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类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偏误类型分析
摘 要:“把”字句偏误分析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对“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希望给广大学习者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把”字句;偏误;类型
“把”字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式,其结构比较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参照前人对“把”字句的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重点分析“把”字句偏误的四种类型:状语的偏误分析、与谓语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宾语的偏误分析、补语的偏误分析。希望给广大学习者提供有力指导。
一、状语的偏误分析
我们根据错把状语放在“把”字前后的情况把状语偏误分析分为:状语在“把”后的偏误和状语在“把”前的偏误。
状语在“把”字后的偏误产生原因是学习者没有掌握“把”字句中否定副词、关联副词以及能源动词的用法,我们依次来看:
①?~我把这本书没看完。
②?~他刚回来,妈妈把饭就做好了。
③?~明天老师讲第二课生词,你把生词应该预习一下。
我们知道,“把”字句中的否定副词“不”、“没”应放在“把”字前。因学习者受“否定词+动词”这一语法规则的影响,他们会把否定副词放在动词前,于是造成了①句的偏误。②句的偏误是因为不清楚句中表示关联作用的“就、才、便、再、又”等副词的用法,他们一般应该放在“把”字前,而非动词前。还有学习者不知道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字之前这一用法,因此造成③这样的偏误。
第二种是状语放在“把”字前的偏误。我们知道,“把”字句中的状语一般要放在“把”字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状语需要放在谓语动词前。于是会产生下面的偏误,如,④?~他往前面把足球一放,就踢了出去。句④中的“往前面”应该放在“把”字后,因为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时,若它主要说明的是宾语的处所时,它应放在“把”字短语后。
二、与谓语动词有关的偏误分析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般表示一种处置意义,它能使宾语受到某种作用和影响。因此,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单个的动词。它的偏误有以下五种:
(一)动词单独作谓语造成的偏误,如:⑤*他把课文看。谓语部分只有一个动词,而没有任何附加成分,也表示不了处置意义。
(二)联系动词作谓语造成的偏误。如,⑥*他把蓝色的衬衫有。“是”、“有”、“在”等联系动词的意义较为抽象,不表示具体的动作,也没有处置意义,因而不能作“把”字句的谓语。
(三)心理活动动词作谓语造成的偏误。如,⑦*弟弟把那只小猫喜欢上了。句中的“喜欢”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没有处置意义,所以它不能作谓语动词。这类动词还有“希望、愿意、同情、后悔等。
(四)趋向动词造成的偏误。如,⑧*我们一起把学校回了。句中的“回”是趋向动词。趋向动词虽然是动作性动词,但只表示动作的方向,而不表处置。这类动词也不能作谓语动词。
(五)谓语动词缺失造成的偏误。刘月华认为:“把”字句是指谓语部分带有由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也就是说,在“把”字句中一定要有动词,如果句中没有动词,那就是错误的“把”字句。
三、宾语的偏误分析
“把”字句的偏误中宾语的偏误有以下两种:
(一)宾语无定造成的偏误。如,⑨*他把一台电脑买回来了。一般情况下,“把”字句中的宾语必须是有定的。所谓“有定”,就是这个宾语必须是谈话双方都确定的。而上句中的“一台电脑”为不确定的事物,因而不能用作宾语。
(二)宾语错序造成的偏误。如,⑩*我把吃完了那些水果。“把”字句的基本结构用公式来表示就是: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介词“把”之后紧跟的应是宾语,而在⑩句中,“那些水果”错被放在了句末,因而造成了偏误。
四、补语的偏误分析
补语的偏误大都起因于特殊的补语类型,其偏误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可能补语造成的偏误。如,*他把这些功课做不完。“不完”作为可能补语只表示一种可能性,不能表示确定的结果或变化。学习者没有遵循语义上的“确定性”这一原则,才出现了如此偏误。
(二)趋向补语造成的偏误。如,*请你把通知单送回来我家。若“把”字句中的谓语部分是复合趋向动词,同时句中也有表示处所的词,那么处所词就应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两个词中间,像上述例句应改为“送回我家去”。
(三)语义指向错误造成的补语偏误。如,*他把这篇课文翻译得很认真。在“把”字句中,状态补语是可以作谓语动词后的补语的,它的语义指向的应是宾语。而例句中的“很认真”的语义指向指向了主语“他”而非宾语“课文”。上述句子应该改为“他很认真地翻译课文”。
(四)处所补语造成的偏误。如,*他把午饭吃在那家川菜饭店。这个句子从句式上看是“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宾语2”,从语义角度看,句式是表示位移的,即“宾语1”的位置因为“动词”动作而发生位移。但此句中的“午饭”并未因为动词“吃”而发生位移。这个句子应改为:“他在那家川菜饭店吃午饭”。
以上就是“把”字句的四大偏误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希望能直观地向学习者介绍这些偏误类型。也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有更深入的研究,找寻更为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共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把字用法的研究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2]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2).[3]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作者简介:毕芳丽,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专业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摘要】: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使用汉语时因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出现的语病,它是
系统的,有规律的,当事人一般不能改正,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而它
