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教书匠还是教师,或者教育家
从教书匠到教师,或者教育家
——兼谈我的教师生涯
骑龙镇柑坳九年制学校
曾
开
偶读王国维《人间词话》,其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不太懂这句词句的深层含义,于是网上查询了一下,发现有如下的解析: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这是后两种境界的前提;第二境界是指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看到这里,我略有所思:作为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职业人生似乎也有三种境界,或者说要经历三种历程,即从开始的找一个谋生的职业,做一个别人所称的“教书匠”;到后来把它作为事业来干,逐渐成为人们尊重的 “教师”;最后将教书育人升华为人生的理想,被别人尊称为“教育家”。那回顾我这20多年的教书生涯,又是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1992年8月,我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叫“孝子碑”的农 1
村完小教小学。说实话,那时的我,包括先后分配去的八、九个年轻人连“教书匠”都不配称,为啥?那时,我们都是荷尔蒙过剩的男女,除了每天的几节课外,就多觉得无事可做,再加上学校地处偏僻,交通又不便,大多数人都寄宿在学校。但是,那时学校食堂每三天才打次“牙祭”(吃一餐荤菜),我们这十来人怎忍得了这寡淡的生活,于是大家就把剩下的心思放在怎样改善生活上——“打平伙”(AA制)是个不错的消遣模式。当时物价不贵,我们每次人均两、三元人民币就会吃到从淳朴的乡邻家买来的鸡、鸭、鹅、鱼,再合上附近商店的廉价白酒,忽而嗨哟的闹腾到半夜还不够,酒足饭饱之余必定玩一种叫“千分儿”的扑克或者打一种名为“大贰”的纸牌,由于有限的薪资已经送给“五脏庙”,玩钱是几乎不可能的,那输了的就罚钻桌子、喝凉水。这样折腾到拂晓时分才上床迷糊会儿,往往要等到校长不停且使劲地敲打那块废铁做成的钟甚至直接来打门时,大家才睡眼惺忪地奔到教室里应付四十分钟。这样的日子每星期有那么两三晚上,这样的日子过了那么一两年„„后来,好在有人调进调出,终于有不怎么好吃好喝的人,吃喝玩乐的事情就少多了,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逐渐谈婚论嫁,慢慢觉得这份工作对自身的重要性,于2
是,闲暇之余,我们的谈话终于“不只是眼前的苟且,也有了诗和远方”,竟然谈到各自的职业前途。嘿!你别说,那两年我们那所别人瞧不上眼的学校的教学成绩竟然接连打了几个翻身仗,其中甚至出现几个被上级评为的“教学能手”,还有在省级刊物发表诗歌的“骚人”。反思我在“孝子碑”度过的时光,前两年懵懵懂懂,可谓愧对每月那一百多块工资的;后两年对我业务素质提升比较重要,至少让我明白,什么是教书,怎么去教书,并且终于铁了心要将教书这条路走下去。四年后,我调到一个叫“黑石场”的地方教初中,一干就是十四五年,在工作上,虽说做了几件说得出口的事情,但更多的还是尽量做一个称职的“匠人”,赚取一份养家糊口的薪金罢了,却很少去思考将教书上升到更高的一种境界去。
二零一一年初,我离开了“黑石场”,到地名叫“柑子坳”的地方任教。时光推移,让我接触了不少有关教书的新事物和新思想,耳濡目染之余也给了我思考的时空,同时,我对教书这行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物欲横流的当下,要想做一个合格的教书人真的不容易,在既要甘于清贫,也要忍得寂寞的前提下,更要讲良心。教书确是一种良心活,尤其是在竞争意识不强及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不完善的农村 3
学校,得过且过的教书人不在少数,他们观念是教好教歹学生也多领或者少领不了多少工资,对学生的发展可谓漠不关心;而稍微有点良心的老师呢,还是把“教书育人”这四个字记在心里并自觉付诸于行动的。我的自我评价是我已慢慢地成为了后者,特别是在我明白了这份工作对我及家庭的重要性后,在我的儿子也成为其他老师的学生之后„„当我有了教书人的良心后,我才觉得自己是 “教师”了。
光阴荏苒,四十出头的我,两鬓微微泛白,这让我想起“岁月是把杀猪刀”这句流行语,如果将我从事的这行职业比作一个女人的话,我觉得她很像我孩儿他娘,当年脸庞光鲜的她如今已被岁月之刀剥离得脸上凸显黄斑,但我却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她了,这正如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那句话“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这也像我越来越觉得离不开教书似的,甘愿把这余生奉献给她。这是否契合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那样呢?是啊,像我们这代教书人,在喧嚣的当今社会,光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志向是不够的,更应该用一种坚守,一种奉献精神来支撑自己走教书育人之路,这好似你选择终身伴侣那般,甭管别人的说三道四,只要你爱她,她就是你眼中的西施,你就4
该勇敢地与她牵着手走下去一路享受爱情,走着走着,或许你会发现,在某个灯火阑珊的地方,有你意想不到的美丽景致。这正好像我们这些走在农村义务教育的路上的人儿一样,不忘初衷,凭着良知,勇于坚守,甘愿奉献,尽管路开始不是那么康庄,风景也不是那么迷人,但,或许在不知不觉的那一天,你会在偶然中发现,路边已经开满鲜花,花丛中正是那心仪的人儿在向你招手微笑!这也许就是一个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吧!
