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意识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意识培养
广州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学生或难以对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捉耳挠腮,或等待老师讲解分析然后做笔记,默不作声,或以课下注释、课外讲义的内容与老师“对答如流”,“自鸣得意”,或者脱离文本具体情景而谈自己的感受,不着边际。到了考场上,学生或对阅读题奋笔直书,却抓不到要点,或对着阅读题目瞪口呆,叫难叹苦,听讲评却又大呼何其简单。
这些现象实质都反映出学生阅读中文本意识的欠缺,没有以文本为依托进行阅读。课堂学习中没有培养起文本意识,到了考场更不会有文本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不可忽视。
(二)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意识现状
学生的文本意识不足甚至缺失,归根到底首先是教师的文本意识不足甚至缺失。
1、对“文本”性质理解的误区
人们平时习惯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常常忘记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不可能是《赵氏孤儿》中的“赵氏孤儿”。文本是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的,这点是无法否认的。所以,阅读理解始于“文本”,归于“文本”。
2、对“文本阅读”与“课外拓展”关系处理失当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老师很重视新课程提出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要求,希望在阅读教学上上出新意,急于在教学中拓展课外,以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眼界和素养,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有创造性。于是有请来理化科老师共同讨论《“神五”升空》的;有急于拓展,匆匆《告别康桥》,转而大讲诗人生平趣闻或其诗歌艺术的;等等。
“课外拓展”当然可以起到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眼界和素养的作用,恰当的阅读拓展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喧宾夺主,把阅读理解的主体对象“文本”给忽视了,不能真正走进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悟。阅读教学长此下去,学生的文本意识必定淡薄,对文字的敏感性必定无法提升。
3、对教材古今文本教学处理偏差
前面提到,有老师认为,高三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差,基础年级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这个提法的背景是,使用新教材来,因为教材所选课文多,各间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把精力放在古诗文教学,因为不教学生不懂,而古诗文阅读考查相对现代文阅读考查容易拿分,特别是古文。于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时不断压缩,古诗文阅读教学课时、力度不断“壮大”。这造成到高三时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更找不着北了。
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呼吁无疑是对的,是对现实中教材处理偏差的纠偏。但另一个问题来了:古典诗歌教学耗时不少,可是高考时学生遇见古诗鉴赏依然发憷,为什么?看来不是课时多就解决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了。
将现代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合起来看,都是阅读,都是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文本,它们不是截然相分的。现代文阅读需要文本意识,古诗文阅读同样需要文本意识。所以,不单止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文本意识的培养不应受文本类型的限制,阅读就需要文本意识,阅读教学需要文本意识,需要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文本意识的理论探讨
1、文本意识的内涵
文本是阅读的客体,阅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文本意识是阅读主体解读文本客体的主观能动,是阅读主体的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对文本高度重视的自觉性思维。一个具有良好文本意识的阅读主体,在阅读文本时必定高度关注文本的言语。他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高度敏感地从文本的具体语言文字及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等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思想。具有文本意识的阅读主体才能深入文本,读进文本的字里行间,并由此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2、阅读教学中培养文本意识的理据
(1)阅读教学中培养文本意识是学科课程特征决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
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既然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文本言语,引导学生从言语形式深入到言语内部,揣摩作者的言语意图,体会文本的言语情调,而不应该抛开语言文字而言其他。阅读教学应该“走进文本”,而非“走过文本”。
(2)阅读教学中培养文本意识是学科课程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阅读与鉴赏”提出的要求有:“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教学建议”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中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版)》有更清晰的表述“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些要求无疑是在强调了阅读教学中文本意识的重要性,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努力将之落实到实处。
四、例说阅读教学中培养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的培养关键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能从文本中找准点,由点及面地带动学生细致、深入、全面地阅读理解文本内容。下面以几个课例简单说一些做法,其中既有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例,也有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课例。
1、在疏通文意中培养文本意识
在《短歌行》的教学过程中,讲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不待老师解说,下面就有不少声音争着说:“青青子衿”是指贤才,这一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怎么知道的?书下注释写的,学生笑着自信地答。以往老师可能会借此表扬一下学生预习看书认真,或顺着学生前面的回答继续讲解下去。但这次老师没急着表态,将《诗经》中的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补充并讲解给学生听。《诗经》原文是表达一个女子对男子的思慕,与“贤才”何干?作者只是在此化用《诗经》诗句表达对某人或某类人的思慕而已。这个“青青子衿”的人是谁?带着学生一起耐心往下读,一直读到诗歌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谜才解开,作者用典点明自己所思慕的与周公一样是“贤才”。
高考诗歌鉴赏题往往得分不高,这固然与现在的学生较少接触这种文本样式有关,也与所选诗歌及设题难度有关,但即使出题者主观上一降再降难度,整体答题情况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问题何在?学生平时在读这类文本时没有真正读文本,只是接受了课下注释、参考书解释,不“读”文本,怎么可能“读懂”文本?文本意识的培养就从逐字逐句疏通文本大意开始。
2、在对看似闲淡的文字品味中培养文本意识
与学生一起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都说文中的荷塘月色美,纷纷选择他们欣赏的优美词句来赏析。他们没留意到,在宁静幽美的荷塘月色下插入了灌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这句对灌木丛的描写与整个荷塘月色的意境不相合,删去是否更好呢?问题一出,学生议论陡起:有的认为确实突兀,应该删去,有的认为毕竟是名家之作,应该保留,还有的窃笑,名家也有失误,人无完人嘛,还有的不置可否,埋头看书。于是与学生一起理出作者文中的情感脉络:不宁静——寻求宁静——暂得宁静——出离宁静。原来这晚的荷塘月色只是作者心中暂得的宁静,他的内心深处是不宁静的,即使在“且受用”着“这无边的荷塘月色”时依然隐约为那丝不宁静搅扰着。于是也就一瞥而感觉到灌木“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是他内心不宁静的投影,结合全文表达的情感看就不觉突兀了。
上冰心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很快能找到题目的关
键词“家”,接着在文中找到“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这一关键句。似乎基本能理解课题中的“家”:指的是“中剪子巷”的家,指的是“灵魂之家”。细究冰心“灵魂之家”是什么样的。哦,“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冰心的“家”不是指她住过的地方。那为什么她住过的“中剪子巷”是她的“家”?因为“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有亲情。马上有不同的声音问:那为什么她梦中醒来“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子了”?那些不是她的亲人吗?有亲人在,有亲情在之处不是“家”吗?为什么偏偏是“中剪子巷”成了“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哦,为什么?再去读读冰心所写的那个梦:梦中的车夫、行人没一个是她的亲人,但却相处平和温馨。那是个让冰心沉浸其间的梦,所以醒来一下子认不出眼前人,梦中没有出现亲人,出现的是不认识的人,车夫不但“没有跑”,而且“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但梦中的冰心没有催促赶快去中剪子巷,她不急着真的到中剪子巷,为什么?把这闲闲的几处文字合起来,才真正能体会到冰心老人在经历九十年风雨后对朴素、和谐、宁静的“灵魂深处”的“家”的追求与眷恋。
看似平淡,可有可无,甚至觉得可以删去的文字原来与作者通过文本要传达的情感情思是相关联的。善于捕捉这些文字,善于捕捉学生对这些文字的“乱问”“乱说”,往文字间细处钻下去才能唤醒学生的文本意识。
3、在文言翻译中培养文本意识
