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时间:2019-05-15 04:1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湘西州民族实验小学

向言林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能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展。

一、少分析、多朗读

许多语文课,往往都是教师从开始讲到结尾,从段意讲到中心思想,一切都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能否迁移运用,其情感和智力是否得到发展,教师顾及甚少,因而造成低效劳动。这种教法,忽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违背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规律。

语文教学,教师要抓住关键,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精讲,尽量给学生多挤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东西比教师讲懂的东西要弄得明白,记得扎实。我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细心读每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悟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效果很好。引导学生读书,我们除采取悟读法之外,还采取朗读法,让激昂处还他个激昂,优美处还他个优美,深沉处还他个深沉。悦耳的朗读、浓情的感染,能使语文教学做到文道统一。课堂上,我以读为主线,采取各种读的形式和方法,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思考。要求学生自己仔细揣摩所读课文的“理”,体会重点词句、重点语段的思相内容及情感变化。

读,能够使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智力。再加上学生自已理解,自己记忆,自己思维,自己想象,学生的语感能力将大大提高,进而为运用语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少提问,多点拨

课上设计的问题多了,不但弄得整篇文章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杂乱无章,而且占去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训练的时间。教师的短距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被动地、不动脑筋地应付教师的问话,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提问,要抓住教学上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提问。问题设计得要牵一发而动全局,问题的提出只有“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什么叫纹丝不动?邱少去为什么要纹丝不动?

2、“我”是怎么想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两个问题可以统领全篇,做到了少而精。如遇到学生不发言时,教师要尽量管住自己的嘴吧,撬开学生的嘴吧。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说的教师要进行点拨、引导。通过“众星捧月”、前后联系、层层剥笋等不同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要培养学生自己质疑的习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唱主角,切忌包办代替。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三、少灌输,多训练

语言是交际工具,而遣词造句是学生学好语言的关键。只凭教是学不会的。正如骑车,大家都懂怎么骑。但要掌握这种交通工具,不练几次,摔几跤,是学不会的。要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能够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比学骑车更难。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除此,别无选择。

小学语文课要以语言训练为主,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文字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要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重点、难点,注重选准训练点,选好训练方法,加大训练力度,训练到位。教师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少研究写的什么,多研究怎么写。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体会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让学生读作者夸小象的句子;

2、看小象拉车玩车的课件;

3、读阿玲指挥小象的句子;

4、表演阿玲指挥小象的动作。让学生在大量语言材料中去理解作者的意图,摸索遣词造句的规律,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少统一,多分类

素质教育的要义中有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员参与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即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又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分类要求,分层指导。

1、教学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到学生的共性,更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学生都有提高。

2、课堂提问。要注意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难度大的问题请优生回答,难度小的问题请后进生回答。

3、语言训练。实施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法,尽可能给后进生提供获得第二次成功的机会。

4、课堂作业。要分层练习,有明显的梯度。在质和量上有不同的要求。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练习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给后进生吃偏饭,助一臂之力。对后进生切忌“拔苗助长”,对优等生应该扬鞭策马。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要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只有注意“全体性”,才能体现“主体性”。

五、少听讲、多参与

学习如果只有“听”一种途径,单调刺激,容易使学生情绪低沉,注意力分散。与其让学生被动听讲,不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容易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激发兴趣,乐于参与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好的导语,设置悬念,幽默恢谐,表扬激励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鹅》一课时,用谜语导入新课。老师说:“头戴红帽子,身着白袍子,脚穿红靴子,唱歌伸脖子。”学生猜出后板书课题“鹅”,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的心理倾向,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创设情境,就是形象地再现教材本身描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情境之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到教材中去体会教材。如:在学习《曼谷的小象》一课时,教师一边利用电教手段演示曼谷美景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一边自由读课文。让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体会曼谷的小象的聪明乖巧。这样教学,能巧妙地将教材、学生、教师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在思维流动过程中,又纳入新的知识的情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叶圣陶老先生讲:“作者原有境,入境始于亲。”创设美、趣、智的教学环境,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诱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3、发散思维,创造参与

儿童具有创造性。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为成人所欣赏,就可能作出更多的创造,进而形成创造性的能力。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如《三过家门而不入》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结合插图说说禹为什么三过家门面不入?

