胜者的一个办法。5体育游戏教学注意事项
5.1要突出和加强组织纪律性。良好的组织纪律是使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具体表现在听从指挥、执行规则、服从裁判等方面。在游戏中如果出现不遵守纪律,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或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个别人,也要立即停止游戏活动,对违反纪律和规则的人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并以此教育全体,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5.2要掌握和激发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学生在游戏进行中的情绪如何,是衡量游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功的游戏,气氛活跃、情绪高涨。要激发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游戏内容。因为同样的游戏内容,对男生、女生的运用,不同季节的运用,不同场地的运用,不同对抗双方的运用等,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要掌握时机,进行观察和调整,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3要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以身作则十分重要。教师如果能以游戏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参加并作示范动作,既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又利于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体质较差或有残疾的学生,让他(她)们进行简单易行而力所能及的游戏活动,使他们体质上得到锻炼,精神上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平等的人格待遇。5.4要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师应注意观察、判断学生的体力变化状态,并调节如游戏的密度和运动量。在发现体力较差者力不从心时,要及时调换;如果运动量不足或过大,应采取灵活措施,可增减比赛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
5.5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伤害事故一般是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预防。6小结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第二篇: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是一种来自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等优良品质。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质不断降低,超重与肥胖数量持续增加、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因此,在体育课中抓住学生的特点,运用好体育游戏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设计、编排出更多体育游戏,让更多更好更符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游戏走进课堂。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游戏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纯地为玩而玩,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它可以让学生从消极变为主动,改乏味为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把它重点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也是学习和锻炼的动力,兴趣越浓,学习效果越好。做菜需要放调味料,体育课也是学校生活的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体育游戏就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如果没有体育游戏,单纯地跑、跳、投练习,久而久之,相信再喜欢的人也会觉得枯燥无味。体育游戏中蕴含趣味、竞争、合作、挑战等元素,它能使单一的练习多元化。小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恰恰有些游戏中的胜负之分就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既培养学生的智力、毅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又达到锻炼效果。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被这些游戏的内在因素吸引,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游戏,这样就使得课堂“活”起来。
(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若是忽视品德的培养,便失去教育的意义。小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大,是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可以把德育贯穿游戏之中,使学生边玩边学健康成长。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相互之间要监督、评价,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还要学会淡化自我中心,逐步形成集体荣誉感,逐渐建立友谊、公正、负责的观念。由此可见,趣味游戏不但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且游戏本身具有的竞争性、合作性和挑战性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竞争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赢得胜利,就要和同伴密切配合,同时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这些同一时刻发生的积极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游戏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源地,当今世界的很多体育比赛项目都是由游戏演化而成的。就像中国古代的“蹴鞠游戏”,当时谁能想到它能发展成为当今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学生私下里的一些小游戏,即便是用跳绳新编成的一些简单游戏,也是孩子创新能力的表现。或许在多年后,他们的这些游戏会演变成为体育比赛项目。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实践探索,让孩子们思考、创造。
二、合理设计游戏,精心组织课堂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使体育课堂更丰满。而要使体育游戏达到预定的效果,必须从多角度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符合现状并具有特色的游戏项目。