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难以取得成效,本文就简要阐
述了偏误是什么,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主要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哪些
方面,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意义 方面 原因 策略
一、偏误是什么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要清楚理解“偏误”的含义,就必须与“失误”相区分。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语言错误,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粗心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使用母语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错误,而且在错误发生之后有能力进行改正。所以,它属于语言运用范畴,不能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例如:
① 这周是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② 这周是7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这里的两个例子前一句遗漏了量词“个”,而句法环境相同的后一句却未遗漏,可见前面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生的,属于失误。
③ 我每天吃饭在食堂。
④ 我上课在教室。
这里句子明显就是偏误。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一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而这里是把地点状语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由于学习者没有把句子的语序问题弄清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这就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
二、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及其所达到的阶段;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便于大纲、教材和词典的编撰。使得其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情况,从而促使教学有意义的进行。
对学习者而言,通过偏误分析,可以验证自己对汉语语言规则的理解正确与否,好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目的语,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对研究者而言,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标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研究者还会发现学习者的偏误是不可避免的,出错可以看成学习的手段,用于检验关于正在学习的语言规则的假设。
三、偏误主要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哪些方面
偏误主要表现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
语音方面:主要是音节偏误、声母偏误、辅音偏误、声调偏误、语流音变偏误。汉字方面:主要是笔顺偏误、笔画偏误、部件偏误、结构偏误。词汇方面:主要是多义词的偏误、单双音节的偏误、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偏误、词义理解的偏误。
语法方面:主要是语序偏误、虚词运用偏误、量词的偏误、句式的偏误。
四、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当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错误。当汉语与学习者的母语的一些项目或结构既有某种程度的差异,又有某种程度的类似时,就会发生干扰。这种迁移不仅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上,还体现在多重语言的相互影响上。母语负迁移往往体现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韩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被修饰语”,受母语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出现像这样的语法偏误。如:
例1
我书包里字典有。
例2 我买了新书两本。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这种现象也称为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如:
例3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
(“们”的基本用法是“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是,如果代词或是名词前有具体的数词修饰限制时,则不能再用“们”。此处属于“们”的泛化。)
例4 他明天没和我们一起去。
(对“没”和“不”的区别还没掌握住。没,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留学生常出现倾向于“没”或是“不”的现象,从而造成“没”或是“不”的泛化。此处是明天的事,应该用“不”。)
(三)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的学到语言。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致使外语教学重语言形式,而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即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如:
例5 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B:真的吗?你奶奶几岁了?(“几岁”一般是问不到十岁的儿童,问老年人一般用“多大年纪”或是“高寿”。说话人没有顾及到问的对象的年龄,违背了交际原则,没有理解中国的文化。)
(四)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或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为克服困难、达到有效学习和顺利交际的目的常常会采取各种计划和措施,这分别表现为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其中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很多,回避和语言转换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如;
