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

第一篇:“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

“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

[摘 要]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关键词]比较法、做中学、概念、内化、提升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比较法”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区别事物的本质特征开始的。而要区别就要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之间在现象上和本质上都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现象上的同一和差异一般来说是容易识别的,而本质上的同一和差异就不那么容易识别。在教学活动中,它将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孩子的认知基础,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孩子在这基础上总结、组合、提升,从而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丰富的知识要传授给幼儿,不可避免的与“灌输”相关联。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幼儿被动的接受方式。幼儿接收到的概念往往是苍白、模糊、容易混淆的。

而采用“比较法”为抓手则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的思维、分辨来发现概念的本质,区别模糊的概念和经验,有效地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是上下互通,生动有个性的。充分发挥了幼儿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着想。但我们也要避免无效的、盲目的比较。

一、认知冲突激发幼儿自主的比较

比较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科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却需要幼儿自主地比较鉴别,这就需要老师找到幼儿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幼儿自主的比较学习。

金秋,园内一丛丛的一串红正绽放着娇艳的红色,煞是好看!孩子们每次排队经过花坛,总会被这团红色吸引,还忍不住要伸手摘上几朵。孩子们虽然喜爱一串红,可还未认识过一串红,看来一串红是孩子们一个认知的兴趣点,于是我及时组织幼儿开展一串红的认知活动。

一串红的名字很形象,与花的外形十分贴切,于是我先从一串红的外形入手。我把一串红的外形分解成茎叶和零散的花朵(其中花朵的颜色、花形多样)让孩子自己来拼贴成一串红。

首先从花朵中挑选出一串红的花朵,孩子们由于具备了观察经验,所以很容易就能成功完成了。其次是把花朵拼放在花茎上。花朵在花茎上生长的位置是孩子平时观察的盲点,也是认知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回忆和猜想进行摆放,有的把花朵放在花茎的梢上,有的把花朵拼成一团花球,有的把花朵连接成一条长长的花链。到底一串红的花朵是怎样长的呢?孩子们的不一致激发了孩子更大的探究欲,急切地想要知道正确答案。

带着疑问我再次让孩子们观察。这次的观察孩子们尤其地仔细,专注地看,用心地记。这下孩子们自信地拼出了一串红的样子,和一串红实物比较,终于成功了,孩子们别提多开心啦!这时老师加以总结:红红的花朵在花茎上整齐地排列成能一串,我们叫它一串红。孩子们一下就对一串红有了深刻的认识!

分析:

在一串红的认识活动中,我一改以往老师为“导游”带领幼儿按照老师的“路线”来被动认识的模式。采用挑出孩子探究点的方式,激发孩子自主地探索比较认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模式。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经常观察一串红,对一串红的颜色和花形应该是记忆深刻,如果把孩子已知的经验作为认识的重点,那无异于“炒冷饭”,孩子一定觉得索然无味,探究欲不但不会被激发,反而就被泯灭了。因此,我没有把这作为重点,而把孩子观察的盲点(花朵的生长位置)以过孩子的自主操作、比较暴露出来。孩子在自主的活动中发现了争议和疑问,这无疑成为孩子想要进一步探索的催化剂。为了寻求答案,孩子的再一次观察更有积极性,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疑问的最终答案是孩子们通过努力自己寻找到的,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对于自主探究活动更加青睐,积淀了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探索精神。

二、运用多通道多感官比较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法”往往是单一通道的,比较的途径局限于观察、思考、分辨。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建构自己的概念体系是通过多通道、多途径、多感官来整合的。

如比较认识水果的活动中,教师没有立即出示水果实物,而是拿出了水果的黑影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幼儿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纷纷猜测讨论。幼儿:“是苹果。”教师:“你怎么知道的?”“我家里有的。苹果就是这样圆圆的。”立刻有幼儿附议,“是的,我也见过的。”“我还吃过呢。”“是苹果。”

但也有幼儿提出了异议:“是橘子!”教师:“怎么又是橘子了?你怎么知道的呢?”幼儿:“橘子是圆的!”此时也有幼儿附议。并且争论的声音更强了。

“不对的,橘子上面没有那个小柄的,苹果才有呢!”这个细小的发现给了许多幼儿定论的依据。

“到底是那种水果呢?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老师这才拿出实物苹果。孩子们立即欢呼雀跃起来“噢!~我猜对了,就是苹果。”

