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最终5篇)

时间:2019-05-15 02:0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第一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观河中学 阚建平

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从兴趣出发,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这一门学科。而在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普遍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家庭里面也很少有藏书。在这几年的农村初中教学中,我觉得他们的知识面和见识无疑比城里的孩子要狭窄得多,因而他们更需要阅读,但是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我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作了一点初浅的探索。

一、转变观念,创设氛围。

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是无限广泛的,可以说是海阔天空,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注 意多读。而在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而他们本人也缺少必要的阅读兴趣。农村家庭很少有藏书的,也很少有家长会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来阅读的,他们空余时间更多的用来看电视甚至打牌,因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此外,由于农村中学对考试的要求要明显高于城市,因而一些老师也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许多老师都反对学生读课外书。不理解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是在读闲书,因而普遍持反对态度。在农村中学,学校里很少有像样的图书室,有的话里面的藏书也是比较老的,缺少新书,老师也没有能力在学校找到一本好的杂志,更不用说学生的阅览室了。而在这里面发挥主体作用的语文老师又只是不顾学生实际地让学生去读大部头的名著,导制学生本来就不多的阅读兴趣也消失殆尽。我曾经就调查过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虽然在小学时老师就让他们读好多名著,但是真正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几乎没有,普遍的反映是看不懂,有人甚至就开了个头就再也没有看下去过,外国的名著更是只听说过名字,也没有条件找过来读,偶尔有一个能找来的,也觉得读不下去,因而这项所谓的阅读作业就相当于一纸空文,失去了任何的实际意义。我还碰到一个学生说他们老师还让他们去利用课余时间读《史记》,因为课文中出现了《陈涉世家》,我问他读得懂吗,他摇摇头。他还是班上语文成绩不错的,可以想像班上其他同学的情况。可以相信,他们老师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确实不值得提倡。

面对这种情景,我在当班主任时就让学生自己在班上办图书角,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部分书来,我也从家里拿来一部分书,这些主要是比较短小的文章,避免长篇的大部头的作品。此外,为让学生能读到最新的时文,我又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用卖得的钱去订了几份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报刊杂志。这些杂志由班上的专人保管,在午休或自习课上供学生阅读,通过这些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广泛联系,拓展阅读。

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而每篇课文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仅仅拘泥于单篇课文以及枯燥的分析,就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同时使学生的兴趣锐减。这也不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初衷。我认为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应该就是一个个体的范文,应该“以本为纲”,而不是“以本为本”。这样,才能通过语文课本的教学掌握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如果死扣了书本,那是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做法。因而,我们就应该以课文为中心,将课文内容辐射开来,就已有的条件,广泛联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这篇较深的古文的时候,先将当时的历史情况作为本篇课文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讲一讲,同时鼓励同学课后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有兴趣和能力的同学也可以看原著,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当然这一工作最好放在上一学期结束时布置学生假期完成。课文讲完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蜀相》,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诸葛亮当时临表涕零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又学到其他内容,同时对课文也加深了理解。理解了课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三、利用条件,自找“食粮”。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尤其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民俗和民情,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更是留下了许多有关的诗词歌赋,这也正是语文这门学科中所必须学习的。而在农村,有很多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保留得比城市要完整得多。有些习俗同学们只是知道,但是不理解。不管他们关注了,或者还没有关注,但他们对这些节日所蕴涵的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现在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当作法定假日,电视里每到此时也制作了一些节目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作为语文老师,实在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来阅读,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苏教版语文书上选了沈从文的《端午日》,中秋诗词更是有好几首,而关于过春节的习俗的也选择了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这些文章都很好的介绍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其中,春节正在寒假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调查。在放假时,我便布置学生找有关春节和元宵节内容的诗词和文章。开学后交流时,有同学找到了有关“年”的传说的文章,有王安石的《元日》诗,还有其它的各种文章。交流后同学们都感到大开眼界,知识大增,兴趣也大增。

另外,各地还有本地特有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这也是学生阅读的资源。如我们学校就组织学生去南通本地的啬园(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墓园)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于是,我先让学生去了解本地关于这个园的命名的来历,了解张謇在我们南通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去玩了之后,我又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去南通找张謇遗迹,同时我自己也找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章,推荐给同学们阅读了解。同学们有目标地读了,对南通的历史文化兴趣大增。