(一)确定体育游戏内容与安排。教师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清教学重难点,从而确定游戏目的、游戏内容。游戏是为体育训练项目服务的,游戏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与学具资源,通过趣味性的编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更积极主动地投入练习,时代在发展,学生的认知也在深化,所以游戏的内容设计必须敢于创新,与时俱进。游戏的编排要有层次,注意随着学习掌握情况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当然,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选择一点不能马虎,一切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游戏的需要选择场地与器材。
(二)严格实行游戏规则。体育游戏规则是游戏正常进行,获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一场好的体育游戏必须是遵守游戏规则的。在上课时要把思想教育贯穿游戏的全过程,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游戏,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一旦破坏规则就要自觉失去当次游戏资格。具体可如下操作:规则宣读时要确保在全班都安静时进行,分组时人数和搭配都要尽量合理公平,游戏规则大家一起相互监督落实等,因为规则一经破坏就很容易在游戏中造成混乱和意外伤害。当然,在此期间教师无论作为指导都还是参与者,自己本身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个规范、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清楚不管在学习、生活还是游戏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认真组织体育游戏。游戏中,教师的科学组织与指导是确保游戏有效进行的关键。先要让学生明确游戏的名称、过程、规则、评价、要求等,特别是新游戏,可以先由教师示范,再找学生演示,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确游戏是怎么做的,哪些是不符合规则的,怎样避免一些典型的错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时时观察每组学生的游戏进程、学生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变化,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和说明,并相应地调整游戏的练习强度与难度,适当地透露一些小窍门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游戏。游戏结束后可采访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觉、心得,总结游戏的重难点,也可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从而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学习热情更高涨,身心更健康。
由此可见,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断创新,设计出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新颖的、科学合理性的游戏,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共同努力,认真组织好体育游戏,为体育课堂增添一份欢乐、一份责任和一份爱,努力营造轻松、快乐、安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福林,等.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第三篇: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跑、跳、平衡、对抗和各种表现动作等)、比赛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易行性为体育游戏设施差的农村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快,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体育游戏的内容广泛,所有的体育活动项目都会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因而体育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流露:成功时,喜悦与自负、自傲并存;失败后,难过和害羞、自卑交织;高难度练习时,焦虑与恐惧溢于言表;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自私和随意交互呈现;在分组活动中,信任、友谊和猜疑、妒忌交替;在受到批评时,敌视和逆反不言而喻.构成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偏低的原因固然有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但在矫正学生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如何通过体育游戏这一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和个性、人格的培养,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准备活动中是慢跑、行进操、定位操,反复使用会使学生感
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听号抱团”、“拉网捕鱼”,或者用跳绳、跳橡皮筋、“猴子抢球”、“传球触人”等方法,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有些游戏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于组织教学,例如:“听口令做相反动作”、“有效无效口令”、“人手一球”、“取球比赛”等等。这些游戏形式多样、新颖,既是游戏内容又是组织教学的手段。
专门性准备活动,如短跑教学课,可采用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黄河长江”、“喊号追人”等。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两人争球”、“巧入营门”、“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为课程内容的基本部分教学做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把学生的兴奋性调节在一个适宜的状态,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和调整。
二、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游戏将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
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