2、禹第二次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形怎样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二鸟。教学中也可以采取改变人称,改变处所,改变体裁,补充情节等方式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还可以通过给背景,作铺垫,议人物,引导学生编写童话,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性,体验创造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不仅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别人只是辅助,不能代替。学生要自信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主导

--《失街亭》教学后的思考

高三年级

语文教师

田园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此,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学中是学生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造就出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现代创造性人才。有人说:“情景是激活学生创造禀性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充满爱的情境,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考进而“外化”为课堂活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多读、会读、善读;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乐于钻研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达到上述的境界呢?通过小说《失街亭》的教学,我认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主导”这条准则。

一、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

首先,“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观念应该彻底转变,学生只有爱上你这位老师,他们才会积极的、主动的、热情的投入到你的教学当中去。但要是学生爱上老师,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真正建立起一座通往师生彼此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认识你,了解你,从而选择你,信任你。

二、积极创设切合课文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热情鼓励,让学生动起来 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我看标准不是老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学生是否真正的动起来了。学生在动,说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了。

例如,我在教授《失街亭》这节课时,是这样做的:

1、上课前,我先展示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照,刘备、孙权、曹操的照片轮流切换。与此同时,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在教室里回荡。一下子,学生的情绪与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2、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呢? 我先请几名同学复述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要求用整齐的句式表述出来,可以相互合作。之后明确它是以战前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战中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战后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这样,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又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两个关键人物是谁?联系情节来看,街亭最终失守,从写马谡和诸葛亮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由此我们评价一下马谡和诸葛亮这个两个人物形象。

而后,我又放了一段《三国演义•失街亭》中马谡的神态。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又被提升了一步,大家纷纷各抒己见,表述的非常好。有一位同学还总结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是我课前没有准备的。

由此可见,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都会成倍增长。

3、对于专题讨论------街亭的失守究竟是谁的过错,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通过刚才的人物形象分析,很明确,马谡和诸葛亮就是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关键人物,两人对街亭的失守,都负有责任,马谡勇于承担责任,诸葛亮也勇于自责,那么,如果问:两人的过错,谁更严重?大家说,是谁?大家一起回答,我要听到每位同学的声音。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历来就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正反两个命题,针锋相对地互相辩论:正方:失街亭过在马谡;反方:失街亭过在诸葛亮。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命题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好,大家先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可以局部先讨论一下。

现在,摘抄其中一位学生的发言,如下:

有人认为,街亭失守的责任在于诸葛亮。认为,诸葛亮作为一军的主帅,既知街亭是北伐成败的咽喉要地,而且魏军统帅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猛将张合为先锋,却派刚愎自用的马谡把手街亭,岂非失策?况刘备有言在先:“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街亭的失守是否过在诸葛亮呢?否。

早在孔明南征时,马谡就曾经发表过高明的见解:“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与诸葛亮的看法不谋而合。当时,诸葛亮为感慨地说:“幼常(马谡的字)足知吾肺腑矣!”诸葛亮顾忌司马懿深通谋略,为蜀之大患。马谡又向诸葛亮献反间计。结果,反间计成功。司马懿被魏主削去兵权。从这些事例来看,马谡也并非庸才,因此诸葛亮借助于他,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在部署部队时,深知街亭关系甚重,反复强调街亭的重要性,直到马谡以全家性命担保立下军令状之后,方才委以重任。这正表现诸葛亮的谨慎小心。他深知马谡有“言过其实”的毛病,才有派平生极为谨慎的王平为辅佐,并再三叮嘱,要在路口下寨,并嘱咐将军事地图及时送回。这些都说明诸葛亮的精明和谨慎。作为主帅,他对失败也有充分的考虑,因此才派魏延、高翔做接应,只派赵云、邓芝出疑兵于箕谷。这些军事部署无不表现诸葛亮作为一个军事家的深谋远虑。

