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共)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随着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逐步推广,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提高汉语语言教育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们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论述了一些合适的文化传播策略,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汉语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课堂渗透;文化魅力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9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5
[本刊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QI W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dopt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strategies,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each other.To help Chinese learners to mast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we can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me suitable culture dissemination strategy,we can hope to be related Chines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class infiltration; cultural charm
(责任编辑:封丽萍)
第二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舌尖到心灵的文化之旅1
1、春节 农历大年正月初一,是家庭团聚期盼丰年的重要节日。在年饭中,小麦产区的北方,节日主要食物是以饺子为主;水稻产区的南方,则以汤圆、年糕、煎堆、素食为主。
文化意义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传统食物:
1.祝福饺子
:菜肉饺子 分别放入枣子 等象征吉祥的果脯
春节吃饺子吃的是“吉祥如意”,求的是“喜庆团圆”。
饺子是一种以面皮包馅、形如半月或元宝形的面食,它是中国北方典型民俗食品。自古以来,饺子有许多别称,唐代叫“饺饵”、“水角饵”;宋代称“角子”、“粉角”;元朝时蒙古 族和回族称“扁食”;清代称为“饽饽”。
材料:面粉 猪肉 蔬菜 果脯
2.祝福年糕 :年年高升的意思
生活蒸蒸日上汉族传统食物,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中国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如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材料:米粉 果脯 馅料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经典美食
----舌尖到心灵的文化之旅2元宵节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或灯节,在古代民间是张灯结彩祀星辰的节日。人们习惯于用糯米粉制作的元宵(汤圆)为食(元宵在古代称为浮元子,近代将其包制的称汤圆,摇制的称元宵)。
4、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二,为中和节,又称龙头节或春龙节,是传说中春龙抬头普降春雨的日子,在北方比较流行。中和节在古代则是祭春龙的节日。节日食物主要有龙须面、春饼(龙鳞饼)、炸春卷、炸春段、炸糕、太阳糕和五蔬盘,往往习惯配食黄豆酱、面酱、葱、蒜等食物。
5、巳节 农历三月三,在古代是郊游踏青和祭奠神灵的节日。节日饮食主要素食为主。
6、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是传统祭奠祖先的重大节日,北方地区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喜欢吃以香椿为原料制作的炸香椿鱼、香椿面、香椿豆、香椿炒鸡蛋、香椿煎饼等素食。
7、佛浴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寺院与民间的人们沿袭撒豆结缘以示纪念佛祖。北方地区有用桐树叶的汁液制作青黑色的米饭(乌饭),或用树木的春花制作榆钱糕、玫瑰饮相互赠送联结友谊的习俗。
二、夏季节日饮食风俗
1、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祭奠民族图腾中华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进也是楚国后人祭奠民族先人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盛大的龙舟赛事,以示龙腾精神。由于夏季暑热的降临恰逢播稻的时令,万物复苏,为防止五虫害对人体的袭扰,人们把希望再一次寄托给食物——粽子,“粽”谐音同“宗”,寓宗族之意。粽子是祭奠祖宗先人的极品。全国范围流行着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北方喜欢甜味的粽子,南方喜欢吃咸味的粽子;在湖北某些地区,人们保持着插香蒲草、张贴钟馗图、饮雄黄酒、吃粽子(北方黄米,南方糯米)的节日风俗,以黄色黏性的食物来驱妖避邪。一般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黄梅、雄黄)三白(白酒、白肉、白蒜头)食物。
2、天馈节 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为感戴天日给人间的造化,北方的人们往往以清凉解暑的食物(如酸梅汤、芡实粥、冰糖绿豆爽、湘莲红豆沙、冰花马蹄露、八宝莲子糯米凉糕等)来祭祀土谷田和自己的先人。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制作豆豉、面酱、黄酱、酿造酱醋,用“发酵”以示“进孝”之意。
3、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为了赞颂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纯洁爱情,在江南人间用精美灵巧的小点心和时令鲜果友示怀念。
4、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在北方是民间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重要祭祀节日。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
三、秋季节日饮食风俗语
1、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之夜,彩云初散,皓月当空,在银色的月光下,全家围坐在摆事实满水果、月饼的圆桌旁,共庆家庭的团圆。这天晚上一定要吃的就 是月饼。在整个节日期间南主、北方风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精美的月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和表达情意的食物。
2、重阳节 农历的九月初九,在古代是祭祀太阳神的节日。适逢金秋时节,重阳节是庆祝收获的季芳,同时也是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世日饮食活动是喝桂花酒和菊花黄酒、吃太阳糕(重阳糕)、吃螃蟹。北方人们在重阳节里,还喜欢登高远眺,看晚霞几度夕阳红。2005-10-22 20:00 回复 大同正大职校 0位粉丝 2楼
四、冬季节日饮食风俗
1、腊八节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又叫佛成道节或佛浴节,为佛教传统节日,传说中的这一天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祭祀祖先,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节期间,人们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在这一天开始制办来年货中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腊鸭、腊鱼等食物。
2、灶王节 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为灶王节又叫送灶节或送神节,是道教的传统节日,也是古代祭祀灶君的节日,俗称小年。传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一天司灶的灶君要升天朝见皇大帝,禀奏人间善恶之事,人们为他送行,目的是为了隐恶扬善,即所谓“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这一天,有吃用麦芽糖做的糖瓜、糖饼、不许他乱说人间坏话。这一天是冬季中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通过食物温性的麦芽糖来达到驱除寒冷的目的,甜食为孩子们带来喜迎新年的欢乐时光。
