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3: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

第一篇:《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

(第37~38页)

这部分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在引导学生整理这些知识的时候,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第1题,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教材出示大小、方向各不相同的圆柱与圆锥,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回顾、整理图形的特征。

第2题,整理复习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首先让学生回忆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3题,应用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关于圆柱和圆锥的综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建议

1.复习、整理时,仍可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如,复习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根据圆柱的展开图,写出计算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容易忘记乘,因此复习时,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回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有关圆锥、圆柱体积关系的对比练习。如可以补充类似教科书第35页第4题,第27页第5题那样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弄清圆柱圆锥体积的关系。此外,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也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复习时,可通过具体例子加以区别。完成第37页第3题后,可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分清概念和所用的公式及计量单位。

/ 1

第二篇:数据的分析复习教学反思

《数据的分析》复习课教学反思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

刘利

《数据的分析》是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十章的教学内容,我在复习这章时尝试运用云技术,通过视频辅助教学,通过测评监测学生掌握情况,现做这节复习课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由于这一章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是学生能掌握的内容,如果课堂上教师还是领着学生一个一个知识点复习,势必会让已经掌握了得学生吃不饱,他们觉得这样复习没意思,都是自己掌握的内容,同事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领着复习知识点可能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处,他们还是不能掌握,如何找准让优生、学困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归纳这一章的知识结构,用框图的形式,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这一章的知识结构,然后针对本章的知识结构,用填空的方式出示本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围绕知识点,针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选择性的观看相应的视频讲解,这些视频是老师课前先准备好的,在上课前就让学生下载到学习用的电脑上,学生通过视频复习后,在师生一起完成知识点空格,以检验学生自主复习的效果,然后结合例题,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最后利用优课的测评系统,定时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可从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以便及时评讲,巩固。这样的设计,我认为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照顾了优生和学困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

二、对课堂教学流程的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教学设计,先出示本章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感知本章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环节中,都是老师用多媒体出示,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这可能会用较多的时间,影响本节课内容的完成,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各有利弊。在学生自主复习阶段,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学生自己选择复习内容,这样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可有跳过,从巡视学生的情况看,学生是有选择的观看,但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带耳塞,声音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以后对学生要求更严格些。在例题评讲环节,老师出示例题后都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完成,没有包办代替,学生能顺利完成。在自主测评环节中,学生能独立答题,教师适时能监测到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学生答题完成后由于下课铃声响起,没有对学生出错多的问题进行订正,最后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力争让一节课完整。

三、多使用媒体的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使用媒体有两个地方,一时学生的自主视频学习,二是利用优课的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自主测评,老师能监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我觉得在使用媒体上是合适的,学生使用媒体的时间占本节课时间的一半,对于复习课,学生能有选择的观看适合自己的学习视频,老师通过测评系统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安排是有效的。

四、本节课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的时候没有更多的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导致极少数同学的学习兴趣不足,有个别的学生甚至利用电脑偷偷干其他事情。

2、在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合理,学生测评后没有及时评析。

第三篇:《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第1---3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小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元增加2%后是多1000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第四篇:OK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安达市和平小学 张春光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地回顾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建构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认知结构,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使学生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2.学生在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准确地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的能力。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体会“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的教育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体会“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的教育价值。

教学准备:36张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卡片,奖励小红花。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不退位减法,理解算理,掌握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将36道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后形成20以内进位加法表;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明确奖励,激发学生竞争的意识

教师出示自制卡片,分设为思考小组、联盟小组、阳光小组、特工小组、家庭小组、速读小组、加油小组、开心小组等,5个同学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得小红花数,看看哪组得的小红花数量最多。

【设计意图:小红花活动的设计既鼓励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问题素材。】

二、复习梳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1.出示一道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一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题,学生汇报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并区分其不同的算法,体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算法。

2.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并引导学生体会整理与复习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建构20以内减法计算的完整体系,并进一步感受到退位的意义。通过对“整理”与“复习”两个词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与方向。】

3.回顾、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单元前4个例题及小标题,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得出: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

4.学生回忆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并梳理计算过程。

5.积极抢答口算题卡的计算结果和计算过程。

6.练习:按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标准分类,看看老师出的练习题是属于哪一类。

学生自主完成手中学习单。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复习梳理的方法,提高整理复习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4个例题是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后两个例题是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采用分类复习的方法,重点让孩子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练习,使学生对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算理。学生将手中计算卡片进行分类再次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与不退位减法的不同算法,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理解,及体会“破十”的必要性。】

三、系统整理,发现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一)合作整理退位减法表

1.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自助整理学习单上法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

师:同学们,这是苏士竣同学整理肺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这样整理你们看着有什么感觉?

