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畜心血管系统教案(精选)
家畜心血管系统
◆ 教学目标
1.明确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肺循环、体循环、门脉循环以及胎儿循环的概念和特点及其血流径路 2.掌握心脏位置、形态和内部构造 3.了解血管的种类和分支特点
4.掌握以马、牛为代表的全身动脉、静脉主干和若干大分支的名称和位置 ◆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2、功能:运输、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体温、防御功能、内分泌功能。
二、心脏:
1.位置:胸腔纵隔中,夹早两肺之间,稍偏左,体表投影在3-6肋间。2.外形:呈倒立的圆锥形,左右稍扁,前缘凸、后缘平直。(1)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心尖:游离。
(2)冠状沟:靠近心基部,其上为心房,其下为心室,沟内有冠状动脉、心静脉,且充满脂肪。冠状沟也是心基和心尖的分界。
(3)左纵沟:又称锥旁室间沟,位于心脏左前方,未到达心尖。右纵沟:又称窦下室间沟,位于心脏右后方,达心尖。左右纵沟为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牛心脏后侧壁还有第三条副纵沟。3.内部结构:分别以房中隔、室中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1)右心房:
右心耳:圆锥形盲囊,由梳状肌构成,尖端向左向前至肺动脉的前方。静脉窦:a.静脉间嵴:位于前后腔静脉开口处之间,作用是避免血液撞击。
b.冠状窦:位于后腔静脉开口处腹侧,是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的开口。c.卵圆窝:位于后腔静脉口附近的房中隔上,是胚胎时期卵圆孔的遗迹。
(2)右心室:位于心的右前方,不到达心尖,壁薄、室小。
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肺动脉口:纤维环、半月瓣(3个)。
心横肌:又称隔缘肉柱,连于心室侧壁和室中隔之间的肌肉装置,防止心室过度扩张。(3)左心房:
左心耳:向左向前突出。
静脉窦:为肺静脉的入口,分3组,每组2-3根。(4)左心室:位于心的左后方,伸达心尖。
左房室口:二尖瓣(其他装置同三尖瓣)。主动脉口:半月瓣(3个)。亦有心横肌。
4.心壁的构造:
心内膜:光滑、与血管内膜相连续,形成心的瓣膜装置。心肌:房、室心肌彼此独立,以纤维环为界,前者薄,后者厚。心外膜:同时亦是心包浆膜的脏层。5.心脏的血管和神经:(这里指营养血管)
(1)冠状动脉(左、右):主A根部→冠状沟→左、右纵沟→遍布全心。心静脉(大、中、小):心大、心中V→冠状窦,心小V直接开口于右心房。(2)交感神经(心加强N):兴奋窦房结,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心抑制N):正常状态下,心脏一般由副交感神经支配。6.心脏的传导系统:(维持心脏自动有节律的跳动)
(1)窦房结:位于前腔静脉和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下,是起搏点。(2)房室结:位于房中隔右房侧的心内膜下、冠状窦的前面。(3)房室束:在室中隔上部分为左右束支。(4)蒲肯野氏纤维:是更细小的分支。7.心包:
(1)纤维膜:坚韧的结缔组织,与大血管外膜相连续。
(2)浆膜:分壁层和脏层(即心外膜),两者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内有心包液。心包胸膜:被覆在心包外面的纵隔胸膜。心包纤维囊:纤维膜与心包浆膜壁层之间的腔隙。
胸骨心包韧带:纤维膜在心尖部折转与心包胸膜共同构成,使心脏附着与胸骨上。
三、血管:
(一)种类及分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动脉和深层静脉一般行于深层、关节曲侧、肌肉内侧。前静脉一般位于皮下,体表可见,临床用来采血、放血、静脉注射等。
(二)特点:
动脉:壁厚、腔小、弹性大,常与神经伴行。
静脉:壁薄、腔大、弹性小,常塌陷,常有静脉瓣(四肢处较多)。毛细血管:薄、细、广、多。
(三)全身主要血循环
1.体循环与肺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前后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体循环的大血管:(主要动脉)
主动脉弓根部分出左右冠状动脉、向前分出臂头动脉总干、向后依次为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内、髂外动脉→荐中动脉→尾中动脉。(1)臂头动脉总干→
左锁骨下动脉→左腋动脉及胸腔分支。臂头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双颈动脉干→左、右颈总动脉,分别又分出枕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又分为面动脉、颌外动脉)。(2)胸主动脉→支气管食管动脉干。
→肋间动脉(壁支)。
(3)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肾动脉、腰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子宫卵巢动脉(或睾丸动脉)(4)髂内动脉:支配盆腔器官,主要分支有:荐A、阴部内A、闭孔A。髂外动脉:支配后肢,主要分支有:旋髂深A、子宫中A(或精索外A)、股深A;向下延续为股A,其分支有股前A、隐A、股后A;向下为腘A,分出胫后A,向下依次为胫前A、跖背外侧A、趾总A。主要静脉:
(1)心静脉:心大、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右心房。
(2)前腔静脉:左右颈静脉、腋静脉、胸内静脉→前腔静脉→右心房。(3)后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后腔静脉→右心房。
(4)门静脉:起自胃肠壁毛细血管网,收集胃肠脾胰的静脉血,汇合成后肠系膜静脉、前肠系膜静脉、脾静脉经肝门入肝,经肝毛细血管后形成肝静脉注入后腔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门脉循环;两次经过毛细血管网,实行肝的解毒净化功能。【思考题】
1.心血管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心脏的外形及心壁的结构如何? 3.主动脉分段及各段主要分支有哪些? 4.胎儿血液循环有什么特点?
