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书法教程
幼儿书法教程
第一章 硬笔字执笔方法及书写姿势 第一节 硬笔字执笔姿势
一、执笔方法
1、拇指、食指及中指捏紧笔杆。
2、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并拢,紧挨中指。
3、笔杆上端依靠在虎口右侧。
4、握笔处离笔尖约三公分(一寸左右)即可。
注:食指和中指捏笔时应指尖对齐,不能一上一下或一前一后。
二、执笔口诀
拿笔只能用右手,笔杆右斜靠虎口。拇、食两个手指头,轻轻捏在笔下首。中指头节上侧面,托住笔杆要稳妥。中指、小指、无名指,一起弯进手里头。
笔记:
1、右手要五指齐力;
2、笔杆靠在右侧虎口关节上;
3、指尖对齐,中间要有缝隙;
4、指尖离笔尖3厘米;
5、中指关节上侧面的正中间弯成90度角;
6、笔杆与纸面要45度角;
7、书写时只有小指接触纸面;
8、握笔用力的大小以笔杆不从手中滑落为标准,行笔要轻,执笔要松。第二节 硬笔字书写姿势
一、姿势要领
1、坐满:坐满椅面,不偏左、不偏右,更不能只坐一个角。
2、两脚平放:脚在桌下自然分开,脚尖朝前,平踏地面,脚不要完全伸直或大腿压二腿。
3、两手据案:两手全放在桌面上,两臂要对称,右手执笔,左手按住纸的左下角,手不能一上一下。
4、肩平、背直、头正:两肩要平,背脊直起,身体坐正,上身微向前倾斜,胸部距桌面一拳,笔距胸部一尺左右运行,头要端正,不能歪斜、更不能低伏桌面。
二、姿势三正:
1、身坐正
2、笔拿正
3、本放正
笔记:
1、坐满椅面的2/3;
2、脚距与肩同宽;
3、左手放在本的左下角;
4、身体从腰部向前倾斜。
第二章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第一节长横、短横
一、长横
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例字:
二、短横
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一半时即收笔,笔画稍向右上仰。例字: 笔记:
书写规律:横多竖少,竖不出头的字,字形是正方偏扁。写字时,手要有轻重感觉,纸上要有粗细变化。
第二节垂露竖、悬针竖
一、垂露竖
下笔较重,行笔垂直向下要轻,收笔稍重。例字:
二、悬针竖下笔较重,行笔垂直向下要轻,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2:有悬针竖的字,字形是正方偏长。汉字书写规律:上紧下松,左收右敛平画内收,尖角外敛。左紧右松,撇收捺放。第三节斜竖、竖撇
一、斜竖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例字:
二、竖撇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2/3处,出,收笔时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3:有撇捺的字,横要短,撇高捺低。规律4:框架上有撇的字,撇不要出头。向左下撇 第四节短撇、斜横
一、短撇
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在左上部出现时,形态较斜。
例字:
二、斜捺
下笔较短,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收笔,收笔要出尖。
例字: 笔记:
规律5:短撇在字上,要短而平,在左上要短而斜。
规律6:没有钩和竖的字,最后一笔是点或捺,点和捺要占字的最低点。第五节平捺、右点
一、平捺
落笔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提笔出锋,收笔要有尖。
例字:
二、右点
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写成。例字: 笔记:
规律7:字的正上方有点的字,字的整体应以点为重心。
规律8:平捺出现在字的底部,要左高右低,向前伸展,起到以下承上的作用。第六节左点、竖点
一、左点
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左下行笔,斜度不要过大,收笔时要顿笔。例字:
二、竖点
轻落笔,略顿后向下直行,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例字: 笔记:
规律9:点在字中的形态是左点要直,右点要斜。规律10:口在字中的形态是上宽下窄。第七节长点、提
一、长点
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行笔要慢,长点要比右点长一些,收笔略重。例字:
二、提
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出尖,提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度略有不同。例字: 笔记:
规律11:一个字中有两个横出现时,一般是上横短,下横长。规律12:提在字下要长而平,提在左下要短而斜。
第八节竖钩、弧弯钩
一、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向左下略按,再向左上钩处,收笔出尖,出钩的部分要短。例字:
二、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起、收笔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例字: 笔记:
规律13:笔画在转换方向时要有连接点。
规律14:弧弯钩起笔和出钩点要在一条直线上,并形成月牙状空间。第九节戈钩、卧钩
一、戈钩
下笔稍重,向右下弧弯行笔要轻,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例字:
二、卧钩
下笔要轻,先向右下再圆转向右由轻到重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例字: 笔记:
规律15:戈钩不要过直或过曲,钩尖向上,要突出主笔位置。规律16:卧钩起收笔要在一条直线上,并向内形成抱势。
第十节竖弯、竖弯钩
一、竖弯
下笔写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行笔要轻,收笔略重。例字:
二、竖弯钩
下笔写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行笔要轻,收笔时向上方钩出。例字: 笔记:
规律17:竖弯要方圆兼备,不要出钩。
规律18:竖弯钩要方圆兼备,尖向上,并形成向上托势。第十一节竖提、横钩
一、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收笔处出尖。例字:
二、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钩不宜过大,收笔要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19:竖提要有连接点,钩尖向右上方。规律20:横钩要有连接点,钩尖向左下方。第十二节横折、横折钩
一、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向下写竖,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例字:
二、横折钩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顿笔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例字: 笔记:
规律21:横折要有连接点,小口字框要横直竖斜,上宽下窄。规律22:横折钩要有连接点,出钩前要先向左下方形成向内包势,钩尖向左上方。
第十三节横撇、撇折
一、横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横要略向右上斜一点,撇要出尖,一笔写成。例字:
二、撇折
轻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23:横撇要有连接点,要横短撇长,横要左低右高。
规律24:撇折要有连接点,不要写成两笔,撇折的大小要因字而定。第十四节撇点、横折弯钩
一、撇点
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下写长点,收笔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例字:
二、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转弯处要圆转。
例字: 笔记:
规律25:撇点写成两笔,要撇长点短,撇直点斜。规律26:横折弯钩要有连接点,要方圆兼备,钩尖向上。第十五节竖折、竖折折钩
一、竖折
下笔写竖,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根据不同字的需要竖画有长短之分,一笔写成。例字:
二、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钩要小,要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27:竖折要有连接点,不要写成两笔,长短变化要因字而定。规律28:竖折折钩要方圆兼备,竖的斜度与竖钩的斜度要一致,钩尖向左上方。
第十六节横折提、横折折撇
一、下笔写短横,顿笔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提要短一些,要出尖。例字:
二、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一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例字: 笔记:
规律29:横折提要有两处连接点,横要短,竖要直。提要斜。规律30:横折折撇要方圆兼备,上紧下松,第二折要在第一折之内。第十七节横撇弯钩、横折折钩
一、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横,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例字:
二、横折折钩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钩,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
例字: 笔记:
规律31:横撇弯钩要方圆兼备,一笔写成,钩尖向左上方。
规律32:横折折钩要方圆兼备,第三折要在第二折之外,钩尖向左上方。
第十八节 横折弯、竖折撇
一、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例字:
二、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右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例字: 笔记:
规律33:横折弯要有连接点,要方圆兼备,不要出钩。
规律34:竖折折要撇长横短,要有两处连接点,竖与撇的斜度要一致。汉字的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
(二)从上到下:
(三)先撇后捺:
(四)从左到右:
(五)先外后内:
写字笔顺歌:写字应当讲笔顺,掌握要领笔有神。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
第三章 独体字书写要求
第一节 以横画为主笔的字、以竖画为主笔的字
一、以横画为主笔的字
这类字不论横画居上、居中,还是居下,都应尽可能拉长书写,使其重心向下,增加稳重感。例字:
二、以竖画为主笔的字
这类字的竖画一般比较长,位置都在中心线上,起着支撑字形的作用,书写时应保持笔画的垂直。
例字:第二节以撇、捺为主笔的字、以钩画为主笔的字
一、以撇、捺为主笔的字
书写这类字时,撇、捺要伸展对称,使字形得以舒展,重心平稳。例字: 二以钩划为主笔的字
书写这类字,要注意钩的力度,竖够要直,戈钩要有一定的弧度,笔画要平稳。例字:
第三节重横的字重竖的字
一、重横的字
是指一个字里有两个以上的横画,书写这类字时,一般是上横短,下横长,上横仰,下横俯。例字:
二、重竖的字
是指一个字里有两个以上的竖画,书写这类字时,一般是左竖稍短,右竖稍长。例字:
第四节重撇的字重点的字
一、重撇的字
是一个字里有两个以上的撇画,书写这类字一般是上撇短,下撇长。例字:
二、重点的字
是指一个字里有两个以上的点画,出现在字上,或中间或下面,无论出现在什么位置都要呼应,对称。
例字: 第五节字形偏小字形偏大
一、字形偏小
这类字往往是框形结构,笔画较收缩,字形本身就小,书写时不能人为将字形写大。否则字形显大,结构易松散。
例字:
二、字形偏大
这类字一般带有撇画和捺画,笔画虽少,但书写时要伸展。由于字的外围是尖状笔画,与其他字相比,并不显过大。
例字:
第六节字形正方字形偏长
一、字形正方
这类字书写时,是比较典型的方块形,不要人为有意地把字形写成长或写扁,否则影响字的美观。
例字:
二、字形偏长
这类字书写时,一般是竖长,横短,不能人为将字形拉宽,否则就破坏了汉字造型的自然美。例字:
第七节字形偏扁字形偏斜
一、字形偏扁
这类字字形呈扁形,书写时横画较长,竖画较短,不能有意将字写方。例字:
二、字形偏斜
有些字笔画少,有的向左偏,有的向右斜,形成了偏斜的造型,书写时应注意把握字的重心。例字:
第四章 独体字结构要求
一、横平竖直,重心平稳
横平竖直是写好楷书的关键,横画和竖画在汉字结构中出现最多,写字时做到横平竖直,字形就端正,重心就平稳。例字:
二、撇捺伸展,保持平衡。
撇画和捺画是一个字优美的“四肢”,凡一个字中有撇画或捺画的,应该写得伸展些,同时应保持左右对称。例字:
三、横竖有序,疏密均称。
凡一个字中出现两个以上横画或竖画,应保持笔画之间方向上基本平行和距离上的基本相等,这样横与横之间,竖与竖之间的空白都是均称的,给人以整齐和有序的感觉。例字:
四、笔画呼应,字形生动。
要把独体字写得活泼、生动、不呆板,就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笔画之间要笔断意连,即在书写时,运笔动作相连不断,笔画往来呼应。例字:
第五章合体字书写要求 第一节左右结构
一、左右基本相等:是指左右两个偏旁的宽度和高度基本相等,书 写时既要平分左右,又要相互照应,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例字:
二、左边窄右边宽:书写时左边的部分要写得窄长一些,约占三分之
一的宽度,右边的部分写宽一些,约占三分之二,并注意左右两部分高低的参差变化。例字:
三、左宽右窄:书写时,左边的部分应写稍宽些,右边的部分写稍窄
些,右边带有竖钩的笔画较左部略长一些,带竖的,收笔处较左部略低一些。例字:
四、左长右短:书写时,左部应写长,以伸展字形,右部应写短一些,保持自然,不能人为拉长,否则字形不美,左右两部的宽窄大致相同。例字:
五、左短右长:是指左部偏旁较右部要短,而且小,书写时,左部要 写小,并略靠上一些,为右部写宽长一些留出位置。例字:
六、左紧右松:是指由左右两部相同的偏旁组成的字。书写这类字时,左部应稍收缩一些,捺画改为点,右部写得伸展些,以突出字的主要笔画。例字:
第二节 上下结构
一、上下基本相等:上下两部分各占字高度的二分之一,书写时,上下两部分应写得一样高,并注意字左右撇、捺、长横和钩画的伸展。例字:
二、上高下矮:是指上面部分高,约占字的高度三分之二的比例,下面的部分矮约占三分之一,书写时注意把握上下比例。例字: 笔记:
上下结构书写要领:控制两部的高度,合理伸展两部的宽度,注意两 部的重心要在一条直线上。合理:有撇捺横要短 无撇捺横要长
三、上矮下高:是指上面的部首扁宽,约占高度的三分之一比例,下
面的部首较高,占高度的三分之二比例,书写时,上下两部的中间部位应在一条垂直线上。例字:
四、上窄下宽;上面的部分较窄,下面的部分略宽,书写时上面的部 分应写得收缩些,但要居中,下部要写宽些,大约是上部宽的两倍。例字:
五、上宽下窄:上面部分较宽,且扁一些,下面部分较窄,且高一些,书写时,上部分横向笔画应写宽,下部横向笔画应写窄。例字:
六、上紧下松:上下两个相同部首纵向排列时,上部应紧些,下部应 松些,书写时上部的横、竖画都应写得短,捺改为点,下部笔画应伸展。例字:
第三节 上中下结构
一、上中下基本相等:
三个部分的高矮基本相等,各占高度三分之一比例,书写时要注意各个部分的竖画不要写得太长,所有横画之间空白要一致,合理伸展字的左右笔画,避免写出过高的字。例字:
二、上下矮中间高:
是指中间部分较字头和字底都要高一些,书写时字头应写扁而矮,左右笔画伸张一些,字底写扁一些或小一些。例字:
三、上下大中间小:
是指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高或宽,中间部分扁而或小,书写 时字头、字底笔画应写伸展一些,中间部分应写扁或小一些,三部分之间的排列应均匀。例字:
四、上中矮下边高:
上面部分和中间部分矮,约占字高度的五分之三,下面部分
较高,约占高度五分之二比例,书写时,应将上、中两部分写紧一些,为下部留出位置,防止字形过长。
例字:
第四节 左中右结构
一、左中右基本相等:
是指左中右三个部分的宽窄基本相等,各占字的三分之一
宽度,书写时,三个部分所有横向笔画的长短应写得基本相等,并注意三部分笔画之间的迎让和高低变化。例字:
二、左中窄右边宽
是指三部分组合时,左边、中间的两个部分占字的五分之三
宽度,右边占字的五分之二的宽度。书写时,应将左中部分安排紧凑一些,右部分安排松一些,并注意三部分笔画之间的迎让和高低变化。例字:
三、左右宽中间窄:
书写时,左边和右边的两个部分约占字的五分之二的宽度,中间部分占字的五分之一的宽度,左、右两部分应写伸展些,中间部分写得窄一些,短一些。例字:
四、左边窄中右宽
左边部分较窄,约占字的五分之一宽度,中间和右边部分较
宽,各占字的五分之二,书写时,左边的部分一定要写紧、写窄,为中间和右边的部分留出位置。例字:
第五节半包围结构
一、左上包右下
这类字一般左边为长撇,上面为短横,书写时撇应伸展,横要短些,被包围部分应与包围部分相称,保持字的重心平稳。例字:
二、左下包右上
是指右边笔画稍复杂,多一些,下面的笔画为平捺,书写时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写被包围部分,后写包围部分;另一种时先写包围部分,后写被包围部分,无论哪种情况,包围和被包围部分的大小都应相称。
例字:
三、右上包左下
是指字的右边和上面有类似框形笔画组成的字,书写时,横 的部分应短于竖钩部分,竖钩应写得稍向右弧弯一些,形成向左包围的势态。例字:
四、左包右
是指字的上、左、下三面有框形笔画组成的字,外框的字形 应写得稍长些,外框与框里的部分大小要一致。例字:
第二篇:幼儿书法教案
书法,我的名字[第一节教案]
1、通过活动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能大胆的在陌生人面前进行表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通过已有经验讲述书法中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
3、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双钩填墨、单钩、脱手写出自己的字并送给朋友、老师。经验准备
了解书法中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知道自己名字的意义。
材料准备
笔、墨、纸、基本笔画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叫一名幼儿的名字)﹡﹡﹡!
(幼儿回答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你知道回答我?