材。但如果一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逼着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的跑,使学生跑出恐惧,跑出厌倦,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如“奔向二十一世纪”、“环球旅行”,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在球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降低球风、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异,使学生充分体现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要注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一般来说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动作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能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熟练地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工作能力,建立动力定型。
三、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单调。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发展腿部力量的“时代列车”、“立定跳比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运用。
游戏法用于素质练习时,学生比较兴奋,积极性较高,教师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防止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四、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皮质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放松。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我们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这也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教学的方法是不断改进的,课题的研究只能说是针对一种情况进行的试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得思想和眼界品位的不断提升,对于教师而言有着巨大的压力。能够利用好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以至于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ISBN: 978-7-5619-0635-4, 9787561906354 [60.0029]
10.10USD
按這裡可以看大圖
书名: 编著/主编: ISBN: 丛书: 出版社: 语言: 出版时间: 版次: 页数: 开本: 包装: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周健 Zhou Jian 97875619063
54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简体中文 1998.09 1 204 20.5 x 14 cm平装
内容介绍:
一、语音
1.声韵举示(A)2.填调号,辨音节(A)3.听音改读(A)4.写拼音比赛(A)5.听音填表(A)6.拼音词汇接龙(AB)7.口拼比赛(AB)8.读卡听写(A)9.拼音改错(A)10.拼词比赛(AB)11.拼音总汇(AB)12.语音抢答(A)13.听自己说汉语(ABCD)
二、汉字
14.说文解字(A)15.闪现记字(AB)16.添一笔变个字(ABCDE)17.加两点变个字(BCD)18.看谁组字多(BCDE)19.三笔组字(BCDE)20.补缺笔(ABC)21.拼字认字(ABCD)22.填空测验(ABC)23.汉字魔块(一)(AB)24.汉字魔块(二)(AB)25.汉字魔块(三)(ABC)26.汉字魔块(四)(AB)27.五字成行(ABCD)28.拼字扑克(BCDE)29.笔顺比赛(AB)30.找字中字(ABC)31.猜读音(BCD)32.记写汉字比赛(AB)33.生字开花(BC)34.联网记汉字(BCDE)35.方格填空(ABCDE)36.形声字归类(CDE)
三、词语
37.加减计数(A)38.强化记忆(ABC)39.数数避“七”(A)40.说前后数字(AB)41.数字两读(ABC)42.量词搭配(ABCD)43.释词评析(ABC)44.同义词语替换(BCDE)45.填空比赛(BCDE)46.找汉英对应词(ABCD)47.说反义词(BCD)48.反义类推(ABC)49.运用形容词(BCDE)50.行装清单(DE)51.同音词语(CDE)52.关联词抢答(CDE)53.倒顺词(BCDE)54.猜音译外来词(ABC)55.提示猜词(BCDE)56.20个问题(BCD)57.寻觅藏物(AB)58.找朋友(AB)59.谐音连词(BCD)60.汉字词语接龙(CDE)61.组词扑克(ABCD)62.旁敲侧击(CDE)63.猜哑谜(BCDE)64.猜成语(BCDE)65.填字组词(BCD)66.找共同点((]DE)67.找出异类词(ABc)68.词语联想(BCDE)69.相关词语(BC)70.附加式词语(CDE)71.歇后语比赛(DE)72.说半续完(DE)73.组词比赛(ABCDE)74.词义辨析(DE)75.成语大赛(DE)76.离合词(ABC)77.集合词(BC)78.同义词辨析(BCDE)79.填空与替换(BCD)80.词语听写分类(ABCDE)81.我说你指(BC[)E)
四、句段表达 82.完成句子(ABC)83.东拉西扯(ABCD)84.电话约会(AB)85.找不同(BCDE)86.家庭讨论(CDE)87.张冠李戴(ABC)88.明察秋毫(ABCDE)89.领回失物(AB)90.扩展句子(AB)91.暗语猜词(ABCDE)92.比高低(BD)93.故事接力(CDE)94.你说我做(AB)95.当机立“断”(ABC)96.复述正确的话(AB)97.卡片配对(ABCD)98.“吗”字连环问(BCD)99.吹牛大赛(CDE)100.相面(BCDE)101.这是谁(BCD)102.听后表述(ABCD)103.图文对“译”(CD)104.“串供”(BCD)105.闭目聆听(BCDE)106.结局(BCD)107.串讲故事(CD)108.互问互答(BCDE)109.循环问答(ABCD)110.购物(BCD)111.在医院看病(BCDE)112.答非所问(ABCDE)113.打电话(ABC)114.送别(AB)115.做饭(BC)116.送生日礼物(BCD)117.续词造句(BC)118.买东西(AB)119.汉语麻将(AB)120.是真是假(CDE)121.谁怕谁(AB)122.故事表演(BCD))123.看图编故事(CDE)124.限时造句比赛(BC)125.砌句(AB)126.连词成句(AB)127.边画边说(ABC)128.漫画描述(AB(DE)129.抽签造句(BCI)E)130.以貌取人(BCI))131.描述动作(AB)132.描述相片(BCDE)133.描述动物(CDE)134.说鞋找鞋(BC)135.对号入座(BC)136.欣赏邮票(CDE)137.连句成文(BCDE)138.病句查因(ABC)139.意外的答案(BCDE)140.切割记句(AB)141.形象描绘(CDE)142.代拟征婚启事(CDE)143.写情书(DE)
五、语法点
144.速添语法成分(AB)145.替换句子成分(ABC)146.动宾搭配(AB)147.找优点(BCD)148.追根问底(BCD)149.划线提问(AB)150.临摹图画(AB)151.高矮排队(AB)152.分清三个小朋友(BC)153.色带配对(AB)154.助词填空(BC)155.还、再、又(BC)156.正、在、正在、呢(BCD)157.起来、下去、下来(BC)158.歧义辨析(CDE)159.对比设疑(ABCI)E)