例6 你不高兴,我没考好。(简化策略。因为我没考好,你不高兴了。)
例7 我们运动会了。(我们参加运动会了。留学生不会“参加”这个词,采取了回避态度。)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外部因素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之一。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编排不当,课堂训练的偏差等,都会使学习者的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如何对待偏误
(一)正确的对待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偏误
偏误是语言学习中的自然现象,伴随学习过程始终。学习者正是不断地克服偏误才学会目的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偏误,并通过这些偏误,了解学习者在学习阶段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当学习者产生偏误时,教师应采取容忍态度,不必纠正错误或给予过多解释。只需要示意学生,并给予正确的表达就足够了。课堂上纠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学生表达有误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重复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偏误。这样既可以纠错,又不会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比教学
“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对比研究,特指外语教学中的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给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比分析在外语教学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的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难点与偏误。”通过对比分析,使得学生明白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偏误。课堂上学生应该加强练习,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不能害怕出现偏误就不开口说话,大量的练习是必须的。
(三)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中产生的偏误,从某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解决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是限于教材上指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特点。通过围绕偏误出现的语言知识点,结合学生的不同母语背景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操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练习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选择好恰当的针对点,紧密结合讲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景语境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际练习,这样才能逐渐过渡到目的语标准形式。对外汉语的教材编写上也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要确保教材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实用性、适合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四)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前面说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的学到语言。因此,文化知识的导入对减少偏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了解和掌握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言语行为、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日常行为管理等相关因素才能降低或避免偏误的发生。但是文化知识的导入,必须要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
六、结语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偏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偏误来纠正并减少偏误,让学习者进一步接近目的语的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 1.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7 2.钱玉莲.偏误例析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J].汉语学习,1996.3 3.石红.偏误分析和第二语言习得[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 期:25 4.刘颂.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外语教学[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
