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预案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例1以及练一练和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填有1一10这10个数的单行数表,一张填有1一15这15个数的单行数表;每人4个用硬纸做的长方形框,分别可以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教学过程】
一、初步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知规律。
1.谈话:(出示下表)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红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提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数表想一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框试着框一框。
2.学生实践操作
3.交流: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数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吗? 强调:从哪里开始框起?框了几个数?
方框依次向哪个方向平移?
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二、再次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规律
1.如果每次框出三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吗? 拿出能框3个数的长方形框自己试一试。
2.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框的?(强调按顺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8个)3.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5个数呢?
再试着框一框,看看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用纸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预案
第五单元 找规律
第二课时
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2)
【教学内容】教科书P57~58例2 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会根据平移次数推算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探索把图形分别沿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被该图形覆盖的次数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探索规律
1.出示例2,理解图意指名说说
(1)浴室的一面墙长有8格,宽有6格;(2)理解问题:图案由几块拼成?
2.你准备怎样来贴瓷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明确方法。3.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后思考:
你是沿着什么方向贴的?平移了几次?有几种贴法? 4.交流汇报,引导思考:
(1)沿着这面墙的长贴一行有多少种贴法?(平移6次,可以有7种贴法)
沿着这面墙的宽贴一列有多少种贴法?(平移4次,可以有5种贴法)
(2)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5×7=35种)
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与沿这面墙的长和宽贴各有多少种贴法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我们发现沿着长贴有7种贴法,沿着宽贴有5种贴法,所以一共有7×5=35种贴法。
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用纸
第二篇:小学五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2例1,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知道的关系式有那些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
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 1
示数量。
3、教学例2: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53做一做 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 第5题
2、独立完成P50 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 t =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ut=150×30=4500(注:这里求出来的值不带单位名称)板书: 例1: 例2:
法1: 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是:6a 法2: a+30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6a=6×15=90 a=30=11+30=45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4例3 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2×3 a×7 14+b a÷7 a×a 5-x 0.6×0.6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例3: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 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a×b)×c=a×(b×c)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c)(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例3(2):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师强调:a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χ×8 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4、5题 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
(一)乘法交换律:a×b=b×a S=a×a C=a×4 可以写成: a〃b=b〃a或ab=ba S =a2 C=4a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P58—5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并会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并会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化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校园里的好人好事真不少,看学校通知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
招领启事
一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个粉红色的钱包,包内有50元纸币n张、10元纸币m张,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4014.6.18
1、请同学们猜一猜:钱包里有多少钱?
2、提问:m、n可以表示哪些具体的数?
二、(一)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教师引导学生操作。(从一个大茶杯中倒出同样多的3小杯果汁)
提问:如果每小杯果汁的质量xg,那么3小杯果汁的质量应该 5
是多少克?
教师板书:x×x×x=3×x=3〃x=3x(克)
2、T:一大杯果汁有1200克,倒出3小杯后,还剩多少克? S:我们可以根据 “原来的质量-倒出的质量=剩下的质量”
列式为1200-3x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写出来。
3、T:讨论当x=200时,果汁还剩多少克?
S:当x等于200克时,我们可以计算出3小杯果汁应该是
200×3=600(g)这时还剩下1200-600=600(g)
板书:当x=200时,1200-3x=1200-3×200=1200-600=600 答:当x=200时,果汁还剩600克。
根据给出的数值一个式子的值时,结果一不写单位名称。
4、分析和思考
想一想,式子1200-3x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二)教学教材第59页例5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从题中找出相关信息。S1:从题中我知道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S2:从题中我知道摆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
S3:问题是求摆出个x三角形和x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解决问题
T: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用多少根小棒? S:3x T: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用多少根小棒? S:4x T:怎么求摆出个x三角形和x正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S:3x+4x=(3+4)x=7x T: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S: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张桌子的价格是a元,一把椅子的价格是b元,买30套桌椅应花多少钱?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数学书P62、6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 7
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4。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
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教具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 9
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 10
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四: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 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板书:x+3-3=9-3 化简,即得: 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二)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
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三)学习例3 师:怎么解这个方程了呢?
