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为正心》教学案例 乔芳芳(写写帮整理)
《何为正心》教学案例
松滋镇泰民族学校 乔芳芳
第一部分
教学构想 第二部分
教案 第三部分
教学反思 第四部分
推荐意见
第一部分
教学构想
一、内容介绍:
《何为正心》是八年级《朝读经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单元---正心诚意的第二课。选自《大学》,主要讲述修养自身的品德,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以及怎样才叫正心。二、八年级学生基础及心理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小学以及七年级的文言文的学习以及对反应传统文化的文学知识的学习已经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能熟读成诵,并能有感情地诵读原文,能翻译原文并理解内容;从中领会到“正心”的内涵并延伸到学习生活中,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
四、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到“正心”对修身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承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教学手段:诵读法,讲解法
七、教学构想:
1、首先让学生齐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此导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做人做事的经典准则。
2、让学生自由诵读《何为正心》,粗略了解大意。
3、老师范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和语句的断句。
4、通过分组比赛竞读来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为理解文意作铺垫。
5、在诵读充分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疑问翻阅课后附录的文意介绍。
6、分组讨论从文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将怎样利用它来指导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说:从中我修养自身的品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从中我知道了看问题必须要公平公正,等等)
7、感悟反思:学完一篇经典后,应该对应自身进行感悟反思。用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或其他人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足的地方?给学生两分钟的感悟和反思时间。
8、通过学生的感悟和反思,再次延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在这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用公平公正的态度为人为事,用诚信友善的态度做人做事。
第二部分 《何为正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熟读原文,并能有感情地诵读原文。
2、能翻译原文并理解内容
3、从中领会到“正心”的内涵并延伸到学习生活中,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理解内容。
2、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到“正心”对修身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承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何为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教学手段:诵读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重温精髓,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生齐背: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师:非常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师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必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凝聚、壮大这种文化力的精神原点和指南;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责任。今天我们就一起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感受炎黄人的智慧。
二、多方诵读,感受经典
请大家翻到朝读经典第四单元--正心诚意
正心诚意是儒家提倡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正心是指心性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是指意念真诚而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就必须尽量摆脱自身情绪的影响,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要做到诚意,就必须时时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表里如一,诚实守信。
1、首先听老师读一遍《何为正心》。
2、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3、分组比赛读。
4、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读懂经典
在多遍的诵读下,请同学说说你从中了解到的内容。
1、小组讨论,小组竞比得分。
2、自己翻阅课后的文意介绍
3、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文意。
四、感悟反思,学用经典
思考:
1、从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将怎样利用它来指导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或其他人有哪些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足的方面。
五、学后小结,日常践行
正心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方面,只有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的修养自身的品德,只有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才能公平公正地为人处世。做一个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优秀公民。望大家谨记!
第三部分
《何为正心》教学反思
《何为正心》是节选自《大学》中有关培养自身品德修养的片段。此片段为文言文,表意浅显易懂,但要领会其内涵却稍有难度,从中学会正心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践难度较大,需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在这次的微课教学中我把熟读文章以及理解内容和从中延伸并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了教学目标,并把诵读,理解,学以致用列为学习重点。而难点则放在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承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首先通过自由诵读和教师范读,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会,但在这一环节中,因为时间有限学生似乎稍显仓促,而我在范读时,语速过快,没有很好地展现文章特点。在分组竞读环节,充分激发了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朗读大声流畅有气势有感情。很好地补救了上一环节的缺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需要老师去激发的。在第三个环节,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课后的文意介绍来了解文章的大意,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没有给很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讨论,但事实证明我的做法不是很恰当,因为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应该通过小组并给小组分配任务,在短时间内解决较少的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让学生学有所获。第四个环节,也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环节,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怎样用里面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难度稍大,效果一般,但也有几个学生能说出其中反应的“处事公正,为人诚信友善”等道理,并能反思自己的平时的不足之处,指出同学老师做得对的地方。
