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学模拟试题三套
综合模拟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独立体系的家庭教育学著作是____。A.温公家范 B.颜氏家训 C.礼记 D.太公家教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____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因素 B.基因突变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3.“把奴隶主贵族子弟培养、训练成体格强壮,受过严酷的军事体育锻炼的武士。”这是以下哪个民族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___。
A.斯巴达 B.古罗马人 C.古印度 D.古西伯来 4.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____。A.非正规教育 B.充满亲情的教育
C.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无所不在的教育
5.“皮革马利翁效应”应用到家庭教育中体现了____的作用。
A.家长的修养 B.家长的品德 C.家长的期望 D.家长的文化 6.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孟子说:“其进锐者,其退亦速。”上述语言体现了以下哪个家庭教育原则____。A.理智施爱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态度一致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7.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常用的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是____。
A.说服教育 B.实际锻炼 C.表扬奖励 D.暗示提醒
8.把家长的意图直接提供给子女,使之迅速而无意识的加以理解、领会的家庭教育方法是____。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反暗示 D.自我暗示 9.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是____。
A.二十四孝 B.书示两儿 C.父母必读 D.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10.“子不学,断机杼”的典故体现了以下哪种家庭教育艺术____。
A.以身作则 B.宽容感化 C.寓教于喻 D.遇物则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1.家庭教育局限性体现在____。A.比较封闭 B.易感情用事
C.教育内容复杂 D.教育观念落后 E.条件不平衡 12.家庭生活方式三要素包括____。
A.家庭生活背景 B.家庭生活活动
C.家庭生活条件 D.家庭生活观念 E.家庭生活特点 13.学龄前阶段儿童家庭德育的内容包括_____。A.热爱人民 B.助人为乐
C.文明礼貌 D.讲究卫生 E.团结友爱 14.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包括____。
A.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B.对孩子的期望实事求是 C.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 D.提供相对丰富的物质环境 E.各方面严格要求独生子女
15.家长教育子女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____。A.了解子女的能力 B.自我调节的能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照顾孩子的能力 E.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家庭教育的方法 17.家庭结构
18.以身作则,导之以行 19.超常儿童
20.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原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简答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优势。
22.防止青少年犯罪,家庭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23.家长应从哪几个方面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24.封建家庭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
25.简答新形势下我国家庭教育需要改革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自己的孩子早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长对孩子盲目地进行“过度教育”,强制孩子实行“早餐”“多餐”。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学外语;孩子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寒暑假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补习班、特长班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给喘息的机会,恨不得把孩子迅速培养成为一个神童或无所不知的全才。
在家庭教育中的这种做法是否恰当,违背了什么家庭教育原则?应该如何去做? 27.试述青少年儿童家庭美育的内容。
六、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家长威信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威信就是说一不二,绝对服从。在具体的做法中,有的以重压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威信,有的以高谈阔论讲大道理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威信,有的以物质刺激获取威信,有的不惜以贬低别的家长作为抬高自己的手段等等。
上述观念和做法有什么不妥?应怎样建立和维护家长的威信?
综合模拟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家庭教育的性质不包括____。
A.私人教育 B.非正规教育 C.阶段教育 D.终身教育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____对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影响。A.遗传因素 B.基因突变 C.环境因素 D.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教育形式是____。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私人教育 4.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乡留下祖辈和孙辈,这种家庭称为____。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留守家庭
5.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够听从;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够心领神会。这种现象体现了家庭教育____。A.家长的权威性 B.强烈的感染性 C.鲜明的针对性 D.天然的连续性
6.一个家庭在多少代的蕃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模式称为____。A.家学 B.家风 C.家训 D.家范 7.以下哪种效应应用到家庭教育中体现了家长期望的重要作用____。A.蝴蝶效应 B.天花板效应 C.皮革马利翁效应 D.晕轮效应 8.战国时期韩非说:“人之性情莫爱于父母。”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上述语言体现了以下哪个家庭教育原则____。
A.理智施爱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态度一致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属于____。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反暗示 D.自我暗示 10.朱庆澜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是____。
A.二十四孝 B.家庭教育 C.父母必读 D.书示两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1.确定家庭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____。
A.家长的经历 B.家庭结构 C.家长的职业 D.家庭的根本利益 E.儿童的年龄特点 12.家庭美育的内容包括____。
A.欣赏大自然的美 B.指导子女欣赏文艺作品的美 C.培养子女的艺术才能 D.布置优雅的家庭环境 E.培养子女的心灵美
13.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包括____。A.父母的自身修养较高 B.没有兄弟姐妹 C.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 D.生活条件比较好 E.生活上受到的照顾更周到
14.指导家庭教育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包括____。A.家庭访问 B.家长会议
C.家庭教育咨询 D.家长委员会 E.网络、广播、电视等 15.实施开放的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做到____。
A.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B.指导子女进行自我教育 C.父母接受子女的教育 D.利用社会生活教育子女 E.在实践中主动接受教育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家庭教育 17.家庭生活方式
18.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19.间接暗示 20.核心家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哪些?