第二篇:心血管系统用药总结
心血管系统用药总结
卡托普利不能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利尿剂: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代表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钙拮抗剂——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乐息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利血平(降压灵)、甲基多巴、哌唑嗪等。此类药物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并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良好作用,最适于伴高脂血症,前列腺服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为避免首剂效应及体位性低血压、宜从小剂量开始,后递增用量。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细则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细则
心血管系统检查包括二个方面:
A.心脏 B.血管
A.心脏
A-1.受检者仰卧
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和躯干抬高15~30度。视诊
1.观察一般状况:观察体位、呼吸、皮肤、面容、眼、口、胸廓外形、四肢和指甲,作一般检查,2.观察心前区:斜照光或取切线方向观察,取切线方向观察有助于发现搏动最强处。
注意心前区有无隆起,异常搏动的特征和部位。例如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如搏动较弱则呼气时易见。其他部位有无搏动,如有应注意位置、范围、强度。
触诊:(观察有无异常搏动、震颤、心尖搏动、心包摩擦感)
3.用二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手掌易发现震颤,手指易触及和分析搏动情况。先用手掌或几个手指指腹触诊心尖搏动,然后用二个手指探出其范围。正常人心尖搏动的最强点,位于左第4或第5肋间,一般不超过一个肋间持续不到半个收缩期,不越过正中线至胸廓外侧的一半。左室肥大时,可呈抬举性搏动,并向左下移位。如平卧位未触及心尖搏动,请受检者左侧卧位再触诊。4.触诊心前区(包括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检查有无搏动、震颤
5.如疑有心包摩擦感,请受检者取坐位再触诊,并嘱病人屏住呼吸时再触诊
6.触诊上腹部,注意有无搏动:将手指置于剑突下,常可触及因右室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所至的冲动,吸气时明显,另外也可触及正常人的腹主动脉搏动。为鉴别两者,可手掌置于腹上部,手指从胸廓下压向后上方,如搏动向前冲击手指掌面,则为主动脉搏动。如搏动向下冲击手指末端,则为右心室搏动。
触诊震颤,通常以掌指关节近侧的灵敏区为好。
若触诊发现异常,为确定其出现的时期和心动周期的关系,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同时用听诊器听诊心尖区。因听诊心尖区时,有时可观察到左室收缩时听诊器胸件的冲动,得知其与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间的关系。对于看到或触到的胸部任何部位搏动,也可同时听诊心尖区以确定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2)观察触诊胸壁的同时用左手示指和中指触诊颈动脉搏动,因颈动脉搏动出现在收缩期。
震颤的临床意义:震颤常伴响亮、粗糙或隆隆样杂音,例如出现在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狭窄时的杂音。为确定震颤出现的时期与心动周期的关系,也可用上述两种方法。震颤常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叩诊
7.叩诊相对浊音界: 叩诊心脏时,通常从左胸心尖搏动所在肋间向内叩至相对浊音处,正常位于第5或4肋间锁骨中线上或稍内。直接和间接叩诊法有时可用以估计心脏大小,当心脏相对浊音区的左界超过锁骨中线时,可能有心脏增大,相反,心浊音区缩小或消失是肺气肿的体征。当心尖搏动扪不清时,叩诊可显示心脏位置。如大量心包积液时,无法触及心尖搏动,叩诊成为判别心浊音界的唯一方法,而且往往明显增大,应在左胸依次叩出第3、4、5甚至6肋间清音变浊音的边界,再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依次向上叩出右界,并需注意坐、卧位时浊音界的变化。8.记录相对浊音界 听诊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钟型和膜型两种胸(体)件的应用不同,膜型可滤去低调声音,更宜听取高调声音,如第二心音和高调杂音。使用钟型胸件时,皮肤尤为膈膜,听取的频率随压力大小而变动,如想听低调声音和杂音应尽可能轻的扣在胸壁上。
