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

时间:2019-05-15 04:4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

第一篇: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第二篇: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

上海中学彭振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10.小结二:(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蒹葭》教后记

一、课前回顾

起初选定《蒹葭》一课,首先是考虑其意思比较简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文体特点应该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真正准备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诗经常识、意象、意境、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节课的容量,而且总体感觉十分零碎,看似知识点多,实则重点不突出。这恐怕也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的一个通病,总是希望在一节课讲述尽可能多的东西,而忽视了学生到底能消化和吸收多少。教学目标的选定其实也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如何把众多零碎的知识集中于一个明确而突出的目标之下,成为了我前期准备过程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我始终明确了两点:一是教学目标设定要简明突出,能贯穿整节课,能调动学生,二是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特点及听课学生的特点的考虑。教学目标确定,第一步要明确文本的的价值。《蒹葭》一诗,基本内容比较明确,字词方面的障碍也不大,其基本价值有二:一是其作为《诗经》的文体价值,也即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起兴等特点,二是其审美价值,诗中主人公坚定执着的追寻精神以及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均可作为审美价值的挖掘点。考虑到本校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较好,我最终决定以伊人形象的多义性为突破口,立足文本分析,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贯穿在伊人形象的分析中,调动学生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

目标明确后,具体的课堂设计,我选择了以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作为导入,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伊人”,而后通过文本的细读分析把握伊人特点进而再展开对“伊人”形象的讨论。这样一来,起兴、重章叠句等基本内容就无需专门单独讲,只需渗透在就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即可。至于讨论环节,我也搜集准备了许多已有说法作为小结备用。经过这样的准备,目标是明确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那简单。在准备试讲和与师傅、同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如何自然地将重章叠句、起兴等相关知识点渗透在对伊人特点的分析中,如何在伊人特点把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如何有效地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均成了这堂课准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二、课堂实录 实录一:导入 课前《在水一方》的音乐导入还比较顺利,由于我提前已将歌词在幻灯片做好,所以带着“边听音乐,边寻找歌词与原诗比进行了怎样的改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音乐结束,大家很快指出了歌词把原诗中的“伊人”改为“佳人”这一事实,学生的这一发现倒是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内。于是我就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伊人”与“佳人”的不同,当学生齐声回答“佳人”一般都是指“美女”的时候,我就自然地抛出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琼瑶将伊人视作‘美人’,你认为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导入环节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水一方》的歌词与原诗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如果学生们不能很快的发现这一不同,我又该做何引导?对此,我的看法是由于这一改动的发现只是引出整节课内容的一个前奏,所以无需过多纠缠于歌词其它诸如“蒹葭”改为“绿草”等细枝末节的改动,再则也只有“佳人”这一改动最能体现琼瑶对于原诗的理解。实录二:诗歌文本分析,“伊人”形象把握

在分析伊人形象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碰到了难题。当我问及大家从诗中看“伊人”形象有何特点的时候,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迷离”。从语意上来说,迷离具有模糊不明、难于分辨的意思,用来概括处身在由清晨、白露、蒹葭、河水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特定环境中的人,并不太恰当。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这一超出我预期的回答,我进行了追问,试图让学生意识到“迷离”一词用来概括伊人特点其实并不太合适,结果学生也被问得不知所措,我也显得有些紧张。最终我将追问引向了诗歌开头两句的写景,并归纳出置身“清冷”景物中的“伊人”也具有“清”的特点。这一开头的小插曲直接导致我在后面分析伊人特点的时候显得有些急躁,以至有些东西未等学生自己发现就先讲了,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情形,可先请学生坐下、简要指出学生不足,也可直接放开让学生讨论“迷离”进而引出对伊人形象的进一步把握。而在后面分析到伊人难于接近及追寻者坚定执着态度的时候,未能由“为霜——未晞——未已”、“一方——之湄——之涘”和“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自然地过渡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而是后来单独做的补充,显得有些生硬。最后对伊人特点的小结,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我自己的预设在板书,没有能适时的参照学生的的一些好想法予以调整。在方法论的指导方面,这个环节从直接的正面描写、写景以及追寻者的旁衬三个角度去探究伊人形象这一点倒是落到了实处。