老师把苹果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水果。却没有立即要求让幼儿来表述什么。

接下来,老师出示橘子的黑影卡片,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是橘子!”老师问:“为什么你们都说是橘子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骄傲自信地说出其中外形的不同之处。这时老师拿出橘子实物,孩子们一片欢呼,活动室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老师再把橘子传给每个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再尝一尝。这次让幼儿讲一讲,橘子和苹果的不同。“哪种水果摸上去光滑?”“哪种水果是酸溜溜的?”“哪种水果果肉里的水多?”“它们的颜色一样吗?”“你还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

由于有了比较,孩子们的发现更多了。“苹果的皮薄,橘子的皮厚。”“苹果的肉是一大 1 块的,橘子的肉是一小瓤一小瓤的。”“苹果硬,橘子是软的。”……

其余几种水果,老师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区分不同水果概念。幼儿的认识兴趣由于水果的变换,小话题的变换而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通过自主比较,幼儿能抓住水果外形的不同特征,在不断地比较、辨别、认知、表述下,幼儿对不同水果的概念有了更清晰更深化的认识。教学效果明显好而有效了。

分析:

对于幼儿来说,接收新信息是多通道多感官的。教师正是迎合了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求,通过视觉的比较、触觉的比较、嗅觉的比较、味觉的比较来丰富各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有效地区分了概念间的不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采用“比较法”,围绕水果的不同特征,由幼儿自主地通过多纬度、多感官的比较,来抓住不同水果间最本质的区别,从而建立和深化水果的概念。

三、同中求异

在原有经验上进行知识累加或更新,从而获得的新概念。比突然进入幼儿认知领域的新概念更容易让幼儿接受。老师又选择得将新知识和幼儿的相关经验罗列出来,引导幼儿自主比较,帮助幼儿提升原有概念。这样做为幼儿掌握新概念搭建了脚手架。

比较点:

1、不同颜色的花朵

2、不同的花形(主要是花瓣形状和花瓣数量)

通过前期的观察,幼儿对迎春花有较深的印象,在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认识状态。

我出示了许多不同花色、花形的花朵任幼儿观察比较,从中挑选出迎春花,通过观察比较,幼儿首先选出了所有黄色的花朵,看来,孩子对颜色的认识很敏感、很深刻。

在剩下的黄色花朵中,孩子挑选出近似迎春花的花朵,这过程里,孩子对花瓣形状出现过分歧,花瓣到底是圆的还是尖的,在出现分歧时,我没有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我让孩子们观察迎春花的放大照片,比较一下各种花片和照片中的花形,通过比较,孩子们自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花瓣是稍尖的。

孩子们挑出稍尖的花瓣花形,满以为花朵找对了,任务结束了,就不再注意观察更细致的地方,这时,我引导幼儿再次观察,这些花难道真的都是迎春花了吗?再仔细看看哪里不一样?

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们发现花瓣数不一样,有的三瓣,有的五瓣,有的六瓣,使哪一种呢?孩子们一下茫然了。“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孩子们说:“只要再看看照片就知道了。”于是大家再观察起照片,通过与照片的比较,数一数,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迎春花。

分析:

孩子们在不停地观察、比较、挑选中认识了迎春花的花形特征,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在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比较,帮助幼儿对事物进行鉴别,而鉴别的过程恰恰是幼儿对事物本质认识、区别、记忆的过程。

在熟悉的花色花朵中比较鉴别出不同的花瓣形,再相同的花瓣形中比较鉴别不同的花瓣数,幼儿就是在不断地观察、比较、鉴别、挑选中不断调整,渐渐清晰、完善了对迎春花的认知。

四、异中求同

许多事物表面看起来没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共同点,这对幼小的小班孩子来说不易发现和掌握。运用比较法就能解决幼儿面临的难题。