问题的提出:你叫什么?谁帮你取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二、回忆、讲述
你的名字第一笔怎么写?(引出基本笔画的用笔方法)
点——起笔尖,收笔圆、饱满。
横——起笔尖、方,提笔有棱角,收笔圆满,向上略弯 曲。
竖——起笔尖、方,收笔饱满,基本垂直。
撇——起笔尖、方,收笔尖、饱满,上面线条基本呈直线,下面线条略显“S”形,中段不能很细,应略粗,收笔不能分笔,应要尖、饱满,书写速度要慢。
捺——上面线条呈直线,下面线条呈“S”形,总要“一波三折”,注意用笔粗细的变化,收笔要慢、尖、饱满。
三、写名字
按照自己的能力书写名字:双钩填墨、单钩、脱手写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的用笔方法。
四、交流
将自己写好的名字送给朋友、教师并介绍自己名字的意义。
怎样写好硬笔书法
活动目标:
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活动过程:
1、什么是硬笔书法?所谓硬笔书法,就是以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竹片、塑头笔等为工具,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再抒发作者情感的方法及活动。
2、硬笔书法有什么特点?
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而要体现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书写上的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
三、怎样才能写好硬笔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1、要有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2、要学会看字帖;
3、要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并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请学生演示,教师一边帮助纠正一边讲解/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你会正确握笔书写吗?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六、姿势竞赛
1、每人写自己的姓名,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给姿势正确的学生发小星星。
第三篇:幼儿播音主持教程
一、词语
过年 暖和 奶牛 女王 龙王 力量 森林 聊天
二、绕口令 N和L 练一练,念一念,N、L要分辨。L是舌边音,N是鼻音要靠前。你来练,我来粘,不怕累,不怕难。齐努力,攻难关。吃柿子
两个小孩上菜市,手提一只小篮子,买了一篮小柿子,回到家里吃柿子。
三、故事 聪明的毛驴
一头毛驴在山坡上吃草,忽然发现一只狼正向自己走来。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毛驴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它转过身,装出十分可怜的样子说:狼先生,我是逃不掉了,我生来就是您的美食,但是我的蹄子上扎了一根刺,我担心您吃我的时候会扎到喉咙,如果您帮我把刺拔掉,吃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狼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好!毛驴把蹄子伸到它的面前。正当狼拿着驴蹄子找刺的时候,毛驴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狼的门牙猛踢一下,然后撒腿就跑。
愚蠢的老狼根本顾不上追毛驴,疼得它只能满地找牙。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书法教程教学大纲》
《书法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大专阶段的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21学时
(三)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其性质属于艺术门类的知识课,同时,又有工具 课的特点。作为知识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作为工具课,为未来到幼儿园和小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性 质、特点;了解书法历史概况;了解主要书体的艺术特点和书写技法;掌握书法美 学的基础理论,鉴赏书法作品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培养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书法美的敏感,提高学生书法审美水平。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一学期
(一)基础知识
1.关于书法 书法与学生素质 书法学习的意义 怎样学好书法
2.工具 材料 笔墨纸砚
3.临习基础 执笔写字 姿势 运腕 用笔
4.临习方法 选帖 读帖 临帖 临习注意事项
(二)书法的基础训练
1.楷书的点画和笔顺
2.楷书的常用偏旁
3.楷书结构规律
(1)间架结构的组合形式
(2)笔画间距分配形式
(3)主笔、重笔、副笔笔画的变化
4.《多宝塔碑》的特点及书写方法。
思考与练习:
(1)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画排列有何规律
(2)学习研究主笔、副笔的意义
(3)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4)各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书家、流派风格特征 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的异同与学术价值
(三)书法创作
1.章法
2.格式书法欣赏
(1)书法欣赏的一般规律
(2)书法欣赏的基本内容
第二学期
行书
1.行书的特点
2.行书的范本简介行书的写法
行书创作 章法 格式
硬笔书法
(1)钢笔字技法
(2)粉笔字技法
书法教学
1.书法课堂教学
2.书法作业批改
3.书法课外活动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书法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出版
[2]《王羲之乐毅论楷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3]《颜真卿勤礼碑楷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4]《王羲之兰亭序行书大字谱》,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5]《中国传世书法墨迹》欣赏光盘,北京银冠电子出版公司,1998年10月出版;
[6]《中国书法欣赏》光盘,南京音像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7]《书法名家与名作赏析》光盘,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课程教学总数及时间分配
学时分配:为学年课。总学时21,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
基础知识2学时
书法的基础训练8学时
书法创作4学时
第二学期
行书1学时
硬笔书法4学时
书法教学2学时
第五篇: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小学书法教程
新湖镇中心小学
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
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
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
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