四、积极引导,让其表现。

学生在有了许多课内和课外阅读后,都会有一种表现欲,要显示自己知识的 丰富。但农村学生的特点,又使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相信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有这样体会:学生,特别是男生,大多是很腼腆的。他们想表达又不好意思表达。对此,教师要加以引导,适当地让他们表现,确保他们站起来就有话可说,给他们表现的舞台和空间,满足一下他们小小的虚荣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交流的方式,如前面所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组织课外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征文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去表现。他们会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记得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一个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同学,有一种想表现又有点不敢的意思。于是,我就主动请他来回答。他果然是有充分准备的,这次回答得非常好,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以后的课堂上,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

正如叶圣陶所说:“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阅读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经常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初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探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即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感情交流;要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要开展生动有趣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式良好的心理定势。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兴趣方法中学生们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语文已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一,不能忽视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念,明确学习目的。让孩子发现和体会到学习与创造过程的乐趣,从而在这种乐趣的激励下,更好地自觉地学习,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学习兴趣和愿望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那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呢?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其次,多种形式相结合,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相结合,课前布置作业,课后布置思考题或作业,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互动,不断缴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实行情感教学,突出人文精神,真正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要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可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教师融之以情,读出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力求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讲解、分析,讲出感情,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比如说创设问题情境,色彩和画面引入语文教学,注重形象鼓励、语言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

第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告诉我们满足人们对理解、尊重和追求的需要,就能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对学生“暗含期待”,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受到鼓舞,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赖,增强自尊、自信,有效地激发学生情绪和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第四,改革教学方法,焕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随着素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装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1)掌握管理尺度,不能过宽也不能过严。现在的班级管理并不能像以前私塾那样越严越好,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扼制了创造力、想像力的发挥。学生就像一团发酵的面,你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他就能很好地“发酵”,如果你把这团“面”塞到一个瓶里,它是怎么也蒸不出蓬松的“馒头”来的。当然教师要把握好放宽的尺度,注意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对学生起负面影响。

(2)开展课堂提问。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把握好提问的力度,课堂提问的角度,提问的难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发展其扩散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课前演讲,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多数同学积极参与。如《我的家庭成员》、《我的爱好》、《我的烦恼》、《昨天的故事》等。事实证明: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炉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同时对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4)竞赛促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习完诗歌单元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老师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场出现的好诗、好句、好词,老师翘起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离下课还剩五分钟时,有的同学唯恐老师看不见他举手,擅自起立朗诵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争的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还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只要老师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永远不会缺乏向上的动力,永远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永远充满明媚阳光。这样的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富于情趣。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自己在一种活跃、舒畅、欢快的心理支配下,使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寓教于乐、寓教于趣,那么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在跃跃欲试的“冒险”中爆发出来,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3]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4.[4] 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三篇:舞蹈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题目:舞蹈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摘要

如今的学校担负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校舞蹈团的建立与发展,是比较重要的。舞蹈教师除了通过舞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外,更承担着提高学生舞蹈能力。而学习兴趣的培养,正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从舞蹈教学特点出发,围绕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舞蹈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正 文

舞蹈作为一门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单一条件作用的结果,它有着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学习兴趣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习者“乐”在其中。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生活和活动有着巨大的作用。兴趣会促使人不断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能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去探究,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更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方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在表扬和鼓励中得到激发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舞蹈团以前可能从来都没接触过舞蹈,这一类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可以说微乎其微。虽然学生隐约知道学习舞蹈是枯燥、痛苦的,但是这一类词语在他们脑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他们真正接触舞蹈时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的枯燥与痛苦。心理学家提出:经常受鼓励、表扬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独立思考、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远远超过受批评的学生。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显得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在课堂上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教育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学习水平。有一名学生由于觉得自己体型较胖,柔韧性也比其他学生差很多,一学期下来,当其他学生能劈叉、能下腰的时候,她离这个目标还非常遥远,于是本来对舞蹈就不怎么感兴趣的她渐渐失去信心。有一次上舞蹈课,看到她练得挺认真,就表扬了她。在接受表扬后,这位学生的脸马上就红了,但是从表情看的出来,她的内心是美滋滋的。课后这位学生非常感动地对笔者说:“老师,谢谢你表扬我,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表扬。”她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笔者,觉得这一句简单的表扬不仅鼓励了她,还温暖了她的心灵。这时笔者又鼓励他,虽然自身条件不 好,但是经过努力还是能赶上其他学生。在往后的几次课中,笔者又抓住机会对她进行表扬,并在课后不失时机地鼓励她。在以后的练习中,她不仅自信了很多,而且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还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对个别学生进行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而且每次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们进行鼓励。“做的很好”“进步很大”“加油,很不错”“再努力一点”是教师需要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渐渐地课堂气氛变得愉快、融洽,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惧怕舞蹈课,不再讨厌舞蹈课,反而成了他们最喜欢上的一门课。