第二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或者幸福的做一个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或者幸福地做一个教师!
从“职业”到“事业”,这也许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信念的支撑。也只有这样的支撑,一个人才能在自己选择的区域内排除万难取得成就,忠诚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
老师,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自动自发的投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包含着成就事业的高尚情感,努力践行的作风和奉献精神。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爱这个事业”,教育是一个事业,不是一个职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霍懋征老师曾经说过:“ 当老师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光荣的、最幸福的。当你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时候,你获得的欣慰是任何人也理解不了的。”
教师职业也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因而是崇高的职业。人民教师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在人类社会发展和青少年的成才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选择教师职业是非常光荣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升华和完善。时代对教育寄以厚望,对教师赋予重任,教师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己任,珍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要求我们像她 霍懋征老师那样爱岗敬业,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第三篇:学科教师=教书匠吗
何谓教书匠?按各种书籍的介绍,广义的说法是教师,狭义的说法则是只管教书本知识的人,笔者基于后者谈谈几点看法。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高完中,学校规模较大,有60个教学班,300余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两年来,我致力于班级规范化管理,狠抓班风和学风建设,但是与我原来参加工作的学校比较成效甚微,在认真分析自身工作的不足之余,我终
于找到了答案—学科教师成了单一的教书匠。
近年来,农村中学的网点布局正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而集中,很多学校的规模在不断壮大,相对而言教师也集中了,学科教师缘何成为了单一的教书匠?这是一个普通却又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学校“庞大”,班级“杂务”使班主任避重就轻。学校规模扩大了,增设了不少部门,布置的工作也纷繁复杂:安全工作三令五申,各种表册随时要求上交,刚喘一口气,学生又要注射疫苗.....总之,班主任是在繁忙的班务中度过的,往往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德育却很少,正因为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未及时从教学上和学生思想上与学科教师沟通,也抽取时间了解和协调学科教师的工作,让他们成为了单纯的上课出现、下课“消失”的教书匠,由此,班级管理成了纯班主任化,淡化了班集体是由学生、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特点。
二、学科教师未理解或未执行好“教书育人”的宗旨,工作不主动。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在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之余,更应强调育人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先育人后教书,更是我们的教育步骤。前面提到,班主任因“杂务”忘却协调学科教师,那么学科教师应该主动地协调班主任参与班级建设。事实证明,学科教师也只有与班主任一起搞好班风学风建设,才能成功实施育人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才能给学科教学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全面性、多能性的人才。
