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版图版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板图、版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蒋春梅
初中地理是一科比较形象的学科,这是因为在整个教学中始终离不开地图,学生学起来比较直观,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比其它学科高,但它同时又要求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或者在地图上查询用关的信息。可有些时候书上的地图上信息太多,学生看不明白,有时候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又可能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采用画地理简略版图的方法对教材或教学挂图进行补充,达到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恰当的板图运用是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对地理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的要求,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加深课堂印象,强化记忆效果等诸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一、现代教学手段的弊端: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应用,学生们大开了眼界,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1、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2、抢占思维空间,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一切都包办到底,到头来是害了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3、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二、地理版图版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中做到图文结合,以地图为主的多种地理图形图像,内容极其丰富,具有较强的空间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比文字系统更便于学生进行观察、阅读、记忆、思考、分析、对比和理解。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地图,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如何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图像的重要性,如何更好的应用地理图像,把枯燥的地理文字知识融入到形象的地理图像中,所以不能忽视教学中板图版画的作用
1、板图版画是教师的个人素质的展现,使学生感到亲切,更具吸引力
2、有利于教师在讲课中即兴发挥,随手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几个字,画一幅简图等。有时边讲边画能产生更好的直观效果。同时实现师生的互动。这些优点是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如在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讲解南亚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时,用了一些图片、动画来说明,其效果不如用粉笔在黑板上边讲边提问边画板图,说明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而形成。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记忆;同时,通过边提问,可起到复习旧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地理教学中的版图版画实际运用
当今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很多都是面对升学而困惑,许多天赋都会被我们教育者的无意间的扼杀,比如绘画。而地理学习中的图文结合,首先就是能够形象的把图形画好。能把图形画好时较好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步。
从作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能够让学生把图画好,首先教师要下一番功夫,自己把图作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督促好每一位学生去作图——作为作业形式或有意识性的建议学生自己画图。再次,教师对每位学生作图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绘图的前后,教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把图作好。如:绘制我国一些省级行政区,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图形,规定范围,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极其相互组合。教师同时要时刻提醒学生,地理图形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认识。
图像画好,如何把所画的地理图像具有地理意义,也是现今的学生面临的有一大难题。如何把课本上的文字性的内容融入图像中,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师在讲授一个课题时,要围绕一幅图进行。图形不能追求过多。例如给学生讲授《长江》一课题中,涉及长江的基本概况,就要求教师较好的围绕长江的图形展开。对于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1.发源地2.注入海3.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4.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地区)5.主要的支流6.上中下游的分界和河段的特征等,都要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己所绘制的图形中准确标注和识记。对于长江的开发和治理,在图形中结合各河段的特征和地形区等标现。比如:长江中游的“九曲回肠”的治理,在图形中中游地段形象的体现出来,然后根据图像画一直线,表示“裁弯取直”的措施;对于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联系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建议学生在图形中寻找办法,引导学生寻找最佳方法——修建蓄洪区。
最后,学生要学以致用。能够根据自己绘制的图形和标注的信息描述相关的地理知识。此外,学会联想,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学会比较。比如对于我国台湾岛的学习,可以引入马达加斯加岛进行对比,比较两个岛屿的异同点。对于日本的学习,可以引入英国进行对比,比较两个岛国的异同点。还有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巴西和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等。
学生对自己绘制的图形,在进行总结性的学习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应用。这样,学生会对所学过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回顾,更能加深印象。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板图版画作为教学者能够更好把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中更好的掌握的途径。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是培养社会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运用地理图像来指导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方法。
第二篇: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论文