5.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 6.朱焕芝.对外汉语教学的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科协论坛·2010年第10 期 7.乔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 安徽文学,2009.6 8.赵春利.对外汉语偏误分析二十年研究回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2期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掌握目的语遣词造句的规则,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表达。语法教学一直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认知法,都十分重视语法规则的教学。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学者还是认为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语法教学在教材中是明线或是暗线处理,掌握语法规则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区别于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法。母语教学语法是对已掌握该语言的人进行从言语到语言的规律概括,在进一步提高其言语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在句子分析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则是以外国人为对象,进行从语言到言语的教学与训练,通过讲授用词造句的规则和大量言语技能的操练,使外国人能够听说读写汉语,首先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要按照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规律提供一套汉语词组、句子和话语的组装规则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种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又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
(一)遗漏偏误
遗漏偏误指由于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
如:宁可„„,[也]
无论„„[都]除了„„以外,[都]„„ 除了„„以外,[也]
(注:[]中的成分为被遗漏的部分)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意义比较“虚”。同是关联词语,出于句首的那些,地位突出,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一般不会漏掉的。与学生的母语相比,这些词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besides、except”对应“除了„„以外,也„„”在使用那些英语时是没有与“也”相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而造成遗漏偏误。
2.同类词语种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其中“天、星期、年”被认为具有量词性,直接跟数词“一天、一(个)星期、一年”;“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量词“个”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说出“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中文两[]月”这样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
3.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
1)我看书[]了一整天。
2)他有书,也[]报。
3)李老师教文学,也[]历史。
第一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有”和“教”。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第三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
4.附加成分,如词尾、结构助词等,容易被遗漏。
1)他们打[得]很好。
2)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
3)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
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没有的。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就例(1)来说,也有母语影响的问题。英语中,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 played 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
(二)误加偏误
比起遗漏偏误,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在这些语法形式中: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
[很]
1)她非常[很]高兴。
2)你[很]非常好。
3)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
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在肯定形式中,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如果不用“很”,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就不能再用“很”;形容词谓语句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很”也不能再出现。这些是由于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
[了]
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
2)50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游行。
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
4)我们是在广场上看见[了]他的。
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例(3)(4)是用“是„„的”结构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了”,学生在这里用“了”,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造成了偏误。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如[被]、[得]。
此外,除了遗漏,误加偏误还有误代偏误、错误偏误等。总之,语法偏误主要有两大来源: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的负迁移。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看,讲解与训练的失误是造成语法偏误的主要原因。从学习策略上看,学习的多为成年人。他们会采取简化,回避、类推等这些学习策略。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语法项目的任何一点哪怕是非常细小的变化,都是新的,假如我们不注意这些看来细小的变化,而把这些看成是已经学过的内容,就会使学生盲目类推,造成偏误。因此教学得法与否对于学习的影响很大。只有合理安排好教学步骤,抑制和防止学习策略对学习的负面作用,反之,则会强化学习策略的负面作用。
