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美育功能和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审美 特征、美育功能和教学策略
甘肃省华亭县民族小学
马惠林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并对其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提纲: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⒈音韵和谐,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婉转起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⒉题材、风格丰富多彩,意象、意境优美动人。⒊情醇意浓,思想意蕴丰富,高尚。⒋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中有句。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⒈向学生渗透古诗词意象、意境原型系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基本的美育功能。
⒉陶冶性情,诱人归善是古典诗词最基础的美育功能。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主要的美育功能。
⒊培养小学生对古典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度,提升古诗词鉴赏水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最独特的美育功能。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⒈诗词教学中的“读”。⒉诗词教学中的“讲”。⒊诗词教学中的‘悟’。
正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了10条总
1 目标,其中在第二条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承担完成这一目标的载体,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部分。《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其中古典诗词推荐了70篇,现行教材中选编了74篇。从体裁上看,其中选编古词7首,其余均为五、七言古诗。从选编的朝代来看,其中汉乐府一首,北朝民歌一首,唐代诗词43首,宋代诗词18首,宋以后的7首。从选编作家来看,其中著名诗人李白7首,杜甫、苏轼各4首,白居易、王维、杜牧、王安石各3首,王之涣、王昌龄、刘禹锡、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各2首。可谓选编了诗词黄金时代顶峰诗人的极品之作,堪当传承文明的载体。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
从审美意义上分析,小学语文(以下简称“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典诗词,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音韵和谐,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婉转起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押韵”是汉语言的独特创举,是古典诗词最独具传世魅力的艺术特征之一。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诗词,切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虽风格各异,但都韵律自然,浑然天成,适宜颂读。有的读来,如秋叶飘落。怨妇夜泣,忧忧怨怨。如李绅的《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的读来,如莺夜歌,山泉潺潺,韵味十足。如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有的读来,如兵铁交鸣,烈马长啸,慷慨激越。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典诗词,虽然题材风格各异,但它们从不同的旋律中,共同典型的表现出古诗词这一文学体裁可颂性强的艺术特征,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言感受力的极好材料。
2、题材风格丰富多彩,意象意境优美动人。
小语教材中选编的70余首古诗词,从题材、风格方面可归为山水田园景物诗,咏物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四类。基本上涉及了古诗词发展史上出现过的所有题材、风格、流派。而且选编的诗词,都是传世名篇,典型地表现出我国古诗词独特优美的意象系统和
2 情景交融的意境,意象绚丽,意境优美。如杜甫的《绝句》(小语7册)是描写景物诗的佳作。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岒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佳作,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鹂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绵绵的雪岭,就像是镶嵌在窗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色,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诗的后两行写的则是静景,“千秋雪”、“万里船”,从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宽阔的想象余地。全诗随着视线的转移,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景物不断变换,诗人愉悦的情感贯穿其中,四种复合意象构成一个和谐统一,鲜明优美的意境。再如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小语11册):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全诗突出了菊花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寄托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诗人从咏菊入手,摹写菊的意象,后由象及理,上升至一种人文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哲理的感悟,一种个人品格的象征,联想奇妙,令人回味无穷。以上两例,虽题材不同,风格手法各异,但各自创造的意象和意境,给读者的艺术美感是相同的。
3、情醇意浓,思想意蕴丰富、高尚。
小语教材筛选的古诗词,都是历代进步文人情感的浪花,是他们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索和感悟。历经千百年岁月长河的淘涤,至如今已凝结成一粒粒璀粲绚丽的小星星,镶嵌在文学的夜空中。它们如一杯杯美酒,醉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如一只只灵巧的小手,弹奏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感情之弦,使他们激动、欢乐、流泪、歌唱,引导他们善良、高尚、奋进、追求、同情。这些诗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们表达的感情是健康的、高尚的、真挚的。或倾吐对大自然景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情,或从边塞军旅生活中抒写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或从与友人的分别中感叹人生的无奈、岁月的蹉跎。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更为丰富高尚,予人以启迪。如乐府民歌《长歌行》(小语12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昭示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后一句劝
3 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又如王翰的《凉州词》(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诗里极写将军要纵情痛饮却被催走上战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喋血沙场的豪情雄风,也流露出对战争深沉的忧郁感伤。其情也醇,其意亦切,读来使人振奋,也发人深思。
4、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中有句。
