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

时间:2019-05-15 03:5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第一篇: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31 9:21:22 点击:4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加,以及我国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我国的高等院校进行学习,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增加35719人,同比增长12.21%,面对如此庞大、如此特殊的群体,如何保证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满足留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如何适应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摩擦和碰撞,这些将是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所瞩目的焦点,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着力解决的问题。

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学位留学生的计算基础课程始于2008年,授课对象为全校的学位留学生,我校招收的学位留学生的主要来源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地区,还有少部分来自俄罗斯,通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语言沟通障碍来我国高等院校学习专业课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如俄罗斯、印度、伊朗、韩国、还有一部分来自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有些留学生来自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从小具有良好的英语环境,而有些留学生来自的国家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存在一定的方言和俚语,还有些留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的亚洲,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授课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以及个人重视程度的不同,授课教师的口语水平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文科类的授课教师的口语水平要比理工科的英语水平更好一些,年轻教师要比老教师好一些等等,这样和留学生沟通以及授课就存在了一些问题。

(二)留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留学生所在的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教育体制的不同,导致留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尽相同。只有少数留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来辅助专业课的学习,大部分留学生只是单纯地使用过计算机而已,还有一部分留学生几乎没碰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识处于空白阶段。面对不同层次的留学生,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必然会造成基础好的留学生时间充裕、精力旺盛,所学内容不够,而基础弱的留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使留学生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形式单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不同于高数、大物等传统学科,计算机基础课的软件平台不断地更新,新技术、新知识年年更新换代,该课程承载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越大,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目前,计算机基础已经融入了许多其它专业课的基础教学中,成为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工具,若没有打好基础,很难轻松解决专业问题。另外,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无味,与实际联系不密切,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而同时我国的基础课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这种授课模式有利于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但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受留学生欢迎。

(四)考试制度死板我国高等教育的考核制度大多以试卷成绩定夺,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仅凭一张试卷或一次操作的考核是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留学生比较排斥。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应改变这种仅凭一次试卷定夺留学生成绩的考核模式。

国外高校考试多为评价式的考核,大多以写论文的形式,以此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于他们对定理和公式不严格要求死记硬背,因此作弊情况非常少见,学生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国外的考核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二、留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国高等院校的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宗教信仰不同他们的生活、学习深受文化背景和民族的宗教信仰影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留学生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熟悉这些国家的文化特点,将它们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不要让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有所碰撞和摩擦。

(二)数学知识薄弱他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所应用的数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这是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所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他们的表现欲、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丰富。

(三)学习目的明确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目的非常明确,知道什么是他们想学的,什么是他们想要的,对待学习的态度务实,一旦达不到自己的需求,会主动和教师沟通、解决,甚至提出异议。

(四)团队合作精神留学生在团队合作上有着突出的表现,这是由他们所受的基础教育环境影响。国外的留学生在受基础教育时,往往会根据个人兴趣加入一个或多个团队组织,使得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五)自由散漫留学生的行为过于自由化,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自由散漫,自制能力差,会迟到、缺课,只有当授课内容真正吸引他们的时候,才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他们才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三、教学策略结合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独特的特点,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一)克服语言障碍计算机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全英语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英文教材、英文课件和英文实验平台。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随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课下走进留学生的生活,多交流、多沟通,为留学生的学习扫除语言障碍。

