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3:2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第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中学生散文的学习情况,分析他们学习散文时的学习期待以及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调查的结果,对中学语文课堂当中的散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加强课余积累。从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实验班1002班和普通班1009班。1002班共65人,发放问卷10份,收回10份;1009班发放问卷25份,收回25份,经过统计和数据的分析,现将问卷作如下分析:

(三)调查情况统计分析 1.你平时喜欢学习散文吗?

A.十分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D.很讨厌 1002班:A 40% C 60% 1009班:A 45% B 20% C 30% D5% 情况分析:从两个班的情况可以看出,有多同学十分喜欢散文,部分 同学对散文有点喜欢,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不喜欢或是很讨厌散文,而且实验班的同学较普通班的同学对散文的学习期待较大。2.你对散文的定义有清楚的认识吗?

A.不清楚 B.很模糊 C.不知道什么是散文D.有清楚的认识 1002班:A 60%

C10%

D30% 1009班:A 10%

B 70% D20% 情况分析:对散文的定义不清楚或很模糊的占很大一部分,很多同学对此散文文体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只有少部分同学了解什么是散文。

说明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同学们的文体意识很淡薄,只是对散文单纯的喜欢,至于什么是散文以及如何来尝试写散文,很多同学不了解。在初中,同学们已接触了一些写人写景的散文,对散文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准确来定义散文,同学们的意识中很模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强化文体意识,让学生认识散文的写作特点,明白什么是散文。

3.在学习散文时,你对以下哪一类散文最感兴趣?

A.抒情散文 B.议论散文 C.叙事散文 D.哲理散文 1002班:A 20% C 33.3% D 20% 1009班:A 35% C 40%

D 25%

情况分析:同学们对议论散文都不感兴趣,而抒情性散文、叙事散文所占比重较大,部分同学喜欢哲理散文。

这和高中生的阅读心理有关。刚升入高中,同学们正处于心理不断成熟发展的阶段,情感丰富,对理性有一定的追求,所以对抒情类以及哲理类的散文较感兴趣。据了解,同学们在初中主要训练的是记叙文,因而学生对叙事散文还是有一定的喜欢度。高一刚接触议论文的写作,很多同学不能把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所以在学习议论性散文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难,也就没有学习兴趣。4.你能理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吗?

A.不理解

B.有点认识

C.根本不懂

D.很清楚 1002班: B 80% D 20% 1009班: B 65% C 10%

D 25% 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只是有点认识,少部分同学很清楚,而还有一些同学根本不懂。

对于散文这一总特点,同学们思想当中处于模糊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对整体散文结构的把握,从结构和中心、主题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点,并贯穿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来。5.在学习散文时,你最喜欢的是它的哪个方面?

A.语言之美 B.感情之美

C.结构的自由

D.意境之美

1002班: A 20% B 20% D 60% 1009班: A 16% B 24% C 16% D 40% 情况分析:多数同学喜欢散文的意境之美,对散文的语言以及感情的喜欢次之,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喜欢它的结构之自由。

散文通常是以营造意境的方法来吸引读者,而这一点同学们有很深的体会,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美的意境,带领同学们进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把握散文的情感、。可以从语言入手,体悟情感,营造意境,完成对散文的整体学习。6.你在学习散文时会关注什么?(可多选)

A.内容的真实性 B.语言的生动性 C.表达的多样性 D.情感的真挚性 1002班:A 33% B 40% C 10% D 60% 1009班:A 16% B 44% C 36% D 60% 情况分析:情感的真挚性成为同学们首要的关注,其次是对语言、内容、表达的关注。从中可以看出,散文学习贵在情感,即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实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同学们要着重把握的一点,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对于抒情散文老师会不会引导你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感情呢? A.会

B.不会

C.根本不

D.偶尔 1002班: A 70% B 10% D 20% 1009班: A 36% B 4%

D 32% 情况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抒情散文的教学时还是能够注意教学方法,通过朗读的方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渗入的思想感情。

8.你学习散文时有哪些方面的障碍?(可多选)A.对中心思想的把握不准确

B.不了解文章内容 C.不知道作者说什么

D.不清楚写文章的目的 1002班:A 70% B10% C 10% D 50% 1009班:A 48% B 24% C 16% D 44% 情况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散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写作目的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的盲点,即为对散文“神”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据此情况,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体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弄清楚文章的中心和写文章的目的,这才是学习一篇文章最基本的东西。

9.你平时喜欢读一些散文类的课外书吗?