小语教材筛选古诗词,既考虑到了整篇诗词的意境,也考虑到了传世名句的美学价值。入选的作品,大多篇中有句。小语教材中的古诗词中,传世佳句不绝于篇,篇亦因句而增色不少。其句独立的审美价值极高。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入选6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入编4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入编4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入编1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入编2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入编2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入编5册)
二、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
1、向学生渗透古诗词意象、意境原型系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基础的美育功能。小语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小学生传承古典诗词文化的桥梁,是向小学生渗透古典诗词意象原型的清泉,是浩瀚的古典文化向小学生打开的一扇神奇的门。古典诗词独特的原型意象系统,优美的意境原型系统,以这些入编的篇目为载体,向儿童们展示它美奂美伦的魅力,吸引他们去深入古典诗词文化的宝库,吸收古典优秀诗词的营养,初步理解认识古诗词的意象系统,领略古诗词所营构的一个个神奇的意境世界,逐渐在脑海中构建成一个个古典诗词意象、意境原型,从而提升古诗词的美学素养,丰富古诗词的文学积累。这是小语教材中古诗词部分所具有的最基础的美育功能。
2、陶冶性情,诱人归善是小语教材中古诗词最主要的美育功能。
诗歌是情感的浪花。古诗词所具有的情感熏陶功能,是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小语教材中编选的一首首古诗古词,情醇意挚,思想意蕴丰富、高尚。它们对小学生情感、思想、品格、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特别大。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圣人感
4 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就是说诗歌是通过以情感人来达到教育的作用。清人刘开说:“诗者,先王诱天下之人而归之于善也。”(《论诗说》)小学生的品格、情操和情感可塑性很大,古诗词所具有的陶冶性情,诱人归善的功能,是它最主要的美育作用和任务。
3、培育小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度,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水平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感是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最独特的美育功能。
一定的古典诗词素养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国民素质之一。古诗词那独特的语感,优美的意境,深广的意蕴,都是培育小学生对语言特别是古诗词语言感受力和敏锐度的沃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只能主要靠小语教材中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古典诗词素养水平和鉴赏能力又是提升小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小语教材中古诗词对培养小学生的古诗词敏感力,提升古诗词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文学体裁无法替代、也不可替代的。
三、小语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1、诗词教学中的“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学诗的经验之谈。这里所说的“读”不同于古人的“读”。这里的“读”,仅指小语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古诗词本就是供“吟”、“唱”的文学体裁,诗中所蕴含的优美意境、丰富情感、奥妙哲理,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颂读,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朗读教学是诗词教学中的基础环节。
多数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对字句意思的讲解上,对朗读则不重视,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会背诵即可,对朗读技巧不加指导,对朗读质量不做要求。其实,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朗读是学生理解古诗词韵味,培养语言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要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加强朗读指导,并适时地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逐步提高“读”的要求,达到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的目的。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入选6册)时,“读”的教学可如下进行:
先进行朗读指导:(1)、交代这篇古诗押“i”韵;(2)、标示重音、节奏:春种/一粒
5 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然后让学生结合插图或投影进行想象,经过反复朗读大致了解诗的内容。朗读时辅以《江河水》忧怨的音乐,烘托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在脑子里浮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惨情景,感悟到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由此产生同情感。经过反复朗读和吟颂,达到背颂。背颂在课内进行。
2、朗读教学中的“讲”。
大多数教师都善于“讲”。由于多年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诗词教学中“大掉书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到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小到一字一句的含义及字义的古今变迁,深到诗文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浅到一字一句的读音,都一丝不苟。其实想想,老师讲得再好,能好过原诗吗?老师讲得再透,能把诗中的意境、情感灌进学生的大脑吗?古诗词蕴含的情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处难与君说。只有通过学生的思索、体验、揣度才能领会。因此,诗词教学中的“讲”贵“精炼”,要讲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关键处,犹如暗夜中的闪电,使学生的思索突然恍然大悟,犹如大海中的指航灯,使学生的思想不迷失方向。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掉讲风大盛的习气,要做到“画龙点睛”而不要“画蛇添足”。要变讲为“导”,三言两语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景之中,去体验、感受、想象,而不要让学生陷入枯燥无味的“书袋”之中不得要领。如在引导学生了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入编10册)一诗内容及艺术特色时,不要陷于枯燥的解词释句之中,可以通过描述事件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写的意境: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奏的景色,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空地上长满了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的敲了好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虽然最终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欣赏,但从那一枝斜斜的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讲到此,教者毋须继续罗嗦,只提出一个问题:请想象朋友园中的景色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放开想象,尽情描绘。最后教师画龙点睛的设问:为什么这么多美景,诗人不去描绘,却只写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呢?学生在前面的想象和描述中已进入了诗的意境,自然能很容易的悟出这种写法的奥妙之处,即:这种以大见小、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比那些一览无余、面面俱到的描写景色,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
6 较大发挥读者想象的余地。教师这样子犹如一个“导演”,也要不知比那些面面俱到、枯燥无味的“掉书袋”高妙多少倍!