参考书目: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某些意义上比较“ 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 以外, [ 都]⋯ 除了⋯ 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除“ 而且”外)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 除了⋯ 以外, 都⋯ ” , “ 除了⋯ 以外, 也⋯ ” , “ 一点儿也不⋯ ”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 都” ,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动词或结果补语), 如:(1)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2)[听] 完(了)[看]完(了)[做]完(了)[学]完(了)在汉语中, 这样的动补词组的两个成分,在语义上一般都是一主一次, 次要成分往往是比较“ 虚”的。以上第一组是前为主, 后次;第二组是前为次,后为主。外国学生的偏误恰恰是遗漏了次要成分。这不是偶然的。从思维过程说,他们常常只想到主要成分,而没有想到次要成分。再就是在学习这些词组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学了前边的动词, 在他们还不熟悉或者还没有掌握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的时候, 还不能自觉地把两个成分联系起来,或者还不能从意义上把已经学过的动词和新学的动补词组区别开来, 因而造成遗漏。
母语的干扰也是造成这种遗漏偏误原因之一。上面第二组中各词组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用一个词“to finish ”(完)表示。虽然我们可以把这一组中的四个词组分别译为“to finish listening” ,“ to finish reading/watching ” , “ to finish doing ” , “ to finish studying ” , 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并不常这样说。这种情况造成了对学习汉语这一类动补词组的干扰。·同类词语中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 其中“ 天、星期、年” 被认为具有量词性, 直接跟数词: “ 一天、一(个)星期、一年”;“ 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 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 , 量词“个” 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 说出* “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三[ ]月”这样的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
按照一般规则,容词作定语时, 都可以直接修饰(有时后边要加“的”)中心语,但“多”作定语时前边必须加“ 很”。正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这一特殊情况, 所以才出现遗漏“ 很” 的偏误, 说出诸如“ 我们学校有[ ] 多学生”这样的句子。.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如:(1)* 打球[打]了三个钟头(2)*看小说[看]累了
(3)* 他有照相机, 也[有]录音机。(4)* 李老师教文学, 也[教]历史。
前两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 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 有”和“教”。造成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影响。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后两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附加成分, 如词尾、结构助词等, 容易被遗漏, 如:(1)*他们打[得]很好。
2(2)* 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3)* 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
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所没有的, 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 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 就例(1)来说, 也有母语影响的间题。英语中, 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 played 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5.汉语中是复合成分, 英语中是单纯成分时, 常常受母语影响出现遗漏偏误。例如:(1)* 从他[那儿/家/左边/身上⋯ ](2)*往嘴[里/边⋯ ](3)*在河[里/上/边/对岸⋯]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 偏误都出在介词“ 从、往、在” 的宾语上。“从、往、在” 的宾语必须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一般名词和代词(即不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必须加上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才能作“从、往、在⋯ 的宾语。英语中与“ 从、往、在” 相对应的“ from , towards , at(in, on⋯)”对宾语没有这个限制,只有表示人所在地方的时候, 才用“ his , Tom’s ” 之类的形式。把英语介词的用法用在汉语上, 就出现遗漏偏误。实际上, 这种偏误还发生在“ 到、来、去” 等动词的宾语上, 道理一样。.表达中需要, 但还没有学到,或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 会出现遗漏。我们的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健全的、完全的思维, 他们要用学到的有限汉语去表达复杂的思想, 就必然会遇到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 这时候就会形成遗漏偏误。例如:(1)* 左边(的)[ 那〕张床是我的。
假如要说“那张床是我的。”学生是不会漏掉“那”的,可是又加上了“左边”,形式就复杂起来了, 初学者表达起来就困难了。而漏掉“那”,也可以从母语方面找原因。“左边那张床”在英文是“the bed on the left ”,学生已经正确地把“on the left”,译作定语, 放在“床”的前边, 而且他知道“床”的前边还应该有量词, 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the”,因而出现了偏误。