三、“班主任是天底下最无权的主任”的消极思想影响重,班主任未实施好管理职能。在现实工作中,难免有班主任谈到“不好意思跟某位老师说”之类的话语,究其原因,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班主任无权力,没有说服力,这是消极的,也是不可取的。诚然,这里并不是讨论班主任权力的问题,事实上班主任工作也并非以权力为象征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情感工程,倘若完全理解成教师与学生间,班主任与学科教师之间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班级工作势必会越来越孤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不但要管理学生,也要协调学科教师,引导学科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出谋划策,从这一点来讲,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的、和谐的管理模式,组织学科教师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另外,学科教师把自己扮演成教书匠,不但从德育上讲是不可取的,而且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也不可取,教师的教书,是一个引导学生、组织教学和参谋管理的职能,不能够理解为“教书匠”。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飞速地变革,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能化,有知识、有能力和健康的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目标,学科教师不等于教书匠,这个道理是平凡的,但在班级德育中,这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值得我们许多教师反思,在教育的兴衰上,它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第四篇:教师不仅仅是一位教书匠
教师,不能只做简简单单的教书匠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第80条“要保持‘水源的清洁’”有感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我读了第80条建议后,在度娘上查了一下“教师”这个词汇的一系列解释中选取的一部分内容。
为什么选了这部分内容呢?因为,当下的很多教育现象和教学中的烦恼,曾经让我多次在心里默念:不管那么多,我只是个简简单单的教书匠。现在看,我以前的想法是不对的,是违背教师法的,是对自己工作责任的逃避和推卸。第80条建议读完后,让我的思想不仅有了新的转变,而且还坚定的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今后,决不逃避,决不推卸。我要成为一个保持“水源清洁”的教师。
第80条是从一封信开始讲述的,信是由一个被判死刑而等待着末日的19岁青年写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他的自白用练习本的纸写了48页,写的前言不搭后语,而且态度是远非诚恳的。作者受青年母亲的要求又跟他的儿子面谈了一次。可跟他的谈话很难谈到一起……让作者震惊的是,在信和谈话里,只有慌乱和恐惧,而没有忏悔,没有对罪行的认识。这位青年是因为杀死了一个原来素不相识的16岁青年。他们在公园的一条窄小的路上面对面相遇。16岁的青年不愿让路,于是他,19岁的青年,就发了火。他口袋里有一把刀子,他懂了刀子,就把人杀死了。被害者的母亲奔上前来,他又刺他一刀,致成重伤……
可怕的精神空虚,不懂得生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作者分析这宗罪行后面隐藏的东西。不仅这些,作者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一种损失了什么似的沉重感,像一块石头压迫着我的心……这是人的损失。是这样一种想法的沉重感:这个青年,如果对他进行了正确教育的话,他原本是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读到这里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最近这几年报道的一桩桩类似事件,(2002年清华大学刘海洋,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2011年安徽16岁的周岩遭求爱男生陶某的毁容,2010年河北大学开车撞倒学生大喊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2011年西安大学的药家鑫)真的让人很痛心。不仅是这些违法犯罪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只有当灾难降临到这个家庭里的时候,他们才嚎啕大哭:怎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吁求别人对犯罪分子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然而他们的遭遇只能在这样的程度上得到人们的宽容,就像看到一个把自己喝水的井填没而又遭受干渴的痛苦的人一样去看待他。然而,人的明智就在于,我们既然从这个水源里取水吃,那就要永远保持这个水源的清洁。家庭中的父母,学校里的教师,社会里的成年人,就是应该永远保持水源清洁的人。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前面我也说过,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不能只做简简单单的教书匠,我们还要育人。要做一个保持水源清洁的教师。“水源清洁”就是我们要保持学生的精神家园清洁。
