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英语听力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解析英语听力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摘 要】听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技能之一,近年来倍受关注,而传统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听力材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听力材料
一、传统听力教学
1.教学方法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并不乐观。教师先介绍相关的生词,让学生对听力材料反复听几遍,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听力课上,教师作为机械的播音师或者是答案的提供者。正如Brown(1990)曾经指出:“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如何记忆,而不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听和解决听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测试听力,因为学生先听,然后进行测试。因此,学生在上听力课时会渐渐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学生经常抱怨听力课无聊乏味。
2.师生互动
传统的听力课上,教师经常给学生准备好的听力材料或者教材上的内容,每次课都是按部就班的听一组或者几组听力材料就显得太过机械。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除非学生和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必须听,通常超过所需的必要时间。他们必须对教师已经为他们选择的听力材料和相关任务而被动地听。因此,使得学生失去了听力的主动性。
3.听力材料
英语听力教材主要是STEP BY STEP和LISTEN TO THIS。这些教材主要以听力为主,很少有听说结合的训练,不利于听说能力同步提高。听力材料大多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磁带,通常是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音资料过于单一,使学生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听力。
二、解决方式
1.教学方法
要改变原有的听音对答案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对整个听力过程做精心设计,即:
(1)听前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听懂和理解听力材料,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听力训练前的导入上。导入得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降低了听力理解的难度。导入旨在帮助学生对所要听的材料有个粗浅的了解,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形的想象或猜测的空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听的状态。为此,应尽量避免课堂教学的老套路,如开场白往往是:Today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 short passage.It’s about……? Please pay attention to…….First let’s listen,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导入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在听wedding 之前先让学生做个Brainstorming让学生说出在婚礼上的所见所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与听力相关的话题上,学生们给出了许多相关的单词、词组:bride,?groom,wedding cake, wedding dress, wedding pictures。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词汇。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a wedding ceremony?Can you describe it?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wedding ceremony in Western countries?这样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很自然的呈现给学生,让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在这基础上再做听力就能做到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
对于材料中出现的生词,我们应该把影响正常理解的词或短语提供给学生,对词的讲解尽量做到浅显而风趣。要培养学生猜词和推断词义的能力。
(2)听中
这一阶段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听力材料。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听力任务,如:指出文章的类型;总结中心思想;完成表格;回答问题;选择细节信息;论述结构等。完成听力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找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相关的听力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听力问题的能力。
(3)听后
这一阶段是帮助学习者把听力能力和其他语言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听力材料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设置不同的听后活动,例如:讨论或者辩论文中出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写类似的一段文字等。通过以上的听后任务,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听力原文,也能从中看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师生互动
现代的教学中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应改变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机械播音师或是答案的提供者变成信息的组织和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听力教学中应做到听说的有机结合,以听带说,以说促听,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交际中听说是不可分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听力课中,听说结合,可以一改学生被动听音的局面,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听力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际上用语言实验室进行听力课教学是一重大的突破,这种以声、光、色为特性的语言实验室教学利用各种电教媒体,使声音与形象和谐统一,使语言信息与具体的、特定的情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视听说多维教学模式中,更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一张幻灯片,就能使课堂气氛大大改观,有益于学生感知教学内容,培养语言能力。因而,教师要多选一些声形具备,并且文字资料齐全的音像带用于教学,采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的多维交互教学方法进行施教。
3.听力材料
(1)教材选择
现在听力教材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教材并不多,而且听力教材的选择不应只注重听力材料,还要使说融入其中,近年出版的视听说教材与过去单一的听力教材相比更受学生的欢迎。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其中的内容贴近生活,还有配有图片和视频内容,以说导听,由听导说,听说结合,使学生很容易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听力。
(2)课外材料
首先,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联的课外材料;其次,增加课堂辅助视听材料,如BBC,VOA,CNN等电台及电视台节目,也可以介绍一些卡通片、《李阳疯狂英语听力》、DISCOVERY频道许多知识性的英文视频等等。当英语等级考试快要进行的时候,而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准备历年的听力考试真题以及模拟题,帮助学生准备考试。
总之,解决传统听力教学中问题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学生能够在听力课上切实提高听力水平,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才文献:
[1]杨阳.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Brown,G.(1990).Listening to Spoken English.(2nded.).London;Longman.(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英语系)
