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杨昌平洪成巨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她不仅我国人民智慧的文明产物,亦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关于她的起源,众所纷坛,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从她的名字上论叙与溯源,相信可以从中窥探出她的源头与来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正之处,请专家和棋迷朋友们指正。
在我国古代,据说象棋最早由虞舜为了教他弟弟发明的,因为他的弟弟叫象,故名象棋。也有人认为象棋的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屈原弟子的著作《楚辞·招魂》里的“菎蔽象棋,有六博些”之句,或来源于刘向《说苑》中所载孟尝君“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之说。但笔者则比较倾心认为,——北周武帝制《象经》,有日月星辰的象,象棋名称由此而来。从这点认可上出发,又从唐代宝应象戏的演变上得以佐证。80年代,苏联东方学家切列考夫院士也曾著文提出,象棋是由《易经》中阴阳八卦原理创造发明的。可见,中国象棋之“象”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探秘,发展了阴阳数理、五行八卦之学说,曾十分风行,且在大众身上根深蒂固。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象棋得以应运而生当然合乎逻辑。笔者从遗留的古棋盘石上探秘研究,得以铸就本文,也让棋迷朋友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故乡(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南面有一名“薛岙”村子,村里有一块古棋盘石(图1),长宽各五十一公分高十一公分,四边刻着云头纹。相传是宋朝薛昌荣(1076-1131)所有。六十年代,因棋盘格路不明,有位周氏村民(健在)想改成现制棋盘,但格路不够,沿着原线刻了几条线路后,就没有再刻下去了。笔者沿着原有的老线路用粉笔勾划出原图,四面各有五公分的余地(图2),经研究应是宝应象戏(容后再述)。但村民中已没人能下这种棋了。在研究棋盘石时,发现村中一种失传四十多年的棋戏,名曰“旋螺运”也叫“连环”(图3),借取古棋盘中间五格,再用木炭四边画圆,外圈叫大运,内圈叫小运,用石子、篾片或木块作子,有的干脆刻地为棋盘,泥团作子。规则是:每方棋子十二只,各摆在已方棋盘最下边二条线上(图4)。中间一格为界,每着走一格,依次而下,吃子时走几格不限,但必须先竖,再绕大运或小运一圈以上,并且前方无子力堵塞。四边角尖中棋子如没有走出则不能吃,反而则可,无子可动时则必须走出,笔者根据象棋史料和中国象棋史(张如安著),发现这正是北周象戏的遗存。
史传,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69年制《象经》成集百官讲解,唐初《象经》失传,仅留王褒《象经序》,庚信《象戏赋》和《进象经赋表》三篇遗文,后人围绕着北周象戏的真实形状从明朝到今难下定论。王褒“象经序”如下: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先,本于地是也;四曰时令,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余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成其务,武论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或升进以报德,义以迁善;或黜退出贬过,事在惩恶;或以沉审为贵,正其瞻视;或以徇齐为功,明其纠察。得失表于隆替,在贱必申;怠敬彰于勤沮,处尊思屈;片言崇于拱璧,一德逾于华衰。
我们再读东汉边韶《塞赋》(汉恒帝146-167前后):“始作塞者,其明哲乎。故其用物也约,其为乐也大。犹土鼓块枹,空桑之瑟,质朴之化,上古所耽也。然本其规模,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则也;棋有十二,律吕极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阴阳 也;乍亡乍存,像日月也;行必正直,合道中也;趋隅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则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矣;览其成败,为法式焉。”文中的“犹士鼓块枹”“空桑之瑟”“趋隅方折”正是对旋螺运中大、小运的描述,其它文字,结合前面两文可以做出相近解释。北周象戏,正是吸收早期塞戏的特点和格五的点,(后汉书梁冀传:至五格即不得行故谓之格五)融入塞赋的阴阳、月令、易象、而成的。从而证明,李松福先生在“象棋史话”所讲的:读了汉边韶的《塞赋》再读北周王褒《象经序》两者有很相似的地方,说明周武帝的象戏源于西汉的塞戏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周武帝对塞戏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大量的八卦理论和棋子数量,其真正目的是塞赋里“考之古今,王霸备矣,览其成败,为法式焉”增强群臣的军略修养,才有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解的盛事。
从北周象戏的格局窥探象棋最初的雏形,其时代艺术价值和群文修养昭然若示。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北周象戏到唐代宝应象戏,象棋始终秉承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以阴阳数理和时代人文精神作其核心,不断地纵深处发展,演变„„