我总结了一下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保持学生水源的清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射强有力的抗毒剂,及早的预防儿童会滑入邪路的危险。就是在生活中应当明白地、毫不拐弯地告诉儿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白,什么是黑。要马上拿出公正的表态来,丝毫含糊不得!从小培养儿童的羞耻心。(例子:)
2.要造成一种对卑劣行为采取积极的不肯妥协的态度的气氛。反对懒惰、无所事事、涣散松懈、无谓地消磨时间。在学生的头脑里,哪怕有一点点在困难面前退却的想法,都是令人鄙视的:不做事情,不动脑筋是可耻的!3.让学生在通宵达旦的读过一两百本书后,在自己灵魂深处拥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启示。
4.教师跟每一个学生在一起时,为他构筑起一座健康的精神生活的大厦。
5.学校,首先是一个人与人相互接触的世界。在学校里,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是否在经常的进行?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上,要坚守这12个字:总是唤醒,总是鼓励,总是帮助。(因为,那些走上邪路的人,实际上是一些非常孤单的人。)
6.明智的和英勇的约束自己的愿望——这是一根有力的指挥棒,在它的指挥下,可以创造出人的美的和谐。
第五篇: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
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站在人类的摇篮边。在我看来,教师是最有可能获得最幸福人生的人类。
“最有可能获得最幸福人生的人类”的意思,一方面是说,教育是人的再生产,是造福于无数个体、族群乃至整个文明的事业。在现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中,教师是一切财富、价值之母。但另外一方面,“可能”并非“现实”。许多教师虽然面临获得最幸福人生的可能性,但仍然可能与幸福生活失之交臂。这也是许多教师常常自感职业倦怠、人生惨淡的症结所在。在日常教育生活里,你是翱翔于幸福的天堂抑或挣扎于悲苦的地狱,完全取决于为师者自身是否具备配享幸福的主体素养。
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精神准备――
一、了解幸福人生“属人”的真谛。真正的幸福只与人的高级需要及其满足相关。当你追求爱与关怀、自我实现、真善美等马斯洛称之为“高级需要”的满足时,你就会收获意义人生,远离枯燥、寂寞、无意义的生活。相反,当你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时,你可以畸形地“快乐”却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这是因为人不仅有与动物相同的生存需要、基础需要,而且有只属于人的精神需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说的就是感官的刺激永远无法满足精神的饥渴。失去了人的高贵,你就必定与真正的幸福渐行渐远。
二、建构自我实现的人生梦想。幸福,其实就是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当一个母亲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希冀得以实现时,母亲是幸福的。当一个学生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满世界寻找难题予以突破的时候,课外作业就是幸福的源泉而非沉重的负担。同理,“有事业心”其实是教师的幸福之本,而不仅仅是某种简单的道德诉求。因为唯有我们在意我们的学生,学生的成长才能带给我们微笑;只有我们追求职业生涯的高远目标,我们才可能收获高峰体验的喜悦。虽然在一个普遍奉行实利主义的时代,梦想是最为珍稀的财富,但是一个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群体,当然有责任走在茫茫人海的前头领跑幸福人生。
三、培育施展才华的主体素养。幸福人生从可能到现实需要许多条件。排除客观环境因素,操之在我的只能是修养配享幸福的主体素养。一个在道德人格上遭人侧目的教师,很难获得学生、同事、家长的真正认可。一个渴望实现教育梦想却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也只能收获挫折与沮丧。因此,要让事业的梦想得以实现,需要我们修养专业道德、专业知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其实是教师追求自己教育幸福的内在要求,而并非只是为了在职业竞争中得以幸存的被动应对。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其实只是要求我们努力做一个伟大的教师并享受作为伟大教师的喜悦而已!
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追求个人幸福人生的“为己之学”,而且是当今中国大时代的需要。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学生、教师、家长的苦痛需要我们用“幸福教育”的理念做最大的救赎。伟大中国梦的追寻,更需要无数中国教育家拥有梦想实现的幸福人生。因此,“为幸福而教”应当成为全体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2014/7/15,京师园。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全国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