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爱什么颜色》说课稿
《爱什么颜色》说课稿
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爱什么颜色》。
一、说教材
根据大纲要求,《爱什么颜色》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篇儿歌学习,会认读写课文生字生词。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身边事物,抓住事物的颜色特点,能模仿课文造句,并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意境,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生词,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模仿课文造句。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情感朗读——思考理解——想象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反复朗读,从形式上和语言风格上分析理解句子的中心和优美,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学生结合实际发挥想象力,而且学生喜欢朗读,所以这篇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会更有兴趣。
说学法: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读,想,说,写”这四个方法完成本节课任务,“读”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感受,“说”是发挥想象力,动动口,模仿造句,“写”动动手,把造的句子写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学习死板的知识,而是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说教与程序
1、复习导入 为更好的衔接教学内容,我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第一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读议结合,体会意境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挑选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可以画画,或有感情朗读课文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师生互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然后分别从每段小诗歌中体会到什么美,特别是在朗读的时候要把那种美的感受读进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境。
3、体会感情,朗读背诵 课文大体学完,知道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作者说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背诵。
4、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美好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模仿课文诗歌造句,然后动动手写下来。培养学生仿写能力,培养学生借物抒情的能 力。
五、展示板书设计
爱什么颜色
碧绿--热爱大自然
火红--自豪、骄傲
蔚蓝--远大理想和报复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爱什么颜色
爱什么颜色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通过儿歌学习,会认读课文生字,会读写课文一类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观察身边事物,抓住事物的颜色特点。能背诵课文,自己给诗歌补充一个小节。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意境,边读边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知道作者喜爱那几种颜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和阅读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来认识生字和熟记它们。通过反复诵读,从形式上分析句子的整齐美与参差美;从语言风格上分析不加修饰的质朴美。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表演,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和提高朗诵兴趣。通过开展“我们来做小诗人”的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美丽的颜色,生活才变得美好。你爱什么颜色?原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看看作者喜欢什么颜色。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整体把握。
1、小组合作,试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两到三遍,认生字,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出示生词)
2、教师提问:这些词语都认识了吗?
指名读生词:你是怎么认识它的?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来记住它?看谁的办法最好。
碧蔚辽将战乘威武
强调:朝阳乘风破浪武士碧绿
3、玩游戏,书写并熟记生字。
第二课时
4、教师谈话:
生词都认好了,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那么怎么才算是读好了这首诗呢?(板书:读)
(预测——
生:要有感情的读。
生:要读出问题。
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不光要读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读我们就叫“品读”。(板书:品)
你们看这个“品”字,三个口字,不正是让大家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读吗?
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品读一番吧!
三、品读诗歌。
1、第一节(教师引导)
指名分节读全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正音。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节。
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
禾苗是碧绿的,小草是碧绿的,我生活在农村,连我的梦
也是碧绿的。
引疑:当你们读这一段的时候,心里有问题吗?
(一起讨论解决学生的问题,帮他们感受农村的自然风景的美,热爱家乡的情感,再推进到“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你们感觉美吗?
生:我们觉得很美。
教师:那我们就把这种美的感受读进去。
(生再读。)
嗯真的很美啊。
2、第二节(学生自学)
谁来读第二节?应该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爱火红的颜色,因为--
朝阳是火红的,枫叶是火红的,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们的队旗,我的心,也是火红的。
教师积极评价,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满怀骄傲。
全体练读(配乐)。
3、第三节(学生自学)
我爱蔚蓝的颜色,因为--
辽阔的天空是蔚蓝的,无边的大海是蔚蓝的,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乘风破浪,保卫海疆。
我穿的那身威武的军装
也将是蔚蓝的。
自由读:你们认为怎样才能读好?
