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海城市高级中学语文组姜明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好思想品德、文化的底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培养求真、向善、审美的健全人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就从“为什么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社会地位
从学科的理念来说,语文学科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既包括责任、自律、尊重、坚强、进取,也包括关心他人、群体情感、社会兴趣、民族自豪感等方面,是对求真、向善、审美的追求,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塑美素质、个性心理素质、体质体能素质的全面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旨在传承先哲时贤的思维成果,启迪智慧,激发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因此,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是语文学科追求的理想境界,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挖掘语文自身负载的文化因素,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关注“人”的情感思想、性格和行为,理想和现实、际遇和命运,并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把握造就这些“人”背后的深刻动因,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省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
荣格曾说:“任何一种文化,都积淀为一种人格。”可见,教育是以文化为资源,必然包含着一种人格上的陶冶,精神上的洗礼,展现给学生的是人格的力量。张春兴先生在《现代心理学》中指出:“从影响人格形成因素的多个层面来看,属于较为复杂的人格特质,诸如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其形成则受环境较大的影响。”语文学科中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社会历史、文化要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潜代的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语文学科教育。然而,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教育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的个性被扭曲,人格遭冷遇,学生的个人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无人问津的荒地。许多学生由于长期闭守于自己所构筑的生活世界,特别是心理世界,不愿让人走近也不愿走近别人,缺乏与教师、同学、家长等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了一种极端的封闭萎缩的精神人格,如当前出现的大中小学生跳楼自杀等事件。许多关心教育的教育界人士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现代教育偏重于知识教育,特别是严重的应试教育,忘记了作为
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对待事物的方法的教育。”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造成学生不是为现实生活而活,也不是为理想而活,仿佛是为教材而活,为分数而活。学生对教师普遍心存畏惧,敬而远之;心理上笼罩着紧张、压抑、自卑、恐惧的阴影。尤其是那些学困生、贫困生、孤僻生,他们经常陷入痛苦的心理折磨之中。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未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内心潜藏的创造冲动和热情未被关注和看重;他们的个性思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一些社会阴暗面的影响,造成许多学生理想信念坍塌,对人生和社会盲目乃至麻木,使之成为畸形,不健全的人。
与此同时,当代社会的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完全功利化了。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尚口号之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抱功利态度,只学实际有用的工具性知识,对人文知识缺乏热情,导致人文知识淡薄,人格素质底下。其具体表现为:只要索取,不求奉献;唯我独尊,不顾他人;只要
1舒适,不讲公德;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只求即是利益,不管诚信礼仪,只愿人人为我,不思我为人人。人情淡薄,心灵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学校不应是学生埋葬青春和理想的地方了,拯救学生的精神世界,迫在眉睫。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语文学科的人文知识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性”、“方向性”的知识,具有涤洗精神,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重要价值;是打精神底子,增加生活底蕴,培养学生非功利的“人文”求知态度,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境界。从拯救学生心灵世界的角度来看,惟有语文学科最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及其方法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根植于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关系之中,关注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生存命运。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过去和未来的生活,更要尊重学生当下的生活,帮助他们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此,我认为,应着重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
第一,通过课内学习,促其求真的健全人格。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认真处理好语文知识技能掌握与文字熏陶、精神启迪、审美体验等因素的关系,既要把语文知识与技能因素融入个体精神活动、人格意识、行为模式的整体中,又要把个体的精神世界建构在牢固的语文知识技能之上,为人格培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底子。
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材,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方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写作感悟、听讲体察,说话表述等多种形式来捕捉人文信息和深层的含义,并联系自身实际感知种种人生哲理。中学语文教材选有许多反映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的优秀诗文和关于他们悲壮史诗般的传记或评论文章,对青少年学生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同时安排了许多内容,能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近代中国的衰落史、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史以及现代中华的振兴史,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民族自尊心,消除妄自菲薄、盲目崇外的自卑感,启迪他们对祖国的忠诚,鼓励他们确立忠贞报国的雄心和决心。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适时比较、不停顿悟、相机评析中,促使学生渐入课文真实内容的佳境。那《黄山记》的险奇壮美;那《呼唤生命教育》的对待人生的态度;那《忆江南》的柔和;那《荷塘月色》的淡雅;以及李清照词的婉约,苏轼词的豪放。通过有艺术的教学,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本应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学到如何去做人。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促其向善的健全人格。