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八音盒
第二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两首《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欣赏《拨弦波尔卡》
1、完整聆听。
2、作品介绍,是由斯特劳斯兄弟共同创作的采用手指拨弦来演奏的曲目。
3、再次聆听,可请部分同学模仿弦乐拨弦奏,另一部分同学配上适当的打击乐,感受速度与力度的对比及波尔卡轻松活泼、情趣诙谐、一气呵成的特点。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
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 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 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学唱歌曲
⑴ 模唱 ⑵ 跟唱 ⑶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 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⑸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 ②学生轻声跟唱 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
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木琴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准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霍拉舞曲》
1、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3、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06年。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二、欣赏《喷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康沃尔的早晨》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康沃尔的早晨》,了解其作者劳伦斯。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康沃尔的早晨》
1、初步聆听,感受
《康沃尔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交流
3、介绍《康沃尔的早晨》
如今的康沃尔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当年却是地老天荒的蛮夷之地。劳伦斯夫妇选择了大西洋岸边沼地上的一个小村落住了下来,自己种菜,勉强糊口。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劳伦斯的审美情趣:铺天盖地的紫红色石楠花丛与碧蓝的海水和浅绿的逶迤山影组成了粗犷妖艳的康沃尔景观,劳伦斯从这幅自然美景中获得了安慰和写作灵感。他说他感到了康沃尔的某种魔力:这寂静的荒野,拍岸的狂涛,原始的处女地,让人想到伊甸园。所以劳伦斯说,他在康沃尔有一种通灵的感觉。
4、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
第二篇:六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
第 一 课时
课 题:《OH!SUSANNA》 课 时:第5课时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使他们感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即兴创作表演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积极参与精神。
2、过程与方法:能用断、连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材分析: 《OH!SUSANNA》
这是美国民谣之父福斯特的早期作品,自斯蒂芬.福斯特在1848年创作这首歌以来,已经无法去计算全世界有多少人唱过或是听过这首歌。这首歌其实是一支旋律很欢快的西部歌曲,全曲曲调流畅、奔放且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
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苏珊娜的刻骨铭心的爱。为了这份爱他可以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爱人王土埋身也心甘情愿。他远离家乡,四处寻找心上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心却像冰一样的冷,但此心不变。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1、讲故事:在阿拉伯神话故事里,有一张神奇的魔幻飞毯,有一个小男孩坐上它去过想去的国家。今天飞毯带我们去一个地方,去哪儿?哈!我们可以从这段音乐《噢!苏珊娜》中找到答案。
2、音乐律动:随音乐节奏做原地跑跳步。
3、解疑惑:“到哪儿呢?”
4、简单作曲家、创作背景及美国人文知识。
5、出示图片:头戴牛仔帽,脖子系方巾,手抱吉它的乡村歌手。
二、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1、感受音乐并讨论:音乐使你的心情怎样?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指导并给予评价。
2、“选帽子”游戏:学生选择各种颜色的牛仔帽图片贴到黑板上,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用颜色及图谱表现音乐结构。
1、小组探究:仔细听音乐,把相同乐句用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方巾表示,不同乐句用另一种颜色、另一形状的方巾表示。
2、听乐曲,随教师的琴声模唱旋律。大家熟悉了这首乐曲,我们可以试着用“la”来唱。比比谁唱得准确。
四、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1、首先调整坐姿,然后有节奏地、轻声、高位置的朗读并理解歌词。歌词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
2、教师示范演唱,关注难点的解决。
使用打击乐器铃鼓、木鱼:大附点(Ⅹ· ⅩⅩ)(嘭·哒哒)小附点Ⅹ·Ⅹ(嘭·哒)
情境设计:采用角色的口吻表达:当我思念朋友亲人的时候,我心爱的五弦琴发出(Ⅹ· ⅩⅩ)(嘭·哒哒);当我们欢乐地歌唱、尽情舞蹈时,五弦琴会这样响起Ⅹ·Ⅹ(嘭·哒)
3、能用断、连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
4、变化的演唱形式:轻声地集体唱——欢快地小组唱——个人表演唱
五、创设舞台、拓展延伸 1、听音乐,创编音乐活动
吉它组;一边模仿吉它的演奏姿势,即兴创造表演各种演奏场景,一边哼唱歌曲。方巾组:借用自身配带的红领巾随音乐创编动作。如挥舞、摇摆等。
帽子组:创编集体舞。如以跑跳步为基本步伐,小组创作圆圈舞、双人舞、邀请舞。教学反思:学生热情高涨
课后拓展作业 继续搜索歌曲需要歌曲资料
第二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
第 二 课时
课 题:《铃儿响叮当》 课 时:第6课时 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过程与方法: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单簧管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跟琴视唱。)
8、讲解弱起。(B部分)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拓展部分:
教学反思:学生热情高涨