尽管街亭失守,但并不能把街亭失守的责任归咎于诸葛亮。失街亭的责任明明是在马谡的刚愎自用、“违亮节度”。如果马谡切实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办事,司马懿必会按兵不动。谁能预言蜀兵必败,街亭会失呢? 当这个学生发言结束以后,大家给予他热烈的掌声。随之而来的,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们又纷纷表述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导下课,学生们仍然是兴趣盎然。也许用不着过多的语言,这样一段辩论词,就充分证明了这节语文课应该是成功的,因为它确实让学生动了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其实,学生的动与不动,关键在于老师。也许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做不出什么来,那是你错了,你太小看我们的学生了。事实上,只要以能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只给学生一丝阳光,那他们也会灿烂。

我们应该切记: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和创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心中要多装着学生,做个有心人,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徐锡的主动性,以使其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师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作业二:

培训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和谐,就要防止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就这一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变。

1、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讲商品的含义,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在商店买了一支钢笔,把它送给同学,这支钢笔是不是商品?”在思考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自己把握商品的有关知识,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比老师单纯讲效果要好的多。政治课应该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的问题应该生活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话说。

2、不单纯重背诵,更重理解。传统的政治课是老师念完课本,学生去背就可以,这种方法已经过时。我们应该把繁杂的,冗长的内容知识一层一层地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系统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每一单元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尽可能用最少的词语概括课本内容,让学生把课本读薄。在构建的过程中,要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而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还要注意抓关键词语,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整体教学过程都要注意不是我们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会了多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准确把握。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像电影导演,由像一个评论家,作为导演要准确把握课堂走向,作为评论家,要准确分析学生观点,在肯定学生正确观点的基础上归纳、升华。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评改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作文评改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语文教学中的一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评改,是否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呢?答案是肯定的。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大负担,老师艰难地唱着“独角戏”。哪位老师在作文本上批得密密麻麻,改得仔仔细细,学生就认为这老师有本领,改作文高人一筹。语文老师在这年复一年的“移山”劳动中洒下自己辛勤的汗水,学生却收效甚微。那么有什么最佳的方法,使老师从繁杂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学生又能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是有的。从2000年开始,我对作文评改的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几经周折,总结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作文。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自评。学生在作文后边写一个简短的自评。内容包括:

(1)构思过程。评述自己如何确立写作思路,怎样去找写作材料,怎样列出写作提纲等。邵寿康同学在写《原子的自述》这篇说明文时,评述了自己的构思过程:“„„我原想改用第三人称说明原子的构造,因为这样比较客观、真实,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经过对比采用了第一称自述,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类似这样的构思,经过在班上宣读或交流,大家受益匪浅。

(2)作文效果。首先是整体把握情况。如怎样开好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过渡是否自然,详略以及层次如何安排等。罗文达同学在一篇作文的自评里对全文的布局作了评述。其中他对自己的“开头”是这样评述的:“文章以‘惊醒’、‘恐慌’等一些短而有力的词句作为开头,突出了暴雨的迅速„„。”其次是把握作文的具体要求。新教材作文训练系列是有序的。每次作文有明确的要求,写自评要根据训练要求来评述。如第二册第二单元是“写出事件的波澜”。刘彩玲同学在评述“波澜起伏”时这样写:“„„从老村长卸任到参选,中间插进窃听和所思,又与刘若杰(他的儿子)一起竞选,他当选后又出乎意料地让位给儿子,体现了情节上低潮与高潮的起伏。”看了自评,我们能了解到她的构思和创作是把握了“波澜起伏”这个要求的。再次是语言运用等情况。包括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的衔接、谴词造句、错别字情况等。陆世强同学第一次自评是“多错别字”,第二次自评还写“多错别字”,第三次不写了,原来作文里的错别字少了很多。

(3)作文后的体会。主要谈构思时或作文后的效果对比或作文时的感受。这方面学生的感触也不少,陆志华同学感叹道:“我构思时,感觉是篇美文,动笔时又写不好。”我看了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下次作文他感觉就轻松多了。