生: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师:学生口述解方程的过程。
板书:20-x=9 20-x+ x=9+ x 9+ x=20 9+ x-9=20-9 X=11 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板书:方程左边20-x=20-11=9=方程右边,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反馈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试着解方程:x-2.4=6 x÷9=0.7(强调验算)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 x±b=c 类型的方程,并会用方程的解进行验算。
2、使学生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决形如 类型的方程;体会“整体”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 x±b=c、(x+b)a=c
类型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学生回答。
2、说说解下面方程的根据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二、新授课
(一)学习例4
1、师:看课本69页的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水彩笔,每盒x支,还有4支散放的。
师:大括号什么意思?40支和大括号有什么关系?可以怎么列方程 生:3 x和4支共有40支,3 x+4=40
2、探索3 x+4=40的解法 师:你会算吗,独立思考
生:先把“3 x”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等式的性质1先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板书:解:3 x+4-4=40-4——————先把3 x看成一个整体 3 x=36 3 x÷3=36 ÷3 x =12 小组讨论:解形如a x±b=c类型的方程和ax=b、x±a=b类型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二)学习69页例5 师:小组讨论2(x-16)=8怎么计算?可以把什么看成整体? 生1:可以把(x-16)看成一个整体
2(x-16)=8
解:2(x-16)÷2=8÷2 x-16=4
x-16+16=4+16 x=20 生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2(x-16)=8 解:
2x-2×16=8 2x-32=8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方程的验算
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
左边=2(x-16)=2×(20-16)=2×4=8 右边=8 左边=右边
所以,X=20是原方程的解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
四、练习:
8+4x=56 3x-2=28 2(x-2.6)=8 5(x+1.5)=35
五、作业 做一做
3、实际问题与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3、7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解形如a x±b=c 类型的方程,并会正确列出这种方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 a x±b=c 类型的方程,并能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题,列出方程,并说出数量关系式(1)、男生有x人,女生有50人,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2)、林家上月水电费是x 元,购买食品的钱是540元,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2、解方程
x-2.5=10 4 x=120
二、新授课
1、学习例1 师: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知道了小明的成绩为4.21米,超出原纪录0.06米,问题是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师:要怎么计算呢?
板书: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解:设学校原跳远纪录是x米
X+0.06=4.21 X=4.21-0.06 X=4.15(米)答:
总结:在用方程解题时,先将要求的量设为黑色皮块数x,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最后解方程。
2、第74页例2 师: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小朋友玩足球,有的同学在讨论足球? 师: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黑色皮块数×2-4=白色皮块数 师:怎么列方程呢
生1:2 x-4=20 生2: 2 x=20+4 生3: 2 x-20=4 学生练习解答 总结:
三、习题十六4、5、6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妈妈买了2千克和3千克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会多少钱?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二、1、出示教材77页例题
妈妈买了2千克和3千克梨,共付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师:这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已知和问题交换了位置,数量关系不变 师: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2 x+2.8×3=13.2 学生自由解答
师:改变例题,将梨的质量由3千克变为2千克,学生审题后再列方程解答。
二、练习
(48+ x)×3=480 17
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编一道应用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七第1、2、3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78、7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比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1.8a+0.5a= 105x+13x= c-0.3c= 8x-0.25x= 0.6x-0.13x= b+0.75b= 提问: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二、新授课 学习例4
1、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比较例题与导入题有什么别
引导学生回答,数量关系相同,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位置。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将数量关系式板书出来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3、讨论两个未知数怎么办,怎么设未知数,怎么列方程,学生讨
论。
板书: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1+2.4)X=5.1 3.4X=5.1 X=1.5 提问:怎么求海洋面积?
