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时间:2019-05-15 03:3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第一篇: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

——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郑桂华谈语文教学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中国教师报:不久前听了你在六年级执教的《少年闰土》,为了采访你,也看过你的一些课堂实录,我发现你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太一样。现在很多老师上语文课,经常是情景导入、品味文本、体验情感……最后往往还有一个拓展延伸,有许多安排。而你一堂课下来,好像就是抓住某一点,“不蔓不枝”逐步深入,而且不管是给什么年级的学生上课,都有这个特点。这是你上课的一贯风格吗?

郑桂华: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我觉得自己经历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再到“实施语文课程”这三个阶段的转变。所谓“教课文”,就是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里写什么知识,教师就讲解什么知识;考试中就检查什么知识。比如那时候教《晋祠》,就让学生按照课文里描写的情况,去了解晋祠的结构布局、建筑特色,并学习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教《两小儿辩日》,就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分析谁对谁错;教《荷塘月色》,就让学生体会荷塘是如何的美,找哪里是比喻,哪里是拟人……这样来教语文,感觉好像不是怎么难,但时间一久,就走进了机械肤浅地诠释课文内容、零碎地教授语文知识的模式,不要说学生学得没劲,连自己也感到厌倦。

后来,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我渐渐知道了上面所说的“教课文”的局限,明白了“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课上的含义,开始在两个向度上开展语文教学探索,一是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二是追求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背后的规律、“然”以外的“所以然”,将这两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落实。

中国教师报:你说的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具体指什么?它与教参里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什么不同吗?

郑桂华: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可能与传统的诸如“文以载道”这样的理解不太一样。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我认为,应该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一句话,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基于这样的前提,我对许多课文的突破口和教学重点,都不是一般语文教材的教学提示或参考书中推荐的教学重点,而是我认为这篇课文比较具有“语文价值”的地方。

比如,《安塞腰鼓》我认为最有“语文价值”的地方是作品的词语、句式等表达形式与作品思想情感的关系,《<呐喊>自序》是形象化表达,《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人物与主题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课堂里学习的是语文知识,锻炼的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理解力、判断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进入人文熏陶和价值观培养的。

建立不同文本的阅读“图式”

中国教师报:现在的教材,好像没有按照这样的思路编排的。比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单元主题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二主题是: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主题划分都不是以“语文价值”为标准的。按照你的思路执教单篇课文没问题,但似乎不太适合现在的教材。

郑桂华:是有这个问题。为某一篇课文确定语文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合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来观照、考察,这种随意确定一篇课文“语文价值”的做法就有问题了。所以,有必要做两件事,一是列出学生在语文课上所必须学到的“语文价值”,并对其进行排序,二是探索适合学习“某类文体文本”的阅读图式,以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好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课文课程。我目前正在做这个事。

中国教师报:探索适合学习“某类文体文本”的阅读图式,会不会使语文教学机械化,简单化?这样做有什么合理的依据吗?

郑桂华:我们常常依据一些标准,将一些文章归入一类文体,而把另一些文章归入另外一种文体。既然能被归入同一类文体,那么,从逻辑上说,这些文章就一定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类文章的相同的特征。如果找到几篇典型的文章,总结出这一类文章文体中所隐含着的共同特征,然后试着以这些特征为线索,去阅读理解这些文章,也许就能总结出阅读这一类文章的普遍适用的方法,从而建立起阅读这类文体的“图式”。

比如,我教《荷塘月色》,首先引导学生梳理出朱自清夜游荷塘的行动过程,分析作者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眼中景物的色调,再进一步探询作者的情绪变化,最终发现“家”与“荷塘”这两个意象对于作者朱自清的意味,以及对于读者的意味。用这样的阅读流程去指导其他抒情性散文的阅读,有一定的适用性,或者就可以称为散文阅读的一种“图式”了。这样做,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情况。

重视主问题设计,细节灵活处置

中国教师报:听你的课,读你的课堂实录,感觉你的教学过程非常轻松流畅,这是否与你重视把握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有关?

郑桂华:对。现在,我在上课之前,一般只要对课文熟悉,只要牢记课文的核心价值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如何接近这个核心价值,上课流程走向如何,则完全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中国教师报:听起来有点随意。课堂纪律,教学环节设计,导入和小结,这些你不在意吗?

郑桂华:这里有个变化过程。刚开始走上中学讲台时,我和绝大多数的语文同行一样,每天想得最多的怎样理解课文,怎样上课才不至于让学生厌烦,不至于让分数落后很多,以及怎样维持课堂纪律,等等。上课时,尽量多提问学生,准备小黑板扩充教学容量……我把这个阶段叫做“适应课堂”。

后来,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我开始进入“驾驭课堂”的阶段,即讲究教学设计,注意运用教学技巧,追求课堂气氛。比如为课文找一个好的突破口,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段值得回味的结束语;到哪里抛出一个新巧的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我应该怎么应对;到哪里用小组讨论,到哪里形成高潮,在什么时间进入下一个环节。就像经营一篇文章那样,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过渡照应。

中国教师报:这是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而且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一个追求吧,特别是在公开课上。

郑桂华: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有时还相当出彩,颇能赢来一些喝彩声。但是,精巧细致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按照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顺着教师预想的教学思路进行的,常常把学生的基础、理解力、表达的随意变化等可变因素排除在课堂之外。一旦学生的理解达不到教师的设计要求,或者学生的问题超出了设计范围,教师就不知所措了,不是生拉硬拖、强迫灌输,就是听而不闻、回避问题。这样的课结构完整却比较生硬,表面热闹却缺少生成性。后来我就逐渐扬弃了这种上法。我希望自己现在的课是基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语文课,这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教学立足点的转变。

中国教师报:生成是现在很受重视的一个词汇,可是每堂课,总还是需要有一个基本的预设,有一些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吧?

郑桂华:课堂基本的设计肯定是有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把握课堂的核心价值。我的一般原则是,设计大体有序,具体细节灵活;能由学生说出来的,教师尽量不说;教师多实施课程方向调控,少理念意识的强迫灌输;让对话承担起多种功能。对于一堂课来说,不存在一定要具备什么基础、达到什么理解程度的学生,没有哪些内容是非完成不可的学习目标,没有哪个内容非要用多长时间来完成不可。比如学习形式,虽然总体上以学生表达为主,但也没有认定哪些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才算好;再比如板书,虽然大体有设想,但具体用哪个词语,几乎都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去选择,从学生的读书中去发现,在自我的调整中比较筛选。这样一来,绝大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在享受课堂,享受学生的智慧与成长。

中国教师报:如何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这样的情况?你这样的教学似乎个人特点太鲜明,别人不太好学?

