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合集]

时间:2019-05-15 03:0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

第一篇: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

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从对历史学科的学科定义来看,历史学科是狭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也就是说它既要具备社会科学探索社会一般发展规律之作用和使命也要具有人文学科教化民风、悲天悯人之情怀和责任。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上每节课都应像打造一件艺术品那样去进行创作。而创作一件艺术品就要遵循艺术创作之规律---主次分明,高潮低谷有机统一。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反映到教学中来,就是要重点突出。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很多人花很多时间,费很大心思去准备、设计一节课,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满意。也就是说这堂课没有呈现出彩地方,问题出在哪,就是因为教学重点不突出,甚至没有重点。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肯定会写上这一项内容的,但是不是有科学依据呢,具有可操作性吗?接下来我就以我的一篇教学案例来阐述一下我是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的,希望我的初步探索,管窥之见能在这方面起到一点点作用。

我上的这一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这是初中九年级下册第八课,这课的上一课也就是第七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两课内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其中第七课已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剖析,而第八课则要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让学生感知战争的残酷性、激烈性和巨大破坏性。如果说第七课是从社会学科的角度来探究分析归纳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的话,则第八课要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来表述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也就是在篇首所说人文学科应具有教化民风、悲天悯人之情怀和责任。所以从学科角度我把本课重点确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当然把它确定为本课重点还遵循了其他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因为课程标准是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在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高度指向,是对教材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观点的集中反映;而教材只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陈述。所以要确定课文重点必须弄清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表述为“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和我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是基本吻合的。

依据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来确定教学重点。要准确的确定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洞察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就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宏观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深透的理解每一历史时期、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小节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规律和纵横联系。如本课是附属于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激烈动荡的现代世界》之下的一课,从本课开始历史进入现代史部分,从今天来看,整个20世纪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共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及一系列革命运动,还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等等。而所有这一切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当时来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大,激烈残酷程度最为严重的一次战争。所以不论是从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来说,还是从一战这个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地位来看都应让学生感悟这场现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使学生对这样一场战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我们在教学目标中设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才会有了感性基础。

依据课文题目和课文反映形式来确定教学重点。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是一个课题一个课时,课题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许多重点即反映在课题之中。如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就是要重点讲述战争进程的惨烈及战争结果造成的巨大破坏性。而从课文反映形式看,课文第二节“凡尔登战役”等所传递出的信息都是要表达战争的残酷性。从而我们也就能感悟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重点一旦被科学的确立,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能真正有的放矢,做到游刃有余。而学生也能够在整堂课中真正感受到课文之精髓。

第二篇: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

郝明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关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使命和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写到“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证明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从教学内容而言,中学历史涉及远古人类的文明、古代灿烂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世界的大动荡与大变革、数不清的文人志士、数不尽的英雄先烈、数不尽的人间败类„„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修养教育的有利素材。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教师,我时刻注意利用这些有利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自己工作重点和中心,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空间,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辨证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绝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能按照我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有步骤轻松愉快地进行。但是,在前几天,我讲到《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难忘九一八》一课共分两大块内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由于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极好机会。“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为了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而发动的。正可利用这一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内容涉及东北,涉及学生的家乡,对学生来讲有亲切感,而且“兵谏”诸如此类造反的事,也是学生,尤其是男生所喜爱的内容,因而我事先认为这堂课一定很精彩,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顺利完成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于是新课开始后,我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先讲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带兵撤入关内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同学们面对东北的沦丧,做为东北人,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原以为学生会义愤填膺,痛恨日本侵略者,痛恨蒋介石,可是没想到,学生对我的问题态度漠然,只有寥寥数人无精打采的说蒋介石可恨,与我预想的火爆场面相去甚远,我感到很失落,但不能灰心,于是我重整旗鼓,接着讲解。可我开始讲解不到十分钟,有些同学就已经昏昏欲睡,就连以往对战争感兴趣的同学,也变得表情漠然,更有甚者,同桌之间已经开始小声聊天了,我预先想到的那种热烈场面根本没有出现。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我故意提高了声调,希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们。然后,我放慢节奏,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思考。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我和学生中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隔膜,眼见着学生离我越来越远。可是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希望在一点点落空,心情也变得极其沮丧,心想快点把剩下的内容讲完,然后让学生做练习算了。正当我自顾自讲到“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而采取的兵谏,是伟大的爱国将领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到“老师,张学良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是卖国贼,发动西安事变只能是功过相抵,怎么就能评为爱国将领了呢?”我刚想训斥他,可突然看到许多昏昏欲睡的学生突然睁开了眼睛,闲聊的学生也把眼睛盯着我,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个机会,打破目前课堂尴尬状态就在此一举。于是我一面口中慢慢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见解,一面在心中快速思考,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做了错事就没有受敬仰和爱戴的资格,是不是他的功抵不了他的过?”他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表现出了热情,“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讲一讲张学良”,于是我为同学们介绍了张学良从出身到少帅,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送蒋返南京到被囚半个多世纪,同学们经过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张学良能够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扭转时局,虽有过失,但的确担得起“爱国将领”的荣誉。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人无完人,再光鲜的人背后也可能有小过,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贡献,同时通过对张学良一生的讨论,同学们也懂得了用辩证的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道理。虽然这样一来,打乱了我最初的教学计划,但却出其不意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也达到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案例反思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预先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给学生预设了德育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仅仅给学生泛泛的进行德育渗透,以至学生产生了抵抗情绪。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中,所运用的史实或人物,离学生较远,因而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于感知、判断和推理对象,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从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其中相互矛盾的特征,形成全新的概括,这些概括常常离开了思考对象,而把人引入到另一个境界中去。