其实,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内教学,更多的是在课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大语文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使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杨道麟先生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指出:“语文教育不应当仅仅是静静地传授知识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且应当是充满时代气息、跳动时代脉搏,反映人类智慧的场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找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使社会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加深,让语文教育成为一池活水。为此,语文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带学生走进书刊,读知识、读人文;走进自然,读社会、读人生。有计划地开发语文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定期读某一类书,加强阅读书籍的选择。在优秀作品的阅读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体味,使学生的思想品格受到熏陶、浸润,规范自己的行为。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曾追求过“吃山珍海味”的时尚生活。为了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了“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平衡”的课外阅读后,学生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通过课后“人与自然”的辩论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善待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与义务。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小事中发现善的乐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他人。通过节假日,让学生感受向善的真谛,从“三八节”、“母亲节”解读母爱;从“重阳节”中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内涵,做到尊重长者,爱护幼小;从“劳动节”中懂得尊重辛劳奉献的劳动人民,树立平民化意识。还可以通过书法、画画、参观、访问、演讲、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向善的意识。
第三,通过批阅作业,促其审美的健全人格。事实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不过审美的角度不同而己。语文学科通过作业、作文、周记的批改,与学生书面对话,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良好方式。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增多,他们有生理上的需要,也有心理上的欲求;他们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又拼命封闭自己真实的心灵世界,只有在困惑中忍受煎熬。语文教师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也是他们最依赖的人。他们有许多真情实感,不敢跟家长谈,不愿跟同学讲,只想在作文、周记中尽情流露、挥洒。
现实中,有些中学生因学业成绩不优秀,能力不强,或者其貌不扬,或家境不好,或者来自乡村,不能引起异性同学的关注而倍感痛苦,怨恨生活对自己不公;有些因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失和家庭,或有犯罪、犯错者家庭,怕老师、同学瞧不起而极度自卑,远离群体,独来独往;有些因自己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过失而担心前程无望,想破罐子破摔又极不甘心;有些因热心助人却被说成是不怀好意、别有用心而感到生活太可怕,人们的心理太阴暗;有些因喜欢某异性或崇拜某老师,又怕同学知道骂自己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甚至想离家出走,浪迹江湖;有些因说不出讲不清的困惑而只好上网成瘾、萎靡不振,想结束年轻生命。
总之,学生笔下流淌的微妙心理、细腻感情、浓浓哀怨、低低哭泣,都来自他们心灵深处不愿向常人打开的隐秘世界,让语文教师为学生承受如此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困扰而揪心痛心。面对学生的信任,语文教师必须及时像朋友似的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偏激、甚至不良的心理状况。或个别谈心与个别交流,或批语笔谈,或专题讲评,言左而顾右,设法引导学生从痛苦的云山雾障中走出,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隐私,又让学生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堂堂正正,何必在乎其他;因为逆境、痛楚、压力,毕竟是暂时的,所以要奋力拼搏,不求功成名就,但求无愧今生。鞭策学生看到人性的善良,生活的美好,更让学生认识到:年轻的心中要多一些鲜花碧草,少一些枯枝败叶;多一些丽日蓝天,少一些乌云阴霾;多一些善良和谐,少一些蛮横失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及时调整心态,以审美的理性思考面对一切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保持群体情感,乐于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
中学语文教师,在整个批阅和讲评作业、作文、周记的工作过程中,随时都可在心灵上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在情感和心境方面逐步由冲动、浮躁、脆弱、抑郁的情绪向平稳、深沉、坚强、开朗、振奋的情绪转化,在性格品德及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谐完善的发展,避免心灵走失。综上所述,可见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内教学中,而且更多的在语文课外活动中;不仅在语文知识训练中,更在作业批改中;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贫困生,善待学困生,不忘孤僻生。要使人人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把生活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解人世间的善恶美丑、喜怒哀乐和世界的复杂多变,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价值问题、理想问题、人生问题的兴趣;对求真向善审美的追求;为他们精神的充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创设真实、具体、可靠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初探语文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初探语文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作者 李珊珊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二中
邮政编码 441000
摘要:培养健康人格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文章通过分析语文教学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特殊作用,提出利用课文载体,提高教师素养,利用综合性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康人格学生素质
正文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康的人格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一个人能否成才,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更主要在于非智力因素,其自信心、意志力等人格因素为首要因素。为了培养 21世纪的合格人才,必须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校是师生关系构成的社会集体。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常以教师的言行和品质作为自己的参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倾向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思想修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理想化,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人格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人格的发展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观点、信念和精神品质,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面对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一教育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有人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任务应在思想品德课上。其实不然。事实上,各学科教学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文教学,在人格的培养上是从小学到高中贯穿始终的,学生无一不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因此,笔者想就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作一尝试性的讨论,以求有助于同僚。
