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 教育 30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就是那么短短的一瞬,仿佛浪花一般,转眼即逝,然而30年的改革开放又是那么漫长、曲折而充满艰辛。30年岁月如歌,30年翻天覆地。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话改革开放30年的欣欣向荣。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
教育
30年
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秦时设关,西汉治县;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旬河和汉水在这里交汇,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太极。30年来古老的太极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整理想竹简一样的记忆珍珠,再用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共同珍藏在心底。
是什么在30年前给了我们无比巨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30年里让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座座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研硕果累累,一个个大型工程圆满竣工,一个个大型企业迅速成长。改革开放为祖国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旬阳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这里却处处弥漫着改革开放的气息。我,一个80后的青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30年,真切领悟改革开放的情韵时间更短。但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却在我的脑海里浓缩成一个个挥之不去的记忆片段。记得,儿时老师那用手掐着写完的粉笔头,那带给我们无数憧憬和欢乐的斑驳的老风琴,那吱呀作响,摇晃不定的讲桌,还有那旧的看不清颜色的老图片….这一切都让我记忆犹新。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吧,每天清晨当他们迎着朝阳踏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总是感慨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呀!录音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新的教学理念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互助性、参与性、自主性。如:乒乓球、拉丁舞、跆拳道…等一些兴趣班的开设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30年来我们的教育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1998年的普九迎验到2007年建设教育强县,领导高瞻远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开创了旬阳教育的新局面。
德育为首,质量为本,科研为导,全面发展,高考攻关,数以千计的学子圆了大学梦。分层要求,异地达标,全员合格数以千计的初中生顺利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注重引导数以千计的小学生进入了智慧的伊甸园。注重实训,锤炼技能数以千计的职中毕业生供不应求。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我看到了旬阳幼儿教育的大刀阔斧,更感到自己重任在肩。幼儿园是开启幼儿智慧的乐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我们曾经的“保姆式”教学模式早已被如“蒙台梭利、奥尔夫等一些国外的启发式的教育新理念所代替。民办园也在公办园的带动下迅速成长。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全社会所认同,很多准父母已经从胎教着手准备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教育从”领着孩子玩儿“蜕变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新型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勤劳努力,铸就了旬阳教育的新丰碑!我相信有领导掌舵,教师划桨,旬阳教育一定会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奋进的旬阳一定会再次谱写新的篇章!
旬阳县第一幼儿园 杨艳
第二篇:改革3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我们的中产阶层会越来越多,“无产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小。对此,我心中充满希望,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三篇:公务员改革30年成就
新疆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其他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也给干部人事事业的改革、发展尤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带来了机遇。
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80年代中期,提出建立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体制。推进企业领导人、专业技术人员从“国家干部”中分离出来,将所有干部划分为机关、事业、企业三大类。干部分类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1987年到1999年,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与此同时,在党群系统以及人大、政协机关等分别实行或参照实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是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一次全面改革,是依法管理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开端,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是2000年至今,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党中央于2000年颁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根据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在试点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正式颁布了公务员法,并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总章程,填补了历史空白,在干部人事工作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二、新疆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
回顾30年走过的历程,深深感到新疆公务员队伍建设,随同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同步发生深刻变化以及取得了巨大成绩。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自治区已初步建成了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公务员队伍。目前,自治区公务员人数15万多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人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公务员制度初步建立。公务员法颁布后,我们本着实事求是、依法接轨、稳慎处理、平稳过渡的原则,按照“整体启动、先七类机关、再参照管理单位”的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公务员法,入轨阶段的工作顺利完成。圆满完成15万公务员的登记工作,4750个原依照(参照)管理单位纳入参照管理范围,今年完成1669个新申报参照管理单位的审批。我区的登记、参照工作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到了原人事部的肯定。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研究拟定《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和《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公务员日常登记制度、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录用制度不断完善。在公务员招考上,“凡进必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方式方法上也日趋科学,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确认,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和少数民族报考者给予政策倾斜,在报考职位上今年改革为允许同时选报符合条件的两个职位,更加科学合理。
三、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经验、体会
总结3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自治区公务员队伍建设经验和体会,集中起来主要有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是在认真总结基础上,勇于进行创新。对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予以改革,对原有制度中一些合理的正确的东西,例如党管干部原则、干部管理中的群众路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等等,不能否定,必须继承、发扬。同时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加以改进完善;对那些适应计划经济需要、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单一的管理模式等,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干部人事工作才能不断前进,持续发展。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往往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本身的健全完善,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做到总体目标设置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把改革的力度控制在国家负担、社会舆论和群众心理承受的范围内,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坚持公平竞争、民主法治的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贯穿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和各项制度、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制度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平等发展机会,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一是法律制度要确认和体现群众具有平等参与干部人事工作的权利;二是实行干部任职条件公开,招考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用任用公开;三是国家通过法律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人民群众在竞争中的合法权利。