3、诗词教学中的“悟”。
“悟”指学习主体即学生在学习中的灵感。它是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对所学诗词蕴含的意境所达到的最高层次的体验,再生。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达到使学生“悟”的境界的。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使所有的学生达到“悟”的层次。“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先天“悟性”有关。但不能据此就否定教学艺术对学生达到“悟”的境界的能动作用。而且学生的“悟性”通过后天培育,也是会逐渐提高的。这里所说的后天“悟性”,主要指学生对诗词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意象意境的鉴赏水平。教师所要努力的,就是在诗词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使尽量多的学生对诗词的思想感情、哲理意境、艺术特色达到“悟”的境界,使学生的“悟性”得到发展。
影响学生达到“悟”的层次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但前面论述过的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多读,教师恰到好处的精讲,应该是使学生“悟”的基础条件。除此而外,创设与诗词思想感情基调相一致的“视听情景”或课堂环境氛围,也尤为重要。教育要利用视听媒介、信息技术和大自然风物等教学软硬件,创设出最佳课堂情景与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感悟、探索、发现,才能最充分地发挥出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取得最佳的美育效果。如教学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入选6册)时,可带领学生到实地表演,让学生体验“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情趣和意境。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启发他们喜欢古诗,并且在颂读、学习过程中体验情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这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选编与教学的根本意图和目标。教“活”古诗词、“活”教古诗词,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尽管“教无定法”,但多读精讲,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感悟、欣赏、发展,是教“活”古诗词、“活”教古诗词的基本教学策略。希望瑰丽多姿的古典诗词,在我们辛勤园丁的努力下,在学生纯洁的心灵熠熠闪亮吧!
7 本文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七次印刷)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1~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1~1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8
第二篇:惊奇的审美功能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呈现(推荐)
【 内容 提要】“惊奇”无论在 中国 美学或西方美学中都是一个可以成为重要美学范畴的概念。它在审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审美心理 研究 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中国古代文论,虽然并未在 哲学 层面对“惊奇”有系统的研究,但在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中,“惊奇”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惊奇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称为“惊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等,往往表现为一种 艺术 价值目标的追求,有时是在对诗词审美价值的高度评价中提出的。对“惊奇”效果的获得,有人主张刻意求取,有人认为是主客体的偶然感兴而获致。【关键词】 “惊奇” 审美心理 惊心动魄 一
惊奇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在审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惊奇感的产生,也就没有审美心理的存在与进展。在进入审美的过程中,惊奇感是第一个“关口”。惊奇感于瞬间如电光石火一样划过主体的心灵,于是主体便以审美的心态来重新观照对象。真正的审美快感是伴随着惊奇感而产生的,换言之,惊奇感是获得审美快感的必要契机。因此,关于惊奇感的审美功能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与研究。在弦看来,惊奇是审美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甚或也可以视为一个审美范畴。
从哲学的角度看,惊奇在对世界的认知上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在这方面,黑格尔既谈到惊奇在“艺术观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把它和“宗教观照”以及一般的 科学 研究放在一起来论述。黑格尔说: 如果从主体方面来谈象征型艺术的最初出现,我们不妨重提一句旧话:艺术观照,宗教观照(无宁说是二者的统一)乃至于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人如果还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在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以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这种惊奇感的直接结果是这样:人一方面把 自然 和客观世界看作是与自己对立的,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它作为一种威力来崇拜;另一方面人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把主体方面所感觉到的较高的真实而普遍的东西化成外在的,使它成为观照的对象。① 在黑格尔之前,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惊奇,黑格尔将这种观点加以发挥,认为主观理性作为直观具有确定性,在此确定性中,对象首先仍然满载着非理性的形式,因此,主要的事情是以惊奇和敬畏来刺激主体。黑格尔不仅认为惊奇感是哲学之开端,而且,“艺术观照”和“宗教观照”都以惊奇感作为其开端的契机所在。有了惊奇感,人就从主客不分的蒙昧状态到区分主客体,从而与外在事物之间形成了对象化的关系。20世纪的大哲学家海德格尔非常重视惊奇感在思想探索上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惊奇(原文为“惊讶”,此处为了统一术语,一律改为“惊奇”)决非仅仅存在于哲学的开端,而是贯穿于哲学活动的始终。他说: 柏拉图说(《泰阿德篇》155d):“惊奇,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παθos(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παθos(情绪),即惊奇。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作为παθos(情绪),惊奇乃是哲学的开端。我们必须全面理解αρχη这个希腊词,它是指某物从何而来开始了。但这种“从何而来”并不是在开始时被抛在后面了,而是这个(开端)成为这个动词所说的东西了,即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东西了。惊奇的παθos(情绪)并非简单地停在哲学的发端处,就像诸如一个外科医生的洗手是在手术之前一样。惊奇承荷着哲学,贯通并支配着哲学。②
在海德格尔看来,惊奇在哲学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而且普遍的。不应把惊奇的功能仅仅理解为在哲学活动开端之初,而是贯穿于哲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在美学和艺术的领域中,西方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对审美心理和审美效应方面的惊奇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亚里士多德就把惊奇感作为悲剧艺术的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是把惊奇感和主体的审美发现密切联系起来的。亚氏在谈悲剧的审美特征时曾说过:“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例如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底浦斯王》和《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中的‘发现’。” ③ 亚氏还认为惊奇是给人以审美快感的主要因素,他说:“惊奇是悲剧所需要的,史诗则比较能容纳不近情理的事(那是惊奇的主要因素),因为我们不亲眼看见人物的动作。——惊奇给人以快感,这一点可以这样看出来:每一个报告消息的人都添枝加叶,以为这样可以讨听者喜悦。” 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 理论 家马佐尼认为诗的目的就在于引起惊奇感,他说:“诗人和诗的目的都在于把话说得使人充满惊奇感,惊奇感的产生是在听众相信他们原来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在上文说过,作为一个摹仿的艺术,诗的目的在于再现一个形象;作为一个消遣,诗的目的在于娱乐;作为一个应受 社会 功能制约的消遣,诗的目的在于教益。现在我觉得可以补充一句:作为一种理性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⑤ 那么,也就是将惊奇感作为诗的主要审美功能了。
