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

时间:2019-05-15 03:2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

摘要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具有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危险实验安全化等优势,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在简要阐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整合的意义,并重点从理念、技术和内容三个维度入手,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整合对策前言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谓是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为了取得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可以有效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情境创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如何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如何全面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深度整合,已经成为相关教育主体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而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就是以微电子学为核心依托的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能动技术储存,可以对影音文字等各类传感信号信息进行传播和使用。简单来讲,现代信息技术可支持信息获取、传播、处理、存储和表达,进而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和生产领域。目前,虚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是最常被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并由此衍生出了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虚拟实验教学等多种新的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并非简单的计算机、互联网与教学的结合,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构建高智慧、高智能的教与学开放体系。全媒体时代,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十分丰富,课堂甚至已经成为最简单的形式。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也不再是停留在图片展示、视频引入等浅层,更多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开展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三维目标[1]。

对此,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的整合,更多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精准应用,要求实现理念、技术、内容等维度的完美契合。可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化学教育技术的指导,而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又在不断拓展完善化学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实现深化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的关系,把握整合重点,明确整合方向,这是实现两者深度整合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与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实现高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抽象化学知识的具象化,以及危险实验的安全化,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够通过图文影音等多媒体形式,有效吸引学生关注,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和知识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或通过大体量的板书运算进行分析,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属于典型的“费力不讨好”。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难懂的化学知识,以直观、具象、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内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如利用微视频展开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最后,优化教学内容。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书写大量板书进行理论讲解,不仅加大了教学工作量,而且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但利用信息技术将化学核心知识点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不仅方便省时,而且效率极高,能够有效丰富教学资源,实现课堂延伸。另外,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对抽象化学知识展开延伸,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知识记忆,而且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精准、明晰的课堂笔记,进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效果[2]。4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要点

在明确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整合重点,以及两者整合重要性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理念、技术和内容维度入手,寻求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要点,进而达到“1+1>2”的效果,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理念维度的整合就现状来讲,当前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作用认识不清,尤其是对高中化学虚拟实验的了解不够,对其应用范围不甚明了。因此,又比较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念认知,以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在思想层面的整合。

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整合的课题,鼓励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因为这一课题有关教师切身利益,必然会引发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进而促使他们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而这是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度,促进教师转变理念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以强化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师范专业高校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重要推手,因此其教育理念必然会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对此,高校要开设有关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课程,以强化师范生相关教育理念[3]。以化学专业师范生来讲,大部分高校都会开设化学史、教材分析、实验设计等基础课程,但却很少会开设信息教育、虚拟实验、微课制作等课程,这就造成了师范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缺乏化学信息教育经验。对此,高校应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校开展讲座,让师范生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重要性,并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授课模式,重视师范生信息教育理念与技能的培养。

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如远程教育,以全国知名的北京四中网校为例,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还有无纸化教育,在上海、成都、南京等一些城市已经有了试点,学生都是拿着iPad 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方法,因此在平时应鼓励学生接触了解这些新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乐与惊奇。技术维度的整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高低将直接决定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效果的好坏,因此,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必须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让教师熟练掌握较高层次的教学软件,以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技术维度的整合。

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技术水平。目前大部分高中已具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在校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坚实保障,经过系统高等教育的青年教师有着相对较高的信息能力,因此学校可通过这些教师带动其他技术水平较低的教师进行专门学习。同时,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与高中化学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案例设计、科研创新等比赛,并通过完善的奖励机制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如高中化学微课设计大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而且能够产生大量优质的高中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案例资源,有助于深化高中化学教学改革[4]。