有学生在翻译《段太尉逸事状》末段“未尝以色待物”一句时翻译为:不曾用脸色对待人,直接参考课下“色”为“脸色”的注解。于是问学生这个“脸色”是什么样的脸色?又有学生拿着课外文言翻译用书说“坏脸色”。再问依据呢?学生不语。提示学生看上文,学生马上留意到在“未尝以色待物”前有“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等语句,其中“姁姁”课下注释是“温和的样子”,再联系文章所描写的“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学生将“未尝以色待物”一句翻译为:不曾用傲慢的脸色对待人。我认为这样的翻译更为准确,因为不但将该句中“色”的词义解释出来,而且与上文相关语句呼应。
文言阅读考查,“信、达”是翻译题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个基本要求不但
是要积累相关文言词语、句式等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将上下文联系在一起理解才能做到做好。阅读时能主动勾连上下文也是文本意识的一方面体现。
4、在标点辨析中培养文本意识
《段太尉逸事状》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2009年6月出版。
第二篇:浅谈教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和林格尔县第三中学 宝金凤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创新品德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是主渠道,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数学课外活动课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的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商榷。
1.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个方面
1.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前苏联研究中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形象的数学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的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他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例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的人),能立即领悟到只是一个把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得到答案是不能装下。再如“解分式方程”,若用去分母的常规解法,方程将转化为高次方程。有的学生提出能否用换元法求解?经研究,它没有换元法所具有的特征。此时,学生似乎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教师提示:可否运用逆向思维使“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数学气质的学生很快找到了思路。至此学生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与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思的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1.2、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他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运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的生动事例,采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使用一张白纸对折若干次后,用“可与珠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例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道题“今天是星期一,你知道8100天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吗?”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下,我才开始分析:一周是7天,所以8100天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可由8100除以7所得的余数来确定。结果表明,学生对具有诱惑力的问题趣味无穷。
1.3、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直觉性和独立性等创造思维的优秀品质。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鼓励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以数字1,2,3,4,5,不重复的组成的5位数中,有几个是质数?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从局部着眼,则除去2,5结尾的必为合数之外,尚有48种情况,太过烦琐(直觉思维),后来从整体着眼,则立刻发现1+2+3+4+5=15,能被3整除,即不论这5位数如何排列,所得5位数均为合数。则这题答案是质数个数为零(思维变通性),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学生摒弃原有解题套路,凭着正常思维的结果,加以联想,用简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以及潜在的创造性。
1.4、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三大方面。克鲁切茨基认为:“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创造性数学能力的一种表现。对数学的彻底的,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学习,始发站创造性教学活动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对那些包含新的和社会意义内容的问题,独立的列出公式并加以解答的先决条件。”在这里克鲁切茨基通过数学活动中解决具有社会意义的实际问题,把学习数学的能力与“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指在数学科学活动中的能力,它能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或新成就)联系起来,展示了俩种能力的可转化关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2.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字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摒弃传统的“三中心”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的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性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数学教学方法,如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法,引导发现法,启研法,尝试教学法,纲要信号法,自学辅导法等,例如,上二次函数图像第一课时,先配以如下演示:用一把水枪紧贴黑板,枪口略向上翘起射水,细细的水流在黑板上留下一道抛物线。在引导学生联想,诸如投铅球,喷泉喷水,踢弧线球等众多日常常见的抛物运动,并提出以什么角度投掷,铅球会投的更远等问题,这样联系实际创造性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如此引入新课,效果远比照本宣科好。
2.2、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不必要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过比较自由的思维表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里舒畅的情境下愉快的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现象。为此,都是要做到:(1)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自由的思维和表达,在“心理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思维和现象。(2)发扬教学民主,促进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标新立异,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培养求异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他们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置的提问。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有趣的教具,科学新颖的教法等等都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例如,“二次根式化简”的教学,为了根治学生解题时最易犯2=a这类错误,为了强化去根号要套绝对值,教师采用以下形象生动的语言,效果特好。“要化简2,先让a从“屋子”(根号)里走到“院子”(绝对值)里。至于如何走出“院子”,这要看a的“体质”(正,负或0),体质健壮(a≥0)的直接出去,体质虚弱(a<0)的必须戴上一条围巾(负号“-”),以防感冒。”学生大笑,在笑声中加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内涵。2.3、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数学课外活动是数学课堂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探究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数学问题探讨,社会问题调查等。3.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纳入整个学校创新教育体系中