郑桂华:生成肯定不是走到哪算哪,教师还是要能够掌控教学过程的。这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握住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然后设计好教学的主问题。

像我这样上课,主要还是与我的语文教学观有关,也与我10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有关。以前有老师对我说,你的课听着很好,但我们学不来。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我的课操作性很强,一步步很清楚啊。后来我发现,我这样的课,需要教师发自内心地期待学生有所发现,这个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很担心,要是学生讲不出怎么办?我也会有这样的考虑,因此我的课总会设计至少三到四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上《安塞腰鼓》,我设计的第一层目标,感受这是一篇充满豪迈激情的文本,这个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第二层目标,发现这种豪迈激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第三层目标,为什么《安塞腰鼓》会有这样充满激情的表达形式?这样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学生没话说的情况,教师也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当然,因为我上课前只有一个大的思路,三至四个板块的活动设计,没有很详细的师生问问答答的具体设计,所以,我的不少课在结构上的确也显得不够严谨和完整,需要改进与提高。

对教师的期待要切合实际

中国教师报:你刚才提到,你对许多课文的突破口和教学重点,都不是一般语文教材的教学提示或参考书中推荐的教学重点,而是自己认为这篇课文比较具有“语文价值”的地方。那你如何看待这两年很多人对教师依赖教参进行教学的批评?

郑桂华:我认为,教参是一线教师很重要的一个工具,批评拿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进教室的教师是不够公道的。大家对教师的期待太高了,有些时候高得不切实际。如果这位教师备了课,对教材和教参有了充分的理解,那么按照教参教学应该是被允许的。这种批评,是期待教师很博学,很投入,除了教材和教参,教师要有更广泛的阅读,更丰富的积累,更高强的本领。当然,教师的工作是培育下一代的工作,肩负着民族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教师的任何期待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重,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其将期待主要放在保障不够的教师身上,不如好好建设我们的语文课程,好好编写我们的教材教参,多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备课资料。这样多路并进,既减轻教师的压力,也为教育质量提供多重保证。我个人觉得,可以让教师拿着教学用书就能上课,指望教师在工作之余花大量时间重起炉灶式的备课是不现实。少数杰出教师的努力不应该成为、也不可能成为多数教师的工作标准。

不过,如果一个教师现在完全按照教参教学,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的确也很让人恐惧,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调整为好。

中国教师报:如果教参编写得好的话,你认为教师可以依赖教参。那作为教材编写者,你是不是更希望老师们完全信任教材?因为教材编写应该比教参更严谨些,考虑更全面些。

郑桂华:在目前,我认为老师们对教材的态度应该是“看清”和“看轻”。看清,就是能够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对教材文本有相对准确的解读。教材是教材组、审查委员甚至社会人士等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凝聚着集体的智慧,研习教材,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的前提。那种一味批评教材种种不是的做法是不够理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轻教材,这就是说不要以为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文质兼美,不能批评。

比如有一篇课文《书生论剑》,学生普遍不喜欢读,说读不懂。有人以为是因为文章太长了,但有的文章比这篇更长,学生却喜欢读,读得懂。这是一篇评论文章,文章评的是什么?标题说是“剑”,文中却一会儿是剑,一会儿是青铜剑,一会儿又是剑器,中间也缺少明晰的过渡转换。文章后面有一节内容,论点是“今人爱剑胜过古人”,后面的论证都是在讲今人对剑的丑化,论证与观点是矛盾的。所以,学生看不懂不是因为自己的阅读能力,而是文章本身有问题。

有个语文读本中有一篇文章《坠落之间》,是讲母亲跑过街道接过从楼上坠落的女儿的故事。文章里有些表达很糟糕,什么小孩掉下来,“像翻飞的燕子”,“划出一道弧线”……我曾连听三节课,没有一个教师对此提出异议。有的老师说,我们也觉得这些表达不好,可是这是教材啊。

这当然不能怪老师,毕竟我们对权威的服从有太长的历史,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但这些至少说明,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老师可以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教材。我个人甚至主张,教材选文时,就应该选择一些有问题的文本供师生有意识地批判性阅读。

看轻教材的另外一点做法,就是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学生情况与办学特色改编教材,甚至编写使用自己的校本教材。

语文怎么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中国教师报:现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三维目标”,而实际教学中分数至上倾向没有多少改变,处于夹缝中的教师难以应对。你觉得,你的语文教学观能够被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接受吗?

郑桂华:这个问题我想说得远一点。以前,我对价值观这些东西有点不以为然,现在觉得人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但是,这个价值观必须是真正属于他的价值观,不是口头上标榜的价值观。新课改推行这些年,老师们普遍接受了很多新理念,但是很多理念还只在“知道”层面,内心是不是真的接受,不好说。比如老师都知道应该爱学生,至少也应该尊重学生吧。而私下里,很多老师都会说,对学生要凶一点,这样学生才会听话。这是他真正的工作体验。他“知道”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但没有得到好的体验,这个观念没有得到正强化。所以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他就不可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

中国教师报:这也许是因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这种正向体验,才会产生知与行的背离。

郑桂华:对,这是一个方面。问题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哪个更占主导?哪一方应该主动转变?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我以为是课堂这个“场”给他的。如果老师从来就不好好倾听学生发言,怎么能指望学生懂得尊重,懂倾听的重要?课堂应该是一个“场”,而这个“场”首先应该由教师来营造。再比如,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的逻辑,不是“教”的逻辑,这个转变,也应该是由教师主动选择为好。这些都涉及到教学观甚至是价值观的问题。

中国教师报:你有1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从来不在乎考试吗?可能会有中小学老师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郑桂华:我也重视考试啊,我带过三届中考一届高考,成绩也还不错的。一张试卷,都有什么题型,试题背后考查的是什么知识或能力,这些我都研究啊。这些都明确了,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定能考好。有的老师一边怕考试,一边又不去研究考试,我真有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的经验是,考试是最小的事情,语文素养是更大的东西,教给学生方法,改进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真善美的体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也就是有了足够的语文素养,考试就是小菜一碟了。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语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你认可这个说法吗?

郑桂华:语文教学长期一直是存在很大问题。现在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上,但我们还没有提供很好的实践模板给教师,从教材到课程,都还有建设的空间。如果教材编写更合理,教参内容更切合教学实际需求,那么教师在教学时肯定会从容些,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如果我们的教师有足够的敬业精神与专业素养,我的意思是有实施语文课程的意识,一节课之后教师能够想到学生获得了什么,如果能长期这样做,还能说语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吗?