以上自评内容学生可根据作文的要求,有选择地进行自评。总之,在精不在多,有所收获即可。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对照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就能做到对症下药,使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2.互评。由同学相互评改。一般不写评语,不打分数,主要给作文疏通文字并对照“自评”定出等次。通过互评,使学生能经常借鉴吸收别人的写作经验,并学会分析评价,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自己的鉴赏能力。不写评语是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互评的效率。作文可分五个等次,不轻易打一等,对字数不够或字迹不清的作文只能打四等或五等,督促学生写好字,作好文。林荣光同学字写得较潦草,写自评时,对这个毛病好象也无所谓,同学评改时却不客气,老是给个末等,我以为他受不了,没想到他不知不觉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3.师评。老师对作文进行分析总结,作好记录,并最后敲定作文的等次,打上分数。一般只写简短的评语,评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归类和记录上,先把同等次的作文收在一起,然后在每个等次里拿出一部分作分析记录,总结出各个等次的优缺点,便于汇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对学生的自评、互评也下个结论,有不同看法的,或写到作文本上,或与他本人交换意见,从评价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4.课评。利用一节课,老师、同学共同参与作文讲评。(1)学生讲评。每次选几名学生,谈自己作文的构思、写作过程,并宣读自己的文章。主要由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讲评,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从中得到教益。如在写一篇介绍“科学馆”的作文时,张萍莉同学谈了她为什么以电脑室为介绍重点的构思过程,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也注意选一些写得一般而该好了的来宣读,使这些同学觉得自己也有奔头而产生写作兴趣。(2)老师讲评。先公布各个等次的人数以及第一等次的名单,然后分析各个等次的优缺点,并拿一些范文来讲解自评、互评、师评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提高评价能力;在第一等次的作文中选一两篇较佳的,张贴出来,供同学鉴赏。还有一项工作是课后完成的,就是把较佳的作文收集起来,一段时间后整理成册,供学生传阅,交流。

以学生为主体评改作文,我认为有几大优越性:(1)反复多次的评改实践,学生对写作文的基本要求理解得更深透,写作时目标更明确。(2)学生增多了交流、借鉴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3)评改中存在着互补性,一篇作文要过自己、同学、老师“三关”,作文中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找出来修改。(4)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扭转了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信息传递单一的被动局面。在实验的第一个学期将结束时,我调查了学生,结果98﹪以上的学生赞成这种作文评改方法,这就更增强了我改革的信心。

两年来,在自己的指导下,学生每人修改作文达26篇,参加学校作文竞赛,我教的学生多人获奖,期末质检学生的作文平均达75分,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作文评改模式也像语文教学一样,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与智能等关系。教师在评改过程中,目的不明,效率不高,就是“导”得软弱;若支配失当,以致启而不发,或越俎代庖,就是“导”而无方。正确而有力的“导”,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使学生在整个评改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是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前提,两者相辅相成,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演“主角”的旧格局。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这个作文评改模式虽然实施了一段时间,有的地方还是不太成熟。我坚信,有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把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作文评改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度开局、高标准起步。

一、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理清思路扶风名气大、欠发达、底子薄、有后劲,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比重较大,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但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且特色不明显。面对县情实际,我们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互学互动、不等不靠,干中学,率先做,激发各界各层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召集乡镇和涉农部门领导,深入一线理思路,研读文件找项目;率领15个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农村集体调研,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明确县级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职责,率先研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扶风县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提纲》。在此基础上,我们理性思考过去,准确审视现状,科学谋划未来。因地制宜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发展‘双群’(产业集群、城镇带群),深人推进‘双创’(创建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尊重农民,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力争使全县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干、稳稳当当地搞,真正使以招商引资推进县域工业化和以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扶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特色。

二、依靠群众,搞好规划,在工作中规范指导我县农村集体家底薄,为少走弯路,减少浪费,避免一哄而起,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把科学规划作为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的结合点,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和谐新扶风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县、乡、村三级规划。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参与指导,科学编制今年和“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目标。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指导性规划,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长远统筹安排。各村依据县上统一印制的规划编制提纲,按照“生产发展要有新产业、生活宽裕要有新标准、乡风文明要有新环境、村容整洁要有新设施、管理民主要有新风貌”的要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目标、重点、保障措施。