在认识“雨具”的活动中,雨具的防水性是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老师:“在下雨的时候为什么要带这些雨具?” 幼儿:“因为他们不怕雨。” 老师:“怎么会不怕雨?” 幼儿:“因为他们没有洞。” 老师:“这件衣服(牛仔服)有洞吗?” 幼儿:“有,没有。”(意见不一)老师:“哪里有洞?” 幼儿:“看不见洞。” 老师:“你的衣服能挡雨吗?” 幼儿:“不能,会湿的。” 老师:“雨衣会湿吗?” 幼儿:“会,不会。”(意见不一)

面对幼儿迷茫的经验,我决定用比较实验来解决,先让幼儿摸一摸雨衣、雨伞、雨鞋,说说是什么样的?什么感觉?

幼儿:“滑的,光的,没有洞……”

老师组织幼儿做了三个小实验,把干燥的餐巾纸放进雨衣、雨鞋、雨伞里,然后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这些雨具能否保护餐巾纸的干燥。许多幼儿都很担心这些雨具的防水性,可实验结果让他们兴奋不已。

分析:

活动中,比较法成为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雨伞防水性是在比较法中发现的,各种雨具的外行特点大不相同,可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共同的防水特性,这个本质共同点也是在相互的比较中呈现出来的,比较得越多越细致,得到的答案就越丰富越全面。比较有助于幼儿总结经验,找到科学现象的本质原因。

在幼儿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时,这就转化为一种学习、探究的动力,如果老师以“裁判”身份出现以说教的方式裁定结果,其结果一定无法让幼儿真正接受,真正信服。相反,如果老师能巧妙得捕捉这种动力,并引导大家细致观察、比较、表达,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中学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发布者:李蕾 发布时间: 2011-9-21 9:25:35

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理解知识。一般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类比。就是把同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分布地区、形成原因、气候特征等几个方面与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相比较,通过对比,归纳出这两种类型气候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2.自比。就是对同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如关于“欧洲南部和北部山地特点”这一内容,教师若采用比较的方法,首先根据有关内容列出简表,再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填写,然后将两者加以对比,找出其区别所在。这样,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讲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专题比较。就是对一个单元、几个国家或几个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例如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形虽然都分为三部分,但具体说来又各有不同。讲述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三大洲的地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4.综合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有关的地理要素作系统比较和全面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如在讲述中亚及其国家时,教师仍可采用列表的方式,分别从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征、主要物产等几个方面与东南亚及其各国的有关地理要素相比较。

第三篇: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与法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的,是在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就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做中学”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那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是不可取的。“做中学”科学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结果,不追求学生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英国专家,联合国亚太地区理科咨询员在北京的一次培训班上提出: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教知识,是教学生,就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让学生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怎能样去弄明白这些科学问题。综上所述,“做中学”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学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将“做中学”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学结合起来,并有以下感想:

首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特别是实验仪器、器材的准备,尽最大可能避免出现“学生要,教师无”的情况。

其次,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

设置有趣的情节,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吸引”过来,才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与他们交谈时,他们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摆的秘密》这一课,我们是这样没计的:

出示:摆钟;(学生对摆钟非常感兴趣)。学生观察:钟的特点;教师介绍:这口钟叫“摆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摆的知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画下来,形成集体猜想记。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认识摆后,提问:有没有办法让摆球摆动的快些?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让摆球摆动的范围大些;有的说,让摆球变得重些;有的说,让摆长缩短。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第三步,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左右

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科学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后,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四步,让学生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并与实验前猜想进行比较。

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又如《摆的秘密》一课,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对方实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说说对方的设计给自己的提示。

最后,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要注意总结,包括教学感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多少收获,如何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等。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教知识,是教学生,就是教学生怎样科学地看事情,让学生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怎能样去弄明白这些科学问题,并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篇:“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修水县八小 罗琛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 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

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董存瑞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句子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董存瑞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能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第五篇: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概念中的应用

课题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概念中的应用

麦市小学 刘如斌

比较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比较,既有助于讲清数学概念,又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快速运算的基本保证,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许多概念之间尽管有着密切联系,但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既有助于讲清数学概念,又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法中运用比较法。

一、新旧联系,比中出新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引入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然后从复习旧概念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作为课前铺垫,并着重强调性质中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引导学生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明白分数的基本性质实际上就是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