语文教学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情,我追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堂,也以此与同行共勉。

郑桂华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博士,原华东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著有《听郑桂华老师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语文》、《写作新视点》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和《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初中作文实验教程》、《新语文个性化写作》等丛书。(本报记者茅卫东)

第二篇:从“倾听、阅读”到“表达、实践”

从“倾听、阅读”到“表达、实践”

河北省新乐市教育局教研室

周素辉

摘要:善于倾听,就要学会尊重,心灵需要沉静,倾听是一种智慧;享受阅读,徜徉书海,沐浴书香,让学生与大师对话,凝聚千年人生智慧,开拓人生思维;敢于表达,说出真心话;勤于实践,让语文知识和学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善于倾听,享受阅读,敢于表达,勤于实践。

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作为教学教研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更感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的艰巨与光荣。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在历次教改中备受关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站在教改发展的前沿摇旗呐喊,呼唤改革与创新,并积极尝试新课程教学理念,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着师生的激情与活力,闪烁着师生的睿智与情趣。从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从教学过程、方式方法的转变,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无不体现我们教师的辛劳。

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本原则,优先发展教育。国家从战略高度要求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到人力资源强国,这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将“语文”这一母语抓紧抓好。语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根本抓起,从拼音识字到写规范汉字,从善于倾听、准确阅读到深度思考,从语言表达、真情倾诉到语言运用、实践创新等等,我们都要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既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盈着磁力,激荡着活力,又要充满创造力,成为师生共同展示智慧的天堂。

一、亲近母语,感悟中华语音的魅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从上古音韵到现代音韵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代楷书的汉字简化,我们的汉语言发音流畅、铿锵优美,形体端庄方正、绘形绘色,表意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当今时代发展迅猛,随着我国汉字能够快速输入电脑,汉语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汉语受到各国人民青睐,世界100多个国家相继开设孔子学院,一个全世界都在学汉语的热潮正在掀起又一个高潮。

比如“美好、漂亮”的发音měi hǎo piào·liɑnɡ,声韵调和谐优美,从发音口型到表情心理,读在口上,表情在眉宇之间闪现,情感流入到心里,那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再如“悲哀、沮丧”的发音bēi’āi jǔ sànɡ,听起来就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表情和心理都

显得那么压抑,如此等等,可见我们的汉语言真是意蕴丰厚,博大精深。如果再从字形上进行分析,“美”体现在我们祖先在祭祀、庆祝狩猎时,头戴象征吉祥的羊头面具,载歌载舞,表现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美”的含义也就很自然地显现出来,再如“室中有女为‘安’、手下有女为‘妥’、有子有女为‘好’、人靠近器皿表示就要吃东西那就是‘即’、而人在吃饱了就要离开器皿走开就是‘既’”。有时候,我们将这些经典的东西所忽视,而许多外国人却将我们的汉语视若至宝,加以学习和研究。因此我们要将大力弘扬汉语言文化,将僵硬的知识化为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的学生读起来津津有味,写起来端端正正,流畅优美,讲起来意味深远,在给学生以知识的同时,传递一种智慧,激发其热爱母语的深厚情感。

二、善于倾听,虚怀若谷凝聚人生财富。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往往沉不下心来。这有一定道理,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交流互动、激烈论辩。这或许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好处,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但是也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静下心来,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对别人是一种尊重,对自己也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可见古人非常推崇少说多做,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才会凝聚自己人生的财富。

善于倾听,就要学会尊重,要看说话的对象,对长者要敬重、对同学要和气、对幼小要充满关爱。要善于筛选发言者的观点、根据和逻辑顺序,适时插话以表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场合是课堂,听别人说话就要让别人将话说完,不要不停地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我们要教会学生耐下性子倾心听取他人的发言,善于整理他人的理论根据、事实根据和观点,然后思考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说话时才会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而简明得体,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服和掌声。

心灵需要沉静,倾听是一种智慧。喧嚣的课堂并不一定符合新课改,相反,倾听国学经典所流露出的哲理,所表达出的深邃思想内涵,没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是绝对不可能的。让我们的学生拂去心中的浮躁,保持心灵的宁静,品味经典的魅力,那将会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情胜有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听不出《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对张生说的“你去吧”三个字的无穷意蕴的。

三、享受阅读,拓展人生思维的空间。

新课改倡导绿色阅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鼎力支持,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关爱自然和生命,构筑精神道德绿色长廊,培植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好少年。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绿色阅读理念,让我们的学生学会阅读社会与人生。通过阅读古今经典,让我们的学生徜徉书海,沐浴书香,让今天的学生与古今中外大师对话,穿越时空隧道,凝聚千年人生智慧,开拓人生思维的空间。

在家庭,我们倡导著名大师托尔斯泰家庭亲子阅读模式。每天晚上,(父子、母子、子女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然后进行交流阅读的收获,享受阅读的乐趣,这对子女的成长将大有裨益,对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有很大好处,并且好习惯一旦

养成,那将会受益终生。

在学校,我们倡导师生共同阅读,老师有自己的阅读内容和要求,学生有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目标措施,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阅读激励机制,师生阅读相互促进,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读书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共读,让阅读形成习惯,树立大语文阅读观。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我们要能够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让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古诗文经典诵读、中华美文吟诵会走进课堂,实现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让读书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部分,进而让我们的师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到:阅读丰富人生,阅读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在课堂,我们倡导整体阅读,层层剥笋,拓展延伸的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整体阅读文本,感悟文本渗透的思想内涵,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再由整体到局部,细心揣摩体会句子、段落的含义,尤其是重点词语的运用,如动词、形容词的准确运用对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非常重要,还要注意关联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其次还要注意写作手法如“对比、拟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运用。阅读激发情志,我们要善于剖析作者的心理情感倾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学一篇文章,衍生一类文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敢于表达,说出真心话。

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敢于表达自我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交流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技能。学生不敢说或者说不好,这对老师的教育有关,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多少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说的怎么样,我们关注了多少,我们是否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生存与发展的后劲?

