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
——论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
用一句流行语言来评论当代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弱势群体。如果用一句不客气的俗语来说的话,那可就是“二姨夫——甩货”了。不是我对当代作家和教材编写者的不恭,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确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自读课。面对有限的课时、繁重的工作量,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各位老师自然使尽浑身解数来保证重点篇目的教学。这些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也就被挤兑得不得不靠边站了。
而当代文学作品的尴尬处境还远远不在于此。虽然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在高考试卷上却又占据着绝对的“强权”。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三篇文章,无论是散文还是科技文,几乎都是当代文学作品,而且分值也是仅次于作文的另一个重头戏。这样就造成了平时教学与考试要求的一个失衡。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即教材),尽量的协调好教学与考试的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我看来,当代文学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涉及到考试中的作文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因此,如何把握住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就成为我们每位老师在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所应关注的重点了。
作文教学是穿插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的。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整体结构、写作技法、所用修辞、表达思想„„很多方面来给学生启发、渗透。不是一朝一夕、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的事,而是应该贯穿到我们每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中去的、随时要注意的事。在这里我不想多谈。
我主要想关注的还是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利用有限的当代作品,教会学生阅读当代作品的方法,提高其审美情趣。经过思考和探索,我开始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或深或浅、或多或寡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个性化阅读教学”大体采用“整体感知一互动感悟一重点突破一训练语言”的操作策略。作为教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设氛围,提供自主阅读和训练的机会和环境。我的这一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比如,《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节课伊始,我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同学们,著名作家碧野同志用一支点染江山的彩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旖旎温柔、艳丽迷人的天山自然风光,前两个小标题下的景物更是美不胜收。祖国的名山胜水多佳联妙对,文人墨客的题诗歌咏更为之增色添辉。今天我们依据这两部分的内容学写对联,为天山增添一道文化景观,如何?”学生的眼睛亮亮的,一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复习了对联的特点和写作要领后,我提出训练要求:可独立撰写,也可合作完成,并请写在投影片上准备“发表”。
十分钟后,思维敏捷、素有“才子”之称的张闻宇同学率先举手:“我拟了两联。一联是‘戈壁沙滩,赤日炎炎,暑气溽溽;天山雪峰,白云朵朵,溪流潺潺’。另一联是‘红鳞映清流诗情一片,蓝天衬雪峰画意无穷’。”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也指出“无穷”与对应词“一片”结构不同,对仗不工,可以改为“几重”。女“诗人”季莉敏也不甘落后:“林海浩瀚,推出万重浪;雪峰矗立,插入千层云。”又是一阵掌声。一向腼腆的赵云同学站了起来:“青青蓝蓝,绿草毯上野花点点;重重叠叠,塔松伞下日影斑斑。”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徐亮说:“我仿赵云句式写了一联:‘隐隐约约,山石鼓上水声阵阵;蜿蜿蜒蜒,密林深处鸟鸣声声。”’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指出“蜿蜒”是连绵词,不可随便拆开随意增加音节,可以改为“清清幽幽”。
武侠小说迷郑枫递来他写的投影片:“巍峨天山入云霄峰擎玉臂,氤氲紫气绕太虚竹展翠枝。”“妙!妙!”同学们击节赞叹。原来联语巧妙嵌进了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两个人名:萧峰与虚竹,的确很可玩味。得了鼓励的他又补充说,“我还有一句下联‘壮丽瀑布泻断崖水开白莲’,这与课文意境更相合些。”同学们点头称是。这时,钱虎斌同学念出他的上联:“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无限好。”并诚征下联。课代表瞿玲燕略作思考后说:“牧马奔腾野花绚烂草原风情浓。”钱虎斌同学巧妙点化古人诗句,不露痕迹,既显得典雅又与牧场黄昏的情境相合,真是不错。
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交流了他们合作完成的对联,出现了诸如“牧羊似玉珠点缀草场,森林似青幔遮盖群峰”;“风临毡包弦音袅娜溢笑语,月洒牧场草色朦胧引遐思”等精彩联语。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我因势利导进入第二个环节:学写诗歌。
我说:“同学们,联语就是诗语,特别是律诗,要讲究平仄,中联两联要求„„”“对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刚才同学们以凝练的联语已经很好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下面能否再进一步,把有关”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的联语加以组织,串连成一首能概括这部分内容的律诗呢?除每句最后一字必须注意平仄外其余的可不计较。” 5分钟以后,一位男生大声念了他的“作品”:“天山脚下走,人在画中游。蓝天衬雪峰,红鳞映清流。蹄响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骏马行溪畔,野花过人头。”同学们报以更热烈的掌声。我十分欣喜,鼓励同学们:“依文写诗并不难,关键在于对语言的敏感和提炼。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迷人的夏季牧场’改写一首体式更为自由的‘新诗’。”同学们立即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新的“创作”状态。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1.1 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原则。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和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文因道存,道以文显。对语言文字形式的分析,能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形式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并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感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文悟道,经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同时,因道学文,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
1.2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二者相依存。在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都需要思维。语言训练不能离开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1.3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吐。提高了听和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和写的能力,反过来,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听和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总之,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训练时,要注意各自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