民主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路线的发展,法治是实现干部人事工作依法管理的根本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核心,是干部人事制度法制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把民主、法治贯穿整个改革的始终和各个环节,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民主、法治,一方面干部人事工作必须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违法必究,包括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工资、福利、退休等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以《公务员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使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开始走上了民主、法治的轨道。
(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我国干部人事工作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正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而不是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在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了一套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实践经验证明,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一是要加强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管理模式,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善于总结改革经验,制定干部路线、政策,并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实行管理。三是推荐并管理重要干部、人才。四是具体管理模式即是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等有关部门各司其各、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干部人才工作新格局。做到这四点,就是坚持和实现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
公务员管理处2008年8月
第四篇:龙游教育30年
龙游教育30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全力促进教育公平
2008-12-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龙游县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理念,按照“加大投入,优化队伍,提升内涵,改善民生”的教育统筹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两个率先”:在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中率先创建教育强县,在全市率先实现省、市教育强镇(乡)“满堂红”。
一、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优先教育投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健全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确保“三个增长、两个提高”,以有限的地方财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在2004至2007年四年里,县财政拨款达到5.58亿元。
调整支出结构。在保障教育投入的同时,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2007年,对学生公用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城区初中、小学为一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初中按省定标准;学生数在700人以上的农村初中、小学为二类学校,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50元/年;学生数在700人(含700人)以下的农村初中、小学为三类学校,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100元/年。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新增支出300万元。今年,在提高省定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基础上,对二类、三类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75元、150元。同时,在教育资金的统一监管和规范营运中,也向农村学校倾斜。近两年,龙游县人民教育基金会在向学校拨款中,有近三分之二的资金用于农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优化学校布局。按照“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中心集聚”的思路,大力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实力,改变学校网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同时,加快校舍改造,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从1999年开始就提前实施食宿改造工程,筹措教育资金1.1亿元,新建标准化学生宿舍11.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食堂3.3万平方米。现在,“不管走到哪里,尤其是在农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的”。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两年时间,投入3000万元,完成6个班(不含6个班)建制以下的村完小(教学点)调整改造任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均衡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早在2002年,龙游就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教师国家、省规定的工资和工资性津补贴全部由财政统一发放。2007年,在原由县财政承担的人员经费项目仍由县财政承担的同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年的年终增收节支奖、住房公积金和同城补贴中考核奖全额列入县财政预算。这三项,县财政新增支出1500余万元,教师年人均预算内收入增加了5000余元,以后还将逐年增加。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任教津贴,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平均每月200元的津贴,进一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在职务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也积极向农村老师倾斜。目前,全县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各级荣誉称号269人,其中农村教师就占了一半多。通过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保证农村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着力提升教师素质。通过校本研修、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都能紧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2005年开始,按照省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3年内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县教育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中学政教主任培训、中学班主任培训。该县作为教育部“2007 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100个项目县之一,有100名班主任学员参加了远程培训。在他们的带动下,产生联动效应,带动了一大批骨干班主任教师参与。今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专门开通培训平台,为我县200名高中班主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网络远程培训,提高高中班主任素质。
大力促进城乡交流。建立教师服务期制度,新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必须年满三年,选派城区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开展农村学校的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促进农村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城区学校送教下乡、教学回访等活动,促使城乡学校“深度融合”。开展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跨校带徒活动,全县共有89位教师与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结对,提高农村骨干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三、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办学水平均衡