在本案例中,教师后来敢于放弃原定计划抓住有利契,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历史人物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切实的完成了德育渗透的目标,成功的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寒号鸟》教学重点及确定依据

《寒号鸟》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确定依据: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每一个故事,都不只是单纯地叙述一个动听的故事,而是要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所以我认为,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并且小学低段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与阅读,所以我们要将重难点与他们紧密结合。

第四篇:《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分析

《确定位置

(一)》教学案例分析

漳浦县万安学校

黄学信

〖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一)。)

师: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座位呢?

生:我是 示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教育的改革在全国迅速的开展着。作为一线的教师,自己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都在加强,并以此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我所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经七年多了,回首这些岁月,有成功之处,更多的是茫然,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让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吧,毕竟教学友很多话可说。

首先,天下没有叫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想这句话可能每个教师都知道,但对这句话的看法却是各不相同。从国家发展角度看,我们需要很多有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固然类不开教师,但更多的是自己后天的努力,同别人合作的结果。要我们教师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牛顿一样,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哪一个教师能教好所有的学生也是相对的。所有已在学校存在着评价机制,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相互的,我不相信一个差老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存在着差异的社会,同样学校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和谐,人和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否定学生,否定教师。教学生,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我们既然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为声门我们不多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人呢?什么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要一味的灌输学生大量的知识,因为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期,每个人要学习的知识是学不完的。比如说教师也是学生,每年都要继续教育。大学所学的知识真正用到的不多,但是我们学会了学习,所以我们的知识在不断增多,能力在不断提高。因而我们能胜任教师工作。否则用一个机器取代教师得了。初中历史知识学生将来用到的也不多。更何况人类的历史我们学习一生也学不完。所以教学中我们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今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来提高自己。比如说历史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教材的变化来看也体现了课改精神教材的内容少了,几句话。几个图片就是一课的内容,可以说五分钟时间将就可以看完。学生看了一遍让他们合上书本一提问,几乎是回答不上来。所以说看书不是在多,而在于精,学生应当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还有教师讲了一遍学生可能当时听明白了,也可能当故事听了,初中生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但是听完了真正受到教育了吗,这个故事给他的启发是什么。几乎没有,因为从考试卷上可以看出没有几个学生能把教师讲的运用到答题中。学生 还是按自己的思维来答题。因此,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学生思维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尽管初中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主动性较差,意志力较差,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是能形成一定学习能力的,也就是学会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而通过课堂教学,平日和期末抽测的试卷中,我很难看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我们的学生难道真的不具备创新精神吗?我不这么认为。