过去,人们有一种片面的认识,以为青少年人格形成主要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关,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事实上,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格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操和性格都将得到陶冶,尤其是语文课,他的作用不亚于政治和思想品德课,因为语文课既是基础课,又是主课,所占学时最长,所学内容最广,而且其本身就具备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对哪一个中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都显得十分重要。
一、语文教学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所谓语文学科教学指以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等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学相统一的活动。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的训练。健康人格的标准就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那么,语文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直接作用。是指语文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不管老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教师的言行情态等渗透着的人格精神,是最直接、最经常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育因素,如美好的仪表、一手好字、美的板书、规范生动的语言表达,上讲台所带的美的情感等都是教师文化修养的表露,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能在学生人格的形成上起一定的作用;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出贡献。
(二)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指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是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把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叫间接作用。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品质中的优势所在,用得体的体态语,恰当的赞扬,评价与鼓励使学生获得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或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认知结构,语言文字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这些能力和属性虽然不属于健康人格所直接包含的因素,但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的内在条件。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力。能力通过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知识通过能力的提高而积聚,最后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同样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应以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
1.利用课文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把每一篇课文都放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来讲。翻开语文课本, 哪一篇课文不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从孔子、孟子到毛泽东、鲁迅, 从屈原、李白到郭沫若、曹禺, 从刘勰、沈括到叶圣陶、李四光, 从中国的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到外国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泊桑以及欧·亨利, 他们的作品就像一朵朵的浪花, 汇成了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 都是一个个典型的例子,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这一个
个的例子中去感悟, 去欣赏, 从而汲取营养, 陶冶情操。例如,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增加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学习《五人墓碑记》,则是教育学生品质正直、蓄养浩然正气的绝好材料;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可以理解被社会、被传统、被思维局限了的人生。
2.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健康的人格
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为了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师应按照师德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莎翁尚且具有这样的理想和胸怀,人民教师更应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肩负起塑造青年一代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以宽阔的胸怀、祟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艺术,做好本职工作教育和影响学生。
3.利用综合性学习,塑造健康人格
综合性学习为新课程中语文教学新设置的内容。它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的封闭性,引导学生从语文的书本世界、科学世界,进入生活世界,进入社会、进入自然这些大世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综合在一起。把每一节语文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中来教。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火热的、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制的扩大教材的容量——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
学生由书本中的内容走入日常生活,走进生活中的你、我、他的种种莫名的烦恼。他们由课内、校内的一方天地走出,走到课外、校外的多彩世界,走进自己、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比海洋比天空还要广阔的人的心灵世界。这对于学生认识自己、善待自己、关爱他人非常有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为学生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有利条件,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使命,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人格教育学习资料》[J]
·黄晨·《论人格教育目标》[J]·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2期
·《简析语文学科教学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J]
·魏国良·《简论人格教育》[J]·中学教育(沪)·1994年第6期
·《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健全人格的培养》[J]·《教育学》·2000年第9期
作者简介:
李珊珊,女,31岁,中教二级,语文备课组长,湖北省襄阳市二中,邮编441000,电话***,邮箱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人格的培养