新课程倡导三重对话,师生之间、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无须掩饰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不做作,不说假话大话,我们需要真实的课堂,就需要学生敢于申诉自己对文本的见解,哪怕偏激和错误,有人说“教室就是矫正错误的地方”这有一定道理,比如“眼看着大火把邱少云活活烧死,我为什么不救?父亲不顾安危穿越铁路、艰难地爬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严重违反交通规则,鲁提辖狠狠地三拳打死镇关西,也太狠心了。”等等,学生敢说是好事,老师要通过论辩,合理引导,正确分析,帮助学生如何读书、读名著。

我们要教会学生读书论辩的方式方法,不以今律古,也不以古律今,师生在争鸣论辩中丰富学生的情志,让我们的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理空间,享受语文课堂语言交流的魅力,这样就会感到:通过表达论辩发现自己思想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逐步健全,从而学会真情倾诉,合理表达,用真心、真情赢得真理。

五、勤于实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也是一门综合的基础性学科,语言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语言,因此,语文课要上成开放的课堂,而不是封闭僵硬的课堂。

我们看一则美国的课例——《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课堂上,唐娜老师创意而又实用的“游戏活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书写“我不能”,然后折起“我不能”,埋葬“我不能”,转变为“我能行”,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这样开放的课堂,教师将“快乐、自信、积极、乐

观”的人生态度根植于学生的心底。我们再看一则英国的课例——《爱心增长课》,学生在引领“盲人”走路,搀扶“肢体残缺”行走中培养学生的“爱心”。现在的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了,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勤于社会实践。要知道在应用中才会不断创新,我们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社会调查、古诗文诵读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以体现我们语文教研教改充满生机与活力。

知行统一,推进素质教育,根本在于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我们要改变观念,坚持以用为本、以人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语文知识和学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但我们谨记: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要将语文和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全面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邮编:050700 地址:河北省新乐市教育局教研室 姓名:周素辉 电话:*** 4

第三篇: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 海安县机关幼儿园

曹梅

邮编:226600

幼儿教育如何以“幼儿发展为本”,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以培养活泼开朗、勇敢自信、文明乐群、好奇探究,具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21世纪的儿童?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实现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尊重、享受自主、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开发?课改研究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思维的深入,通过学习、实践,我们越来越觉得“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的内部需求”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是课改对广大教师的呼唤。

新《纲要》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六款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既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生活与教育、教育与生活,由来已久。在教育史上一直是许多教育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二者原本密不可分,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教育部门,产生了学校,从此,教育从生活中走了出来。应该说,最初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是与社会进步相联系的。然而,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却日益被形式化,它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愈拉愈大,以至于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使教育一天天地走向形式主义,于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变得“为教育而教育”;我们的儿童也一天天地失去生活的乐趣,被修理成机器人。面对教育的这种危机,“向生活世界回归”便成为教育界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而这种心声又通过课程得以反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核心的理念,即课程的生活化、经验化。这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导思想。在新《纲要》(试行)中,总则第四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新《纲要》所阐述的这一思想,正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而又核心的理念,也是当今“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这一思潮在课程中的折射,而课程的价值,也只有在真正实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一、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教育内容,变关注文本为关注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价值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生活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而不是从文本和概念出发。当年的陶行知先生,曾把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跟头,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但我们成人往往视而不见,我们缺乏教育的敏感,总习惯于从文本和概念中为幼儿选择教育内容。比如:儿童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随着身体长高,衣服会变小;儿童每天要吃饭,吃饭要用餐具,餐具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的,有不同的用途;餐具也有大小多少;餐具的摆放是分类的、有序的……这些都是每一个幼儿司空见惯的。然而,我们的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些,喜欢从概念入手,喜欢以经过抽象处理的各种图、形和教具来进行计数、形状、排序和分类等活动,久而久之,幼儿的数学活动便成为脱离幼儿生活的纯学具的操作,自然也就无法“用简单的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再比如:对幼儿进行关爱和同情教育时,我们常常习惯于从文本中去寻找故事,从媒体中去寻找线索,或者创设一些情境,向幼儿进行关爱和同情教育,这些做法都无可非议,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发 1 生在儿童生活中的事和人。在有些幼儿园,有些智力迟钝、或有孤独症状的儿童,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还常常被其他儿童嘲笑。幼儿是无罪的,问题出在我们老师身上。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抓住这些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事和人,帮助幼儿学会关心需要他们帮助的小朋友,我想,这会比讲故事、看新闻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生活中这样的素材可以说信手拈来,遗憾的是让它流失掉了。

二、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理性地组织幼儿的活动,变关注社会为关注幼儿

需要因人而异,需要因年龄而异。幼儿的课程,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社会的需要。人不是为接受教育而生活,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才去接受教育。生活的展开是一个过程,个体从出生、发展、成熟,直至死亡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是个人生活历程的全部内容。而成人生活和幼儿生活正是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生活。因此,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需要。

成人,是个体生命过程中的成熟时期的人。因此,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完善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丰富,都达到了生命历程的顶端。他们对世界的审视与幼儿不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已经高度的社会化了。因此,成人有着和幼儿不同的需要。比如,在优胜劣态的社会中,成人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必须学会各种生存的本领,为此,他们需要拼命的学习,有时需要超负荷运转。而幼儿不同。

幼儿的生活,是成人前的生活,那是一个与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在儿童的生活中,世界是“泛灵的”情感性的,一切东西都与人一样,有眼、有嘴、会说话。因此,儿童会着他的布娃娃诉说着什么,会因为他的小猫病了而哭泣。在儿童的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爱、合作和谦让;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因此游戏是他们最基本的活动需要。可是,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人把自己的竞争压力,延伸给了孩子。他们根据成人社会的需要,去设计幼儿,他们用成人社会的规则去要求幼儿,希望幼儿能像成人一样去面对社会。因此,幼儿不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而是在成人的控制下、以成人社会的需要取代了充满童真和情趣的需要,“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使得各种训练显得那么名正言顺。社会的优胜劣汰,成人世界的竞争,被理所当然地“引荐”给儿童。于是各种“热”不断升温,外语、电脑、各种考级、珠心算成了众多儿童的生活需要。幼儿园课程不断地“被迫”超载,儿童失去了应有的童话世界。如果未来成人具有的,现在都必须让儿童去涉入,如果社会需要的都必须让儿童现在就去学习,儿童岂不是生活得太沉重!付出的代价岂不是太大!因此,教育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应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我们主张的是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我们希望关注的是幼儿的需要。

在实施课程的全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自主地构建和实施课程,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发展。

1、关注幼儿的需要,使目标更具针对性。

《纲要》提出:要考察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儿童的现状,使目标具有针对性,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适合他们内部需要的外部条件。如:小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水果娃娃‟片段教学《水果照相馆》,老师对目标侧重点把握很好,通过①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②打扮水果娃娃;③为水果娃娃照片制作相框等活动,让幼儿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所以教育的作用也很显著。

