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设计 南泥湾开荒第2课
南泥湾开荒 第2课时
一、复习提示
1、回顾课文内容说出重点段。
2、直接引入教学重点。
二、研读重点段
1、自由读重点段,2、说说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三部分:开荒的热情(第3、4自然段)
开荒的困难(第5自然段)
开荒的技术(第6自然段)
2、结合课后练习3的第2、3、4小题独立学习重点段。
3、巡视:辅优补差。
4、点拨理解重点词句(借机出示挂图),质疑问难。
5、讨论学习成果解决疑难问题 理清重点段的脉络。
(1)第3、4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集中描写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这部分内容主要反映了战士们什么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战士们在开荒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两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一自然段反映了战士们的什么精
神?(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用“
”划出。战士们开荒用了哪几种战术?“打包围”和“中间突破”这两种战术是怎样的?请你用图表示。运用了这些战术,结果怎样?反映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足智多谋、顽强地克服困难的精神)(4)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段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二篇:教学设计 南泥湾开荒第2课
南泥湾开荒
教学目标:
1、感受八路军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56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落后、高昂、艰苦、热闹”的反义词。
3、初步学会抓住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学习“总──分──总”的段式结构,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学习“南泥湾精神”。
难点:课文所写的一些开荒的战术及有关开荒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概括“南泥湾精神”。教 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3课时
第2课时
一、复习提示
1、回顾课文内容说出重点段。
2、直接引入教学重点。
二、研读重点段
1、自由读重点段,2、说说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三部分:开荒的热情(第3、4自然段)
开荒的困难(第5自然段)
开荒的技术(第6自然段)
2、结合课后练习3的第2、3、4小题独立学习重点段。
3、巡视:辅优补差。
4、点拨理解重点词句(借机出示挂图),质疑问难。
5、讨论学习成果解决疑难问题 理清重点段的脉络。
(1)第3、4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集中描写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句子的?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这部分内容主要反映了战士们什么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战士们在开荒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两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一自然段反映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用“
”划出。战士们开荒用了哪几种战术?“打包围”和“中间突破”这两种战术是怎样的?请你用图表示。运用了这些战术,结果怎样?反映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足智多谋、顽强地克服困难的精神)(4)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段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三篇:教案设计 将相和第2课
13.将相和 第2课
1.学习第一个故事,了解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2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内容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交流“骗玉”、“解难”、“智斗”、“归赵”。
(4)逐层讲读课文。
a.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如果„„就”来说好吗?(学生自说。)
b.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板书:愿意,如果„„就,如果„„一定,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c.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d.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
。秦王
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因为。
(5)学生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投影片
小黑板
第四篇:教案设计 说茶第2课
说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段,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培养爱茶、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课后习题1(1)。(2)交流讨论,出示实物,认识6大种类的茶叶。(3)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下一步学习重点。(2)你们希望重点品读哪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3)重点品读第4自然段。① 自学,思考:
A 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B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C 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② 交流,重点理解:
A 品茶讲究茶叶的色、想、味,顺序应是先观,再闻,后尝。B 区别“饮茶”与“品茶”的不同。(饮茶即喝茶,品茶须细细品尝,讲究茶叶的色、香、味,讲究程序,讲究茶具,是种精神享受。)
③ 学生分组尝试品茶,用上“先……再……最后……”介绍品茶经过
④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品茶的乐趣。(4)依照第4自然段的学法,自学第3、5自然段。(5)重点交流:
①这两段与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质疑问难,相机理解课后重点句,朗读。3.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描写品茶过程的句子,读读背背。
(2)以《品茶的乐趣》为题,用上“先„„再„„最后„„”写一
个总分段式。
第五篇:教案设计 古诗三首第2课
21.古诗三首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
2,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默写三首古诗。
1、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默写三首古诗。
1、复习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知道了诗人是因为什么事而难以入眠。
2、揭题释题: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
(3)教师点拨。
元:通“原”,本来;
但:只;
定:平定、收复。
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5)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背诵并默写三首诗。(完成作业奉上第3题。)
6.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中(4)小题、第2题,有兴趣的学生可做第4题。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