实录三:课堂讨论,“伊人”多义性讨论

在对伊人特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要求讨论交流各自心目中的伊人形象,并要求推举代表发言并说明理由。这个环节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组后讨论的时间过长,而且各种不同看法间的碰撞不够。不过各组基本上都能从文本出发,得出一些关于“伊人”的看法,有的小组意见趋同,有些小组则意见各异。有的认同琼瑶的看法,认为“伊人”就是美人,也有的认为“伊人”不一定是女性,也可能是男性,还有的认为“伊人”可能是某种理想。最让人欣喜的是,有位同学指出诗歌有些道家思想的味道,“伊人”就好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道”,这种见解也算是讨论中的一个亮点了。当然,还有些同学的发言则是完全出乎人意料,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却只说了追寻者的执着非常让人欣赏,并未能紧扣“伊人”。不过她的“妙语”也一下子活跃了讨论的气氛,而我也顺势把她所说的追寻者的执着追寻,归结到伊人的极具魅力这一特点上来。实录四:课堂小结

因为想要把这首诗歌的基本价值和这节课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在小结的时候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所以课堂小结在之前准备的过程中花了比较多的工夫。课堂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如自己准备的那么好。由于时间有些超,所以顺承“伊人”的多义性探究收尾的小结也显得有些忙乱。原本准备的小结一是诗经文体的基本特点及“伊人”的母题,二是多角度解读的基础和意义,但是因为着急有些忙乱故而把“伊人”母题的小结给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三、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第三篇:小溪巴赫(沪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肖复兴

一、教学目标

1.领会借“小溪”的意象来写巴赫音乐、巴赫品格,以实写虚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展现人物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难点

小溪意象及其与巴赫品格、巴赫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分析文章思路

一、导入

从化抽象为具象的古诗句中引入课文。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通“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以物喻物。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物喻情。

肖复兴,北京人,祖籍河北沧县,《人民文学》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析文章思路(重点)

肖复兴《在时间中流淌的音乐》中说:我觉得谈音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有资格来谈一谈音乐的。

面对其他古典音乐家他娓娓道来。而唯独面对巴赫时,他拘谨得象一个小孩子。让我们走进肖复兴的《小溪巴赫》。

概括文章段意,分析文章思路(重点)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具体步骤:

1.学生通读课文。2.学生概括段意。

3.在学生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

第1、2段:写自己一直想写一写巴赫,却又不知该怎么来写,因为“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

第3、4段:过渡段。指出巴赫名字德文的意思开启了我的写作思路。

第5、6段:写巴赫的音乐价值由埋没到被发现的过程,就像小溪即使弱小却能常青常绿。

第四篇:沪教版八下《马来的雨》教案及教后记

1、继续学习通过中心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欣赏文章语言的美。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语言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2)

由朱自清《春》一文中“春雨图” 导入本文的学习。

大家一定还记得,开学初,我们欣赏过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春》。今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请把课本打开到第一页,一起朗读第6小节。(学生齐读)在这里,朱自清先生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是我们江南的雨。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绽出不同的风景。现在,我们就跨出国门,到马来西亚去看一看。当然,条件所限,我们不能立即“行万里路”,但我们可以(稍做停顿,学生接“读万卷书”),这节课,我们先来读一篇《马来的雨》,请把课本打开到109页。

二、默读,通过中心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1、学生自读,思考:马来的雨与江南的雨有什么不同?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现在,给大家2分钟,再次默读文章,想一想马来的雨与江南的雨有什么不同?(学生默读2分钟),2、集中交流。(3)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生发言。估计会找到第4、9、10节的文字)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句子朗读一下,先是第4节,再读第10节的“但可以想象”句。,3、小结过渡。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马来的雨?(2)

由这几句关键句我们了解马来的雨不同于缠绵的江南雨,它干脆利落,它波澜壮阔,它惊心动魄。我们可以把这几句圈画下来。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体描写马来雨的呢?我们先来理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善良的作者又通过关键句提示了我们。你发现了吗?(学生发言,找到第6、8、10的首句)

原来,作者选取了三个场景来描写马来的雨。

三、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美。,1、教师范读“高脚屋的雨”,学生感受语言的美。(6)