22.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23.简答家庭智育的任务。
24.家长教育子女时,应如何运用批评惩罚手段? 25.家庭教育的局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试述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应注意哪些问题? 2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解释这句话的内涵,并分析论述其蕴含的家庭教育艺术。
六、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当着严厉家长的面,就象耗子见了猫,有话不敢说,有理不敢申;当着温和宽容的家长的面,则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对家长的管教置之不理。
请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什么危害?在家庭教育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综合模拟试题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我国最早谈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思想家是____。
A.管子 B.孟子 C.老子 D.孔子 2.“富岁子弟多赖(即懒),凶岁子弟多暴。”这句话说明了___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主观能动性 3.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____。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4.古今中外,由于“家学”“家传”对后人的影响所形成的“世家”很多,如“三苏”“二王”等。这种现象体现了家庭教育____。
A.固有的继承性 B.强烈的感染性 C.鲜明的针对性 D.天然的连续性 5.父母双全,有一个或几个孩子构成的家庭是____。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完全家庭 D.主干家庭 6.以下不属于学龄前阶段儿童家庭智育内容的是_____。A.发展各种感官的能力 B.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C.丰富感性知识 D.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7.中国封建社会把_____的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A.礼仪 B.智慧 C.孝道 D.勇敢 8.《论语》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上述语言体现了以下哪个家庭教育原则____。
A.理智施爱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态度一致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方法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用的教育方法是____。A.说服教育法 B.暗示提醒法 C.表扬奖励法 D.实际锻炼法
10.《父母必读》艺术的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____。
A.马卡连柯 B.克鲁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1.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体现在____。
A.家庭教育任务繁重 B.家庭教育条件千差万别 C.家庭教育要求不一致 D.家庭教育过程漫长 E.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统一的内容 12.预防青少年犯罪,要注意____。
A.注重早期思想品德教育 B.讲究教育方式方法 C.家长以身作则 D.处理好家庭关系 E.特别关心犯有罪错的子女
13.家长教育子女需要具备的知识包括____。
A.优生学知识 B.社会生活知识 C.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知识 D.科学文化知识 E.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
14.家长学校选择教学内容应该注意____。A.针对性 B.趣味性
C.时代性 D.系统性 E.实践性 15.当前家庭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____。
A.更新评价子女的标准 B.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C.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 D.建立新型的父母子女关系 E.建立新型的学校-家庭关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家风 17.说服教育
18.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9.自然后果惩罚
20.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简答家庭教育的性质。
22.简答各年龄段儿童家庭德育的任务和内容。23.正确进行表扬奖励的实施要求。24.家庭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5.简答独生子女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说过:“人之性情莫爱于父母。”同时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上述语言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应如何正确施爱呢?
27.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如何发挥期望的积极作用?