三、重在建设,加快发展“双群”,深入推进“双创”新农村重在建设。围绕培育提升产业集群,坚持在优化一产、加快二产、提升三产上下功夫。扩大良种和优质专用粮基地,力争“十一五”末粮食生产优质专用化。秦川肉牛、高产奶牛、家畜家禽三张品牌一齐打,加快畜牧业大县建设,到“十一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建设优质小麦、秦川肉牛、优良生猪、绿色苹果、精品辣椒五大主导产业核心园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支持华龙日清、佳家乐、鼎多肉制品、红果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法门寺景区二次开发,积极发展民俗饮食、文物复制、民间工艺品、文化项目,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城镇带群。围绕建设新区、开发法门、突破绛帐,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向中心村和重点村的投入,切实完善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载体功能,为城镇驱动打好基础。深入开展“环境立县,诚信扶风”提升年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塑造新型农民。有层次、分阶段推进“文明家园”创建,树立典型、以奖代补,使农村真正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文明家园。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关键环节上突破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整体推进,又要抓好试点;既要抓大事,又要顾小事。今年重点做好规划,抓好试点,整治环境,加快发展。全县抓好太白乡和法门镇云岭等5个不同类型的村试点,积极探索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探索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的投入机制;探索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求乡镇、村组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因地制宜选准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基层班子建设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入手,一开始就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县乡两级集中精力谋大事,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扎捆,挤进中央和省市的计划盘子和项目库。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脏、乱、差”问题,率先从县城所在地抓起,修建新老区连接路、拓宽老区主街道,清理死角建筑垃圾。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提出“保持先进性,村容整干净”深化学习千阳和“两权”(法门寺纸业公司经理、共产党员王周权,我县西权村党支部)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对照先进找差距,团结稳定促发展,充分调动农村妇联、共青团积极性,把农村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五、发挥优势,找准角色,在操作

中实现主体和主导作用互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替农民操心,不代农民作主。真正做到农村的规划农民自己编,经济发展的思路农民自己定,主导产业农民自己选,村庄民宅建设农民自己管,村上的大事难事农民自己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财

政安排专项经费,围绕改善公共卫生环境、规划编制、项目争取等重大事项,加大政府主导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以改善村干部补贴待遇为重点,合理解决村组保洁员、调解员、治安中心户长等人员的报酬问题。走“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社会绿边子”的新路,率先加快村际公路建设。坚持把安全饮水、沼气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适当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好一家一户无力办好、单靠农民无法解决的农村重大建设事项,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荣光和成果。

六、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新农村建设领导责任在县级,组织责任在乡级,实施责任在村级。针对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来源渠道不一问题,坚持重心下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建立国有资金使用评估制度和项目实施公示制度,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资金监管,接受群众监督,用足用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每一分钱。为靠实村级责任,实行支部任期制、干部绩效制和党员承诺制,支持干事、鼓励创业。县级领导率先深入一级督促指导,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带动全县上下大兴谋事之风、干事之风、文明之风、清廉之风,始终保持朝气蓬勃、锐气昂扬、意气相倾、正气浩然,进一步把风气搞正,真正使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

第四篇: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是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务实课堂的有效模式

【内容提要】

在以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前提的新教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题,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精心设计,创设问题,策划课前预习提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搭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创建语文高效务实课堂。

【关键词】

结合文本 主动探索 个性化思维

敢思敢想敢于表达 高效务实

如何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永远不变的主题。在以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前提的新教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务实课堂的有效模式。

一、精心设计,创设问题,策划课前自学提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文本内容的钻研和掌握,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单实用的语文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策划课前预习提纲,设疑、设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课前预习,促使他们积极去思考,带着疑问进课堂,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搭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创建语文高效务实课堂。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敢思、敢想、敢于表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主动地转化角色,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课前预习的见解和想法,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培养。语文课堂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确立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弘扬个性,多元解读,给学生搭建一个能充分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平台,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同学们的回答,更不能用我们成人的思维来评判孩子们的对与错。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样,所以就应该鼓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比如:我在教《雪地里的小画

家》一文时,我问同学们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小画家这个队伍呢?一个同学回答“青蛙没有毛衣,怕冷”。我立即说错了,青蛙冬眠了。另一个同学问:“老师,什么是冬眠?”。我说:“说了你们也不懂,等到上了中学你们学了《生物》这门课自然会明白。”由于我在课堂上没有珍视孩子们的独特感受,拿自己的答案来否定了孩子们的感受。因此,孩子们似懂非懂。课后我与一位老师一起讨论,他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青蛙没有毛衣怕冷,显然他已经发现了青蛙与小鸡等动物皮肤的不同,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道不比理解为冬眠更有意义吗?我听了觉得确实这是很惊奇地发现。我这样做不但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而且没有创造出让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如此下去,语文个性化教学和语文高效务实课堂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此,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三、给学生创建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化表现、解读的情境,提高语文教学高效水平。