课后拓展作业 继续搜索歌曲需要歌曲资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Unit 2 What the matter , Mike?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2.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2.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和短语。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
(1)播放录音PEP4Unit6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2)日常口语对话,复习职业单词。
2、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说:Look!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Who are they?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帮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答句中的新单词和短语。(2)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重点领读句子:I have a headache.I have the flu.(3)教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This is a thermometer.If I have a fever, it will tell me.Let’s see Mike.Mike doesn’t feel well.He has a fever.指着Let’s learn的图片的Mike,教学“have a fever”。让学生看图片,教授单词和短语: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注意headache和 toothache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构词法。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3、practise:教师让学生读单词,叫到的同学,给他图片(have a fever),问他:“What’s the matter, xxx?”引导学生说: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解释sick单词。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 xxx?要求学生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可以让学生两个进行操练。
4、production:
“看病”游戏。将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一张短语卡片。教师戴上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如第一组选中的是have a cold,这组学生就边做动作或表情边吟唱:Cold, cold, I have a col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练,各组调换卡片继续该活动。
5、progress:
“敲敲打打”活动。
教师将所学单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站到黑板前。教师说单词或短语,请学生敲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谁敲得既对又快得一分,最后得分高的组获胜。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14-16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掌握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My nose hurts.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正确标号。3.能够了解音标的音和形,并读出例词,并连线。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围绕话题“看病”展开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My nose hurts.以及Pronunciation的部分。2.难点是掌握四会句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
(1)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边唱边表演。
(2)拼词比赛,复习上节课单词和短语,教师说单词,每组派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写。看哪个组又快又对就获胜。
2、presentation:
(1)播放Let’s try的录音,学生听音、看图、标号。然后校对答案,教师强调其中的重点句型,即Let’s talk部分将学习的主要句型。
(2)教师说:Your English is well.I feel very happy.How about you? How do you feel?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询问自己“How do you feel?”同时做出生病的表情,自然呈现句子:I feel sick.教授单词sick.再次引导学生问:What’s the matter?教师继续表达,I have a sore throat.同桌操练。(3)传话活动
教师将全班分成四组。游戏开始分别向队首轻轻讲两句如:How do you feel? I feel sick.各队依次往下传。队尾的学生把听到的句子大声说出来。看看哪队又快又对。
3、practise: 播放Let’s talk的录音,提问学生:How does Amy feel?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引导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教师板书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My nose hurts.4、production:
让学生读Let’s play的单词,解释新单词,如broken leg, earache, stomachache, sore nose.学生在有9个格子的纸张上写上这几个单词,然后做Bingo的游戏。
5、progress:教师出示Pronunciation的挂图,带领学生认读音标和例词,指导学生归纳发音规律,帮完成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17五遍。(2)学生背诵和抄写句子4遍。
(3)学生课外继续做Let’s play部分的Bingo游戏。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并回答课后问题。2.会唱歌曲“The way I feel”。3.了解Good to know部分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在活动中恰当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理解并正确朗读短文。
2.难点是理解条件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并简单回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1)播放Let’s chant,师生一齐吟唱。(2)教师出示Let’s learn的教学挂图,随意指向图中的一个人物,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特征快速配音,如“I have a cold”。
2、presentation:
(1)“辨别真假”活动。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说“I have a headache.”同时做头疼或其他动作和表情,另一组来判断,动作和句子意思一致,说:Yes.不一致说:No.(2)教师接着说新句子:I have the flu.同时做打喷嚏,咳嗽,提示学生flu的意思。并问学生: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flu? 让学生回答各种症状,如:I have a headache.I have a sore throat.教师说:If you have the flu, you should go and see the doctor or take some medicine.教授新单词medicine和短语take some medicine。(3)指导学生阅读短文,用简单明了的图片理出文章的线索,分化篇章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文章。
Sore throat see a doctor Nose hurt have the flu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hot water Have a headache stay in bed
3、Pre-reading: Let’s sing.教师用简笔画画三张脸来表示happy, sad 和mad.教师播放录音,学生静听,教师略讲歌词大意,学生跟着学唱歌。
4、In-reading: Good to know.学生看Zoom的四种表情,再请学生读句子,然后与Zip手举的四种颜色连线,并核对答案。
5.post-reading: 活动名称:哑剧表演 活动目的:巩固新词组,并导入句型“What’s the matter„? / Do you have a „.”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写有词组的小纸片。活动过程: 把词组写入小纸片,抽到纸片的同学表演动作,其他同学运用“What’s the matter„? Do you have a „.” 提问,要求表演的同学运用“I feel sick./ I have a„”来回答。看病开处方。
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一名学生扮演病人,医生边询问病情边给病人开处方,增 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D: Good morning, „ S: Good morning, doctor.D: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is „ D: What’s the matter? S: I feel sick.D: Do you have a headache? S: Yes.D: Do you have a fever? S: I don’t know.I feel very cold.D: Do you have a sore throat? S: Yes.D: Come to me and say “Aha” S: Aha„
D: You have a cold.S: Oh.What should I do then? D: I’ll give you some medicine.Drink some water and stay at home for three days.处方:
Name: Mike Age: 12 Sex: F Symptom(症状): Have a headache,Sore throat,Nose hurt Diagnosis(诊断): have a bad cold Advice(建议):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hot water stay in bed 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18五遍。
(2)表演动作表情给家长看,并用英语介绍。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bored.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完成Task time的任务。
过程与方法:能在活动中恰当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四会单词,并能替换句型“How does she/he feel? She’s/he tired.进行回答。
难点是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四会单词。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
(1)教师放歌曲“The way I feel”,学生跟唱。
(2)学生朗读A-Let’s read,教师提问: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flu/a toothache/a headache等,学生做简要回答。
2、presentation:
(1)播放歌曲(If you are happy.)用歌曲来引出新授单词happy的教学。边唱边做
动作。教师做出“开心”的样子对学生说:You are happy.I am happy, too.Look at my face.This is a happy face.然后在黑板上画“happy face”和“sad face”。教师指着
sad face问学生:Is it a 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可让学生同桌之间一人
做表情,另一人画脸,再描述如:He/She is happy/sad.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
词:excited, tired, angry, bored.(2)教师做出各种表情,请学生猜:Are you happy/tired/bored„? 然后两人一组
一个做表情另一个猜,以此复习巩固所学的形容词。
3、practise:
教师播放B-Let’s learn的录音,学生跟读单词。然后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 仔细看图片。教师提问:How does Amy feel? How does John feel? 此活动也可在小
组之间进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之后,请几组学生来做回答,检测活动的 效果。
活动名称:Read a feeling book 活动目的:文字、图片、声音相结合,通过观看,加深学生对几个表情单词的理解。
活动过程:Feelings are inside of me and my face shows how I feel.these are the ways I feel sometimes: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happy.When my birthday comes near and when I eat my favourite pizza, I feel very happy.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ll sad.When I’m sick in bed, and when I can’t play football because of rain, I feel very sad.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proud, when I get a good grade in school, and when I ride the bike without falling, I feel very proud.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scared, when the light goes suddenly, and when I read stories about ghosts, I feel very scared.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angry, when my toy gets broken, and when someone says bad words to me, I feel very angry.I feel lots of feelings everyday.4、production:
Pair work。教师给学生半分钟的时间看Pair work部分的图画,提示学生尽量 记住图中的人物及其表情,比一比谁能猜的又快又对。Task time,引导学生仔细看 图,猜测每幅图中发生的事,教师适当讲解故事内容,接着领读图中的提示句子。
5、progress:活动名称:What is missing? 活动准备: 单词卡片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并达到熟练记忆单词的目的.