请大家听我来朗读一下“高脚屋的雨”,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高脚屋的雨?(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交流感受。如:着重从听觉角度描写,描写雨敲在屋顶上和打在芭蕉叶上不同的声响,雨骤事和雨稀时不同的听觉感受,还引用了诗句),2、散读“街道上的雨”和“海上的雨”,推荐欣赏的文字。(11)虽然我们无法亲耳聆听,但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已经沉醉其中。精彩的文字同样出现在另外两个场景描写中。请大家用3分钟散读“街道上的雨”和“海上的雨”几节文字。(学生散读)再用3分钟选择你欣赏的文字朗读两遍,然后在欣赏的文字旁写上欣赏理由。把你欣赏的文字向大家推荐。,3、传神地朗读欣赏的文字。(4)

通过大家的交流,感受更多。把你的感受融入进去,有感情地再朗读你欣赏的文字,准备给大家做示范朗读。(请三个同学示范朗读)

4、总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思考的兴趣。

对这篇文章,我们感受不少,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吗?(学生质疑,如无人提到,则教师提

出)我有两个问题,文末有这么一句“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你如何理解这里的“风情”?问题2:你认为作者喜欢马来的雨吗?依据何在?

四、布置作业。

1、A、“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对句中的“风情”如何理解?

B、你认为作者喜欢马来的雨吗?

2、A、摘抄你欣赏的文字并熟读。

B、模仿你欣赏的文字,写一段景物描写。

(A、B选做一项)

《马来的雨》教后记

成功与不足

《课程标准》“实施意见 教学建议”中写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个任务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挥而就的,而应贯穿于每天的语文学习中。本节课,这个任务有了一定的完成,下课时学生仍是意犹未尽而期待着下节语文课便是最好的体现。“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注重阶段性和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探求未知”。本节课也初步体现了这种理念。本人在研读了文章之后,分析了预初学生的实际理解感悟能力,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继续学习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二品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目标一是阅读文章的起码要求,而要达到并不难,“寻找关键句”便是抓手,这也是预初阶段可以把握住的,并且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节课上可以说是“利用已知探求新文”。目标二是针对本文制定的,也是培养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材料。原本还有目标三:揣摩作者的情感。但考虑到文章中没有直接外显的句子,稍能体现的“马来的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作者的情感基本是蕴含在字里行间,所以要达成这个目标在这节课上较难,但不思考这一点文章就不能算真正读懂。经过思考最后决定不作为目标明确提出,而只作为后面的拓展思考,学生能想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教师再把自己的思考提出予以启发供学生参考。但在这一点上,是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品读语言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是较好地揣摩到作者的情感,而在交流的时候,又有同学得到启发产生同感或有新的理解。学生超出了教师的预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烦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这个要求在此节课同样得到体现。教师分析少,学生阅读感受交流多,教师做引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高屋建瓴地把握不够,给人感觉学生的交流较散。教学板块分明,导入、把握基本内容、品读感受语言、深入思考揣摩作者情感、布置作业等,贯穿小结和总结,流程清晰,这是成功之处。但按原先的设计课堂教学时间应是60分钟,一个半课时,现在40分钟只能基本完成前面三个环节,因而给人不完整的感觉,特别是总结没有,缺少对整节课的统领。当然这节课没有完整,后半节课弥补了。作业的设计上考虑了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操作,都有收获。想法与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单一,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的只是对文章的反复地多形式阅读,教师范读,学生散读,个别读,全文的读,片段的读等等,教师学生除了一张嘴一支笔别无他物,只在后半节学生为自己欣赏的文字选择了适合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现代信息技术固然要用,但本人认为首要的还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静下心来,沉醉其中,真正去体验文字之美,祖国语言之内涵。到高年级可以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而在低年级

就用,反而会干扰学生的视线和思维。就好比一百人读《西游记》,有一百个孙悟空形象,而只看电视剧,孙悟空就是那一个模式。信息技术应为语文学习服务,不需要当然就不要。

课堂交流中,有学生认为作者有败笔,“海上的雨”一段描写和马来的雨整体风格并不完全一致。在评课时,市教研员也对学生的这个感受做了一定的认可。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文中的败笔甚至错误是时有发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有这个要求:“选文要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做到文质兼美。入选课文语言文字规范。”我国实行的是相对统编教材,教材应具有权威性。当然古人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一说,现在也有培养学生质疑鉴赏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选文可以不推敲不删改,特别是在实验教材全面铺开之时。

第五篇:宽容序言教案及教后记

《〈宽容〉序言》教案及教后记

刘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来解读文章主旨;

2、理解“宽容”在课文中的含义,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3、训练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

二、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通过概括文章十部分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2、选读《宽容》的部分章节,了解作品内容与风格。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房龙及《宽容》。(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2、检查预习,对文本进行整体理解。