1.4 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语言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接受检验。语文课课内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而语文课堂之外却有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课内举一,课外反三;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内教学,鼓励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运用于课外,积极指导课外学习,发展学生的特长,使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互为用,提高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2.1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一是培养学生识记能力。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要求学生对生字读音准确、书写无误,对新词语理解正确;二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的中心、结构、方法,对体裁不同或相同的课文进行分析比较,把教材作为例子,由讲读延伸到自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反复训练,以掌握阅读技巧;三是指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的现象和描写,对学生同时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四是指导和训练学生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卷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心得笔记、列提纲的习惯;五是督促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多看报,多听新闻,多看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开心词典”等益智类节目),每学期应提倡阅读2~3部名著。阅读教学从以上五个方面认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定会大有提高。考试中的选择字音、字形、词语的运用等就不会出现失误,各类文体的语段阅读也会手到擒拿。
2.2 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形势的要求了,这就要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2.2.1 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如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诗文中的意境。读戏剧,让学生分角色演读比赛,写出人物分析。读说明文和议论文,要快速阅读,然后写出文中几个要点。读小说,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写出人物分析。
2.2.2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2.2.3 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2.2.4 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语老师用大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
2.2.5 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培养学生迁移与创造能力。教师设计作业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二是听、读类输入信息方面迁移性训练;三是说、写类输出或生成信息方面的训练。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
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中学黄国超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哲思想;想到成熟、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想到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会想到“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都是值得弘扬传承的,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扁担抱着走。” 的婚姻模式,就有悖于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所以,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更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在中国不断传播蔓延,甚至泛滥,比如,大部分学生、社会人都迷上了过洋节,而淡化了我们自己的春节、端午节等等。传统文化作用在逐渐减弱,受到了空前冷遇。尤其在我们上语文课时,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很少涉及,或者基本没有涉及过,原因是害怕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我们教学的思维误区。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而语文恰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因此,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注重语言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通过文化的感染、思想的熏陶、精神的提升,建构人文精神与人文性格,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我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我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臵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所走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之抛砖引玉。
一、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正如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里所说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可教”一样,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为此,新课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要广博,思维要灵活,师生关系要和谐。在新型的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学生的思想被进一步解放,质疑生问的方向更广,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调节教学方式,让教师游刃有余地驾驭新的课堂。而教学方法有效与否就取决于师生双方的人文素养的高低,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则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语文课堂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这样尝试的:
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
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韩愈的《马说》、贾谊的《过秦论》等)
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曹刿论战》)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硕鼠》《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人教版初中中语文课本的诗歌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在布臵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臵与写作。
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
我们整日讲中考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臵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4、重视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用筷子吃饭,用毛笔写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汉字构型中表现出来的对称、平衡、流动与形象四种美,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美、新鲜美,使中国书法成为具有图像性美感的艺术。放眼世界文字,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像汉字那样可以独立发展成一门享誉世界、博大精深的艺术。
四、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使者
