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王俊槐
《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金昌市二中
高一政治备课组
王俊槐
近期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感觉这是一本让教师受益匪浅的书,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帮助。它引发了我对自我工作的一系列思考:我们的工作重要吗?有意义吗?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的经典经验和思想之精华,为我提供了最为珍贵的建议,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从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这种快乐会净化我们的心境。让我们陈静地、忘我地完成我们的事业。
书中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是的,其实身为教师,是具有很大的力量的。他能让孩子过得愉快,也能让孩子过得悲惨;他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所以,只有教师的心是灿烂的,才能把阳光洒向每个学生。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阳光”教师呢?
一、宽容是人性中的一种美,而作为以身示范的教师,更是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在宽容中长大,才能学会善待别人。身为教师的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可是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尤其是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就更多了。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它,并正确地加以引导,说不定,原先的缺点会成为孩子的闪光点呢!宽容是海洋,以磅礴的气度融化着褊狭与嫉恨;宽容是春风,温暖着寸寸心阙;宽容是一种爱,支撑着友情与和谐;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要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学生是最需要被宽容的,无论他们有多么优秀,他们身上都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不足,他们需要教师的宽容。而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宽容,需要我们老师耐心细致的工作。比如,一些学生学习品质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种对学生的缺点不依不饶,动辄讥笑、讽刺、挖苦,或多或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否定自己,学习信心下降,自信不足,出现自卑,充满敌意等行为。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开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面对可塑性还很强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呢?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我们应该掌握宽容的“度”。一味地宽容,不但不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是情况越来越糟,背离我们的初衷。因此,我们既要讲究宽容,但不能过分,又要讲究严格,但不失分寸,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是真挚的。可见,我们的教师最需要的是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我们将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浸润在希望的芬芳与光泽里!
二、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乐于奉献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爱生的工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你不要将关注仅仅停留在意识里,而应让学生摸得着,感觉得到。你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常与学生个别谈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声问候,这些都是能让学生摸得着的关注。对学生也要充满宽容和期待。对于顽皮的学生,不要轻易地放弃,对其违规的行为,更不要听之任之,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合理的教育,这时批评与惩罚应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一定不要将惩罚上升为体罚。还有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作为教师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在面对让你厌恶的学生时,仍能面带微笑;而当你对学生暴跳如雷时,并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实上此刻的你也许心静如水。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心理战,好的老师肯定会如此与学生斗智斗勇。
三、学生有激情的参与,才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和独特的体验。
我们的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社会活动,以心激心,以情感情。我们教师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如果课堂上有了激情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掀起波澜,就会使我们的人生增添几抹光彩。美国学者有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好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我们作为教师,我想我们只有充分备好课才能保证有激情,只有对每一课堂有充分的、步步为营的预设,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在课堂上随时迸出激情,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科学理性以外的更美的天地中去。有了这样的师生激情,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生命中最动人的乐章才有可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奏响,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四、健康对于教师来说,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富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这势必对教师的身心带来挑战与压力,个别教师不堪工作重负,严重的造成生病乃至生命的丧失。这不得不让我们扼腕叹惜,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若将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等都是“1”后面排列的“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
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了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可见健康的身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中首要的角色,对于教师来说,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教师而言,长期的脑力劳动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已使不少教师身体不堪负重,要更好的教书育人,必须要强身健体。《教师最需要什么》中魏书生老师“松、静、匀、乐”的养身之道值得我们学习。“松”就是“身体松”,教书、写字、做题各部器官放松,注意力就集中了,轻装上阵,感觉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人。“静”就是“心灵静”,守住心灵的宁静,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训“才需学也,学需静也,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宁静方能致远,“静以修身”也。“匀”就是呼吸匀畅。保持匀畅的呼吸有利于身心健康,深呼吸“五口”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乐”就是确保自己处于快乐之中,以乐观主义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人生的挫折、误会、诬蔑仍能坚守内心的快乐阵地。坚守正念和乐观,每天打开眉结,打开心结,面带笑容。以健 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态走上讲台,就能调动万千思绪,使课堂充满欢乐,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最需要什么?我想:教师需要的太多太多,要说最,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的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王俊槐