3、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俗称大年夜、年三十和大年三十,这是一年之中旧岁将尽的最后时刻,除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驱邪求福。这一天的夜晚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准备晚,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象征着家庭家族团聚的团圆饭、年饭是最为重要的饮食活动,喜食面食的北方人习惯包饺子,喜食米食的南方人习惯做汤圆。在北京还讲究吃更年的饺子(交子),也就是当午夜的钟声刚刚敲响之时开始吃,讲究的北京人还用腊八时泡制的醋和蒜就着饺子吃,迎接新春的来临。
第三篇: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易兴蓉 重庆市南岸区 重庆滨江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从更新理念,挖掘内容,改革教学策略,改变评价方式向个角度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
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地理、数学、物理、生物等课程,就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为此笔者作了一点尝试。
一.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学物理教师都偏重于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教学,很少涉及物理文化的内容,更少涉及中国自有的文化思想。在当下中考高考决定学生的命运的情况下,物理教学也出现功利化,对中考高考有帮助的才会认真教,将物理教育只传授物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对文化的渗透。时代对我们的基础物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加强,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对学生的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也包括国家责任感、职业道德、环保团队等人文素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物理教师的这种培养人才的精神才会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传统文化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多种知识、多种思维的融合。第三。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理念。在我们身边处处渗透着物理文化,机械化、数字化、电气化、速度、能量、电、磁、原子等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古代学者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过深入的探索,有了一系列发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这些在现行的物理教材中没有太多体现。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物理教材则是进行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人。因此深入挖掘物理教材的内容,在合适的物理知识点之中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点和文化点的对接和响应,讲究因果关系的承接,自然而流畅,同时重视对校本资源的发掘,以更好地实施华夏传统文化的研究,学生身边的物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
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与要求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与要求,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素材。
如在进行 “核能”的教学中,介绍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拒绝了钱学森的要求。钱走后,次长对人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还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但是,钱学森的爱国之心矢志不移。后来,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饱经折磨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离开美国,踏上返回祖国的征程。物理学家邓稼先在建国初期,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投身建设,参加和组织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因为中苏有关协议被苏单方面撕毁,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研究战略核武器,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所在,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邓稼先对身边的年轻大学生们说。他还这样鼓励周围的年轻人:“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甘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做出的科学成果又不准发表论文。”为了祖国的强大,邓稼先数十年来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让世人震惊。邓稼先从五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为我国“两弹”试验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被人们誉为“两弹元勋”。正因为有这样许许多多心中有服务人民思想的人,才换来今天新中国的强大。再如《磁现象 和磁场》的教学中提到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可以展开一下,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服务,为世界文明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等内容。这类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如:在进行《升华和凝华》及物态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明白雨的成因,同时告诉学生我们古代关于,雷公电母,龙王下雨等神化传说只是古代人们在不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进行的神话猜想,给学生讲遇旱灾时,拜神求雨之事不能再有,利用科学文化知识为人类。在进行《汽化与液化》的教学中讲解“油锅捞物”的原因,拆穿那神汉巫婆的骗术。这类例子可以让学生明白如何弘扬我们传统文化精髓,剔出迷信等思想。
再如: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的古诗词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在讲《动与静》时引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进行光现象教学时引用“潭清疑水浅,池静映彩霞”; 进行声现象教学时引用“夜半钟声到客船”; 进行机械能教学时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进行《分子动理论》教学是引用“花香袭人知骤暖”。通过这些优美的诗词融入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
另外,还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中国古代的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等多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战国时期的《墨经》,汉朝王充的《论衡》,沈括的《梦溪笔谈》,明朝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中,就有大量的力学知识。湖北出土的编钟,曾在2000年在巴黎的中国文化周上演出古代编钟乐舞,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惊叹。我们的物理课堂内容应该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在当代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现实意义,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文化素养。