第四部分
推荐意见
1、乔芳芳老师设计的这篇《何为正心》微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并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难点突破。
2、本课以“读”为线索,带领学生在读中了解大意,在读中领会内容,在读中感悟自身。以“悟”为重点,让学生在感悟中反思,在感悟中学以致用。很好的体现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的方法规律。
3、授课中讲究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间随短,但学生受益匪浅。
4、在突破重点和难点部分,乔老师继续把时间交给学生,以两个问题“你将怎样利用它来指导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或他人有哪些做的好的方面和做得不足的方面?”结合本篇文章学生自主找到关键点,进行感悟和反思。课堂思考氛围浓厚,学生学有所获。虽然举手回答的同学较少,但从他们脸上展现出的浓浓的感悟和反思之态。
总而言之,乔老师这节课,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李梅芳)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李梅芳
教学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 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 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六班马宝玉等5名战 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 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 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 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位战士临危不 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方法: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投影填空: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是通向()。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二|、新授课文
1、以读促情,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英勇跳崖”片断)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学生自学6-9自然段。
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3)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2、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场面。
3、说话训练: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现在,你最想读哪一句?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分小组表演读。
(4)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吧!(配乐,起立面对五壮士纪念碑齐读)
4、小结:是呀,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配乐放抗日英雄图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第三篇:李淑芳《鲸》教学案例
五年级语文上册
《鲸》教学案例
上饶县第二小学
李淑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校和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提高学生课堂合作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使我们的课堂紧紧地吸引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真地钻研课文,确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了解鲸的特点,二是感悟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设立两条主线,一是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二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理清特点。这两条主线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一个侧重形式,一个突出内容,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问题情境一:我来描述你来猜
课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设置了“幸运抢答”问题情境──“我来描述你来猜”。
伴着神秘的腔调,开始了第一个:“它是一种稀有动物,主要以竹叶、竹笋为食。它黑眼圈、白脑袋,圆圆胖胖惹人爱。”
学生不约而同地喊出:“大熊猫。”自豪、兴奋跃然于学生的脸上,目光紧紧地追随着我。
我“故弄玄虚”,接着说:“下一个可有点难,能猜出吗?它是一种候鸟,常出现在诗人的诗中,它有一身黑色的外衣和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燕子!”没等我说完,学生又抢着喊出。
“它生活在海洋里,虽然它从不偷东西,可人们却说它是贼。遇到危险时,它的腹腔里能喷出一股墨黑的浓汁。”
“乌贼。”
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我不失时机地开始点拨:“同学们还真行,那为什么老师一说你们就猜出来了?”学生从中明白了什么是特点,抓住特点来描述更清楚,也隐隐地感觉到学习课文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为下面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说明:此环节采用幸运抢答这一深受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再配以教师神秘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这种形式又不是纯形式的,它使学生在快乐中初步感知事物的特点以及抓住特点的益处,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问题情境二:鲸是鱼?
《鲸》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分别讲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初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鲸的这些特点,而从鲸的形体发生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环境变化这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紧接着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海洋里最大的鱼──鲸。”
话刚出口,学生纷纷质疑:“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呢?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来,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有的找出“鲸用肺呼吸,说明鲸不是鱼”,有的找出“鲸是胎生的”。
当学生找出鲸的进化过程时,我则用课件随机出示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我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来读,从而懂得鲸的进化是随着环境变化而缓慢的逐渐演变的过程。然后我把从网上和科普书中收集的鲸的进化图片点击给学生看,让学生懂得鲸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它是生活的强者。
问题情境具体化:
鲸对于学生来讲是种不常见的东西,所以在同构异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课件,并让学生说说鲸的各种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一下子说不上来。课后,我通过组内老师的评议,将问题情境具体化,如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让学生根据问题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根据课后作业题的要求,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分别画出鲸睡觉、呼吸、进食的样子,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又让他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鲸的自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通过问题重置,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合作能力。
第四篇:案例分析秦晓芳
一、你认为秘书章成的“冷处理”做法对吗?其出事艺术何在?