2、关注儿童的兴趣,使内容更具情趣性。

以往,我们老师对课程的理解过于狭隘,把它等同于教材、剥离了幼儿生活实际,现在 我们老师把课程立足于幼儿的实际生活,注重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把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观察都引入了课程。生活中许多时候,孩子们熟悉的并不一定是感兴趣的。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教学过程、方法的设计非常重要。在“小树叶”案例中,教师既没有在课前发现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点,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假如在“话树叶”中,教师能提一些诸如“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小树叶中的秘密”等开放式问题;在“画树叶”中给足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提供颜料、彩色笔、白纸、水、小盆子、泥沙等丰富的材料,并顺应幼儿的探索兴趣,让他们自由的运用各种材料与小树叶发生互动关系。如用小树叶蘸上颜料在白纸上印画、用小树叶当勺子盛泥沙、把小树叶放在水上漂等,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3、关注儿童的水平,使方法、途径更具有实效性。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每个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选用恰当的方法,利用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途径,使他们在自我建构中真正获得最佳的发展,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有六个宝”活动中,我们把目光从文本转向儿童后,首先老师有意识的设置情境,观察儿童在活动中认识和运用感官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儿童的原有水平设计教学活动。如:针对儿童会用眼睛看的原有水平,减少了认识眼睛用途的课时安排,直接进入到让幼儿相互交流用眼睛看到了什么的活动环节,又针对大部分幼儿不会用鼻子闻的方法来感知事物的现状,教师注意增加活动,让孩子自己尝试发现鼻子是可以闻到气味的。通过综合活动,幼儿自己选用合适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特征,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能力。这样,关注幼儿的原有水平,选用最佳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教育,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4、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使评价更具有发展性。

在实施课程中教师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分析个人的智力和能力阶梯,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如:在“利用几何图形拼图”的活动中,教师变关注儿童的操作结果为关注儿童的操作过程,评价的重点是哪些孩子会又快又好的拼,哪些孩子是模仿别人拼,那些孩子还不会,然后在他们自己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为他们分别提供智力要求更高的、智力要求相似的和智力要求低一些的不同材料,以满足他们的不同发展水平。

三、利用幼儿的生活,自然而随机地进行教育,变关注课堂教授为关注生活中的渗透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纲要》中,有多处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不仅应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应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教育,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让我们的老师们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将它转变成一种行动。因为人们在接受一种新的理念的同时,与它相悖的原有的旧的观念不会自然消失,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顽固地左右我们的行动,干扰新的观念的执行。

多少年来,上课、教授在人们的思想上根深蒂固,它使人们习惯于在原有的轨道上作惯性运动。因此,当我们选择了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后,我们对教育路径的选择,常常是很自然地、不由自主地想到上课,想到教师的教授。比如,我们许多老师在选择“超市”作为幼儿的教育内容时,常常带幼儿到超市去参观,这种教育的途径,与原有的图片教学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参观回来以后,很多老师的做法却是问答式的交流,教师问,幼儿端坐回答:“你在超市看到了什么?”、“超市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原来参观时兴致勃勃的儿童,现在显得那么的无奈。其实,幼儿并不是对超市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他们只对能够引起他们兴奋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只对他们熟悉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对参观内容的交流,喜欢用自已的方式,他们喜欢参与式的、活动式的交流和表达,因此,教师在参观后,仍然 3 应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表达,去和同伴们分享。而不是回到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生活中的人和事原本充满了活力,但一旦被我们选中,就成了没有生命的教具。比如,吃点心、起床后的穿鞋,生活中的散步都可以自然而随机地渗透许多教育的行为,但是我们常常习惯把它们变成课的形式,似乎唯有教,我们才放心。致使有些可以而且应该在生活中自然渗透的内容,也一定要通过上课才能完成。再比如,《甜甜的梦》是适合小班的一首诗歌,它完全可以在午睡这一环节中自然地渗透,而无需端庄静坐地上课,同样可以收到我们期望的效果。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去思考问题,去设计幼儿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把幼儿从课的捆梆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当我们反思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仍然无法摆脱教材、课堂的控制,我们习惯于从文本出发,我们迷信于教师的教,致使我们的课程远离了幼儿的生活,无法收到它应有的效果。欲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幼儿园的课程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远离幼儿生活的、由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幼儿的课程,不可能成为幼儿有效的经验,也无法使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

第四篇: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案例分析

少教亦可多学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中国自古有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教育学家提出类似的教育理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近年来很多地区开始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学校迫于高考的形式所迫依然采用满堂灌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老师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想法,课堂上可谓讲解的面面俱到,看似负责任,却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在这一大背景下我通过学习“少教多学”的教育理论,并对学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这一堂写作课。

教材分析:中学生面对写作总是有太多的困惑,其中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每个人都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只是在写作与生活中间缺乏桥梁。本次教学的内容是高中人教版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一节。本章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材料的使用与处理,但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材料。所以如何将生活中的直接经历和间接经验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至关重要。

案例描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贯穿“少教多学”的理念,根据学生写作的现状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导学案,围绕“素材的来源”和“如何积累素材”这两个板块进行,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以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一次的写作训练中我听到了很多同学抱怨:“生活太平淡,太枯燥,写不出精彩的内容。”是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可是又有谁整天活在鲜花与掌声中呢?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皋我们也具备一双慧眼,从生活中发掘有价值的素材,那么写作就会很容易了。

二、检查预习

师:那同学们什么是素材呢?课前大家读了《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读完以后大家对素材是怎么认识的呢? 1 生1:素材就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积累。

生2:素材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些零散的材料。生3:素材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会发现素材有以下几个特点,源自生活、分散、未经加工、原始材料。

三、合作探究

师:既然素材源自于生活,那么我们就共同来探究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素材。师:请大家阅读我们印发的材料《迷》《握手》《少年初识悔滋味》三篇文章,并从中任选一篇谈谈作者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值得写的素材。(学生阅读文章,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师:大家看的非常认真,交流的也很热烈。你们一定有很多感想想与大家分享,现在就请小组选派代表来谈一下你所喜欢的文章。

生1:《迷》这一文章写的是自己的奶奶喜欢跳迪斯科,但不好意思让家里人知道,每天的行踪都很神秘,当我们知道这个秘密后都很支持奶奶的爱好。每个人的爱好都应该得到尊重,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一个家庭的和谐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和支持。师:那同学们家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生1:我从小就喜欢绘画,但一直画的不太好,在选择学艺术这条道路时,我曾经犹豫过,但爸爸跟我说:“只要你喜欢的爸爸就全力支持你,活在世上快乐最重要,不要害怕失败。”正是爸爸的这番话才鼓励我一直学到现在。

生2:我有个哥哥,由于小时候生病烧坏了大脑所以大家都叫他傻子,可是他在我面前永远都是哥哥的样子。每天下晚自习回家都能看到他在楼下等我,手里还拿个手电筒不停的往远处看。有一次下雨我在同学家呆了很久才回去,走到楼下我依然看见了我的“傻哥哥”,他的整个鞋都湿透了。

师:可见我们温暖的家庭生活是我们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相信我们每个家庭都都有“真善美”的感人故事。

生3:《握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校园故事,由于文中的“我”的私心和偏见伤害了一段美好的友谊,最后“我”还是理解了同学的好意。人与人在相处时还应该有一份理解和宽容。

师:那我们班里发生过类似的事吗?

