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一、教材简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让学生看生字条,看看有没有已经认识的字。把不认识的字在课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2)在解题和介绍背景时识字。揭示课题《邓小平爷爷植树》,认读“邓、植”两个生字。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结合课题简单介绍或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背景,如,“植树节”是怎么回事,“邓小平爷爷”是谁,“81岁高龄”是什么意思。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节、岁、龄”等生字。
(3)朗读课文时识字。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出示描写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重点句子,认读“已、经、息、站、行、扶”等生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亲手栽种”时,落实“亲、栽”两个生字的认读。
2.生字的识记。
(1)“植、站”是翘舌音,“邓、龄、经、行”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
(2)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和以前所学汉字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换偏旁:爷—节那—邓多—岁冷—龄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拉—站—亲
3.识字的巩固。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4.写字指导。
本课写字可以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爷”和“节”都有一个部件“ㄗ”,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本课新出现的双立人,可结合单人旁进行书写指导:(1)撇应该写得平直;(2)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教师最好示范);(3)竖为垂露。“节、岁、亲、行”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识记和书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二)朗读感悟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关键是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4.“„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了解植树节的来历。
2.课中活动。
讨论:为什么要植树?怎样植树?
3.课后活动。
参加植树活动。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了解多少说多少)
2.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读:植、岁、站、栽。
看清韵母读:龄、行。
(2)“我会记”:指名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我会写”:指名先在田字格中写字,再对照课本中的字,发现规律,描红、临写。
(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讨论方式: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四)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照课后说的那样做:“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第二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3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课件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课件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五、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我会写。(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指名读后,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难写的字。
2、看老师示范。(课件演示难写的字的笔顺)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六、互动天地,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件制作说明
目录(具体要求见教案)
1.人物导入:三个画面。
2.认识生字:三个画面,其中点击每个生字都能放大。
3.朗读感悟:两个画面。
4.游戏活动:三个画面。
5.写字指导:两个画面(点击田字格中的任何一个生字都能演示笔顺)。
6.互动天地:一个画面。
所需资料、图片
1.第二册语文课本。
2.邓小平活动照片。
3.开满花儿的小树(每多花儿中间能插入汉字)。
4.小树(能插入汉字)、树坑(能写拼音)。
5.歌曲《春天的故事》(配图片)。
第三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A、预习生字、预习课文。B、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C、收集树木种植、环境保护等知识
二、教学课题 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
1、生字的掌握
2、初步体会和把握课文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学习伟人、努力学习,建设美好家园的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方法 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网络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百度搜索】http://box.zhangmen.baidu.com/m?rf=mlist-song&ct=134217728&tn=baidumt&gate=11&d_s=1&l_i=15781_3&c_n=%E4%B8%93%E8%BE%91%E8%AF%95%E5%90%AC&a_n=%E6%98%A5%E5%A4%A9%E7%9A%84%E6%95%85%E4%BA%8B&s_o=0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
邓小平简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ec90bae9551810a6f52486a7.html?from=rec&pos=0&weight=158&lastweight=63&count=5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2)、开火车读。(有注音)(3)、集体读。(无注音)(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百度搜索】http://?from=rec&pos=0&weight=158&lastweight=63&count=5
(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
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百度搜索】http://www.xiexiebang.com/photos/8350653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板书设计
学生说的词语:
兴致勃勃
布满
汗珠
不肯休息 挑选 小心 挥锹 仔细
连声
七、教学反思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上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服务于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多种形式复现生字,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本节课中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调动起来。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小学 姓名:齐世朋 职称:小学一级
通讯地址: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小学 邮编:26208 联系电话:0536-6475694 电子邮箱:djitai@163.com
第四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出示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文,认识生字
1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文。
2自由读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播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出示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3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五、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我会写。(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指名读后,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难写的字。
