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五篇

时间:2019-05-15 04:2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

第一篇: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第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1900年)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动物界已经存在教育的观点。他以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水为例,证明教育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并早在人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中认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也就是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它标志着教育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第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尚未有我们今天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学说认为教育起源是遗传性的和先天的,是本能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第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对于教育起源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解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着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76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二、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进行的,教育的内容是非常贫乏的,教育的方法也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成人仪式在原始社会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专门为青少年儿童举行的。

(二)古代教育 1.奴隶教育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欧洲的学校大概是在公元前8至7世纪。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的出现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如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提高使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文字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奴隶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具体体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奴隶主阶级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内容多是以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以满足统治阶级对内对外武力镇压和道德教化的双重需要;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教师担负起教育青少年一代的职责,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具有很高的权威。自此以后,教育的阶级性是一切阶级社会中的重要属性,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也就是教育“由谁领导”和“为谁服务”的问题。第三,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封建教育的特征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封建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在欧洲封建时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世俗封建主的“骑士”,而僧侣封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够忠于教权的“教士”或“牧师”。欧洲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会来控制。

第二,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级性就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官职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欧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

第三,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在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根据这些经典所编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等。在西方,其主要内容就是宗教教义及与之相产的内容,如《圣经》,教父着作,经院哲学家的着作,各种祈祷书、赞美诗、圣诗等。不过,也存在着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内容。例如中国增加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同时在一些中央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机械记忆、背诵、体罚是常用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措施,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非常强调个人的体会和自觉践行。

第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还有私学系统,私学不仅有启

蒙教育,而且还有高等教育。在官学和私学

之外,还有书院和社学。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也创办了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的学校,如教区学校、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以及教会大学。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和专着有:我国的《学记》、颜之

推的《颜氏家训》、韩愈的《师说》和《进学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和黄宗羲的《学校》等等。西方的杰罗姆的《致莱塔的信》、本笃的《本笃规程》、伊西多的《辞源》等。

(三)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应该掌握现代生产和管理的丰富知识,并且要具有敢于吃苦、冒险的精神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时间是1754年,其次是1774年的奥地利,美国是1852年,英国是1870年,日本是1872年,法国是1882年。义务教育的年限也逐渐地从4年延长到6年、7年、8年,到现在最长的达12年。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了完整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制系统。在20世纪中叶之前,仍保留着明显的“双轨制”。所谓“双轨制”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进入劳动市场了。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打破了古代社会道德课程或宗教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了大量的现代科学课程,而且日益把科学课程放在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如古代中国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西方中世纪所说的“牧师代表上帝的旨意”等,都明显地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及****性。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也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既有共同的地方,也存在着质的不同。

共同的地方在于两者都要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建立完备而灵活的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地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提高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等等。

不同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教育目的和教育的社会属性上,具有中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特征有: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在阶级社会里自然是具有阶级性的。不仅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有阶级

性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方面,将教育的领导权从国内外的资产阶级的手中夺回到广大的人民群众手中;另一方面是教育目的的制定上,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因此,当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以后,教育上的重要措施就是改变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目的的性质。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既是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内在要求。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 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应该坚决废除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教育对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但是对精英人才的选择不是根据他们的财产、出身和地位,而是根据他们的才智和志向,并且,精英人才的选拔不应该以牺牲大众教育的质量为代价,应该在提高大众素质的基础上选择精英、培育精英。

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充分的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教育不仅是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而且也是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教师资格网校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2580/

第二篇:【中学教师资格培训】教育学辅导资料

大大大大大

教育学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 多项选择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 和两种教育体系。

A、理想B、道德C、文化D、纪律

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

28、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的"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雅典B、骑士C、教会D、斯巴达

2、教育规律的特点有。A、主观性B、区域性 C、客观性D、稳定性

3、杜威 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学校即社会D、从做中学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阶级性B、原始性 C、全民性D、等级性

5、学生文化的特征。A、过渡性B、自主性 C、非正式性D、互补性

6、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成分。

A、认知成份B、情感成份 C、价值成份D、理想成分

7、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互补性B、自主性 C、能动性D、具有社会实践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9、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是。A、身体发育缓慢B、内心世界的发现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10、教育目的的作用是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

11、我国中学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专业性人才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为社会输运劳动力 D、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12、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A、生产力B、社会政治 C、经济发展D、集体的需求