概括文章十部分内容大意。(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无知的山谷,宁静的生活。

漫游者离开又回到山谷。

先驱者传播新文明。

守旧老人率众杀死了先驱者。

山谷遭旱,生灵遭难。

饥寒交迫,仍恪守旧律。

山民叛乱,投奔新路。

重获新生,怀念先驱者。

再回山谷,朝拜先驱者。

警示人类,不要重蹈覆辙。

3、解读文本意象的象征意义。

作为一篇带有明显的寓言特征的散文,文章中包含了若干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和人。请你把这些物和人找出来,并分析出他们分别象征着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回答。物象征意义

无知山谷:封闭、落后、专制的生存环境

(永恒的山脉、知识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人象征意义

守旧老人:旧世界的统治者、立法者、执行者

人们:对新事物开始不理解、后来理解并接受的普通大众

漫 游 者:传播新文明的先驱者

文中的“无知山谷”没有年代,也不知在何地,这种时空的不确定性,使它具有了一种超然的普遍性和象征性。村民们依靠千年的律法和古书以及一代代人的经验积累,来建立他们的社会规则和生活理念,多少年来,没有人敢打破这种超稳定的秩序,也不知山谷之外有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但它的内部总有一天会产生“叛逆者”来打破陈腐的社会秩序;它也禁不起任何自然灾害的袭击,灾害一来,就会土崩瓦解。请不要以为这是消逝了的历史遗迹,它只是作者的一个象征,象征一种封闭、落后、专制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环境其实到处都有。它可能是一个单位和村庄,也可能是一个地区和国家。落后的地方有,发达的地方也会有。

“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事实上的统治者、立法者、执行者。他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组成一个统治集团。他们成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并将其奉为“圣经”、当作律法,而解释权、执法权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教导村民要乐天知命,不要对外面世界有任何想像和幻想。他们对试图走出山谷的青年人毫不留情地进行法律制裁,极力维护着“无知山谷”的古老秩序。他们是最专横、最“不宽容”的一伙老人,绝不容忍年轻人有冒险行为,甚至不允许你有思想自由。但当他们拼死维护的山谷部落遭受天灾之后,他们也跟随年轻人仓惶出逃,去寻找新的家园了,这又显示了他们人性的虚伪。

“村民们”的形象具有两面性。在守旧老人的严酷统治下,他们麻木无知,自满自足,享受着所谓的“天伦之乐”。他们窃窃议论着“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坚定地站在守旧老人的一边,凶狠地惩罚他们同类中的“先驱者”。但面对家园被毁、饿殍遍野,他们冲破老人们的阻挠,毅然走上“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当他们踏着“先驱者”的足迹,找到新的家园后,他们改变了对先驱者的看法,追悼先驱、继承遗志,开创着新的生活。这又表现了他们真诚、革命的一面。

“宁静”“幸福”的“无知山谷”,其实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反叛和斗争。一代代的年轻男女,“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他们不是摔下山崖,就是被活活处死,山脚下已经“白骨累累”。那位年轻的“漫游者”“先驱者”,就是这许多男女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没有屈服于守旧老人的恐吓、劝说,悄悄走出部落,四处漫游,筚路蓝缕,踏上一片新的土地,看到有同样血肉的男男女女,目睹了“光彩夺目”“细心雕琢”的城市,他没有自私地一个人走进城市,而是又

长途跋涉回到山谷,他要把发现的“新大陆”告诉村民。他的出发、见闻,无疑证实了千年不变的古训的荒诞,无疑粉碎了守旧老人们的愚民政策。因为人们一直不怀疑守旧老人说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得到了最严酷的惩罚--重石砸死、抛尸山脚。这位“先驱者”在专制制度下献出了生命,他没有实现自己“带领”大家“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的愿望。

4、理解文章中“宽容”的含义。

理解了文章的象征意义,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章的主旨——“宽容”。这个词我们今天通常认为它是一种态度,是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加以容忍和宽恕的优秀品质。

而房龙笔下的“宽容”是不是与我们的通常认识有稍稍的不同?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宽容”?房龙先生写作时期所通行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宽容”(toleranc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应该说这种宽容的要求并不高,它是对人权的最起码的尊重。然而遗憾的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宽容却常常缺席,导致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比它可能达到的速度慢了很多。房龙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并以此为切入口,写出了《宽容》这部别具一格的历史著作。

显然,在《宽容》以及《〈宽容〉序言》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宽容,而是它的反面:不宽容,以及这种不宽容所带来的悲剧。那么,到底是谁在不宽容呢?