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家爱迪生也将审美的快感和惊奇感联系起来,他认为:“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这就是这个因素使一个怪物也显得有迷人的魔力,使自然的缺陷也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也就是这个因素要求事物就变化多彩。” ⑥20世纪的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在戏剧美学中提出了“间离化”(veremdugffkt,也译为“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的概念,其目的就在于使戏剧的观众感到“吃惊”,它“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 ⑦。他还在戏剧学名著《戏剧小工具篇》中指出:“戏剧必须使观众吃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间离的技巧。”布莱希特所提倡的“间离化”,就是要产生使观众“吃惊”的审美效果。由上可见,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惊奇”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审美命题,不少理论家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这些阐述主要是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提出的,往往把它视为艺术创作中使读者或观众获得审美快感的必要前提。二
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诗学中,有着许多与西方所说的“惊奇感”非常相似的论述,如“惊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等说法。这些说法颇为普遍地见于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评价之中。说某人的诗作“有惊人句”,这是对其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高度称赞,几乎可以说是最高品级的认可了。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惊人”,侧重所反映的是作品的艺术效果。
“惊人”在诗人的自述中,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价值目标的追求。如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李清照的“学诗漫有惊人句”(《渔家傲》)等等,都体现出诗人对自己作品中的审美价值的追求。杜甫以“惊人”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也将“惊人”作为“佳句”的尺度。在更多的时候,“惊人”、“惊心动魄”等,是在对诗词审美价值的高度评价时提出的。如杜甫称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对李白诗艺术成就的极高的赞美。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很有趣味的诗,也是以“惊人”作为对诗才的夸赞:“才子风流咏晓露,倚楼吟住日西斜。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偶作》)宋人吴可的《学诗》云:“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惊天动地”是对谢诗的极高评价,也是指大谢“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名句流传至今的艺术魅力所在。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论诗时说:“公之选诗,可谓一归于正,复得其大矣。此事更无他端,即公所谓‘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一诀尽之矣。试取所选之者读之,果能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之品;如其不然,便不是矣。” ⑧“兴观群怨”是孔子论诗的社会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也是儒家诗学的基本观念,而徐渭则认为如果诗能够使人读之如“冷水浇背”那样“陡然一惊”,也就达到了“兴观群怨之品”了,否则即不是。实际上,徐渭是把“陡然一惊”作为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了。清人赵翼是把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置于一流的大诗人、大词人的地位的,他在评价遗山词时说:“遗山词修饰词句,本非所长;而专以意为主。意之所在,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亦沁人心脾。” ⑨ 他认为遗山词的上乘之作是令人惊心动魄的,这是对遗山词的高度评价。清人刘熙载评陆机乐府诗云:“士衡乐府,金石之音,风云之气,能令读者惊心动魄,虽子建诸乐府且不得专美于前,他何论焉!” ⑩ 认为连曹植的乐府诗也不在其上,而其审美效应主要是“能令读者惊心动魄”。清人刘体仁在词学中也借用徐渭的说法,以“惊心动魄”为词的妙境:“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 11 这些材料都说明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同样是普遍重视“惊奇”的美学意义的。在关于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领域中,“惊人”、“惊心动魄”、“惊天地,泣鬼神”等,都是超乎寻常的评语,往往是对所认为的最高审美价值的评判。“惊人”、“惊心动魄”等美学要求,主要是侧重于作品所产生的令人惊奇的审美效应,在诗学中表现为对卓异的语言创造之提倡。也就是要锻造锤炼具有震撼力的警句,来作为作品的“高光点”。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这里所说的“警策”,即是在诗文中最能竦动读者的警句,此乃全篇最见华彩的句子,也是作品的安身立命之处。有了它,可以使作品满篇生辉。虽然作品的词语都是颇有条理的,但却有赖于警句的出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警句虽然只是“片言”,却是作品价值的关键所在。宋人吕本中认为“警策”即“惊人语”,他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老杜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之绮靡,而无高古气味。老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 12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说的“秀”,即以“卓绝”而秀出众作的,《隐秀》篇云:“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赞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变爻。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在刘勰的创作论文艺思想中,“隐秀”是一对有重要价值的美学范畴。“隐”指作品余味曲包,含蓄无尽;“秀”指卓绝独拔,警策竦人。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互为表里。范文澜先生注云:“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独拔者,即士衡所云‘一篇之警策也’。” 13 刘勰在《隐秀》篇的赞语中突出地强调了秀句所产生的“动心惊耳”的效果,这对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审美惊奇感的重视,是有深远 影响 的。三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创作中,具有“惊人”的审美效果的篇什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如果略加 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诗词的“惊人”效果,情形大致有这样几种:或是诗词的意象奇特,匪夷所思;或是整体意境的雄奇壮伟,气势磅礴;或是比喻联想的奇妙绝伦,令人惊奇;或是语言锤炼不同凡响,句法奇拗;或是立意警策透辟,使人读之如醍醐灌顶。