13、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包括A、体力B、智力C、审美情趣D、思想品德

14、“四有新人”的内容包括大大大大大大大啊啊

15、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A、可能性与可塑性B、能动性与客观性

C、可能性与先天性D、一般性与能动性

16、教师职业的特点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

C、领导者D、示范者

1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良好的语言表达B、教

力D、研究能力

18、新时期师生关系包括A、师道尊严B、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D、民主平等

19、课程文件的层次包括A、课题计划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 20、学制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A、修业年限B、性质C、任务D、入学条件

21、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A、教

长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2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3、在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A、讲述B、问答C、讲演D、讲解

24、备课的基本要求是A、钻研教材B、检查复习

C、制定教学计划D、了解学

25、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有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D、现场教学

26、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A、综合性B、可操作性C、统一性D、灵活性

27、德育的内容包括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

29、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德育的方法是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操行评定法 3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A、平行管理B、阶段管理C、民主管理D、系统管理

3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A、民主的型B、权威的型C、服从的型D、放任的型

32、教育起源的理论A、生物起

论B、心理起源论

C、劳

论D、社会起源论

33、课外活动教育的组织形式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

34、教学中直观手段具体体现在A、实物直观B、教具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35、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A、调查B、研究书面材料C、谈话D、家访

36、教育的阶级性体现在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

会D、现代社会

37、影响人的发展因素A、遗传B、教育C、环境D、主观能动性

38、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与创造性B、滞后性与示范性

C、个体性与无私性D、一般性与特殊性

39、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方式A、直线式B、圆周式C、分支式D、螺旋式

40、品德评价的方式A、奖励B、处罚C、评比D、操行评定

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A.夸

斯B.卢梭C

.洛

克D.裴斯泰洛气

2.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A《学记》.B.《中庸》

C《孟子》.D.《大学》

3.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可夫D.凯洛夫

4.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是()

A.布鲁纳B.杜威C.斯宾塞D.洛克

5.()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洛克《教育漫话》 C.卢梭《爱弥尔》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6.“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

法的创造者是()

A.孔子B.柏拉图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7.在当代,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是()

A.经济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先于经济的发展C.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干

8.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A

.奴

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9.义务教育就是()

A.强迫教育B.小学教育C.大众教育D.中等教育

10.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中,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第A.孔子B.荀子

C.孟子D.老子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

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2.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1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教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13.教育“三个面”向的核心是()

在()

B.进行技术地发明

D.对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运用 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无私性D.示范性 专业素养的是()A

.交

B.研究能力

()

B、整体性、稳定性、迁移性 D、生理适宜、稳定、迁移 38.主张教学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官能,训练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是()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D、实

A、复式教学B、现场教学C、课堂教学D、个别教学

5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检查与批改

51.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B、尊重信任专款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A.进行科学地发现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C.对未知领域地探索C、迁移性、稳定、生理适宜

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25.“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反

育对其身心发展起()26.下面选项中属于教师的学科 A、知行统一原则

力质教育论

39.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和连

C.管理能力A、赫尔巴特B、布鲁纳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

A.面向社会 B.面向未来 C.面向世界 D.面向现代化 14.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环境对其身心发展起()A.制约作用 B.决定作用 C.导向作用 D.促进作用 15."不凌节而施"反映了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7.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儿童发展的()A.外部动力 B.内部动力 C.内外动力 D.外在压力 18.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B.三科、四学C.六艺D.七艺19()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0.”儿童中心主义”教学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1.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亚里斯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

C.欧文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D.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教育思想 22.马克思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知识与能力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

D.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8.()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习的培养:

A.基础型B.拓展型C.研究型D.实践型 29.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B.工具型、知识型、技能型C.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D.工具型、技能型、实践型 30.()课程是一级课程A.学校B.国家C.地方D.基础

31.()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A.社会、知识和教育制度B.政治、经济和生产力水平C.社会、知识和儿童D.社会、生产力和教育制度 33.()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34.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___的研究,对__的研究,对___的研究。A.社会、学生、学科B.社会、教育目的、教学目标C.社会、学生、教学目标D.学生、学科、教学目的 35.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哪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义务性、普遍性

B.基础型、普遍性、义务性C.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D.义务性、基础性、强制性 36.()又称学科课程标准.A.教学计划B.教科书C.教学大纲D.教学目的37.安排课程表应遵循以下原则

C、布卢姆D、杜威 40.()是学校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

C、教育方式D、各科教学

41、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4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战课

43.《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45.“拔苗助长”违背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讲的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