(2)*你不[要] 做那件事。
这里学生想说的是“Don’t do that ,”我们一般把“don’t”译作“别”,可是在没出“别”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表达“别”的意思的需要了。但他们只学过“不”, 3 而全教材中又没有把“Don’t”跟“不要”对应起来, 学生只好用“不”代替“不要”,造成遗漏。
二误加偏误
比起遗漏偏误来, 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 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 在这些语法形式中,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 必须使用某个成分, 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 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 因而出现偏误。
这里所说“ 通常情况”下的语法形式, 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常用形式,也是学生最先学到的形式。比如,形容词谓语句一般是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最早学习的几种句式之一。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 在肯定形式中, 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 ,如果不用“ 很” , 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 就不能再用“ 很”;形容词谓语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 很” 也不能再出现。教学中比较强调弱化的“ 很” 的使用,而在学到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谓语或状态补语(由形容词充任)的时候, 却没有同时说明这时应该去掉“很” , 引起学生的误会,以为“很”总是跟着形容词的, 于是便出现了其他副词状态与“很”并用,或者状态补语与“很”并用的偏误。例如:
(1)* 她非常[很]高兴。
(注: [ ]中的成分是误加的,下同。)(2)* 你[很]非常好。
(3)* 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4)*这本小说多么[很]有意思啊!(5)*小明[很]高兴得直流眼泪。(6)*老大娘[很]感动得直哭。(7)*她变得越来越[很]爱生气。
“ 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 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要用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外国学生常常把它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 并且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这样, 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误加偏误。例如:(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 一个电影。
4(2)* 5 0 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 游行。(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4)*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 谢利的。(5)*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 颐和园的。
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 例(3)一(5)是用“是⋯ 的”结构强调动作/ 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 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 了” ,学生在这里用“ 了” , 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 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 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 造成了偏误。
“的”和“地”分别是定语和状态的标志, 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用。有时候一定不能用。下面各例都是过度泛化造成的偏误:(1)*我们买了许多[的]瓶啤酒。(2)*我朋友是德国[的]人。(3)*我常常[地]看电影。(4)*他决心[地]克服困难。
“被”的情况类似。“被”只适用于一部分有使动意义的动词。汉语中有为数不少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时,不能使用“被”,用了反而成了误加。如:(l)*他的作品[被]展览在大厅中间。(2)* 房间[被]扫干净了。(3)*那篇文章[被]修改完了。
再如,汉语的否定形式一般是在动词、形容词前加“不”或“没(有)”构成的, 但这一点不适用于可能补语。在学生学过了大量其他句子的否定形式之后再学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时,也造成了误加偏误,如:(1)*吃[得]不了(2)* 搬[得]不动
总之, 误加偏误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根源,一是学生把某些语法规则过度泛化, 二是把母语的相近形式的规则套用在汉语上。
三 误代偏误 误代偏误是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取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造成的。这两个或几个形式,或者是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种共同之处(如字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义相反。总之, 这些都是很容易使初学者发生混淆而出现偏误的。
1.词语的误代: 我们从中找出发生误代的成对词语有: 或者/还是(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一点儿/有一点儿(意义相同,用法不同)二/两(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不/没(有)(意义相同, 用法不同)分/分钟(意义相近,用法不同)刚/刚才(意义相近, 有一个相同的字)还/还有(意义相近, 用法不同)来/去(意义相反, 用法相同)才/就(意义相反,用法相同)对于/关于(意义不同, 词性相同, 有相同的字)举行/进行(意义不同, 用法不同, 有相同的字)什么/怎么(意义不同,用法不同, 发音相近, 有相同的字)次/下儿(意义相近, 用法不同)2.语法形式的误代: 这种情况多由于母语干扰造成。汉语的两种语法形式有时在英语中是用一种语法形式表达的。也就是说,其中有一种是英语中所没有的,学生常用英语中有相应形式的那种来代替, 于是就出现了误代。例如: 英语的状语在汉语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状态补语;学生说汉语时, 该用状态补语的地方就常用状语代替:(1)*[太晚]来
