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3:2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

第一篇: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

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构想

铜堡初中数学组:李智慧

我曾与同事们探讨过,《有理数乘法法则》一课的教学构想,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运用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直接让学生把法则记住就行(就是死记硬背也可以),然后再“葫芦画瓢”,引导学生做几个练习题,学生也就会了,只需几分钟的教学时间,并且教学效果还不错,我也曾这样教学试过,并且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也非常管用。但这样教学后,我的心里总不踏实,堵得慌。原因简单,没有让学生明白这个法则是如何得出来的?当然这样的教学也是违背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没能体现出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不能是教师的简单讲解和传授知识,也不应该是学生的简单模仿和机械记忆,而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去体验与感悟,逐步认识,建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于是乎,我又重新对《有理数乘法法则》一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复地思考与修改,具体构想如下:

首先利用电脑课件出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思考: 前面我们已经规定了上升为正,下降为负。我们还学习了相反数,例如+2与-

2、+5与-5都是相反数。现在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怎样得出来的(揭示本节课题《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向蓄水池中注水,水面以每小时2厘米的速度上升,3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可用乘法来解答,写成算式是:

2×3=6

(1)

这是小学算术的乘法,大家知道水位上升6厘米,即+6厘米。

问题2:蓄水池向外排水,水面以每小时2厘米的速度下降,3小时下降多少厘米?

显然水位下降了6厘米,即-6厘米。写成算式是:

-2×3=-6

(2)

(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1)(2)两式,目的是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以利于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接下来,分小组活动,于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请同学们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举出与问题上1、2类似的实际问题并作出解答,先组内交流,然后把每组的结果,用实物展台展示出来,全班交流。

(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摘录如下:问题3:有一根牵牛花藤沿着一根垂直向上的竹竿以每天3厘米的速度生长;另一根牵牛花没有附着物,它以4厘米的速度垂直向下生长。规定向上生长的长度为正,向下生长的长度为负。求3天后两根牵牛花藤生长的长度,列算式表示如下:

(+3)×3=9

(3)(-4)×3=-12

(4)

问题4:我家的小弟在操场上练习遥控汽车的前进与后退,测试遥控汽车前进与后退的速度都是10米/分,规定前进的路程为正,后退的路程为负。那么,遥控汽车前进与后退都是4分钟的路程分别是多少?列算式表示如下:

10×=40

(5)-10×4=-40(6)

„„

学生们都能从各自熟悉生活实际出发,举出了一些与问题1、2类似的实际问题,并作出正确解答。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再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1)和(2)式,(3)和(4)式,(5)和(6)式,并让学生思考:你能从这些式子中发现什么特点?

(学生们稍加思考后,不难归纳出:当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时,所得的积就会变成原来的相反数。)

由于学生们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列举了丰富的与例1、2类似的事例,上述归纳出来的结论能被大家一致认可。

有了以上事实作依据,于是乘胜追击,因势利导,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利用电脑课件再出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交流与讨论,并对以下事实归纳总结:

问题5:我们来看应该怎样计算这样的乘法:

2×(-3)= 学生们观察了几秒钟,不难说出正确答案“-6”了,于是很自然地问学生: “为什么呢”这又能把同学们拉回到了沉思状态,随后小组就会不自觉地讨论交流开来,学生不难得出讨论的结果:“把它与(1)式对比,这里的把一个因数“3”变成它的相反数“-3”根据上述事实,所得积是原来积“6”的相反数“-6”。即:

2×(-3)=-6

(7)”

于是教师对他们的思考交流结果给予了肯定,顺势又给出了一题。最后我们来计算(-2)×(-3)= 这会学生看见题,肯定会愣一下,一会儿,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但脑瓜还是挺灵活的一个学生,不仅说出了答案,而且还把原因也说出来了“把它和(7)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所得的积由原来的“-6”变成它的相反数“+6”。即:

(-3)×(-2)=+6

(8)”

当他刚一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问题解决那是不言而喻了。接着我又讲述了一种情况,“另外,规定:0×(-2)=0(我们已经知道0×2=0)”。

