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人教版
《平移》教案
三维目标
1.在图形进行平移变换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的直觉思维. 2.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
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1.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图1),并回答问题.
(1)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2)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样绘制的?
设计意图:活动1中的美丽图案,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案(或图形)移动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是没有有心注意,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激起学生主动回忆与联想.
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从图形特点的角度去观察图案移动的共同特点.
问题(2)的设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1)的作用从而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生行为:教师演示课件(或展示图片),提出问题(1);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思考、联想、发表见解.
在活动1中,教师关注学生:
(1)观察、发现能力;(2)参与意识和联想能力.
推进新课
活动2.探究问题:(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2的雪人呢?
(2)你能将图3图案继续向右画下去吗?
(3)在图4中所画的小雪人图形中任意找三个点或更多的点,连接这些对应点,观察所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有怎样的关系?
(4)活动1和活动2中的图案移动,人们也将其称为“平移”,请给“平移”一词作出解释.
设计意图:在活动1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设计问题(1)和(2).
问题(1)和(2)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会思考:我画这些图案有什么作用?这些图案中蕴涵什么数学规律?在教师引导学生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境界时提出问题(3)和(4),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
平移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系列图形平移活动,学生对平移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平移的概念.
师生行为:在活动1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这些图案能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请大家做问题(1),(2).
学生分组画图.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形形状和大小,怎样找对应点、对应线段位置和长短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互相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4);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3);教师引导学生建构、明晰平移的概念.
活动2中教师要关注学生:
(1)图形的绘制方法;
(2)思考问题的调整水平;
(3)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归纳、概括能力.
活动3.(1)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如图5,小船由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请找出点A、D、F的对应点;•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有什么关系,找出与线段AA′相等且平行的线段.
能否将下面图案平移成一排?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回答问题(3);教师提出问题(3).
在活动3中教师要关注学生:(1)在学习中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2)合作中每个人的责任意识,能否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3)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知识联结能力;(5)在总结过程中所倾注的情感.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了平移,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并探索了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但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布置作业
习题5.4 1、2.
活动与探究
如图6,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右下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6的图案,如图7.
备课资料
有两个都是由十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你能不能沿着分格线把它们分别剪开成七块由相邻两个小方块(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请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通过本题的活动──剪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说理能力.
可以把图8中左边的图形用好几种方法剪成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但对于右边的图形,不论你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别将这两个图形中的十四个小方块按黑白相同的原则加以涂色,那么,按题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块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块黑色小方块和一块白色小方块所组成.由于图9中左边的图形是由七块黑色小方块与七块白色小方块连成一个整体所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个符合题意要求的矩形,而右边的图形中黑、白小方块的数目不相等,所以无论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要求的矩形.
第二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教案
《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 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第三篇:[初中数学]平移教案2 人教版
§5.6平移平移(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毛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 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
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 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1)
(2)(3)(2)根据上述的特点,这五幅美丽的图案可以根据上述的分析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要求绘制出整个图案。教师将12张事先准备好的图(1)的图片(涂好颜色、并有序重叠在一起);然后从上而下抽取一张图片陆续移动,最终形成如图5.4-1上排左图图案,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
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而成, 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枰移的基本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雪人?(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 大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图.2.观察、思考.(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 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 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现: AA′∥BB′∥CC′,且AA′=BB′=CC′
(2)学生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 3.师生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用?
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在半透明纸上描出的所有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垂合.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移动.(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教师板书: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称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4.给出平移的定义.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教师以课本图5.4-1上排左图为例解说: 把“基本图形”说成“橄榄形”。第一排左边的“橄榄形”沿着水平方向向左平移一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二个“橄榄形”,平移二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三个“橄榄形”……要想平移得第二批的“橄榄形”,平移的方向不再是水平方向,每一次平移时,方向在变化、平移的距离也在变化。
关于平移的方向,可结论课本图5.4-5说明图形平移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教师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一引进利用平移的例子, 如人在电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坐登山缆车人在吊箱里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都是平移;黑板报中花边设计利用了平移,奥运会五环旗图案五环之间通过平移得到……
5.例题讲解.例:如图(4)-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教师:“点A移到点A′”这句话告诉我们图形平移的方向是A到A′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A′的长,根据这两个要素就可以确定点B、C的对应点B′、C′,从而画出△A′B′C′.(4)-1(4)-2 解:如图(4)-2,连接AA′,分别过B、C作AA′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 ′=AA′,在L′上截取CC′=AA′,连接A′C′,A′B′,B′C′.则△A′B′C ′为所求画的三角形.三、巩固练习
如图,通过平移,你能用它组成什么图案?试一试,把你的图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四、作业
1.课本第33页1,3,4,5 阅读第35页几何学的起源.2.补充作业:
一、填空题.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3.线段AB是线段CD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点A为点C的对应点,说出点B的对应点D的位置:____________.二、解答题.1.下列图案可以由什么图形平移形成.(1)
(2)
2.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
答案:
一、1.改变 不改变 行而且相等
3.在行的直线上且点D…侧,BD=AC
二、1.(1)整个图案的八分之一所示的图形(2)一对叶柄相对的叶子所成的图形 2.略.不改变 2.平过B点与AC平在AB
右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平移教案
二年级数学平移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初步向学生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谈话:有人要做一幢房子,房子的地基是长方形的,但是,房子前面的一条道路要拓宽,他的房子要向后退5米,强调:也就是平移5米。(板书课题)每格代表1米,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演示)
2、同桌讨论怎样平移才能让地基不变方向,不变形。
3、在平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运动的线路)
4、平移之后的地基每一个转折点和原来地基相对应转折点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将长方形的4 个顶点分别标上序号)
5、你觉得平移时要注意什么?①平移后的每一个转折点移动的格子是相同的,方向是一致的。②平移后的每一个转折点在原来的点的横轴或纵轴上。③把平移后的每一点依次连接起来。
二、练习巩固
1、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2、斜着平移是平移吗?
3、尝试平移练习。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下册_平移教学设计_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五星乡一中 王金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设计图案等活动,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及审美能力。(3)情感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思想的变换,增强审美意识。
●重点:平移的概念及性质。●难点:探索平移的性质。
●教学准备:半透明纸 , 画图工具。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观看动画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动画,思考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27-29,完成以下问题(1)上面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样绘制的?(3)请你举一些生活中的平移例子。
(4)什么样的变化才算平移?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如: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
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
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归纳
(活动3:分组讨论)
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简单归纳为两点: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距离
1、例1(1)如图,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b经过平移得到?如何进行平移?
AacbdBCP
(2)如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
①将点A向___平移__格,再向__平移__格,得点P;②点B,C与点A平移的一样,得到B C;
′
′③连接
得到 △ABC平移后的三角形
.2、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平移
分析:平移的方向是A A′,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 A′.解:(与学生一起完成)如上右图,连接A A′,过点B作A 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BB′= A A′,则点B′就是点B的对应点。类似地,你能作出点C的对应点C′,并进一步得到平移后的 三角形A′B′C′。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 位置、大小和形状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A平行
B 相等
C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4、教材第33页: 2,4.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如图,△ABC平移后得到了△A'B'C',其中点C的对应点是点C',已经标明,请你将点B'、点A'在图中标出来,并画出△A'B'C';若AB边上的中点为M,请你再标出点M的对应点M'.
六、课堂小结、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厚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外线段平行且相等。
3、决定平移的条件;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4、平移的基本性质。
七、作业
教科书习题5.4 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