秘书章成的做法是对的。
案例中的秘书章成的做法就体现了秘书在领导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即“及时地进行纠正领导的决策错误,并适当地给领导在决策的机会”。
当秘书人员在确知领导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时,有义务委婉地指出领导工作中的错误以免这个错误的决策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如果当前时机不适合立即指出的话,则秘书人员需要努力为其领导创造再决策的机会。课本的案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当总经理让秘书章成拟除名李刚的决定时,他觉得事情奇怪,但总经理已经走了,但他没有按照总经理的要求就行事,而是先对整个事件是的来龙去脉进行调查,当他得知其中的原委后,再从公司的利益,原则,规章制度考虑分析:总经理可能是一时的冲动,要等到总经理回来商量之后在做决定。果然,总经理在经过冷静思考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决策,从而改变了决定。这也是秘书章成当时没有立即执行,从而给总经理创造了再决策地的机会。试想如果秘书章成当时立即执行了总经理的决策,会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还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真是费时费力啊。
同时秘书要对公司里工作人员都有所了解,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细心的,有责任心的秘书。如果不是章秘书对工作人员李刚的了解,他可能会认为李刚犯了射门么错误,从而执行领导的决策。还有如果章秘书是个胆小怕事儿,逃避责任的人,他会害怕自己不执行领导的决策,遭到领导的批评,就不管事情的原委从而草率地执行了决策,这都会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请你结合章秘书一例,谈谈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如如何处理
好与上级、同事之间的关系。
(一)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1.领会领导意图,做好领导交办的事项 秘书工作往往是领导
工作延伸,在工作实践中,领导是上级,处于主导地位;
秘书是下级,处于辅助的地位。要辅助领导确定事业目标,并为领导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当好助手和参谋。
2.主动参谋,为领导分忧解难,提供信息主动参谋。在整个
企业中,秘书是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最了解领导的人。
领导事务繁忙,难免有很多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作为秘
书,要敏锐地观察到领导的思想活动,想领导之所想,急
领导之所急。在领导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
来鼎力相助,生活上遇到挫折时候也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抚
平领导的情绪,做到顾全大局,不要因为领导个人的情绪
影响这个公司的运转。
3.小处着眼,注意细节 “企业中的秘书,既可参与决策、组
织协调等重要工作,也要细致扎实地干好每一件具体琐事,做到从小处着眼,注意细节。例如:领导喜欢喝茶,秘书
平时就要准备好上等的茶叶,待领导需要时,有好茶以备,在给领导冲茶时,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倒如茶杯里的水要适量。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4.善于沟通,一视同仁。日常工作中,领导之间出现意见分
歧是常有的事,企业秘书在工作中经常会处于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夹缝中,受“夹板气”。秘书要从大局出发,从和谐角度去处理,对每一位领导都一视同仁,千万不能把某位领导对另一位领导的意见直接告诉对方,更不能厚此薄彼,添油加醋。秘书应善于在领导之间转达意见,善于把了解到的不同的甚至于对立的意见转变为自己的建议,私下与领导沟通,这样可避免领导之间的矛盾,也可使自己免于尴尬的境地。
5.与领导一起工作时要注意:(1)时参与不是干预——作为
秘书,在为领导者决定事项提出拟办意见时,为领导者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时,一定要对所提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负责。在决策过程中,至于是否采纳你的意见,选定哪个方案,是领导者的责任,秘书绝不能干扰领导的决策,要将“谋”和“断”分开,否则会导致行政管理体系的混乱,增加决策失误的因素。(2)是服从不能被动——服从于领导是秘书工作必须遵循的,在被动性的客观情况下,能否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乃是对每个秘书工作者的要求。“居于配角的地位,应具有主角意识”。这里所说的主角意识,不是要
与主角换位,而是站在主角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处理问题,这样所提出的参谋意见才能达到总揽的全局,高屋建瓴的境地。当领导感到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起色不佳时,秘书就应当提出有效建议;当领导者因缺乏信息而决断无力时,秘书就应当把收集起来的信息反馈给领导;当领导者需要了解发展趋势和前景时,秘书就应当尽可能减少日常事务对领导的干扰。总之,秘书应跟上级领导者的思路,抓住领导者的思路,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配合好领导,推动整个单位的有益发展。
(二)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
1.顾全大局——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
益,每个单位都有自身的局部利益,同时一切个人与单位又有不同层次的全局利益和最高层次的国家利益,秘书人员也不例外。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秘书人员应该对本单位的职能和工作范围有个全面地了解,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单位的全局当中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2.敏言慎行 ——办公室是一个敏感地带,身处其中的秘书,要尽可能地多观察你周围的同事如何做,虚心请教、模仿并把所从事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而尽量避免言语、举止方面的张狂。即使你十分健谈,甚至是出口成章、口若悬
河,也必须克制自己。同时,在单位里除了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外,要留心去做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譬如上班前的卫生清扫、桌面整理、准备开水等),它可以表现出你对单位的热爱、对同事的关心,也体现出你个人良好的品质和修养。因此,你必须时时注意你言谈的恰当,事事注意你举止的适度。