通常依次听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和三尖瓣区。或者因二尖瓣病变多见,依次听诊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用膜型胸件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9.听诊心尖区(心尖搏动最强处):紧贴胸壁至少1分钟,注意心率和心律。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min,与心尖搏动和桡动脉脉搏一致,节律是规则的,也可随呼吸略有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称为窦性心律不齐。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许多心律失常,可通过床旁仔细听诊及同时触诊桡动脉脉率和脉律而发现,注意听诊有关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的特点。如疑有心房颤动,宜同时触诊桡动脉,注意有无脉搏短绌 10.听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11.听诊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1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
13.听诊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胸骨体下端两旁)
鉴别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极为重要,由此可区分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并应分别听取S1和S2。
在肺动脉瓣区用膜型胸件听诊时,S1比S2音调低、声音弱、时间长;S1和S2的间隔比S2和下一心动周期S1的间隔短。
在S1和或S2有异常改变时,区别较困难,不妨试用以下三种方法: 1)心尖搏动触诊法:心尖搏动发生在收缩期,与心尖搏动同步的是S1。(由于机械搏动传导需要时间,故S1刚好在颈动脉或心尖搏动前一点,几乎是同时出现。)2)颈动脉搏动触诊法:同时触诊颈动脉,颈动脉搏动发生在收缩期,与搏动同步的是S1;
3)寸移法:先在肺动脉瓣区找准S2,此处S2总是响亮的,然后按心跳节律记住S2音调和节律,同时将胸件一寸一寸地移向心尖区。
听诊心音强度、性质的改变和有无分裂。S1增强常见于高热、心动过速和甲状腺功能亢进。S2增强常见于主、肺动脉高压。心音分裂可能提示心脏有病变,但也可发生在健康人。S2分裂:由于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形成S2轻度分裂成二个音,常在吸气时听诊肺动脉瓣区明显。S1分裂:听诊心尖区,若二尖瓣关闭与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引起S1分裂。
如发现有额外音,应注意其出现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以及它的强度和音调。奔马律:当S3增强时,与原有的S1、S2共同组成的三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蹄声;常伴有心动过速。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二尖瓣狭窄时,紧跟在S2后出现一个单调较高,短促清脆的附加音,在二尖瓣区稍右(稍内)最易听到。它出现在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相之前。
若发现心脏杂音,应仔细听诊。注意每个瓣膜区杂音出现的时期,区别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每个瓣膜区应用膜型和钟型两种胸件听取。
杂音持续时间比心音长,来自心脏或大血管,产生机理包括瓣膜口狭窄、瓣膜关闭不全、血流加速、异常分流、血管腔扩大、心腔内漂浮物,如瓣膜或腱索断裂等。听诊杂音要点:出现时期,最响部位,持续时间 性质、传导方向、强度、音调。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
部位:指杂音最响部位。以解剖标记术语准确定位:心尖区,胸骨左缘、第几肋间隙以及离前正中线、锁骨中线、或腋前、腋中、腋后线之一的距离。时限:按持续时间的长短分。
性质:吹风样、隆隆样或雷鸣样、叹气样、乐音样。
传导方向:判断杂音分布和传导方向。例如:主动脉瓣区杂音可向上传至颈部或沿胸骨左缘向下传至心尖部。二尖瓣区杂音可传至腋下。
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强度一般可分为六级。Ⅰ级
