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

时间:2019-05-15 03:0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

第六课 文成公主与西藏 ——探究活动

(一)(建议方案)

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活动建议: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活动目标: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之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友好传统。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手、动脑的能力。

3、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活动形式:“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活动资源:

1、课文内的文字与图片。

2、《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4、5、6、7页。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的电视摄像资料。

5、有关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课外读物。

6、《新思维·随堂练》七年级(下)第17页《文成公主入藏》、18页《布达拉宫》。教学参考书55——59页。

7、网址推荐:

活动建议:[以下为准备阶段]

1、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专题,比如:展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以及重大事件的图片及摄像资料;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和生动情景,有关文成公主在西藏的文化传播和友好交往活动;有关藏族人民颂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传说和学生自行创作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等。

2、各组同学按自己所选的专题的要求,根据前述活动资源提供的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3、各组将收集的文字、地图、图片、影像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分别进行整理、筛选和编辑,制作成几组图文并貌、文字说明流畅优美的主题陈列系列。[以下为活动展示]

4、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由一位同学担任导游,简要介绍“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历史背景、入藏路线和活动意义。以下推出入藏各站的导游,沿途分别讲解。(1)长安站:出示图片《步辇图》,欣赏图片。描述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介绍唐长安城风光。

(2)青海站:描述文成公主从青海入藏的路线以及在入藏过程中的生动情景和艰难历程(介绍青海风光,并可联系青藏公路和即将修筑的青藏铁路进行对比)。(3)拉萨站:欣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有关图片、幻灯片或影视资料等,介绍拉萨地名的由来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建成与文成公主的关系。介绍拉萨风光。[以下为演讲、朗诵]

5、同学演讲、朗诵有关赞颂文成公主的传说、故事和诗歌(包括自己创作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体会感想。活动说明:

1、运用从长安到拉萨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影像资料,不仅能熟悉中国地理,加强空间概念,而且能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2、讲解、描述、演讲、朗诵等活动,既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全部的准备活动,可以帮助同学进一步了解收集、整理、筛选和编辑资料的全过程,培养图文、影视编辑能力。在全过程中,要提倡个人创造与群体协作以及发挥集体智慧相结合的精神。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进一步熟悉掌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有关史实。

(二)、能力目标: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之路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

2、坚定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的信心。

二、活动形式: “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主题班会

三、活动资源(让学生用一班的时间+课外时间准备;分组分专题):

1、课文内的文字和图片。

2、地图册。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课文读物。

四、活动过程:

1、导课:

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的友好传统。

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入藏之路图”让一个学生照图说一下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然后让每组选出的代表按“路线”的先后讲:

现在先请一位同学把吐蕃的历史简单讲一下:(不一定和下边完全相符)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出示《步辇图》)(并让学生找出哪个是禄东赞,哪个是 唐太宗)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太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

现在请三个同学分别讲一下三个难题 第一道题

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坑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坑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第二道题

是把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哪匹小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小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小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小马驹儿分别奔向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第三道题

考完第二道题后的当天夜里,宫里钟鼓齐鸣,皇帝传召各国使臣入宫。其他几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齐赶到宫里。只有禄东赞想得周到,他因为初来长安,路途不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就让随从带着红染料,在去皇宫途中的十字路口都做了记号。原来唐太宗是请各国使臣到宫里看戏。看完后,唐太宗说:“你们各寻归路吧,谁能最先回到住处,就把公主许给谁的国王。”禄东赞有记号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使臣由于不熟悉路途,摸来摸去,直到天亮以后才找到住处。

唐太宗也出了两个难题。经过五次这样类似的考试,禄东赞都取得了胜利。唐太宗非常高兴,心里想:松赞干布的臣子这样聪明、机智,松赞干布自己就更不 用说了,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禄东赞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取悦于文成公主,使文成公主心悦诚服地愿意嫁给松赞干布。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

