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

时间:2019-05-12 23:3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

第一篇: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

春天的雨点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一、二段。

2.根据问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做好读书记号。(2)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①“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②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神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③想象: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老师是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并用“——?”做好读书记号。(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①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象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②“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

③“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3.感情朗读第·一,二段。(1)自由准备。(2)分角色朗读,评议。

第二篇: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1课

春天的雨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能说出文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3.能根据课后作业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点题之语。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二)教学过程

1.古诗导人,揭示课题。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学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教师点拨重点:

字音:竭

誓、唇(翘舌音)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

补、袍、襟(均是衣字旁)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 补课 护送)

4.根据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讨论交流。

5.作业。

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第三篇:教案设计 将相和第2课

13.将相和 第2课

1.学习第一个故事,了解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2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内容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交流“骗玉”、“解难”、“智斗”、“归赵”。

(4)逐层讲读课文。

a.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如果„„就”来说好吗?(学生自说。)

b.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板书:愿意,如果„„就,如果„„一定,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c.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

d.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

。秦王

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因为。

(5)学生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投影片

小黑板

第四篇:教案设计 古诗三首第2课

21.古诗三首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

2,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默写三首古诗。

1、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默写三首古诗。

1、复习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知道了诗人是因为什么事而难以入眠。

2、揭题释题:①读题后指出,这是陆游85岁时所作的绝笔诗。也就是诗人用诗写下的遗嘱。②”示”是告知的意思。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

(3)教师点拨。

元:通“原”,本来;

但:只;

定:平定、收复。

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再说诗的大意。

(5)思考:读了《示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背诵并默写三首诗。(完成作业奉上第3题。)

6.作业: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中(4)小题、第2题,有兴趣的学生可做第4题。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第五篇:教案设计 说茶第2课

说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段,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培养爱茶、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课后习题1(1)。(2)交流讨论,出示实物,认识6大种类的茶叶。(3)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下一步学习重点。(2)你们希望重点品读哪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3)重点品读第4自然段。① 自学,思考:

A 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B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C 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② 交流,重点理解:

A 品茶讲究茶叶的色、想、味,顺序应是先观,再闻,后尝。B 区别“饮茶”与“品茶”的不同。(饮茶即喝茶,品茶须细细品尝,讲究茶叶的色、香、味,讲究程序,讲究茶具,是种精神享受。)

③ 学生分组尝试品茶,用上“先……再……最后……”介绍品茶经过

④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品茶的乐趣。(4)依照第4自然段的学法,自学第3、5自然段。(5)重点交流:

①这两段与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质疑问难,相机理解课后重点句,朗读。3.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描写品茶过程的句子,读读背背。

(2)以《品茶的乐趣》为题,用上“先„„再„„最后„„”写一

个总分段式。

下载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设计 春天的雨点第2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设计课间十分钟第2课

    课间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 个生字,理解19 个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沸腾”、“欢畅”、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4 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3.能给......

    教案设计 南泥湾开荒第2课

    南泥湾开荒 第2课时 一、复习提示 1、回顾课文内容说出重点段。 2、直接引入教学重点。 二、研读重点段 1、 自由读重点段, 2、 说说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三部分:开......

    春天的雨点

    春天的雨点 春天的雨点像一首欢快的歌曲;春天的雨点像一支优美的舞蹈;春天的雨点像一个调皮的小顽童…… 春天的雨点像一首欢快的歌曲。你听,春天的雨点打在嫩绿的草地上,发出沙......

    教案设计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第2课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第2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了什么,怎么介绍的?分别用“ ”、“ ”标出来。熟读、准备把......

    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2课

    再见了,亲人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了解三个材料联系的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感受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3.知道反问句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惟一......

    小小雨点教案设计[全文5篇]

    《小小雨点》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小雨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全曲为2/4拍子,歌曲节奏紧密,旋律欢快,充满活力,描绘了小小雨点从天空上落......

    教案设计 给老师的一封信第2课(定稿)

    给老师的一封信 第2课时 一、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喜迎教师节。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

    教案设计 古诗四首第2课(小编整理)

    古诗四首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望湖楼醉书》《出净慈寺》,借助注解诗意。 (2)熟读两首诗,感受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 揭题。(板书《望湖楼醉书》)读题:这节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