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5篇

时间:2019-05-15 03:5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

第一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

——观麻省理工学院公开课《经典力学》有感

[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对麻省理工学院Walter Lewin教授的《经典力学》的精彩实验教学片段思考,提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思路:利用实验作为载体,让实验回归物理课堂,让实验丰满物理课堂,让实验延伸物理课堂。[关键词]:实验教学;现状;麻省理工学院;精彩片段近来诸如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级的高校在网络上公布了他们一些公开课,吸引了国内的大量学生甚至公司白领学习,很多人在学习了后,有这样的感叹:国内的高中大学白学了!高中大学的物理课堂就是死水一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笔者也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观看了麻省理工学院的Walter Lewin 教授所讲授的《经典力学》。这也促使我对现在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了点零星的思考。

物理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基本结构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物理知识的源泉,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探索和论证都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教材在设计方面也突出了实验探究的地位,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探究实验。那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怎样的实验教学呢?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从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程式化实验”——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现代工厂的产业工人一样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虽然学生动手,但是一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

“试题实验”——学生用笔“做实验”。教师编制大量的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得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本人曾在一堂实验课中问一位不动手做实验的学生为什么不实践,他回答说:“反正还是要做题目的,结论书上都有。”更在一次教师交流活动上,一名教师说:“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

“多媒体实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资源的共享,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被教师从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来展示,美其名曰“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2、Walter Lewin 教授《经典力学》课堂的几个精彩片段 2.1.1片段一:第一讲《十的力量》

Lewin教授在开篇中主要介绍了单位和量纲分析的概念,Lewin教授在介绍完力学基本量后,他用他特有的风趣语言说:他的祖母告诉他一个人站着没有躺着高。接下来开始做测量实验,首先测量了一根铝条直立和平放的长度,分别为149.9±0.1cm和150.0 ±0.1cm;然后再现场找了一名学生,测了学生站立和平躺的身高183.2±0.1cm和185.7±±0.1cm。2.1.2反思一:

在这个测量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0.1cm”,Lewin教授说:“如果不考虑不确定度,那么任何测量都将失去意义。”当然这句话在后面教学的实验测量中,教授反复的提到,并且用实验的事实说明的不确定度的重要性。在我们现在的物理实验题目中,我们常常看到实验的结果只有一个数值,而没有不确定度。这样就造成了实验的不够严谨。我们都知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在做测量时,我们的教学有注意到了多少呢?

2.2.1片段二:第一讲《十的力量》

Lewin教授在做完身高测量后,又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伽利略曾经思考:“为什么哺乳动物的大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他根据量纲分析,发展出这样一套理论:哺乳动物的密度应该都差不太多,所以他们的质量应该正比于他们的大小,进而假设正比于他们大腿骨长度的立方,这个假设从他测量了家鼠、羚羊、浣熊、野马的数据看基本正确;他进而假设:哺乳动物大腿骨承受的压强应该有差不多的上限,也就是他们质量比上大腿骨厚度的平方,应该基本是常量。根据这个假设,他的结论是哺乳动物大腿骨的厚度比上其长度应该和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这当然是一个惊人的量纲分析的结论,这意味着如果大象比家鼠的腿长一百倍,这两者大腿骨的厚度就应该差一千倍。为此,教授从哈佛大学找来生物标本进行测量比较,但是最后测量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大象腿骨的厚度比之于家鼠,远远小于他量纲分析的预测。当然接着教授讲了一个利用量纲分析正确得到自由落体运动h=1/2gt2的例子挽救了量纲分析的声誉。2.2.2反思二:

在单位和量纲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学很少有实验例证的,不管对哪个教师来说,这都是一个枯燥的部分。但是Lewin教授却发掘出这样的一个例证来生动讲述,妙趣横生。并且Lewin教授展示给我们一个他的错误的理论探索,暗示我们:探索大部分会以失望收场,但是过程却让人沉迷其中并难以忘怀。而我们现在所做的探究性实验实际是已经设计好的实验,只不过让我们去按部就班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设计,从而得到一定正确的结果,对于错误的理论几乎与之绝缘,探索的精神也随之消磨。

2.3.1片段三:第四讲《三维运动-自由落体参考系》 在这课中,Lewin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斜抛实验。场景是猎人射击猴子——“一个纯种的非洲猴子Robert”,教授先非常郑重的要求大家一定要尊重这只猴子,因为他将为科学作出重大的牺牲,全场学生无不动容。此时现场气氛凝重,因为Lewin教授要用这只活蹦乱跳的Robert,做一个抛射体射击实验。