学生甲:公主带着乳娘、宫女、乐队、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领的3000羽林军,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带着华贵而丰富的妆奁。其中有金银、珍宝、绸帛,显示了唐朝国力的充沛:有经史、诗文、佛经、佛像以及种树、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们还带着种子、工具等物,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的队伍。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长安,长安城的居民纷纷赶来送行。大路两旁有几十万人,排出二十里长的队伍。人们挥舞着香花和彩带,祝愿他们的“女儿”一路平安。文成公主由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入蕃。先向西,后向南。西行经过日月山、到淌河等地,到达黄河源附近的柏海。这时,松赞干布也从吐蕃远道赶来迎接,他穿上汉族的服装,打扮成唐朝的驸马,并且以子婿之礼和李道宗相见。然后李道宗返回长安,文成公主由松赞干布亲自护送到吐蕃。学生乙:因为青海的吐谷浑首领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热烈欢迎文成公主的到来。他们在事先建好的“行馆”里休息了三个月,以适应高原的气候和吐蕃的风俗习惯。继续行进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但是居民只会种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让随行的工匠教他们种植大麦和燕麦,还为他们装上水磨。当地人为了纪念公主,在山上树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学生丙:文成公主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时,吐蕃人民万人空巷喜迎这位汉妃。看到赞普娶的是一位仪态大方的美丽公主,并带着典雅华美的中原物品,鲜明的仪仗,十分高兴。接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文成公主笃信佛教,由她选址设计建成了大昭寺、小昭寺,至今我们都可以在大昭寺看到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在创制藏文的同时,还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聘请汉族文人入蕃代典奏疏。公元648年,王玄策去西域,被天竺抢劫,于是向吐蕃军队求援;松赞干布当即出兵天竺,击败天竺为王玄策出气。公元649年,唐太宗卒,唐高宗即位,松赞干布特派专使吊祭。

学生丁:

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她在吐蕃总共生活了40年。吐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

青藏高原上的日月山、到淌河、大昭寺前的唐柳都和文成公主入藏有关。吐蕃人民为了纪念她,特地规定了两个纪念日。一个是十月十五日,据说是文成公主的生日。这一天,吐蕃境内男女老少都到寺庙里祈福。另一个是五月七日,女孩子门化装跳舞,歌唱文成公主的事迹。直到现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还供奉着他们结婚洞房的遗迹。文成公主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怀念和称赞。

学生戊: 下面是一首歌颂文成公主的歌谣: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以上歌谣中的数字显然是夸张了的,但可以肯定,随着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对吐蕃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讲述得特别好。今天,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保存着蔚为壮观的两组壁画。一组记述着禄东赞用智慧争取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另一组壁画则描绘了唐中宗时期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故事。金城公主和文成公主一样,也在吐蕃地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公元821年,在唐蕃会盟时双方决心以后要“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现立于西藏拉萨市大昭寺门前,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唐蕃关系,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挑拨汉藏关系、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言行,必将遭到汉藏人民的谴责,因为汉藏团结坚如磐石,牢不可破。可选用资料:

1、吐蕃的社会生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蕃,在此处既可读作bō,也可读作fān。当前,多数人将“蕃”读作bō。早在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就有人类居住。从战国到东汉,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进入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吐蕃人的祖先。隋朝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今藏西北)、女国(今藏西、葱岭南)、附国(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今西藏山南地区)等部落和政权。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权实力最强。约在隋末唐初,吐蕃赞普(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朗日论赞兼并了苏毗。六七世纪之交,吐蕃人已经经营农业,有小麦、青稞麦、荞麦等农产品,但畜牧业仍是重要的生产部门。家畜有牦牛、马、羊、猪和独峰驼等,取牛羊乳酪为食,用毛织衣,住毡帐中。矿产有金、银、铜、铁、锡。人民爱用赭(zhě,土红)色涂面以避风寒。乐器有海螺和鼓。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十二属(鼠、牛、虎„„)纪年,以麦熟时为一年的开始。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死,国内混乱,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与羊同、苏毗诸部内外呼应。松赞干布“骁武多英略”“少年奋发”,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帮助下,查出阴谋进毒为首诸人,将其满门抄斩,消灭了宫廷内部的敌对力量。他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判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决定迁都逻些,因为那里形势险要,原野秀美。布达拉山居高临下,雄峙原中,就在布达拉山修筑王宫,即碉堡式的布达拉宫。迁都后真正据有了西藏高原的心脏地区,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苏毗、羊同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为稳定内部,巩固王权,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了四个被称为“如”(藏语意为部或翼)的军政组织。此外,还有四个禁卫军千户所分镇四个如。每个支如的马匹呈不同毛色,旗帜也各不相同,以示区别。千户所统兵一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军队的百夫长、千夫长等平时就是地方行政长官。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人家被视为高门大族。在政治制度上,松赞干布仿唐朝的官制。赞普是最高统治者。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其下又设都护一人,主持管理属部、军事征讨等事务。设内

大相、内副相、内下相各一人,主管王朝内部政事。主管王朝司法事务的官员是刑部尚书、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各一人。这些官员都是父死子继,无子则由近亲承袭。担任官职的人,通常在其名字前面冠以“论”或“尚”的字样。“论”是与王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大臣;“尚”是和王室通婚的大贵族出身的官员,原义是舅舅。由赞普及赞普以下三部分组成的统治机构,藏语称“尚论掣逋突瞿”,意思是由王室和贵族掌握着的吐蕃全部政权。赞普与群臣每年举行一次小盟,三年举行一次大盟,通过盟誓,使臣下保证世代无条件地效忠王室。松赞干布在大相噶东赞(《新唐书》作禄东赞)的协助下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其法律的内容大致是“对争斗(者)罚款,对杀人者依死者的地位罚命价。对盗窃的人罚赔8倍,连同原物共为9倍。对说谎的人拔断其舌头„„对贤良的人和出身高贵的人,不能与他们争斗,要听他们的吩咐„„按期还债,称量时勿行欺骗”(《王统世系明鉴》第61页)。吐蕃刑法严峻,“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抉之,从喜怒,无常算。其狱,窟地深数丈,内囚于中,二三岁乃出。”(《新唐书·吐蕃传》)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位的时候,创制了吐蕃文字,即今天的藏文。制定官制、兵制和法律。原来寂寞无闻的中国广大西部地区,因强有力的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出现,变得有声有色了。

3、文成公主入吐蕃

年轻的松赞干布决心跟唐朝建立友谊。贞观八年(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访问长安,唐朝使臣很快到吐蕃回访,成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良好开端。松赞干布遣使献贵重礼物向唐王室求婚,唐太宗未允。贞观十四年(640年),又命大相(宰相)禄东赞为使官,以黄金5 000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请许婚。唐太宗允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公主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其他谷种。还带着通晓所带书籍的文士和制造各种物品的工匠以及乳娘、宫女、乐队等。

松赞干布到吐蕃东部边境亲自迎接公主。公主到逻些时,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赞蒙(藏语王后)。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他在逻些为公主修筑了唐式宫室。松赞干布也改服唐人服装,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聘请唐朝文士掌握与唐往来的文书。到长安学习的吐蕃人很多取得成就,如唐高宗时吐蕃使臣仲琮,唐中宗时使臣明悉猎,都是著名的汉学者。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的洞房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4、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以亲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并赐锦帛数万匹,大批杂伎工匠及龟兹乐队。工匠将生产技术传到吐蕃,至今拉萨还保存着许多唐代乐器。《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书籍也在这时传入吐蕃。汉族文化进一步传播,唐蕃关系更加密切。开元十八年(730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5、大昭寺