三.改革教学策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它能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同时也加深了学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例如:在进行《动与静》的教学时,播放“嫦娥二号”在太空运动的视频、动画讲解。在进行《惯性》教学时,播放神州十号太空授课等相关视频。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教师要注意收集,并在恰当的时候合理使用。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其了解到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激发爱国热情。在进行《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教学时,可以先放一段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影视,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使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跃于言表,更增强其治理环境的决心。多媒体技术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辅助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这种新颖教学方式的引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一节普通的物理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参透。物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理想模型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我们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学习单一的、干巴巴的物理知识,通过物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成立数个探究小组,如研究“社区噪声污染调查”“厨房中的物理学”“校园节能行动”等。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研究组,推选出组长,小组内每个成员进行了分工。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作了详细的探讨。通过这些研究活动以,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国情,学校的现状等,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讲授型,实践型,探究型,活动型、作业设计型等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可改进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而且可渗透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赖于课堂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变那种“唯分数论”,忽略情感态度及文化素养的评价方式,使用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对此也有要求,“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的意识。”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以要关注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文化素养的评价。
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就能改变过去的忽视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全面展示物理的文化特性,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
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把物理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付丽萍.也谈物理文化.物理通报.2006,12 [3] 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4,3 [4]解世雄.论物理教育文化背景的变化与教育观更新.物理通报.2003,3 [5]厚宇德.物理文化与物理学史.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小学部 洪珍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世界各国来华人数与日俱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更是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穗投资贸易,游览观光,找工作。外国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外国人选择了让孩子留在广州学习中文。有些国家的家长自己并不在中国,却也把孩子送到广州专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外汉语教学有利于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加强中国的对外交流,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经过两年多在华美国际班的中文教学实践,我掌握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营造中华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环境尤为重要。为了营造一个学习中文的良好氛围,我要求,无论是在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求学生尝试用中文进行交流。
从课前的师生用中文相互问好,到在课中的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一律用中文进行。教学过程中的表扬学生与提醒注意,我都严格遵循“使用规范中文”这一原则,同时我也用这一原则训练学生说完整的中文语句。针对学生表达的需要,我也有意识地营造中文氛围。如当学生要去喝水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比划喝水的动作。这时,我就教他说“我想喝水。”这个语句。强调“喝水”这个动作。这样在一点一滴中,在不断强化过程中,他们的中文水平得到提高。
营造中文环境还还需要让这些小留学生从内心喜爱中国文化。针对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一特点,每周我都会放一些中文动画片给学生观看。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也是训练他们听力的绝好机会。无论是看国产动画片,还是唱中文歌曲,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小留学生们慢慢够掌握中国人说话的语调,对中文也慢慢产生兴趣。
另外,教室布置也注重营造中文氛围。从整读音节,到基本词汇,到日常对话,到中华名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中文,学习中文,感受中文。
二、突破中文基本句型,养成运用汉语习惯
中文学习有章可循。我就从中文基本句型入手,让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小留学生尽快切入中文的听说读写。小学生接触到的基本句型有问句(包括疑问、反问、设问)、肯定句、否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几种。在教外国学生时,这些基本句型的运用对规范他们的中文表达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我整理了一些典型的中文句型,如:大卫在操场跑步。她爸爸是医生。树上有只小鸟。王英是哪个国家的人?你的班主任是王老师还是林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辩这些句型所包含的意义和感情,帮助他们了解这些句型的特点,并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强化训练。如:为了让学生掌握 “是” 字句,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用“是”字说话。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我是学生。”“我不是坏孩子。” “你是国际班的学生吗?”“他真是个聪明的学生!”。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又相机进行“有”字句训练。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他真好!”“我没有书包。”“你有哥哥吗?”就这样点点滴滴的训练,孩子们驾驭中文的能力日新月异。