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几张表情图片,给学生看半分钟。然后随意拿出一张,让学生判断哪一张少了,将缺失的单词报出来并做出相应的表情。活动名称:Look for your friends 活动目的:操练、认读及拼写单词。活动准备:单词和字母卡片
活动过程:将全班分成几大组,把所需操练的单词angry, sad, bored等拆分成字母,如grany, das, robde分发给组里成员或班里的同学。当教师或指定同学读到这个单词时,手上持有这个单词的同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字母顺序报出该单词,反应最快的同学为胜。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19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掌握四会句子: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You look sad today.2.能够听懂Let’s try和Let’s check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正确标号。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四会句型: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You look sad today.难点是学生能够陈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
(1)播放If you are happy的歌曲。(2)日常口语对话: T: How are you today? S: I’m fine.T: I’m glad to hear that„ 如学生回答说:“I am sad/bored.”教师可说:I’m sorry to hear that.Can you tell me why? 请学生尝试阐述原因。
2、presentation:
(1)Let’s try.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看图,静听并标号。教师略做讲解,校对答案。
(2)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的教学挂图,说: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 They look so tired.I’m sure they have had a hard trip.教学新词trip。教师领读并板书,学生跟读,然后过度到学习短语:a hard trip, a big trip。
(3)教师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后回答问题:How is Liu Yun? Is she happy? Is she excited? Why? 教师帮助学生回答:Yes, she’s excited.She is going on a big trip.教师继续提问:Is Sarah happy today? How does she feel? Why? 教师帮助学生
回答:She’s sad.She failed the math test.并板书:fail the math test。准备一张很糟的
数学试卷,是学生了解语意。进一步教学其他短语a Chinese test, a English test,并
让学生了解pass the Chinese test, pass the English test, pass the math test.3、practise:
教师请学生扮演Sarah,师生对话如下:
T: Hello!Sarah, how are you? You look sad today.Sarah: Yes, I failed the math test.教师接着说:I’m sorry to hear that.让学生理解意思。并引申出句子:I’m glad to hear that.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Let’s check.让学生看Sarah的表情,并读两篇对话,选出正确的答案。
4、production:
活动名称:心理医生
活动目的:操练句型“How are you? You look„”.学生间自由组合编排对话.通过对话对学生展开情感教学,让学生理解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的心情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活动过程: A: How are you? You look bored today.B: Yes.I failed my math test.A: I’m sorry to hear that.Believe yourself.Work hard.You can pass the text next time.5、progress:
活动名称:难忘时刻 活动目的:围绕照片上的表情展开询问和讨论.操练句型 “How do you feel? How does she/he feel? How are you? You look„”
活动准备:学生自带日常生活照或家庭成员的照片。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带又特殊表情的生活照片,同桌间相互讨论问答或者小组同学间相互询问。
A: 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B: Yes.I am in Beijing.I visit the Great Wall.It’s very beautiful.How are you? You look bored.A: Yes.I stay at home.It’s rainy.I can’t play.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20五遍。(2)学生背诵和抄写句子4遍。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并能回答短文后的问题。2.能够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
3.能完成Group work部分的小组活动。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故事并回答问题。难点是能充分理解并大致讲述Let’s read的故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preparation:(1)师生共唱歌曲“The way I feel”。
(2)日常对话:
How are you feeling? Do you like sports/football?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 What class are you in?