尝试改革尝试创新。任何一条新开辟的道路都是充满艰辛和挫折的。因为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我不觉得失败是一种耻辱,而是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尽快地成长起来,最快的方法是优秀教师的指导,阅读纪录和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我这几点做的都不好,所以成长缓慢,但对教学我还是抱着认真态度的,我想要把它做好。刚开始教历史的时候,我开展了课前5分钟讲历史小故事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更多古代历史故事,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在课堂上三言两语就把任务布置下去了,我想学生一定会踊跃参加的,这个也不难。然而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找不着历史故事,还有的学生读书,更可笑的是连一些字都不认识,还有忘记了该谁讲了,也可能是他没准备等等。问题一大堆,如此下去本来很好的活动也变得没意义了,成了走形式、玩花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能力。于是我请教老教师,并仔细琢磨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重新把这项工作作了安排。首先,确定好名单,自己做好记录,每个同学讲完要给打分;其次,在讲故事之前,找那个同学谈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他是在没有故事,我要帮助她找故事,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给他们自信,叫他们方法,陪他们练习;最后评选一些较好的给大家做示范表演,指导学生把古代故事和现代社会发生的事联系起来讲,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大提高,而创新的关键是会模仿,相信经过学生反复的练习,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高的 感悟改革、感悟创新。历史课标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历史课陈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做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改革创新时就是以此为方向的。经过一年多的教学,我教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现在是以学生互相提问、解答交流为主。当然了刚开始学生很不适应,提出的问题直截了当,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例如:谁统一了六国。河姆渡遗址的位置。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提问方法,渐渐的学生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大部分学生也学会了回答问题的思路。看着孩子们取得的进步,我感到很幸福。我想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点也不比国外的孩子差,我们用不着去羡慕国外,而是我们用全身心的爱去培养学生,那么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学生的学习转变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自然要比学生有觉悟的多,能力要强。如果一名教师怀疑自己的能力,说自己不会教书,那我劝他还是改行算了。因此,教师必须做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不断地学习、尝试、反思。好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等。但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所用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样的。所以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要求教师要熟练的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我想每堂课都用一种方式教下来,学生不厌烦你自己也会厌烦的。缺少创新的你肯定不会交出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新科因如多样化,例如讲述三国鼎立时,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随后问学生就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渴望什么?你会帮助谁?为什么?岛屿的巧妙设计及构想,即有助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创新的一中体现。2创设历史情境,感悟历史。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让学生身临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将是书本上所做不到的。当然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书本没否则那就是凭空捏造了。如讲述西周分封制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来重现当时的情景,虽然表演有一点难度,但只要教师事先指导还是可行的。学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师讲,大伙基本上都明白了什么是分封制。相反让学生看两遍书,然后提问什么是分封制,好一点的学生把整段课文读了下来,对不对呢?当然对,要不然教材就有问题,然而过后你要再问他什么是分封制,他保证回答不上来。而学生表演参与之后相当长时间内,他都不会忘记。3问题 设计多维化。教师的导演角色扮演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涉及的思否精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问题设计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我认为,为进一步扩散思维,历史 问题的设计应沿着这样一条轴线发展:是什么,不是这样会怎样?你会怎么办?

考评方式的转变。传统单一的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怕考试,或高分低能的现象。科学的考试观应该是:全面检测基础知识,着重能力测试,注重个人特长测量,全方位地综合检测学生。所以,考试的形式必须多样化。闭卷考试应与开卷、口试、操作性考试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每完成一个单元,可结合知识竞赛的方法进行测试,这样可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1世纪是经济、科学迅速发展和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进取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科多元化、综合化,追求知识的广博与均衡,鼓励体验性学习,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人才。

下载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确定历史教学重点之案例[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 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 维新开始的时......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题: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所上班级为八(1)班,该班级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清楚,有的甚至是一张白纸。比如: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历史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历史教学反思案例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和丰富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

    历史小报教学案例

    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历史小报设计活动课教学案例(含教学反思) 历史活动课的设置,是历史学科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但对于历史活动课教学,我们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我校......

    八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 李智荣一、案例标题: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 二、案例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百家争鸣

    用合作探究知识,用引导塑造精彩 ——《“百家争鸣”和儒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案例分析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张敏明 一、背景 历史的学习,必然要结合史实、史料。史论结合,......

    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进行的工作,而能否正确的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但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