六、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这又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了。”
请指出案例中父母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
第二篇:家庭教育学试题
家庭教育学试题(09级家政专业大专班)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部具有独立体系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C。A《周易》 B《大学》 C《颜氏家训》 D《温公家范》
2、卢梭在其著作 B 中阐述了他关于儿童的观念。卢梭将儿童的发育过程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四个阶段。
A《母育学校》B《爱弥尔》C《人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3、家庭中的亲子互动较多地显示为 B 相依。A假相倚 B非对称性相依
C反应性相依
D彼此相依
4、康康3岁了,还是不喜欢自己吃饭,总要妈妈或爸爸喂饭,不喜欢自己动手。有一天,爸爸说“你不自己吃饭,我们谁也不会再喂你了,你会受到饥饿的惩罚,你自己决定吧。”一个小时后,康康终于挺不住了,自己拿起了调羹。请问:康康的爸爸运用的是(D)方法。A暗示
B感染
C撤回爱护
D体验结果
5、在理论上对自然后果惩罚法做最早阐述的是 A。A卢梭B斯宾塞C爱尔维修D洛克
6、被称为“发现儿童”的第一人的是 A。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杜威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B.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不会有错; C.知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
D.培养子女的审美情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8.“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那样,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甚至某个时辰教什么,事事按部就班、不可更改。”这表达了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采取(B)A.说理教育;B.随机诱导;C.书信教育;D.情感教育
9.教育家洛克说过:“过分严厉的惩罚是没有好处的,在教育上的坏处还很大。”下列各项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C)A.辨别孩子的错误性质,把握批评的尺度; B.用表扬辅助批评,在批评中体现爱心; C.把握批评、惩罚的最佳时机; D.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
10.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不是可以用规则教得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的遗忘掉的……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了。”这体现了家庭教育中应该提倡的教育方法是(A)A.实践锻炼法;B.言语说服法;C.榜样示范法;D.及时指导法
11.生活中有的父母怕孩子累着、脏着,托故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活动。这违反了家庭教育中的原则是(C)
A.主体性人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养成性原则;D.关爱原则
12.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发展所需要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每一个人施展才华的最佳舞台——只要他在这个行业中能脱颖而出。这一现象证明了家庭教育中的(B)原则的可行性。A.主体性人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养成性原则;D.关爱原则
13.德国教育家威特认为:“学习的意义在于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为了学习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对此,我们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就应该(B)
A.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B.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到兴趣; C.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4.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不知道什么方法准可以使你的孩子受到折磨?这个方法就是:一贯让他要什么东西就得到什么东西。”这体现了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B)
A.关爱原则;B.理性施爱原则;C.从严原则;D.避免溺爱原则
15.在家庭教育中,长辈们的思想言行不能相互冲突,这体现了家庭教育中的原则是(B)
A.配合性原则;B.一致养成性原则;C.目标专一性原则;D.关爱原则
16、我国最早谈及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A《周易》B《大学》C《颜氏家训》D《温公家范》
17、西方国家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是(C)。
A《儿童教育论》B《幼儿教育论》C《母语学校指南》D《爱弥尔》 18、20世纪30年代,马卡连柯出版了(B)一书,这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学专著。
A《儿童教育讲座》B《父母必读》C《家长教育学》D《给父母的有益劝告》
19、(B)在家庭教育中体现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着眼于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人,侧重孩子的自信心这一能力支柱的培养。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制止孩子的负向行为,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然成长。A控制性互动
B支持性互动
C引导性互动
D干预性互动
20、(A)的本质特征是家长权力无限扩大: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以自己的感受去替代孩子的感受,过分重视自己的权力而忽略孩子的权力,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常常暴露出潜在的家长意识;频繁运用惩罚手段来教训孩子,过分地纵容孩子,过度地保护孩子;错误地认为孩子尚幼,毫无经验,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部责任,也就必须全面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决定孩子的一切。A控制性互动
B支持性互动
C引导性互动
D干预性互动
三、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1、亲子沟通障碍常见的三种情况(ABC)。A性格差异B文化差异C代沟差异D性别差异
22、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ABCD)。A理解 B积极倾听C鼓励 D培养自尊
23、家庭互动的过程分为(ABCD)
A控制性互动、B支持性互动、C引导性互动D干预性互动。
24、下列各项属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的是(ABCD)
A.注重开启儿童心智;
B.重纵向比较,轻横向比较,重过程轻结果; C.特别重视家庭理财教育;D.强调个人中心、自主意识
25、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协作的原则包括(ABC)A尊重性原则、B主动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主导性原则
26、中国亲子关系从传统上看呈现三方面的特征(ABC)A重角色行为,轻亲密关系B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
C重替代行为,轻独立意识D重视儿童自我成长E培养儿童自立意识
27、亲子互动的机制分为(ABCDE)A暗示 B 模仿 C感染 D撤回爱护 E 体验结果
28、爱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爱之不当又可能会害了孩子。不当之爱又称为非理性的爱,在施爱的过程中表现出方法的非理性,主要表现在(BCDE)A关爱 B溺爱 C偏爱 D单向的爱 E扭曲的爱
29、以情意培育为主的方法包括(ABC)三种具体方法。A环境陶冶法 B文本、媒体感染法 C暗示法 D讨论法 E谈话法 30、日本的家庭教育传统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分别是(ABCD)A重视家庭礼仪教育B重视意志品质的锻炼C重视自主、自立能力的养成 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E重视女子孕期教育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家庭教育学
P5
2、家庭教育循序渐进原则
P1853、生活实际锻炼法
P2234、家庭生活环境陶冶法
P2155、自然后果惩罚法
P2
31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西方先进的前瞻性的家庭教育理念。P74
2、试析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利与弊。对独生子女家庭有哪些家庭教育建议?(让同学自己发挥吧)
第三篇: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人自身的活动 B.实物 C.标本 D.说教
2.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3.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凯洛夫 D.阿莫纳什维利
4.()提出了设计教学法。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5.以“教育的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是()。A.古代教育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6.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主要指的是学生()。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7.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9.“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是华生在《行为主义》中的一段话,它低估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1.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______和_____的控制。3.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______。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学校教育。5.所谓国家课程,是由_____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
7.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_。
8.瑞士教育家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9.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0.《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指_____。1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有_____。