2看老师示范。(演示难写的字的笔顺)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六、互动天地,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第五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课堂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从而与文中的人物想在一起,以深刻地感受语言的蕴涵,理解语言的意义。这节课我充分利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邓小平爷爷的动作和表情,效果良好。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2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讲的是邓小平在植树节这一天亲手栽下一棵小树的故事。从文中体会邓小平支书的认真态度和培养学生植树绿化、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邓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很担心。
我先在课堂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不过我心里可没有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听进几成呢。第二天上课,我问:“小朋友,昨晚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同学说:“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我也是!”“我和他一样”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人云亦云”的“嫌疑”,但已经很令我感动了。我抓住这个契机,又问:“那你为什么感动呢?”小手举得更欢了,有的说:“因为邓爷爷工作很忙,可他还为天坛公园种树。”有的说:“邓爷爷81岁了,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种树。”还有的说:“老师,邓爷爷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所以他才来植树。”“对!我们也要像邓爷爷一样,爱护花草,不踩草!”孩子们纷纷说道。孩子们说得真好,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3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因此学习这篇课文需要老师和孩子们的充分准备。
经过了我们师生的充分准备之后,这篇课文的学习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1、为了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
不止一次的再网络平台的校信通群发短信上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们预习没有学过的课文,尽量多的往后读后边的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同学们,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认真预习了的请举手。”“有”一双双小手举起来更增加了我的自信。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一个个稚嫩的问题让人看到了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也为孩子们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感到欣慰。
2、学习新课前习惯于听写几个最近学过的生字词,通过了好长时间的观察训练和验证,这一好习惯真的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积少成多,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就使孩子们将所学生字掌握的十分牢固。每一次单元检测或者其他检测中生字词这一项目几乎不丢分。这个习惯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3、教学思路上自以为的是搞了一点点小创新。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然后初读课文。初读课文中提出读书要求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就开始进入识字环节。因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出现了许多四个字的词语,理解学会这些四字词语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也正由于这些四字词语的出现这一段读起来很不容易,一些孩子要认真的读好多遍才能够读通顺。“同学们都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喜欢。老师也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预习中我发现第二自然段总也读不通顺。谁能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孩子们给老师当小老师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调动那些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领读、齐读的方式解决最难读的这一段课文并将难点的理解词语在这一环节解决掉,解决了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下面的学习就轻松多了。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进入识字阶段,再去认读生字词,词语中出现的一些四字词语或者难以理解的词语就好接受多了。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老师认同我的这点创新,但是通过学生都顺利的通过的表现情况看我自以为是成功的。
4、识字阶段仍旧是老一套路子,教给孩子们多种识字方法,反复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识字,大家都在这样做,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毕竟一年级教学识字是重点。
5、认识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这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知识。在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一课里我已经渗透了动词的知识,并引导孩子们在课文里画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认识到表示动作的词语叫做动词。这一课的学习继续渗透,引导孩子们在课文中画出表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的词语,认识这些动词,理解动词的运用能够表现出邓小平爷爷的认真细致。“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就是动词。以后,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也可以用一连串的动词来说清楚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情”。我这样引导孩子们。这是教学的难点,中游以下的孩子也许仍旧是一头雾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多练习多领会,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明白。
6、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在课文找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回答,并将这句话完整的用直线画出来,也是这阶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认为这太简单了,经过几次的练习之后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很难很难。
7、不足之处也是有的。
由于自己有些地方准备的不够充分造成了个别环节过渡中的生疏,孩子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太少理解课文的额深度不够,体会感情也不那么到位。教育孩子们多植树,绿化祖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许多孩子不能够从心里感受到。识字教学照顾到大多数孩子,多种形式识字认字,而通读课文环节要照顾到一些学习困难的不积极预习的孩子,那些优秀生一遍一遍的带动这部分学困生去通读课文造成一部分孩子的烦躁,理解动词体会感情环节优秀生明显要高效于其他孩子,这种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让人困惑。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4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于是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针对这一课的四字词语比较多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设计“四字词语竞赛”,看谁积累的词语多。同学们个人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他们除了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找出来,还有许多同学把平时积累的成语也说了出来。这样抓住时机将重点词语“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的积累了词语。同时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识字教学。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5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文开始,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在书写词语“邓小平”,当学生读出这个名词时,及时提问:有谁知道邓小平爷爷?知道他的'那些事?