A.喜欢

B.不喜欢

C偶尔读些

D.没时间 1002班: A 30%

C 70%

1009班:A 20%

B 4%

C 48%

D8% 情况分析:多数同学喜欢读散文类的课外书,只有一部分同学偶尔读些或是不喜欢读,说明高一年级的同学对散文的阅读期待还是很高的。

你所知道的散文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分析:余秋雨、朱自清、刘心武、林清玄、冰心、季羡林、巴金等在几位作家中,喜欢余秋雨及季羡林的比较多,由此说明,现如今高一同学的阅读量很广,能够对文化散文有自己的一定认识,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展现。

10.你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会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吗? A.偶尔会

B.从不预习 C.预习,并对其中不懂得地方标注出来 D.经常这样做 1002班:A 70%

B 10% C 10% D 10% 1009班:A 32% B 36% C 4% D 8% 情况分析:同学们偶尔会在学习文章之前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的占多数,一部分同学还能够对不懂的地方标出,可以看出很多同学的阅读习惯还是很好的,也和他们对散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11.你会在学习散文文时,有不懂的会上网查一些作家和文章的背景资料吗?

A.每篇都会查

B.经常会查 C.偶尔会查 D.从未查过 1002班: C 90% D 10% 1009班: A 32% B 36% C 48% D 28% 情况分析: 多数同学读不懂的地方偶尔会去上网查一些资料,少数每篇都查,还有部分从未查过相关资料。说明同学们还不能够运用一些有利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方面还有待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12.在学习散文时,你会和同学交流吗?如研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来不会 1002班:A 20% B 50% C 30%

1009班:B 56% C 24%

情况分析:同学们在散文学习时大部分都能够和同学探讨一些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一方面说明散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另一方面说明高一的同学已初步具备小组交流、讨论的能力,能够自主地去解决一些问题。

13.在你学习散文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大吗?

A.不大,我可以自学掌握

B.很大,整个过程都需要老师引导 C..不太大,个别地方需要指导 1002班: B 20% C 70% 1009班: A 16% B 16% C 48%

情况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散文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同学们认为教师教学时只是个别地方需要指导,所以在散文教学时,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满堂灌。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多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然后教师在学生不懂或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有劲。

14.请写出你喜欢的一些散文文篇目,并简但说明理由。

《荷塘月色》、《背影》、《春》、《故都的秋》、《千年一叹》、《道士塔》等同学们对散文的喜欢,多是因为以下几点: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用词准确,充满生机活力,有一定的文学性。

从中可以看出,经典的写人写景散文仍具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老师对这些文本的解读要准确到位,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味经典的独特之处。还有很多同学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敢于追求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东西,同时也体现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面之广,这也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所要提倡的。15.你对老师的散文教学有什么建议?

1.多介绍一些好的课外散文,补充文章的背景知识。2.别只讲文章结构,多体会下感情,多和学生交流。3.在讲课时多分析文章中心、主题、创作手法、意境等方面。

可见,现如今的高中生已有了更深层次的阅读期待,并且现在的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期待的正是老师在讲课时所缺乏的。教师要打破以往教学的死套路,不能只为了应试而忽视了学生们的需求。多从学生的这些实际期待入手,多些引导,少些生搬硬套,多些感情、主题的探讨,而不是散文的结构等一些表面的内容。在教学目标的三维度中,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把握。

(四)调查情况小结: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一同学在散文学习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建议:散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讲给学生基本的东西,另外还要注意对文章感情、主题、意境的把握,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使散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语文素养、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多彩课堂。附调查问卷: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 班级:

姓名: 请同学们认真填写问卷,在要选的选项上划对勾,谢谢合作!

1.你平时喜欢学习散文吗?

A.十分喜欢

B.不喜欢

C.有点喜欢

D.很讨厌 2.你对散文的定义有清楚的认识吗?

A.不清楚 B.很模糊 C.不知道什么是散文D.有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散文时,你对以下哪一类散文最感兴趣?

A.抒情散文

B.议论散文 C.叙事散文 D.哲理散文 4.你能理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总特点吗?

A.不理解

B.有点认识

C.根本不懂

D.很清楚 5.在学习散文时,你最喜欢的是它的哪个方面?

A.语言之美

B.感情之美

C.结构的自由

D.意境之美

6.你在学习散文时会关注什么?(可多选)

A.内容的真实性 B.语言的生动性 C.表达的多样性 D.情感的真挚性

7.对于抒情散文老师会不会引导你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感情呢? A.会

B.不会

C.根本不

D.偶尔 8.你学习散文时有哪些方面的障碍?(可多选)A.对中心思想的把握不准确

B.不了解文章内容 C.不知道作者说什么

D.不清楚写文章的目的 东西。9.你平时喜欢读一些散文类的课外书吗?