学生读完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4、诵读全篇。
5、小组合作练习诵读,表演方式自定,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配乐)。
第三课时
你喜欢什么颜色?请你仿照诗歌再编一段。
1、教师引导,激起创作兴趣,开展“我们班的小诗人”活动。
2、小组自由创作,交换作品。
3、每位同学自己练写。
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
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五彩池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15个,其中12个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情境表演法。
教学准备:
1、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
3、投影仪;三棱镜。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投影,导入新课
1、教师放映几张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请学生回答,并问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五彩池去看一看。(教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各抒己见,交流资料。
1、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五彩池。
2、教师做适当补充。
五彩池在四川的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与九寨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耀眼的明珠。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五彩池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学生通读全文,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有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先讲了五彩池的传说,接着讲它的形状、颜色、成因;最后总结全文)
四、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可通过讨论,查字典等多种学习方法。
2、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应注意的字型及字音。“笋”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耀”字左边“光”,最后一笔应该是竖提。“折”不能多一点变成“拆”。
3、让对本课词语理解没问题的学生当“小博士”,站在台前,谁有不理解的词向他提出疑问,博士作答。教师可适当点拨。
五、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文天地2-(3)
3、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壮()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引入新课
1、简要复习本课写作顺序。
2、告诉学生学完本课要为五彩池写出几条广告词。看谁写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读深思,理解内容。
(一)精读重点段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2——4),这一部分写什么?
(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讨论题:
(1)课文写了五彩池哪些特点?画出有关词句,旁边作批注。
(2)五彩池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
(3)这一段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
(4)说说每个比喻句都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归纳。
4、学生质疑问难。
5、利用三棱镜演示折射,进一步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石笋各异,阳光折射;二是花木倒影。
(二)学习首尾段
1、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五彩池在哪里?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奶奶讲的故事?
(2)课文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到了那里,你会怎样想?
三、美文美读,整体赏析。
1、学生有感情品读好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2、小组赛读,最后试着背诵打比方的句子。
四、拓展延伸,训练能力。
1、学作小导游。
人人争当小导游,每组选一人当导游,其它人作游客,游客提问,导游作热情讲解;推选一人当导游,看投影片向大家讲解。
2、学写广告词
再次欣赏五彩池的投影片,人人为五彩池写广告词。
老师也准备一句:人间仙境何处寻,请君漫游五彩池。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四段。
2、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并说颜色变化的原因。
3、摘录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精彩回放。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那些地方?
2、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二、背诵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开卷有益:颜色变的戏法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2、互相交流,读文收获。
3、合作朗读,角色分工。
4、亲自尝试,实践运用。
四、文海冲浪:秋天
写作要点:抓住秋天的特点,注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围绕秋天的画面写一段话,使习作语言生动形象。
语文天地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积累运用的“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过程:
一、进行组词练习,区分同音字
教师出示练习中的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引导学生发现这几组字的特点(指名反馈:读音相同,字形字义不同)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集体反馈。
师生互动,形象记忆,区别这些同音字。
一起读一读。
二、抄一抄,找一找,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大家一起读一读。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口头说句练习。鼓励学生到书中找找,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三、收集描写颜色的词语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集体反馈。
拓展练习,说说什么东西是这些颜色的。
四、巩固文中了解的知识
复习课文《金色的草地》,读一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指导学生回答。学生完成练习。集体讲评。
五、读读背背
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把古诗读懂。指名读,教师指导读。简单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
(1)教师出示文中的两幅图,学生分辨两幅图分别画的是哪首古诗。
(2)分别指导看图,了解两幅图所表达的内容。
(3)组合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描绘的内容。
(4)找出两首古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比比谁背得最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开卷有益”和“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开卷有益
学生借助字典自读课文,把短文读通顺。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通情况。教师出示提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短文