深化督导评估。开展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初中、小学都已进行了10轮。2006年开始,对高中段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学学校工作考核。同时还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和教育经费、安全卫生、教学行为、德育工作、师德建设等专项督导评估。在具体操作中,不断完善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制度,充分发挥督导评估作用,推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差异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不能采取削“峰”填“谷”的政策,而是要“扬长补短”,坚持差异发展。每所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注重内涵提升,抓出自己的教育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竞争局面,最终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龙游教育特色,形成了龙游教育品牌。全县5所公办高中段学校,有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综合高中、省一级职业高中、省级A级普通高中各1所。浙西造纸中专的制浆造纸工艺专业为省示范专业,浙西造纸中专造纸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拥有省农村示范性学校27所,省标准化学校36所,市名校10所。
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平台,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实现城乡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近年来,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功能齐全的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56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35所学校建成学校网站,建好了教育资源库和电子图书库,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近三年来,学校投入现代教育装备计738万元,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百分之百配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每所村、完小都建有光盘放像点。
四、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群体之间均衡
构建助学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读上学”。全面实施资助扩面工程,确保家庭贫困学生“应免尽免”,切实保障他们能读上书,推进教育公平。至今,全县资助扩面学生人数累计达4万人次,资助金额累计123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比例高达21%;享受爱心营养餐累计3.3万人次,资助金额达338万元。今年开始,该县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和作业本费,38797名学生受惠。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借读费,让他们享受县民待遇。该县还及时成立了贫困学生资助中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助学体系,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关注弱势儿童,让每个学生都能“好上学”。妥善安排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让他们享受本县学生同等待遇,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关心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采取跟班随读、举办培智特殊教育学校(班)等途径,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同步接受15年教育。对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倍加关爱,为他们多献一份爱心、多尽一点责任,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推行公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好学”。义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公益性,核心是公平,就是给每个学生都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坚持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较早就开始实行省一级重点中学提前保送、职校提前招生制度,将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重点向薄弱初中倾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篇:人事部盘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 回顾改革三阶段
人事部盘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 回顾改革三阶段 2008-01-10 15:37:16 来源: 新华社(北京)网友评论 1 条 点击查看
新华网1月10日消息人事部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刊发《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的综述文章,对30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的历史背景、改革历程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下为文章全文。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
在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即将到来的历史时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总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地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背景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真正理解今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刻变化,就要了解其形成发展过程。回顾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创建和发展时期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期间,新中国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逐步完成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保证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确立了干部人事管理的体制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各部门党和行政系统的干部人事机构,围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心任务,开展干部人事工作,初步建成了一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这个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高度统一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所有干部都按照党政机关干部的单一模式进行集中管理。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干部队伍迅速发展。1949年底,全国干部总数为90.8万人,到1956年底达到976.8万人,同口径比较(不含中小学教师员工)增长7.6倍,每年平均增长36%。三是干部结构由适应革命战争需要转向适应经济建设需要,抽调大批干部到工业企业工作,保送大量年轻干部上大学学习技术知识,开始了我国干部队伍发展中的第一次结构大调整。
(二)曲折前进和完善时期
从1957年到1966年,在党的八大确立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下,全党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快国家工业化建设步伐。为此,党中央及时调整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了稳定提高干部素质,调整精简下放机关干部,重新教育干部,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实现党的干部队伍又红又专,把干部人事工作和队伍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由于受“左”的影响,干部人事工作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但总的说,这期间干部人事工作在曲折中前进,在实践中完善,围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了大批懂经济、懂管理、懂教育文化和科技的骨干。这一时期的干部队伍数量,呈现出了由增长到下降、再到回升的马鞍形特点,即从1960年底的1132.7万人(比1956年增长16%)到1962年底的1060.7万人(比1961下降8.2%),然后到1965年底回升到1192.3万人,比1962年增长12.4%。
(三)挫折倒退时期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和“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干部人事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干部队伍受到了严重摧残。大批干部遭受迫害,干部人事工作陷于瘫痪。领导干部被当成走资派批斗,专家、学者被带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大批干部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人事部门被撤消,人事工作陷于瘫痪。许多干部被审查,全国立案审查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7.7%,加上未立案但受到冲击和批斗的占干部总数的一半。在这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特别是恢复工作的邓小平,采取果断措施,整顿领导班子,清除帮派势力,起用党性强的老干部,挽回了一些损失。但由于干部人事工作长期瘫痪,干部人事工作秩序破坏,吸收干部工作严重失控,“以工代干”、“以农代干”大批增加,干部数量激增,干部素质严重下降,到1976年底,全国干部总数达到1615.8万人,比1971年增长25%。
(四)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时期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干部人事工作与其他战线一样,开始进入了拨乱反正、继而进入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思想、舆论和组织准备,是改革开放的序幕。干部人事工作的拨乱反正,首先是从落实干部政策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达到230多万人,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根据中央关于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都要改正过来的要求,大规模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1978年以后,中央决定逐步恢复各级人事工作机构,充实加强干部人事管理队伍。整顿“以工代干”,试行考试录用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为改革开放作了全面铺垫工作。