A.喜欢

B.不喜欢

C偶尔读些

D.没时间 你所知道的散文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在学习一篇散文之前会主动预习并提出问题吗? A.偶尔会

B.从不预习C.预习,并对其中不懂得地方标注出来 D.经常这样做 11.你会在学习散文文时,有不懂的会上网查一些作家和文章的背景资料吗?

A.每篇都会查 B.经常会查

C.偶尔会查 D.从未查过 12.在学习散文时,你会和同学交流吗?如研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来不会 13.在你学习散文的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大吗?

A.不大,我可以自学掌握

B.很大,整个过程都需要老师引导 C..不太大,个别地方需要指导

14.请写出你喜欢的一些散文文篇目,并简但说明理由。15.你对老师的散文教学有什么建议?

第二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枣阳电大06春汉语言文学本科赵兵

一、调查的目的现时的语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诸如扶读、助读之类也应运而生,且大有燎原之势。然而,人们对“扶读”、“助读”的内涵到底理解得如何呢?学生对阅读教学有什么要求呢?为对阅读教学的规律、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作科学的分析,故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做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本校初三年级六个班,学生三百零一人。主要调查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看法,意愿上想请老师怎么上,理想中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对老师的建议等。

三、调查的过程

运用调查问卷在全年级中进行一次调查,发下问卷291张,收上182张,占62。54%;对6个学生进行采访,然后归纳集中,分析其中共性的东西,形成文字。

四、调查内容分项分析

1、你对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有什么看法?目前,我们学校学生阅读的材料除发放的教学辅助用书外,还充分利用阅览室藏书、班级图书箱交流书目等。这一项学生答满意的有123人,答不满意的有18人,分别占67.6%和

9.9%。从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的材料是愿望范围广一些,内容杂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一些,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喜欢自带书本来看,足以说明这一点,广读博览是大家的共同看法。

2、阅读作品你需要老师讲解吗?回答需要老师讲解,但却是在自己遇到困难之时的有180人,几乎占100%。这一问题的调查充分表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老师的讲解是需要的,因为他们对老师还是存在一定的依赖的,但他们又期盼能自主阅读,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读到自己的见解,能有自己的思考。可见他们正处在懵懂与矛盾之中,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多做些科学的思考。

3、阅读时你最想老师做什么?本项调查表明,回答希望老师细致讲解的有47%,回答希望自主阅读的有48%,有16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对这项问题的回答比率接近,说明学生还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的,而另一方面又希望有自由阅读的机会,或者依据习惯,是教学就得有老师的讲解,这对老师对学生都有一个思想观念的改变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之时,观念的改变是个关键的前提。

4、遇到困难时,你喜欢请教老师还是自己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中有89位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占48.9%;有150位同学认为请教老师或自己找资料解决都是可行的,还有21位同学想自我解决。可见,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想有自我探究的机会,不是一味地要求老师的讲解。如果我们老师在学生阅读时,对学生“干预”太多,将有悖学生学会学习的初衷,有悖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是不可取的。当然老师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5、成果的展示,你喜欢用怎样的形式?这个问题学生对第一、第二个答案肯定的很多,除有四位学生没有作答外,都是选择的这两个答案。可见,学生还是注重对阅读成果的展示的,他们更希望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与同学共同分享阅读成果,而不是只和老师交流。这样的情况表明教师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并不占大的比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倾向、自我展示欲望是很强的。阅读教学中诸多学习形式的选择当更多地体现学生地要求。

6、你在阅读时,最希望老师发挥什么作用?

不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做一个听众或导者”、“希望老师在我们阅读时能够帮助我们分析有关内容”、“让我们自由交流”、“请给予我们更多的时间”、“让我们自由地去读”、甚至有个同学说得很干脆“请别打搅我”„„归纳起来,大概学生们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和他们一同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一同接受美的熏陶。②创设轻松和谐、平等互助的氛围。③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学生阅读的心理是值得我们作一番深思的。

7、当前,你们开展阅读正常吗?你们是如何安排阅读的?学生的回答基本是满意的。“正常,每周有固定的时间阅读。”占了绝对的比重,而对如何安排则有不同的回答。有说整天读的,有说早上读的,有说午后读的,有说晚上读的,还有笼统地说在课余时间读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可见,对阅读的安排缺乏统一,计划性、协调性、阅读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盲目随意的问题。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上还缺乏应有的思考,还有待于规范化,科学化。学生们尚带幼稚的语言,是对当前阅读现状的最好注脚。