5.1-1.5=3.6(亿平方千米)
或者2.4X=2.4×1.5=3.6(亿平方千米)师:怎么检验? 学习例5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2、你能用一个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生:小林骑车的路程加上小云骑车的路程等于总路程
板书:小林骑车的路程+上小云骑车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0.45X÷0.45=4.5÷0.45 X=10 答:
三、练习
练习十七第6、7题
单元反思:
第三篇:五下第五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复习课文。
1、《将相和》一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2、《草船借箭》一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3、《景阳冈》一课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4、《猴王出世》一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
二、积累词语。
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
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疑惑私自
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虚实哨棒
客官如何但凡榜文吓唬诡计印信
耻笑咆哮酥软灵通崩裂避暑顽劣
楷书造化军令状自有妙用顺风顺水
神机妙算踉踉跄跄喜不自胜理直气壮
天造地设力倦神疲缩头缩颈负荆请罪
无价之宝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三、区别形近字。
赵(赵国)璧(璧玉)召(召开)诺(许诺)
赶(赶忙)壁(壁画)昭(赵然)若(假若)
怯(胆怯)琴(古琴)拒(拒绝)诸(诸多)
法(法律)瑟(瑟瑟)扼(扼杀)绪(头绪)
荆(荆棘)妒(妒忌)忌(禁忌)曹(曹操)
刑(刑法)护(保护)己(自己)糟(糟糕)
督(监督)甘(甘泉)鲁(粗鲁)延(延长)
盲(盲目)甜(甜美)曾(曾经)廷(朝廷)
幔(窗幔)私(私自)寨(山寨)呐(呐喊)
慢(缓慢)和(和平)寨(边寨)纳(接纳)
四、近义词。
商议——商讨理屈——理亏称赞——赞美 拒绝——谢绝允诺——承诺隆重——盛大 胆怯——害怕抵御——抵抗才干——才能 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 吩咐——叮嘱疑惑——迷惑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耻笑——迷惑吓唬——恐吓 开辟——开拓炎热——酷热宽阔——宽敞
五、反义词。
胆怯——勇敢抵御——侵袭拒绝——接受 削弱——增强妒忌——佩服推却——接受 紧急——松缓惩罚——奖励齐全——短缺 秘密——公开恶意——善意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炎热——严寒宽阔——狭小
六、填空。
1、填入适合的动词。
(解决)难题(举行)典礼(约定)日期(作好)准备(商议)军事
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隆重)的典礼(破烂)的山神庙(光滑)的大青石(打折)的哨棒(热情)地迎接(慢慢)地落下(渐渐)地坠下(紧紧)地揪住
七、拓展。
1、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初出茅庐刮目相看茅塞顿开乐不思蜀
2、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逼上梁山进退两难官逼民反民脂民膏替天行道不打自招
第四篇:五下语文第五单元
安阳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提纲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划线。
大夫(dàdài)丞相(xiàngxiāng)上卿(qīngjī)...
调度(tiáodiào)出塞(sāisài)擂鼓(lãilâi)...
二、先在错字下划一条横线,然后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里直气壮()完璧归赵()情不自尽()
川流不息()擂鼓纳喊()负荆情罪()
三、给带点词语替换意思相近的词语。
1.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3.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西游记》中有我们喜爱的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船借箭》讲的是___________找___________帮忙造箭,其实他早就算准了三天之内必有___________(天气),于是佯攻曹寨,向___________借了___________支箭。
4.补充歇后语:
(1)孙猴子的脸——()(2)猪八戒照镜子——()
(3)梁山泊的军师——()(4)孔明借东风———()
5.在横线上用成语或四字词语填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______________,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要______________。正在赵王______________的时候,有人推荐了______________的蔺相如。蔺相如答应带和氏璧前往秦国,如秦国不愿意交十五个城,就一定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浒传》读后感
朱云霞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过程,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水浒传》写很多英雄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有共同之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嫉恶如仇,好抱打不平,造成和官府的矛盾,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多星吴用”。“智多星吴用”几次献计献策: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一段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的腐败。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2.把词语补充完整。
()恶如仇()建战功()抱不平献()献()
3.写出下列人物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阮氏三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珍、解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智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吴用都献了哪些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五下第五单元缩写指导
五下第五单元缩写指导
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
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 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 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 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 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
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 发现告诉我们吗 ?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
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 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 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 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 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 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 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 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
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 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