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需依靠教师的推进和落实。教师就是要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要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当仁不让。而要做好这个艰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为教书而教书,或是为高考而教书,语文教师就成了一个狭隘的工具;有了责任感,语文教师才能勇于贯彻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语说,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要想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我们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事实证明学生对传统的东西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缺乏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受,也缺少参与感受民族文化的机会和氛围。只要引导得法注意营造“书香校园”及“书香氛围”,学生一定会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语文教师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吧。常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教育者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要以忠诚为信念,以模范为榜样,以责任为准绳,以创新为追求,全心投入,努力工作,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四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加强朗读训练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 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各种朗读方法和技巧对学习语文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本文阐述了从朗读的要求入手,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以此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关键词: 朗读技巧 作用
要求 方法 训练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必须把读放在优先的位置上,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更要重视技巧的培养,如何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培养。以下就从朗读教学的方法、技巧培养如何优化朗读教学的过程谈几点见解。
一、首先来谈谈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朗读的作用,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语言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朗读课文”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对于有着浓厚感情或是能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文章,学生尤其喜欢。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主旨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和语言组织能力。比如课文《包公审驴》讲的是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的破案的故事,课文的对话极多,这样,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征。再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实践证明,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充满了兴趣,都期待着下次语文课的到来。其次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地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地感受,自然而然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当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一首诗歌或一个精彩的片段时,一开始并不能够理解其含义或感受其文笔的精彩。但是只要它们时进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就自然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人想象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他们的思维材料,于是使他们慢慢的学生欣赏一篇文章,一首古诗,一个精彩的片段。有时甚至可以对一篇文章顿悟其义,产生灵感。比如我在教学《黄山松》这首诗时,首先指导学生节奏分明、音韵谐美地去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以诵读为主,以讲为辅。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黄山松形象淋漓尽致的描写,并从山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这些词中体会黄山松的英雄气节。学生读着这首诗,仿佛有了身临其境般想像黄山松的傲然雄姿,从而对松树的品格油然而生景仰与赞美之情。所以说,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变得更聪明好学。
四、加强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等思维能力
中学的语文教材,大部分语言优美生动,蕴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在教学法,更应以读代讲。例如,《三峡之秋》一文中作者抓住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不同的特点:早晨,露水闪烁,绿叶金实,新鲜而明净;中午,金色的群山,奔腾的江水;下午:青色的、透明的、明净的江水平静而轻缓;夜晚:灯光在江面上摇曳,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余光犹如瀑布,素锦,凌空飞降。进行了描写,语言优美大气,生动形象的描绘出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教学中我将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生自己去朗读去体会,加上学生们自己丰富的想象,他们所能体会到的,往往比老师们想象的更加鲜活,美丽。学生经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生动语言,错落有序的结构,抑扬顿挫的语调,犹如思维的向导,不知不觉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情境。通过朗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到渠成,从而也使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得到提高。最关键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的方法,不少学生能在读中发现问题,并且努力去解决,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准中音,不读破词句,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同时,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决不要方言,更不能小声作答,必须大方,声音宏亮,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表达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山中访友》一文时,结合课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点,我首先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展示出元阳哈尼梯田的美丽风光摄影,教师用绘声绘色的朗读,结合“山中”这一关键词,把课文中的景物与梯田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人间仙境”哈尼梯田的奇观,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领略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培养他们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诚然,在重视认识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样重视情感的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追求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发展。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讲求“朗读”,并且做到“多读”“读准”“读感情”,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差异,其侧重点也不同,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见解。
三、加强朗读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指导,让学生想象,体会课文的内涵,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同时,使学生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吃透文章精髓,从而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让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使学生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北平、伦敦,以及热带等实物,让学生沉浸在趣味无穷的情境中,走进作者心中的“济南”。
通过实践,学生的朗读水平,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明显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理解课文内容乃至背诵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朗读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的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尝,让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陶冶情操。比如在教学《乡愁》一文时,以身试读,并配上音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后,学生情不自禁的鼓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唤起学生的思想情感,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老师的感情产生共鸣,以此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1、语气流利,感情鲜明