8、若请你就阅读教学问题向老师提建议,你最想说什么?请允许我罗列一下学生的答案:“我最想说:按时阅读”、“可以小部分引导,大部分让我们自己体会”、“请老师让我们多一点时间阅读”、“阅读结束后,可以开一个交流会”、“最想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希望老师适当讲解”、“在讲解时不要摆老师的架子”、“多让我们自由读”、“多介绍一些作品给我们读”,除此之外,有38.3%的学生则回答“没有话说”,由此可见,学生对阅读的愿望绝大多数还是自己能够自由阅读,在阅读时不会受到老师的过多“干预”,当然,他们并不是不要老师的帮助,而是希望老师的指导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让自己有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尚有三分之一强的学生并没有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也能分析到,他们还没有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刻的思考,还习惯于听从老师的话,把自我隐藏起来,如何让他们进行更为科学的阅读,尚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

综合学生问卷上的内容,我作了如下反思:阅读是学习主体进行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活动——阅读内容的确定、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对象的取舍以及阅读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我们不妨来看看《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表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样看来,阅读教学是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的,人为地替学生选择好阅读的途径、准备好评判的内容、曲解“扶读”“助读”的本意的做法,只能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是不可取的。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问题(中)(写写帮整理)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问题(中)

第二节 文学鉴赏与中学语文教学

了解文学鉴赏的意义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观照并反思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捧作用,中学各科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变成了“应试教学”。语文教学受害尤其严重。对此,《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和《北京文学》等都先后连篇累牍地刊登了大量文章,对语文教学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有人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显然这种弊端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10日第8版)

中学语文教学背离文学鉴赏本身的规律和要求,正是目前这“种种问题”中的一种。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煞费苦心地寻找“知识点”,学生惴惴不安地训练“能力点”,结果呢,把个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成了支离破碎的散件“知识点”、“能力点”,教师教的乏味无聊,学生学的眼花缭乱,目的是为了考试,结果还是不能适应考试。这种“入不敷出”的教学功效实在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头痛。归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课教学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误区。

(一)忽视“明象”,陷入直接讲道的误区

不错,分析作品都要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最终达到以文悟道的目的。但是教学中我们却常常见到有的老师把这种认识过程作了简单化处理。表现在指导学生分析鉴赏时,总是机械地抓住作品的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或者就作品的词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其表述了什么思想,给了我们什么教育等。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抓住“表现什么”、“体现什么”等一些简单的术语去蠡测答案。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方法简单,囫囵吞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分析定势(思维的和行为的),缺乏细钻细研的习惯,进而从根本上制约语文教学的效果。

而实际上,文学鉴赏课教学同其它阅读教学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以作品为认识客体的一种认识过程,深入理解这一认识过程的规律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前提。历来语文名家都把作品的认识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文学鉴赏就要符合这三个层次并做到循序渐进。清人王弼提出了“言”――“象”――“意”三个层次,他提出了“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周易略例·明象》)的理论;王夫之强调的“天下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今人朱作仁等也有“文字”――“内容”――“思想”的基本看法。这些都说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应当从语言、形象和意蕴,即从“文”――“象”――“道”这三个层次去认识。其中,“文”是语言文字及其形式,“象”是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的情境、意象,“道”是作品的思想内涵。三者的关系是,“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而“象”又是“道”的形式,“道”又是“象”的内容。我们平常所说的“以文悟道”,是“文”――“象”――“道”这种阅读认识过程的简要概括,但却不是语文教学中的简单化做法。正因为平常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从语言形式入手,以“为什么”等的追问方式去理解思想内容的简单化做法,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教学甚至基本的文章阅读教学也就被简单化了,使认识过程流于形式,导致教学功效“入不敷出”,事倍功半。

正确的文学鉴赏或文章阅读过程应当是循“文”明“象”悟“道”。即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运用形象思维再造形象,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逐渐“复活”,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感情,使之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在学生明“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审情度理,达到悟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教学《祝福》,大多数学生在自读时只能完成对祥林嫂丧夫──改嫁──失子──为乞──惨死等情节的了解,产生对弱者不幸遭遇的同情,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作品的思想深度,致力于封建四大绳索,尤其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口诛笔伐。这就陷入了学生肤浅地读文和老师径直讲道的误区。结果祥林嫂的形象未能进入学生的头脑。而有些老师并不是抽象地讲道,而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抓住作品中关键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标题寓义等的分析领会,使祥林嫂的形象活脱脱地站立在他们心中,叩动他们的心弦,震撼他们的灵魂。作者对封建思想、对那种毒死祥林嫂的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枷锁的深刻揭露就在这种符合规律的阅读理解过程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往往忽视“明象”的认识过程,要求学生以“文”径直悟“道”,这就必然导致两个消极结果:一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是积极地阅读思考课文,而是直接猜测课文主旨,养成错误的阅读习惯;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感受理解课文,而是直接点明题意,或用教师的设问启发代替学生的感受、思考和理解。当然这种忽视“明象”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它违背了阅读鉴赏的认识规律。所以只有加强“明象”的感受训练,才能对作品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景物情趣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地深切地悟“道”,也才能有效地促发学生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均衡发展,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忽略“明象”的感受和训练,不但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恰当的培养,其他文体的阅读能力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二)忽视“感受”,陷入了坐实理解的误区