数学是构成学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增长率体系之中,才能构成创新教育的巨大合力,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数学教学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即在创新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圣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数学教学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多种能力、方法和手段得以综合,可为创新策略的建立和丰富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教学和其他活动所反映出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素质教育中,都是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各个方面以及培养的途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应成为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贝尔.中学数学的教与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郭思东.数学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3]曹南燕.认知心理学和创造性思维。科学出版社.1994 [4]胡炯涛.数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研究式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36-0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广泛地涉及到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文修养。语文功能和性质上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文课堂教学就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的一门独特艺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唤醒主体、倡导以人为本、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首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一、创设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创新
1.和谐与创新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景,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自信的乐趣、积极进取,实现自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学生创造的星火得以燎原的推助器。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实际逻辑的,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此时,我们不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而是以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学生的身心去决定。宽容的本质,是要我们从学生的过失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达到人文。然而,没有谁不是天生的普通人,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是平庸之辈。信任每一个学生,允许每一个学生犯错误,让孩子们在错误中得到成长,在信任中得以自信。老师的信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老师的信任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你的鼓励、你的信任都将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去尝试、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在充分的自信、和谐中去创新,制造“奇迹”。
2.自由与创新
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为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里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敢于开口、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
二、多法并举,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变序设疑,启发逆向思维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产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应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2.诱导发散,训练多向思维
诱导发散,培养多向思维是触发创新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注意精选发散点,一篇课文以一两个重点为宜,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对发散点的结果加以分析、评价。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我讲完课文后,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时有位学生对课文的结尾提出了异议:“猎人唤回了猎狗走开了,而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在地上,还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会被野兽吃掉或者饿死”。面对这位学生的多向思维我们应给与肯定,及时给与鼓励,于是,教师应因势利导,请学生给课文换一个结尾。有的说:“猎人应唤回猎狗,并且将受伤的小麻雀放回到树上在离开”。还有的说:“猎人应该爬上树,轻轻的把它放回到原来的窝里”“把小麻雀带回家,养好伤,放回大自然”一个质疑,引发出多个答案,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的创造性思维迸出了火花。
3.展开想象,引导求异思维
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文而异,凭借课文中的某一重点,某一关键处作想象的生长点。质疑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的训练点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可以让孩子们发挥想象,拓展延伸、续编故事:“如果乌鸦再找到一块肉,狐狸还想得到这块肉,狐狸会怎样做呢?”此时,孩子们的思维活跃,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有的同学说:“狐狸先说好话,但是乌鸦毫不理睬,狐狸狡诈的小眼睛一眨,随即对乌鸦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了人家东西,迫害小麻雀,遭小白兔的谣„„这时的乌鸦再也沉不住气了立刻还击:“狐狸,你胡说八道!乌鸦刚一张口,肉就到狐狸的嘴里了„„”想象多丰富,多有创意,这个学生他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使他的思维步入了更宽阔的想象世界。像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点拨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让思想和思维都得到升华。在教学中,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活动天地。
三、革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更新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课堂;于是单
一、传统的学习模式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室,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独特风味,它的容量大,效率高,妙趣横生。五彩的画面、神奇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景、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画面,都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进而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的心境,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水到渠成。教学手段的更新,创新因素的融入,让每一位学生爱创、乐创、愿创,久之则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2.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你的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只是我们老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予学生,令你的学生钦佩并使你得到暂时的满足。长期这样只会使学生对你产生依赖思想。正如古语讲的“授人已鱼不如授人己渔”。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对其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学生真就是“众鸟乱飞”,所谓的“创新”成为“胡思乱想”;更达不到真正的创新,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若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究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从而使创新精神得到更好地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他们能够着手于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例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
3.积极客观评价,鼓励创新
每个学生都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的见解很独特”“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太了不起了!”„„一声声的赞扬犹如一股股暖流流入到了学生的心田,不但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喜悦,而且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实施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教育的责任是对民族的负责,对未来的负责;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收获的事业。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灌输知识更为重要,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创新,在当今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违逆的趋势。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承担历史的责任。语文学科又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沃土;因此,身为教育者,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运用新理念、转变老观念,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把握学习机遇,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者;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身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成为新世纪所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进一步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被不断加强,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培养,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进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心;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1-01