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需要“场”的效应,需要教师借助文本形象,带给学生情感上的渲染,让他们融入其中,自觉地运用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我在教《小小的船》一文时,我让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听我朗读课文,想象自己坐在这弯弯的小船上,在深蓝的天空中飘呀飘,星星在身旁闪烁,像顽皮的孩子和自己在捉迷藏,该多美呀!然后我说你们听了这篇课文的朗读,有什么感受?小朋友们争着说,有的说好像自己在童话的世界里;有的说自己好像在天上

散步;有的说白云从自己身边飘过;还有的说他看到了彩虹,月亮船从彩虹桥下过;更有甚者一个同学说他看到了一个老神仙正在云朵上睡觉呢。大家各说各的,课堂上异常活跃。一时间,我被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感动了。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而实现了思维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真正地体现了个性化解读。

总之,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昨天课堂上的主宰,更不是“跑道尽头”的裁判。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课前预习,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充分把握课堂40分钟,给学生充分表现个性和个性化解读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是建立小学语文教学高效务实课堂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3、《陇县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推广工程》

第五篇: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实验研究报告

一、内容提要:

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大趋势,依据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规划和面向21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强调语言实践适用、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从教育学理论上讲,无论如何命名、如何定义,大家都清楚地知道教育是指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意识的系统的活动。在早期,教育是指有组织的可持续性活动的过程,但在当今,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我认为:学习可以是个体的活动,但是教育教学一定是社会交流的活动。本质上,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学必须以学习为基础,无学习发生、无学习结果出现的教学不算是教学。英语教学更是交流的过程,因为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交流的特征。那么我们怎样设计自己的英语教学呢?首先要考虑英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英语教学任务的具体性,英语教学因素的复杂性,英语教学功能的整体性以及英语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其次还要考虑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课堂英语教学的价值,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发展教师追求卓越的精神;最后还要考虑实现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

二、主题词:尊重教育、热爱教学、以学生为本、师生整合、创造思维。

三、研究目的:以尊重教育、教学理论,尊重语言本身交流的特点为前提,重新定位并实践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至于教师发展追求卓越的教学精神,学生发展的创思维及创造精神,以达到英语教学根本改革,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四、研究内容:北京版的初中英语教材。

五、研究对象:北京丰台二中2001届初中学生。

六、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分析对比法;(3)跟踪法;(4)实验法。

七、研究过程:

1、实验研究的准备过程:这次实验选重了初中英语的三个年级,尤其是2001届的初

一、(3)班与(4)班近100名学生。教师在确定完所实验的英语教材后,必须以准备知识,准备学生为两个基本的教学依据。准备知识,即教师要以教学大纲的要求,指标的落实,即教材中的内容难点,重点的教授过程和处理措施为依据。我想大家这部分都比较清楚,此篇论文不想多论述,但我还想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点要设计英语教与学的过程,即教师的主导部分与学生的主体部分,只有这两部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准备学生,即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状态、心态为第二个教学依据。在这里我想展示一下教师准备学生材料的记录以及实验。