在阅读鉴赏教学中,感受和理解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理解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把握言语对象的意义,或作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学知识方面的分析。而感受则是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化”语言文字为语言感受的能力。我国早期的教育家夏丐尊曾对语言感受的心理过程作了生动的描述,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文章作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言语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庄子说:“语有贵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随,不可以言传。”(《庄子·天道》)朱熹则采用“涵泳”的比喻直接说明了这种语言感受的方法,他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有自见。”(《朱子语类·性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种“意会”、“涵泳”以明达文义的经验,是合乎语文学习和文学鉴赏的规律的。

所以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不能抛弃传统,不能用“发胖式”的分析或“坐实式”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真切感受。众所周知,作品中有许多现象只有人们在感受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才能获得真实的理解。比如读“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就不能坐实地理解为月球这样的天体温度太低而且没有声音。当然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这样的诗句,也只有透过那富于夸张的气势磅礴的诗句去感受作者阔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鉴赏教学充斥课堂的却是这样一些做法:

一教师讲“举手长劳劳,二情相依依”(《孔雀东南飞》),不是让学生把这两句联系起来,体会感情,而是追究“劳劳”为何解作“忧”,并用《诗经》“劳心悄兮”和《淮南子》“以劳天下之民”等来印证,以训诂式的坐实讲解代替了学生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另一教师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把这首长篇抒情独白化为修辞的句句对应,一问一答,有问有答,课堂上也怪热闹的,无非是此句为夸张,彼句为呼告。丰富的语言内涵变成了干巴巴的修辞材料。去年我去西安参加教学研究会年会,听了西安市一名有影响的教师讲的《茅屋为秋风所引歌》。一首妙诗,一堂公开课,整个变成了释词和讲解诗的知识如节奏、韵律等内容的知识课,仿佛都在围绕考试转。无怪乎学生说,不少文章我们自己去读倒还激动,而一经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就提不起精神了,甚至感到厌烦。其实,学生自己读时也是将作品看作一定的审美对象去感受的,所以能获得艺术的快感。

当然重视从语感的学习,亦不能一味强调“文无他术,唯勤读而多为之自工”(唐彪《读书作文谱》),也要防止鲁迅所说的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的做法。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文学鉴赏时首先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好感受言语的基础,尤其要在语感训练中,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含的感情。与此同时,还必须引导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以便鉴别言语的正误优劣,认识其所表达的本质意义,并发掘美的深层矿藏和捕捉言外之意。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描绘的生动景象,领味到景物透出的凄婉悲凉和游子孤独天涯,深切思念故土之情,才算接近了作者的旨趣;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认识,学生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意义以及运用语言写景寄情的知识和规律。

总之,文学鉴赏教学忽视感受,学生即使学了不少语文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

(三)忽视“形式”,陷入了纯讲内容的误区

文学鉴赏教学不仅要研究作品的内容,即“说什么”的问题,而且要研究作品的形式,即“怎样说”的问题。“说什么”和“怎样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不等同的两个方面。作为阅读鉴赏对象的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我们在文学鉴赏教学中不能忽视语言形式而纯粹致力于作品的内容去教学。

一提起形式,也许有人会认为它是一种看似酒瓶那样的空洞外壳,比起内容来不仅要次要得多,甚至是无关宏旨,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这些人完全低估了形式的作用、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形式有其特殊性。由于语言表达的内容完全由语言表达的形式直接转化而来,所以我们要重视语言形式的研究。比如:有人教《项链》时要求学生品味路瓦栽夫人向女友借项链的那句话:“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一件。”表达了路瓦栽夫人是用商量的口吻发问而又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要借项链的意愿。如换成:“谁不知道你是百万富翁的夫人,借挂项链还不是牛身上拔根毛!”效果会怎样呢?学生认为不妥:一是说话粗俗,不合女主人身份;二是语中含刺,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三是会刺伤女友,求借不成。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明白了借东西讲点语言技巧是大有益处的。这两句话,在“说什么”上似无多大差距,而其表达方式不同,其情调意蕴就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迥然有别。所以单纯讲内容是达不到正确理解和真正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的。