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7.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为()A、讲解B、讲读C、讲述D、讲演

48.()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

49.教学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教育相结合原则

5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最基本的方法是()

A、奖惩 B、实际锻炼 C、说服教育 D、榜样模式

5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为()A、政治教育B、班主任工作

C、各项活动D、教学工作

5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就违背了()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56.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

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得到的认识 5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

5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B.开展了班级活动C.形成了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60.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切忌()A、学生在场B、打听家长教育方法

C、向家长告状D、介绍学生在校表现

61.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叫()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

大大大大大

D、目标管理

62.我国颁布并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D、壬戌学制

6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说的教师劳动的()也存在于动物世界,如大猫教小猫捕老鼠。(×)

6、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

7、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8、等级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

29、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两部分。(×)3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课。(×)

3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32、教师的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定。(√)

55、落后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

56、游戏是体育的内容之一。(√)

57、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5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制C、壬子丑学制动。(√)

A、复杂性B、示范性主要特点(×)

C、间接性D、创造性64.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D、意识形态

6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矛盾B、教育者与品德内容方法的矛盾C、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6.“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布鲁纳C、皮亚杰D、布鲁姆 6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

68.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9.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全民性B、阶级性C、等级性D、永恒性 70、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

A、家长B、教师C、社会D、个体内在矛盾

第三部分 判断题

1、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2、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3、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说明教育学可是不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4、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一条规律。(√)

5、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

大大大大大大大啊啊

9、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教育的本质。(√)

10、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性(√)

11、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的年龄特征。(×)

1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13、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4、学校教育才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动力和源泉。(×)

15、只要教育相同,年轻一代就能发展一致。(×)

16、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17、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

18、要想发展教育,必须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

1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意指教育是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之外的现象。(×)

20、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

21、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普遍应实行党支部负责制。(×)

22、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又是育才之本。所以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23、我国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不具有全面性。(×)

24、社会主义教育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一致。(×)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6、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确立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奠定了学科理论基础。(√)

27、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为其他各由提供理论依据。(×)

28、改革教育体制和劳动人士制度,必须实行“先就业,后培训”

之一。(√)

33、教学计划就是教师写的课时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3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颁布的,对其他某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35、教学就是智育。(×)

36、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37、技巧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就成为技能。(×)

38、技能、技巧都是智力的具体体现。(×)

39、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40、古人云:“多学近乎之”,“无知即无能”都说明只要人知道的越多,智能就越高。(×)

41、知识的巩固程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必要条件。(√)

42、教学相长意指教师应不提高教育水平。(×)

43、教学过程就是传播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4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的作用。(√)

4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上课时采取的方法。(×)

46、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47、讨论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48、实验法的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手脑并用,独立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9、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50、班级授课制就是课堂教学。(?)

51、家庭作业是教师不应给予学生的负担。(×)

52、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53、榜样的方法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54、惩罚就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

课间操。(×)

59、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6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简 答 题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提示: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简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答案提示: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②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③信息技术与教育。)

4、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提示: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答案提示: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教育;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②人朝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

约;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5、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

二、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

(三)当前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适应名的决策,是国际社会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对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正确反映。]

业化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

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8、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什么?(答案提示: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胳;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提示: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发展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③教育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④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2、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是什么?(答案提示: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13、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14、怎样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答案提示:①按教材的系统性

⑤气氛热烈。)

16、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③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1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18、运用陶冶教育法应注意那些要求?

(答案提示: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明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19、班主任怎样组织培养班集体?(答案提示: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述题

一、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提示: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能够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发展的一般规律

[ 参考答案:

1、青少年的身心

发展具有顺序性,就决定了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2、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不能一刀切,同时要做好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横性,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好“关键期”和“火候”。

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既要注意一般性,又要注意特殊性;

5、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在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 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论

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但是,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所以要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

四、试论素质教育的内涵[答案提示: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五、试述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答案提示:

(一)教师的学科专

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六、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答案提示:

(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二)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四)形势教育论的错误分析;

(五)实质教育论的错误分析。

(六)总结。]

七、试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评析“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动心主义”。[答案提示: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论阐述;

(二)学生能动性的理论阐述;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论述;

(四)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主义的错误分析;]

八、试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要点提示:

(一)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贯彻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九、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答案提示:

(一)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阐述;

(二)知、情、意、行的关系及其发展。]

十、试述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提示:

(一)说服教育法的含义;

(二)明确目的性;