3.宽人严己—— 秘书长期工作在一起,因性别、性格、年
龄、爱好等差异,同事之间因一些细微末节产生一些小误会、分歧甚至争吵是正常的,若争强好胜,处理不当则会酿成纠纷、冲突进而造成伤害,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当好秘书要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宽人严己,友爱合作,宽容待人,助人为乐,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因小怨而存嫌。以博大的胸怀接纳身边的同事,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地忍让也会为自己赢得尊重,赢得好人缘。
4.尊重别人 ——尊重和重视他人,是秘书人格品质的表现
和人际交往的原则。为此,应做到:第一,真正地关心和帮助别人,这是人际关系的关键。如果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审视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总有其可爱和可贵之处,而若缺少了爱心和同情心,我们就无法认识和理解别人,也无法与其和睦相处。当同事遇到困难处于困境时,应伸出援助友好之手,尤其是那些与自己有分歧、芥蒂的人。它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坚冰,让人感到你的仁慈和无私。这样,当你面临困境时,人们也会及时地对你施以援手。第二,要经常真心地表示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要真诚地赞扬别人的优点。这样,不仅能加深双方的友情,且能促进别人的发展。第三,尊重他人还意味着不要轻视和瞧不起他人,尽管有时是无意的。当自己与别人比较、强调自己的长处、优势或直接贬低别人时,都有可能伤害对方的自尊,造成对方的自卑,甚至影响双方的人际交流。
5.诚信正直 ——秘书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树立“诚信
第一”的观念。因为诚信是品德之纲,而正直乃做人之本。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些秘书利用领导的“授权”轻易许诺于人,但或置之脑后,或迟迟不办、办而不果而使自己陷入交际困境的实例颇多。因此秘书必须首先保持诚实的美德,以诚感人,这是获取信用取信于人的一种积极方法。只有忠诚老实,言而有信,态度诚恳坦率,行止彬彬有礼,才能在社交活动中赢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进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客观的做法是:既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也不藐视冷落位卑者;既要“言正”,不为讨好敷衍某人而歪曲事实,也要“行正、身正”,“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影响周围人的心灵;要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如此,你便会与周围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增进相互间的团结合作。
第五篇:杨慧芳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小语一组杨慧芳
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古诗的课外阅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经验总结如下:
1、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古诗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将古诗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首古诗,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古诗。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论语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孩子睡觉前背诵一条论语等等。
5、成立读书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6、组织古诗诵读会,每月评选诵读小明星。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月从已经背诵的古诗中精选5首,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演小品)在举行古诗诵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每月评选出诵读小明星,让他们向全班学生介绍诵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使其他学生借鉴他们的优点,为古诗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动力。
7、将古诗诵读列入期末考核内容之一,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8、开展假期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每逢假期都会为孩子们组织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上学期的寒假主题就以本次特色语文行动研究相结合,以各年组子课题内容为指导,制定了相应的诵读学习计划。我们年级组的主题为“研读经典怡情养性,吟诵诗文悟道修心”。我们提出了读书倡议,给孩子们拟定了论语学习内容,还引导学生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学习计划。
9、家庭亲子背诵活动
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我们三年级开展论语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在学生的身上发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人们学语文的自信心。同时,在诵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师领读、生领读、组长检查、加盖小印章、师签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让孩子们读好书,继承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实际上也是给青少年以精神支柱。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所重视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融会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襟怀、操守等优秀的人文精神,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