有些教师即使注意到形式,也往往是有关情节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等,或罗列一些诸如形象鲜明生动等形容词表示所谓的特点,再举若干事例加以说明。而对具体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熟视无睹。比如教鲁迅的《祝福》,有的教师,花了两三教时讲时代背景、段落结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作些腾云驾雾式的分析,结果学生对课文的言语形式仍然不甚了了。如课文中有这样三句话: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你问学生句式、情调、语气有什么不同?学生不是支支吾吾,就是张口结舌。

所以文学鉴赏教学要真正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花点功夫。比如讲《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有句“活该”的独词段,鲁迅为什么要独词成段!为什么要加上感叹号?要求学生模拟不同的语调,去揣测其间的旨趣,学生经过了一阵热闹之后,很快领受到这种语言形式中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

当然,还有人用归纳主题思想的公式来简单化地代替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本篇通过……表现……”等。有人对作品中的人物习惯于用抽象概念代替性格分析,如遇见反面人物就说:“反动”“专横”“腐朽”“残酷”等,遇见劳动人民就说“英勇 ”“勤劳”“善良”“纯朴”等,结果把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理解成了分不清个体的类型化人物。有人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代替作品语言艺术的品味,结果使学生脑子里装满了排比、比喻、拟人、顺叙、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大量的概念和术语,一旦学习文学作品就简单地配合和套用。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 语文课用力大收获小的直接原因。

二、文学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高中教学要求是:初中“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高中语文教学除文学鉴赏能力要求有差异外,都提出了文学鉴赏的要求。语文评估理论普遍认为,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最高层级。这些就决定了文学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

(一)文学鉴赏是最高一级的语文能力,是个人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文学鉴赏当作最高或最终的语文教育目标来追求。从高考文学鉴赏考查和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结果看,这种追求更有其紧迫性。

(二)文学鉴赏对中学语文教学作用极大。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不善使用理智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可不可以说成功来源于爱好,爱好来源于兴趣,兴趣来源于美的享受,美的享受来源于美的欣赏?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美的欣赏,即令是最引人入胜的文学名作也会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反之,注意发掘课文的美,哪怕是不以文采、形象吸引人的阐述性说明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把握文学鉴赏,就能扩展、加深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文学鉴赏跟别的鉴赏一样,与知识技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是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以扩展、加深知识和提高创造能力为归宿的。文学鉴赏本身就是建立在对鉴赏对象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必要的知识的基础上的;任何人只能鉴赏他所理解的事物,而不能鉴赏他所不懂的事物。中国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袍套。”虽然唱戏时“热闹”和“袍套”两种美同时存在,但反映到“外行”和“内行”眼里就有差异。这就是知识量差异造成审美差异的表现。由此可知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以知识增长为前提的。知识增长使得文学鉴赏水平得以提高,而鉴赏水平的提高又促使人们去探究新知识——知识和鉴赏就是这样互相促进的。比如学习《土地》和《小米的回忆》,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使他们较易领会课文所表现的那泥土和那小米的珍贵,然而为什么泥土、小米等平常之物在作家笔下竟会闪耀出奇光异彩呢?鉴赏引导人们去寻求谜的解答,探究的结果,学生得出结论:平常物品一旦有过不平常的经历,或者寄托了人们的愿望、追求,从而成为某种庄严的象征时,它的意义便不同一般了——于是,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

鉴赏同知识的联系是不难理解的,问题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传授的每项知识既是前边鉴赏的结论,又是后边鉴赏的基础,从而使知识同鉴赏构成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文学鉴赏当然也给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以积极的影响。北师大中文系教学法研究室的同志指出:“只有具有鉴赏力,才算真正获得阅读能力。”(见《语文学习》1981年第7期第14页)这当然是对的,但我还要补充一句:也只有具有鉴赏力,才有可能获得写作能力。仅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说,当学生认识到哪样的语言是美的语言,哪样的作品是美的作品时,便会产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作品的追求。所谓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就是他们从课外接触的大量作品中获得了美感经验,并进而形成了美的概念和美的理想,然后情不自禁地在习作中追求那种美的结果。许多大作家如高尔基、叶圣陶、丁玲等人走上文艺创作之路的经历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通过文学鉴赏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无产阶级的情操。美的观念是同人们的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的,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所以我们向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等审美教育的时候,实际是在宣传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它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语文是基础工具课,当然不能把它上成政治课,但是作品内容和教师审美趣味的功利性,能够使审美教育带有鲜明的倾向性,从而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消除错误的审美观,使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文学鉴赏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中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