这样以小组为单位在尊重学生、培养组长的前提下来评定学生们的成绩,分析学生们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互相帮助的品德,进行学生之间的“责任”教育,有利于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个独立体,以便教师深刻了解学生,有的放失地进行层次教学,有利予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以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调整好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措施等过程,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时间比例的确定,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教师上课讲授(即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练习(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检查(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反馈(学生立体地位)的时间比例最佳应是2:5:1:2。从这一比例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是3,学生主体地位应为7,这样充分给学生的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以至分析讨论英语进行实践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2、实验研究讲授过程:实验研究教师的讲授过程应执行三项基本原则。(1)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目的创设情境。一节好的英语课,可以说是老师谱写一首优美的乐章,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强烈音符。作为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对事物观察敏锐,逻辑记忆力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高张,克服困难的意志也增强。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学生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这恰恰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所以我在讲授北京版初中教材听力part 1 时就在课文内容的情景上,挂图上大做文章,精心设计,把这些制成动画光盘,这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地位的第一步。可以利用大屏目显示,可以用实物、可以用教师的动作,即教师的表演能力来实现这一步。不管你怎样设计,你必须使学生在轻松审美的状态下进入课堂,使学生们大开眼界,陶冶情操,使他们有意无意地会询问许多问题,会查资料。给他们创设语言交流机会,掀起课堂学习英语的激情,这正是学生们自主学习起主体作用的关键。我确信此时学生绝对没有翻课外书,打哈欠、想别的事情的。此时教师再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提出听力的问题,使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有效地进行交流,避免无声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面。(2)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至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系统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帮学生理解原文,比如用简笔画在课堂上展示题意、课文含义等,教师可用动作表演来帮学生扫清单词、词组障碍,接之放原声录音,教师指点学生获取信息,教师帮学生解决障碍。采取阶梯循环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分出教学层次、设立多个小台阶,层层深入使学生脱离背台词式的对话或课文、形成脱口而出的能力,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第四册lesson 11课中part 1。

放第一遍录音时:出现:

A、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holiday in China?

B、what do the people do before thefetival?

C、How do children feel when the New Year is coming?

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讨论、比较,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出最佳语句板书于黑报,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再放第二遍录音时出现:

D、who do they feel happy?

E、what do family member do on the eve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F、what do they do after dinner?

学生张口说自己的看法,以小组为单位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层层深入、进行分析达到罗辑思惟、创造的地位,这样免去举手回答问题的压抑与束傅感,充分强调了学生的模仿语言,实践语言的特点,确立了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主体地位。(3)师生协作,发展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根据教材教学、教学大纲的语言的本身特点——实践性,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放完第三遍后,请同学们准备复述你所获取的全部信息,这样更进一步加强语言的实践性,这时教师去协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困难,落实到每个学生,使他们集思广益,处理问题。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不会有太大困难,开始叙述,教师看复述所获取信息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再设创造性问题,比如:How do you feel in the New year?这样培养学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整节课的精力全部在语言的运用上、去听、去看、去找、去分析、去想象,您说,学生

能没有自信、没有成功感吗?这就是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这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整合英语教学策略”的灵魂所在。

八、研究结果分折:

(1)从调查当今英语学习现状事实分析: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此问题上我很同意教育、教学理论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因压抑个性已造成了无形的内伤”这一观点。从英语教学课堂学生这个方面来看,何尝不是呢?

五、六十个学生甚至外地还有百、八十人规矩地坐在同一间不大不小的教室里,用40或45分钟来学习英语,大家想一想,学生是怎样学习英语的?教师又是怎样教学的呢?胡东芝先生在“东西方教育杂谈之六”《谁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一文中这样描述我们的课堂,“在中国的课堂上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束缚”。学生在这种压力下和束缚下来学习英语,真是不可以相象的。于是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打铃以后是“赶鸭子”,指两分钟预备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即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给他们很多东西,让他们读啊、念啊、记啊、背啊。填完以后,到期未时就是“考鸭子”。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学生实实在在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实践的空间,没有想象的空间,更没有交流英语,使用英语的空间,他怎能不是哑吧英语呢?学生怎能不忘呢?我们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进行实践语言能力的新型人才呢?

(2)从当今大教师授课方式分析:我们必须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Alexander认为:“中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谈英语而不去用英语,英语成了手术台上的病人,各科医生都来会诊,就是不给病人治病,使病人站起来自已下去走,这种教学忽略了语言本身的特点(一种表演)技能。”于是我们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上把英语当成了某种研究的没有生命的物体来教,来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只是喂别人,这样学生所学的英语永远是僵死的,它将永远无法转入真实的生活中。从这一事实上分析:我们急需改革我们的英语教学来实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整合的英语教学策