(三)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四)注意抓住时机;

(五)以诚待人]

第三篇:怀远师范中等职业教育2014年工作总结

怀远师范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于2011年秋季恢复招生,招生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注和指导下,形势一片大好,现在校班级数23个,学生数1200多人。我校在今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部门工作重心和发展目标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为推手,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为纽带,经过一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现将本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主要工作

(一)2014年招生宣传工作

我校对2014年招生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总结以往招生工作的经验教训,早下手,早布置,成立了由校长杨连珍同志任组长、副校长蒲卫东同志任副组长的招生宣传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招生宣传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6个招生小组到各区、县及乡镇进行招生宣传,尤其是加大初中生源丰富的怀远、蚌埠禹会区的宣传力度,宣传效果较好。

2、多种举措并行,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手段、形式,如在市教育局制作并印刷面向全市初中生的《2014年蚌埠市中职学校招生学校简章》,利用市县教育网络进行招生信息宣传,让学生家长进一步了解我校,为今后招生工作拓宽了思路和办法。同时,还注意充分借助怀远县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交流平台的资源、利用学校网站、发布招生宣传信息,散发招生简章,制作宣传板宣传中职国家免学费、助学金政策等形式,在学校广大师生中积极展开各种招生宣传活动,全力完成省教育厅下达我校的中职招生指标。

3、全体职工,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坚守工作岗位,全力接待家长、学生咨询和2014年秋季报名咨询工作。经过上下齐努力,学校在2014年秋季共招生448人,比去年招生人数增加60人,基本完成省教育厅分配给我校的450人指标,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生源基础。

(二)2013年学籍、资助工作

2014年,我校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资助中心文件精神,努力做好学生学籍、资助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学生学籍注册和助学金、免学费和校内资助等资助工作。

1、按时认真完成2014年的学籍注册工作。为确保2014年秋季新生学籍注册工作的正常开展,经培训和系统学习,我校安排1名同志管理中职校学籍系统、中职专业申报系统、招生系统。2014年秋季共注册新生448人,经与学籍重复查询,有4人未通过,经过多方努力协调,现仍有1位学生未通过。对于1位学生未通过的情况,我校都及时在国家学籍系统上提出申诉,同时,报送市教育局职教科,积极协调,争取尽快落实该学生的学籍问题。

2、认真做好免学费宣传和上报工作,做好国家助学金报批和公示工作。按照安徽省相关政策,我省中职自2012年秋季实行三年免学费,我校利用招生展板和部门网站在校内外做好这一惠民政策的宣传,新生入学后,按照要求,按时保质的做好了免学费上报工作,2014年春季共1035人享受免学费,2014年秋季共有1115名学生享受免学费。

在做好免学费上报工作的同时,我们为了确保国家助学金准确无误的能够补贴学生,在新生入校后就按照上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的要求办理了中国邮政中职资助卡,并上传到学籍系统,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2014年春、秋季中职国家助学金评定和公示工作,由于资助工作和学籍工作密切相关,学籍管理员和资助管理员相互协调沟通,为学籍重复人员尽快取得学籍,向教育局打报告,说明情况,确保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的所有学生都能享受这一政策,同时,在助学金审核中,一是确保农村学生完全享受,二是在城市户口的学生中,遴选贫困生或者品行兼优者享受这一惠民政策,2014年春季99人享受国家助学金,2014年秋季共有119人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予以公示,接受广泛监督。

同时,我们做好每月的学籍异动的正常处理,学籍管理员和资助信息管理员保持联系,清查退学(休学)人员的学籍处理联单,认真做好系统维护工作。每月初清查学生人数,做好助学金人数变动工作,20日准确上报免学费和助学金人数及资助进展表。

3、积极落实校内资助。2014年春季,我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资金94000元用于校内资助,分别以奖学金、特困补助、减免学费、生活困难补助等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同时,我们还按照要求,予以公示,积极接受校内外监督。

(三)完善落实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抓机构建设,完善人员配置,培训师资。

1、进一步完善落实学校制度建设并制度上墙。我校是新成立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亟需完善,为了规范和管理学生,我们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教室管理、自习管理、寝室管理制度、处分条例、学籍登记、考试制度等,初步形成了管理学校和学生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度上墙。

2、抓内部机构架构,完善人员配置。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明确分工,教学、学生管理、后勤和资助、学籍工作均基本明确,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人员问题得到改善。

3、派遣教师到外地不断取经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2014年我校共派出60多人次参加各种专题培训。