第四篇:中学语文实习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实习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湖北省天门市小板镇初级中学

调查对象:七年级五班及其他年级部分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9月10日——2013年12月5号

2013年9月10号晚自习,我开始了作为实习生的第一堂课,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涯,我以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与小板中学七年级五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板中学,以求实创新为校风,以勤奋、求实、文明、进取为校训,以热爱尊重、科学引导为教风。七年级五班是整个年级的火箭班,共有学生67人,以团结、友爱、拼搏为班训,整体素质较高。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与学校领导和老师、学生的接触中,我更加理解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哲理,完成了认识的第二层次飞跃。

期间,我主要实习两方面的工作:一 语文教学实习;二 班主任工作实习。以下我将从这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一 语文教学实习关于课件

备课是任何一个实习老师必经历的阶段,充分的备课是拥有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通过观察,我发现小板中学有主动备课的优良传统。即使是从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或者老练的青年教师,都自发的、积极的备课,既要参考教参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又针对有问题之处积极讨论,确保踏进课堂开讲之前一切理论知识正确且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

个人总结,即使有教参和光盘,也要勤动手,做一个勤快的老师。在听了几堂优秀教师的课程后,更加坚信这个道理。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习惯也各异,故为确保课堂有序有趣流畅进行,最好是多做准备,多听课,多向先进的教育工作者咨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学内容越来越时代化、先进化,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实习生更要做好充分的危机预防措施。在准备教案和课件中,要多思考,在课间中加入时代因素,让语文具有时代感,并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课外的问题(根本途径是扩充自我的知识储备,并与时代保持联系)。关于课堂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地方。通过三个月的教学,我发现,就七年级而言,学生最关心课堂的趣味性,老师最关注课堂的纪律性,两者存在着较大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

实习的初级阶段,我没有出来好二者的关系,趣味性胜过纪律。七年级五班作为整个年级的火箭班,有优秀学生的普遍特质——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讲到《空城计》时,学生的反映格外强烈,会询问名著内的其他人物的故事,会自发讨论品评人物高低,教师这个时候要把握适度原则,可课后讨论,防止课程被搁置。另外,客观上,由于我的声音偏细柔,此班学生人数多,导致教室后面的同学无法听清课堂内容,呈呆状或自行学习状,而前几排的学生参与度过高,易起哄,容易造成课堂流畅精彩的假象,后期,在与众多老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下,及与同时实习的同学讨论,渐渐的摸索出让课堂效率高的几种办法。首要是纪律,可在课余时间采取个别交流及课堂上严惩高声喧哗者。实践证明,此法有效。另外,科学使用奖惩制度。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受外在的影响比较大。故教师课堂可多鼓励内向或有强烈表达欲望的同学,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肯定,惩罚措施不应该经常使用,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承受能力。

此外,就我在八年级四班听课经历和观察的结果而言,课程教授的方式和教师语气等都迥异于七年级。总体而言,八年级学生知识面更宽阔,更内敛,教师在教学诱导之余也需多关注学生课后的活动,多交流多谈心。关于沟通

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一处。虽然只是实习生,只带三个月的课程,但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认为,课后说反映的问题很关键。多与学生交流,一则询问课程的接受度,审视自我的课堂效率,二则加强与学生联系,让学生主动倾吐内心,向学生传递“我在关注你”的讯息,有助于学生课堂积极主动发言和自信心的培养。

另外,实习后期的沟通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你说,我听”和练习“我说,你听”。这种语言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七五班由于有自发主动学习的班风,又因之表现欲和表达欲都强烈,故适合这种模式。

除去与学生的沟通外,与老师的交流也相当重要。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棘手问题,这时候,要做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反馈问题,多方讨论,试行方案,总结经验等步骤后,明显感觉教学工作容易轻松不少。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

总体来说,在现任班主任熊老师的帮助下,用一句话来总结班主任的工作——苦中一点甜。关注学生

包括两方面:学习与生活。首先要明确,班主任不只对学生个体负责,更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负责。在学习方面,更倾向于扮演一个严师的角色。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孩子的天职,故班主任要时时督促学生完成各科作业,不要松懈。对于学生碰到的学业上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避免堆积成灾。

