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信息技术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被知识内容充斥,知识中心、教师中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而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协作,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现代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的过程,才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自主地建立起知识的认知结构,实现主动发展。可以说,教师主导课堂与学生的主动发展之间形成一种矛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以化学实验为根本,形成反映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性条件。
但化学实验中常存一些抽象的知识,如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等,都难以靠传统的教具完美地展示其运动内容。同时,在化学实验中还存在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传统教学很难完成将其真实反映的重任。实验虽然重要,但教师在实验的难操作性面前不免打起退堂鼓。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通常以期中、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这种传统评价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形成性发展,不能很好地、动态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即时的帮助。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即时的刺激与强化无疑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总结性评价的功能,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能力的测评,极易使学生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既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媒体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在每节化学课教学的起始阶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记忆,并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吸收和同化新知识,促使学生将新的化学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在新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自我认知结构的“顺应”,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如前文所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把学科教学中的实验过程以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可以把一些难于用传统教具展示的,微观的、抽象的、危险的化学过程虚拟出来,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许多烦琐的讲解过程。比如,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原电池反应等实验可以以动画形式模拟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与计算机的直接交互,进行实际模拟化学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建立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起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由于是内在动力的激发,可以较好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改进教学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交流机制。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不可能有充分的、尽可能多的交流。而交互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有效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交互,可以有效地突破认知上的冲突,建立起自我的认知结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种交互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师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弥补传统教学中交互不足的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同一化学主题不同观点的分析综合机会,这样就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师生、生生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可以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实现自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其认知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地融入,这种交互更加便捷,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沟通;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交互,这种相得益彰的补充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发展学习者的情感。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与问题。只要教师敢于利用信息技术,同时紧紧结合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必能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篇: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要求下的教与学相互结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都有极大的提高,最终达到了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一、化学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要想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将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要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导学生学”,不要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当将教书和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高中化学教师还要转变高高在上、师道尊严的想法,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当前,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1]。根据这一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应当把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不仅要满足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需求,还要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在成功中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备课
开展高中化学教学,首要一点就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较之以前应当产生的变化,或者应当达到的标准等,它是对期望学生达到某种学习结果的概括,是整堂课的指向标,主宰着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和导向,起着引导教学过程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说,它也是教学的重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化学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力争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都达到预定的目标,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2]。明确教学目标是备课的前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明确和掌握教学目标后应当精心备课。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心里要时时刻刻都装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除了备常规的教学内容,更主要的是要备学生,即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如何用最准确、最精炼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3]。
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精心备课,在此基础上,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和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待学生回答或者发表意见后,教师要及时作出回应,或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或者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总结,这样就能够促使这部分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较多,学习内容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少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时基本上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很少反问、思考、讨论,这就导致他们的思维产生惰性,思路也比较狭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究,并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发言和讨论的机会,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后遇到学习困难后及时向同学和教师求教,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就会变得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且喜欢思考和探索[4]。
四、教师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对待他们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对化学这门学科有着独特的看法,所以每名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程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当然由于基础知识不足,科学实验不够等原因,他们又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后得到解决的。为了保证学生化学学科成绩的稳步提高,教师应该切实地观察每名学生的最新动态,这就包括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与否、对哪方面的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等问题。学生需要的是积极的学习环境,需要保持心情愉悦。教师要对每一名学生充满信心,时刻鼓励他们,要使学生相信只要是自己努力,就不怕自己学不会,不怕自己学不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学习与进步。
五、提高学生作业的实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它既能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又能培养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才能达到实效。作业一般可以分为常设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常设性作业是就是传统中的家庭作业,除了考试,这种作业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依据。但这种作业受学生实情的影响很大,由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自觉,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作业往往是应付了事。所以,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分不同的层次布置作业,让每个人都有作业可做,都能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开放性作业是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是指导实验的基础,实验能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结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延续。
六、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要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吸取传统化学教学中的精华,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当然化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如果教师在各个方面都精心设计和努力研究,相信化学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会明.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2]王传科.试论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3]段享贤.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张家军.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32).