有了上述的观察、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很快达成共识,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教师指出:这个结论就是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过程中及时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在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学生们的兴致很高,于是因势利导,没有照本宣科地利用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而是改成让学生们同桌相互出题。要求按照“两数一正一负、两数同负”的情形,选用的有理数都有利于口算,各自编10道乘法计算题给对方解答。

我在教室内巡视,检查了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学生们在计算中,确定积的符号正确率达100%。

看来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已被学生们理解与接受了,并且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解题实践。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的愉悦。

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课堂教学的思考、设计与实践,更深刻地领悟到: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索活动来领悟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来源于现实生活,不是某些高智商的天才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从而消除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的神秘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也就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参加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初中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该单元主要涉及了十二部分内容,“有理数的乘方”作为第十部分内容,作为学生接触的一种新运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不但是“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引申,而且是后面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如果这节没有把握好,就会给后面的教学造成障碍。教材这部分设计注意到了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在执教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思想。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能力和《课标》及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进行有理数盛放的运算;能够在实例中探索出正负数幂的特点。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难点:探索正负数冥的特点。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运用

根据《课标》及教材《说明》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我确定的教法是:情境创设法、激趣法、类比法、讲解法、引

导法。

学法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口头阐述、纠正补充、观察探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本课运用的教具: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彩色粉笔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置邀请学生当生物学家和老师一起探讨生物学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解决 生物学问题,引出乘方概念。

(三)探究新知 讲练结合

1.讲解有关乘方的知识:(1)乘方是一种运算;(2)讲解各部分的名称;(3)写法;(4)读法;

2.根据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

1、例2 3.小组讨论:

(1)正负数幂的特点;(2)10的n次方的特点。

(四)互助合作 巩固新知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随堂练习,新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五)总结全课,开拓延伸

引导学生口述“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布置作业,开拓延伸,使本节课余味萦绕,令人回味无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当一回生物学家,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个生物学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愿不愿意?

生:愿意!

(出示“细胞分裂图”和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个问题:每种细胞每过30分便有1个分裂成2个,经过5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二、解决问题 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看这是“细胞分裂图”,我们来分析一下:

1个细胞30分后

2个

1小时后

1.5小时后→2×2×2个

……

一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一次,分裂成2个,一个小时分裂两次成了2×2个;1.5小时分裂三次,成了2×2×2个;那么,5小时后分裂多少次?就是几个2相乘?

生:10次,10个2相乘。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为了简便其间,我们把2×2×2×2×2×2×2×2×2×2 记作:210.同理:(板书)

也就是说: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得运算叫做乘方。我们这节课就来专题研究:(板书)

有理数的乘方

三、探究新知,讲练结合:

(一)讲解有关乘方的知识:

1、乘方是一种运算。

师:乘方从概念上来看和加、减、乘、除一样也属于一种运算,它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同学们能不能理解?

生:能。

2、乘方各部分的名称与写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乘方各部分的名称:n个相同因数a相乘,记作:an ,相同因数a写在下面叫做底数,n写在a的右上角叫做指数,an 作为乘方运算的结果,如同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和、差、积、商一样,叫做幂。(边讲解边板书)

师:底数为正数,比如:4个2相乘该怎么表示? 生:24 师:很好,那么底数为负数或者分数呢?比如:3个-3相乘,3个1/2相乘,分别该怎样表示?

生:-33,13/2 师:对吗?-33它表示-3×3×3,13/2它表示1×1×1/2和我们表示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3师:3个-3相乘应表示为:(-3);3个1/2相乘应表示为(1/2)3。请同学们注意负数和分数做底数时应带上括号。

3、读法

师:an读作:a的n次幂或者a的n次方,22可以怎样读?23可以怎样读?28可以怎么读?