杂音很弱,须仔细听诊才能听到。Ⅱ级
杂音较轻,但放好胸件后较易听到。Ⅲ级
中等强度,但不伴震颤。Ⅳ级
响亮,可伴有震颤。
Ⅴ级
非常响亮,胸件部分接触触壁即可听到,均伴有震颤。
Ⅵ级
极响,即使胸件稍离开胸壁一点距离,亦能听到,并伴有震颤。音调:分高、中、低调。
14.用钟型胸件听诊:(内容与顺序同膜型胸件听诊)A-2.受检者左侧卧
15.触诊心尖区:左侧卧位常使心尖搏动靠近胸壁而易触及,但又使心尖搏动左移2~3厘米,虽有肋于心脏听诊或观察心尖搏动范围,但在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时限时应以仰卧位为准。16.听诊心尖区
1)第三心音(S3):S3在S2后,与S2类似但较弱,音调较低,难以听到。在二尖瓣区较易听到,必要时让受检者左侧卧位,用钟型胸件轻轻放在心尖区,仔细听诊。S3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听到,但不一定表示有心脏病。2)二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易听到或更响。
A-3.受检者坐位
17.触诊心前区,包括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检查有无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后者是一种来回摩擦的感觉,常于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能触及,尤其病人取坐位和前倾位时更易触及。常由纤维素性心包炎引起。
18.听诊各瓣膜区(与卧位时相同),通常用膜型胸件,疑有心房粘液瘤时,可用钟型胸件 1)如怀疑主动脉瓣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让受检者取坐位上身稍前倾,深呼气末屏住呼吸,用膜型胸件紧贴胸壁,听诊主动脉瓣区并沿胸骨左缘向下听至心尖区。检查应间断暂停让受检者呼吸。坐位或站立位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杂音会更响。2)心包摩擦音
它是一种不受呼吸影响,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能听到的、由心包壁层和脏层摩擦发生的声音;让受检者取坐位上身前倾,检查者将膜型胸件用力紧压在胸壁上则更响。3)如怀疑有心房粘液瘤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又不很清楚,可用钟型胸件轻放于心尖区,令受检者坐起,杂音可能会变响而易于听到。
B.血管 B-1.上肢
19.测量右上肢血压(如发现高血压,加测左上肢,如怀疑血管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加测双下肢血压)
正常成人血压变动范围较大,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约4.0~5.3kPa。三分之一的脉压加舒张压为平均动脉压。初诊高血压至少应测双上肢血压后才能确定,健康人两上肢血压之差可达1.3kPa(10mmHg)。当怀疑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夹层动脉瘤,应测下肢血压。让被检查取卧位,气袖束于小腿(气袖下缘位于内踝上3~4cm)或腘窝上部约3~4cm处,用手扪足背或胫后动脉,当脉搏搏动初现时约为收缩压,下肢收缩压比上肢稍高或相等。一般不测下肢舒张压。
高血压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等。低血压(血压低于12.0/8.0kPa、90/60mmHg)常见于休克、恶病质、长期卧床不起、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速退症等。
20.检查双手及指甲,注意有无紫绀、杵状指;当脉压增大时应检查有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受检者指甲床末端,或以清洁玻片轻压其口唇粘膜,如见到红、白交替的节律性改变,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其它脉压增大的疾病。
21.触诊桡动脉脉搏(至少30秒钟),注意脉率和脉律 22.检查桡动脉脉搏的对称性
23.当脉压增大时,检查有无水冲脉:其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将受检者手臂抬高过头则更明显。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其他脉压差增大的疾病;疑有心包积液时,检查有无奇脉: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多数见于心包腔压力增高的心包积液,少数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在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奇脉虽然可用触诊发现,但以血压计听诊血压变化更可靠,当气袖压力逐渐下降时,呼气相出现的第一音是收缩压高水平,继续下降时,呼气和吸气相均能听到为收缩压低水平,如两者相差10毫米汞柱以上则为异常。哮喘和肺气肿等肺阻塞性疾病是奇脉常见的非心源性原因。