这个时候班级几个爱预习的孩子非常积极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做了小结,并引出课文的题目——邓小平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画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在讲解课文阶段,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在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棵树为什么叫“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拟人化的环节:看着这棵柏树,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6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我猜想班中应该有少数部分孩子知道邓小平爷爷的吧。可当我早自习让孩子们先预习这课篇课文交流反馈时,孩子们居然一个也不知道邓小平爷爷,那么对他们平说谁植树都是一样的。也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他们更不能明白学习本课的意义。这课文篇幅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即便我范读了好几次,还是有孩子跟不上我的节奏,朗读时不是加字就是漏字。
于是我决定从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再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针对这一课的难读的词语比较多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抽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积累这些词语。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他们除了把课文中的难读、难理解词语找出来,还有许多同学把平时积累的成语也说了出来。这样抓住时机将重点词语“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的积累了词语。同时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
课文难,增加了我教学难度,也减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7
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犹如一股“头脑风暴”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如何摆脱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新教法,实现新目标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坎”。笔者有幸承担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的教学工作,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一些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从课堂教学用语的角度来阐述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变化,来诠释自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导入用语】
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片断一】
师(出示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1:邓小平是一位老爷爷。
生2:邓小平爷爷喜欢植树。
生3:我爸爸告诉我邓小平爷爷特别喜欢游泳。
生4:我从网上查到邓小平爷爷很多资料,但是很多字不认识。
师:别灰心。你都会上网查资料了。从题目中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教学反思〗
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入题方式是包办代替,它曲解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一味由老师灌输:介绍邓小爷爷,提示课文围绕“邓小平爷爷植树”而写。这种入题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权利。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教学片断给了我两点启示:
1、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情感、有思维、活生生的人。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语文课程标准语),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表看法。
2、阅读教学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课题本身来看,至少给学生传递了两个信息:
①邓小平是一位老人,
②课文写的是邓小平植树的事。
毋庸置疑,只要引导有方,学生从课题获取以上两个信息是很容易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包办代替呢?今天,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还可从大人、书籍、电视、网上等多种渠道获取与“邓小平爷爷”、“植树”相关且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主持人,给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与处理信息的时空。
简言之,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
【片断二】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5: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植树?
生6:(迫不及待):绿化!
师:你俩都很棒!你(师指生5)爱思考,你(师指生6)知道的可真不少!
生7: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呢?
生8:邓小平爷爷植的是什么树呢?
师: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只要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你们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教学反思〗
崔峦同志认为: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所知到生疑到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需要“疑”,传统的阅读教学“疑”在哪儿?“疑”在老师的备课本上,是事先设计好的,是老师质疑,学生释疑。疑到底由谁生?长期困扰阅读教学的`争论该休矣!这一片断告诉我们:
阅读教学应保护学生生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进行激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从片断可以看出,学生一共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在感受题目这一语言文字材料之后所作出的反应。有了问题,它们就会产生阅读的内驱力。
一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一导语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要求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8
《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讲的是邓小平在植树节这一天亲手栽下一棵小树的故事。从文中体会邓小平支书的认真态度和培养学生植树绿化、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本课的难点。
在对学生进行课文讲解时,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帮学生把课文读通,读熟,把生字,生词变成同学们熟悉的字词;其次就是帮同学们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最后要做的才是帮同学们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而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明白了这课的特点后,我是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第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第二,读课文,初步感知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用手中的笔把描写邓小平爷爷人物性格的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人格魅力;第三,再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仔细”等词,理解“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它美在那里?
在对邓爷爷的人格魅力进行体会的时候,学生发言的人数很少,经过几次表扬,激励后,虽然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效果还是很差.也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邓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好通过文中的句子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课才比较顺利的进行下来.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把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内容放在首要位置,把被动变为学习的主动.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9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有些难度。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按照惯例,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得词,向家长了解邓小平爷爷。
一、了解邓小平爷爷和质疑问难。
课堂上利用植树节导入之后,我先让学生介绍了解到的邓小平爷爷。看来孩子们回去认真预习了,有几个孩子说的很好,比如邓小平的家境,有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他曾是国家的主席等,我顺势问他怎么知道的,孩子告诉我上网查的,于是引导他们上网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然后,老师根据搜集的邓小平各个年代的有关图片介绍对邓小平爷爷做简单介绍。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二、首先是对字词的学习。
孩子们对课文中有的字词意思不太理解,比如“兴致勃勃”“万里无云”,我就采取了说句子,说短语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由于现在的孩子认字比较多,所以老师不必一一教。孩子读课文划出生字后,采取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桌互查互教。然后是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我分层次出示生字,首先带拼音的'字词,指名小老师领读,然后是去掉拼音读字词,第三不是单独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独到的记字方法,有的这样记“扶”:一个男士扶着夫人。比较已和己,龄与年龄有关等。最后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这样生字反复与孩子见面,印象自然就深了。
三、在阅读理解环节,以读带讲,抓住重点段2、3段,让孩子找出写邓小平植树的句子或者词语,在书上圈圈画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朗读,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知道了植树节,要爱护树木,并能从邓小平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足之处: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感悟,但生生之间的互动表现的不够突出,应多放手让孩子行动起来,互相评价,也有助于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0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如今,“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备课时,就觉得这课挺不好上的,办公室老师也有同感,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感悟,我就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让学生来讲读懂了什么,于是,我在课前就问学生:“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 “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我也是,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可认真仔细了。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要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我不知道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为什么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邓爷爷仍不肯休息呢?他不累吗?