生:22读作:2的2次幂或者2的2次方还可以读作2的平方;

生:23读作:2的3次幂或者2的3次方还可以读作2的立方;

生:28读作:2的8次幂或者2的8次方。

师:同学们回答得棒极了!会读了吗?会写了吗?下面我们来做几个有关乘方的计算题。

(二)根据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

1、例2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例1:计算:

(1)53;

(2)(-3)4;

(3)(-1/2)3.解:(1)53=5×5×5=125;

(2)(-3)4=(-3)×(-3)×(-3)×(-3)=81;

(3)(-1/2)3=(-1/2)×(-1/2)×(-1/2)=-1/8 例2:计算:(1)10 2、103、104;

(2)(-10)

2、(-10)

3、(-10)4; 解:(1)10 2=10×10=100 103=10×10×10=1000 104=10×10×10×10=10000(2)(-10)2 =(-10)×(-10)=100

(-10)3 =(-10)×(-10)×(-10)=-1000

(-10)4 =(-10)×(-10)×(-10)×(-10)=10000

(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冥的特点: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方运算,那么请同学们回过头来仔细观察例2,小组讨论:底数为正数时幂的特点;

底数为负数时幂的特点;

可结合指数的奇偶考虑。(开始)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巡视点拨】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来说。

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的;

生: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算式(教师手指例2的第一小题)102等于给1的后面添两个0;103等于给1的后面添三个0;104等于给1的后面添四个0;10n呢?

生:10n等于给1的后面添n个0.师:说得很好!其实这就是“10n的特点”,现在我们已经总结了三条规律,请同学们一块口述,老师把他们写出来,行吗?

生:行!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三条规律,学生集体口述)

四、互助合作 巩固知新

下面我们来做练习,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随堂练习。

集体订正。

五、总结全课

开拓延伸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那么谁来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明白了什么是乘方;

生2:我学会了正数的幂的特点;

生3:我懂得了负数的幂的特点;

生4:我还知道了10n的特点。

……

师:很好!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感慨,为什么不把它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呢?

请听今天的作业:课本习题2.13第1、2、3题及试一试。

第三篇: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本课获威海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执教人:文登二中 邢妍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等能力,渗透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的难点是探究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进行教学,用问题引领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学法指导:

为更好地体现生命化课堂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在合作交流中提高。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领,启动思维

动画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课件演示):小玲和小红参加出奇制胜答题比赛,游戏规则如下:每答对一题执棋前进1格,得3分;答错一题执棋后退1格,扣3分。现在小玲执棋前进4格,小红执棋后退5格,那么她们各自得了多少分?

(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进行方法交流)

师追问:加法算式我们会算,那么乘法算式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一、知识链接

1、有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2、计算

(1)666

3(2)6

11112222142(3)80=0.250=通过计算以上三个小题,你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一

1、猜想下列各式的值

163212

430.250

2、你准备怎样验证你的猜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你能归纳出负数与正数、负数与零相乘的法则吗?(让学生在导学案上进行自主探究): 要求:先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后全班展示。总结归纳:

负数与正数相乘结果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得0 跟踪练习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后学伴间互助解决。

反思:前面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能不能作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合作探究二——探索两负数相乘的符号规律:

6(9)0.25(100)1520.8104618211()3460 题组一

题组二

题组三

4(1) 3(1) 2(1) 1(1)0(1)(4)(3)(2)(1)(1)(1)(1)(1)(1)(2)(4)(3)(3)(5)(2)(6)运用前面探索的规律,通过以上三组题目算式作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反思:

结论1:非负数乘以-1,就得到它的相反数

结论2:负数乘以-1得到它的相反数,就是正数。因此,两个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

结论3:两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并把绝对值相乘。

结合屏幕回顾总结,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屏幕)教师板书法则。

(三)反馈矫正,巩固提升

A组 0(2012)(8)1.2514()(6)3

1B 组 1.55

C组

25,2.说出下列有理数的倒数:1,-1,345(1.2)61337(2)()377373()101429(1)()310

1(8)()8思考:0有没有倒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

(4)5(0.25)35()()(2)567.5(8.2)0(19.1)1(0.12)(100)12(要求: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每题运算的法则和具体的解题过程)

师规范步骤: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定绝对值

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发现的规律。然后总结多个有理数乘积的符号规律。(板书规律)

(四)归纳反思 畅谈收获

多媒体出示总结性问题:

1、我经历了探索……的过程.2、通过观察和小组的团结协作,我发现并归纳出了……

3、通过练习,我能……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感受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 引导并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顾梳理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自我评价。