第二篇:五步教学模式解析
五步教学模式解析
刘海涛
山东东阿实验高中
摘要:教学模式应遵循教学规律,从教师备课到学生自主学习,从授课到课后反思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按照“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的思路,核心始终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把教师的备课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主体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学活动实施者提供一种示范作用的教学结构,有利于他们把握和应用,有利于从动态中驾驭教学过程。笔者在长期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新课程特点特点,总结出“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的设计(主体是教师)
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优势互补,把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有的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处理难点得法,指导学法有方,组织学生活动得心应手,利用教具合理恰当,通过集体备课交流,使其他教师也达到与其相当的水平,利于新老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每一份教学案都要经过认真地备课,备课的具体过程为:(1)备课组长整体把握教材确定学期目标,根据总教学任务、学科组人数提前分好任务;(2)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精心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制定出教学案草稿;(3)备课组备课。将教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教学案修改后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分两种情况:有预习课的,在预习课上将教学案发至学生,学生做后教师抽批部分学生的学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再次备课,写出备课稿;当堂预习的,任课教师上课前对教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写出课堂教学设计;(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教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教学案的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教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注意教学案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区别,不能把教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第五,每一份教学案要有配套的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六,不同课型的教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大体上说,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是学生)
设预习课,在预习课上把教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学案完成学习任务。预习课结束要抽批教学案。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学生根据教学案读课本,看例题,掌握基础知识,把基本的、易懂的问题学会,认真填写教学案,找出难懂的、不会的问题,通过自己思考、查资料、分析等,尽量自己解决。教师依据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自学,通过巡视、个别质疑问难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认真分析、梳理,以便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教师还要调度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差的同学进行重点督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第三步:合作交流(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更正、讨论,进行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各科代表要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本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推荐参与交流的同学。
第四步:精讲点拨(主体是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出错多、需多角度思考、综合性强、学生归纳提升不到位的问题,先提示点拨,再进行精讲。本环节教师灵活掌握,但必须控制好课堂,小组回答要有序进行,每个小组机会均等。按照班主任提供的每个小组的排序,回答问题适当加分,课堂表现分和反馈平均分加起来即本堂课小组得分。加分要操作好,起到提高小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而不可包办一切,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则应在关处和疑难处加以点拨指导。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初步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五步:小结与反馈(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反馈根据课堂内容和课型灵活掌握。如果有达标测试,在小结之前或之后皆可。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题目要少而精,每道题要附分,训练的内容应重在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达标测试结束小组间交换批改,课代表算出所改小组平均分,加到课堂表现分中,产生本节课优胜小组并贴到各组展示台。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也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故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
永威学校蔡林森校长的三句名言: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这三句话的核心是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人人都能学好。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是把握好课堂节奏,要让学生熟悉课堂各环节的操作,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徐武汉.集体备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5).[2] 刘学安.计算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J].教学教坛聚焦,2009,(13).[3]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张秀爱.课堂教学中的精讲点拨[DB/OL].http://www.xiexiebang.com/ziyuan/0605/16110.asp.[5] 黎淑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知识窗(教师版),2011(04).[6] 赵关森.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08).作者简介:刘海涛,山东东阿实验高中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2009年获教育硕士学位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联系地址:山东东阿曙光街西首东阿实验高中 邮
编:252201 电
话:***
第三篇:五步教学模式解析
五步教学模式解析
刘海涛山东东阿实验高中
摘要:教学模式应遵循教学规律,从教师备课到学生自主学习,从授课到课后反思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按照“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的思路,核心始终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把教师的备课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主体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教学活动实施者提供一种示范作用的教学结构,有利于他们把握和应用,有利于从动态中驾驭教学过程。笔者在长期课堂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新课程特点特点,总结出“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的设计(主体是教师)