宝应象戏是根据唐牛僧孺(779-847)撰写的传奇小说“玄怪录”里的一则故事,大意是:汝南人岑顺家贫,住在外族吕氏山宅中,夜间梦见天那军和金象军交战,有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王曰:“善”。于是鼓之,两军俱有一马斜去三尺止,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横行一尺。又鼓之,车进。如是,鼓渐急,而各出物包,矢石乱交。顺臾之间,天那军大败奔溃,杀伤涂地,王单马南驰,数百人投西南隅,仅而免焉。醒后,面色憔悴。后来家人从床下挖出一座古墓,内有甲胄数百,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时间是宝应元年(762年)后人称宝应象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象戏中已有:王、上将、天马、辎车、军师、六甲、(兵卒)六子,结合图二薛岙棋盘石的格路。研究各位棋史专家的多种说法,参考国际象棋和日本将棋的阵法,草拟薛岙象棋(宝应象棋)的复原图(图五)。早期象棋作为战争模拟应有它的规律:大将横刀立马(天马斜飞度三止即到上将边)于阵前,步卒严阵以待,王居阵后,左有军师指挥,右有天马护驾,(王单马南驰)两边辎车直冲,扰乱敌方阵角,这不正是古代战场的阵形吗?从北周象戏以教人数理到宝应象戏的模拟战争,象棋的发展,从其精神实质上析释,可以说向前迈出一大步,变为更贴切大众的精神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发展规律和时代变迁乃至人性心理上好博个性分不开,也为以后宋朝象棋真正的定格奠下精神基石。关于古代博棋,北周象戏,宝应象戏,八八象棋之间的(1)棋盘:塞戏(四道交正)北周象戏(丹局直正)薛岙象棋(51×51公分)八八象棋(宋初织锦)均是正方形。
(2)河界:六博(两头当中名为水)格五(中间一格)北周象戏(中间一格为界)薛岙象棋(中间一格为界)碧溪村和溪头村象棋图
八、图九(中间一格为界)都是透过河界。
(3)九宫和将的出现。六博(一枭五散)北周象戏(马丽千金之马,符明六甲之符,二只座子和九宫的出现)武则天自创大胜局,后来梦中(局中有子旋被打“将”)宝应象棋的(王、将)。
(4)格数:格五(5格×5格)北周象戏(5格×5格)薛岙象棋(6格×7格)八八象棋(8格×8格)据推测薛岙象棋融入八卦的六十四卦后,改造成六十四格象棋,(即八八象棋)创造“象”这一子力,后来由于炮的大量使用又一次面临变革,先后有“七国象戏”“广象戏”“三象戏”“大象戏”现制象棋最终在北宋末南宋初定型。下面是腾蛟镇发现的另外四块棋盘石。
近日,笔者又获悉从温州市另一地方泰顺县山区也发现类似古棋盘石,可见瓯越之地山区,自古清幽罕至之著称,古代隐士逸客之流多隐居于此博弈为乐,因山区偏远古棋盘石得以保存下来,其艺术及人文价值期待有关专家学者前来挖掘采撷,让其不至堙没。象棋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根据社会发展的产物创造的,是融入八卦的卦象而正式命名的。外国学者所谓,中国无象而印度有象,所以象棋是印度发明的这种学说也该寿终正寝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万物,八卦变化无穷,象棋变化也无穷尽!也许这正是象棋的奥秘之所在。
第二篇:竹字起源(本站推荐)
象两竹对立垂叶形,其本义作「冬生艸也」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饶炯氏谓:「竹为艸类,凌冬不凋,故云冬生艸。」即俗称之竹子。其义为: 1.竹,植物名。例如:石竹、苦竹、斑竹。2.八音之一,以竹制成之乐器。如笛、箫、管、笳、笙、竽等均属之。例如 《周礼??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简册曰竹。盖古未有纸,大事书于册,小事书于简牍,皆以竹木为之,略 称之曰竹。例如《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必书功于竹帛。』注: 竹谓简册,帛谓缣素。』」 4.竹使符,汉时用以征调之符,略称竹。例如鲍照《拟古诗》:「留我一白 羽,将以分虎竹。」 5.姓。孤竹君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孤竹为姓,后又省改为竹氏,望出东莞。又传汉夜郎侯生竹中,亦以竹为姓。6.形容词,以竹制成的。例如竹竿、竹篮。又如《后汉书??郭伋传》:「儿 童骑竹马迎拜。」 7.形如竹或色如竹的。例如:竹菜
第三篇:象棋大赛之实战
象棋大赛之实战
五年一班周欣
经过一天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象棋,接下来等着我的将是实战!对手是廖昌旸,在正式比赛之前,我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我输了,他太强了,又过了一天,我和廖昌旸开始了真正的比赛了——
比赛很激烈,“上马,拱兵„„”随着一声声叫喊,比赛到了白热化的时候,我们俩就一直“你吃我”,“我吃你”,到了最后,竟然和棋了!
后来,我们进行了第二场和棋后的比赛——刚开始,我们各走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不想“井水”犯起了“河水”,他吃了我一个“兵”!太可恶了!吃回去!“河水”淹死了“马”哈哈!谁知!他又吃了我的一个棋!太坏了!
经过奋战!我的兵已经“伤亡惨烈”眼看着失败就在眼前„„ “啊!”我胜利了!怎么回事?原来啊!廖昌旸走错了棋,导致他的“将”被我的“马”给“踩死了”“啊哈哈,哦嘻嘻!”我激动地大笑!
其实比赛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对吧,你说是吧!