(2)*[迅速一点]发展
(3)[很多地]应用
这三个例子说明, 学生虽然选错了语法形式, 但是还能把状语放在正确的地方;下边的例子是不但用错了语法形式,而且连状语的位置也摆错了:
(1)*他唱[好极了]。(2)*今天下雨[很大]。
再如, 该用可能补语的地方,学生多用能愿动词代替, 也是因为英语中没有与可能补语对应的形式,而有与能愿动词对应的助动词。如:(1)*老先生耳朵不好, 你说的话他都[不能]听见。(2)*这个故事我没听懂,所以我[不能]说上来。.句式的误代: 由于句式选择的错误而发生的误代偏误也为数不少。在基础阶段, 这种偏误常常表现为在该使用某种句式时没有使用,而用已经熟悉的, 通常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句式代替。与此相反的情况是, 在不该使用某个句式时却使用了。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造出本族人不能接受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字句的使用为例:(1)*可以扔石头到海里去。(2)* 请你带这本字典给小李。(3)* 他放一封信在桌子上。
(4)* 老师让我们翻译这篇文章成中文。
这几个例子中, “扔到、带给、放在、翻译成”等都是不能分开的, 都是必须用“把”字句的句子。学生之所以应该用“ 把”而没有用, 可以从母语干扰方面找到原因。例(1)一(4)都是逐字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1)You can throw the stones into the sea.(2)Please take this dictionary to Xiao Li.(3)He put a letter on the desk.(4)The teacher asked us to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to Chinese.下面是几个一定不能用“把”字句的句子:(5)* 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6)*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7)* 大家把那些话听见了。(8)*我看见他把教室进去了。
这几句话选错了句式, 完全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对他们所知道的不完全的“把”字句的使用规则进行过度泛化造成的。
四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1.单个成分的错序: l)状语的错序: 汉语中, 状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中间, 只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外国学生的问题是常常把一般状语也放在句首(主语前),把时间和地点状语放在句尾。例如:(1)* 你们去颐和园?[也]我。(2)* [常常]我们去旅行。(3)*我们每天开始上课[八点]。(4)* 我不吃饭[在学校的食堂]了。
这主要是母语干扰造成的。在英语中,副词状语一般有三个位置: 句首、句尾、谓语前,介词短语作状语(包括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有两个位置: 句首和句尾。学生的偏误恰恰是把英语跟汉语不同的地方用到了汉语上。我们还应该特别提一下“ 把”字短语的问题。“ 把”字斌语实际上也是介词短语, 在“ 把”字句中, “ 把” 字短语的作用如同状语, 应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有的学生按照教学中对“ 把”字的解释,能够正确地把“ 把”字放在宾语的前边, 却忘了应该把这样形成的“ 把’, 字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边, 因而出现偏误。如:(1)* 我洗干净了[把衣服]。(2)* 请拿开[把桌子上的东西]。
在汉语的复句结构中, 第二分句中的关联词语, 有的是连词,有的是副词, 比如下面这几个复句结构中第二分句的关联词语, 就都是副词:
(…),更…
(…),还⋯
(…),也…
(既然/ 要是/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外国学生不了解关联词语的这种区别, 把以上这些副词性的关联词语也当做连词使用, 于是就出现了诸如“ 更他⋯ ”、“ 也我⋯ ”、“ 就我⋯ ”、“ 才我⋯ ”、“ 都我们⋯ ”之类的错序偏误。这类偏误的发生,一方面与母语的干扰有关, 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没有作相应的说明有关。
2)定语的错序: 定语的错序表现为定语后置(即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而且多发生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定语。比如介词短语作定语、动词短语作定语等。例如:(1)* 情况[关于那个工厂(的)](2)*生活[在中国(的)](3)* 好机会[ 学习中文(的)](4)* 那本书[ 我买(的)] 出现定语后置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中这些定语都是后置的。但以上几例中,有的用了“ 的” , 有的没有用“ 的” ,这又说明学生掌握汉语定语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3)“ 把”字的错序: “把”是介词, 却常常被学生当做副词使用:(1)* 老师[把]打开了教室的窗户。(2)*请你们[把] 拿出你们的本子。.成分组合的错序: 汉语中几个成分结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按照汉语规则把成分组合起来, 就成为错序偏误。这种偏误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一类是并列成分的错序。现分别举例如下: 1)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 在我们的资料中, 这一类偏误只出在数量词组、时间词组和表示称谓的同位词组上, 例如把“十楼”说成*“楼十”, 把“去年九月” 说成“九月去年”等。这些都是在最初阶段发生的偏误,显然是直接从英语的“Building 10”,“September last year” 等翻译过来的。
2)并列成分的错序: 汉语中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并列时,顺序是比较固定的。多重定语的顺序是: 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代词一指示代词一数量词组一表示修饰关系的形容词/名词+(中心语)这个序列中还应该加上作定语的动词短语和介宾短语。它们的位置或者在指示代词之前, 或者在数量词组之后。在实际话语中, 很少有一个中心语同时受所有这五项定语的修饰, 但两项或三项并列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因而我们所见多为两项域三项定语并列时的错序偏误, 如:(1)*一个我朋友