另一方面,要建立化学资料库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目前,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无疑为教师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其中也充斥着很多错误、错乱的教育信息,为教师教学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此,为了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教学错误的发生,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建立相关的资料库。具体来讲,要将优秀的高中化学课件、微视频、实验装置图、元素符号、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等资源及时上传到资料库,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教师快速查找和利用。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有效节省高中化学备课、作业设计、微课制作等时间,进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内容维度的整合可以说,不同的教学内容融入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要想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内容维度的整合,进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整合。信息技术中的影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围绕化学核心知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高中化学中微观知识、物质结构等抽象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具象化呈现,以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5]。此外,还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将原子结构、原电池、核外电子排布等化学原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并能够进行旋转、缩放、拖拉等操作,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加深了对化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整合。由于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非常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但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实验突击,就是在复习阶段集中时间针对几个重点的化学实验展开突击练习,但基本不会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而这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很好地解决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6]。如通过虚拟实验“酸碱滴定反应曲线的绘制”,实验者可以在模拟的实验情境中独立地组装化学仪器、添加药品、观察实验现象,且可多次实验得到不同的滴定反应曲线,通过观察、分析滴定曲线,掌握酸碱滴定反应的实质及特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理念、技术和内容维度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深化两者的整合,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服务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作用,推进高中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邱国援.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4):29-30.[2]孟路纲.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2):31.[3]张建承.基于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2):36.[4]王伟,晋璐.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2):69.[5]曾蓉.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6(34):26-28.[6]王秀波.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4):23-24.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内容提要:时代的变迁与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普通高中学校化学实验教学重大变革。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实际,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与实际,力求将二者有机结合、整合。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将信息技术引入化学实验教学中去,达到激发兴趣、师生互动、培养思维、增强观感之目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不利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实验教学

特点

应用

整合

时代的变迁与进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变革。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激荡、涌动。信息技术悄然走进校园,走进每个学科。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化学教学,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益处大大彰显。

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新课程改课过程中,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化学教材在新课改后发生较大变化。从以前的单一文字发展为声像、可视光盘、PPT课件、网络课程等电子教材。

化学教学模式由以前的“教师—黑板—学生”逐步演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多样教学模式,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基础性、经常性和随堂性

通常意义上,化学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是基础科学,具有基础性;化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接触的学科,具有经常性。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中新课程化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必须演示实验操作,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经常性和随堂性。

2、时代性和探究性

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操作有了新的要求与规范,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时代来 临。这也说明,化学教学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操作规程与要求。实验教学本身就是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表现,高中学生已经从以前知识的单纯记忆(逻辑思维)发展到记忆、理解与运用相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是自主探究的过程。

3、科学性、复杂性和危险性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学科,科学性毋庸质疑。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涉及化学学科,还涉及其他学科,如: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等。有些实验药品有剧毒,或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易造成环境污染,具有高危险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保证其过程的安全性。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又具有危险性。

4、操作性、不可逆性和直观性

化学实验教学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是一种演示型教学。需要师生间互动、模拟、发散。化学实验操作具有不可逆性,不可能因为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停止实验进程。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直观教学,教师演示,学生观看。

5、真实性、知识性和发展性

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俗话说:“眼见为实”。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人类追求的东西本身就是“真、善、美”,实践出真知。化学实验教学还具有知识性,掌握相应的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发展、丰富、完善自己。化学实验教学还具有发展性。化学实验发展自身,也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应用化学实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堂上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需要创造和谐、适宜的学习环境。

化学实验教学本身就具有趣味性。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认识不同的化学物质,它们既可以是冷冰冰的金属,也可以是化学实验操作中五颜六色的“固态、气态、液态”物质。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大量采用的 2 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了PPT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教学是在实验背景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环境的营造,突破了以往化学实验室的封闭环境,可以走进信息技术的“海洋”和“广阔天空“。这样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极大的保障。同时,极大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刺激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时间

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热烈。化学实验教学是总容易师生互动的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师生间可以更加平等、和谐的互动。与以往课堂教学互动不宜掌握时间比较,信息技术条件下,实验操作的“时间”灵活性更易确定,从而使得师生互动的空间更大。

师生互动不应该是形式上的,应该有更深刻的实质互动—教与学的互动。教师教、学生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培养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动手能力

以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都是一种教师语言描述实验器材、所需物质材料、实验条件等,并描述出实验产生的结果,是一种机械性质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学生只是通过教师抽象的语言描述来理解、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打破这种“枯燥的”模式,进入“色彩”模式。

通过“色彩”模式,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并能够反作用存在,学生“照猫画虎”,在有条件、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增强动手能力。知识最终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绝不能因为信息技术而忽略掉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遏制实验危险,保障师生安全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或者操作起来具有相当难度。那么,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如:氧化汞加热分解、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实验,以往亲身操作,失败率很高,演示效果不佳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结果打上大大的疑问,甚至对正确结果产生怀疑。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的话,能够达到仿真的效果,3 使学生能易于观察到实验结果,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且有利于避免危险发生。