生:高一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件很让我后悔的事情。XXX与XXX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放学还一起回家,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他们开玩笑,说他们在谈对象,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说过话。后来才知道他们两个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学习。我却用自己可恶的想法破坏了他们的友谊。

生4:去年XXX同学生病,而且他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就轮流在校医室照顾他,有的同学还帮他录了老师上课的内容给他看,那件事让我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师:学校生活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与关怀让我们这个集体有了强的凝聚力。相信类似的事情我们还会遇到很多。

生5:《少年初识悔滋味》这篇文章中,老人的高尚品质和“我”的自私渺小形成对比。老人用他的行动和语言传递了正能量。

师: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任务构成了我们的社会,但总有那么一些平凡的人令我们感动,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呢?

生5:有一次我给一个大爷让座,可他却说“你们上了一天学太辛苦了,我每天没事做,正好站着锻炼一下身体”。

生6:前两天看了一则新闻,一位高速交警用身体顶住一辆被撞变形的车辆,给被困司机更大的生存空间,他整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看的我热泪盈眶。

师:大家刚才的发言十分精彩,有很多经历让我们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这些故事不仅打动了你,如果变成作文的话也会打动无数的读者。师:通过上述讨论归纳写作素材的来源。

生:写作的多数素材来源于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

师:那么我们在平时的随笔和作文中也记录了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很多有价值的人和事。请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回忆回忆那些有价值的人和事,根据不同的类型做一份自己的成长记录。(学生思考整理)

师:同学们整理好后与小组成员分享一下你的成长清单。生7:十七年前一个下午妈妈历尽千辛万苦把我带到这个世界。

三岁时的夏天我撞破了脸,妈妈为了不让我留下伤疤,整夜整夜的看着我。

四岁在幼儿园第一次体会到老师想妈妈一样的爱。

五岁时在小区门口卖掉了自己的玩具,并把钱捐给了得了重病的小朋友。

八岁时奶奶去世,第一次看到爸爸的眼泪。

十二岁那年爸妈为我举行了隆重的生日会。

十三岁上初中,第一次和同学打架,后来我们成了很要好的哥们。

十五岁中考失败,爸爸与我彻夜长谈,感觉自己一夜长大了。十六岁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师:听了很多小组的交流,我惊讶的发现平淡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后大家还会说我们没有写作素材吗? 生:不会。

四、拓展延伸

师:既然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我们的社会如此多彩。那么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来积累素材呢?请小组讨论,并进行归纳。

生8:首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其次要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讲自己的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并做评论。

生9:应该大量的阅读,我们的见识是有限的,通过阅读书籍和杂志报刊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见识,积累间接的写作素材。

生10:多出门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短途还是长途旅行都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和事,懂得更多的历史和人文知识。

师:大家总结的很全面,完全超越了老师的见解,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么大的启发。相信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已经知道今后该怎么做。

五、课堂训练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以上我列出了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11条忠告,请你自选角度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自主完成并展示)

生12:“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每个人从出生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如果你只是在不停的抱怨命运的不公的话,那你注定是失败的。决定自己成败的不是家庭而是自己,贝多芬在艰苦的童年生活中依然能坚持理想,不断最求,最终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生13: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人不能总是要求别人。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会感到自卑,自卑的根源就是成绩不理想。若要得到自尊,必须有被人尊重的资本。走向社会后更是如此,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孩子,我让你好好学习并不是为了我的脸面,而是希望你走向社会后有选择的权利和被人尊重的资本”。所以我们必须不停的努力奋斗。师:同学们他们的讲话精彩吗? 生:精彩!

师:他们的短文中出现了很多素材,谁来归纳一下?

生14:各自选取了一条比尔盖茨的忠告,还举贝多芬的事例,并且引用了作家的话来增强说服力。

师:那么他们的小短文就是素材的简单拼接吗? 生:不是。

师:有了素材并不代表有了文章,我们除了要大量的积累素材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素材,实现素材的有机转化,才能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大家给了老师很多启示。那么你们有哪些收获呢?还存在哪些困惑呢?请进行反思和总结。

生15:我明白了写作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神圣,他就源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生16:我感悟到只有真是的素材才会打动人,写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但我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有很多素材的时候应该怎样选择。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这可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疑问,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下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如何实现素材的有机转化。希望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布置作业

师: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并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请大家认真完成《导学案》的课后材料作文。

八、教师寄语

师:学完本课,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感悟写作,用写作改变生活。下课,谢谢大家!

【案例反思】

本次作文教学我在两个班级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甲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乙班采用“少教多学”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以上实录是乙班的教学过程。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对比,我发现了“少教多学”理念有着强大的优势。

首先是学生参与度高。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有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对于如何积累素材这一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将个人在写作上的检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成果。反之在甲班完全由教师传授经验,有很多并不适合学生自己的写作程度,教学成效不高; 其次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很多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所以对于教师的讲解全盘接受,不假思索,学生的个性被教师的权威地位所压制。而在本堂课中我将写作教学关注的中心由优秀范文的解读转向学生个人生活的体验。以关注个人生活为出发点,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会感到写作离自己很近,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激发了写作的欲望。但在甲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以优秀范文的讲解分析为主传授写作经验,多数学生在课后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们认为优秀范文写的太好,自己没有那么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很高的写作水平,因此会对写作丧失信心,进而厌倦写作。

第三是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设计教学,很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受。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唱着“独角戏”,学生缺乏活力。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始终处于静态。而在“少教多学”的新课堂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既表现出单个学生的个性又展示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成果不仅可以启发教师,还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反哺”。例如在本堂课中我受启发最大的有两点:一是与教条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模板相比学生对真实生活更感兴趣;第二是积累素材的方法远不是我们在教课本上所看到的几点,学生的个人经验更有价值。如一个学生说到“旅行也可以积累素材增长见识”,这一观点十分新颖。

