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教材来源:人美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美术 课 时 数: 19课时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赵新娜
一、背景
本册教材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将学科特点、双基内容和社会需求、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关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人文内涵,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展现祖国和世界灿烂美术文化的窗口,使学生了解美术和大自然、美术和生活、美术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美术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视觉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格调,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引发学生对美术和美术文化的持久兴趣和积极关注。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共有22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第1、15、课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2、3、4、5、7、8、9、12、14、20、21、22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6、10、11、13课为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第16、17、18、19、课为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在注重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同时,加大了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二、目标
1、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内容 课题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第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13课 第14课 第15课 第16课 第17课 教学内容
凝固的音乐——建筑 有特点的人脸 戏曲人物 图形的魔术组合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自制小相框 色彩的调和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箱板上的新发现 参观券的设计 神秘的礼盒 故事里的人 笔的世界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神州风采 家乡的老房子 家乡的小吃
课时 1 1 1 1 2 2 1 1 2 2 2 2 1 2 2 2 2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
第18课 第19课
家乡的艺术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2
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堂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都有参与的机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小学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虽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组织形式和探究过程的相似,为学生完成作品获得成功提供了保证。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知识。5.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实效。
6.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先学后教:课前预学探究,课中互助交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释疑共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具体安排如下:
1、各课时学生需要准备的绘画材料及作业内容可参照上表内容。
2、美术绘画类作业为方便展出统一规格为4开。
3、学生作业完成后(含手工类作品),使用统一标签。
4、美术作业形式教师可灵活掌握,动手及造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单独完成,能力弱的学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争取在美术课上使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课程实施建议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作业、讨论、展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二)评价内容:平时表现+美术作品呈现+小组合作成绩
(三)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学生自评:自我总结为主,结合自己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划定分数。2.学生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学生在活动、实验等方面的表现,赋予评价。小组展示课由组间相互评价。
3.教师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以及学生自我检测的情况给出成绩。
学期成绩:小组合作展示的共同成绩、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的反馈。评价结果处理
总分为100分,具体如下:
平时表现占60﹪,期末展示成绩占40﹪。
两者相加,100—80、79—60、60以下,分别为A、B、C、三个等级。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必修课程 课程类型:小学美术 教学材料: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美术上册 授课时间:20课时 授课教师:唐娇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美术四年级 》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1、四季的色彩
2、生活中的暖色
3、生活中的冷色
4、快乐的人
5、自行车局部写生
6、猜猜我是谁
7、有趣的属相
8、棋牌乐—棋篇
9、棋牌乐—牌篇
10、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11、画水果
12、娇艳的花
13、多姿多彩的靠垫
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15、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6、亲亲秘密一家子
17、泥玩具
18、漂浮
19、电脑美术---神奇的笔 20、剪纸中的阳刻与阴刻 内容标准: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学安排:
1、四季的色彩(1课时)
2、生活中的暖色(1课时)
3、生活中的冷色(1课时)
4、快乐的人(1课时)
5、自行车局部写生(1课时)
6、猜猜我是谁(1课时)
7、有趣的属相(1课时)
8、棋牌乐—棋篇(1课时)
9、棋牌乐—牌篇(1课时)
10、生活与艺术中的花(1课时)
11、画水果(1课时)
12、娇艳的花(1课时)
13、多姿多彩的靠垫(1课时)
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1课时)
15、我们的现在和将来(1课时)
16、亲亲秘密一家子(1课时)
17、泥玩具(1课时)
18、漂浮(1课时)
19、电脑美术---神奇的笔(1课时)20、剪纸中的阳刻与阴刻(1课时)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学习方式:
我认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美术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应该比知识性学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
(1)创设美术情境法:创设美术情境是促进学生爱学的有效手段。(2)开展竞赛法:如定期开展“绘画比赛”,“手工展览”,评选小画家、小巧手,举行“摄影欣赏”、“名家名作欣赏”,扩展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课外拓展练习:
1、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
2、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一)评价指标:
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课程评价: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2015年8月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期美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美术必修艺术教育课程 课程类型:小学美术 教学材料: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美术第六册 授课教师:王国梁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课程内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三、课程内容: 第1课 我的小天地 第2课 机器人 第3课 有趣的拼图 第4课 连环画 第5课 演电视 第6课 红色的画 第7课 黄色和蓝色的画 第8课 身边的设计艺术 第9课 台历的设计 第10课 民间面塑 第11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第12课 对印版画 第13课 伸缩玩具 第14课 爬升玩具 第15课 面具 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 第17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 第18课 各种各样的鞋
(一)教学方式:
1、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等。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反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有的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问题,课堂教学组织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本学期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全册教材简析:
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以造型部分为主,其实部分为辅,力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美术工具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在活动中感受美术的乐趣.(二)、教学总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2)、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简要分析):熟悉美术工具,通过学习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完成简单的美术活动.(四)教学措施: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应重视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应发掘综合性的内容。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传统美术课程标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创设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三、教学进度表:
1:让大家认识我第一周 2:看谁图的更好看
第二周 3:圆的世界
第三周 4:各种各样的形
第四周 5:花点心
第五周 6:漂亮的建筑
第六周 7:美丽的天空
第七周 8:花点心
第八周 9:有趣的勺子
第九周 10: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第十周 11: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第十一周 12: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二周 13:穿串链
第十三周 14:多彩的拉花
第十四周 15:神奇的小厨师
第十五周 16:大家一起画
第十六周 17:谁画的鱼最大
第十七周 18:妈妈和孩子
第十八周
第五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66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田训、吴俊侠、张金丽、孙培红 ◆授课对象:扶沟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1:学前教育:了解本学期课程的学习安排,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内容标准: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够正确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1、重点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难点: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关键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教学安排:
课时1 学习分数乘整数,完成练习一的第1、2、3题。课时2 学习分数乘分数,完成练习一的第4、5题。
课时3学习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完成练习一的第6-13题。课时4 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约分方法。完成练习二1—4题。课时5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完成练习二的第5-----8题。课时6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完成练习二的第9----12题。课时7巩固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完成练习二的第13-17题。
课时8 学习分数连乘应用题,完成练习三的第1、2、3题。课时9 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成练习三的第4题。
课时10 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成练习三的第5、6、7题。
课时11 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完成练习四的第1--5题.第二单元:位置
内容标准:
1、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生活实际除法,能够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加深理解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的方位及行走路线。教学安排:
课时12 用数对表示位置(补充内容),完成补充练习一1---4题。课时13 根据数对的描述找出相应的位置(补充内容),完成补充练习一5---8题。
课时14位置与方向例1,根据图示,用语言描绘出所找的位置,完成练习五1、2、3、4题。
课时15位置与方向例2,根据语言描绘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完成练习五5、6、7题。
课时16位置与方向例3,根据物体移动的位置,会用语言描绘出相应的位置,并能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物体移动的线路图,完成练习五8—11题。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内容标准: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能够概述分数除法的意义,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3.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算理,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安排:
课时17 倒数的认识,完成练习六。
课时18 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完成练习七的第1、2题。课时19分数除以整数,完成练习七的第3、4题。
课时20 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完成练习七的第5--8题.课时21 分数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完成练习七第9—13题。课时22分数除法练习,完成练习七第14--17题。
课时23 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八的第1—3题
课时24 学习稍复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八的第4—8题。
课时25 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应用的比较,完成练习八的第9-10题.课时26稍复杂的分数除法。第41页例6,完成练习九的1—5题。课时27稍复杂的分数除法。第42页例7,完成练习九的6--9题。课时28整理和复习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完成P46页练习。课时29分数除法练习课,完成练习十。
第四单元 比
内容标准:1.正确表述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课时30学习比的意义,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3题。课时31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完成练习十一的第4-8题。课时32 学习比的应用,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6题。课时3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7--11题。课时34比的应用练习课。第五单元 圆
内容标准:
1、能够正确表述圆的基本特征,能够说明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够正确描述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安排:
课时35 认识圆,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5题。课时36 轴对称图形,完成练习十三的第6--10题。课时37 学习圆的周长。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5题。课时38 圆的周长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第6—11题。课时39 学习圆的面积,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4题。课时40学习圆环的面积,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9题。课时41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0--17题。课时42扇形的认识,完成练习十六。课时43 整理和复习,完成练习十七 课时44 确定起跑线 第五单元 百分数
内容标准:
1、正确描述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正确表述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
算。
4、学生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解答有关百分数的意义的问题。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安排:
课时45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2题。课时46百分数的意义,完成练习十八的第3--6题。课时47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完成练习十八的第7、8题。课时48 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完成练习十八的第9、10题。
课时49 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1--15题。
课时50 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P89页例3,完成练习十九1—4题。
课时51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P90页例4,完成练习十九5—9题。
课52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P90页例53,完成练习十九10—14题。课时54 学习折扣、纳税、利率。课时55 整理和复习
第六单元 扇形统计图
内容标准:通过实例,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
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部分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 教学安排:
课时56 学习扇形统计图,P96页例1,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课时57 学习扇形统计图,P98页例2,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5—8题。课时58节约用水,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1.鸡兔同笼(补充内容)2.数与形
内容标准:
1、能概述“鸡兔同笼”问题的意义,感受古代数学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致性。
3、以形助数,数形结合,找出问题中蕴含的规律。
4、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法,假设法及方程法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教学难点: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课时59 “鸡兔同笼”问题,完成练习二的第1—4题。课时60 “鸡兔同笼”问题,完成练习二的第5、6题。
课时61学习数与形,P107页例1,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课时62学习数与形,P107页例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8题。
第八单元 总复习
内容标准:通过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
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的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课时63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倒数、比的概念和计算以及位置的知识 课时64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65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66复习圆,轴对称图形 【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前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加油。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加油。(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85分以上为优秀;(2)70—84为良好;(3)60—6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