大昭寺建于647年,是拉萨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松赞干布统一吐蕃以后,先后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由于这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松赞干布因此决定修这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堂。大昭寺大殿坐东向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配殿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大昭寺正门前还立有823年镌刻的唐蕃会盟碑和文成公主手植的柳树,这是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

6、对“吐蕃”一词的由来的不同看法

对“吐蕃”一词的由来,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汉文古文献的“吐蕃”一称,很可能是由我国北方最早使用文字的突厥人和突厥语言传过来的。汉文古文献中的“吐蕃”一词中的“吐”,很可能就是古突厥语“TuP”一词的汉语音译。

另一种意见认为,唐宋元时期汉文汉语正式法定文稿都称“吐蕃”(Tubo)不叫TuFan,系用中古“中原变音”前的古文语音。明清前有“补过切”。语义系来自当时的藏民自称,原意是“大蕃(bo)”。此词的汉文字面音读,因有涵义和其后的衍化、扩展产生的影响,则表现出唐代汉族人民对当年西藏地方藏族先民的颂祝和赞美。

第二篇:第6课文成公主与西藏教案

第6课文成公主与西藏

——探究活动

(一)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活动建议: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活动目标: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之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友好传统。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手、动脑的能力。

3、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活动形式:“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活动资源:

1、课文内的文字与图片。

2、《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4、5、6、7页。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的电视摄像资料。

5、有关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课外读物。

6、《新思维·随堂练》七年级(下)第17页《文成公主入藏》、18页《布达拉宫》。教学参考书55——59页。活动准备阶段 :

1、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专题,比如:展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以及重大事件的图片及摄像资料;有关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和生动情景,有关文成公主在西藏的文化传播和友好交往活动;有关藏族人民颂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传说和学生自行创作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等。

2、各组同学按自己所选的专题的要求,根据前述活动资源提供的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3、各组将收集的文字、地图、图片、影像资料以及自己创作的诗歌,分别进行整理、筛选和编辑,制作成几组图文并貌、文字说明流畅优美的主题陈列系列。活动展示:

4、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由一位同学担任导游,简要介绍“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历史背景、入藏路线和活动意义。以下推出入藏各站的导游,沿途分别讲解。

(1)长安站:出示图片《步辇图》,欣赏图片。描述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介绍唐长安城风光。

(2)青海站:描述文成公主从青海入藏的路线以及在入藏过程中的生动情景和艰难历程(介绍青海风光,并可联系青藏公路和即将修筑的青藏铁路进行对比)。

(3)拉萨站:欣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有关图片、幻灯片或影视资料等,介绍拉萨地名的由来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建成与文成公主的关系。介绍拉萨风光。[以下为演讲、朗诵]

5、同学演讲、朗诵有关赞颂文成公主的传说、故事和诗歌(包括自己创作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之行的体会感想。

活动说明:

1、运用从长安到拉萨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影像资料,不仅能熟悉中国地理,加强空间概念,而且能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

2、讲解、描述、演讲、朗诵等活动,既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全部的准备活动,可以帮助同学进一步了解收集、整理、筛选和编辑资料的全过程,培养图文、影视编辑能力。在全过程中,要提倡个人创造与群体协作以及发挥集体智慧相结合的精神。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进一步熟悉掌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有关史实。

(二)、能力目标:

1、识读历史地图,运用地图了解文成公主入藏之路的艰难。

2、复习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习文成公主促进民族团结友好的精神,加深认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传统。

2、坚定他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的信心。

二、活动形式: “重游文成公主入藏之路”主题班会

三、活动资源(让学生用一班的时间+课外时间准备;分组分专题):

1、课文内的文字和图片。

2、地图册。

3、图书馆中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4、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课文读物。

四、活动过程:

1、导课:

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碧波荡漾的清清海子,牛羊成群的茫茫草原,巍峨耸峙的金色庙宇,这是电影《红河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迷人景象,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祖国大西南圣地西藏的真实写照。早在1300多年前,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已入藏,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物产,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西藏人民亲切地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至今青藏高原还留下许多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和传说。今天我们不妨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的入藏经历,重温汉藏民族的友好传统。