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做到句读清楚,语气流利,感情鲜明。学会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字音、停顿、速度、语调、语气等,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让听者清楚明白。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和指导,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课前预读,做到熟读生巧
在上每一课前,先让学生试着朗读,让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以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并且人人参与,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因此,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在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不直接参与其中,只对课文点拨,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会批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我在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就直接让学生上黑板朗读,并且每个小组都派一名学生,再抽调5名学生当评委,对台上的4名学生打分,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除以评委人数,就是该同学的最后得分,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朗读技巧的训练主要应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好停顿。首先是语法停顿,即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定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定语后要停顿;状语较长时,状语后要停顿;宾语、补语较长时,宾语、补语之前要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作适当停顿。
其次是逻辑停顿,又叫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可以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化停顿的时间,或者不是在语法停顿的地方适当停顿,从而表示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次是结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停顿的等级根据停顿的时间可分为5级。一级停顿是题目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一般停三拍;二级停顿是句号、冒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停两拍;三级停顿是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以停一拍到一拍半为宜;四级停顿是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为一拍;五级停顿是顿号所表示的停顿,是最短的停顿,大体上是半拍。
适当的停顿可使朗读者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可使听者更清晰地理解朗读的内容,受到更强烈的感染。
2.确定好重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
首先是语法重音,这是由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可分为词组重音和句子重音。词组重音:联合关系短语同样重读;偏正短语修饰成分要重读;主谓关系短语,谓语重读;表结果、程度、情感的补语重读,如“打扫干净”、“悲伤极了”;动补短语,表趋向的动词重读,补语不重读。句子重音:短句谓语部分重读;句子主语是疑问代词时,主语重读;一般情况下,定语、状语、补语应读得较重。其次是逻辑重音,这是根据上下文对句子中一些词语加以特殊强调从而重读的音节。逻辑重音比语法重音重而长,其位置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语言、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荣誉”,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就不同。逻辑重音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比喻、照应等。
还有感情重音,这是对文章中表达感情最浓烈的词句所加重的读音。其目的是激发感情,唤起想象,使听者受到感染。感情重音与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有时是重叠的,感情最浓烈的词语,往往正是句子中最关键的词语,是逻辑上应强调的词语。为了取得好的效果,除了重读之外,还可以用长音、顿音、急音、徐读等特殊手法来表达。
3.掌握好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3类。语音的高低,是因声带的张弛而产生的区别。文句之中特别主要的字眼,或是前后彼此关联照应的词,发音需高一些。就一个句子而言,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需前低后高;意义完结的文句,祈求或是感激的文句,需要前高后低。语音的强弱,是因肺部呼出空气的多少而产生的区别。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其尾部应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语音的缓急,是声音与时间的关系。单位时间内,发音数少就缓,发音数多就急。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应该急读。
朗读训练常用的方法有:教师范读、录音范读、提问接读、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等。对所读材料可采取全篇读、分段读、重点读等。
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方便。电影、电视、录像、广播,以及语音实验室等都可以为朗读训练提供较好的示范材料和手段。一些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如《动物世界》、《话说长江》等,都是优秀的范例。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著名播音员夏青、方明、常亮等,选择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制作成的朗读录音带,语言规范,声情并茂,对学生是极好的示范和熏陶,学生自会在模仿中增强兴趣,提高朗读水平。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要加强课文朗读,精彩段落、关键句子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变成学生自已的语言材料。重视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3、教师带读,以情感人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是以身带读,甚至和一名学生上台一起在黑板上朗读,真是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有一次,在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我和一名女生上黑板表演,并配上古筝音乐伴奏,结果朗读完后,学生强烈要求再来一次,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来朗诵一遍。借机,我向学生灌输朗读的技巧与方法,并告诉他们,只有真正爱自己的祖国才会有如此真挚的感情,学生们点头,会心地笑了。通过实践能力以此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
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在组织教学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开教之前,要吃透教材,了然于胸,最好自己先能背出来。这样在教学时肯定会左右逢源,成功在望。
二、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
1、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利用早读、班务会、班会、晚自习等时间,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效果明显。利用演讲的机会,让学生谈理想,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见闻感受。还组织一分钟即兴演讲,开展班级小型辩论会,模拟招聘,小记者采访等,训练学生说话的各种能力和技巧,以此训练学生说话等各种能力和方法。当然,训练学生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以采取记笔记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听广播、听讲座、听故事、听朗诵会等,以提高学生听品评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从“说”开始,大声说,放开说,克服学生胆怯,并根据教材进行课内说事、课堂小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或者进行朗读,背诵,口头作文等比赛,甚至让学生表演课文剧,这些都符合《课标》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才会成为会听、善听的人,各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才会随之提高。