2、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篮球,教学单词basketball及短语a basketball match,适当扩展a volleyball match, a football match。并让学生熟悉与球赛相关的动词,如:pass the ball, throw the ball, catch the ball等。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队Team A 和 Team B,进行投球比赛,呈现单词:a ball match, between, goal, win the game.其中between„and„教师站在学生中间,I am between A and B.(2)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Which class won the game? How many goals did they get? Who got the first goal? Who got the second goal?(3)学生自由朗读1-2篇,然后完成短文后的问题,并与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教师校对答案。
3、Pre-reading: Story time.教师向学生展示story time的教学挂图,指着图中的人物提问:How is Zoom? How is Zip? Why is Zip happy and Zoom unhappy? 播放录音,听录音跟读。
4、In-reading: 最佳解说员 活动过程:
①全班同学跟读录音,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感受当时比赛的气氛。②将全班分成几大组,组员轮流朗读课文,选出朗读最好的同学代表该组参加小 组间比赛,后班级中评出最佳解说员。全班分成两大组——苹果队和香蕉队,部分学生到台前扮演球员,并给队员们佩带相应的队标志,其余的学生做拉拉队。为了安全起见,用橡皮球或沙包代替足球,活动场地也可转移到操场。
5.post-reading: 足球技术篇
kick-off 开球 corner ball / corner角球 handball 手球 header 头球 penalty kick 点球 own goal 乌龙球 free kick 任意球 pass 传球 short pass 短传 long pass 长传 take a pass 接球 slide tackle 铲球 flying header 跳起顶球 shoot 射门 offside 越位 dribbling 盘球,带球 kick-out 踢出界 body check 阻挡 作业设计:(1)学生听读P21五遍。(2)复习第二单元3遍。
板书设计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解读及教学设计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
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1~2课时。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词语;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⒈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⒉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
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臵,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三.布臵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 藏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象,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 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臵。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②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体会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六、课外拓展,迁移练写。
1.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开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二
十三、普二
十五、普二
十六、普二十七,共发行二十一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动,图案漂亮,这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吗? 2.发放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拓展阅读。
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臵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
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
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
3.布臵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和田的维吾尔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
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课件内容,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二、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2—3小节:热爱土地;4小节:爱花的民族、爱美的天性;5—6小节:能歌善舞。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词句,四人小组讨论。)
5.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崇拜土地、眷恋泥土、质朴的特点;
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有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名字,自信的特点;
歌:表现了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特别爱好唱歌、跳舞的特点。
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出示课文的结尾:‚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再读课文,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师归纳。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有: ①第1小节:当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时,一个汉子迎风引吭,热烈激昂的歌唱,表现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情和乐观。
②第2.3小节写到了‚和田维吾尔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烤肉、馕、‚库乃其‛的烤制都离不开沙土。他们还把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吸收大地的精华,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③第4小节‚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
④第5小节中‚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等等。
3.师小结: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善良、友好的品性;能歌善舞的特点使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四、感情练读,积累摘抄。
1.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感情的练习朗读。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附:和田简介
和田古称‚于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轮台县)设臵西域都护府,和田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其间,佛教传入,和田成为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直到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以铁骑、利剑东进,将和田纳入其统治之下。清初,‚于阗‛改名为‚和阗‛,1959年,‚和阗‛又改为现名。和田的古代文明十分辉煌,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世界知名的古遗址及众多出土文物,如古木版画、丝绸地毯残片、金饰佛像、干尸、最古老的钱币、各种服饰用具等像一部部光彩照人的史诗,令无数中外游客叹为观止。此外,和田神奇多样的地貌──巍峨的雪山、瑰丽的冰川、幽深的岩洞、神秘的荒漠丛林、辽阔的草原、美丽的绿洲、多姿的湖沼……也吸引着众多的探险勇士。
和田盛产瓜果和玉石,其中的羊脂玉和墨玉更是久负盛名,游客除了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玉石店挑选到称心如意的美玉外,还可以到赫赫有名的玉石巴扎里逛一逛,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全都汇聚于此,颇值得一游。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①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②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③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①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②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③表达是否流畅; ④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发情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第二课时习作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标:
通过学欣赏《卜算子.咏梅》、《欢乐歌》,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 1.欣赏《欢乐歌》
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
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3.完整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4.完成P31/露一手
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
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
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
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 4.欣赏《卜算子.咏梅》
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
演唱。
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 6.欣赏《欢乐歌》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水乡外婆桥》 教学目标:
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
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三.学唱体验:
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 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
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3.学唱歌曲
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
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四.课堂总结:
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姑苏风光》 教材分析:
《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2.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水乡外婆桥》:
1.全班齐唱《水乡外婆桥》,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 2.欣赏《水乡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
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3.跟音乐轻唱歌曲 三.学唱《姑苏风光》 1.简介歌曲:
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 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四.拓展了解——吴文化
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
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
3.简介吴文化:
物质层面——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
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
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采集与分享:赞美家乡的歌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作业纸一张 教学目标:
1.了解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音乐作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写出你所听到的音乐作品名称。写出江南丝竹乐器的名称和分类。三.分享——赞美家乡的歌
师:你还知道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 四.本单元总结:
师:这一单元,我们感受到与上一单元《北国豪情》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江南丝竹的婉转流畅,水乡歌谣的天真活泼,昆曲表演的清新优美,苏州评弹的生动细腻„„在去年《锦绣江南》的基础之上,再次领略了江南音乐作品的特点与魅力。
北方音乐的豪迈粗犷、南方音乐的温柔婉约,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希望它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