B-2.颈部
24.观察并测量颈静脉压
病人取坐位或头部和躯干抬高30-45度的半卧位,颈外静脉充盈最高点超过锁骨可能有静脉压增高,5厘米加颈内静脉搏动最高点和胸骨角的垂直距离即为该病人的中心静脉压。正常人半卧位时,最高点不超过胸骨角上3厘米,因大多数情况下,不论病人取坐位或卧位,胸骨角约位于右心房上5-7厘米,故静脉压约5~10cm水柱。颈静脉压升高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因机械梗阻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2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检查时,受检者应平静呼吸,取半卧位,所取体位应使颈静脉怒张水平位于颈的下半段。检查者用手掌按压受检者右上腹部约30-60秒。(如右上腹壁局部有压痛,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施加压力)如有颈静脉明显扩张,或颈静脉搏动的水平升高1厘米以上,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说明从肝脏回流至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血量增加,但因右心房郁血或右心室舒张受限,不能完全接受回流的血量,而致颈静充盈更明显。这为早期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的一个重要体征。正常人颈静脉怒张不明显或升高不到1厘米。26.检查双侧颈动脉
检查者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在受检者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不可两侧同时触摸,以免引起昏厥。27.听诊双侧颈部,注意有无杂音:
一般用膜型胸件分别置于左、右颈动脉和颈根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B-3.腹部
28.听诊腹主动脉(腹部中线处):用膜型胸件紧压于脐上5厘米中线处听诊有无杂音。29.听诊双侧肾动脉(右、左上腹部):用膜型胸件紧压于脐上5厘米、距正中线约3-5厘米的左、右两侧,(或于腰背部)听诊有无来自肾动脉的杂音。
B-4.下肢
30.触诊双侧股动脉:检查者可在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处触诊股动脉,并注意双侧对比。
31.听诊双侧股动脉,注意有无枪击音和Duroziez征
一般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有必要听诊股动脉(如疑有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可用膜型胸件稳固地置于股动脉上听杂音。如有杂音,则可能有引起腹主、髂、股动脉阻塞的疾病。
当疑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注意有无“嗒嗒”枪击音和Douroziez征,将听诊器钟形胸件的远侧边缘加压于股动脉上(造成人工狭窄),听诊有无收缩与舒张期均有的来去性双重杂音,称之为Douroziez征,这与脉压增大有关。通常严重贫血时,可有收缩期杂音,但仅限于钟型胸件近侧边缘加压于股动脉上时。
32.触诊双侧足背动脉:足背动脉经过踝关节前方行走于第1、2跖骨之间,在跖骨基底部易于扪及其搏动,并注意双侧对比。
33.检查双下肢水肿:在内踝后方、足背或胫前、踝关节前或内侧,用大拇指深压皮肤至少5秒钟,移去拇指后,观察有无凹陷性水肿。
第四篇:家畜泌尿系统教案
家畜泌尿系统
◆ 教学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马、牛、羊、猪肾的外形、位置及内部结构特点 3.掌握肾门、肾窦和肾盂的概念
4.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认识膀胱圆韧带 5.理解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在泌尿系统中的功能 ◆ 教学内容
一、泌尿系统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各器官特点:
(一)肾:
1.分类:
(1)表面平滑单乳头肾:马、羊、犬、兔。(2)表面平滑多乳头肾:猪、人。(3)表面有沟多乳头肾:牛。
(4)复肾:由若干个独立的肾小叶构成,熊、鲸、水獭。
2.形态:(马)左蚕豆,右三角。(牛)左三棱形,右长椭圆形。(羊、猪、犬)均豆形。
3.结构:
(1)被膜:健康者较易剥离,营养良好的,有脂肪包裹,称肾脂囊。
