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课题:艺术美和形式美
课 型:美术鉴赏
授课人:樊昕静
课 时: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即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形式美在美术作品上的表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一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与教师引导下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感悟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形式美的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也就是说,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同时,本课还将涉及到大量抽象的概念,这也将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不少的难度。在这部分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检查好教学设备的齐全、以及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
二、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什么是艺术美,具体表现是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或师生一起互动回顾)
三、讲授新课
(一)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播放多媒体课件)
1、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所形成的形态变化
吴冠中的《春雪》画面上似乎只有几块大片的墨色,间以墨点和墨线,少数地方用了一些色彩,但奇怪的是,一个巍峨秀丽的雪山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点、线、面等语言要素被作者运用的机巧而灵动,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语言特征,体现出中国画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吴冠中的个人简介。黄宾虹的《野桥山店见村居》
阿尔波斯的油画《向正方形致敬》就是用不同色调和比例以及不同变体的相叠的正方形色块,它使得埋藏在复杂视觉体验中的个人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老国王》体现出彩色玻璃窗画的特色。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老国王的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不象国王,倒象个苦难者的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
伦勃朗的《夜巡》
波菊尼的《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全身像,但这个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艺术家将这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代机械形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伯留克莱托斯的《荷矛者》被塑造成一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他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以肚脐附近为重心划分的上下身比例为黄金分割的近似值5:8,身体重心的垂直线落于右脚之上。整座雕像以均衡的动作形成统一的构成,显得极其完美和谐。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这座发现于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的雕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阿芙洛蒂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这座雕像可供四面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某种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这一切取决于雕刻家浑厚朴实而不追求纤巧细腻,但那显示出人体动态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四)课堂总结
美术作品中具有强烈艺术美和形式美,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我们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自主探索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与体会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
(五)预习
板书 设计
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
1、语言元素
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3、语言规则
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第二篇: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漂亮是艺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高中美术
3、课时:1课时完成
4、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 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材分析:
本课代表学生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 学习阶段,体现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专业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拓展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年龄大概在16-17岁之间,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思想比较敏感,强调自我个性,但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上,凭借自己的直观感觉来分析周围的美术作品和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艺术美的概念,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元素和手段,掌握形式美的语言规则。尝试应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分析几件典型作品,从中学会鉴赏美的形式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规则,实现更高层次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到艺术美和形式美带来的美的冲击,并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观察、经验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应用艺术美与形式美鉴赏典型作品的全过程,并从中发现鉴赏的乐趣和成就感,能够与他人交换自己的观点,养成正确的审美取向。
教学重点:
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
通过对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美和美术作品的描述和分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画和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图片。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总结归纳
2、探究问题与合作交流
3、个人展示与课堂评价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教学过程:
环节一 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教学策略:通过导入两组不同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出新课何为艺术美并通过名画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何为“艺术美”,进而引出形式美。教学媒材:课件、投影
导入新课:幻灯片欣大海的图片、自然风光图片和美术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让学生分析、判断图片中艺术自身的“美”。
师:生活中有许多形态的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等,有些是我们能直接欣赏的,有的是需要我们间接地体味的。我们再来看看大师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和作品《行走的人》
我们要怎样欣赏罗丹的《欧米艾尔》呢?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幅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呢?