12.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扩展他们的受教育能力。
13.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_____。
1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____。1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16.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_____和______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3.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4.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6.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教育作用。
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
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请说说“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或要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2.C[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怎样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达到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最根本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3.C[解析]新中国教育学发生、发展既得益于我国学者对它的积极主动的探索,又与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的导入有着深刻的关联,特别是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4.D[解析]设计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说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构想。创始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教授、杜威的追随者克伯屈。
5.D[解析]自19世纪50年代似来,世界上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教育进入了多元化阶段。
6.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要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即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这就是教学过程的间接性。
7.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8.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观、朴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园等。
9.A[解析]遗传素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
10.C[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11.A[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12.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13.D[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14.C[解析]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
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15.B[解析]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二、填空题
1.外铄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教育对象 教育影响 3.小学
4.法律形式免费 5.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6.双重性 7.外部条件 8.裴斯泰洛齐 9.墨翟 10.学校 11.考查和考试 12.身心发展规律
1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14.儿童中心主义 15.心理特征 16.伦理学 心理学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参考答案] 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 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3.[参考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4.[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意义: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5.[参考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在不 6
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由于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提高,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期限后移,使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由于食物营养的改善、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6.[参考答案](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⑦一定的组织结构。健全的班集体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班集体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平等,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一致;成员个体对集体有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极大的强化。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2.[参考答案] “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教育要勇于创新。教育形式要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地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既重视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塑造,又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2)观念层面应该革新。从上述材料中也可看出,“家庭学校”对学校教育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正是由于学校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或者缺漏之处,致使家长会选择“家庭学校”的方式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也凳出反映现今学校教育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学校提供的教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从而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进一步的革新,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满足不同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需求。
(3)技术手段上要革新。在学校教育的手段上,可以大量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诸如多 7
媒体和互联网,让学校教育在技术层面上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利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也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和教学的亮点,改善学校的形象,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加强。同时,也应加强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充分地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运用于教学,最终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
(4)提倡素质教育。应继续坚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加强德育教育,改变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倡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学校教育逐渐符合家长对其的期待和愿望,让家长明白学校教育是一种不可以取代的教育形式。
第四篇:教育学模拟试题
样卷及参考答案
注:主要系《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略作修改,与我们教材内容不一致,仅供参考试题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1X20=20分):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
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
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
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8.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9.“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1X10=10分):
2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___。
2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
2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____、环境及教育等。
24.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
25.一个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称为狭义的____。
2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7.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
28.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
29.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
30.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和成果评价。
三、简答题(6X5=30分)
3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作用?