一、原图简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原图是指地理教科书中的插图、附图以及教学挂图的原有图幅而言。这些图幅,有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结合不够紧密;有的内容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不鲜明,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不突出、不醒目;相反,联带、支蔓的内容过多,所以必须加以简化,进行略图构思和设计。对上述各种原图进行取舍、剪裁工作,必须本着舍繁复、去支蔓、弃杂乱、抓基本的原则。例如,南北美洲轮廓略图,必须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剪裁。如果为了说明南北美洲形状特征,可以简化成最简单的三角形;如果是说明北美洲海岸线比较弯曲(和南美洲相比)的特点,则需要保留北美洲的四个半岛和四个海湾。总之,简化原因并不是漫无边际、心中无数,对原图随意取舍、任意剪裁,而必须是有计划地、有目地的分主次进行。也就是说,简化原图必须根据教学需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慎重处理,该剪就剪,该留就留,达到让学生依教材内容分出主次条件的目的,否则,不但不能使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发挥有效作用,反而会使地理知识受到歪曲,造成相反的效果。对于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要大胆地剪裁,要敢于和善于动原图的“手术”,但对那些与教材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对整体图形特色、反应图形神采的东西,则不可轻易剪掉。如中国轮廓图的东北和西北两端的尖角,以及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南端的雷州半岛,东部的山东和辽东半岛等突出部分,都应保留,否则就体现不出图形的特征,而使图形丧失“神采”;犹如世界各大洲的轮廓略图,应简化成一些三角形而不能简化成一些方形,这样才能显示各大洲分布大势。引导学生领悟教学内容,从中悟出内容和简图间的联系,分辨和认识问题的主次。
二、板画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整合知识体系
板画可以把复杂的地理现象,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代数折线表示出来,在用数学方法表示的同时,又能欣赏到自然的美,并且可以把复杂的地理现象结合板画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地理教学来说,简画容易勾画,尤其对说明一洲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轮廓特征应用价值较大。(1)几何图形表示。如非洲轮廓图和山西轮廓图,可以用简单的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表示出来。(2)代数折线表示。根据教学需要,取舍原图轮廓的小弯曲,用一些曲线略图轮廓。这种表示要笔划弯曲自然,能表示原图轮廓的基本特征,凭教师的记忆和熟练技巧直接勾画。(3)模拟形象表示。对于有些原图的图形,如果细心观察和想象,并给以不失真的适当夸张,经过简化,可以模拟勾画出各种实物形象,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用具等等。例如,意大利的轮廓图,可以模拟成一只长筒靴;我国陕西省像一个侧跪的兵马俑;黑龙江像一只鸭子等等。运用这些方法,便于学生牢固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并且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形成初步的知识网络体系。但是由于这种板画过于简单,与实际相差太远,因此,这种方法只能做说明简单的地理问题时使用。
三、板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初中学生初步了解平面几何,对于空间几何一概不知,但初一地理地球与地图、大洲与大洋部分,全部是空间想象知识,要让初一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必须要以地球仪、经纬仪、三球仪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结合板画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例如,经纬线辨别,首先在地球仪或经纬仪上找出经纬线,让学生认识这些线,再画出相应的纬线、经线以及特殊的经纬线,让学生能够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当学生看到平面简图,在头脑中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原形,或可以把地球以上的经纬线经过头脑加工能化成简图。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转化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中给学生留充分的想象时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
四、板画可以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教师运用板画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是教师画,也可以要求学生动手画、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及逻辑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板画进行评价,特别是学困生,注重指出优点,及时鼓励,这样让学困生树立自信,抛开自卑,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长期下去,可以有效地转化学困生。
总之,地理板画的作用较大,方面也多,使用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地理素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可以有效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他们可以手脑耳并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浅谈图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浅谈图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在是死水一潭,而变得热闹、丰富、活泼起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出。因而五花八门的图画艺术频频亮相于语文课堂,着实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我们在跟随新课程脚步的同时,却变得盲目,变得激动,所以我们必须对如何在语文课上使用图画艺术作一番理性的审视。
(一)国画的博大深远,油画的绚丽多彩,素描的朴素简单,所有这些都为喜欢它的人们所赞叹、称赏。所以有些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为了体现出这堂课的教学亮点,所以运用了图画艺术,随意演绎于语文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与达成语文目标不和谐的画面。
现象一:貌合神离,图画的内容偏离文本的主题。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文本,在挑选图画时也没有精心挑选,出现了貌合神离,风马牛不相及之嫌。其实图画的挑选也像我们写作文时选材一样,选材得当,作文因而生动,富有说服力。如果选材不当,就会枯燥乏味。选图也是我们运用图画艺术时的重中之中,所选的图片要符合主题,让人有看其画如见其文本之意。
现象二:喧宾夺主,图画的使用在课堂中的比重不适中。
有一位教师在上《画风》一课时,第一步,学生听老师的描述画香味,画声音,用时12分钟,第二步,学习课文内容,用时16分钟。第三步,学生画生活中的风,用时9分钟。第四步小结。《画风》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画风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去画一些我们生活当中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画风,只用了少量的时间去学习画风的方法,偏离了文本的中心。虽然学生都在用心地画,学习兴趣很高,课堂看似活泼,但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了吗?这是一堂语文课吗?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手段教学,语文课还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绘画只能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现象三:形式喧嚣,图画的引用不注重实效。
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课堂情景不稳定,教学方式就像是走过场一样,在教学当中一闪而过,让听课老师没法意会它的作用。有位教师在教学《画太阳》一课小结时,这个老师说,我们一起来画太阳好不好啊?同学们纷纷说好,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太阳,我真不知道这时画的这个太阳有什么作用。图画教学手段的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哗众取宠到追求表面热闹,要坚持原则,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倡实用、高效。