生:摆的太乱了。

师:怎样才能让它不乱呢?

生:我们可以摆整齐些。

师:也就是我们要把这些算式整理一下。怎样整理,使它更有条理呢?

2.小组同学展示整理成果,互相补充交流,从不同角度描述整理完成的算式的规律,并每组整理一组20以内所有退位减法的算式在学习单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将静态地、被动地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变成动态地、主动地找规律,并按照小组找到的规律摆成20以内退位减法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不断的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展示的内容包括:(1)学生最初试探的、无序的摆法。(2)学生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不断调整的过程。(4)学生逐渐调整呈现出有序整理的结果。

【设计意图: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孩子们的思维才会更加缜密,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才能扎实掌握,灵活运用。】

四、借助奖励,探究问题的解决

1.教师引入本单元第二部分内容,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比一比哪组小红花数最多?小组长统计本组小红花数。

3.根据数量情况提出数学问题。(结合本单元的题型:有多余条件的问题和比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小小的红花都能够成为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素材。小小的红花不仅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手段,更是课堂上生成的学习素材,一举两得,运用巧妙。】

五、分享收获,交流各自学习的成果

学生交流本节复习课上的收获,感受到有序整理的重要。

师总结:同学们,有序整理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条理,有效的复习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质量。所以,每个单元学习完之后都要进行整理和复习。

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从题目上看也能够感受到本节课不应该是单纯的重复学习知识,而更应该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及整理复习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育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和深度挖掘,我认为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形成,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其中的规律,还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一堂好课不是在于教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怎么学。”所以我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整理36道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上,学生起初看到凌乱摆放的卡片想到的是横竖对齐,注重了形式上的整理,而在学生摆齐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了算式上的被减数和减数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于是学生开始按照发现的顺序进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大家还是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学生在不断的摸索中调整,最终形成了按照一定顺序整理出来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我将这个学习过程变成了动态地、主动地找规律,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不断的互动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紧接着,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不公平”的计算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发现当被减数和减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时,差也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从而感受到有序整理的必要和价值。这个游戏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按序整理和寻找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学生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培养了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最后,我又将利用学生得小红花数量作为问题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五篇:《复习公因数和公倍数》教学设计

《复习公因数和公倍数》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公因数和公倍数。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能又快又准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又快又准的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复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熟练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公因数和公倍数。(揭题)

2、现在,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解答实际问题

1、我们已经学会了好几种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又快又准)

下面我们就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36)。

2、谈话:有些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眼就能看出,你想试一试吗?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8和16()[]27和9()[] 13和39()[]51和17()[]

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6和1()[]5和7()[] 11和8()[]9和10()[] 问:通过练习,我们又发现了什么?

4、你能说出下面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吗? 14/21()35/45()22/33()80/90()

5、说一说每组分数中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3和4/7[]3/5和9/10[]5/9和5/6[]7/8和11/12[]

6、判断: 1、3和5没有公因数。()

2、a=4b(a、b都是整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3、30是3和10的倍数。()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5、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乘积。()

三、解决生活问题

谈话: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家想挑战吗?

1、长途汽车站每隔8分钟向a地发一辆车,每隔10分钟向b地发一辆车,这两趟车早上7:00同时发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 问: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一篮鸡蛋,5个5个地数,6个6个地数,都少了2个,这篮鸡蛋至少多少个?

3、有一种长方形地砖,长6dm,宽4dm,至少取多少块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4、有两根长分别是32cm和40cm的木条,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小段都是整厘米数),并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 问:读了这道题后,你认为哪些地方要引起大家注意?

5、把一块长20cm宽15cm的长方形红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且面积尽可能大的相等的正方形,一共可以剪多少个?

6、思考题:

李老师把25本练习本和15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练习本多了1本,铅笔少了1支,你知道这组最多有几个同学吗?

四、交流新的收获?

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下载《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理和复习》教学分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习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复习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节课是对第二单元知识内容的回顾和整理,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想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教学反思 戴玲 本节课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系统地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在巩固应用中培养学生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

    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一、出示题目1、哪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57+2= 57+20=? 57+9=75+2= 75+20= 75+9=任选一组,跟你的伙伴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出示算式和题目:57—2=?? 57—20=?? 57—9=75......

    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复习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简答等 1,教学设计(P3) 答: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

    陶罐和铁罐教学分析(★)

    《陶罐和铁罐》文本赏析与教学设计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

    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案例分析 叶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39页——42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加和减。2、......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

    《翠鸟》教学分析和反思

    一、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