(2)实质:a.皮质,位于浅层,色深,富含血管,有肾小体;b.髓质,位于深层,色浅,有肾小管。注:相关概念
1.肾门:肾的内侧缘凹入,是肾的A、V、N、L管、输尿管进出肾的地方。2.肾窦:位于肾实质内,是肾门深入肾内形成的漏斗状腔隙,以容纳肾盏和肾盂。3.肾盂:位于肾窦内的输尿管起始段。
4.肾叶:由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血管构成的结构单位,包括皮质和髓质部分。5.肾锥体:肾的皮质、髓质与肾乳头形成圆锥形结构,其中呈圆锥形的髓质部分称肾锥体。6.肾柱:伸入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叫做肾柱。
7.肾乳头:肾锥体顶端形似乳头,对向肾窦,上有乳头管的开口,且不被皮质包围的结构。8.髓放线:髓质部的集合小管呈放射状向皮质区伸延。
9.皮质迷路: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区称为皮质迷路,内有肾小体。
(二)输尿管:
起自肾盂(马、猪、羊、犬)或集收管(牛)→→开口于膀胱颈背侧。比较:
马、羊、犬:肾乳头→肾盂→输尿管。牛:肾乳头→肾小盏→集收管→输尿管。猪: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
(三)膀胱:
1.结构:膀胱顶、体、颈。只有顶、体部分有浆膜。2.固定:a.膀胱侧韧带
b.膀胱圆韧带:是胎儿时期脐动脉的遗迹。脐静脉的遗迹称肝圆韧带。3.位置:当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充盈时其顶端突入腹腔。
(四)尿道:
1.尿道内口:其始于膀胱颈。
2.尿道外口:(雄)开口于阴茎头,(雌)开口于阴道与尿生殖前庭的交界处。【思考题】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脏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五篇:家畜生殖系统教案
家畜生殖系统
◆ 教学目标
1.分别掌握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各器管的位置、形态和构造。2.比较马、牛、羊、猪等家畜的雄性和雌性各器管的形态和构造特点。3.了解母牛(羊)、母马和母猪子宫形态结构异同点 4.理解精索、排卵窝、子宫阜、阴道穹隆等的概念 ◆ 教学内容
§1.雌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门。
一、卵巢:
1、功能:①产生卵细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2、位置:腹腔内,肾后方,盆腔入口处的两侧。
3、固定:①卵巢系膜:连于腰下,内有血管、神经。
②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
4、形态:分腹缘(游离缘)和背缘(附着缘)。
背侧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卵巢的部位,称卵巢门。
比较:马的卵巢呈蚕豆形,腹侧有排卵窝,被覆生殖上皮,其余被覆浆膜。
牛、羊、猪、犬无排卵窝,除系膜缘外均被覆生殖上皮。牛、羊、犬:椭圆形。猪、犬:完全位于卵巢囊中。
猪:豆瓣状(4个月前),桑椹状(4个月后),葡萄状(性成熟后)。
5、构造:实质器官。
① 被膜:生殖上皮+白膜
② 实质:卵泡+基质。
二、输卵管:
1、功能:①输送卵细胞。
②受精场所及卵裂第一次的场所。
③壶腹部分泌的腺体对早期胚胎发育有调节作用。
2、位置:卵巢和子宫角之间,位于输卵管系膜中。
3、固定:①输卵管系膜
②卵巢囊(输卵管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之间形成的囊,包裹卵巢,向腹侧开口,保证卵细胞排出后顺利进入输卵管。)
4、构造:
① 漏斗部:边缘称输卵管伞,中央为腹腔口(通腹膜腔)。
② 膨大部:即壶腹部,是精卵结合部,体外受精适宜的取卵处。③ 子宫部:即峡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角前端。
三、子宫:
1、功能;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
2、位置:大部分位于腹腔内,直肠和膀胱之间。
3、固定:
① 子宫阔韧带:悬吊于腰荐腹侧和骨盆腔两侧。
② 子宫圆韧带:位于①的前部,靠近子宫角处有一向外突出的浆膜褶,称为子宫圆韧带。
4、形态:(马牛羊猪犬)双角子宫,(兔)双子宫,(鼠)双子宫,但开口合并,(人)单子宫。
5、构造: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
比较:
马:子宫角呈木叉状,体与角等长,子宫颈阴道部明显。
牛羊:子宫角呈绵羊角状,有伪体,子宫体短,角体黏膜上有半求形的子宫阜(约100多个),子宫颈阴道部呈菊花瓣状。
猪:子宫角很长,呈肠袢状,子宫体短,子宫颈管螺旋状,有子宫颈枕,无子宫颈阴道部。