他先扮演一个笨笨的猎手,妄想用一只没有准星的枪,直接枪口对着树顶的猴子射击。当然他永远不会射中,因为他忘了子弹在射出以后,不是直线运动,而是一个匀速水平直线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合成,轨迹应该是抛物线,所以树顶上的Robert本来永远是安全的。但是Lewin教授坏,他太坏了。他表面上装成一个傻傻的猎手,实际上心里完全明白物理的原理,居然长期训练可怜的Robert,在看到枪响的一瞬间,就自由落体的往下跳。可怜的Robert,哪里知道物理方程的厉害,它这样一跳正好代表一个自由落体的非惯性系,其中朝上的惯性力正好抵消重力场,所以在这个参照系中,子弹还是会直直的射中猴子,而完全不会按抛物线轨迹运动。在Lewin教授的连哄带骗下,Robert终于同意爬上了三米高的树梢,而且要在枪响的同时跳下。第一次——它跳早了,子弹还没射出呢!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残忍的Lewin教授又逼迫他第二次上树,可怜的Robert为了眼前的香蕉又一次上当了,重新爬上了树梢。这一次——它跳对了——子弹正如物理方程计算的,准确的射中了它。2.3.2反思三:

在这一讲中,Lewin教授主要讲授的内容是我们高中生在高一阶段熟知的抛体运动。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这里能做的实验基本就是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其实像Lewin教授的这样的实验完全可以安排给我们的学生做个探究性实验,一方面是加深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亲身经历寻求并发现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创新精神,产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从而引起学生探索和亲自动手欲望,为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地开发探究性实验项目。而这恰恰是我们国内大部分高中所欠缺的。

当然Lewin教授的猴子Robert是玩具改做的。这也使得实验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寓教于乐。

3、思考启发

以上仅仅是Lewin教授在课堂上的几个小片段,笔者在学习完整个课程后,第一感觉就是Lewin教授的课堂就是实验室,每节课必有实验,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虽然不都是很精彩,但是却很有必要。这也是教授在课堂上的原话。这样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杨振宁语)”。Lewin教授的课虽然是针对大学生上的课,但是却给我们提供了物理课堂改革的一个思路:利用实验作为载体,发展真正的多媒体教学,而非简单的电脑+投影仪教学,让实验回归物理课堂,让实验丰满物理课堂,让实验延伸物理课堂。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从硬件设施上改进;我们要从思维观念上转变;我们还要从实现目标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比如考查目标和考查手段的改变、考查结果的评判上实施推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

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作用巨大,不但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帮助,关键是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也是大有益处。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部分物理课堂的教学情况令人堪忧,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结合从教经验,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同行共鸣,为物理教学增砖添瓦。

一、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物理教学要想教学效果好,必然离不开理论知识和实验的相结合。很多学校高中物理教学中,过多的强调理论知识,殊不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样也就压制了学生喜欢动手的天性,长期处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对理论知识没有太深的理解。也可能当时感觉明白,但是学后忘得很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理论有时候会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加上学生都有思想懒惰的心理,课后也不愿意去琢磨,弄不透其中原理,时间一长,对物理的兴趣就减弱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降下来了。其次,物理教学需要实验教学让课堂内容更加饱满。单纯的去强调实验也不行,没有理论,学生做实验效果会达不到要求,对章节内容的理解也会有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去衡量好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的度。再次,物理实验教学要保证学生做实验的时候都可以亲自去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融入到教学当中,对所学知识心里也能产生较深的理解。需要分组或者是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的实验,教师一定要提前安排好人学生,每组学生应实力均衡,保证有基础好的带着基础弱的,这样就能使实验效果更加突出。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合理设计好课堂

作为课堂的主控者,教师一定要精心备好课,对课堂所讲知识要熟记于心,并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事先在心里模拟一遍。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教师引导是应该的,但是切忌过多左右学生的思路,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害怕做错的学生要适当加以鼓励,让其主动投入到实验中,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和魅力。此外,教师对实验器材的准备要尽可能多样化,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学会用替代品去做实验,或者自己去设计实验,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实验设计,并加以合理的指导,既可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又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上这样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掌控课堂的能力,只有充分备好课,对课堂环节把握好,才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离不开师生沟通交流

任何教学方式都需要建立在师生和谐的关系上,否则就是讲的再好,方式方法再好,对学生也是无济于事的。人是感情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也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只有两者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对讲课才是好事情。而且,很多实验比较复杂,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和学生更要勤联系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师生沟通顺畅,对教师讲课和做实验都是事半功倍,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喜欢程度,会让学生无论是从实验上,还是课程上,都会更加用功。