第三篇: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赤峰市宁城县宁城高级中学赵海瑛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的备课、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激励、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中的层次性、及时的反馈等均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广大教师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很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把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对立起来,不管是什么学习内容都要探究,否定了传授式教学的作用;二是,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变“满堂灌”成“满堂问”;三是,把自主学习视为学生自己学习,忽视了教师的责任;四是,把合作学习形式化,只讲活动形式,而不讲合作学习的实质。分析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就我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精心备课
上课前,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一要熟悉教材,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适度。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常规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有效学习。二要对所教的对象有深入的研究,掌握所教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对学生已有经验与教学要求之间的落差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适切。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运用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生成新的知识能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三要进行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教师在备课中不光分析教材还分析学生,向学生做调查,请学生参与备课。不仅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从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来设计教学。
(二)师生关系要和谐。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中进行的,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师生关系融洽是启动学生学习内驱不可缺少的外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这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教师为
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
(三)学习中要注意激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自信、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会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研究如何创设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等与未知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学起来有兴趣,理解不吃力。教师要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参与。
(四)教学中注重启发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悠久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教学的启发式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强调学习的状态。即让学生处于想思、想说的状态。二是把握时机。有时学生对某个问题既想弄明白又不知道是什么,想说又不知道怎样说,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处于想知、想说的时候,教师再启发引导效果最好。三是掌握启发的要领。即要善于引导而不是强迫,这样师生关系才和谐;要善于鼓励,而不要压制,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快;要善于启发而不代替学生思维,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有创新。
(五)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应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不可能在单一的学习方式中完成所有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教学的灵活性,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1问题递进式教学。教师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有思维质量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合作交流式教学。围绕一个中心问题采取两人以上的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多媒体演示式教学。教师开发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以有利于学生用多种感官加深印象,提高感知能力。
4实验体验式教学。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组织学生亲身实验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自主学习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在自我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六)课堂教学中注意因人施教
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因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同和个性差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采取分步推进、分层达标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实现有效学习。如教师研究如何根据学
生的学业水平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均采取因人施教、分层达标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都有提高,教学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七)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
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关键,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对教与学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与反馈。对教学效果的衡量,可通过对教学的预定目标与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及时的监控,做到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对教学效率,可通过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情况进行分析。看是否用最小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价值。对教学效益,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加以分析。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
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有效教学策略知识,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与学生一起实现自身的发展。
第四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机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现实的、自主性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采用森林运动会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教学情景中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再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的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突破重点难点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事物或图像比抽象的语言和公式要有说服力的多。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然而借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动画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学生们难以理解。但如果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音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展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接着直线、线段,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利用动态的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深刻的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掌握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灵活应用。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练习反馈的有效性,巩固新知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这一环节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于练习的兴趣不高,其实学生不爱做练习题是有原因的,那么枯燥乏味的习题谁都不爱做。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对习题感兴趣呢?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题,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有“试一试”、“练一练”、“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从易到难,逐层递进,激发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我们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改革、围绕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实际,以人为本,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合理地运用好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数学教学走生活化,扩大视野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七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各种世界大型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新知识、实现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大大地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文/惠有忠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带动起课堂的学习气氛。但是,它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在教学中实现其真实的价值。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联系进行分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互换课堂
学生在刚步入高中的时候,对于高中学习的认知不完全,导致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成绩日渐下滑。而高中的化学知识比初中的难度加深了许多,学生学起来更是感到压力倍增。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一、正确的认知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这门技术的认识还有些模糊。许多教师都把信息技术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没能完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的含义是要把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一体化,而不是还把说教当做教学的主体。化学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师在上互相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此来学习其他教师的科学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意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化学信息技术课堂
1.理解抽象概念
高中化学课本中,含有较多的抽象性概念。比如,“甲烷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反应物质变化”,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教师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都是用口述的形式教学。高中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教师的介绍容易产生误区,影响学习。而教师运用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详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认知,而且学生对于路的兴趣一直比课堂大,对于观看幻灯片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这种直观的观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对于学生良好地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帮助。2.认知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还会通过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进行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物质在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得到详细的解说,对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解说,对于学生良好的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时,教师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氧化碳的危害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然后,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想到的其他有毒物质,对于脑海中知识的整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激发化学兴趣
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所要掌握的,书本中会对书中知识在人们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还会涉及课外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目前,时代发展迅速,书本上的课外连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络,查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最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化学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最新化学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2010年石墨烯的发展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然后教师说明石墨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自己联想石墨烯对于生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互换课堂
教师在络中交流教学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达成许多共识,许多教师对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起络电视这一技术。络电视一项不受距离限制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讲,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络中认识的教师,让其通过络电视的方式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很新奇,进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5.新奇化学实验
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采取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可以转变为实验教学,就会产生引人注目的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了解知识,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一些化学物品或是仪器因为价值及有毒性等原因,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络中寻找与此相关的实验,对其中的实验流程及现象进行解说,让学生观看其中的化学奥秘。
6.良好化学背诵
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硬性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背诵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教学中对于这些知识,教师都会积极地找寻办法,设计一些顺口溜,方便学生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方式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一面让学生观看物质的本体,一面对其背诵进行积极引导,这样这些硬性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整合反思
信息技术涵盖了很多高科技技术,这些技术会让学生感到新奇,进而带动学习兴趣。教师把握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完善,等其发展完备后,这一观念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大多看到了科技消极的一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沉迷于络虚拟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虽好,但是不可完全利用这种技术代替教学,要学会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最大化。
化学作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李玉南。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探究[J]。高中数理化,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