同时,我校为了提高授课教师的口语水平,每年都会举办口语培训班,同时为授课教师提供去其他高校进行进修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授课教师的口语水平,让我们授课教师敢于说、乐于说,为留学生的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立免修制度,分层次、分类别教学首先,为了给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我们应该提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免修机会。留学生新生入学时提供一次考试的机会,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可以自己申请免修课程。这一举措为计算机基础好的留学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激励了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其自学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为了适应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能力的不同需求,我们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采用因材施教、统筹兼顾的教学方案,开展分类教学。其教学内容应该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有所区别,切实改变不管文科还是理工科都开设一门课程,讲授相同内容的状态,应该使留学生的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为后续的专业课服务,以此来提高留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实现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最后,对于基础比较好、精力比较充沛、学习刻苦、认真的留学生,除了安排少量的基础性实验和适量的设计性实验外,还要多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课堂教学改革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地激发留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让留学生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善于联系实际,同时要有意识地将最新的学科前沿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将课程中所涉及的计算机原理与实际应用进行类比等等这样一系列手段来激发留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让人认识一种事物,所运用的方式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用语言描述比用观看实物或图形要多用一倍以上的时间,自己通过不同途径主动获取的知识要比别人讲授被动的获取知识花费的时间要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直观教学,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丰富的形象思维。国内的授课方式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而国外授课往往是“启发式”的授课形式。为了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使得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我们在给留学生授课时,应采用这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结合理论进行总结的授课模式。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留学生的行为过于自由化,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他们思维活跃,遇到自己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会随时打断教师的授课,提出自己的质疑。利用这一自身特点,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留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授课中,唤起留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同时,针对留学生群体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一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部分章节内容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演讲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就改变了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教与学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记忆,加快了学习的步伐。运用互动讨论式教学,增强了留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其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给学位留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我们有相应配套的教学网站,教学网站资源极其丰富,在网站上,配有教学辅助资源和软件教学。授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网站布置实验任务,留学生可以在教学网站上和授课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问题。留学生们在校园网上可以阅读和下载有关教材的多媒体课件、实验的电子文档、电子教案等,同时,还可以进行在线测试。

(四)考核制度改革考试作为检查和评判留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被广泛采用。但是随着高校办学方针政策的改变,在留学生人数成倍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了一些弊端。在考试、考核上,我国高等院校留学生的考核制度应该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方法,即仅凭一张试卷的成绩来评判学生的能力,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我们需要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案,吸取国外的授课理念,把评判标准重点放在留学生平时的讨论课、演讲等形式上面,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以此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避免留学生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等现象,使得留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弹性考核。我们的教学考核既要重视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又要关注留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向进行多元化的弹性考核。除了开展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结果性评测,还应针对留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讨论、演讲等等过程性评测,从而使留学生的考核更加公平、公正。多元化的弹性考核,可以使留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留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进而从总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国际声誉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学习的专业也从单一的汉语专业扩展到了各种学科。为了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作为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回顾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深深感到计算机基础课的授课情况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如何更好地贯彻计算机教育理念,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增强留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和应用能力,成为本课程最为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沈湘云,李莉平,张建生.东南亚留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高教视窗, 2005(4): 221-222.[2] 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3.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本文作者(卢 奕),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授课方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网络技术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发展中的热点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的术语,概念及新技术,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及实现技术。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课程。鉴于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重要性以及社会的需要,开展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改革,对提高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初步探讨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对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多采取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教育缺乏创新模式。在网络技术的教学中依然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采用很少。传统教学手段的大量采用使学生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同时传统的考核手段使得学生通过大量记忆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学生实际操作与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较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差,难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二)知识体系结构陈旧.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

目前绝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难以接受到较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网络方面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专业知识、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这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较新的网络知识与软件,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的需求,导致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三)网络实践的环节缺乏,学生实际运用和管理网络的能力欠缺

当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注重网络理论知识的讲授,网络技术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需求同样反映出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教学中实践与理论课程安排比例不合理、学生网络操作与管理能力差等局限性。

(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水平不理想 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目的不同,给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条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除涉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外,还涉及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等专业课程,而计算机网络基础又是其他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如实用组网技术、Intemet的连接与使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很难让非专业学生理解相关的网络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些学生面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困难,这势必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此外,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开展时间不长等也是导致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进探讨

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考,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能力。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把一些复杂的网络理论和技术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讲解给学生,这同时也为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操作的考核,做到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安排学生参加网络技术的社会实习,以达到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巩固教学成果。

第二,改革教材体系,建议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编写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程,并及时跟踪网络技术的进步,调整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第三,加强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大纲,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要重视教材选取。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可以考虑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材;对于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考虑选取Intemet应用、网页设计等方面的教材,做到因人施教。