四、高中物理实验要多样化

物理实验对物理课程是个很好的补充和实践,但是有时候受条件约束或者是场地情况等等原因,就使得物理实验并不能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并不能时刻都是完备的器材,这就需要自己创造条件去做实验。

(一)家里也可以进行物理实验

很多时候家里的一些日常用品可以代替实验器材,比如透明的瓶子当做盛东西的器皿,筷子可以代替坩埚钳,汤匙可以代替药匙,塑料吸管可以用作导管,酒精灯可以用蜡烛取代等等。这样的话,学生在家就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用于实验,开动了学生的脑筋,也让学生更加独立。

(二)学校的实验室要适当在课下对学生开放

教师可以和学校负责实验室的主管进行沟通,或者是通过校领导,让实验室适当在课下对需要的学生进行开放,满足学生做实验的需求,当然也可以由教师负责看管,保证实验室的干净和整洁。这样的话,教师就有时间对学生课上所做的实验提出更多意见,并把实验重组,然后通过多种方案对比效果如何,让学生对实验的方式和目的更加清楚。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基础的实验性科目,从教师自身一定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重视实验和理论的结合。通过物理实验一方面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理解和加深对所学章节的印象,相信只要物理教师用心,真正和学生产生互动交流,一定能让物理实验进行的很顺利。

第三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认识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认识

江苏省淮阴中学 李莹莹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化学事实性认知,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促进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家庭小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化学事实性认知,许多化学原理和规律也是通过实验发现和验证的,所以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三的学生,那些奇幻的实验现象,会让他们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化学教学工作者,我真切地感知着实验教学对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浅薄认识: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练就火眼金睛,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直接、最频繁的观察活动,也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

一般我会用一些有趣的“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曾做过“魔棒点灯”、“白水变红酒”、“水中生火”、“空瓶生烟”等。这些奇特的现象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融入化学课堂。这样,带着渴望的情绪,学生的化学课效率就特别高。

为了更长久地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后续的化学课堂上,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做实验。但是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每个实验都在课堂上做,所以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在讲解水电解的微观解释时,通过演示水的电解实验,分析出反应物水通过化学变化后的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再结合教材65页水 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变化的示意图,就可以让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分子、原子这一概念。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观察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般我会进行这样几个操作:首确定观察目的,弄清“看什么”;其次明确观察内容,一般包括: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物质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等);生产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如蜡烛燃烧实验,要让学生学会分阶段: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观察蜡烛的变化,火焰的特征以及烟的生成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有目的地观察、思考,比平时所说的“看”,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更全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实验下放”。比如讲到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时,可以提供一瓶碳酸饮料,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能否溶于水、能否与水反应、能否与石灰水反应等。一般学生在讨论过实验流程后会信心百倍地参与课堂,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也会明显提升,课堂效果从而大大提升。

二、分好小组实验,体验动手乐趣,成为动手能手,提高实验基础技能

为了弥补课堂演示实验的不足,进行课堂分组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分组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所以,在实验室进行的分组实验,可以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思考进行实验的全程性探究,实现实验目的。

究竟哪些实验可以列为分组实验呢?我们应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适合自己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我认为一些实验安全系数较高、操作难度较小或能见度较差的课本实验应作为首选实验,比如沪教版中高锰酸钾制氧气、粗盐提纯、配溶液等实验;其次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实验,比如晴雨花、点水生火、水果电池等;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改进或创新实验,经老师评阅审核后也是很好的实验素材。

选定分组实验内容后,结合初三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动手能力,在分组实验 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一般2-3人为一组,做到取长补短,协助分工,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加以监督;其次是准备好充足的仪器药品,同时还要估计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解决准备;学生在课前应进行充分的实验预习,以免在实验过程中手忙脚乱。预习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异常现象记录等。教师在分组实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对于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及时加以纠正,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分组实验后应及时进行实验小结,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以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热情投入生活,寻找身边化学,到达学以致用,成为新世纪全面人才

我们身边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能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身边实验的探索之中,从中体味化学的生活魅力,这样一来家庭小实验就应运而生,它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例如,铁钉生锈实验时间较长,我们可以将此实验作为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完成将课本127页的“交流与讨论”实验内容,提醒学生可以用削铅笔的小刀代替菜刀,记录实验现象。等讲到《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的操作与展示,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就可以理解“条件控制法”设计思路,也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的事实,而且通过菜刀实验的对比现象还为“如何防止钢铁锈蚀”做了铺垫。其他诸如自制硫酸铜晶体,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叶脉书签等都是很好的家庭小实验素材。