(五)提高实验观感,准确掌握真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这证明视觉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信息技术条件下,图声并茂,色彩逼真,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准确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性内容。

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实验教学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弱化教师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通过新媒体、新形式直观感受化学实验之时,随意性增大,不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又如:部分教师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亲身操作化学实验,使得学生只会“观看”不会“动手”。等等。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发展,化学实验教学同样要发展,发展的过程也是二者有机结合、整合的过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有机整合,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者整合的过程要明确“主”与“次”。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角度看,实验教学是“主”,通过信息技术这个“次”来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只是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桥梁作用。信息技术知识一种教学工具、载体,不可能也不能代替教师“教”或者学生“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起到教学促进作用。准确定位三者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必将大跨度整合。信息技术将极大的推动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总之,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认知工具的不断丰富,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必有一个位置。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而化学科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二者结合、整合,有利于化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 4 展。

参考文献:

1、《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第05期 邓友银 《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浅析》

2、《心理学新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铮、姚本先 2001年4月出版

3、《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2004年8月印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整合之我见

保定一中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懂得目前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正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但又感受着信息的饥渴,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在涌进人们的生活,这必将改善人类表达信息的形式与能力,因此,必须寻求最佳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处理功能,恰恰为化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时,我们根据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针对化学的概念性强和化学原理的抽象程度高,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历程不易掌握,有些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大等特点,如果把这些内容制成形象直观的课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灵活性和直观性,起到传统化学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果通过提高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素质和能力,实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全面提高化学教学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使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切实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

2.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任务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有关理论和规律,总结出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和方法。以信息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以优化的学科教学过程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两者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形成具有学校化学课堂教学特色的学科资源,达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有关理念、理论、教学策略、方法与途径,以及教学模式的研究。

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整合主要有:信息技术与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信息技术与元素及化合物、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信息技术与生活中的化学。

三、课题涉及的具体内容:

A.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1、离子反应

(1)以微观动态图示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及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2)利用动态图示展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2、化学键 以动态过程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3、化学平衡

动态模拟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以微观动态图示表示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

4、电化学以微观粒子的动态过程图示表示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5、晶体结构

以电脑三维动画展示晶体的微观结构,从而深刻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 B.元素化合物:变微观为宏观和直观,既形象又生动。1.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

如甲烷、乙烯、乙炔、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等 2.有机反应历程动画集锦

如甲烷的取代反应,乙烯的加成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等 3.固体、液体、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C.化学实验:

1.各种演示实验的电脑图片; 2.重要操作的操作要领动画类; 3.典型实验室制取操作动画; 4.实验室制气体、有机合成; 5.历年高考综合实验题图集。D.化学与社会(STSE教育): I.高一(环境问题)

1、大气监测

2、雨水检测

3、粉尘对大气的污染

II.高二(工业生产及资源问题)

1、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

2、氯碱工业

3、能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III.高三(现代化化工厂的生产规模与厂址选择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传统媒体和现代化媒体的合理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媒体的应用与课堂教学相适应,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投影仪的使用与板书相接合,不要把投影仪上的投影片全部作为板书,整个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老师上课讲课速度快,学生在听完讲课后没有印象,虽然课堂容量大,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2、不要完全用电脑来模拟化学实验,因为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是失败的实验,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相关的知识,这是用电脑来模拟不可比拟的。用电脑来模拟实验,应该是具有危险性的,不能在课堂演示的,或来模拟化学反应中微观的反应历程,这是传统媒体很难实现的。

由此可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辅助教学的媒体种类较多。因此,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文/惠有忠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带动起课堂的学习气氛。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教学中实现其真实的价值。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联系进行分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互换课堂

学生在刚步入高中的时候,对于高中学习的认知不完全,导致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成绩日渐下滑。而高中的化学知识比初中的难度加深了许多,学生学起来更是感到压力倍增。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一、正确的认知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这门技术的认识还有些模糊。许多教师都把信息技术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没能完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的含义是要把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一体化,而不是还把说教当做教学的主体。化学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师在上互相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此来学习其他教师的科学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意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化学信息技术课堂