第二篇: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学习心得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是以心灵感受心灵、以心灵理解心灵、以心灵感染心灵的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就必须拥有美好而高贵的心灵以及充满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就必须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做最好的教师。
课堂教学只有熔铸教师丰富的情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理、完善人格,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用激情可以驱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指出,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们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首先是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教师对学科的热爱会“传导给学生”„„..——《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赵国忠
经过一年的教学,自己也觉得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也有几分心得体会。因此在开始拿到《教师最重要的心理学》这本书时,自己带有一些疑惑:当老师还要继续加强心理学学习?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学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心得: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
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中,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文字的交流,它首先是心灵的教育。我们想要真正的理解学生,教育好学生,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进行心灵的沟通。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具有自己的思维,拥有情感。我们教育的职责不仅仅体现为传授知识,它更重要的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尽量实现素质教育,使之不仅仅停留在书面。在日常教学中,自己也忽视了同学生的心灵沟通,只要求他们多写、多背,努力提高成绩。这种思想缺乏时代性,发展性。一个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只用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的标准,他们也必须自己的课外时间。由此看来,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就是势在必行的。联系到学校的四步导学思想,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来寻找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作为备课老师必须吃透教材,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思考课程的价值点和障碍点,善于选择设问角度和设问方法,从而使学生快捷高效的进入有价值的知识的思考中。在这一过程中,虽说我们的备课时间会加大,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减负。这对于他们自主高效的学习,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大为有利的。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我自身还要加强教学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加强四步导学方法的贯彻实施。相信在逐步落实四步导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也会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会让我们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心灵的交流,真正做到“教育之本”。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还有一段话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只有熔铸教师丰富的情感,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理、完善人格,就不能忽视情感因素。
在课下,我们在进行相互交流时,上课累,备课多,作业批改量大,学生上课没精神,老师上课没激情常常是我们的话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由此可见,教学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纵观名师们讲课,哪一个不是激情满怀、有声有色、娓娓道来?像于漪、魏书生等,都能把课讲得高潮迭起,富有魅力。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事实说明,激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情的活动”。“激情课堂”来源于教师的激情,归结于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真爱。只有热爱,才可能在备课时将那本教案当作艺术品来细心雕琢、仔细玩味;只有热爱,才可以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发掘学生优点,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心。因此,我们要积
极行动起来,营造激情课堂。要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第三篇:《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杨君君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被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所打动:“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突然觉得教育原来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很想做那“摇动树的树”、“推动云的云”、“唤醒灵魂的灵魂”.所以我开始读这本书。这本书有四个篇章,54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编者收集的各种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每一个篇章读后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
我自己把对这本书的感触总结为三组关键词。
0
1:幸福与快乐
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教师一种全新的心情,那就是幸福和快乐!长期工作在一线,往往会出现倦怠,心胸也逐渐狭隘。书中的第一章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做一名快乐的教师。书中第4章节中所说的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法则让我感触特别深刻:加法,就是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机会。减法,就是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乘法,就是要不断的读书和学习。除法,把每一个小步都看成目标。的确,做好教育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布置好一个整洁明亮的教室,是一种快乐;上一堂令自己和学生满意的好课是一种快乐;帮助办公室的同事也是一种快乐……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的工作着,只会让我们偏离教育的幸福,更会使自己一颗年轻的心越来越快的走向衰老。所以,我也真心的呼吁所有的同事们: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教师吧!