生活方面,主要是强调安全问题。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另外,严冬将至,叮嘱学生防寒防感冒等细节。值得借鉴的一点是,每天晚自习后,班主任都需到寝室查寝,检查学生到齐情况和生活设施,既有利于防患风险。又可拯救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校

主要是学校定期举行的活动和上级机构传达的文件。比如,今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的五校联考,十一月的运动会等,作为班主任,既要把任务传达到每个学生手中,也要让活动圆满完成。平时多浏览学校的网站,看看最新动态,把一些文件精神传达下去,提前做好准备。主要日常工作

每周二下午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我一共举办了三期主题班会,分别是“我为学习来减压”“分数背后的故事”“追梦·青春”,主要采取学生积极发言,老师组织的模式,这要求班主任做好充分 准备,包括

材料的汇集、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每一阶段的中心导向等,班会是考研班主任组织能力的有力指向标。

各类考试的总结,主要指月考和期中及联考。涉及到科学的奖惩制度,在表扬的同时,要批评、鼓励同时运用,找到问题是关键,让学生不气馁继续拼搏是关键。

与学校的相关工作结合,主要包括评选各类学生和午休坐班制度。这一期,我根据自愿参选、民主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优秀班干、优秀学生、班级之星和新团员发展成员。每周一、周三午间由我照顾午休,也经历了从无纪律到有序的阶段。

所有班主任工作都是在现任班主任的指导下得以顺利完成,班主任实习的经历最大的两点收获:第一,与现任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多交流,经验就是老师;第二,和学生多沟通,学生的配合是老师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以上为我在小板中学三个月实习的略感,总体来说,收获颇多,更坚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丰富的知识储备必须要在实践中与学生完美结合,否则无效。我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做得更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

调查者:王娇

2013年12月3日

第五篇:关于教育实习中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

关于教育实习中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2014年9月8日至11月30日,我很荣幸的在绵阳永兴中学参加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见习,二是班主任工作实习,三是教学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次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教学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现状。

3、从综合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八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贾长春老师,年级主任何鹏老师、八年级的欧阳老师、李老师、唐老师;学生主要为八年级七班和九班的学生。

本次问卷调查为教师卷10份,有效答卷7份;学生卷150份,有效答卷150份。

三、调查时间和成员:

2014年11月20日 成员:XXX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教学方面探究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市镇初中,学校规模较小。由于经济的影响,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据年级主任介绍全校一共只有6个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其中有两个是没办法正常工作的。

据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在调查的老师中选择传统教学方法的就是100%,他们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贾老师对我说,在教学过程我照作了果然效果很好。在调查中问道:“为什么不采用多媒体教学?”90%的老师说:“多媒体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欧阳老师说。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和老师们谈话的时候,我发现老师们把一个班里的学生按语文成绩的好坏分为几等。他们说:“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这是正确,但是老师对成绩特别差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这是不对的。当然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现在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调查时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学生的纪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花去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中学语文的学习现状。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初中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八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比较暴躁,很注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上课时不敢答问题,害怕答错,其他同学嘲笑。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的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然而成绩好的同学能听进去,成绩不好的却听不进去。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用处,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课文。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说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调查中,100%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说:“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是老师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听话”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有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时老师不能补充课外知识,只是讲课本上有的内容,其实这些我们都能看得懂,但是没意思”大部分学生明确表示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 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几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

3、从综合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①、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老师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②、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③、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

④、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洪沟,促进教育、教学 更好地展开。

⑤、学生应该有自律意识,多读些书,多做一些习题,只要自己的成绩有一点点进步都会对语文感兴趣,好记性不如烂笔筒,上课积极做笔记,下课复习巩固,才能取得好成绩。不要把学习当成痛苦的事,应该把学习当成快乐的游戏,这样才不会厌烦学习。

四、结尾: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这是我经过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的部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坚持下去,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时俱进,我想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最后感谢永兴中学给我的这个平台,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感谢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谢谢你们!

下载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的学情调查报告[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加强中......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论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用一句流行语言来评论当代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弱势群体。如果用一句不......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五篇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 贬谪文学蕴涵着贬谪者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为高尚的爱国情操、豁达的人生襟怀,......

    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批判

    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批判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都处在一个重新定位的阶段。中学语文教师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调查报告(一)20**年暑假期间,在校团委的号召下,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我到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图书馆资源应用研究 。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图书馆资源;策略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学习的主动权将逐渐还给学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中学......

    中学语文教育调查报告(精选)

    文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中学语文教育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我于今年三月参加了学校的集中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

    中学语文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关于高中语文的教与学》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见习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我通过实习深入高中教学第一线,了解高中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