(四)抓教学和考试等常规工作

1、为检验教学效果,学校主持召开了专题教务工作会,校长参会,加强教学监控。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听取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掌握教师的真实上课情况和学生近况。

2、抓学生监控体系的构建,每班由学习委员监控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由系部进行协调处理。

3、完成2013——2014学第二学期、2014——2015学第一学期教学任务书、教材征订和教学任务、考试工作。

4、完成了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和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见习活动。上述活动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实习见习方案、展开动员大会,提升工作效果。积极与一线幼儿园签订实训协议,为师生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和可行性分析。明年开学将及时召开实习、见习工作总结会。

(五)学生管理工作

1、班主任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侧重点,及时辅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生活活泼,寓意深刻的主题班会。组织新生学习学生处罚条例、学生礼仪、食堂就餐、就寝、节假日放假、走读生管理等文件。

2、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开展2014年春季趣味运动会、中秋晚会、首届师范学校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义务奉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3、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放映励志短片。在开学后,邀请了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讲座。

4、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对于本学期违纪学生进行了相应处理,下发文件(校发【2014】29号,要求班主任做好相关材料的搜集和归档。

5、进入冬季,检查督促后勤管理人员加大查寝力度,进行寝室卫生检查暨隐患排查活动,完善了后勤管理人员和制度建设。

6、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充分发挥群团功能,开张各类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六)做好2014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 1、2014年4月—5月,组织375名应届毕业生到一线幼儿园实习,原则上根据生源地就近选择,双向选择,深入一线幼儿园进行保教实习。

2、学校成立了有副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实习工作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实习跟踪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在实习中的实际困难,5月中旬375名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3、2014年6月20日,在学校礼堂召开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来自在省内外70多家用人单位到会议现场观看了毕业生汇报表演;演出结束后,毕业生带着个人推荐材料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会场气氛异常热烈。

4、应届毕业生参加2014年蚌埠市蚌山区、龙子湖区、高新区、怀远县、固镇县等县区新教师入编考试,有79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怀远县幼儿教师编制,3名同学考入市机关二幼、4名同学考取高新区公立幼儿园。

(七)创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工作 1、2014年4月,我校申请创建安徽省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政府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成立了县政府县长潘明生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

2、围绕创建工作,学校上下一心,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加班加点逐条逐项准备材料,形成了以创建工作带动学校全面工作的新局面。3、2014年11月18日,省教育厅教育评估中心专家组一行到我校进行现场评估,市教育局、怀远县政府、怀远县教育局等领导陪同,专家组通过现场观察、查看资料等形式对我校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束后,反馈信息比较理想。

(八)学生获得各种荣誉 1、2011级、2012级、2013级共有8名学生获得省级“德能双优”荣誉称号。2、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8)班同学韩艳红获得省级资助励志成才典型学生代表、受到省教育厅嘉奖。

3、我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彭超悦、王雅丽等在2013中职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获得蚌埠市一等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专业课师资力量薄弱,目前专业课任课教师多为近年招聘和调入的新教师,管理和教学监控存在不少困难。对如何结合我校目前教学和师资实际,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研讨和教研活动仍是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基础水平差,学习习惯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气氛不够浓厚,纪律意识差,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三)实训平台建设。有待于和一线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合作力度,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体验学与教的联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学校校园面积较小,专业建设单一,专业设置量小,形不成拳头效益。

(五)在学籍、资助管理及日常管理上还存在若干问题,如:学籍和资助管理员业务程序不熟悉、档案管理不规范等。

三、2015年工作设想

(一)继续完善常规制度,提升管理质量。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教学管理,抓教风和学风,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加快多功能教学楼建设进度,完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功能教室,如:琴房、画室、语音室等建设。

(四)加快建设实训合作,为师生提供实训平台,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奠定坚实基础。

(五)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是根本,专业是基础。在今年精心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年准备积极申报学前教育分支专业,增加专业建设内涵,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招生宣传工作,努力扩大招生规模。

(六)积极报请县编办同意,为我校增加编制名额,招聘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促进学校建设的专业化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充实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奠定坚实的人才和队伍基础。明年准备选派部分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课程培训,提高现有教师工作技能和素质。

(七)尽快熟悉和固定学籍、资助和档案管理工作,尽量固定以上岗位,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八)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艺术,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其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作为中职学校的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坚信,有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依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和环境,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一定会不断稳步推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14年12月5日