二、改革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工作重点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还强调,要“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从此,开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从改革的内容、进程分析,30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是1978年到1986年。这期间主要是改革过分集中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一些具体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在邓小平领导下的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实际上是一次深刻的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一是改革领导体制,减少副总理人数,设置国务委员,形成了由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织的常务委员会决策机制,加强集体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废除干部终身制,建立退休制度,规定部委正职65岁、副职和司局级60岁退休,促进了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的实现。三是精简机构人员,国务院机构由100个裁并为60个,部委领导班子正副职为3至5人,部委内设司局正副职为2至3人。国务院编制由51000多人减少为38300人,精简25%。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开了从上到下大规模的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之风。
这个阶段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解决干部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干部管理体制和单一的管理模式,中央和省市区党委下管二级干部,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干部管理权。这种体制已经影响到企业经营生产自主权的落实,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正
像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目前我们的干部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不利于干部队伍的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而且往往造成许多人才的埋没和浪费,必须认真进行改革。”为此,中央组织部先后提出《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于1983年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一是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体制。二是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改变条块分工不合理、层次头绪过多、任免手续繁琐、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现象,提高干部管理效率。三是开始进行干部分类管理探索,根据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同情况,探索厂长、所长负责制相配套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提出放活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促进科技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承包、创办乡镇企业。四是开始建立后备干部制度,进一步促进新老干部交替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五是加强和改善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是1987年到1999年,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会议上,党中央在总结前一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当前重点,即“三个改变”、“三个建立”。具体说就是“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现状,建立科学分类管理体制;改变用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管理所有人员的现状,形成各具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强调“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党的十三大精神指引下,全国出现了一个全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热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八年多上上下下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行,并在国务院六个部门、两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与此同时,在党群系统以及人大、政协机关等分别实行或参照实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是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一次全面改革,是依法管理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开端,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还体现在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企业结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职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企业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广泛持久地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改革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类事业单位普遍开始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各方面的改革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正式加入WTO,经济管理各方面开始与世界接轨,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积极展开,这就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根据客观需要,党中央于2000年颁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根据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在试点基础上,中共中央于2000年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之后又在2004年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正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和长期做好法律草拟工作的基础上,2005年4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正式颁布了公务员法,并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总章程,填补了历史空白,在干部人事工作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开始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三、巨大成就
回顾30年走过的历程,深深感到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绩。概括地说有“四大成就”:一是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一套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二是建立了一套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民主、科学、法治的干部人事制度;三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才生长的生态环境;四是基本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首先是创造了一套中国特色人才理论
这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智慧与群众智慧、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对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理论价值。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强调,事情是由人去做的,没有人才是建不成四个现代化的;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科研和教育工作搞上去;强调人才难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我们现在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成长,要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了邓小平人才理论,先后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制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加快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重大人才理论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人才理论,成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只要冷静地系统地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特色人才理论,已经构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分析了人才人事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深刻阐述人才工作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组织路线与政治路线之间的关系,回答和解决了如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人才保证以及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人才理论,即中国特色人才理论。第二,初步建立了一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机制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经过30年的奋斗,党中央确立的总目标已经初步实现。我们已经制定了一部公务员法,在党政等各类各级机关普遍推行公务员制度,从进入队伍到职务晋升,普遍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完善辞退、辞职、退休制度,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实现各级领导层新老交替制度化、程序化。通过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期使用、全委会表决、辞职辞退等制度,逐步实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实行届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加强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扩大了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民主权利,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干部的培训、考核、交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的培训、交流形成了制度。所有这些,都激发了干部队伍和干部人事工作的活力、效率和积极性。