现代意识中人的意义的崛起促使人们对教育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反思。人们通过对人类发展的历史性分析并对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横向对比研究认识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格的成长。教育正在由单一的社会发展功能向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功能相结合转型。基于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人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人格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及其成因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这里,我们把人格作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个体的人所应具有的几种基本要素。个性的发展是人格发展的体现。然而现实社会中仍存在着个性扭曲的状况:一方面是个性的压抑状态;另一方面是个性的放纵现象。这两个特征实际是个性不平衡状态在不同或同一个体人格内部的两种极端表现,并且导致人格的分裂、紧张和不协调:情感上的极端封闭、淡漠或放纵;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创新意识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个人主义的滋生与泛滥;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一)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大一统思想对人的控制和影响是很严重的。在强权之下,人们往往“安于现状”“自我压抑”“与集体保持一致”,进而形成中庸之道、知足常乐、无为、依赖、求稳、从众等心理趋向。在个性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个人内在丰富潜
能不可能充分释放。
(二)在当前开放的社会中,一些人由在原来封闭的、压抑的环境中对自由的渴望转向对自由选择思想的盲目接受,促动了个体的自我膨胀,形成以我为核心、一切为了我、我就是一切的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而这种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人的一盘散沙式的个人主义的结合,则导致人格分裂现象的发生。
(三)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物质需要、秩序需要和意义需要三种。它们的平衡发展是人格完善的保证。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质的匮乏,人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急剧膨胀,且又存在着对秩序的需求与秩序的不健全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功能不稳定,以致于出现不正当竞争和对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另外,西方人学由传统的理性主义走向现代人本主义,对感情、自然性的极端强调导致一些人感性欲望压倒理性精神、自然本能压倒社会责任现象的产生。目前社会对多样性、变化性、不可重复性的强调也促动了中国人思想行为从单一僵化到多样化的巨大转变。但其负面影响是,许多人不再相信有什么统一的价值标准、伦理原则,不再追求统一的思想和永恒的目标。这几种因素共同造成一些人只
关注物质生活享受,一味追求金钱和感官刺激,从而形成“物化人格”。
(四)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危机”。高度的工业化使多数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的自我意识及精神意义成为冗余。伴
随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的是人性异化的日益加剧。可见,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二、健全人格的内涵与培养
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人格发展不平衡现象给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同时也使人认识到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必要性。人格内部各个因素内在的、和谐的统一构成一个完善的人格。它包括体质、智力、情意(情感意志)及道德四个要素。人的发展实质上是构成健全人格内部诸要素充分而和谐发展的整合过程。
体质即身体素质。这是人的生命和人格的物质载体。个体人格在体质方面的完善表现于人对健康体魄和运动技能的不断追求、发展过程。同时,健康的体质也有益于其它人格品质的增强。我国中小学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体育。在升学指挥棒的诱导下,本来就少的体育课被作为“副课”而敷衍过去。从更广的范围来看,我国现阶段城镇体育运动场所在数量、面积上与国外相比皆偏少,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农村的情况更严重。民族体质是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以健康的体质为依托。发展体育运动不只是对少数运动员的培育,而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体质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健康保健和运动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的训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校教育对此担负着基础性的责任。
这是当代教育对个体体质发展的真正要求。
智力即认知能力。它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六种基本因素组成的整体综合能力,它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其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来源于人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事物的换位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B.S.布鲁姆在他的《认知领域分类学》中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并把从理解到评价的五个层次归为一类,称为理智的能力和技能。他认为,理智和智能是借助知识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知识也只有上升到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时才有意义。知识的简单组合并不需要较高智力,而重新建构知识,则需要高度的智力。这种智力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是智力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也是智力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培养智力是人格完善和成功的基本保证。
另外,当前社会对人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本质上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以求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的心理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方面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个性的发展问题;个性发展是人性解放的过程。“个性的多元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可以说,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创新的前提。二是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问题。它们是认知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从学生的“学会学习”到“学会创造”贯穿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而“知识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则过分强调基础性学力,注重知
识积累和记忆考核。因此,从“记忆模仿”走向“思考创造”仍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和艰巨任务。