一、造成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1、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
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问题,这与当前社会、学校等普遍存在的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选出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学生主动提问题,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的首要目标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历史教学的目的、方法、过程等都应当进行改进。
2、中学历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础,而中学的历史教学材料通常是以课本为主,且形式多为文字、图片等,教学材料过于政治化、理论化,缺乏生活化与时代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教材通常会设定固定的观点,缺乏对立、辩证的史学思维,从而让学生们的创造思维、问题思维被标准结论所束缚。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的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教学方法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畅所欲言的提问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更新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一切创造始于疑问。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要仅仅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而是应当大胆变革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们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开可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气氛。
2、提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讲解、思维方式培养以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历史歌曲、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使学生自己去接触历史、研读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让从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3、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历史教师还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事先设计好所要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流程进行提问,要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多样的史学观点和丰富直观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单单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中。
总之,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搭设问题平台,达到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不断思考、深入探究,以问题意识促进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陟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01):587.[2] 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J].教书育人,2012(Z2):145-146.[3] 蔡铁权,蔡秋华.“科学素养说”和中学科学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328-329.[4] 谢龙运,施青.对“问题性教学”的初步认识和实践[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14(05):843.[5] 许中华.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琐谈[J].教育科学研究,2015(07):16-17.
第五篇: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创造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教育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表现为无疑可问,不敢问,不会问,没机会问。通过物理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创造 问题意识 创设情景 物理课程标准
当今世界各国,处于激烈的人才竞争之中。什么样的人才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毫无疑问,是适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创造源于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着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的确,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二、物理课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该较容易提出问题,但是综观物理学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是主动提出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无疑要求教师首当其冲就要转变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个别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有些问题可能和教学内容和进度不符,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没做解答或三言两语地打发,没有给与这些提问题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打击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三、物理课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好问,更是学生积极思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表现。
但是我们综观学生的成长经历,年龄越大,问题越少。小时侯没完没了的为什么,这种原本的独创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地被消失。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曾因为没完没了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被师生讥讽为“笨蛋”、“傻瓜”,而被迫退学。
但在他母亲的精心爱护和鼓励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可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么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和谐的师生平等的氛围有研究表明,只有在平和的气氛之中,人的思维才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更容易产生问题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2.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细菌”一节的内容中,《课标》要求学生能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准备挂图或制作一个课件,来演示细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分裂过程,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制作了一张细菌培养液的临时装片,一上课,我就用显微投影仪展示给学生,投影幕上马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在生活状态的动态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纷纷议论,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多?。
现代教育学早已证明,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实践、比较、思索、发现的过程,只有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将知识、方法、过程、能力内化为自己所有。
3.通过实验创设问题的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课标》中第四个主题:物理圈中的绿色植物,对于绿色植物的一节要求学生能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课前一周,我给学生分发了一些植物种子(有完整结构的种子,也有缺少胚或胚乳的种子)让学生回去实验使其萌发,并让学生上课时带来。结果,几天以后,学生就纷纷提出:我种的种子怎么没有萌发呢?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自然就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笔者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肤浅地谈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问题,主动探究,我将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