六、综合,文化及其他 160.传递与改编(BCDE)161.画校园图(A)162.我说你画(ABC)163.听、画、评(ABC)164.画图解说(BCI))165.场景描述(CDE)166.八八大顺(A)167.“发财”与“倒楣”(ABCDE)168.姓名、生日滚雪球(ABCD)169.查找电话号码(CDE)170.邮政问答(CDE)171.查地图比赛(CDE)172.作导游(CDE)173.乘车(BC)174.称谓关系(AB)175.简历问答(BCD)176.猜亲属(BCDE)177.听歌记词(DE)178.唱歌传物(ABCD)179.连线(ABC)180.逻辑问题(ABG)E)181.荒谬的等式(BCDE)182.说绕口令(ABCDE)183.交头接耳(ABC)184.逛街(ABC)185.乘火车旅行(CDE)186.照我说的做(AB)187.新闻发布会(DE)188.经贸谈判(DE)189.西蒙的命令(AB)190.周末干什么(AB)191.续述剧情(DlE)192.推销商品(CDE)193.配音演员(DE)194.自编台词(DE)195.考记忆(ABC)196.找相同(ABCDE)197.识药开方(CDE)198.查字典比赛(ABCD)199.夜间旅行(ABCDE)200.辨认名人((]DE)201.猜体态语(ABCDE)202.话题讨论(BCDE)203.趣味抢答(BCDE)204.文化填字谜(DE)205.课堂辩论(DlE)206.名片上的头衔(CDE)207.点标点(BCDE)208.填交际语(AB)209.汉语的幽默(BCDE)210.猜职业(BCDE)211.为双胞胎取名(BCDE)212.精神会餐(CDE)
第五篇:游戏教学与小学体育
游戏教学与小学体育
一、体育游戏的作用
少年儿童在游戏中能学会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显著作用。游戏的规则把活动者组织起来,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并履行一定的职责,能培养少年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在对身体的发展方面,体育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各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1.思想性。游戏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游戏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通过游戏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有用之才。
2.趣味性。游戏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游戏的内容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3.情境性。游戏一般都有一定的寓意和情境,也多半含有比赛的成分。青少年具有表现自己能力的特点,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富于对抗和竞争的意识,通过游戏活动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所以说游戏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富有竞赛性。
4.群众性。活动性游戏多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跃、投掷、对抗等基本活动技能组成,它不需要专门的技巧和事先学习、训练,因此它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
5.集体性。体育游戏一般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而游戏中的规则不仅可以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起着良好的作用。
6.社会性。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人处于不同的位置、顺序、条件,承担和履行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因此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游戏中人际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的职能和特点,从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因而体育游戏具有社会角色的教育特点。
7.综合性。几乎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都可以作为体育游戏的素材;几乎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运用它学习与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及战术。
三、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游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性,是在自己掌握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寓技能于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游戏。
2.合理安排游戏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适当地安排体育游戏不仅能改变课的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能通过体育游戏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提高练习兴趣。
3.正确地运用体育游戏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往往表现出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而在复习课中会出现懈怠现象,兴趣低落,精力不集中,练习不认真,使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如用游戏来进行复习,学生就会有新的感觉,并且在竞争气氛中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从而使所学的技术得以更好的巩固和提高。
4.体育游戏能够消除疲劳。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都要安排整理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整理活动如能利用正确的游戏方法进行,将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消除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疲劳,使学生有效地调节紧张的心理状态。