诗词中产生“惊人”效果的,有许多是因为意象创造的奇特不群,匪夷所思,给读者以令人错愕惊奇的感觉。宋人杨万里论诗中的“惊人之句”云: 诗有惊人句。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要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此亦是用东坡云:“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安宁区万里小学 刘海燕
近日来,通过对《小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策略专题讲座》的研读,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除实用文(文章体文本)外,还有文学文本,即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作品,在语文课本中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要以浓浓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沉浸在“有韵味”的“文化语境”中,只有升华了情感,才能提升思想境界。
回顾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背景和新课标要求下,能够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文学文本需要达成的思想文化内涵。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它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讲解,而是需要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经过预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并对今天已成为一片废墟的圆明园有了一个感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他们产生了“圆明园为什么毁灭”的强烈的疑问,这正与本文中所要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契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乡愁乡情”这个单元时,通过对《古诗词三首》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背诵的前提下,进一步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认识到同样是思乡之情,但是作者寄托的事物却是不同的。由此,当学习陈慧瑛的《梅花魂》一课时,学生结合课后的练习题“想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学生在品读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的同时,更感受到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祖父对梅花的爱实际上寄托着一个旅居异国的华侨老人对祖国深切的思念和无比的眷恋。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梅花意象,在学生一遍遍地朗读中不断清晰地展现出骄人的姿态——“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对文本的品读,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在《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季羡林老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并对季老缘何对母亲怀有永久的悔恨补充了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对于季老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情感便能够产生共鸣,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思乡情和爱国心也就跃然纸上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研读具体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要了解文本作家自身的文化思想背景、生命情感体验、审美创作追求等。授课时教师可讲,亦可不讲,但自己要明白,并且可向学生渗透。这些都需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挖掘出文本的深刻内涵,体现名家名篇的思想高度。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汇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汇集
一年级上册(5首)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唐寅(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4首)
6.《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村居》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小池》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4首)
10.《赠刘景文》苏轼-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1.《山行》 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2.《回乡偶书》贺知章-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赠汪伦》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二年级下册(5首)
14.《草》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6.《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7.《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5首)
19.《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要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夜书所见》叶绍翁-南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22.《望天门山》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5首)24.《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5.《春日》朱熹-南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6.《游子吟》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7.《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8.《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5首)
29.《题西林壁》苏轼-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0.《游山西村》陆游-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3.《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年级下册(6首)
34.《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5.《望洞庭》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6.《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7.《乡村四月》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8.《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9.《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年级上册(5首)
40.《泊船瓜洲》王安石-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2.《长相思》纳兰性德-清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3.《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4.《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五年级下册(4首)