33.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34.教科书有哪些作用?
35.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20X2=40分)
36.重庆晨报》报道,003年4月7日,北碚中学刘某模仿世界杯足球赛中罗纳尔多的发型,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只在前后各留了一小撮头发。第二天到校,受到学校处分:头发长出后再来上学.随后,学校请刘某的外婆到学校,要求她带刘某把头发重新理一下.外婆求情:“让孩子写检查,继续上课行不 ”答“不行”.外婆又说:“让孩子带帽子上学行否 ”还是不行.当天下午,刘某理了个彻底光头.隔日上学,班主任还是不让其进课堂.刘某父亲向教育局反映.教育局说:无论发生什么,让学生先上课.结果隔日再到学校,被告知今天班级有公开课,剃光头有伤大雅,刘某第三次被拒之门外。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及你所掌握的教育学原理回答:学校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36.答:学校这样做不合理。原因如下:
一、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的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
二、从情理的角度说,十四岁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遍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
三、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37.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用手捞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表演让老师和同学们都精精乐道的看着。
后来又有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候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的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己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师上空飞扬。
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
37.答:(此为答题思路,考试时请详细作答)
1、明确教学目的2、保证书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5、组织好教学活动
6、布置好课外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4、A5、B6、D7、A8、C9、B10、B11、B12、D13、C14、C15、B16、B17、C18、C19、B20、B
二、填空题:
21、助产术
22、政治经济制度
23、成熟
24、个体身心发展
25、教育目的
26、创造精神
27、人格特征
28、师生关系
29、教材 30、过程评价
三、简答题:
3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34、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5、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五篇:教育学模拟试题资料
一.选择题
1.哪一个不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
A认知功能 B鉴别功能 C教育功能 D审美功能 2.()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A艺术教育 B美术课 C审美能力培养 D培育艺术家 3.下列关于设计艺术说法错误的是()
A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技能与创造
B设计艺术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三方面 C艺术设计室工业革命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 D艺术设计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4.美育作为()和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课题 A欣赏 B 认知 C审美 D美学
5.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学科
A学校自行规定 B由地方规定 C文化性 D选修科目
6.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美术的“双基”水平、美术的心理素质和()得到提高和发展
A想象力 B实践能力 C美术素养 D美术鉴赏力 7.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称为()A.后印象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当代绘画之父 D.印象派之父 8.下列()是法国艺术家杜米埃的作品 A.《拾穗者》 B.《画室》 C.《三等车厢》 D.《石工》 9.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部门是()
A国务院 B教育部 C省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 10.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人才 D修满学分 11.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行为美 1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人才 D.修满学分
13.美术课程以()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A.美术现象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视觉形象 14.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
A.艺术教育 B.技能教育 C.美育 D.人文教育
15.关于教学方法有以下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认识与实践经验总结的产物 B.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C.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授方法 D.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6.《美术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A.教学建议 B.学习活动建议 C.活动建议 D.教学实施建议
17.“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是()学段设计与应用领域的目标。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8.研究儿童绘画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与智力的发展关系,一般认为3~5岁属于()A.涂鸦期 B.写实期 C.主观感觉表现期 D.象征期 19.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A.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20.()在山西芮城县发现的永乐宫完整的保存960平方米的元代道教壁画
A.1956年 B.1954年 C.1960年 D.1952年 21.唐寅的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A.《列女仁智图》 B.《柳下眠琴图轴》 C.《秋风纨扇图》 D.《挥扇仕女图》
22.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23.《美术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为()学段。A.3个 B.4个 C.5个 D.不分
24.“造型表现”领域7-9年级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是(答案D)A.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B.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C.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D.有意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思想和情感。
25.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你认为合适的有()
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颜色画的太脏了”
D、“你的这件作品太缺乏想象力了!”