第四,加强网络技术教育的硬件方面建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校园网教育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方便课件生成、教育信息的获取。通过Intemet网,扩大教育信息交流。建立校园网信息系统为学校多媒体课件制作、管理、点播演示、学习、练习、考试和评价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了理想的网络信息环境。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安徽理工学校(原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坚持教学改革创新,培养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实践与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2002年,计算机专业被省教育厅授予中职学校省级示范专业,2004年被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七部委确定为计算机及软件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2005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一、理念与时代零距离

进入新世纪,中专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改变,已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就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定位与取向。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学校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确保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零距离对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坚持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观。

二、专业与市场零距离

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取向。学校树立以特色和就业为战略高地的专业设置方向,根据社会用工需求,灵活应变适时调整与细化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和优势,满足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愈加突出,学校本着满足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基本原则,于2001年增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尤其是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力度加大,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兴起,急需大量技能型紧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针对电视广告、动漫制作等大众传媒行业计算机美术设计制作技能型人才馈贬现状,学校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开设了“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软件美工、广告 设计、网页制作、三维动画等技能型紧缺人才。

专业与市场零距离钦接,形成特色和优势,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增强了学校抵御中职教育改革风险能力,拓宽了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与职业零距离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其根本要落实到教学上,构建一个适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平台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学校坚持三个面向,进行改革创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距离贴近。

按照社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的要求,本着简化理论、强化技能的课程改革原则,废除传统三段式课程设置结构,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体二翼”模式职教课程体系,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为“主体”,以“中专学历文化知识结构和技能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为“两翼”构建课程体系,实行“职业化、模块化、技能化”教学模式。

四、实训与岗位零距离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着硬件做强,软件做优的改革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学校重视在高层次上加强有职业特色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创建培养与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条件。

近几年学校加大计算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同时坚持校企联合,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实现“2+1”教学模式(两年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训),与苏州友达光电、绿原科技、温州人本集团等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训协议,实现教学实训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轨。

学校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和岗位技能证书制,重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计算机专业现有“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考点”、计算机维修、计算机网络等1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的双证率达到近100%。

五、学生与就业零距离

学校坚持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开展“订单式”培养,为社会培养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 才,真正做到学生就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融合。

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学生就业直通车,使学校、学生、企业在校企结合中找到了共同点,真正实现了学生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的共赢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使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在近几年省内及全国性的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01年在全省商业中专计算机应用比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两个单项第一;2002年在全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学校选手荣获网页制作一等奖,图形图像处理优秀奖;2004年在安徽省国资委、发改委等九部门组织的安徽省首届计算机技术大赛中,学校代表队喜获团体冠军,并取得个人预赛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在全国职业教育课件制作比赛中,学校参赛课件“轻轻松松学VB”获得中职组二等奖。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巩固率、企业关键岗位占有率三项指标不断提高。

第四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

计 算 机 基 础 课

教 学 反 思

学校:黎城职高 姓名:魏彦苗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反思

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因此,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使之能充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便是重中之重了。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涉及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作业评价等各个方面。可见,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教学反思!作为一名青年一线教师,我觉得应该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用适当的方法做好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讲到“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这一节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在网站上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但是事实上有些同学老早已经会用电子邮件了,而有些同学甚至连什么是电子邮箱都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为此,我们可以让做的快的同学先用申请好的E—MAIL设置Outlook的帐号。另外,还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练习。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即所谓的“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学会知识,巩固知识。上课前,要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由于计算机教学以传授实际操作为主,我们要针对某个教学目的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我们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比如,在设置163.com免费邮箱的“发信服务器认证”功能等操作时,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能学生更好的掌握知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如有些任务对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些难度或出现一些悟操作时要及时的进行讲解更正或电子演示。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能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教学后反思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教学中的精彩场面。课堂教学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进入“角色”,往往“灵感”顿生,创造出成功的教例。因而教师在课后教学情感还没有从头脑中消退之时,应立即进行反思,思考精彩场面的主观原因,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再创精彩场面等。必要时可作些局面记录,以便再教时运用。

2.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出现疏漏与失误。出现失误后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贻误了不少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思考对失误的补救措施。