四、阴道: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
2、位置:骨盆腔内,直肠的腹侧。
3、结构特点:①阴道穹隆:(马)环形,(牛羊)上半环形,(猪)无。
②阴瓣:经产的不明显,其后下方有尿道外口,(牛羊)不明显。
五、尿生殖前庭:
1、功能:产道和交配器官,兼有排尿的功能。
2、特点:与阴道的分界以阴瓣为标志;阴瓣后方腹侧壁上有尿道外口;有前庭腺;(牛羊猪)有尿道下憩室。
六、阴门:
1、位置:肛门腹侧。
2、特点:①阴唇:左右阴唇形成阴门裂,背联合、腹联合(夹角内有阴蒂)。
②阴瓣:(马)发达,(猪)细长,(马猪犬)有阴蒂窝。
§2.雄性生殖系统
组成:睾丸、附睾、输精管、尿生殖道、副性腺、阴茎、阴囊、包皮。
一、睾丸:
1、位置:阴囊内,两股部之间,大腿内侧,(犬、猪)在股部后方,紧贴体壁。
2、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形态:椭圆形,(马)长轴与地面平行,(牛羊)长轴与地面垂直,(犬猪)长轴斜向后上方。
4、结构:分睾丸头、睾丸体、睾丸尾,分别与附睾头、体、尾相对应。背侧称附睾缘,腹侧称游离缘。表面为固有鞘膜(浆膜),深层为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睾丸小隔,在中轴形成睾丸纵隔,实质被睾丸小隔分成若干个睾丸小叶,在纵隔处称睾丸网,每个睾丸小叶内有若干个曲精小管(精子产生地)和直精小管。注:睾丸下降:胚胎时期,睾丸原位于腹腔中两肾的附近,随着胎儿发育,睾丸和附睾从腹腔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中的这一过程,称为睾丸下降。
二、附睾:
1、位置:位于睾丸背侧,以附睾韧带与睾丸相连。
2、形态:带状。
3、结构:分附睾头、体、尾。包括睾丸输出管和附睾管。
4、功能:储存精子,也是精子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
三、输精管:
起于附睾尾→经腹股沟管→入腹腔→向后入盆腔,在膀胱背侧形成输精管壶腹(猪无)→开口于精阜(位于尿生殖道起始部背侧壁,也是精囊腺的开口)
精索:位于睾丸和附睾的背侧,呈扁平圆锥状的结构,基部附着与睾丸和附睾上,向上逐渐变细,穿过腹股沟管内环,沿腹腔后部底壁进入骨盆腔。内有输精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平滑肌束等,外包以固有鞘膜。
四、阴囊:借助腹股沟管与腹腔相通,容纳睾丸和附睾。
阴囊壁构造:与腹壁比较
阴囊壁
腹壁
——————————————————————————
①阴囊皮肤(正中有阴囊缝)
皮肤 ②肉膜(有阴囊中隔将阴囊分成两个腔)
浅筋膜
③阴囊筋膜
深筋膜+腹外斜肌 ④睾外提肌
腹内斜肌
⑤总鞘膜
腹膜壁层+腹横筋膜 ⑥固有鞘膜
腹膜脏层
——————————————————————————
注:阴囊韧带:又称附睾尾韧带,连系于固有鞘膜和总鞘膜之间系膜的增厚部分。睾丸系膜:固有鞘膜向总鞘膜折转而形成。
五、尿生殖道:
1、定义:雄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的作用,故又称为尿生殖道,分为骨盆部和阴茎部,两者间以坐骨弓为界。
2、功能:排尿、排精。
3、结构:
① 骨盆部:起始部背侧壁有精阜。
② 阴茎部:经坐骨弓转到阴茎腹侧,坐骨弓处加粗形成尿道球(海绵体层变厚),末端开口于阴茎头,称尿道外口。
六、副性腺:
1、精囊腺:位于尿生殖道起始部背侧壁的尿生殖褶中,输精管外侧。开口于精阜。(马)囊状,(牛羊猪)实质性,发达,(犬)无。
2、前列腺:分体部和扩散部,以多数小孔开口于精阜周围。(马)体部发达,无扩散部,(牛)体部很小,(羊)仅有扩散部。
3、尿道球腺:位于骨盆部末端,坐骨弓附近。(马)椭圆形,(牛)胡桃状,(猪)发达,呈长圆柱形。
七、阴茎:
1、位置:腹壁之下,起自坐骨弓,经两股部之间,沿中线向前伸至脐部。
2、功能:排尿、排精、交配器官。
3、结构:
① 阴茎根:以两个阴茎脚附着于坐骨结节腹侧,进而合并为阴茎体。② 阴茎体:牛羊猪形成乙状曲。
③ 阴茎头:(马)阴茎头端膨大,称龟头。有尿道突,尿道外口开口处,(羊)尿道突明显。注:阴茎海绵体:位于尿道背侧。
尿道海绵体:位于尿道周围。
阴茎退缩肌:由尾椎(或荐骨)至阴茎头后方(马)或乙状曲第二曲,此机肌收缩,能将阴茎头藏于包皮内。
坐骨海绵体肌:为阴茎勃起肌。(犬)有阴茎骨,是由海绵体骨化而成的。
八、包皮:由内外包皮构成,保护阴茎头,勃起时展平。内外包皮均由深浅两层构成,其游离缘分别形成包皮内口、包皮外口。有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猪)有包皮盲囊。
【思考题】
1.母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如何? 2.牛羊子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3.公畜生殖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如何 4.阴囊包括哪几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