第四是教师应把握好课堂的课堂的两端。“少教多学”不是教师完全脱离课堂,学生自由散漫,教师要适时掌控教学的方向。笔者认为教师的“少教”应体现在课堂目标的设定和课堂的总结上。设定符合高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在课堂小结上不仅要让学生对个人得失进行总结,教师也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不足的提出改进意见,对积极的方面给予鼓励。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兴趣激发,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做好预习工作,实现课上课下皆高效的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课堂练习的形式来对下一步学习进行激发,学生对《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11条忠告》谈了不同的看法,借此教师提出“相同的素材不同的处理”这一课题,并结合课后作文训练让学生进行个人尝试。实现了新旧课程的有效衔接,学生的学习更成体系。

以上是我初次尝试新教学理念的一点浅悟。“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新的开拓领域,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有感想希望继续与大家探讨。

第五篇:关注表达 礼仪交际

关注表达 礼仪交际

——关于口语交际的几点思考

天台县外国语学校陈丽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下午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口语交际这个话题,既然是一种交际,它必然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在接下来的这个过程中,我希望不是由我来说,你们听,那就变成了一种听说训练了,而且非常惭愧,我说的也并不动听。交际就有意思多了,你来我往,你唱我和的,那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能征服人心?谜底是(语言)。”谜底暂不揭晓,我想请问下亲爱的老师们,你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能征服人心呢?是啊,就是语言,风趣幽默的语言常常让我们开怀大笑;巧妙睿智的语言常常让我们深深折服;充满爱意的语言能让我们如沐春风。下面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

1美国舞蹈家邓肯曾给萧伯纳写信说:“假如我们两人结婚,生下的孩子头脑像你,面孔像我,该有多好呦。”萧伯纳一本正经地回信拒绝:“……,岂不是糟透了?!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觉得萧伯纳会怎样拒绝她呢?

2、一次,歌德与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那批评家十分傲慢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歌德马上站到一边,微笑着说:“……。”歌德又会怎样应答呢?

无需多说,我想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已经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所在。南北朝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 ·论说》里,高度评价语言的作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我们在历史中也曾认识过很多雄辩之才,例如——(像游说六国的苏秦,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春秋齐国的国相晏子能言善辩,出使不受辱,维护了国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等等。他们以三寸之舌,名流千古。还有,咱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的波波脱口秀,快嘴华少,汪涵,何炅。)当然,这些人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挂着,可望而不可即,但是他会像一盏指路灯,给予我们目标与方向。因为,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言语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的素养和一种生存能力。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而现代教育的主题 “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中之一便是学会交际。你看,我们教师无论是进城考,还是转正考,都要进行模拟上课的面试,公务员考试,以及各行各业的招聘中,都免不了要过面试这一关,面试考察的就是一个人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交际,我们的生活也同样离不开交际,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时候,怎样说才更能打动对方,是不是需要学习?夫妻之间怎样的交流才能让家庭更和谐更美满,是不是需要学习?父母与孩子怎样沟通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是不是需要学习?交际这种能力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会交际如此重要,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它,轻视了它,甚至于无视它,这也是今天我们能相聚在这美丽的乡镇小学,共同来探讨口语交际这个弱势课型的因缘所在。

亲爱的老师们,刚才的这个环节,我们就处于一种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交际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有时是单向的互动,有时是多向的互动。这种交际的互动性培养的就是我们应对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受用终生。在韩老师的课中,她就十分注重交际的互动性,培养孩子应答的能力。例如,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开始时,老师就出示了图画,与孩子们展开了对话,“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有趣的朋友,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对于他们你有什么了解吗?”孩子们就在老师的问题中与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有生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让每一个组员都畅所欲言地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以及在奇思妙想发布会中,让学生当小记者来提问,由介绍者来回答,还有随机采访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为什么把票投给这个选手和采访获奖者的获奖感言等等,都体现出来了老师利用一切交际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应对能力。这一点,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去重视的。(口语交际的意义和应对)

那么在口语交际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应对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老师们,你们觉得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的是什么?是的,那就是善做一个“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插话,插的话可以是自己对讲述内容的补充与说明,也可以是自己对讲述内容的赞同与反对,讲述者应该尊重对方,灵活应对。在口语交际中,适宜的插话与灵活的应对能使口语交际的内容深入,增强双方的感情与自信。口语交际的最佳效果也就在此,讲述者会从聆听者的插话中寻找到知音,感受到交流的乐趣,激发自己的谈兴。同样,聆听者也会从讲述者的应对中体会到自己插话的价值,感受到互动的快乐,更加投入地参与其中。在韩老师的课堂中,韩老师就引导孩子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进行了插话,例如,在说到未来的房子时,请还有不同的想法的同学来补充。

听的学生在听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对所讲的内容了解得更深入,或者对所讲的内容有质疑时,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适当的时机,可以是讲述者讲完内容的时候,倾听者提问;可以是讲述者正讲到倾听者不明白的地方,倾听者礼貌地打断对方的讲述来提问。面对听者的提问,讲述者要适时解答,作出积极的回应。倾听者的随机提问与讲述者的积极回应,有时可以口语交际的课堂推向高潮。在这一点上,韩老师的课堂上也有体现,例如,在发布会中,让下面聆听者的学生当记者来提问,让交流的内容更加深入。

经验告诉我们,讲述者能够保持讲述的兴致与什么有很大的关系?是的,与倾听者对他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倾听者如果能得当而富有激励性地评价讲述者的“说”就可以使讲述者充满自信和激情,进而提高讲述水平。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听完后的鼓掌,可以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评说。评价的内容可以是评价讲述者的技巧,可以是评价讲述者的内容精彩等等。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课堂上的教学,评价的任务总是由老师担任着,为何不让学生也尝试着去评价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培养学生的倾听的礼仪。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候热热闹闹的,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发言也很精彩,但是,老师们,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们在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吗?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

在别人还没有发言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还会“我我我”的叫着,或者在别人还没有发言完的时候就贸然地打断了别人的话语。这些现象都是我们需要去纠正的。说到倾听的礼仪,我总是会想起多年前一幕,这一幕我已经多次跟我教到的不同的班级的学生们分享过,在这儿,我还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是多年前的一次北京长城之旅,那次我跟我老公在北京报了一个故宫长城一日游的旅游团,上车时才发现,一车的人除了我和我老公之外,都是外国人,有来自加拿大的,墨西哥的,韩国的,澳大利亚的等等,所以导游在介绍景点的时候先用英文介绍一遍,再用中文介绍一遍,当时我就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两个人还劳烦她再讲了一遍。我这个人在旅游的时候总是紧紧地跟着导游,因为我对景点的一些文化,典故,传说,故事特别有兴趣,总不想错过这些精彩,这次,我发现紧紧跟着导游身边的还有一位来自于韩国的女士,在导游介绍的时候,她一直保持着微笑看着导游,还不停地点头,偶尔会发出类似于”哦”之类的语言。当时我觉得她太美了,还傻傻地盯着她看,然后,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微笑着,点头,发出“哦”,我突然觉得自己也美了很多。这位韩国的女士之美在于她把一个倾听者的角色扮演得淋漓精致。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告知学生听的礼仪,在听的过程中,眼睛要看着对方,要有一定的示意,说明你正在认真的倾听她的话语。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语,那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口语交际中的倾听)