(1)三种的基本原色是什么?(2)西瓜、橘子、香蕉、葡萄各是什么颜色的?指名反馈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反馈,调一调绿色、紫色、橙色。学生自由调配其他颜色。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二、畅所欲言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你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知道它有思念特殊的作用吗?集体交流反馈。
教师出示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及所表达的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笔下生花”和“金钥匙”。
教学过程:
一、笔下生花
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教师指名读题,明确习作的要求。
请学生说说秋天有哪些色彩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事物(引导学生联想各种水果、蔬菜成熟的颜色,各种秋天开放的花的颜色等等)
学生动手画一画。展示作品。指导写作。
(1)先口头描述自己画的图画。
(2)教师指导:注意选择最能体现秋天色彩的景致来写,写的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注意使用表达色彩的词语。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金钥匙
教师引导自读:丁丁和冬冬在讨论什么?从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参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联想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色彩 主备人:邵殊 单元要点:
本单元以“色彩”为主题,编排了2篇主体课文,期中有诗歌,也有生活故事,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大自然的丰富色彩,也反映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学习本单元,可激发学生观察世界的兴趣,体会生活的美好,提高生活的情趣。单元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观察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地感情,树立远大理想。
2、认字11个,写字16个,学习新部首,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保卫”“威武”“引人注目”“合拢”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金钥匙”说明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4、背诵《爱什么颜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自读《颜色变的戏法》,做实验:通过“畅所欲言”等活动,进一步体会颜色的奇妙。
6、学句子,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围绕关于颜色的习作,学习如何扩展写作的题材。单元教学时间:8课时 主备人:王冬梅
爱什么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写一段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对理想的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对理想的追求.2,仿照本诗写一段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画.想看吗(出示彩虹图)告诉老师,你看到什么了 2 ,生自由回答
3,师:快数数,彩虹有几种颜色 其中有你喜欢的颜色吗
4,生回答后,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它的美丽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趣的诗歌,读读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什么颜色.二, 提纲引路,自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读通诗歌.2,想,文中的小朋友,他喜欢什么颜色 在文中画出来.3,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三,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认读.碧绿 辽阔 将来 战士 乘风破浪 海疆 威武„„ 2,全班齐读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并进行组词练习.4,教师强调生字要点.5,生自由读诗歌,指名读,师生评议.6,教师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律美.7,学生通读诗歌.四,整体感知,再读诗歌 1,诗歌中的我爱什么颜色呢 2,我们身边什么是碧绿,火红,蔚蓝的
3,再读课文,看看文中那些东西是碧绿的 哪些是火红的 哪些是蔚蓝的
4,生回答,教师板书并出示相关图片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检测: 听写下面词语: 碧绿 蔚蓝 辽阔 将来 威武 战士 乘风破浪
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加强语言积累.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领会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热爱生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2,听写词语
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我”喜欢碧绿的颜色,火红的颜色,蔚蓝的颜色,为什么呢 让哦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吧!二,读中理解,体会诗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2,.同桌交流:(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2)把自己的感受谈给对方听.3.,全班交流,学法渗透:(1)指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2)学生评价.(3)引导学生说出同一种颜色的不同事物, 你能用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事物,模仿课文的这一小节,来说一段话吗(4)学生自由练习4,.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下面,咱们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其它的小节吧!(用上面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的其它小节,可以教师指导学习,也可以小组内自学,然后交流)三 ,激发想象,自由创作
1,同学们都很会读书,你再仔细读读这三小节,看还能发现什么 2,学生自由读书,交流自己的发现
3,据我所知,有的同学不止喜欢这三种颜色,你还喜欢什么颜色,请模仿诗歌的一小节,说给大家听.4,生自由发言
四 ,读书升华,感情渗透
1,让我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吧!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喜欢绿色的同学读一小节,喜欢红色的读二小节,喜欢蓝色的读最后一节)3,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仿照课文再写一小节诗歌.(投影出示多种颜色的画笔)板书设计:
爱什么颜色
碧绿 火红 蔚蓝 自己的理想
三课时 练习(3)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 lu wei lan zhan shi()()()Jiang lai wei wu se cai
()()()
二、课内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答:
(1)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是碧绿的,——————是
碧绿的,我生活在农村,连连————也是碧绿的。(2)在本文中,作者都爱什么什么颜色?—————————— 理由是什么?—————————————————————— ——————————————————————。
三、课外练习
1、按要求写词语,至少4个。
(1)描写颜色的词语:————、————、————、————
(2)描写动作的词语:————、————、————、————
2、你知道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吗?
你知道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吗?试着写一写吧!