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
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 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
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 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 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 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 行品析;
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
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 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作文:
《小抄写员》缩写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读了《
小抄写员》你一定很感动,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地介绍给别人,可以缩写。
缩写的要求主要有两条:
第一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重要的内容可以多说几句,次要的
内容要一笔带过。第二语言要简练。这次缩写不要超过三百字。
设计理念
本设计抓住 “
感动 ”,让学生融情读文,抓住重点缩写,进行对文本的概括训练,既巩 固运用文本的语言,又不囿于文本语言,超越文本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简练性及概括 通顺连贯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能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地写清一件事,也是小学生很重要的一 项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通过缩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运用的能
力。并从中教给学生基本的缩写技巧。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明确内容
1、教师谈话引入:进入 21 世纪后,人的信息接受量大大增加,时间节奏加快,能重 点突出、语言简练地向别人介绍情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明确写作内容:缩写《小抄写员》,要求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字数不 超过三百字。
二、复习课文,确定重点
1、复习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梗概。回忆文中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2、确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小抄写员》的重点部分,并回忆重点部分的内容及父子
俩的表现。
三、明确要求,教给方法
1、提出缩写要求: a、要忠于原文,内容完整。即缩写不能改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和结构。b、要重点突出,语言简练。重要 的内容可多写几句,次要的内容一笔带过。c、要前后连贯,语言通顺。缩写后的文章,句 与句之间要注意连贯通顺。
2、教给缩写方法:教师通过适当示范,让学生明白缩写中的并、删、改、换、留等方 法。
四、运用方法,自主尝试
1、合作讨论,缩写事情起因。
a、出示1~4节内容,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运用哪种方法进行缩写,缩写
结果怎样。
b、相互交流,教师提示:明确事物起因并不是重点,只要写明白即可,可采用合并每
小节意思的方法来进行。
2、自主尝试,缩写事情经过。
a、对照上面表格,让学生自主尝试,动手缩写事情的经过。
b、相互交流补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提高。
重点解决:
a、从 “
叙利奥知道父亲的脾气 ” 到 “
就这样做下去吧”,这是叙利奥第一次代写,没有
被父亲觉察。父亲因签条抄得多,很高兴。叙利奥心里也很快活,决定继续做下去。(运用
合并小节意思方法)
b、父亲四次责怪,叙利奥总是忍着的情形。
要让学生写清父亲为什么责怪叙利奥,而 叙利奥又是怎么做的。
(一是运用改的方法把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缩成概括叙述式;二是运 用删的方法把细节部分删去,如叙利奥的疲倦样子、父母的一些言行等; 三是运用留的方法,留下一些描写的重点词句,像表格中一些词语。)
3、大胆放手,让学生缩写事情结果
五、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对照缩写要求
1.缩写要忠实原文的基本情节和故事原貌。
要做到“五不受”
。一是原文的体裁不变。二是原文的中心思想,基本内容不变,三是原文 的情节和主要人物不变。四是原文的层次结构不变,五是原文中有代表意义的话,描述主要
人物言谈举止的话,概括主
要事件的话不变。
2.重点突出。对原文的重点部分多写一些,其他部分要略写,能合并的要合并。如叙利
奥的心理活动要
适当详写。
3.缩写要严格按缩写文题的要求去做。字数限制在三百字以内。
缩写常用的方法有“删、留、缩、合、改”五种。
“删”
:即删掉一些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
“留”
:即原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或关键词句留下。
“缩”
:指原文中不必要的修饰词,限制词删掉,把句子缩短。
“合”
:即把原文中有关的语段进行合并。
“改”
:把原文中不是重要内容的地方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
二、反复修改
对照是否内容完整、是否重点突出、是否语言简练、是否前后连贯通顺等要求,进行以 下三轮修改:
1、自主修改:认真对照原文,读一读自己缩写的文章,按习作内容要求修改。
2、小组修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文章,同学之间相互品一品、评一 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所欣赏的,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
3、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抽典型文章,进行集体修改点评。师生合作,提
出修改意见,然后每位学生再进行修改。
三、范文赏析
缩写《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个读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子,他有一个温暖的家,一家人过着清苦的生活。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除了白天去工作外,每天晚上都不辞劳苦地给别人抄写文
件,叙利奥想帮父亲写,可父亲丝毫不愿耽误他的学习时间。
于是,在每晚父亲入睡后,叙利奥都瞒着父亲,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写签条。天天如此,致使叙利奥白天学习时总想睡觉,不能用心,时间久了。父亲以为叙利奥不再认真学习了,渐渐开始责骂他,甚至不管他了。叙利奥非常难过,他经几次思想斗争后,他仍然决定干下 去。
就这样干了四个月,直到一天夜里,叙利奥的所作所为最终被父亲发现了,父亲非常懊
悔,对孩子的误解终于消除了。叙利奥睡了四个月以来的第一个好觉。
评析:
在缩写时,作者能忠于原文的体裁。按照原文记叙的顺序,保留主要内容,略去次要。
把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叙述得十分明白。
缩写后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段落衔接自 然。
作文缩写的方法:
1.保持原意。(主题思想不变)
2.字数要符合要求。
3.不要打破原文内容顺序。
4.不要修改段落。
5.只留下主要内容,去掉修饰词。
6.明确主题,删掉与主题没关系的内容
7.明确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第四单元
缩写小说
一、训练目标:
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三种。
(二)指导:
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
2、删除法
原文叙述或说明具体而细致,缩写时将这些删除,剪掉枝叶,留下主干。缩写句子,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可以抓住段中主句,其余的字句适当保留。如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将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