5.正确地运用游戏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游戏带有情节和选定的规则,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了该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6.通过游戏教学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多数的体育游戏都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的,这样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兴趣,发展思维,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l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有一段时间经常逃课。班主任到处找他,但一见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没办法。在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有意的接近他,“l同学,你的协调性很好,欢迎你加入健美操队。”一听这话,他来劲了,开心了。然后我话锋一转,“l同学,叶老师可以跟你聊聊吗?我们到那边草地上坐坐好吗?”他点了点头,跟着我来到草地上。“某某,叶老师很孤独,很想跟你交个朋友,你能答应我吗?”说完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叶老师,其实我也很孤单,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不愿意跟我玩,而且妈妈又出差了,我很想念他,恨不得跑到她身边去,可是学校又不让,所以我天天逃课。”“你觉得逃课这种行为对吗?还有,同学们为什么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的手受伤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关心我,对我很好的,可是我的手好了以后,他们就„„”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在草地上坐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经过这次的交谈,l同学愿意上体育课了。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后面有一个人大声的喊:“叶老师,我最喜欢你,也最喜欢上体育课。”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l同学。听了这话,我心里甜滋滋的,突然间使我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自豪,更加强了我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总之,通过又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他们在外校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
体育教师“语言”多样性与多功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讲解、示范、用哨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语言”。体育教师“语言”的构成,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地运用体育教师的“语言”,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表达;动作示范;哨子语言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语言”更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经常使用的“语言”我们一般归纳为三种方式:动作要领的讲解——“语言表达”;技术动作的示范——“身体语言”;教学工具的使用——“哨子使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讲解到位,示范正确,再辅助于科学合理的用哨,就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去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用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去引领学生的身体发展,用自己教学热情去塑造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操场上的教学组织与教学行为,离不开“言传身教”。这其中的“言传”和“身教”,其实就是体育教师特有的基本功,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语言”。
一、体育教师的“言传”:讲解
运动技术要领的讲解离不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传授新的技术动作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让学生“听得懂”,这就对老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语言表达上,如果讲解精炼、抓住关键、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逻辑性强,声调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快慢适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那么他的课,学生不可能不喜欢,这位教师,学生不可能不欢迎。
在语言表达上,如果不是亲切热情,而是平平淡淡,特别是碰上那些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动辄训斥责骂,使用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冷言冷语,那么在教学效果上肯定是背离教学目的的。
在语言表达上,如果让学生对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听得懂”,那么教学效果肯定能和教学目的相一致。
二、体育教师的“身教”:示范
1.动作示范
对学生来说,只接受教师的语言信息刺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视觉信息刺激。只有做到听觉信号刺激(讲解)与视觉信号刺激(示范)的有机结合,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自己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看得清”。一般体育教学中的示范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以及对比示范,在教学中采用哪种示范方式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性质选择最为恰当的一种,使之发挥最佳效果。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示范质量,做到示范动作的分解与完整,节奏与力度,位置与方向的有机结合,排除多余不雅的动作,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技术动作概念。
2.形象示范外部形态是给学生最先感知的信息,能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自身的体态是否阳光有朝气,教师平时的仪表是否干净与整洁,教师日常的教学态度是否和蔼与善良,这些外在的精神风貌更容易使学生“看得清”,更容易让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可以说体育教师平时的自身形象与教学的动作示范是相辅相成的。
三、体育教师的必备武器:口哨
口哨是体育教师上课常用的教学工具,被称之为教师的第三语言。口哨对教师的口令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合理的使用它,不仅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而且还能减轻教师嗓子的负担。
口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于上课前或练习停止需要集中时。“滴滴——”
长音。
(2)用于队列练习时提醒学生统一步伐节奏。“滴、滴、滴”短音。
(3)“滴!”用于各类活动开始前统一时间。意思是“跑!”、“投”“犯规!”“开始!”等等。
(4)“滴——”一声长鸣,用于下课或比赛结束。意思是“时间到!”