守旧老人和普通大众。

那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对漫游者如此的不宽容呢?如果你是这无知山谷中的一员,你又会如何对待这位漫游者呢?

不宽容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经验的盲从,和对异己的排斥;而对于守旧老人来说,更是出于嫉妒,出于对丢失自己统治者地位的恐惧。

5、分析人类进步过程中,“宽容”的作用。

不过,在故事的结尾,村民们按照漫游者的指引终于找到了新世界的绿色牧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133)。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在漫游者没有带回外面世界的讯息之前,无知山谷的村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第一小节“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并在第一部分的结尾重复了这句话。)

这是不是说明无知山谷的村民们只是兜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如果没有那场旱灾,村民们就会永远那么幸福的生活下去,漫游者的行为也就没有了价值?(讨论)

(从无知山谷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知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并非是“兜了一个圈”。原来无知山谷的生活虽然是幸福的、宁静的,但那是一种愚昧的幸福、落后的宁静,“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p130)“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的人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这样一个愚昧落后而又封闭的群体是一定会出现危机的,因为“潺潺的知识小溪”总会“枯竭”,内部的矛盾一定会引发“叛乱”,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旱灾”是一定会来的,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而来到新世界后,“人们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划自己的土地。”这种幸福是摆脱了愚昧做自己的主人的幸福,他与当初无知山谷里的所谓幸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然,文中说:“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请注意,这里用的时间状语是“很长时间”而不是“很短的事件”,也不是“永远”,作者用意是什么?

(意味着历史总是螺旋形上升的,矛盾缓解过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又会有新的“漫游者”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幸福,人们又将面临着是否能够宽容的对待新的“异己者”的考验。可见“宽容”,是人类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前进的必要条件,一个宽容的民族就会是开放的民族,也因此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所以在这篇序言的最后,作者深情地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6、引导学生举出历史上或身边有关坚守真理与遭遇不宽容的例子。

然而那些曾经和现在发生的事,以及那些为了坚守真理而遭遇不宽容的先驱者们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你能列举一些中外历史上的或现实中的例子吗?(学生自由举例,老师略作点评)

A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B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但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

7、放式解读。(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倾听、点评)

是啊,这些先驱者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这些不宽容的教训也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劳记的。不过,老师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在这篇《〈宽容〉序言》里,除了呼唤“宽容”这一主题,你还能读出哪些相关的启示?请你在回答时讲明是课文中的哪个情节或者哪几句话让你引发了相关的感想。

A、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

B、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

C、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

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这篇寓言留给我们太多可以思考的东西,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整理一下,写成一篇有感而发的杂文。

8、配乐朗读,品味“载道之文”。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这篇《〈宽容〉序言》显然正是以文学的笔触挖掘了一个甚至多个极深刻的历史学、社会学话题。让读者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不得不为作者构思之精当、意象之丰富、语言之优美而折服。

下面让我们来朗读部分语段,再次品位文章如散文诗般含蓄优美的意境。

四、作业

《宽容》这部与众不同的历史书,以及《〈宽容〉序言》这篇与众不同的序言,本身就给人特立独行、横空出世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龙自己也是一名文学界、历史学界的“先驱者”,他期望着能把人们的思想带出偏狭、专制的 “无知山谷”,走向自由、博爱的“绿色草原”。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宽容》这本书,与房龙再做更深层次的交流。

教后记

《宽容》是一部思想史著作,作者房龙在1925年第一次出版此书的时候写下了《〈宽容〉序言。他不同于一般的序言,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过程等情况;而是以寓言的形式含蓄而发人深省的反映了该书的思想精髓,语言清新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学生在初步阅读后普遍对该文很感兴趣,但是主要是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喜爱上,对文章主旨以及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问题缺乏更深入的认识,于是我期待着通过一堂师生之间的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以及多角度的思维延伸。

开始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来解读文章主旨;