现象四:错失良机,没有把握好运用图画的火候,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是紧张还是太入迷了,以至于出示图画的这个环节错过了。我们不应该沉浸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应该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理解需求,不失时机地运用图画,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图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高雅与庸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原则。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以画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轻松的音乐,艳丽的画面会使儿童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上课时,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读课文,而是出事画有金黄的梨和红彤彤的苹果,有稻海翻滚的波浪和高高举起火把的高粱,有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有一群群忙着找粮食过冬的蚂蚁等,让他们猜猜这是一幅什么画?秋天的图画里还画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这一问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家纷纷拿起课本,声情并茂的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以画解文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我们中国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一段文字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文字是抽象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抽象、深奥的课文难以理解,为此,我们应该找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进行帮忙。
例如,我国优秀教师陈晓梅在教学古诗《村居》一课,陈老师连点三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这首古诗的诗意图。一时间,课堂活跃起来,其他同学或在纸上画,或交口议论,或干脆站起来嚷着提醒黑板上的同学:“柳枝往右边摆!”,“风筝尾巴太长了!”,“还应画上拂堤杨柳!”……待黑板上三幅彩图画完,教师看着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诗意图,高兴地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诗情画意!并将自己事先画好的一幅彩色诗意图也挂出来,让学生欣赏。而后,她让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诗意图,背诵起《村居》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旧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至此,图画是再现生活的一种艺术,通过画图学生较顺利的领会诗歌的内涵,甚至通过图画顺利的背诵了诗歌。
3、以画创新
国画艺术讲究“空白”,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让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水千顷。语文教学也要讲点留白,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的“授业”,更有助于学生生动的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奇特的见解,去“补白”,去创思。
《画风》一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的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他们想出了更多画风的办法。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画风,不一会儿,一幅幅奇思异想的五彩画描绘的很生动。有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有凉在衣架上随风飞舞的衣服;有飘逸的长发;有被风刮倒了的小树;有斜斜的雨丝等。他们通过思考,通过画风有关的事物来表现风,真是太棒了!此时,我乘热打铁,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来画声音,画气味,让学生的思维创新再创新。
4、以画导写
写作文对学生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啊!”学生怕写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写的兴趣。兴趣没了如何写呢?低年级的儿童更是如此。如何让学生感到“易”、“趣”。根据儿童喜爱画画,想象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将画画与写话有机结合,从激发画画兴趣入手,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降低了难度。
在习作课《秋天的画》中,课前先让孩子们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上课时,我让孩子们同桌互说画的内容,孩子们举起自己的画,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画的秋天,与大家一起享受秋天的快乐。这时我及时引导:“你们想把这美丽的秋天用优美的文字写下来吗?请把它写在图画的空白处吧!”孩子们纷纷拿起纸笔,畅所欲言。图文并茂,增强了趣味性。孩子们始终出保持着乐学的心情。
(三)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在运用图画艺术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材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手段。
1、巧用简笔画
简笔画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艺术,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炼,概括的图画形式,勾勒出事物的大概轮廓,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如教学《坐井观天》时,我用简笔画画了一口井,形象、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了“井沿”一词的具体意思,不用我多费口舌,学生一目了然。
2、适用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贴近儿童的形象的色彩鲜明的插图,表现了课文的中心,或揭示了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了故事情节,能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荷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荷花开放时,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生动的美丽的景象,就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教学时,我出示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情绪,学生愉快而生动的描述自己看到的荷花的各种姿势。利用插图再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描写的内容。
3自主绘画
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整天拿着画笔,画画涂涂。思想单纯的他们喜欢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等。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画风》时,孩子们在画中学,学中画,把学与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图画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一手段也要因人而异,绝不能生搬硬套。相信做好这些,图画艺术定会给语文教学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永保生机。
第四篇: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 曦
(古城高级中学 北京 100043)
摘 要:地理环流模式图是针对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所创造的一种“纲要信号”式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实际的自然地理教学内容出发,以案例的形式研究了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的实际教学操作环节中所呈现的突出特点,并探讨了利用地理环流模式图的优势和局限性。关键词:地理环流模式图;自然地理教学;纲要信号法 引 言