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1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2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
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
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
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
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
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
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
2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
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
4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
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臵,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
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一)笔杆垂直 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二)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三)自然放松
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说执笔主要靠手指的话,那么运笔则主要靠手腕。宋代姜菱说,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腕,是说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托(一般书家是将左手枕在右腕下面),这种方式用于写小楷。枕肘悬腕,则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悬空状,写中、大楷或小行书用这种方式。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草或很大的楷书。
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位才是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据说系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的作用。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
(擫)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
(押)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
(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抵)说明小指的作用。抵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
2.笔 法 理 论
“笔法”一词的完整含义是指执笔法和用笔法。因前文已介绍过执笔方法,本节主要介绍用笔法,由于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性能和特点,决定了笔法在毛笔书法中的重要地位。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毛笔的构造,赋予其在笔画线条的书写时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随着书写者运笔的力度、速度、节奏、方法等的变化,汉字的笔画乃至整字也会显现出千姿百态。
一、笔位
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2 —1):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中间部位到笔尖这一段称二分笔(见图2—1)。
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纤细、瘦劲。如初唐时的书家禇遂良、薛稷常用此法。宋徽宗的“瘦金书”也是突出的范例;使用二分笔书写,笔画则显得圆润、俊健。如晚唐的柳公
权、元代的赵孟顺多采用二分笔;使用三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丰腴、浑厚。如中唐的颜真卿、宋代的苏东坡(见图2—2)。
一般说来,使用三分笔写字,是用笔的极限。古人有“使笔不过腰”的说法。如“过腰”用笔,一是极易出现“墨猪”,而且笔锋提起时无法弹回;二是容易导致笔锋开叉收不拢;三是大大缩短笔的使用寿命。对于初习字者,往往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敢铺毫,单用笔锋书写,字显得纤弱无力;二是肆意铺毫,甚至用笔根书写,字显得臃肿、赘疣。所以,初习字者应首先注意正确地使用笔位。
3.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
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请看笔画起、行笔示范
三、收笔规律
行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
(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
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
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
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3 —4)。
(二)露锋收笔:弹、倾、踢
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
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四、折的两种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 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 —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 —— 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 —7)。
五、折钩的书写规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 —8)。
六、弧钩的书写规律 —— 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折和钩的书写示范
字 帖
七、点的书写规律—— 线(线型笔画)的浓缩 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 斜点——反捺的浓缩 竖点——垂露竖的浓缩 左点——右短竖的浓缩 撇点——短斜撇的浓缩 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一、长横 除了按起、行、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向上 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 °左右,右半段在行笔刚过左半段及时压平,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型。
2、中段略细。行笔时笔锋略提,笔画自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则成为“蜂腰”横病笔。