探究:我们所能感受到得是她既不“漂亮”也不“好看”,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他用那种悲哀、绝望,通过畸形、丑陋来表达对生命的强烈
那么“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我们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通过我们欣赏的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分析引导:衡量艺术作品的美丑的标准主要不是看作品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艺术家反映事物,由于自己主观条件的影响,可以是作品成为美的,也可以使作品成为丑的。
《欧米艾尔》这个人体雕塑是丑陋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的深沉的同情,罗丹用其丑无比的肉体形象,表现了当代人的罪恶、堕落、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当代人的批判、同情、歌颂。思考:什么是美术形象
教师活动:幻灯片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
画家热里柯的《艾普色姆的赛马》,描绘的是生活中一个赛马的情景。通过欣赏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他只不过是表现出了马奔跑的感觉,同时还靠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来营造赛马的紧张气氛。这就是艺术美和形式美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举例图片
我们接触到的美术形象,它们并不是与生活完全等同的,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法则和规律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小结: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中的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环节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教学策略:让学生看书找出形式美的内容,再转以图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语言的理解,让学生逐步尝试用形式美的语言鉴赏艺术作品。
教学媒材:课件、投影
导入: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表现自己在自己的身上纹身来引起异性的爱慕,他们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幻灯片图片),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来乞求神赐予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它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得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
提问: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书后提问)语言元素:点、线、面——构成形态变化
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
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构成审美关系。(板书)
学生看幻灯片作品欣赏:潘天寿的中国画《雄视》和吴冠中的国画《春雪》。法国画家卢奥《老国王》。
师:我们看看《雄视》这幅作品,整幅画面构图大气险峻,在语言的运用上,山石的长线条与鹰的墨块形成对比,期间以点来造成过度。这一切就构成了画面的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即对立与统一的变化。
学生看幻灯片作品欣赏:吴冠中的国画《春雪》
提问:请用形式美角度分析吴冠中的国画《春雪》和法国画家卢奥《老国王》(目的:让学生初次尝试用形式美的语言鉴赏作品)
师:几位同学们都说地不错,基本运用到了形式美的语言来赏析作品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图片。
探究:语言规则:(幻灯片欣赏美术作品)变化和统一: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对比与和谐:林风眠的《静物》和潘天寿的《水仙》。比例与尺度:雕塑《维纳斯》
对称与均衡:(蝴蝶、人体、螃蟹、花瓣);马蒂斯的《静物》。节奏与韵律: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和音乐等。(目的:使学生对形式美的语言从抽象的名词转为画面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艺术实践:给出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分析、交换结果并派一名代表说明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课堂小结与回顾:
1.点评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予支持与肯定。2.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同学鉴赏结果的看法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漂亮不是美术鉴赏的唯一标准,形式美的法则不仅仅存在于美术作品当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也是符合法则的,也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内容,希望同学们更多的发现周围事物的美感,并学会再创造它们。
作业设计
收集生活中的美,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并说说他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发则?
第三篇: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2
课题:艺术美和形式美
课 型:美术鉴赏
授课人:樊昕静
课 时: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即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形式美在美术作品上的表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一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与教师引导下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感悟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形式美的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也就是说,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同时,本课还将涉及到大量抽象的概念,这也将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不少的难度。在这部分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检查好教学设备的齐全、以及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
二、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什么是艺术美,具体表现是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或师生一起互动回顾)
上节课中,我们还讲到形式美,那么到底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呢?让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学习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三、讲授新课
(一)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播放多媒体课件)
1、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所形成的形态变化
a.图例1吴冠中的《春雪》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似乎只有几块大片的墨色,间以墨点和墨线,少数地方用了一些色彩,但奇怪的是,一个巍峨秀丽的雪山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点、线、面等语言要素被作者运用的机巧而灵动,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语言特征,体现出中国画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b.让学生了解吴冠中的个人简介及一两幅风格代表作。c.图例2黄宾虹的《拟孙雪居笔意》运用书法中的点和线来构成其作品的形式美。
d.图例3阿尔波斯的油画《向正方形致敬》
用不同色调和比例以及不同变体的相叠的正方形色块,它使得埋藏在复杂视觉体验中的个人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a.图例1《老国王》体现出彩色玻璃窗画的特色。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老国王的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不象国王,倒象个苦难者的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
b.图例2伦勃朗的《夜巡》,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并有节奏的处理这些民兵们举止神态。c.图例3波菊尼的《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全身像,但这个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艺术家将这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代机械形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a.图例1伯留克莱托斯的《荷矛者》被塑造成一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他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以肚脐附近为重心划分的上下身比例为黄金分割的近似值5:8,身体重心的垂直线落于右脚之上。整座雕像以均衡的动作形成统一的构成,显得极其完美和谐。
b.图例2《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这座发现于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的雕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阿芙洛蒂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这座雕像可供四面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某种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这一切取决于雕刻家浑厚朴实而不追求纤巧细腻,但那显示出人体动态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二)课堂活动:分析以下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吴冠中的《江南居》《夜宴越千年》 达维特的《萨平妇女》