2、理解“宽容”在课文中的含义,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3、品味诗化语言所带来的独特表达效果。其中我把第一个目标作为铺垫,第二个目标定为难点和重点。第三个目标作为延伸。后来在试讲以及与其他老师的讨论过程中,发现还应该增加一个目标,那就是:训练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并且把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作为本节课的亮点。而语言的品味则不作为教学目标来执行。整节课设计了:介绍房龙及《宽容》;概括文章大意,解读文本的象征含义;理解文中“宽容”的含义,及不宽容的原因;分析人类进步过程中“宽容”的作用;引导学生举出由于坚守真理而遭受不宽容的例子;开放式解读;以及配乐朗诵部分段落共八个环节。我设想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设计,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及到作品的精神实质,并作多元解读。

备课时我感到环节过多,很担心在一节课中无法很好的落实。可是在试讲和正式上课时,才发现学生理解和思维速度比我预想的要快得多,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讨论清楚一个问题后,自己就会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讨论。整个一堂课,我感觉虽然总体思路是按照我的备课安排在进行,但在很多个环节上都是他们在带着我往前走。比如说在回答完“漫游者回到山谷之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个问题后,学生马上自发的比较起两种幸福的不同来,还有同学认为虽然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成分,那就是对现有状态的满足,由此又自然引到了人类历史螺旋形上升的规律来。

尤其令我感到欣喜的是学生在开放式解读环节中的出色表现。共有十个学生做了精彩发言,每个人都就文章的一点伸发开去,提出自己对文章的解读感受。其中有同学谈到“漫游者的行为体现了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崇高境界。”有的说:“漫游者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再能辅以更有说服力的方法来劝说村民,比如拍下外面世界的照片等,就不会因别人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了。”有的说:“旱灾让村民们最终勇敢地走出了山谷,这说明厄运有时会激发人的潜能,带来意想不

到的成功。”有的说:“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大难临头才思变?如果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是更好吗?”„„

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有创见,而这些敏锐的思维触角正是我们应该尽力去保护的。于是我大力夸赞了他们,并且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加以整理,写成一篇杂文。通过这节课,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开课前,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上课时完全融入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因为开课而刻意表现自己准备好的东西,从而因课的表面完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损害真正实质的完美。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忘记是在开课,与学生进行着真正的交流与讨论。上课结束后我觉得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90%,但是在时间把握上还是过于刻意,担心在一节课里完不成既定内容,又担心时间有结余,这样就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影响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我希望在下次开课时这方面能够再有提高。

另外,这节课学生发言很多,这对我的临场应变能力是很好的考验,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作了比较恰当合适的回应和点拨。比如学生讨论到课文中两种“幸福”的比较,有一位同学认为“人们的幸福是一样的,都是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的满足,虽然后来人们来到了绿色牧场,知识更加丰富了,但这只是相对的,比起更加进步的时代,他们依然是落后的。”我首先针对他的发言追问大家:“是不是因为一个事物相对于更高级事物是落后的,我们就否定它相对于低级事物的先进性?”同学们马上理解了后一种“幸福”相对于前一种幸福是一种进步。我接着又大力表扬了发言的那位同学,称赞他不被眼前的情况所迷惑,而是发现了事物发展的本质,这便是人类社会螺旋形上升的过程。由此引导同学们继续讨论“宽容”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像这样的例子在这节课中有很多,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我把握得不好。例如在开放式解读的环节中有一位学生认为课文给他的启示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我只是简单地给予了肯定,后来我反思到,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漫游者与守旧老人及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更准确地说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正义与邪恶的矛盾。这样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更严谨的思维习惯。

下载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中学《蒹葭》教案、课堂实录及教后记(沪教版高一必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边城》教案 沪教版必修1

    《边城》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双桅船》教案 沪教版必修1(推荐5篇)

    《双桅船》 一、导入 《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何谓“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合集五篇)

    《后赤壁赋》教案及教后记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目标: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

    《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作者:包亮 曹操与杨修 教学目标 1、理解曹操与杨修复杂而矛盾的人物性格; 2、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 3、探讨杨修之死的悲剧因素。......

    《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曹操与杨修》教案及教后记 教学目的:领会剧本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认识杨修之死的悲剧原因及曹操杨修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学习通......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沪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 周次 8 课次 6 课时 一课时 班级 高一(3)班 课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教学 目的 1、感受作品中无私的母爱; 2、体会作品诙谐幽默的语言表现力; 3、学会认识珍惜亲......

    高中信息技术文本信息加工教案沪教版必修1

    《再别康桥》诗歌赏析小板报 ——文本信息加工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加工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案及教后记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2-33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