以上就是笔者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认识,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读后感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读后感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读后感

书中提到,目前静电的利用以有多种,如今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

特别是以煤作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利用进电除尘可以消除静电中的煤粉。如图1是静电除尘器的原理示意图。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接到高压电源的的正极,B接到高压电源的负极,他们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而且距B越近,场强越大。B附近的空气中的气体分子被强电场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被吸到B上,得到

电子又成为分子。

电子在向正极A运动的过程中,遇到煤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吸附到正极A上,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静电除尘用于粉尘较多的各种场所,除去有害的微粒,或着回收物资,如回收水泥。

但是在《高中物理教材(必修加选修)第二册》静电的利用和防护一节中,只阐述了静电除尘的原理及原理图,却没有提供相应的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思考。

众所周知,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的和提高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得不重视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于是,在我的教学中,尽可能的设计出一些装置简单,可见度大,直观性强,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进行有效教

学。

一.器材:500毫升可乐瓶,健力宝易拉罐,长约22cm、直径为粗的铝丝,感应起电机、铁架台、十字夹、自由夹、试管夹,蚊香、导线,火柴等.

(1)取下可乐瓶底座,用炽热的粗铝丝,在底座中央烫一个孔,再在周围烫几个孔.

(2)待铝丝冷却后,距铝丝上端5cm处穿入一3号橡胶塞,并在胶塞上方的铝丝端接一根导线,然后将其插入底座中央孔中.

(3)用剪刀剪下可乐瓶的半圆形底部.

(4)用剪刀剪掉易拉罐的上、下底.在易拉罐圆筒侧壁距一端处用铁钉钉一小孔,在小孔内穿过一根导线并接牢.

(5)将接有导线的圆筒放入无底可乐瓶内,把该导线从插有铝丝的底座上任一孔中穿出,并将此底座盖在可乐瓶底部.

(6)将组装好的简易静电除尘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7)将两根导线接感应起电机的两个电极上.

二.操作及现象

(1)用试管夹夹住一段蚊香并点燃,然后置于可乐瓶的口部,片刻可见缕缕青烟从简易除尘器上部的小孔中冒出.

(2)摇动感应起电机,当摇动五六圈以后便见青烟顿时消失,不断摇动起电机,青烟不再冒出.

(3)停止摇动起电机,并让两电极接触放电,马上又看到青烟重新冒出.

(4)再次摇动起电机,青烟再次消失,可反复实验多次.

该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课堂演示效果非常好,学生普遍反映情绪高涨,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所以以后的教学课程要多加入实验演示,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实现了素质教育。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睢宁县李集中学 沙兴群 *** 教学背景分析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从知识网络上看它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是本章也是所有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分析电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强化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实验误差的分析,让学生能用辩证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及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方法,体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2)会用解析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求解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3)结合实验原理对本实验进行误差分析,知道误差的来源与减小误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回顾和原理讲解,让学生知道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与方法;(2)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使学生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3)通过实验原理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误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会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原理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及其分析。

教学器材

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干电池1节

教学方法 讲授、分组讨论、实验演示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

1.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原理如下图1所示。

(1)由U=E-Ir可知,测出几组U、I值,作出如图1-1所示的U—I图象,图线在U

轴上的截距为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阻

图1-1 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两种变形方法

① 用电阻箱、电流表测定?——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与I,应用,几组数据,求E与r各自的平均值。

②用电阻箱、电压表测定——①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求出E、r。为了准确,可多测

U1EUr1R1用,求出E、r。多测几组数据分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与U,应U EU22rR2

别求出几组E、r的值,再利用平均法求出E、r,即为测量值。

2.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分析

若采用图4(a)或(b)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由两次测量列方程为

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对图4(a)电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式中E、r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

对图4(b)电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教学评价

-------------------------------------------------

下载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物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该如何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呢?本文将从提高......

    对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1 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本文中的中学数学实验教学,指的是引导中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试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数学教学形式,在发达的国家里,数学......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思考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稳......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但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

    论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

    论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 新课程实施后,首先可以发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已将分组实验课有机地融入到新课的教学进程中,或安排在相应物理规律的学习之前,或安排在规律的学习过程中,这......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点滴---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点滴 龙海中学 贺海琼 摘要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验是则是生物学的根本,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解......

    对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思考

    对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 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转化,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

    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小班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认识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十分受推崇,政府将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关键,小班化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