3.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在计算机课的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往往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表现出来。课堂上学生正聚精会神高度注意教师,或偶尔点头示意,或偶尔面带笑容而积极回答这说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教学得体、方法有效。反之,课堂表面安静,学生面无表情或坐立不安、交头接耳、目光愕然,这说明教师讲课不够精彩,空洞说教,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上完课后,应及时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计算机学科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也才能为培养21世纪实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完成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的飞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为培养21世纪实用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黎城职高魏彦苗

第五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反思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此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是高职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高职学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弱且普遍都有一定程度厌学,他们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更对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高职学生的教学需要。现总结如下:因材施教,分专业设计教学情景

项目应融合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于一体,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对不同的专业选择选择不同的专业项目,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来因材施教。比如:我在讲解excel排序和筛选时可要求旅游专业学生从给定的旅游路线中按费用进行排序及从各个城市指标的总表中筛选出最适宜居住城市等,让学生感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他们的专业有融合之处,也更能体会学习计算机的必要性。而对于”建筑装饰”班级的学生我们就应该设计“装修报价表”项目,对于“汽车专业”班级的学生我们就应该设计“汽车配件销售表”项目,让学生感到这个知识点能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有用;接着通过讲解excel公式和函数的应用,让学生知其所然,明白了公式和函数应用的区别;最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学生兴趣盎然,便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另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脱离了应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纸上谈兵,因此在选用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实用性,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Word章节中让学生设计一份“个人简历”等,在Excel章节中让学生制作一张张“课程表”、“成绩表”等,在PowerPoint章节中让学生制作一份“自我简介”的幻灯片等。这些项目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项目,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每个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要做到由少及多,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循序激进,这样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是先由学生搜集素材,分析该项目的特点,并对该项目进行子项目的划分,确定每一个环节的步骤,最后由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项目。如在讲解Word时以制作“个人求职简历”入手,从文本的录入到加工处理,文本的格式化到插入个人说明的表格、照片、页眉页脚等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美化,就会更清楚Word软件有什么功能,并且能熟练掌握应用这些功能。又例如在讲解项目“毕生论文格式排版”就可将Word中文件的新建、编辑、格式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等所有内容均涉及到。讲解时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论文作品展示,再选择子项目依次讲解各个知识点和操作,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讲解。

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的多种思考视角,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启发他从更高的层次思考一些问题,而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角度引导他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导,分组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通让学生回答关键问题,来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例如,在Excel数据处理的教学中,在讲课前采用的案例是一个学生无序排列的成绩表,提出的问题是“该成绩表的视觉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看法:应该依据成绩(或学号)按顺序排列,最好能把分数不及格的学生姓名筛选出来等等,所以很自然地引出了如何使用Excel中的排序以及筛选功能来完成这些操作。随后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完成相关操作,教师只做点评和补充,说明其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便可快乐高效地完成教学。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每个部分结束后都应安排一个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设计任务,比如运用Word进行图文综合排版、制作一份精美的个人简历,运用Excel进行全班同学成绩的统计分析,运用PPT制作一个生动的微型课电子课件。对于生动的课件,可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让同学们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课件奖,在活泼生动的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和钻研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对于获奖的同学可以给予适当的加分以资鼓励,使得期末成绩更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水平。在课程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该门课程内容相关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这样,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都会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詹自胜.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08,12

[2]熊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J].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2010,5

下载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教学改革

    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教育教学工作是各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其终极目标。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也最能展现各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体现名校风范。我就结合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我院的精品课程,近年来,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课......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精选5篇)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邓晨曦1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计算机信息论文: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5篇

    计算机信息论文: 信息论与编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本文在分析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

    《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结项报告[五篇模版]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课题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研究报告 马学涛 李永 王晓超 张一帆 倪朋 朱俊波 2011年10月 - 1《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报......

    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与实践

    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与实践 加入时间:2004-6-14 作者:bx 来自:摘自:《淄师附小》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由于其......

    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王坤发摘要:专业课教学改革事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到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诸多方面教学改革。关键词:改......

    商务英语泛读教学改革与实践

    商务英语泛读教法改革与实践 陈秀兰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外语系 230601 摘要:商务英语泛读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文以虞苏美主编的《新编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