1.理解抽象概念

高中化学课本中,含有较多的抽象性概念。比如,“甲烷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反应物质变化”,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教师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都是用口述的形式教学。高中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教师的介绍容易产生误区,影响学习。而教师运用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详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认知,而且学生对于路的兴趣一直比课堂大,对于观看幻灯片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这种直观的观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对于学生良好地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帮助。2.认知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还会通过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进行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物质在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得到详细的解说,对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解说,对于学生良好的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时,教师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氧化碳的危害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然后,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想到的其他有毒物质,对于脑海中知识的整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激发化学兴趣

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所要掌握的,书本中会对书中知识在人们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还会涉及课外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目前,时代发展迅速,书本上的课外连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络,查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最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化学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最新化学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2010年石墨烯的发展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然后教师说明石墨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自己联想石墨烯对于生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互换课堂

教师在络中交流教学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达成许多共识,许多教师对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起络电视这一技术。络电视一项不受距离限制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讲,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络中认识的教师,让其通过络电视的方式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很新奇,进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5.新奇化学实验

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采取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可以转变为实验教学,就会产生引人注目的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了解知识,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一些化学物品或是仪器因为价值及有毒性等原因,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络中寻找与此相关的实验,对其中的实验流程及现象进行解说,让学生观看其中的化学奥秘。

6.良好化学背诵

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硬性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背诵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教学中对于这些知识,教师都会积极地找寻办法,设计一些顺口溜,方便学生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方式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一面让学生观看物质的本体,一面对其背诵进行积极引导,这样这些硬性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整合反思

信息技术涵盖了很多高科技技术,这些技术会让学生感到新奇,进而带动学习兴趣。教师把握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完善,等其发展完备后,这一观念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大多看到了科技消极的一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沉迷于络虚拟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虽好,但是不可完全利用这种技术代替教学,要学会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最大化。

化学作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李玉南。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3(8)。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行动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行动研究

华东模范中学

董臻子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的学习,将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研究性学习。将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思想渗透到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将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推动力。

本课题拟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等)的整合的途径和效果的研究,探求利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地真伪、处理信息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作用,为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依据。我们的教学对象——中学生正处于信息普及的时代,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渠道广。为使我们的教学手段适应时代步伐,适应教材特点,适应学生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非常必要。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实验法、调查法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1.9----2001.10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确定方案 2.实施阶段:2001.10----2002.6

(二).结题阶段:2002.6----2002.7 1.总结课题实施情况,分析研究结果。2.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和结论

从课题建立到结题,我尝试在化学教学(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等)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1 与学科进行整合。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地真伪、处理信息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作用。

1.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

首先,我做了一个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一些微观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化学课中的重点、难点常借助一些挂图或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但它是静止的,理解起来很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把一些难点设计成三维动画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把微观的东西变成了可以旋转活动的、宏观可视的,增强了感知的成分,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这节课中,我把分子设计成三维动画,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随着分子球棍模型的不断旋转,画面由远及近,并可以随时定格或重放,从而变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化想象为现实,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了它,突破了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分子结构。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结构,然后再通过动画显示位置,加深印象。由于可以反复播放,同学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我还在课堂上使用了 “化学反应速率”、“乙烯、乙炔”“有机反应类型”等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使教学过程达到了声像并茂、师生对话、人机对话,在一个高科技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思维积极活跃,在电脑的辅助下,学生较容易掌握一些教学中的难点。用计算机模拟教学,可以使理论教学直观化,使一些枯燥、抽象的内容显得生动形象。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思维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依托学科的学习活动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教学将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育活动,我们要真正让每一位学科教师和每一位中小学生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共享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我在进行“酸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同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打交道,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交流、互相评价、制作网站等等。我们的学生原先是没有学过“演示文稿”和“网页” 的制作,也不太了解如何来收集信息和筛选正确的信息,正是这种基于信息资源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在这里,计算机不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用具,而成为师生共享的学习工具。