3、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阅读教学训练应该采取分阶段实施,即初读、细读、品读。
初读,就是朗读的初级阶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完后,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知课文的大意。细读,就是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反复地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品读,就是最高的朗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精妙之处有一定的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的集体或个别朗读,直读到心中有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景物。但是平坦质朴的语言需要通过朗读,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有韵律节奏的语言更要读,更要去细心体会、品尝,感悟精神意象,久而久之,文学修养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在《新课标》中对朗读有十分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训练,才能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参考文献:
(1)五静旭《既然叫做语文,既然叫做读书》《语文天地》2000.4(2)《活动教学操作全书》物资出版社(3)刘成兵《莫让朝读变糟读》《语文天地》2000.6
参考文献资料:
1、《试析朗读教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刘艳玲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 第5期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
朗读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对一篇文章的感情是入手这篇文章的起点比如《春》的清新明丽,《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背影》的质朴、清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放,《登幽州台歌》的悲慨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然后才能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就是按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通过美育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从而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课标的要求
课标着重指出:要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周扬说:“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的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做美的启迪者、创造者。
2.语文学科处处体现美、语文课堂是美育的重要场所
中学语文教材中,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之精选。这些作品,文质兼美,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堪称经典“美文”。如:写自然美的《登泰山记》、《长江三峡》、《天山景物记》等;有写社会美的《同志的信任》、《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有写人物美的《可爱的科学家竺可桢》、《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写劳动美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可以说语文课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大门,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给学生多方面美的陶冶,为中学语文美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因此,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中的美,施以各种美育活动,在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美育培养工作,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一般上课时,老师总采用先板书课题,然后阅读课文、提问、回答的模式来教学。这样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进行美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精心设计新颖的形式来引起学生对所讲文章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向美的意境。例如在讲《天山景物记》时,先打开录音机,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前来,天山南北好牧场……”,录音机响起优美动听的音乐,接着多媒体显示新疆的美景。听完音乐后老师就可以运用设计好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新疆,游览天山的美景吧!”从而图文并茂地导人新课。
2.2通过课文阅读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2.2.1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教学说明文《核舟记》,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件新奇的珍品面前,将其部件的精细,机关的巧妙及前后关联一一化解展示于众,而学生种种巧语妙思随导游手指足引次第而来,将木舟诸多妙处逐一接受。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说明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木舟”。
2.2.2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格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感受美。
2.2.3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发美感。
2.3通过课文分析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3.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
2.3.2抓住美的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
2.3.3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
2.4在剖析形象中理解美。语文课本中塑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加工提炼而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的艺术的升华。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其名著《巴黎圣母院》中,就塑造了外貌美、内心善良纯真的卖艺女郎埃斯美拉达;外貌丑陋而内心善良的敲钏人卡西莫多;外貌漂亮而灵魂丑恶的卫队长比思。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对这些人物形象加以剖析,让学生懂得人物美更重在内质的美――人内在的品质、精神、灵魂即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美。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道为美的形像。《愚公移山》并未勾画愚公的外在的形象,他的美在于“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毅然决定“毕力平险”,因而这理想是崇高的;面对智叟的讥笑,他毫不动摇,决心子子孙孙干下去。这种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移山之举,是内在理想与坚强性格的外在表现。
3.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美育
作文教学侧重于创造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鲁迅说:“要创作,第一需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动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学会从生活中吸取、捕捉信息,认识周围事物,发现现实的美、生活的美。其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扩充知识,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再次,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去体验、去锻炼。如参加植树劳动,在劳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到劳动之美。然后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最后,引导模仿,鼓励创新。
总之,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美育感知做得更实更好,这本身也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收稿日期: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