第四篇:孝字起源、结构与含义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不全的“老”字,下部是一个“子”字。老字不全说明老人体衰,需要子女撑持,没有子女撑持,老人就要跌倒。
另一说法是,孝字头上是一个土字加上人字,左边一撇意味着一个身体已有一般入土的老人,极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顾。因此,孝道实际上讲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孝道也强调了老年人的未尽事业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尊老,敬老,养老,传承子嗣,养育儿女,光大先业,是孝字的基本含义,也是孝道的基本精神。
另外,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的爱抚。因此,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接受上辈人的哺养,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尊老爱老”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
第五篇:传统文化之象棋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之皮影【传统文化的四个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编辑本段]文化总述
1.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Y、锄头。
中国传统文化之瓷器
★皇宫官府★:宫廷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仁、义、礼、智、信;中庸)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
农家(《吕氏春秋》)
小说家
兵家
医家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歌、赋、《诗经》、《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四大名著。
★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
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
★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
★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补充: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
★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2.中国传统文化一览表
-汉服、旗袍、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追问:
能具体一点吗?这些我也找得到 回答:
哪您想要什么样的呢?这个概念很大 你要做什么呢? 追问:
作业 回答:
哦 是论文还是什么?你是需要名词解释 还是要中国传统文化里的 一部分内容
如果你只是想写小论文或者别的小作业 你大可不用这样 自己选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部分内容解释下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o(∩_∩)o...追问:
我想要具体一点的,比如针对“棋”等 回答:
何谓智?其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所以,不同于西洋象棋的王可以四处移动,中国象棋的将帅闲坐九宫之内。其二,在古象棋的演变中,士相(“士”,原来可能是偏将,故威力强大,而“车”,发音同汉官职“车骑将军”,应该是官职名,而非战车,而象应是象战部队,由此笔者妄猜,古象棋应发明于汉代王莽新政时,驱百兽助阵,以知兵法者百家为将佐,好事者模仿而创造了古象棋)在西洋象棋中演变成了“后”,而 “象”演变成了“传教士”,而在中国象棋中,成了谋士和丞相,显示了中国文化中智胜于力的定论。其三,西洋象棋棋子个个有十八般武艺,连小卒都能升变(所以国际象棋你得多备一幅棋在身边,而后还要多加一个,不然,升变多了,你拿什么来变?诚欧洲贵族胡思乱想之作),然而六十四格中三十二格为棋子,且双方子力相同,虽有一身本领,限于兵链等防御体系,也施展不出拳脚,多数在兑子之后消耗殆尽。而中国象棋中大子活动空间大,能纵横往来。由于双方子力相等,小子也是胜负天平上重要一码。低手能用车炮,中手善用马卒,高手善用士象。有无知无能者常恨马蹩脚,相塞眼,残局炮无架。然高手眼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棋谚:“卒能制马,士能制车,象能护子”。中国文化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概念表现得一露无疑。
何谓信?其一,三军对垒,车、马为左右军,将帅坐镇中军,当上下同生共死。西洋象棋在规则演变中,出现了“王车易位”,开局未已,“王”已藏于一角,未战先怯也。中国象棋在演变中,将格化为点、线,增加了河界,扩大了棋子的活动范围,而棋盘一大,杀死老将变得困难,故为了便于攻击,中国老将虽枪林弹雨,坚守于九宫之内,以示破釜沉舟,决战之心。若未战先藏,士卒谁肯卖命?其二,士相环绕,士不离九宫,象棋不过河界,专心护主,忠信也。
何谓仁?棋至残局,虽大子尽失,然士相全可和一车,小卒终局对面笑,不至于战至一兵一卒之惨烈。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何谓义、勇?春秋战国时,小卒感大将吴起吮疮之恩,足不旋踵,战死于阵。小人之类何必聒聒言西方之“升变”?士为知已者死,虽小卒亦知义。补充: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既无大小,又无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拥有两口“气眼”。“气眼”者,空目也,意即活动空间,且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这体现着古人线性思维轨迹: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地盘,用当今流行用语言之,就是根据地;要想保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有所依托,这个依托就是城池(气眼)。单个棋子作用有限,容易被吃,成片棋子随“人”多势众,但若无气眼,也绝难存活;个体棋子形单影只,不足挂齿,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个体联合起来就产生力量;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其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而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帅)、士(仕)、象(相)、马、车、炮、兵(卒)等七种。功能各异,贵贱不一。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其余各子也因功能不同而地位不一,价值大有区别。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则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悬殊,不可等同。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其行动迟缓,步履维艰,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甚至被杀光吃尽,亦在所不惜。其余各子也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被抽将则无奈,丢车保帅是也);只要不是为最高领袖,决不可失。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远胜于炮;最为悲惨者就是兵卒,数量众多,因而价值微贱,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暗淡,结局悲惨。即使躲过因保其它棋子而被牺牲(如“丢卒保车”等)的厄运,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象征和缩影。在这个等级森严,竞争残酷的游戏中,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车是何等风光,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若被对方干掉,则不啻割肉抽筋,疼痛至极,为保其性命,则不惜以牺牲其它多个棋子为代价。马、炮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拼杀苦战,效力沙场,丢掉也令人叹息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