情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意指情感和意志,它是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情意指情绪,属心理意向活动范畴,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成功者的长期研究,人们发现智力并不是决定人成功的惟一因素:情感和意志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葛尔曼出版《情感智商》一书,提出情商(EQ)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IQ),人的情感智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了解自我的情绪状态;恰当地管理自身情绪;善于进行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之后,一部分心理学者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逆境商数(Adversity Quotient),指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境的心理能力。其核心是意志力。笔者认为,情感和意志是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尽管将情感和意志作为“商数”的提法欠妥,但情商的提出者强调情感的丰富与和谐发展,逆境商数的提出者则强调意志力的作用,两者作为非智力因素却为人格的完善所必备。一个人格高度完善的人应具备健康的情感。它一方面表现在具有丰富的情感并能稳定地展示:情感体验保持开放的姿态,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丑的憎恶、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精神,等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所追求目标的执著力和身处逆境时的意志力:具有情感自我控制力和更大的内部适应性、选择和改变能力,善于克制;把生活看成是愉快的探险,尽管也遇到常人所遇到的挫折和失望,但仍能感受到激动、希望、爱和同情,从而很快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当代教育旨在发展学生人格内部的各种创造性潜能,而“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需要对经验的开放,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对概念处延的灵活性,对评价的内源性;需要坚持某一认定方面的意志力。”因此,只有将智能培养与情意品质的培养统一
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
道德是保障社会顺利发展或社会秩序的润滑剂。道德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责任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
义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
当代社会对科技的功利性追求导致人格内部智能与道德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被“物化”了,落入商品拜物教的泥潭中,有识之士发出了“人不见了”的疾呼。这种“人品人格的失落”现象实质上是由于现代社会教育把人作为生产工具,而未把“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造成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人向善,也能助纣为虐。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批评传统的科技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另一半”。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忽视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些领域道德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这为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当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即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科学真理与价值选择教育的统一,使我国教育走向和谐的、平衡的与全面发展的道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
当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造性的智慧的结合。教师在强调科技意识的同时,还应进行美德教育。美国教育家贺拉·曼在谈到此问题时指出,公立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养成理智与良心。美
德教育应当先于知识教育,尽管不应当无视知识,但不伴有美德的知识是危险的。我国现在更加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然而传统教学中只是把它作为道德理论说教的德意课却并不成功。笔者认为,道德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德育课应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把德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学实践的动感过程之中;二是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公开化;三是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结合的、开放的道德
教育体系。学生道德意识不是被灌输的,而是在活动中、社会中养成的。
三、师生关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这里只就教育内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方面加以探讨。师生关系问题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在几千年来儒学教育思想笼罩下的古代教育以及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学校教育中,知识一直是由老师传授
给学生的,因而形成了严格的、权威的师生关系。
中国文化历史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正是这种关系的典型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自由,而只是在培养
顺从、保守、封闭意识。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的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之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开放的、充满人情体验的师生关系的最大作用是能够对学生主体人格充分尊重和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个体人格发展的自由度,而这正是个体创新意识萌芽、养成以及创造性潜能释放所需要的温床和动力,也为他们情感意志、道德思想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建立平等的、充满人性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至
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发展人的健全人格,一方面基于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广度而言,另一方面是基于个体人性的深度而言,它是指人的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和谐的发展,并非意味着所有品格一样的均质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不是学校教育的独属阶段,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过程。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个性培养与责任
感培养的统一,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
《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第四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詹功珍
[摘要] 语感是直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语感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不仅能够快速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且还能够体会到文字的言外之意。语感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文试从语感的特点说起,结合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一些方式方法。[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感培养 阅读 朗读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说明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语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是语文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途径呢?