在黑板上挂出“文成公主入藏之路图”让一个学生照图说一下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然后让每组选出的代表按“路线”的先后讲:

现在先请一位同学把吐蕃的历史简单讲一下:(不一定和下边完全相符)

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

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来到了长安。(显示《松赞干布像》和《吐蕃赞普图》)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赞干布见到唐朝使者的礼物,更增加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无限向往,两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禄东赞携带大量珍宝到长安。(出示《步辇图》)(并让学生找出哪个是禄东赞,哪个是 唐太宗)

唐太宗认识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证安宁,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是必要的,准备答应松赞干布的请求。但是几位年龄合适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为难。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得知以后,很欣赏太宗讲的“一桩婚姻顶得上十万雄兵”这句话,自愿前去。但是又怕边远地区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个难题,如果使臣能够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兴,封她为文成公主(显示《文成公主像》);禄东赞也接受了挑战。

现在请三个同学分别讲一下三个难题 第一道题

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坑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坑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第二道题

是把100匹母马和100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哪匹小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小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小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小马驹儿分别奔向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第三道题

考完第二道题后的当天夜里,宫里钟鼓齐鸣,皇帝传召各国使臣入宫。其他几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齐赶到宫里。只有禄东赞想得周到,他因为初来长安,路途不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就让随从带着红染料,在去皇宫途中的十字路口都做了记号。原来唐太宗是请各国使臣到宫里看戏。看完后,唐太宗说:“你们各寻归路吧,谁能最先回到住处,就把公主许给谁的国王。”禄东赞有记号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使臣由于不熟悉路途,摸来摸去,直到天亮以后才找到住处。

唐太宗也出了两个难题。经过五次这样类似的考试,禄东赞都取得了胜利。唐太宗非常高兴,心里想:松赞干布的臣子这样聪明、机智,松赞干布自己就更不 用说了,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禄东赞不仅顺利地解答了难题,还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机智和能歌善舞,取悦于文成公主,使文成公主心悦诚服地愿意嫁给松赞干布。

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经过准备的三位学生分别讲述下面的故事)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讲述得特别好。今天,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保存着蔚为壮观的两组壁画。一组记述着禄东赞用智慧争取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另一组壁画则描绘了唐中宗时期接受尺带珠丹的请求,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故事。金城公主和文成公主一样,也在吐蕃地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古迹„„公元821年,在唐蕃会盟时双方决心以后要“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现立于西藏拉萨市大昭寺门前,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唐蕃关系,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挑拨汉藏关系、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言行,必将遭到汉藏人民的谴责,因为汉藏团结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第三篇:公主历史故事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庙宇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主历史故事文成公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女子,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受封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为王后,促成唐蕃结为姻亲之好。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身患天花,去世。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二.和亲背景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市任城,汉名无记载,其父史书也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史书中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记载她为宗(室)女。

唐贞观8年(634),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唐贞观12年(638),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三.文化交流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病逝吐蕃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拉萨至今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已有1300多年历史。

四.人物评价

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公主历史故事文成公主

第四篇: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传说,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西藏高原,为纪念先祖,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

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做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称他为松赞干布,他是一位骁勇剽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现在的拉萨。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就是现在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泰民安,于是派候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打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叹不已,他上书谢罪的同时,还向唐太宗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就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候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但又充满了新奇和向往,因此就应允了。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从长安到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川流不息的大河,隆冬时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粮食种子,除了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像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因为当时吐蕃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帮,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猜呢个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的从经济和文化上给予帮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

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一路上很为吐蕃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此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做了数日的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感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人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叩头便拜,并行了求婚大礼,他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宗道请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见面,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所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丽衣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高原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同,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的黝黑,但他高大健壮显得豪爽和英武;觉得自己很庆幸,算是嫁给了一个很棒的丈夫。