45.《浪淘沙》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6.《牧童》吕岩-唐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7.《舟过安仁》杨万里-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8.《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5首)49.《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2.《天净沙》秋白朴-元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3.《马诗》李贺-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六年级下册(14首)
54.《明日歌》钱鹤滩-清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55.《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6.《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57.《清明》杜牧 –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8.《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0.《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2.《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3.《竹石》郑燮-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5.《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6.《浣溪沙》苏轼-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第五篇: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策略浅议
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策略浅议
蒋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经过初步的探索我认为,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 提升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乐学,最为关键的,离开了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索然无味,枯燥了。
1、剖析形象,审美鉴赏
审美的主体是学生个体,审美的对象是形象。小学语文大多作品是艺术经典,它用语言来刻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它所呈现的形象是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鲜活起来,把课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语言,使学生与作品中人物产生共鸣,强化艺术感受。要使学生加深对形象的鉴赏,可从哲学角度出发。
(1)联系的角度。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时,若孤立理解人物形象,那只能是片面的。必须全面地,联系地理解人物形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更有利于学生感悟人物性格。课堂教学时要从联系的角度,对课文写作的相关背景进行相应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理解形象。
(2)突出重点。历来的文学作品,以塑造典型人物,最逼真、最能打动人。教学时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重点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图片、音像等情景、激情朗读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细节。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句话的教学,都应显示教者的睿智,学者的聪慧。细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紧扣细节,一点突破,由点及面,既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又能凸现文章主旨,提高了语文教学实效。细节教学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现实生活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事情固然能打动人,给人以美感。而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同样能打动人,正如美的范畴一样,除了崇高之美,还有和谐之美。血战沙场、英勇献身是一种崇高的美,而生活中的一颦一笑有时也会令人铭刻在心,因此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细节进行启迪,十分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激发想象,美化心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如此,欣赏亦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义和意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老师们可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和想象能力,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画面,这不仅顺应儿童长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心理年龄特点,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可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二)注重课外活动 重视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是一个外延无限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是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一样,但若只限于课内,是十分狭隘的。因为,学生更易于在活动中体验美育,所以美育在语文 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能促进课堂教学,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1)开发思维,促进交流。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举办辩论比赛,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运用完备的陈辞,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尽意驰骋飞翔,此过程,开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语言能力。活动中,让学生交流好词好句,开展评论,既能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2)增强体验,朗读探究。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当重视朗读,在朗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像。如诗歌《瀑布》最后一节,描绘了瀑布的形态: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作者对瀑布的由衷的赞美。教学时,首先,我通过让孩子们从欣赏画面入手,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奇妙世界中去,并让他们喜爱朗读心爱的作品,同时抓住关键词语适时引导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梦幻世界,达到了文与情地交融,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然后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那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通过范读激情、配乐激趣、情景动情、角色悟情等形式,引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语言美。在课外,学生创作、排练、表演课本剧、相声,写调查报告,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与此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和美感。
语文的审美化教学体现了“鉴赏美—内化美—表现美”这一动态的过程,而语文课外活动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美育在其中的渗透显得更加的自然,其功效不仅潜移默化,而且是事半功倍的。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大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