二、兴趣在美的感染中得到增强

世界文明史生动地表明: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它们犹如鼎之三足,其中一足不济,文明之鼎便会倾斜乃至坍塌。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工艺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在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美的享受;人不仅努力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舞蹈更是一门美中之美的人体动作艺术。而幼师舞蹈教学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大任务,因此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感受舞蹈的“美”,除了承担美育教育这一使命,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良好的环境是影响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环境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起消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学习舞蹈的初期,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说,可以在舞蹈教学中播放舞蹈形体图,让学生观察、模仿,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充满舞蹈的情趣,由此对舞蹈产生兴趣。平时可以带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感知艺术美,让优美的舞姿吸引孩子。

在课堂上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把“美”字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而不是一味简单地追求学生的舞蹈技术技能。让学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而这种美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古典芭蕾的优雅、高贵之美;中国古典舞的典雅、均衡、和谐统一之美;儿童舞蹈的天真、活泼之美;藏族民间舞蹈的神秘、粗犷之美;等等。女孩子,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对美更加敏感,更具追求。教师要让舞蹈的“美”去感染她们,让她们徜徉在舞蹈“美”的海洋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体态美,心灵美,深切 3 地觉得上舞蹈课并不是累的、苦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兴趣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

一直以来舞蹈教学的形式都很单一,“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的传统形式,直到今天,它还是一种主流的,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舞蹈的训练,特别是基本功的训练一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一个动作时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那么,教师应如何让课堂的教学变得多样化呢?

随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信息容量。用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学生学完一个组合,她们的动作、舞蹈感觉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教师通过媒体设备将过程录制下来,直观地放给学生看,让她们马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民族风情的短片,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可使学生更深入、更直观地了解该民族的特点,比教师花上一节课的时间去详尽描述要有效得多。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变换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再觉得舞蹈枯燥乏味,反而觉得非常生动有趣,舞蹈课成了她们特别愿意上、特别期待上的课程,学习的兴趣一点点地被培养起来。

四.兴趣在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到升华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不仅利于身心发展,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每年都会举办“元旦文艺汇演””等形式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文化了内涵,活跃了学习气氛。特别是幼师生参加这类活动,有着更大的意义,她们可以将课堂所学进行实际运用,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通过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觉得舞蹈已经不仅仅是她们课堂必修的课程,而且是她们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观看的学生,还是参赛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气氛的感染,更能提高对舞蹈的兴趣。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生活和活动有着巨大的作用。兴趣会促使人不断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良好的环境,合理的选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即兴这四个方面是培养少儿舞蹈兴趣的重要条件。注重兴趣对少儿舞蹈的重要性,并更多的关注孩子兴趣的培养,才艺的开发,让孩子们快乐自在的享受舞蹈的乐趣,从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去追求舞蹈的最高境界。

总之,舞蹈训练的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同样,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需要点点滴滴地累积。培养舞蹈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有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她们才有更大的劲头投入学习,才有更大的热情对待学习,才会更主动、更认真地学习。同时,学生有了这样的精神,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第四篇:乒乓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乒乓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尚志市亚布力林业局第二小校

乒乓球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从项目——课程——文化——品牌,我们已走上了一条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特色成长之路,从中产生的累累硕果也得到了社会和上级部门的一致赞誉,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但随着乒乓特色教育的深入,及学生娇惯不定性得毛病,如何使学生从优越的物质生活中脱离出来,寻找到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快乐所在,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是作为教练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加强学生自觉进行乒乓球锻炼,促进早日成才最关键的一步。