送亲的队伍前呼后佣,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宗道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藏民都为大唐和吐蕃联姻载歌载舞的欢呼庆祝。松赞干布高兴之余,说:“我吐蕃从未和大唐有通婚联姻的先例,我今天做到了,娶了大唐文成公主为妻,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殿里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是模仿大唐宫苑所建造,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慰藉她的思乡之情,为了和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了皮裘,换上了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文成公主一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这个生长在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真爱,而且对她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见识,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地域广阔民风古朴、性情彪悍的民族。她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她参议王事,却从不要求松赞干布给她任何权利和职务,对于吐蕃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看好。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谈吐蕃和大唐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领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径天竺国时,却遭到天竺人的抢劫,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的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部被抢去。

王玄策狼狈地跑到了吐蕃,拜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经过,松赞干布认为天竺国在挑衅,破坏他与大唐的关系,于是派遣大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大唐使节随从人员,算是提大唐出了一口恶气。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继位为唐高宗,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

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务)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因而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有力的屏障。

可惜时间不长,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赞普继位,赞普年幼,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家事则有文成公主操持,这时一切还算平稳。不久禄东赞死去了,他的儿子钦陵沿袭做了大论,这时吐蕃与邻邦土浑关系恶化,他们均向大唐上书,请求论断是非,而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浑。

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大唐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还没做出判决之前,吐蕃就擅自动武,简直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因此在咸享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吐蕃人再也不服大唐的气,连年兴兵进犯大唐边境。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大唐高宗咸享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部边陲的边防,更把汉民族文化传播到了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唐高宗最终没能善加利用,轻易挑起战争,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是文成公主苦心经营的和睦局势嘎然而止,怎么不能让人痛惜。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大唐特派使者前往祭奠,这也没有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与大唐关系疏远而消退,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哀痛。

第五篇:文成公主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 有关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

文成公主的故事-文成公主的故事 有关文成公主的历史故事

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此时正国富兵强,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文成公主的故事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跟随汉族乐师学习,显得十分英武,学习汉族文化,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文成公主一行

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于贞观十五年隆冬,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气度文雅。待生活安定下来后,因而也就应允了,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封她为文成公主,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人长得端庄丰满,既方便又好看,但因是传统习俗,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自幼饱读诗书,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

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千里跋涉。文成公主的故事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文成公主到吐蕃后。这时,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研读诗书,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神态端庄。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坚苦跋涉,又命令大臣与贵族子弟诚心诚意地拜文士们为师,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按照传统习惯,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谁也没有提出异议,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还特向唐廷求婚,并行了子婚大礼,决定答应他的请求,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进入唐朝国家,走向正规化,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他

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说是能驱邪避魔,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又有碍卫生,顿时为她而倾倒。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音乐舒缓优美。松赞干布欣喜之余,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研读他们带来的诗书,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远赴长安,春暖花开的时候,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

下载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文成公主与西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学校 蒋尊平邮编:161421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教学设计 姓 名 :蒋 尊平单 位:黑龙江省嫩江县科洛学校 邮 编:161421......

    文成公主的故事-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

    文成公主的故事-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 文成公主简介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文成公主的故事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

    岳麓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活动课:历史短剧 《文成公主入藏》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 ──文成公主入藏》 江苏南京市高淳县第三中学 陈长福 211300 课程标准 了解唐和吐蕃民族交往的史实;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

    文成公主进西藏教案设计

    文成公主进西藏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

    文成公主入藏的民间故事

    文成公主入藏的民间故事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长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

    西藏:金城公主的故事

    汉藏两族结姻缘西藏吐蕃王朝时期,赞普赤德祖赞的妃子赤尊生了一位王子,长的威武英俊,如天神降临人间,因为其母是羌族姑娘,所以给他取名“姜擦拉温”,意思羌族的外甥,天神的子孙。......

    文成公主进西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

    示范教案(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本站推荐)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