在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以聘用制度、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各项人事改革全面推进。今年10月为止,全国已有75.6万个事业单位(占总数的60%)和2045万名工作人员(占总数的70%)实行了聘用制。国有企业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进行探索,全面推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度,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总之,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初步形成了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工作开始步入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第三,初步创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各级政府及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计划”和“春晖计划”等一批人才工程的实施,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开拓了更为宽阔的渠道。在国家“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方针指引下,出现了留学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投资创业的热潮。2006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106.7万人,累计留学回国人员27.5万人,并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
第四,基本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2006年统计,全国各类人才总量达到7390.3万人,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达9.8%。其中公务员、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5975.8万人,与改革前1977年底的1658万人同口径相比,增加3倍多,人才数量明显提高。全国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1977年,大学及以上学历占干部总数的18%,目前这一比例已达到35.4%,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人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经验
总结3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集中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相适应
干部人事制度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首先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经济改革初期,中央提出要下放权力,为企业“松绑”,把生产经营权还给企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出要有相应的用人权、分配权。于是中央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变下管二级为下管一级,把企业中层干部交给企业自己管理。又如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就是在中央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时刻提出的。又比如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后来又被党的十四大再次强调的人事分类管理原则,也是在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政企、政事职能逐步分离,要求建立符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色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结果。因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来进行布局,提前和滞后都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继承与创新、改革与稳定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把过去的制度推倒了重搞一套,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进行创新。对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予以改革,对原有制度中一些合理的正确的东西,例如党管干部原则、干部管理中的群众路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等等,不能否定,必须继承、发扬。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加以改进完善;对那些适应计划经济需要、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单一的管理模式等,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干部人事工作才能不断前进,持续发展。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往往涉及到人们的思想,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本身的健全完善,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做到总体目标设置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把改革的力度控制在国家负担、社会舆论和群众心理承受的范围内,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坚持公平竞争、民主法治的原则
公平竞争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贯穿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和各项制度、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制度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平等发展机会,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一是法律制度要确认和体现群众具有平等参与干部人事工作的权利;二是实行干部任职条件公开,招考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用任用公开;三是国家通过法律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人民群众在竞争中的合法权利。
民主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路线的发展,法治是实现干部人事工作依法管理的根本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核心,是干部人事制度法制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把民主、法治贯穿整个改革的始终和各个环节,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民主、法治,一方面干部人事工作必须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违法必究,包括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工资、福利、退休等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以《公务员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的形成,使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开始走上了民主、法治的轨道。
(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我国干部人事工作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正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而不是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在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了一套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实践经验证明,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一是要加强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管理模式,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善于总结改革经验,制定干部路线、政策,并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实行管理。三是推荐并管理重要干部、人才。四是具体管理模式即是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等有关部门各司其各、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干部人才工作新格局。做到这四点,就是坚持和实现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作者:徐颂陶、王鼎、陈二伟徐颂陶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