什么事,都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后再去干什么事,才能干得好。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乒乓球这项活动,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运动。怎样让可能从未接触过乒乓球的小学生对乒乓球产生兴趣,并且产生持久而稳定的兴趣,一直是我们小学乒乓球教练员最费心的一个问题。教育心理学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时,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所以,小学生的乒乓球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如何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小学生的乒乓球兴趣呢?结合自己这几年在乒乓球训练中的感悟与认识,在此简单地谈一下。我觉得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兴趣。

1、介绍国球历史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不可能只通过我们这些简单的理论小知识就让他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现代的多媒体教育手段,向我们的学生展示一些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精彩片段,感受我们的国歌在体育馆内奏响,国旗在场内飘扬的激动场面。

2、说明乒乓球运动的好处要让学生知道,乒乓球运动作为我们的国球,确实很值得我们去自豪。但乒乓球运动的本身也有很多的好处。现在的人们称乒乓球运动是“聪明人的运动”。因为据心理学家测试,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儿乒乓球运动员,他们的智力水平、操作能力均优于普通学生,自信心、独立性和思维敏捷性均较强。又因为乒乓球运动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打乒乓球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的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大大加强,并能改善心肌供血功能,不仅使心肌变得发达、有力,还能使心脏容量和重量都增加。同时还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在日本的一些医院就把打乒乓球作为对大脑的康复疗法使用。他们引导一些因车祸偏瘫的患者参加乒乓球运动,每天打乒乓球,以使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打乒乓球还十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曾经有一位厂长在厂里建乒乓球房,几个多月时间,工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然还要让学生明白,其实乒坛运动也是保护我们视力眼保健操之一等等。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的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好处。从而真正启发他们内心深处对此项训练的兴趣。

二、以成功教学,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

一定的成功能激发人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反之会使人兴趣大减。在我们乒乓球训练的初始阶段,因为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受训练,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乒乓球练习来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存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训练目标如果定的太高,学生不可能在短时的训练后达到标准或完美,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这样就会大大削弱学生进一步训练的兴趣。如果把训练的目标或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分解几段,每一段都设立一个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们每学一段都可以通过自测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效果。使学生看到自己阶梯式的进步,从而产生一种满意的感觉,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例如:在乒乓球训练中熟悉球性这一练习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捉球”游戏的练习。教师拿一些球在手上,逐个抛出去,让学生去捡,在规定时间内刚开始肯定没能捡到几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球性的熟悉,就能慢慢多起来。教师同时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

三、创新乒乓训练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兴趣。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维持注意的必要因素,同样也是引起兴趣的主要方法,反之,呆板、单调的训练形式,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就要根据学生技术水平不断地改革,创新训练的教学形式,从教师的指导到乒乓室的布置都要精心设计,力求有新意。这样的训练必然会使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例如:在乒乓室布置这一块内容中,我们的乒乓室中除了粘贴一些著名的 1

乒乓球运动员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自己乒乓球运动员的照片放上去,要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参加乒乓球训练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活动;要把我们取得的荣誉放上去,要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实力去争第一的。在平时训练中的教师示范指导固然相当重要,但最好是当教师在讲解完某一技术动作之后,同时向我们的学生展示一下这一技术动作在实战中的运用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更可以通过我们的多媒体更形象地向我们的学生介绍,把优秀运动员这一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学生的面前。使我们的学生对这一动作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而不只是为学这一技术运动而练习这个技术动作。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还是一项实战性很强的体育运动。所以在训练中教师除了要贯彻好精讲多练的原则外,平时的实战训练更是不可忽视。从集体的“争皇打”到两人的“五局三胜”,从“星期冠军”到“月擂主”,从“自己乒乓球队”到与“外校球队的交流”。教师一定要注重训练形式的创新,引导好学生的训练兴趣。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保持训练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的求知欲都是很强的,而求知欲又是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一种内心渴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完成规定动作后,可根据自己的主现愿望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能进行训练,或者由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短时间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达到训练要求。例如在学习“正手攻球”这一技术动作时,教师可先提问,什么样的姿势才能有利于我们这一动作的发挥。在学生充分思考,激励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示范,最后取得的训练效果实践证明是相当成功的。