在对地理必修一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以及(各自然综合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种内部的联系是物质运动的必然结果①。平时在上大气的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部分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时,发现这些要素内部和要素与要素之间均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关系,要想将其一一解释透彻,就需要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解决,而其中之一的重要方法就是地理环流模式图。地理环流模式图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灵活优选和组合地理教学方法是上好一节地理课的前提,而“纲要信号法”就是一种提纲挈领地概括教师所讲内容的图表,它以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大段大段需要记忆的内容概括成简单的“纲要信号”。这些信号形象、直观、充分地利用了形象思维、事象联系以及视觉记忆等人类思维和记忆所具有的特点,因此教学效果明显②。在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中,构建合理的模式图,是探究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和规律,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③。因此,它是“纲要信号”教学方法的最典型体现,地理环流模式图最大的特点,是在处理教材大段大段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上有独到之处,它充分利用了因果、联想和记忆等几种方法,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和表达地理原理、方法的能力,长此以往能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地理环流模式图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地理环流模式图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自然地理的要素或事物,在这里的要素或事物可以指多种,随环流模式图表达的自然地理现象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用大写字母指代;②自然地理要素或事物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运动”和“交换”在自然世界中是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可以 ①② 刘南威等.综合自然地理学[J].科学出版社,1993(9):53.陈澄主编.新编地理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2-83.③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编.学习探究诊断 地理必修1[J].地质出版社.2011(8):40.用动态的符号简要地表示,一般来说用箭头来表示“运动”和“交换”,一般情况下用单向箭头,但若自然地理要素或事物间有多重的“运动”和“交换”,也可以用双箭头来表示此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环流模式图
3.1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大气的运动”教学中的应用
“大气的运动”这部分知识较难,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才可以逐步掌握,若在此部分教学内容中穿插使用地理环流模式图,则可收到化繁为简、由难变易的教学效果。(1)“热力环流”
套用上地理环流模式图后,如下图2所示。
图2 “热力环流”地理环流模式图
其形成的特点是:
a.让学生从直观上意识到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低压上升,高压下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这一原理形成的原因;
b.经教师点拨,让学生从感观上明确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风”是指近地面而非高空的“风”,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异;
c.此环流模式图可以为后面学习“三圈环流”的知识打下基础,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高空”,什么是“近地面”。(2)“三圈环流”(以中纬环流圈为例)
中图版教材在第37页对三圈环流的原理作了详尽的阐述①,并且画了示意图加以说明,但是由于平面图形的缺陷,还是不能完全阐释清楚某些细节性的知识,但是用地理环流模式图可以破解这些难题。如图3所示。
① 王民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1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6):37.图3 “三圈环流”地理模式图
其形成的特点是:
a.根据“热力环流”环流模式图所打下的基础,让学生明白“三圈环流”所指的“气压带和风带”是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如中纬环流圈中,30度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60度附近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b.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风的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异,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中纬西风带。
当然,在“大气的运动”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有很多处都可以用到地理环流模式图,如“海陆风”“热岛效应—城市风”“季风环流”等,用处十分广泛,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3.2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水的运动”教学中的应用
“水的运动”这部分知识难易适中,但需要学生具备初步的区域地理部分的知识,所以可以在环流模式图中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帮助学生建立某一“区域”的概念。(1)“水循环”(以海陆间循环为例)
中图版教材利用海陆间水循环的示意图例科学地解释了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①,而套用上地理环流模式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水循环的变式,提高解题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水循环”地理环流模式图
其形成的特点是让学生知道海陆间循环的整个过程和相应的环节名称,并且与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挂上钩,让学生可以辨别哪些区域地理事象所表现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等。(2)“洋流”(以南太平洋中低纬环流为例)
中图版教材在第48页利用“洋流环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的分布图”对洋流的分布作了解释②,但是如果地理测试时针对某一区域测试洋流,学生未必会,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区域定位以及由整体化归局部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而用地理环流模式图可以初步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图5所示。
①②王民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1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6):47.王民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1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6):48.图5 “洋流”地理环流模式图
其形成的特点是:
a.在地理环流模式图上添加“赤道”和洋流环流中心的纬线,经过解题训练的学生可以迅速定位南北半球;
b.定位出环流的区域位置后,可以利用地理环流模式图记忆洋流名称,如①是西风漂流,②是秘鲁寒流,③是南赤道暖流,④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可以明确南北向的洋流性质,定出赤道后根据洋流性质定义可知,②是寒流而④是暖流。
3.3 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地壳的运动”教学中的应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杂、碎,不易统筹,教师宜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筹兼顾,而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中,利用地理环流模式图就是综合兼顾的较好应用。如图6所示。
图6 “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环流模式图
其形成的特点是:
a.帮助学生统筹联系内外力作用的相关原理和知识点,可将相关知识点容纳到该图中,可概括,可延伸,锻炼了学生概括、分析和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b.可在原有环流模式图的基础之上添加其他环节,并合理说出这些环节添加的依据,锻炼学生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结 语