0
2:沟通与互动
书中从“让学生学会触摸幸福”, “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深谷”,“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等18个小章节来阐述教师该怎样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孩子心灵除了要有师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孩子就会信任你,而你就会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他的益友。平时,我们应该注意我们与学生们沟通的细节,如沟通的距离,是站在高高讲台上大声喝斥,还是常常与他们坐下来促膝长谈,又如,沟通时的方式,有时候孩子们正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老师们往往是先入为主,不给于解释的机会,武断的认为他又做坏事了。其实,就是真的发现孩子做错了,也要允许他们申辩。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反之,会他们滋长一种抵触情绪。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耐心地多和孩子沟通吧。
书中还从 “教师需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幽默唤起课堂教学的活力”、“课堂教学需师生互动”、“课堂中需把握好心理激励的契机”等32个章节来阐述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最需要的心理学。一个孩子有所收获的活动一定是个充满激情的互动的过程,书中说到“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充满爱的激情。”如果教学活动中你总是泛泛而谈,那么它就是死水一潭。如果老师充满了激情,用心的投入,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有情感的起伏,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的互动起来。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渊博的,更应该是阳光的、活力的、风趣的、幽默的,在互动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握好心理激励,它可以让课堂互动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0
3:反思与成长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老师,再成功的教学,也会有瑕疵。反思是对自己工作非常有帮助的一件事。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读了书中第四十六章节“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受益匪浅。反思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境界。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育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在今后不断的反思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一本好书,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四篇:杨槐俊同志个人先进事迹
[“七一”表彰材料]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杨槐俊
杨槐俊,男,1985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各项决议,爱岗敬业,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及科研管理工作。兼山西省养鹿协会会长,山西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白色农业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近年来,他本人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6项,地市级课题1项。1)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特殊食药用真菌的收集整理及栽培技术推广,与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合作开展特殊食药用真菌的收集、分离、培养、评价及栽培技术推广。申请专项经费170万元;2)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特殊真菌的收集整理与分离培养及评价利用,12008年—2009年双方通过互访加强彼此项目合作,促进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3)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珍稀食药用菌的采集、加工、选种、栽培及其评估与利用,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珍稀食药用菌的采集、加工、栽培推广,促进两国经济建设;4)国家863重大项目“特殊生物资源替代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是子项目课题负责人,负责山西特殊食药用菌的收集分离培养及评价利用,申请经费28万元;
5)国家经贸委资助项目:中药种植基地及种籽种苗培育,申请经费40万元;6)省经贸委重点项目:中药及动物药创新开发,申请经费8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专家验收; 7)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近3年共申请到专项经费50万元,对我院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添加了部分中药提取设备,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中药“救尔心”滴丸现代化制剂的开发研究,申请经费20万元;9)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山西名优真菌原生态扩繁及菌丝系列产品开发,申请经费8万元;10)省经贸委项目:参芪制剂生产技术的研究,申请经费40万元;
11)省科技厅产业化项目:绿僵菌菌剂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申请经费10万元;12)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甘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申请经费10万元;13)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珍稀食药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开发,申请经费10万元;等等。几年来,共申请到项目经费400余万元,项目涉及中药、中兽药、生物制药、真菌资源开发、保健品开发等领域,带动了全院科研的发展,提升了生命科学的水平和内涵,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同志近5年来,共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1)“中华鹿龟神酒的研究开发”第3名;2)“尼莫地平缓释片”第4名;3)“绿僵菌新菌株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第3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功能性保健酒的开发研究 ”第5名。编写著作2部:《果类植物药用保健功效与开发应用》第1名,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获全国优秀科普著作三等奖;《醋与人类健康》,20万字,第1名,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宣读论文20余篇。2007年3月荣获山西省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7年10月被评选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
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是杨槐俊同志的座右铭。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八日
第五篇:王俊康读后感
读《最美教师张丽莉》有感
坪上乡坪上小学五年级
(一)班王俊康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体会到张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妈妈对孩子一样。那纯洁无私的大爱,并不只体现在救人的一瞬间,这跟张老师和学生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文中写了张老师救人时惊险的一幕,把老师像父母一样的形象树立在广大人民心中,见证了教师高尚的品格。
张老师的高尚行为向世人昭示: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一代,中国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满希望和崇高品格的一代。
如今,张丽莉老师的付出,让我们更加坚信师德之尚在、爱之无私和伟大。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再到最美山村教师马剑霞,他们用实际行动想整个社会证明,热心人常有,好心人常在!
我由张丽莉老师联想到我们的父母,从咿呀学语到迈步走进校门……,孩子的那一点微小进步,不是母亲辛苦付出的结果?凌晨做饭、寒夜缝衣、雨天送伞……,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那一位母亲不是受尽苦累、费尽心血呢?孩子生病,母亲夜以继日守护床前,恨不能把病痛挪到自己身上。哈尔滨有一位女子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她母亲不仅悉心照料,还将自己的血液输给她,每十天一次,终于使她的生命得以延续。
母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就是伟大的祖国。祖国给了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以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为榜样,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无私奉献、报效祖国,为复兴中华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