(五)随堂检测 快乐达标

1. 112310.5(8)(2)4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0C,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六)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数学小日记 日期_______________ 今天数学课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重要的数学知识______________ 理解最好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______ 所学的内容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

2、必做题: 课本P48习题1、3、4

3、选做题:

在整数-5,-3,-1,0,4中

①任取两数相乘,所得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②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积的最小值是多少

第四篇:有理数的乘法教学案例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案例

车家庄中学 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数学思考: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4、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符号的确定,特别是两负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分析、观察、试验相结合。教学用具:Z+Z课件。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分析

“有理数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第八节,是在学生了解了有理数概念、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有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2、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有理数的加法知识经验出发,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议一议、猜一猜”,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例题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法则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随堂练习内化形成能力。我会总结学生小结学习成果。自主评价题来强化训练,检验学习情况,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让学生自己经历和体验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的。要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探索新问题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整体素质不高。学生在小学的学习基础较差,尤其是计算能力较差。前几节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及混合运算,学生已基本能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索与实践,班级里互相探讨、互相评价的气氛较浓。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我爱探索课件出示问题)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怎样表示?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怎样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算式: 3+3+3+3=3×4=12,(-3)+(-3)+(-3)+(-3)=(-3)×4=-12。

在这里,有4个-3相加,因而我们用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因为4 与-3都是有理数,所以今天我们就研究有理数的乘法。

二、导学新课,师生互动:

1、我善观察:

由刚才的题我们知道:(-3)×4=12,提问:

(-3)×3,(-3)×2,(-3)×1,(-3)×0各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3理解为3个-3相加,3 个-3的和为-9。同理得到另几个。在学生得到答案后引导分析因数与积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因数-3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为4、3、2、1、0,它们依次减少1;积分别为-

12、-

9、-

6、-

3、0,它们由小到大依次增加3。

2、我会猜想:

(-3)×(-1),(-3)×(-2),(-3)×(-3),(-3)×(-4)各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由前一组算式的规律知:第二个因数减少1,积就增加3。所以妆第二个因数由0减少为(-1)时,积就增加3,即(-3)×(-1)=3。同法可以得出其它几个算式的结果。

3、我能归纳:

观察以上10个算式,你能归纳总结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吗?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4、我会运用: 【1】口答: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6×(-3),(-4)×6,(-7)×(-9),0.5×0.7。(2)计算:

5×(-9),(-5)×(-9),(-5)×9,(-6)×0,0×(-6)。【2】例1计算:(学生板演)

(-0.4)×5,(-0.5)×(-0.7),(-3/8)×(-8/3),(-3)×(-1/3)。由(3)和(4)题得出倒数的概念: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3】例2计算:(学生板演)(-4)×5×(-0.25),(-3/5)×(-5/6)×(-2)。

完成后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多少?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

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

三、当堂训练:课本66页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课本习题2.10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有所发展。但在探索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时,学生归纳出现了困难,课前考虑不充分,显得比较生硬,不是很自然流畅。以后在这个地方要多设计几种方案,才能应对各种局面。

第五篇:教学方案:〈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重点:运用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问题1:你能用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吗?

学生: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问题2: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那么,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 a×b也可以写成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 ”或省略。

三、巩固知识

课本P33 例

4、课本P33 “思考” 比较例4中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

学生回答:解法1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法,解法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解法2的运算量较小。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五、布置作业

下载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感悟(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矫立中华 2011.9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我在开展《有理数的乘法》教学时,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如......

    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设计

    2.9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设计者:李开聪) 授课时间:2010年12月26日 授课地点:保山市腾冲县荷花中学 授课教师:李开聪 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教学理念:以教材为依据......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2、会把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理数的乘......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杨淑洁 作为一名新上岗教师,上周五我上了一节初一的数学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怎么样的?前几节课采用的探索、讨论、验证的手段,是本节课继续学习的研究方法.总体上这节课我自我感觉还是......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后,我们开始进行了乘法的学习。在两节乘法的新授课之后,我挑选了20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题,给学生做了一次测验,以了解......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花溪民族中学:李肇英 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