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优势互补,把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有的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处理难点得法,指导学法有方,组织学生活动得心应手,利用教具合理恰当,通过集体备课交流,使其他教师也达到与其相当的水平,利于新老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每一份教学案都要经过认真地备课,备课的具体过程为:(1)备课组长整体把握教材确定学期目标,根据总教学任务、学科组人数提前分好任务;(2)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精心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制定出教学案草稿;(3)备课组备课。将教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教学案修改后制成正式文本;(4)课前备课。分两种情况:有预习课的,在预习课上将教学案发至学生,学生做后教师抽批部分学生的学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再次备课,写出备课稿;当堂预习的,任课教师上课前对教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写出课堂教学设计;(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教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教学案的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便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教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注意教学案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区别,不能把教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第五,每一份教学案要有配套的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六,不同课型的教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大体上说,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是学生)
设预习课,在预习课上把教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学案完成学习任务。预习课结束要抽批教学案。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学生根据教学案读课本,看例题,掌握基础知识,把基本的、易懂的问题学会,认真填写教学案,找出难懂的、不会的问题,通过自己思考、查资料、分析等,尽量自己解决。教师依据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自学,通过巡视、个别质疑问难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认真分析、梳理,以便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教师还要调度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差的同学进行重点督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
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第三步:合作交流(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更正、讨论,进行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各科代表要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本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推荐参与交流的同学。
第四步:精讲点拨(主体是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出错多、需多角度思考、综合性强、学生归纳提升不到位的问题,先提示点拨,再进行精讲。本环节教师灵活掌握,但必须控制好课堂,小组回答要有序进行,每个小组机会均等。按照班主任提供的每个小组的排序,回答问题适当加分,课堂表现分和反馈平均分加起来即本堂课小组得分。加分要操作好,起到提高小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而不可包办一切,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则应在关处和疑难处加以点拨指导。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初步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第五步:小结与反馈(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反馈根据课堂内容和课型灵活掌握。如果有达标测试,在小结之前或之后皆可。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题目要少而精,每道题要附分,训练的内容应重在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达标测试结束小组间交换批改,课代表算出所改小组平均分,加到课堂表现分中,产生本节课优胜小组并贴到各组展示台。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也是现代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故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
永威学校蔡林森校长的三句名言: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这三句话的核心是学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人人都能学好。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是把握好课堂节奏,要让学生熟悉课堂各环节的操作,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真正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徐武汉.集体备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5).[2] 刘学安.计算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J].教学教坛聚焦,2009,(13).[3]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张秀爱.课堂教学中的精讲点拨[DB/OL].http:///ziyuan/0605/16110.asp.[5] 黎淑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知识窗(教师版),2011(04).[6] 赵关森.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08).作者简介:刘海涛,山东东阿实验高中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2009年获教育硕士学位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市优质课一等奖。
联系地址:山东东阿曙光街西首东阿实验高中
邮编:252201
电话:***
第四篇: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这类根本性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是数理化还是语文、历史、地理,只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
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决不应忽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甚至也忽视教材)的作用。
考虑到几十年来毕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已成为传统教学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第五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满堂灌、填鸭式地进行教学,提倡时间加汗水的做法,还说:“只要功夫深,铁棒都能磨成绣花针。”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重要性,教学中不但忽视学生实验,连教师的演示实验都从来不做,教师只是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最终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成为“有知识,无能力;墨守成规有余,创新精神不足;思维呆板单一,缺乏灵活变通”的现代“文盲”。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打破应试教育中的传统做法,废除死记硬背,苦拼硬干,题海战术的做法。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好幻灯片、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永不知足”,“永不安于现状”的精神。教会学生用巧妙、速效的方法解题,获取知识与信息,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了用盐酸除去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和碱及碳酸盐后,问学生在家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再如:怎样检验厨房中有一包白色粉末是味精还是纯碱?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