3、收笔上方下圆。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神采顿生;最后“转”一定要圆,与方角形成对比,即和谐又有变化。
二、左尖横
1、起笔写点要水平左要尖。笔锋调好后沿水平方向由轻到重顺锋而下(手指执笔的轻重感要敏锐),略拉长形成左尖右圆的杏仁点。
2、收笔仰势上抬。反弹转换笔锋提起后,提锋由下边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与起笔下边保持平行,最后
从上边收锋。
3、笔画左低右高。与长横略斜带笔相同,带笔后保持斜向直接行笔(由于平点起笔笔锋指向已达到横的中锋运笔要求,故省略转笔调锋这一步而直接行笔),收笔后必然左低右高。
三、悬针竖
1、收锋要在正中。收笔完成时,笔锋要在笔画的中轴线上,这就要求起笔转笔时要到位,保证笔锋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笔画正中央。
2、笔画要饱满。铺毫行笔要写到整个笔画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笔收锋。
3、收锋动作小。反弹转换动作幅度要小,写出的笔画才能精致利索。
四、短平撇
1、角度要平。取决于带笔方向,所以点之后要向左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
2、转笔变大。随之而来的是转笔幅度加大,笔锋由向左前转为向右,写成的撇自然是较平的(不需要绝对水平)。
五、竖弯撇
1、转弯幅度大。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转弯。
2、锋向要跟踪。由于转弯幅度大,所以转弯时笔锋指向也要用手指顺时针捻动笔杆跟踪调节。否则写撇拐弯时笔画变粗而不协调。
3、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进行。
六、斜捺
1、捺脚拐弯处下方上圆。此处用长横起笔的带、转法,即换向时保持原来的按笔力度水平向右带笔,形成下方上圆的效果。
2、捺脚即饱满又锋正。刚才讲的换向带笔也是达到饱满的关键一步,接着逆时针转笔调锋继而中锋收笔,写出的笔画自然神完气足,给人以美感。
七、平捺
1、起笔用横的点带法。注意不要粗、长、斜,应略细、短、平。
2、第二段下坡要长要缓勿陡。
3、捺脚稍长上边沿要平。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
八、竖钩
1、钩要平。出钩上边沿勿要左上斜,应稍平。
2、不要挑。反弹提起后笔锋不要右下挑,以免出现难看的脚后跟。
九、卧钩
1、出钩前要上抬。否则雷同于斜钩,且容易将钩写得大而空,使点的位臵不好安排。
2、钩要长。钩写长并同起笔保持平行,这样钩很紧凑,也显得小巧。
3、钩之拐角要突出。钩之拐角不突出则无神采,其它弧钩拐角也要突出。
十、竖左弯钩 宁驼背勿弯腰。起笔右下行急转左下行,转弯处方圆并用,犹如驼背,但不弯腰,无伤大雅。如写成半圆形,犹如弯腰,则有疲软无力之感。
十一、横折钩
1、横细折粗。横要提笔写,折要按笔写,不可横粗折细或横折粗细相等。
2、钩要弧钩。出钩前先画弧,即用竖左弯钩的写法。不要写成折钩或带后跟的钩。
3、要有变化。横折钩可根据不同的字写成长短不同的变化。如“同”、“四”、“句”三字对钩的横折长短要求就不同,要灵活处理,切勿千篇一律。
十二、横折折撇 由横折和撇折加撇组成。横折折钩折法与此相同。
十三、竖折折钩 由竖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还要细,而且横折之折可写圆折。
十四、左点 起笔用垂点法。即垂直下笔由轻到重写点,之后向下(略向左偏)带笔,收笔与垂露竖相同。如从背面横着看,它变成了左尖横,说明它与左尖横的书写规律是相通的。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笔画接笔规律
(一)、相接法
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次的美。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不需专门练习。
(二)、相离法
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意连。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聚力,缺乏整体感。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
粗细平衡规律
(一)密细疏粗。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正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
(二)长细短粗。初学者写字遇到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规律。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它比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
(三)横细竖粗。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如果顶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安稳的感觉。
(四)左细右粗。这是对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
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
很多初学者为什么在写楷书时,把字写得四平八稳,老气横秋?因为不懂得这一重要规律,所以写楷时犹如布算。要想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寻味,掌握这个规律是主要途径。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相对从属笔画而言,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时应抑制收缩。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有长横、悬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
以长横为主笔的组合
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
悬针竖作主笔有以下规律:
1、悬针竖相当于大厦的顶梁柱,与长横(相当于大厦的横梁)搭配时要写得比横粗,这样才觉得大厦很稳固。
2、有悬针竖的字,悬针竖都是最后写。所以“车、军”等字最后两笔先写竖后写横是不符合楷书笔顺规律的。
楷书入门12 笔优先规律3—斜捺1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一、斜捺与撇的相接组合:以“大”为典型字的系列
1、撇要用竖弯撇,不可写成长斜撇或竖撇(这些笔画的不同见下图),否则难以表现捺主撇从的关系;
2、捺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欧体字;在颜柳中可写成长横,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写平;而且要写在方格的偏左位臵而非正中;
3、撇捺是实接关系,不是虚接关系。实际在写时是交叉关系,即捺起笔在撇之左,横之中,由于横掩盖了捺的起笔,所以看起来像实接关系。
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
二、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捺直或撇直捺弯。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捺短。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
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
三、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臵,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
四、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臵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臵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