一、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从现化阅读心理学的观点看,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徐世英在《谈谈朗读教学》中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通、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读”占鳌头。在教学中,应以“读”为突破口,培养语感,保证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司、自主质疑,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放手认读,整体把握
这是培养语感的“保底工程”,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脉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方式读,张扬其个性,并发挥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的功能,让小组同学合作检测。
(二)、读中还原,再造情境
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联想将课文情境还原或再造,在大脑屏幕中“放电影”。这想象的功能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对言语进行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对语感的产生和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荔枝》一文中描写荔枝的句子:“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路,才又和我们阔别重逢。”其中“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和我们阔别重逢。”等句子。在教学中,通过激发想象情境,产生丰富多彩的感觉,通过联想,从中感受到“我们一家与荔枝结下的不解之缘,荔枝成为了母子之间传递亲情的枢纽,所以才会像故友一样阔别重逢。”
(三)、读中移情,品味推敲
让学生在读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课文,进行二度创造,应把握好词句的品味,引导学生推敲词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及其感情色彩,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语感。以《荔枝》第二自然段描写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作为培养语感的交点。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因势利导:
1、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融入学生合作探究之中。教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一些精彩的、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研讨。
2、抓住母亲神态变化“高兴——沉下脸——高兴”这一条线,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
3、重点品味“母亲吃荔枝”中描写细致的部分,抓住“不停地抚摸”、“划破”、“小心翼翼地剥开”、“托着”、“爱怜地望着”等词句进行推敲,引领学生感悟母亲初次见到荔枝时那种兴奋、惊奇、欢喜的样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4、美读课文,表现内心体验。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重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培养学生对语言音韵美的深切领悟感。让其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品读、美读,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从而增强语感。
(四)读中领悟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细致句子进行品味,去领悟其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例如文中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想象作者没有
明说的话,在这一环节中,要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让他们“在自己的肩膀上长自己脑袋”。
(五)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诵读与积累是培养语感重要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纳入一些新的体验与创新。从生命的角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诵读积累知识的过程。
二、拓展阅读,培养语感的广泛性
刘勰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劝勉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积淀的语感灵活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一)、多渠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
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1、“课本”导趣法
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各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林海》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养花》出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自己的语感。
2、活动激趣法
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还可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片段。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学生观摩,并以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
(二)、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
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笔者重视在课内阅读中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读。读内容,知其概要。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摘。摘抄好词佳句。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记。背诵精彩片段、优美范文。同时又归纳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
1、抄读法
每读一篇文章,先把它抄录下来。然后反复诵读;或者边抄一边读,抄好了校对时又读几遍。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抄读中博览群书,能帮助记忆和加深理解,打好语言文字基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2、精读法
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符号,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
3、浏览式读书法
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
4、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丰厚的语言积累。
(三)、引导积累
蜜蜂每酿一公斤蜜,需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提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同样的道理,要较强的语感同样要掌握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采集原材料。
1、从生活中采集原始材料
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素材。组织学生亲自去“干”。带领学生去感受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热闹非凡的市景„„
2、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学生进入中学年级后。让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分为两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总题目为《我的足迹》或者《随笔》;第二类专记他人的,总题目可为《我周围的新鲜事》或者《大海拾贝》。这类记录不要求学生写成完整的短文,只简要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定期检查,交换浏览,这个小小的素材库里,东西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3、向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采集素材
学生读课外书。读网上信息,大多是“用眼睛”去阅读,印象不够深。如果要求把书中的人物或情节概括写出来。看书读网的心理状态就有所不同,就要用脑子去阅读了。这样,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搜集了作文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感。
三、通过启发学生想象来训练语感
启发学生想象是训练、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语感主要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即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像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而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假设良好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情感上的投入,促进语言交流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从而增强体验,获得语感,把握语感。启发学生生的想象又包括再造想象、推测性想象、连续性想象、比照式想象等。
(一)、再造想象还原文中画