在学习“氮的氧化物、硝酸”一课中让学生围绕“氮的氧化物”性质、来源、治理、环保等进行分组选题。利用网上资源,围绕选题收集资料,下载并保存网上信息资源;每个同

2 学根据选题需要,筛选、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利用信息表达工具写出一篇小论文;每组根据组内同学意见和观点完成一篇所定选题的研究报告并向全班发表;每个同学都将文章发布在指定文件夹上,并与其他相近选题的同学,通过E-MAIL等交流意见。在本节内容学习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会有效的利用IE工具,也不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在这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相关选题的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利用网上资源的意识,初步掌握了利用IE工具浏览、查询网上信息,并能够下载和保存网上信息;初步掌握了利用E-mail工具在网上发布信息、交流信息,依托了学科的学习活动更好地掌握了信息技术。3.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开展基于项目地开放式教学、自主性地探索、民主性的讨论、过程性的训练、目标式的管理

(1)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计算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Internet的发展也日渐成熟,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更多的了解世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在研究性学习中尝试用Intel未来教育来和学生共同学习,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开展基于项目地开放式教学。例如,我们要学习酸雨的有关内容。“Intel未来教育”就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可以利用Internet资源或者其它资料,从网上以及各种书籍、光盘上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如:寻找酸雨形成的条件、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等。然后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公开各自查找到的资料,进行资料共享。这样,不仅达到了学生自己动手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有关酸雨的知识,对这个环境污染的“杀手”有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对有关酸雨的某一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民主性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有关信息,集全班学生的智能于一体,再让全班学生共享成果,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对酸雨形成的条件、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接着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个介绍酸雨的演示文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演示文稿,使得他们对酸雨有更深的了解,并且每一个学生可以侧重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在这一个方面,他就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对于掌握整个学习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后共享全班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一步取长补短,丰富所学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用FrontPage软件创建一个网站,相互交流酸雨的来源及成因,并分组提出研究的实验方案。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看法。然后再让全班同学共享。通过以上对酸雨的各方面的了解,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如何利用现代技术防治酸雨、酸雨发生后,如何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等知识。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或者超越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从Internet网和其它媒体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上网的能力和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这种学习方法还促使学生主动的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21世纪的新事物,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一条新途径,未来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应是网络服务器的熟练用户,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去面对这一崭新的课题,积极参加新技术的学习,在实践中就能把握机遇。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需要计算机进入课堂或学生人手一机,目前我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在达到这个要求。

2.相关的网络资源还严重匮乏。Internet对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但是,经笔者实践证明,网上有关中学学科教学的内容还不多,特别是数、理、化等理科的相关内容更少,与之相关的内容分析、概念解说、定理或定律的由来及证明、学科历史的发展、有关人物的介绍等内容几乎没有。大量补充网上相关的资料信息是当务之急。

3.学习对网络交互性的要求日益增加,已经不局限于仅仅应用网络作为信息搜集的工具,网络共享交流与自我展示功能在在研究性学习中日趋明显,学校自己创建的网站难以满足这样的技术要求。可能需要共享性社会技术平台的支持。4.要高度重视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也可以采取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徐承博等.《发达地区中小学事实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及实践研究》2001.9

4 3.王珠珠.《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2001.5 4.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5.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2 6.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八期、第九期

7.查有梁:《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8.施良方:《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9.董玉琦等:《信息基础》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11.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4 12.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http://202.112.88.32/论著选摘/何克抗/JiYu-Internet.htm

2002.6 5

下载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之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优秀范文五篇]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湖南省桂阳县第一中学 全昌武 摘要: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有效率的课堂教学 在化学课堂上,因为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广泛结合,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

    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并赋......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社会是金属的世界,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坚硬无比的铜墙铁壁,到柔弱无骨的水银,以“不怕火炼”而为人类痴迷的贵族金属铂和金,到见光就能放出电子以“......

    信息技术与教学

    信息技术与教学 一分街小学 王采霞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从备课到查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等都可以应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

    论高中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论高中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作者姓名:刘 新 工作单位:西青区杨柳青一中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邮编:300380 联系电话:27942923 电子邮件地址:li......

    数字化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应用研究初稿--毕业论文

    数字化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重点研究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高中必修4中的两个应用实例,在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