说与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为听,在“你”为说,二者密不可分。“说”的教学与“听”的教学可谓逆向互补。就是说,在训练学生“说”时,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如何说能让听者听懂,迅速打动听者。在听的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首先要抓住主旨来“听”,那么在说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提纲挈领,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再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即所谓“理定而后辞畅”。如果说话之前对要讲的观点不明确,游移不定,没有“主心骨”,那么言辞必然阻塞不畅达。韩老师这一堂课就是围绕“奇思妙想”这一主题来进行展开交际的,再引导学生从样子,作用,特点等方面有条理地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如此主题明确,又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就能把话说得有条有理的。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况。

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和训练表达的规范性。说话时的音高,语调,语气、语速,以及对内容的表达形式上有没有出现语法的错误,顺序的颠倒,前后内容是否连贯等等问题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去关注和训练的。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说话的声音很轻,这样,聆听者就不能很好的听清他所讲的内容;有的学生语速过快,也会影响听者不能清楚明了的听明白他说讲的内容;有些学生口齿不清,语调拖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交际的正常进行,因而,都需要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并加强指导训练,以达到能够口齿清楚,吐字清晰,语气、语调适当,正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目标。

另外在表达的时候也要重视礼仪,尊重他人。比如,在应答的过程中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怎么样的,对他的说法我有不同的意见,或者对他的说法我还有补充等等。不要因为急于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礼貌的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口语交际中的表达)

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需要在不断的交际过程中慢慢提高。单单一个单元的一次口语交际够不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要求老师们不断地去拓宽交际的渠道,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拓宽交际面。

1、有效利用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话题。

组织常规的口语交际活动,教科书中有许多现成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比如教科书中的某些口语交际话题,适合设计成长期的口语交际活动,变成持续两个星期,持续一个月,甚至更久的话题。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名人故事”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生活中的启示”,都可以设计成为长时间持续的口语交际活动。每一段时间固定一个交际主题,便于学生事先作充分准备,提高交际质量,而且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教师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2、建立常规的班级交流机制。建立常规的班级交流机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个学期里都拥有面向全班,当众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比如,我们可以开展每天3分钟的讲述活动,这种活动看似简单,却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我们开可以开展系列交流活动,交流暑假见闻,交流学习经验,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向同学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和同学们分享读书的体会,大声朗读一段给同学听,这些,都可以称为小学六年长期开展的常规班级活动。

3、提倡语文教学各领域的口头报告。

美国的小学生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与他们经常性的口头报告不无关系。美国小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当众作口头报告的机会,或个人报告,或以小组为单位报告,如三年级结合庆祝总统日,开展了解历任总统的活动,每位学生都想办法搜集某一位总统的的史实或事迹,制成小卡片。在两周的时间里,每天安排2—3名学生上台。整个活动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自己主持,自己提出问题与听众互动,教师的任务就是和全班同学一起,坐在下面全神贯注地倾听,同时填写评价记录表,鼓励学生的进步,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美国的这种做法很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我们也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口头报告。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时,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形式,去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这些地方的主要风景特色是什么?有什么传说故事?有什么名人留下的诗词楹联等等?回报可以是图片的形式,可以是朗诵诗文的形式,也可以是朗读或背诵文章中的经常段落,或者以讲故事的形式等等。除了在阅读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报告,乃至于低年级“展示台”栏目的教学,识字成果的展示,都可以以学生个人或小组口头报告的形式来展开。口头报告的形式,将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整合与语文教学的各领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值得大家去尝试一下。

4、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有效训练。

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讲故事、小品、竞赛、游戏等。游戏是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激发学生兴趣的保障。通过游戏,使学生有话可说。“悄悄地告诉你”是大家最热衷的游戏。通过老师讲一句完整的话,来训练学生的听话以及传话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主动性。

5、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切实训练。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也才有希望。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生活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到办公室向老师借用教学用具;走进其他教室和同学进行交流;在放学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不正确的行为,该怎么劝阻?学习时遇到困难,怎么办?今天是妇女节,想对妈妈,女教师说什么?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还可以与家长做好沟通,要求家长主动配合教师指导孩子口语交际。为使学生有更多的口语锻炼机会,春游认真地观察,再让学生回家后把所见所闻说给家人听,让家人共赏美景,再请家长评一评;学校给家长发通知时,可让学生先把情况告诉家长,再让家长看通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处理“送一些零食给邻居的小弟弟”“到商店买一包盐”等力所能及的送物、购物等交际活动。当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时,提醒他们注意身份、环境、听话对象,表达要清楚,态度要诚恳,待人要有礼貌等等。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处处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口语交际,就一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要。

下载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视口语表达的能力

    重视口语表达,提高作文能力 语文教师们曾经在作文教学方面煞费苦心,可是当看到学生冥思苦想咬着笔头仍然“挤”不出东西来时也会头疼。其实没有谁天生就会作文的。作文是一种......

    2.1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大全)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教案 一、故 事 导 引 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 清晨,一个破落小院的柴门咯吱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厮,只见他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牵着一头又老又瘦的毛驴,毛驴上......

    实践内容——重视安全

    重视安全 安全,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幸福;对于一个企业,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安全意味着强大;而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健康,意味着生命。安全是父母宽慰的笑容、贤妻诚挚......

    从内容到思想的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学要求阅读时从内容体会思想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难点、关键以课文为主,说说怎样从内容体会思想。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1.自由通读《读写例话》。2.自由谈《读写......

    从两会受到关注

    从两会受到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度,也看到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巨大合力2011年全国两会的大幕已经开启。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舞台,也是亿万群众论政......

    演讲从内容、功能、表达形式上的分类[5篇材料]

    演讲从内容、功能、表达形式上的分类第一,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五种。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

    品味语言关注表达教给方法.

    品味语言关注表达教给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王穷 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但有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要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明......

    从剧本到镜头

    从剧本到镜头每个电影创作者都会在拍摄之前设计一套自己使用剧本的方法,有些人使用故事板,而有些人则列出分镜头表或拍摄地点的平面图来指示摄影机的机位。将剧本转化成电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