火 热——()未来——()必然——()爱——()苍白——()沃野——()
四、综合练习。
小朋友,想想你最喜欢什么颜色,试着写一写吧!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作者对蒲公英情感的变化.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4)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中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过哪几种颜色的景物吗
众生(七嘴八舌):绿禾苗,绿小草,红太阳,蓝天„„
2,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色彩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千变万化的吗 并且有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辰颜色也不同吗 那就是蒲公英!同学们在课前已经了解并观察了蒲公英,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众生谈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3,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到生活中去观察,在学习中去观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会变颜色的魔术师――蒲公英.(板书课题)二,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1,知名轮流度课文,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2,其它学生反馈刚才清廷的情况,进行正音.3,全班一起读一读.4,用横线把本课的生字新词画出来.5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6,重点强调:“傍”,“揪”,“茸”,“蒲” 三,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并完成任务.(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家草地上的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变成了金黄色,“我”和弟弟为了寻开心经常揪掉这些蒲公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它的变化,不再揪它们了.)3,全班齐读课文.课堂检测: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做以下练习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草地颜色:()()()花的形状:()()()
第二课时(5)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全班认读.2,教师小结,导入新授课.二,读中感悟,协作探究,尝试解疑 1.学生自读,自主解决以下问题:(1)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2)课文中描写的蒲公英的特点我们为什么没有观察到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可见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或者观察不够细心全面,都会使我们错过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3)分组读课文,想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准备解决.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小组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同学合作解决.2.在学生交流,尝试解疑的基础上,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文的重点研读专题:“我”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 3.总结:同学们很会学习,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重点问题.三,自读探究
1.进入情境,自主学习:“我”有什么新发现
师:我有什么新发现 这个问题,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细读一下课文,一定会找到答案!同学们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交流;能用自己的话描绘的,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愿意表演的,就演给大家看.学生自读,思考.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交流.喜欢读的:(1)抽生读.(第四自然段)(2)集体评议.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重点指导怎样读出蒲公英一天的变化.(3)学生练习读.指一至二名同学,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喜欢说的:(1)师出示蒲公英早上,中午,傍晚的插图各一幅,对照插图,指生描述:蒲公英在一天中是有变化的.早上的时候还没有开放,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开放了,就变成了金黄色;傍晚的时候,花瓣合拢了,所以又变成了绿色.(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又创造性地描述)(3)谁还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喜欢画的:(1)展示有创意的,能恰当描绘蒲公英一天变化的作品.(2)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注意讲清各幅图画色彩的不同.(3)然后再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制作的标本和图画进行比照,说说各好在哪里.四,教师小结: 蒲公英多可爱呀,就像我们一样,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从那以后作者
和弟弟就在不随便揪它们了,因为他们喜欢蒲公英!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我和弟弟 仔细观察 发现 变化
三课时 练习(6)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
mu
hua ban
he
qian()()()
Fan hui shui yi()()
二、选词填空
A.天空 B.太阳 C.草地
金色的()火红的()蔚蓝的()
四、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
我早晨去钓鱼,发现草地是———色的,到了中午有变成———色的了,傍晚有变绿了。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草地因此也变成了———色,而当它合拢时,黄颜色被包住了,草地就有变绿了。
三、课外练习
选词填空
粗心 而且 返回
(1)由于我太(),所以考试没考好。(2)她不但学习好,()乐于助人。
(3)我到学校门口,发现门没开,我只好()家里。
五、拓展
写一段话,介绍一种你喜欢的花草。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辨别同音字,正确区别字义.2,背诵古诗,展开想象.3,阅读,了解三原色的知识,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知道色彩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原色的知识,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知道色彩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7)
一:读一读,背一背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自己读一读诗句,说说读懂了哪几句,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解决.2.试着自己背一背诗句.3.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二:阅读《颜色变的戏法》
1.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老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大家评一评.3.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读的流利,通顺.三.比一比,组成词语.保()进()壮()反()宝()近()状()返()四.抄一抄.碧绿 蔚蓝 辽阔 威武 乘风破浪 开心 揪掉 合拢 随意 引人注目
神奇 灿烂 闪耀 倒影 漫山遍野
第二课时(8)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一调,画一幅秋天的景色图,并围绕秋天的色彩写一段话.1.说一说秋天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是黄色的,什么是蓝色的,还有什么颜色的事物.2.根据说得自己画一画秋天的景色.3.看着自己画的图,写一段话,写完后自己改一改,在小组读一读,请大家提提意见,再改一改.(其余几道练习题随文学习解决.)你一定会听见的
第四篇:三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读一读,连一连。
hēdǎijìmǒuánɡjīnlùyǐ
呵傣昂鲫录某乙禁
二、拼一拼,写一写。
pínɡbàjìnɡlǐbiànzishǐjìn
()()()()
fènlìfēnɡdǐnɡshènɡkāidiàoyú
()()()()
三、加点的字读什么?
()()()()
①好问良好②晃动晃眼
()()()()
③相片相信好似似的四、你能让词语变得更美吗?
五、写反义词。
粗壮——聚集——黎明——
六、你能给词语分类吗?
提问植树查字典游黄山烧饭
朗读弹琴写作业划船跳舞
七、阅读小能手。
(一)我们扛着一捆捆的树苗,把它们栽到山上、路旁、花园里。我们栽下小树苗,浇水培土,让它们整齐地排着队,欢迎春天。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小小的树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1.这段话共有句。主要写的事。
2.短文中有,你还能说吗?