(3)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因素与效果可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石,教师只有不断地创设出使学生感举趣的课堂情境,学生的学习趣将不断提升,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创新一定的学习环节,从而达到创造性地学习奠定基础。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提升,以及学习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甚至产生正向迁移,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指导,通过英语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养成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不继学习过程中,创新出自已的新思路,形成求新求异、求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创设适于不同能力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个人制定的学习目标。充分从其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自信心得以不断加强,养成一种自学能力,形成有自己个性化的新学法。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创新影响也是重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比别人看得远,走得更靠前,一个懒于创新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勇于创新的学生吗?青少年受外界环境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学生时代,他们受到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是指导学生走向未来成功的引路人,也是激发学生有所创新与创造的导火索,因此,我深感自身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这也将不断鞭策自己奋勇向前,不断地开拓、进取,为学生树立好身先垂范的作用。

(4)教学情境分析:每一位英语教师精心设计语言情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大屏幕等)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学的核心和落脚点。“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自觉、积极的特征,就必须依靠语言情境,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运动”主动获取知识。学生作为认识事物环境的主体,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在探究中产生乐趣,并随之不断深入,激发出灵感、创造力来!

(5)师生角色分析:传统教学活动中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现象并未出现在这次教学实验中,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当然这样的角色转化并不是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如果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忽视了教师的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间的交互和交流,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的的盲目探究,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不得要领,此教学将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知识、准备学生、组织工作等都大大增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减了,反而更重要了,教师的作用没有丝毫的忽视。一个好的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进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是肯定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6)教学过程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教学理论与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立体,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的目的。在这次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在遵循和贯彻这一学习理论,把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另外在这次教学实验中,课程整合的思想也有体现,如:语文、历史、西方文学等学科的内容交汇在一起。

(7)学习评价分析:以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次教学实验,仅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并没有大幅度的明显提高,但引申来看就截然不同。我们把眼光放远一此,想得更多一些,从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改变,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培养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等角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评价,这次教学实验无疑是有许多可取之处。进行这种教学实验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是可行的。

(8)教材的设计原则分析: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语言形式等要符合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形成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教学任务的设计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形式一功能性原则,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其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9)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进行的这次教学实验模式的探讨研究,并不是说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是十全十美的,的确存在着一此问题,(1)、在这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境建设注重于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认识策略的帮助还体现得不够,(2)、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情学创设,会话讨论都展开得比较充

分,但对协作研究得还不多,如何让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或目标。进行资料收集、研究分析等。这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好处,(3)对于教学的最终目的及学生的意义建构,如何进行分析评价,能否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的这种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一定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

九、实验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教学实验,使我们对英语的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有较深该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尊重英语的语言的本身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灵感;此次实验必将引起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充分发挥了学生与老师的交互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我们建议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广泛阅读书籍,(不能只看专业书)要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进行有利引导,建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另外,我还有一个设想,设想在这次实验研究后期教师在准备自已教案的同时,利用换位思考的理论写出学生的学案来,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实验,在各自的专业课堂上行动起来,我想到那时教学将有重大突破。通过前期实验,我已指导学生复习出题。(详见论文后的附件)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师生相长的目的,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辅的整合英语教学策略”的真谛。那将又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面貌!

十、附件:

附件:(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整合英语教学策略》 实验调查问卷。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整合英语教学策略》初一新生出题样本。

十一、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黄全愈著

2、《东西方教育杂谈之六》胡东芝先生著

3、《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论课堂教学的准备》北师大心理系唐健教授。

4、《L、G、Alexander ′s lecture on communication》世界著名英语语言专家L、G、Alexancder5、《多元智力论》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下载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本

    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本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整个语文教学都应围绕读书来展开,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事是教学生读书,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读书......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立足于课内文本阅读,让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美妙境界,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课内的学习已经燃起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时应及时将他们引领到文学的广......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设计 ——“课内比教学”中一节数学课的联想 刘巷中学 陈夙华 数学专业委员会 在镇中心学校组织的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上了一节数学课——《梯......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现代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起到引导、指导的......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校在教育思想定位中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是学校发展成败的关键,也是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首先要......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通常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由课程信息、课程学习、学习工具、案例示范、资源库、在线测试等模块组成。 网络课......

    何谓以学生为主体

    何谓以学生为主体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夏堰国 今天,我认真拜读了著名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在这本书的最前面便谈到了“主体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