五、培养坚强意志,强化训练兴趣。

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无论做什么事情,“吃败仗”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当我们的乒乓球改成大球,比分变为11分制时。有时比赛的结果往往会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这时,就应靠意志来强化我们平时的训练兴趣了。有时候,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因此我们日常乒乓球训练不但要重视平时各项技术的学习,而且要针对各位学生不同的特点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困难中把意志品质磨炼的更加坚强,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知难而上,勇于迎接并能够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获得优良的成绩。当然,意志的支持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建立在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否则,产生的兴趣就会因缺乏科学性的指导而变成盲目的行动。如:在进行技术动作训练过程中,我边示范边指导练习,对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我及时地进行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勇敢的战胜困难,从而激励他们努力训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乒乓运动给人的快乐。从而增强乒乓球训练的兴趣。在具体训练比赛中,适时地采用“追分”的训练形式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作用。总而言之,在培养学生乒乓球训练兴趣这一方面的方式和手段还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练能有效地利用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学生就可以积极主动地训练。只有这样训练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并获得好的成效。

第五篇:剪纸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剪纸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摘要: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要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我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要重视成绩忽视需求,孩子虽然也能取得好成绩,其结果却是厌倦学习。孩子好奇天性使然,却独对学习缺乏兴趣,而兴趣恰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兴趣是我们当下应做之事。

关键词:兴趣;民俗剪纸;激趣教学;自主学习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重视成绩忽视需求,孩子虽然也能取得好成绩,其结果却是厌倦学习。孩子好动、好奇天性使然,却独对学习缺乏兴趣,而兴趣恰是学有所成的决定因素。如何做才能让学生自主探知、激发兴趣,并在快乐学习的前提下将民俗剪纸引入课堂呢?

一、忽视学生兴趣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卢梭说过:“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导。”孩子对外界的美丽事物都是充满好奇的,从出生开始就被其吸引,不停地在模仿、尝试中探索未知。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在挥动画笔涂鸦的行为,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表现,儿童涂鸦是兴趣所致也是发展的必然,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毫无意义且浪费时间,还不如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还有人认为涂鸦也要涂得有规矩,过早要求绘画有透视性、纸面干净、起码要像。因为没有基础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打乱了孩子的发展程式。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干涉他们的探索,会桎梏孩子的自由,限制创造力,慢慢失去好奇心和探知欲,更有甚者将曾经喜欢的美术当成仇敌,这种做法只能导致天赋的大门永远关闭。自古有很多神童,因没有正确的引导而夭折,可见重视兴趣发展的重要性。

二、我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形成过程

(一)引发兴趣――造梦

桑德柏说:“除非先有梦,否则一切皆不成。”对于一种未知的事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无条件地喜欢,虽然儿童的特性是探索未知,但是每个孩子的兴趣点、注意力的侧重点不同。该如何做才能引发孩子对民间艺术剪纸的喜爱呢?经过反复思索,我觉得还是以激发孩子兴趣为出发点,我的第一堂剪纸课是在民间故事中开始的。我为孩子讲《鹦哥救母》的故事,孩子听到鹦哥终于偷得仙丹,眼睛亮亮的、开心地挥舞着小手。当听到王母追捕鹦哥遗失了仙丹的时候,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发出叹息声,焦急地追问后来怎么样了。又听到仙丹落地开出满山花朵,乡亲用根部煮水救活大家,才深深出了一口气。孩子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花啊?好神奇!”我现场制作牡丹的剪纸,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学习,你们也能剪出美丽的花朵,须先从剪纸的基础扎实学起,并给出几个主题,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无论选择什么都是为他们造梦的开始。选择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内容,利用孩子的兴趣点,引导注意力,每个阶段都有意识地树立一个榜样,设定一个需要努力就能到达的目标,开始为孩子编织触手可及的梦想。

(二)产生兴趣――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基础

学习兴趣的形成是跟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关联的。事物本身并不包含兴趣,兴趣来自于我们自身,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就喜欢。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不会、觉得困难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相反如果孩子觉得简单易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就高。每一节课下课之前孩子都会选择一堂他们期待的课程,下一次继续。

如此慢慢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再教学主线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内容,从浅至深,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不停地在重复中添加新知识,在复习中发现新问题。每次都在扎实的基础上制造一点悬念,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用成功激励孩子进步,每次都给孩子再深一步的难题让孩子乐于跳起来摘苹果。给他们犯错的机会,给他们探索的时间,充分运用他们的好奇心,适时地引导探索的方向,设定目标。每个孩子都向着这个目标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挖掘,互相交流,积攒成功的喜悦,并以此转换为动力进一步探索。