26.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美术课堂教学类型主要有练习课、讲授课与()
A综合课 B欣赏课 C单一课 D实践课 27.()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A.绘画 B.雕塑 C.书法 D.素描 28.元代绘画的主流方向是()
A.文人画 B.风俗画 C.花鸟画 D.宫廷画
29.作为使用工具的(),既是人工制品的鼻祖,也是造型艺术的端倪。
A.石器 B.雕塑 C.壁画 D.骨头装饰 3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是()
A.西蜀画家
B.南唐画家
C.唐代画家
D.北宋画家 31.《人面鱼纹盆》是经典的仰韶文化中的()
A.半坡型彩陶
B.庙底沟型彩陶
C.马家窑彩陶
D.四鹿纹盆 32.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 A.潘天寿
B.傅抱石
C.董希文
D.徐悲鸿 33.“吴带当风”是指()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34.被誉为西方“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的建筑是()A.埃及金字塔 B希腊帕特农神庙 C.法国的凯旋门 D.巴黎圣母院 35.油画作品《父亲》的作者是()A.吴冠中
B.罗中立
C.徐悲鸿
D.张天寿 36.素描中方体的三大面包括()A明部、灰部、暗部 B.明部、暗部、投影 C灰部、暗部、投影 D灰部、明部、投影 37.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为主要特点来幽默地表现生活的绘画是()
A版画 B装饰画 C漫画 D.壁画
38.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的新色称为()A.原色 B.间色 C.复色 D.环境色 39.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A.宗炳
B.谢赫
C.荆浩
D.石涛 40.《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的()A.韩滉
B.韩幹
C.王蒙
D.曹霸
41.1503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绘制完成了著名的作品()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哀悼基督
42.在作以线造型的素描构图练习中,运用的主要是形状和()A.线条 B.明暗 C.色彩 D.构成
43.图案从空间角度划分,可分为()和立体图案两种 A.平面图案 B.混合图案 C.具象图案 D.抽象图案 44.从目的功能看,素描可分为()
A.再现素描与表现素描 B.静物素描与人物素描 C.长期素描与短期素描 D.创作素描与习作素描 45.中国话的三大画科是花鸟、()和()
A.人物 风景 B.人物 山水 C.风俗 历史 D.人物 色彩 46.《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作品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提香 47.浮世绘画是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主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 B.版画 C.油画 D.蛋彩画 48.以下()是拉斐尔的作品 A.《哀悼基督》 B.《雅典学院》 C.《岩间圣母》 D.《思想者》
49.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色的对比色是(A.绿色 B.蓝色 C.紫色 D.黄色 50.雕塑《空间中连续的形》的创作者是()A.卡拉 B.塞尚 C.巴拉 D.博乔尼
51.《秋千》的创作者是18世界法国洛可可画家()A.布歇 B.华多 C.格勒兹 D.弗拉戈纳尔 52.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是()A.《亚威农少女》 B.《格尔尼卡》 C.《三个跳舞的人》 D.《弹曼驼铃的少女》 53.15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是()
A.罗丹 B.菲迪亚斯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太罗 54.《晚钟》的作者是()A.米勒 B.戈雅 C.库贝尔 D.提香
55.哥特式艺术始于(),而后在逐渐波及雕塑和绘画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雕塑 56.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57.雕塑杰作《摩西》,它的作者是()A.罗丹 B.米开朗基罗 C.菲迪亚斯 D.吕德 58.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建筑最光辉的代表 A.拜占庭 B.哥特式 C.罗马式 D.早期基督教
59.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画面左边的题跋的书体是()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篆书
60.英格兰南都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时代美术最典型的代表。
A.旧石器 B.新石器 C.石器 D.铁器
二.简答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简要介绍美术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论述题
“元四家”的山水画共同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文人画艺术? 四.教学设计题
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服装设计—色彩搭配》,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课本内容为什么是冷色、什么是暖色、色彩对比、哪个职业适合穿什么颜色)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