学生们纷纷说着自己心中的疑惑,我的思绪万千,带着高兴,也带着忧虑……
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我们孩子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1
新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要上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本文是写邓爷爷1985年,在天坛公园认真地植树的情景。本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思想的渗透,作者的用意很难理解。而且篇幅过长,没有童话、诗歌的色彩,学生兴趣不浓。两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课文大意有了些许的了解,但那是表面的.东西,而思想的渗透我也不知如何去让学生感悟起来。而且课文还要求认识13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这样的新课程要求是不是过高了?班级学生虽不是个个跟不上老师思维的,但从他们的朗读与上课举手发言的情况反应出,对于本篇的学习效果不佳!我思索着……哪里出了问题?
课后在办公室和老师交流,发现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经过分析,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寒假刚结束,很多同学还沉浸在假期的放松生活中,脑子里的“发条”还没有进入正规运行中。
2、这篇课文内容不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文是童话和有趣的故事。
3、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多介绍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让学生走近邓爷爷。在课文理解时,问题稍微提得浅显一点,让学生多品尝成功的滋味。把重点放在字词的学习上,课文读通读顺就可以了。
我想:经过这样的调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会有所提高。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2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做到:“对课文的内容熟悉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我在执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其中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2、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3、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让学生观察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并强调学生能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什么就交流什么,看看哪个小组的问题解决得好。),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
教学片断一:这棵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一个学生说:“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了,是‘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老师紧追不放:“课文中还有些地方没有明确告诉你时间,但我们也可以知道植树的时间。会读书的小朋友就能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一个学生说:“在邓爷爷81岁的时候种下的。‘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还有的说“已经很久了,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教学片断二: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的学生说:“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邓爷爷是个爱劳动的人呢。”老师不断引导,就在这句话里,你通过那些地方还看到了邓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古语说,“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只有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成为聪明的人。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又热烈起来,生:邓小平爷爷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他已经很累了,别人叫他休息,他还不肯休息。邓小平爷爷不三心二意,做事做到底。一个学生说:“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柏树苗像他的`宝贝一样,他很爱护小树苗。生:邓爷爷是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再种的,他很认真。还有的说:“邓爷爷植树的时候很仔细。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 ’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以上片断中,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唤醒了个体创造的潜意识。如果能持之以恒,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13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按照惯例,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得词,向家长了解邓小平爷爷。
一、了解邓小平爷爷和质疑问难。
课堂上利用植树节导入之后,我先让学生介绍了解到的邓小平爷爷。看来孩子们回去认真预习了,有几个孩子说的很好,比如邓小平的家境,有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他曾是国家的主席等,我顺势问他怎么知道的,孩子告诉我上网查的,于是引导他们上网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然后,老师根据搜集的邓小平各个年代的有关图片介绍对邓小平爷爷做简单介绍。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是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二、首先是对字词的学习。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由于现在的孩子认字比较多,所以老师不必一一教。孩子读课文划出生字后,采取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桌互查互教。然后是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我分层次出示生字,首先带拼音的字词,指名小老师领读,然后是去掉拼音读字词,第三不是单独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独到的记字方法,有的这样记“扶”:一个男士扶着夫人。比较已和己,龄与年龄有关等。最后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这样生字反复与孩子见面,印象自然就深了。
三、在阅读理解环节
以读带讲,抓住重点段2、3段,让孩子在书上圈圈画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朗读,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的植树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足之处: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感悟,但生生之间的互动表现的不够突出,应多放手让孩子行动起来,互相评价,也有助于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