从上述的案例分析中得知,地理环流模式图在处理不同的自然地理的过程和原理上,都具备不同的特点和效果,最终可以体现化繁为简、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有效教学效果的功能。但是地理环流模式图的局限性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组碍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对于同一幅地理环流模式图如何做到科学的因材施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4
参考文献
刘南威等.综合自然地理学[J].科学出版社,1993(9):53.陈澄主编.新编地理教学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2-83.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编.学习探究诊断 地理必修1[J].地质出版社.2011(8):40.王民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第1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6):37,47,48.
第五篇: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思?S导图是一种促进学习和思考的有效工具,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思维导图为我们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一种先进的记录笔记方法;权威专家倾情推荐的快速学习方法之一;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每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有效的学习技巧,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增强记忆、改善思维品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大约是15-20分钟。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分散、走神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为了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学会左右脑并用、手脑并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帮助学生设计、思考、讨论、反馈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优势。思维导图软件MindMapper,在国内外很多院校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为我们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注重学习情感体验。思维导图需要制作者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良好的从属关系概念,学生在刚刚接触思维导图死难免出现从属关系颠倒、关键词漏落或错误、记忆混乱等问题。
(二)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本节课最直观的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和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在地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没学完一节后自己动手做一张思维导图,内容包括学到的难点、要点、概念等。从近几年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各地都非常注重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创新的思维活动的过程。结合实际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前提下,遇到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题或知识点间跨度较大的题时,便没了做题思路,无从下手,不知道题目从哪里破解。
(三)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增强小组合作学习
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作积极正面的引导,并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从学生上交的思维导图作业中,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过程。学生也可以互相观看绘制的思维导图,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头脑风暴”的教学策略,大家就同一个主题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是集体共同的结果,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一个标准的思维导图,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把听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如讲述到行星运动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运动特征”下划横线,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运动特征的分类勾画出来,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后知识复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的一大作用就是帮助记忆,学生可以通过回顾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串联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先自己尽可能地会议更多的知识点,在查看教材或笔记进行完善、补充与细化,最后补充复习要点以拓展内容最终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画思维导图,可以突破简单学习的阶段,达到有效的系统学习。可以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能够建构系统性的、体系性的知识框架,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使重难点内容能一目了然。使学生能把知识点连成线,再由线结成网。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在知识网中寻找知识点间的联系,提取所需信息,目标更加明确。
(二)制作并应用思维导图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思维导图可以把教材中的大篇幅文段转化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图,化繁为简,重难点突出,减轻学生记忆的压力,消减学习的畏惧心理。研究表明,制作思维导图时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激发负责抽象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右脑,加深记忆。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之后,学生会主观认为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了,这会再次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能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锻炼了思维。不但使思维变得清晰有条理,而且会增强思考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便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更注重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对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结语
建构思维导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着重强调知识内在的固定逻辑结构。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不断探索,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娟.何不让思维插上翅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4).[2]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4)――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教育技术导刊,2005,(8).[3]陈徐贤.影视资源在地里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