也就是在读书时带领学生按课文的内容在头脑中还原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在理解这段文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呈现在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是以“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为背景,由“大海、乌云、狂风、海燕”四种景物所组成的一幅风卷云集的海燕飞翔图。在想象这幅图的画面中,充分感悟语言。(什么样的海?海燕所处环境及所表现的神态如何。
(二)、比照想象丰富文中画
通过“比照式”想象使想象的画面更丰富。即拿其他的画面与作品描绘的画面相
比照,使想象的内容更多、更有内涵,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在理解内容及思想的基础上体会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讨论海燕形象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假设我们是海燕会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感和形象感。
(三)、连续想象绘制连环画
通过连续性想象连接语言所描述的各个画面,以达到对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是停留在一个画面上,而是在想象中放映“电影”,把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从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和基调。让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里一幕幕闪现,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语感。
(四)、推测想象揣度文外画
通过推测性想象对语言所描绘的画面以外的内容进行揣度。即根据作品的一些概括性描写或暗示,引导学生浮想连翩,从而实现对作品所描述的内容,情感有更深刻的感觉。
四、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语感
语文课堂内外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开展口语、演讲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搭建语感能力检测的平台。
综上所述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学生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培养非一朝之功,只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并强化训练,就能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宋子江——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徐世英——谈谈朗读教学.山东:河北人民出版社,1964 [3]高尔基——海燕.俄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肖复兴——荔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姓名:李志红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旧模式,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进行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突破口在活动。试从课堂模式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展开阐述:
1、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渗透创新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形式,大胆创新。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增强创新兴趣。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我们已经跨进21世纪的门槛,我们社会步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必须不停顿地学习,人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地提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不断实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人口素质要求更加优化。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泽民同志1995年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座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江泽民同志以其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敏锐地把握当今时代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这根主脉,可以说没有教育创新基础的支撑其他创新将是无源之水。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各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突破口在活动。语文是各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
一、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渗透创新教育。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下,教与学环境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过程结构模式。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正襟危坐,老师在讲台上口沫飞溅地侃侃而谈,你讲我听,你记我补,你点我背,加上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试和评分标准,教师面对的仿佛不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是具有相同智力的一群机器人,随着指挥棒点头或摇头,说‚是‛或‚不是‛。
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推广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学生是人,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装的容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学校办成学生思维和情感发展的空间,宣泄无穷无尽创造力的场地。改变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做你看的刻板做法。
现今的课堂要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气氛,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手段现代化,效果明朗化,目的是要达到启思益智,乐教乐学,发展特长,全面提高,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和谐平等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全是可行的。
1、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如教《山中访友》一文时,我对生说,如果你还未读及课文,请展开想象,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呢?(学生可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自圆其说即可。)‚访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叙叙旧。‛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参悟人生。‛ ‚访一位隐居在山林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
……
尽管学生的答案各有千秋,也有些与老师你所望的答案相之甚远,但这些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对此,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学生急欲读文的强烈欲望。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在语文教学中,时文赏析,微型故事命题,哲理诗的创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创设一个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明白创新并非登天难事,学生的创新欲望便会大大激发,长此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渐渐诱发出来。
2、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动力,这种力来自一个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与怀疑精神又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疑为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学生积极创新的诱因。
初中语文教材的讲读课文,大都为名人名作,无论是思想内容的表达,材料的选取还是结构的安排及语言的应用,都具有典范性,值得学习和借鉴。但又必须看到名人也好,大师也好,所写的文章也不可能绝对的完美无缺。如果让学生站在大师的同一台阶,在学习他们优点的同时,对大师的名作大胆质疑,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如教《死海不死》,教学中心目标确定为:要求学生阅读时辨清准确数和约数,理解准确数据的作用。教师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有意识设置多处疑问,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探求、争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发生撞击,引起认识冲突,比如:‚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句中数据是否可改成‚百分之二十四‛或‚大约百分之二十四‛‚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学生经过一番交锋和分析,感到原来阅读时枯燥乏味的数据,在说明中起着那么重要的作用,以后就会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思考、创新。我们在教这一课时,经过这一练习,一个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却从课文中发现问题:‚课文讲到死海的深度时写到:‘海水平均深度一百四十六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这个数据不科学。‛他认为:‚既然最深的地方是一个约数,为什么平均深度却是一个确数?‛好一个质问!好一种创新精神!这个就是智慧的闪烁!学生由此沉醉于知识的探索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随机应变,精心设计种种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勇于怀疑,积极创新。