(三)提高兴趣――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自尊心

伊顿公学认为:“父母、教师在一些事情上面表现出来的兴趣会让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地的引导会不知不觉让孩子学会求知的方法。”

圣诞节来临,孩子提出要在爸妈面前展示一下,送个惊喜。我留下了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分头查找有关节日的资料。

下一课在提问环节过后,我拿出了准备的金银彩纸、硬纸筒、彩色丝线。我说:“你想让爸妈书桌上的笔筒也和你一起开心的过圣诞节吗?”孩子高兴地回答:“想。”我拿出提前做好的笔筒展示给学生,他们觉得不可置信,平时都丢弃的东西也能变成工艺品,由此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和兴趣,让孩子感觉到知识技能越丰富越能实现梦想。制作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细致的,在这期间一定有不能完成的同学,我帮助他解决问题,直到作品慢慢完成。

每一节课上课之前孩子都会骄傲的告诉我,其他班的同学如何羡慕、夸奖他们的作品;当他们的作品送给家长、老师、同学好友的时候,收到礼品的人是多么的开心,他们是多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在这样的情绪中,孩子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有他人的赞赏,表现欲、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在这情景下孩子很容易接受新知识、且充满创作的激情,愿意自主探究,兴趣得到了加强。

(四)形成兴趣――困难是促进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认为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够统帅事实和现象,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才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求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有时家长会委以“重任”,让孩子制作剪纸作品送给即将升职的叔叔阿姨,此时孩子带着忐忑的心情来上课,虽然他没有充分的准备,但有一定要完成的决心,这时就需要临时更换上课内容了。我会选择做出来精致、难度适宜、含义深刻的内容讲解给孩子,他会问:“一个寄托了如此美好寓意的剪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该如何布局,做出的剪纸才好看呢?”此时你为他讲解主次关系及创造新纸样应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之上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动脑克服困难,在过程中他会不由自主地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未知的吸引下,在期待中,当作品展现到自己眼前的时候,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一次激发了兴趣,也使他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尝试,就算作品有一些小瑕疵,在教师鼓励的语言、其他同学的成功作品刺激下也会产生再一次完善作品的动力,而不是沮丧。这时的困难已经变得不可怕。他们乐于挑战,让困难变成促进学习的推动力,使之体验到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其乐无穷。在学习中由他来充当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些都奠定了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基础。

三、结论

儿童自主探索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有意识地将“学”与“玩”统一起来进行深入学习,使其感受到其中之乐趣,使其好学、爱学,这便是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通过了解天才的事例发现,兴趣的意义在于:以快乐的方法获得知识,不单单是因为知识本身有趣,而是许多快乐的成功体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不停的进行自我教育。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他主动的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探索未知。这种情景就像一辆行驶的火车,教师只须要扳动道岔引导孩子看到部分美丽的风光,他就会驶向更美的地方,使他们成为好知者、乐知者。

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满足感、表现欲不断得到肯定的推动中,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占有主动权,会在对未知事物探知的热情中不知疲惫,遇到问题乐于克服,不断地发现。作为教师应给他们创造这种环境,在不偏离教学主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求知的道路上让孩子成为舵手。在发现的途中我们是助推器,不停地推动孩子向前,知识的岛屿越大、好奇的海岸线就越长。好奇的目光总能让他们看到比其希望看到的更多的风景。让孩子内心感受学习知识的愉悦克服困难的快乐。用良性循环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不停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可小觑,它将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黄卫红.伊顿公学的教育[M].西苑出版社,2011.[2]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孟四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海城市高级中学语文组姜明明《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农村中学论文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论文: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农村中学论文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论文: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红岩二中的音乐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发现当地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很多问......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近两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着眼乡镇中学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确立了这一实验课题,以不断促进课题......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论文论文标题: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工作单位:乐昌市第一中学作者:张桂英学历:本科教龄:9年所教年级:高一年级联系电话:***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姓名:李志红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旧模式,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进行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文的主......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内 容 提 要 语文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学生 质疑能力的活动中,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词句训练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质疑......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西安外国语学校 马亚军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往大处说,阅读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