3.我们像,红领巾像。
(二)上课的铃声
“丁零,丁零……”上课的铃声召唤着我们走进课堂。这清脆的铃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奏响。铃声督促我们认真学习,铃声督促我们遵守纪律。这清脆的铃声,像沙沙作响的春雨一样,要催开千树花蕾(lěi),像淙淙流淌的清泉一样,要滋润万棵幼苗。
1.积累象声词。
从短文中找:
从课外书中找:
2.这段话共有()句。它把上课的铃声比作()、()和();“花蕾”和“幼苗”是指()。
八、习作。
题目:有趣的课外活动。
参考答案:
二、坪坝敬礼辫子使劲奋力峰顶盛开钓鱼
三、①hàohǎo②huànɡhuǎnɡ③xiànɡxiānɡ④sìshì
五、瘦弱散开傍晚
七、(一)
1、3句植树
3、小树一朵朵红花
(二)1.丁零沙沙淙淙
2.4句欢快的乐曲春雨清泉我们学生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的期末试卷
一、在横线上写一写。(6%)
1、快过年了,请你为家里写幅对联吧。
2、写写最喜欢的名言。(课内、课外各一句)
二、读拼音在田字格里写。(11%)
jiè shào wǔ rǔ yáo yuǎn xiàn mù
gū dān dǎo yǔ kǒng jù
zhuāngqiāngzuò shì yě xīnbóbó
三、认一认,再组词。(9%)
1、dào()cān()dàn()jiǎ()
倒 参 弹 假
dǎo()shēn()tán()jià()
2、换()腊()郊()温()映()
唤()措()效()湿()应()
四、按要求写词语。(13%)
1、反义词:战争——()扁——()仇恨——()
安静——()正——()富裕——()
弯曲——()矛——()安全——()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情()自()()()为本()手()春
()先()后()头()脸 千()万()()风()浪
五、读句子,写句子。(12%)
1、如果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就。
2、我愿是一只幸福鸟,为各国儿童的友谊搭桥。
我愿是。
3、冬天到了,小草的绿衣裳不见了。
冬天到了。
4、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篷。,就像。
5、快过年了,父亲帮我做了一盏能透亮的灯笼。
快过年了。
6、海底的声音各种各样: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还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六、读一读,排一排。(5%)
()我想起妈妈是用淘米的水洗墨渍的。
()但背心上不知粘上了什么,洗了半天,依然如故。
()我先洗妹妹的背心,打上肥皂,没命地搓。
()气得我把它扔进盆里想不洗了。
()我也找来淘米水,一遍一遍地搓,污点终于荡然无存。
()我又拿起背心,仔细一看,原来是墨水。
()可是我又想起妈妈说过的话:“有始有终才能办大事。”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8%)
1、让我们荡起,小船儿推开,海面倒映着绿树红墙,四周环绕着。
2、爆竹声声一岁除。
3、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那里的 非常有名。希腊人菲利比斯创造了 比赛,这项比赛的距离为 千米195米。读了《集市和超市》我懂得购物要注意。《画里少了什么》告诉我们集体做事要。
八、读一读,做一做。(16%)
秋 景
有人爱那充满生机的春天,也有人爱那银装素裹的冬天,而我却爱那绚烂辉煌的秋天。
秋天的天空,似大海一样湛蓝碧透。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浮着,仿佛给那一望无际的蓝天绣上美丽的云朵,化上漂亮的妆。
秋风吹拂着无边的田野,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中,辛勤的农民不辞劳苦地收割那金黄的稻子,心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果园里,硕果满枝,有青里透黄的橘子,有红灯笼似的柿子……
秋天草儿黄了,树叶落了。然而,各式各样的秋菊竞相开放。不信?你瞧,我家的院子里,秋菊正争芳斗艳,相继开放。花儿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有的像白玉,有的像水晶,有的金灿灿……呈现了一派竞相争艳的景象。
夜晚,皎洁的月光陪伴着我,我漫步于乡间小道,觉得这灿烂绚丽的秋天,比春天更加欣欣向荣。美丽的秋天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1、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
2、写出近义词。
仿佛()辛勤()
3、文章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夜晚。
4、“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B时候;C当,适逢其时;文中“一望无际”的“际”应选第()种意思。
5、用“ ”画出你认为可以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四个词语,两个句子)
6、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九、习作(20%)
写一写在自己成长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与同学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