此外我还根据汉语的一些特点设计打乱句子,整理顺序进行句型训练。如:“花
美丽的 公园
一朵 有 ” 几个词让学生整理成几句话。肯定句:公园有一朵美丽的花。疑问句:公园有一朵美丽的花?然后请学生读出来,体会两句话表达意义的不同。通过这样一些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汉语句形的基本特点。
在课堂教学及在课外活动中,我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句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学用结合。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运用汉语的习惯,我在班上设置了“加分表”,如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获得积分,并可获得奖励。
经过课堂内外句型的强化训练,不到一个学期,这些小留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汉语的基本句型。学生用汉语表达已不再困难,运用汉语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三、重视拼音声调教学,“手势”辅助四声发音
外国人说中文,总感觉舌头转不过弯来。究其原因,他们口中的中文缺乏声调,或调值不准。国际班的儿童发四声时也是抓不住调值,发音不标准。特别是汉语拼音中的第二、三声,更是不好掌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像上音乐课那样每次上课前坚持唱《四声歌》,国外的孩子兴趣盎然。在基本解决生字难关后,在朗读时要求要逐字标出一、二、三、四声。或用图示、或打手势等方法帮助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标出:
ˉ ‵ ‵ ˉ ˇ “一 去 二 三 里,ˉ ˉ ‵ ˇ ˉ
烟 村 四 五 家,′ ′ ‵ ˉ ‵
亭 台 六 七 座,– ˇ ′ ˉ ˉ
八 九 十 枝 花”
要求学生用手势辅助读准四个音,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普通话声调起伏的变化。学生在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中深刻感悟了普通话的四声。这种“疯狂汉语”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大声诵读简短的古诗、儿歌,比比画画中,连一向不爱开口的学生都在课堂上神采飞扬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四声调不准的问题。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加深,这种形式到后来就逐渐发展为具有个性化的模式,即学生根据自己容易错的音自主标出正确的声调再配以手势强化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行之有效。
四、关注学生中文体验,感悟汉语博大精深
由于母语的习惯性影响,也由于生活体验的不足,这些小留学生在理解一些中文课文时,认知理解不到位。为了弥补不足,我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实物丰富感知,运用野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悟。
在学习“水果”一课中,我运用电脑多媒体让学生认识:苹果、香蕉、橙子、李子„„。接着,将洗好的水果以小组为单位分下去,让学生观察不同水果的有何不同。最后,引导小学生根据场景用苹果、香蕉、橙子„„说一句话。学生七嘴八舌说起:我喜欢吃香蕉,苹果真甜,橙子好大呀!„„说完话以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送礼物”游戏。要求学生先上讲台用中文说他出他手中水果的名称,然后请他把水果送给其他同学,一边做一边说。有的说“我把香蕉送给JOSE,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有的说:“我把水果送给一个人,是谁呢,你们猜一猜,就是我自己。”逗得全班同学都会哈哈大笑。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中文已经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了。这种方式学生非常喜欢,他们也乐于用这种有趣的方式开口说中文。在学习“跑”“坐”这类关于动词的词语后,进行接力游戏:老师在教室里跑一圈说,老师跑完嘉慧跑,嘉慧跑完之后就又说,嘉慧跑完某某同学跑,在这个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对于动词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对于中文口语基础为零发音又不准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美文━━━《阳光》,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阳光使树苗变绿了,变高了。考虑到孩子们的中文水平有限,年龄也小,生活体验不丰富,我采取简笔画的方式让他们理解太阳、小树、窗帘等词的意思。一节课下来,他们都学会了朗读,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发现,大家并没有充分理解阳光的伟大。我总感觉得这节课缺少点什么。细想一下,缺的就是学生对阳光的真正感悟。第二节课,我带领孩子走出教室,来到大操场旁边的走廊上。这时,太阳从郁郁葱葱的树林间照射下来,从斑斑驳驳的叶缝间透射下来,一道道光芒投射在我们身上。我顺着光线的方向,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日本孩子大声说:“阳光!”“很对!”。于是我又让别的同学来看阳光。他们都显得很兴奋。内向的孩子也大胆的说起了中文,“老师,树的叶子更绿了。” 孩子们在观察、体验、交流间快乐地学习中文,感悟大自然美妙。
在学习“拍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这一组词语搭配中,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操场,先拿出一个皮球请他们拍,然后要他们说出自己在做什么,在玩过打羽毛球和踢过足球后我带领学生返回教室,在幻灯片上请学生填空:()皮球()羽毛球()足球,并让学生演示三个动词的不同之处,经过学生自己的体验,他们很快掌握了这三个动词。美国的孩子说,老师,原来中国每个字的意思不一样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在不经意间扎根小留学生的心间。
五、落实“因国施教”策略,提升汉语学习水平
国外学生学习汉语的好坏,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和语言天赋等因素以外,还牵涉到许多诸如国别因素,环境因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四声的发音,所以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语调的训练,坚持以上所说的“唱四声”,“疯狂汉语”学习法。越南学生在语法方面存在着倒装现象,例如“我妈妈来到中国”这句话,他总说成“妈妈我来到中国”。经过谈话,发现越南的人称顺序跟中国表达的顺序相反。掌握到越南学生学习中文的特点后,就有针对性地设计类似句型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效果显著。在指导书写过程中,一个“雪”字,日本孩子马上就知道了这是上下结构,“雨”字头,就可以顺利的书写。但是英国孩子不同,他可以把“雨”字的第一笔一横视而不见,要反复强调多次才能正确掌握书写。
只有掌握不同国籍学生学习汉语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因国施教,我们的教学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前瞻性的工作,挑战性强的工作。追求无止境,止于至善。只要我们襟怀光大中华文化的信念,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纳。
第五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12月24日下午,我校30名由各班选派出来的书法选手们集聚在礼堂进行紧张的硬笔、毛笔书法比赛,此次的书法比赛散发出弘扬传统文化的气息。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书法比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通过本次书法比赛,不仅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校园文化艺术气氛,丰富了校园生活,还充分激发和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加深了学生对书法知识的初步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也为学生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