(2)*一个中国有意义的地方(3)* 很多他借来的书(4)*新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这一类偏误跟母语的影响关系不大,而跟学习的顺序有关。检查对外汉语教材, 我们发现,几类定语出现的顺序, 基本上就是上面给出的排列顺序。但由于每增加一类定语我们没有注意同时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所以,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出几重定语的顺序, 就可能会把后来学到的定语简单地加到已经学了的定语前边, 或者插在已学的“ 定一中”词组中间。跟多重定语一样, 多重状语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否则就是错序。例如:(1)* 在北京昨天…
一一昨天在北京…(2)* 都就…
—就都⋯(3)*都也…
—也都⋯(4)* 对朋友又…
—又对朋友…(5)*给他及时…
—及时给他⋯
例(l)是母语影响造成的偏误。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并列时,汉语是时间在前, 英语是地点在前。(2)(3)两例是两个副词的连用, 应该是表示关联作用的(就、也)在前, 表示范围的(都)在后。这里偏误的产生, 一是由于“ 都” 的意义比较“ 实” , “ 就”等的意义比较“ 虚” ,学生先想到的总是“ 实” 的,后想到的总是“ 虚”的。这是思维特点造成的。二是由于母语的影响, 主要是“都”与英语的“all”意义有交叉,词性、用法不尽相同(见王还, 1983)。例(4)(5)都是表示地点、对象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与副词状语的安排顺序问题。这与母语的影响没有关系,而是汉语知识不足造成的。一般来说, 学习状语的顺序是, 副词状语在前, 介宾短语状语在后。在学习介宾短语之前,副词状语与中心语组成的结构已在学生的头脑里比较固定,在学习介宾短语作状语时, 按照汉语规则,他们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前边却不知道应该插在副词状语和谓语之间。
第五篇: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
“把”字句
1.“把”字句表示什么意思? 用了介词“把”的句子叫把字句。大多数“把”句子的意思是:某个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行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例:
(1)他把那瓶水喝完了。
确定的事物:那瓶水;行为:喝;结果:完了 喝 那瓶水 完了(2)他把包放到柜子里。
确定的事物:包;行为:放;结果:到柜子里 放 包 到柜子里(3)他把那瓶啤酒喝得干干净净。
确定的事物:那瓶啤酒;行为:喝;结果:干干净净 2.为什么用“把”字句 2.1.要强调结果
例如:(1)那本书(她)买到了。(2)她把那本书买到了。虽然,上面两个例子都强调了结果:“买到了”,但是(1)句和(2)句也有不同的地方。(1)句说的是“那本书”怎么样。例如:(3)A:那本书她还想借吗? B:不,那本书她已经买到了,不用借了。然而,(2)句说的是“她”怎么样,例如:(4)A:她怎么那么高兴? B:是啊,他终于把那本书买到了,当然高兴了。所以,为了强调的主体行为不同我们需要考虑到用“把”字句。2.2.如果一个动词又有宾语,又有补语,我们就把宾语拿到前面去,因为宾语和补语不能都 放在动词的后面。
例如:存,钱,在银行里。我们不可以说:(5)他存钱在银行里。(X)而要必须说:(6)钱(他)存在银行里。(7)他把钱存在银行里。
在“把”字句中,“把”是虚词,这种句型是用“把”(或“将”)将动词的支配、涉及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一种特殊的主谓句。
例如:A)我们一定要抓住小偷。——我们一定要把小偷抓住。(We must catch the theft)
B)你打扫一下房间吧!——你把房间打扫〈一下吧〉!(You clean the room ,please.)
说明:“把”字句一般都具有一种处置作用,动词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事物对象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出于某种状态。
有些“把”字句,动词后头另有了宾语或复杂的补语,“把”字后的对象事物不能还原到动词后边去做宾语。
A)他让小王把铅笔放〈在文具盒里〉。——×她让小王放铅笔〈在文具盒里〉。B)汤姆把画挂〈上了墙 〉。——×汤姆挂画上了墙。
运用“把”字句受到限制的条件:
A)动词要有“处置”的意思,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这类动词常是表示强烈动作的动词。
例如:“我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的名字知道。
说明: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以下动词不能做“把字句”的谓语动词:(verbs that cannot be used as predication verbs of 把 sentences)
①不能带任何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旅行、旅游、游泳、跳舞、合作、结婚、睡觉、吃饭等”。(intransitive verbs which cannot be follow ed by any object,such as„)
②某些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如:“有、是、像、在、存在”(some of the verbs of judgment or state,such as„)
③某些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的动词,如:“知道、同意、觉得、希望、渴望、期望、喜欢、爱、要求、看见、听见、学习”。(some of the verbs of expressing mentality or senses,such as„„)
④某些表示趋向的动词,如:“上、下、进、出、回、到、过、起„„”。(some of the directional verbs,such as„„etc.)
B)“把”字引出的对象必须是确指的,不定指的宾语句子不能变成“把”字句。例如: ①把书拿来。——“书”是确定的某本或某些书。②×把一些书拿来。——改为:“把这些书拿来”。
C)“把”字句中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只用一个单独的动词,至少要带上动态助词(了、着、过)或是动词带的补语、宾语,或是动词前的状语。例如:
①把茶喝〈了〉。②把话说了〈一遍〉。③把地种上庄稼。④把脏水[到处]泼。
D)情态动词、否定词,只能放于“把”字前。例如: ①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我把这件事没有告诉他。②我可以把钱给你。——×他把钱可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