(5)“滴滴”用于起跑犯规急需招回,或练习停止。意思是“马上返回”“立即集合”。
口哨的运用尽管有许多优点,但是一般在操场班级多的情况下,口哨的使用也应该注意不要过于频繁,不然对其他班级的学生就是一种干扰。要充分合理地运用“第三语言”使哨音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活泼向上、朝气蓬勃、果断明快的感觉。
四、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表情、语音语调、动作示范、哨长哨短等方面的运用是否合理,是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听得懂”是学生尝试学习的第一步,要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科学的讲解是必要的基本功;“看得清”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保证,优美的示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会”是体育教师对学情与教材的科学把握。“练得乐”则就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和“忽悠驾驭”的完美体现。
语言是为教学服务的,它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振奋精神、活跃学习气氛;并且能作为教学的一种特定的信号,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或完成某一教学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搭配,优化综合地运用“语言”能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感情更为沟通,关系更融洽,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掌握运动技术,真正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受益者和追随者。
浅谈小学体育的有效教学
在我的体育课上,每每看到学生永不满足的笑脸,额角隐隐的汗水,我便很高兴,高兴的是我感觉我这节体育课是有效的,教学效果是可喜的。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小学体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规范制度,严密组织
规范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常规制定后,应该严格执行,作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共同准则。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可以对各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给与必要处罚措施,几次坚持下来,集合队伍时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和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精选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程性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体育新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点是:学生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没有了学生体育实践活动,课程所有目标就全部变成空中楼阁。也就是说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学习领域中核心和主体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此可见,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们不但不能“淡化”,而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体育运动项目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好“教材化”处理,如何做好“用教材教”,决不能将“运动技术的掌握”丢弃,如果是这样我们势必也就失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三、教学内容游戏化
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尤其是小学生。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如我在二年级的一节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在创设游戏情景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利用铁圈(荷叶)轮换移动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每一次以“石头、剪子、布”作胜负,胜的一方可跳下一荷叶,以最先到终点者为胜,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教学效果相当好。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学教交流园
体育源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有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体育课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我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勤劳的一天》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人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体育课中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障碍跑,通过一些攀、爬、钻、跳、绕等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的设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
五、合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
在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上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身体条件相应的教学内容,在不超越学生某个思维和身体发展阶段,又不低于现有最低水平的情况下,要考虑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的弹性,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不只是用了新的《课程标准》代替过去的《教学大纲》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体育课程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选用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从而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提高体弱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常有一些体弱的学生,他们因为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变消极为积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探索,我采用了下面的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朝气蓬勃,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争个第一,处处都想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练习50米或100米短跑时,我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以终点线为起跑线,反方向一起跑。当速度较快的第一名同学到达起跑线时,教师(或体育委员)举旗为号,其余同学立即停止跑动,记准自己到达的位置,并划一条线为自己的起跑线。然后,第一名同学就以起跑线为起点,其余同学按各自测得的起跑线开始跑,看谁能超过自己原先的成绩。这样,体弱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体质好的学生同时到达终点,而且有可能领先,从而激发了体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培养学习兴趣体弱生大都文化课成绩较好,求知欲较高,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这对教学十分有利。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要求,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篮球急停技术时,教师可先提问:什么样的姿势才能使身体停得注停得稳?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有意识地让体弱生去回答,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在练习时教师要耐心辅导体弱生,这样,就必然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如在学习铅球投掷技术时,因为动作比较枯燥、单调,往往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弱生更是消极。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让铅球击中目标的方法,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具体做法是,在推铅球的场地插一小旗,并划一标志线,体弱生可用较轻的铅球投中目标。如身体好的学生用5公斤铅球投掷,体弱生可用4公斤铅球进行对垒,看谁能击中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铅球的投掷技术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
当然,在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培养体弱生的兴趣外,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