3、辨异求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包含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求同思维,二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的主体,它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度角去思考,力求突破原有知识、经验、思路的局限,创出新意。
传统教法中《愚公移山》这一课,归纳‚智叟不智,愚公不愚‛,表现了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但有一次我外出学习,受益不浅。上课的老师抓住‚愚公移山‛这一核心问题,放手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有的学生说:‚老师,干吗一定要移山呢?不就是山挡住了去路吗?移民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比依山容易多了。‛有的学生说:‚实在过不去,也不要移山,打个隧道通到那边不就行了吗?‛还有的学生认为移山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位老师对同学们大胆冒出的这些想法一一予以肯定,认为有创新精神,然后从两方面引导:一是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去认识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当时人们还未摆脱原始落后的状态,愚公移山表现了人们的理想追求,歌颂了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二是引导学生做新愚公,奋发努力,掌握科学武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鼓励学生求异质疑,多角度去思考,欢迎标新立异,不囿常规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有突破和创新。
当然,求异并不排除求同,语文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间的相似规律,从而由对规律的认识,掌握而创新,如引导学生寻找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进而进行独立创作等。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在比较、分析、联想、综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是语文教学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
4、培养学生坚强的创造意志和毅力,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创造之花需要创造者的血汗浇灌,方能结出智慧之果,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是凭着扎实的知识和辛勤的劳动而有所建树的。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意志和毅力,良好习惯和正确创新观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5、积累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方法。
创新的方法很多,如情报利用法、联想法、逆向创新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的运用,都需要学生细心的观察、反复的了解、精确的记录,从而掌握信息,积累资料。因为一个人知识愈丰富,生活面越广,引发创新的触点才越多。
一个学生家里有一本郑板桥文集,当他读到‚平生最不喜欢笼中养鸟,我图愉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之性乎‛、‚欲养鸟莫如多植树,使绕屋数万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这些话语时,很有感触。我们指导他运用所学知识,采用资料整理分析法创新,写出了《爱鸟莫若植树》的小论文,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形式,大胆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启发点拨外,还要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我们可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课本剧教学,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戏剧、小说、寓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适当地运用课本剧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有以表现、实践、创新的机会,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剧作家曹禺曾经说过:‚演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想读其它的文学书籍。‛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情节简单、表演难度不大、学生有能力完成的课文,都可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他们可自编、自导、自演,老师只起点拨的作用。如教完《皇帝的新装》后,我给学生准备了几套服装和道具,让他们完成本课的课本剧练习,让学生自己选配音乐,编排形体动作,设计脸谱,自编自演使作品得以呈现、创新,不仅反馈了教学效果,而且经常训练,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组织讨论、辩论,以‚说‛促进‚想‛,发挥创新能力。说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迅速地由口头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人的思维活动处在高度集中和紧张的状态,他必须抓住外界或头脑中的某些表象、概念,展开闪电般的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经过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信息传递,迅速把思维转换成通畅的语言。②这种说与想的联系,如果发生在想互讨论、辩论当中。那就显得更为活跃。
把课堂比作一个舞台,如果教师一味地唱‚独角戏‛,‚观众‛就会产生已觉不新鲜的厌恶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利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竭力将学生推向‚舞台‛,以‚说‛促进‚想‛,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发挥创新能力。基于此,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赛,让他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如八年级上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鼓励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搜集关于战争的资料,联系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开演讲比赛。在这次开展的演讲比赛中,有《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历史,珍惜今天》,也有《珍惜吧,朋友》、《我们将牢记》……在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3、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展创新空间,加快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也离不开实践。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之也。‛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中有爱朗诵的、爱表演的、爱书法的、爱写作的,本着自愿的原则,我将不同的爱好、志趣分组,再组织他们开展活动。语文兴趣小组通常可分为演讲团、书法社、文学社、读书会、影剧社、故事组、辩论队、记者团、游艺组等,每组的目的不同,活动内容和方式不同。每次兴趣小组的活动,教师都要精心地准备,好好组织,恰当引导,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自由驰骋,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创新兴趣。
在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多媒体制作直观形象的电脑课件,能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得到充分调动,收到直观立体效果。
1、把现代技术作为工具。不仅老师的授课、指导、辅助可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可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学生就学得有滋有味,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
2、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育软件,校园网等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校园网,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显示的学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学生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中去感悟、接受知识,受到启发,增强创新的兴趣,给学生以新的启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初中语文肩负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① 转引自于立蕾的《江泽民教育创新观研究》文件原始刊号为200005。
② 转引自《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改经验论文集》618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