惠斯勒的《画家的母亲肖像》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
四、课堂总结
美术作品中具有强烈艺术美和形式美,通过对一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自主探索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与体会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
五、预习第七课的内容。
板书 设计
艺术美和形式美
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
1、语言元素
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3、语言规则
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第四篇:高中美术艺术美和形式美教案
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内容学习让学生了解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即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作品来了解形式美在美术作品上的表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多一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与教师引导下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与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感悟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形式美的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也就是说,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又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同时,本课还将涉及到大量抽象的概念,这也将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不少的难度。在这部分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检查好教学设备的齐全、以及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
二、导入: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什么是艺术美,具体表现是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或师生一起互动回顾)上节课中,我们还讲到形式美,那么到底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呢?让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学习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三、讲授新课
(一)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播放多媒体课件)
1、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所形成的形态变化
a.图例1吴冠中的《春雪》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似乎只有几块大片的墨色,间以墨点和墨线,少数地方用了一些色彩,但奇怪的是,一个巍峨秀丽的雪山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点、线、面等语言要素被作者运用的机巧而灵动,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语言特征,体现出中国画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b.让学生了解吴冠中的个人简介及一两幅风格代表作。
c.图例2黄宾虹的《拟孙雪居笔意》运用书法中的点和线来构成其作品的形式美。
d.图例3阿尔波斯的油画《向正方形致敬》用不同色调和比例以及不同变体的相叠的正方形色块,它使得埋藏在复杂视觉体验中的个人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a.图例1《老国王》体现出彩色玻璃窗画的特色。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老国王的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不象国王,倒象个苦难者的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
b.图例2伦勃朗的《夜巡》,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并有节奏的处理这些民兵们举止神态。
c.图例3波菊尼的《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全身像,但这个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艺术家将这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代机械形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a.图例1伯留克莱托斯的《荷矛者》被塑造成一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他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以肚脐附近为重心划分的上下身比例为黄金分割的近似值5:8,身体重心的垂直线落于右脚之上。整座雕像以均衡的动作形成统一的构成,显得极其完美和谐。
b.图例2《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这座发现于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的雕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阿芙洛蒂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这座雕像可供四面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某种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这一切取决于雕刻家浑厚朴实而不追求纤巧细腻,但那显示出人体动态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二)课堂活动:分析以下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吴冠中的《江南居》《夜宴越千年》 达维特的《萨平妇女》
惠斯勒的《画家的母亲肖像》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
四、课堂总结
美术作品中具有强烈艺术美和形式美,通过对一些作品的分析能引导同学们正确的认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自主探索美术作品中的情感与体会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
五、预习第七课的内容。板书设计
艺术美和形式美
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主要三个方面: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第五篇:艺术美和形式美试讲稿
艺术美和形式美
导入:首先请同学们不看文字说明的欣赏罗丹的雕塑《欧米艾尔》。然后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下这幅作品到底好看还是不好看。(学生讨论:觉得不好看,不漂亮)
虽然作品《欧米艾尔》所展示的形象虽然并不漂亮或者说好看,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但它却给人一种心灵上和审美上的震撼。这是艺术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的美或者说凄凉之美。所以美术作品美和现实中的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定义。这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我们的美术新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板书——艺术美和形式美)
一、那什么是艺术美?它有那些表现?
1、请同学们分别欣赏下罗丹的《欧米艾尔》和《行走的人》这两幅雕塑作品。然后说说什么是艺术美?那现在有谁知道什么是艺术美了吗?请一位同学来试着回答下。(学生回答,之后总结)是的这位同学说的不错。其实——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这就是艺术的美。那关于艺术美它又有那些表现呢?
2、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席里柯作品《艾普色姆的赛马》,和《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并比较摄影作品的奔马与绘画作品中的奔马带给自已的感受,有何不同? 画家所表现的马的奔跑动作并不真实”,但通过以低矮、翻滚的云层和阴暗的光线营造出一种赛马时的紧张气氛。这就是艺术美与形式美所表达出来的特有的魅力。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1、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书本30页的潘天寿的作品《雄视》,并根据文字的叙述,思考: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那些内容。
所以从《雄视》这幅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
(1)、语言元素(点、线、面、体、色)及 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2、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中有自己的法则——就是法律,那么形式美的最高法则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下。
-----对比统一(也称多样统一、和谐)。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调合、节奏。比例等因素。这些就是形式美的法则。
请学生列出黄金分割的方法: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用数字表示黄金分割率 1.618:1或1:0.618 欣赏作品《荷矛者》《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从雕塑作品中体会比例形式美在人物中的运用及效果。
结合学生们平时所欣赏的模特儿的身材特点,体会合乎比例的人物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欣赏《夜巡》并分析下此作品的艺术美感和构成。
利用光线对主体人物的形象的刻划,形成画面中心,然后形成几个次中心,使画面形成节奏上的变化,产生了特殊的形式上的美感,给人以流动和紧张的感觉。
三、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点呢?
1.艺术美是通过对现实物象运用艺术语言进行再创作后产生的形象给予观者以心灵共鸣和美的感受,相对于现实生活,也称为“第二自然”。
2、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其中包含了比例、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要素。
课后作业:运用新学习的形式美的法则去分析一幅名家作品。分小组在下节课上交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