实践表明,用巳学的一个概念推导出新的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又能使知识结构形成更完善,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联系的思维方法,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直观演示,比中入深

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似和相异两面性,而这些概念往往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要借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异同。

如,在进行体积单位教学时,教材安排了长度、面积、体积计量单位进行直观对比。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到底有什么区

别?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比划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的1厘米、1分米、1米长的线段;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张;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使学生从直观认识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的区别:1厘米用线段来表示; 1平方厘米必须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1立方厘米则要用一个正方体来表示。从感性上认识到“平方”“立方”的含意,进一步认识它们是三个不同的计量单位:计量长度所得的结果必须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所得的结果必须用面积单位,计量体积所得的结果要用体积单位的道理。

又如,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卡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其中第一个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第二个圆锥体和圆柱体等底不等高;第三个圆锥体和圆柱体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用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盛三次沙子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都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出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动用已学过的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三、变换形式,比中求活

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之间是相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比较,找出它们的微妙变化,这样才有利于逐步扩大知识面,牢固的掌握知识。在解答下列问题时,可以充分让学生比较分数、比、除法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现在有350千克铜,需要加多少千克锡才能制成这种合金?

解法一:把“比与除法”进行比较。若把合金中铜的重量看作5份,则锡的重量就是这样的7份。用整数除法中归一法来解答,列式为:350÷5×7 解法二:把“比”与“分数”进行比较,“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换一种说

55”,就可以用分数除法解答,列式为:350÷还777可以说成“锡的重量是铜的重量的倍,就可以用分数乘法解答,列式为:

57350×

5法是“铜的重量是锡的重量的 2

解法三;“铜和锡的重量的比是5:7”也就是说“铜与锡的重量的比值是就可以用正比例来解答,列式为

5”,73505=; 还可以说成”锡与铜的重量的比值是x77x7”,则可以用反比例来解答,列式为:= 53505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不仅可以揭示几种概念的内在联系,照顾各种差异的学生,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更加灵活。

通过这类对比,不仅能使相比的知识的特性更加清晰起来,而且能够准确地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使学生认识到:灵活运用知识间的联系解题,思路就开阔,同时还使他们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有普遍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四、剖析概念,比中求异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教学中,如果只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质,忽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就会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因此,学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后,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概念与一些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达到正确理解概念实质的目的。为此,我采用联系对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区别概念的异同,防止概念的混淆。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与用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防止概念的混淆。

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几个概念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师生共同编出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顺口溜:找单位“1”,定单位量;单位“1”已知用乘号,单位“1”末知用除号;“1”加好,“1”减好,千万别忘记。

3,两根铁丝一共长多少55米?学生很容易解答。教师再将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一根的长度是第二根的倍”。让学生与

32原题比较,明确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还可以将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二根比第一根多

32或第一根比第二根少”。让学生解答。如: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20米,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差异性比较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更容易混淆。如“增加了”与“增加到”、“整除”与“除尽”、“时刻”与“时间”等,在教学此类概念时,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它们的异同,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概念、术语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总之,在进行概念教学时,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把易混、貌似相同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找出异同,目的在于分散难点,便于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有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2012年11月

下载“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较法”在小班“做中学”科学活动中概念内化和提升中的运用(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比较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不怕不识货要会货比货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运用的探讨 四川省渠县龙凤乡中心学校罗江锋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东岔中心学校 陈会军 比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

    比较法在概念变式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数学中的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的本质或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的特征时隐时现,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

    做中学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上海金童幼儿园 胡晓威 “做中学”理论的源远流长,始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派提出的实用主义思想,陈鹤琴先生汲取外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因素......

    多媒体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顾金艳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本人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体会,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以人为本”在中学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在中学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摘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景观设计方案立足于对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绿化、水景、墙体、铺装、地形及标......

    小班乡土资源特色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高,教师应当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而展开丰富多......

    浅析游戏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浅析游戏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儿歌《鸭子》教学活动反思 3月26日上午10:00,我班参加了幼教中心举行的赛课活动。我班幼儿的平均年龄为三岁左右。每天,孩子们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