第四篇:中等教育学2012复习资料(选择题)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选择题)

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A)2.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5.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6.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7.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9.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10.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1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12.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13.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14.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15.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1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1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18.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1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2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2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22.“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23.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2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2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26.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28.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29.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30.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31.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32.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 D 名誉权决定的(B)33.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C)3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A)3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B)3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C)37.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A)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D)39.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B)4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

B工具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社会中心课程(B)4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C)42.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43.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D)44.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C)

45.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D)46.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C)47.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B)48.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C)49.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C)50.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D)5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B)5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D)

53.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C)5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A)

5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D)56.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B)57.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B)58.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C)5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 效度(D)60.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A)61.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D)

62.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D)63.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C)6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A)65.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C)

66.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A)6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D)

6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6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D)7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A)71.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B)7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D)7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C)

7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A)

7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C)

76.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D)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学学习指南

《幼儿教育学》学习指南

课程性质与任务

幼儿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内容之一,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及其一般教学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学前教育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培养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本课程教学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活动的实训。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爱岗,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具备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热爱和尊重幼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明确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3、了解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历程;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任务、原则。理解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能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课程的实施。

4、了解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掌握现代的、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方法、手段,能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评价。

5、了解幼儿游戏的重要意义,能组织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作用和原则,能为幼儿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6、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了解家庭、社会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7、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进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对幼儿各种游戏进行分类指导。

8、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几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论指导实践,评价分析教育保育中的得与失。

9、培养学生观察儿童的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及随机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方法与重难点

学习方法

1、认真阅读教材,多收集与幼儿教育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2、利用见习实习进行观摩学习,模拟幼儿园教学,进行幼儿活动、幼儿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的能力。

3、制订学习计划,加强自学,多观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后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注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重点、难点

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中外著名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理解和运用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建立幼儿全面发展观念,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方法和手段,能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和节日、娱乐、劳动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指导策略;掌握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等。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分社会生活中哪些是教育活动,广义狭义的教育指什么。

2、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作用和任务。

3、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幼儿教育学。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育和幼儿教育概念,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三、学习要点:

(一)教育、幼儿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学、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三)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幼儿教育、中国近代幼儿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2、掌握中外著名教育家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相关法规。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掌握中外著名教育家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三、学习要点:

(一)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2、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思想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教学基本理论。

2、卢梭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基本原则。

3、裴斯泰洛奇的教育观和教育内容。

4、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5、杜威的教育思想

6、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7、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8、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三)新中国后幼儿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八大原则;

3、能运用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八大教育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

三、学习要点: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表述。

3、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4、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5、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第四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意

义,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

3、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难点:

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要点: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2、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内容中五大领域的内容与要求。

3、幼儿园实施五大领域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第五章 教师和幼儿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的本质属性、年龄特征,掌握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了解儿童观的演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3、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职业特征,掌握教师的职业角色和素质结构要求。4、理解师幼关系发展的类型,掌握理想师幼儿关系建立的途径。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幼儿的本质属性、年龄特征和响幼儿发展的因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2、掌握教师的职业角色和素质结构要求。

难点:、教师的职业角色和素质结构要求。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解。、掌握教师与幼儿关系建立的途径。

三、学习要点:

1、幼儿的本质属性。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儿童观演变的历史以及科学的儿童观的内涵。

4、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5、正确认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2、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 织与指导方式。

4、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义、范围和内容、原则,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3、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4、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点 难点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

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和途径

三、学习要点: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要素、特点。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组织类型。

4、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和途径。

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6、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点。

7、典型课程方案介绍。

第七章

幼儿园环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环境的作用。2.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3.正确运用环境对幼儿施加正面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难点

如何利用创设好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产生教育作用。

三、学习要点:

1、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第八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掌握教学手段和方法。

2、设计和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学会评价教学活动。

3、能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掌握教学手段和方法。

难点

学会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学会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对教 学活动进行反思。

三、学习要点:

1、幼儿园教学的概念、内涵。

2、幼儿园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

第九章 游戏活动

一、学习目标1、2、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类型、特点及教育作用。掌握指导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

3、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理解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幼儿园游戏中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方法。

2、懂得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各方面的影响作用。

难点

理解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三、学习要点:

1、幼儿游戏的特点。

2、游戏指导的基本要求。

3、各类游戏的指导要点。

4、幼儿玩具的选择、管理和使用要求。

第十章 区域活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应用区域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2、能正确组织指导区域活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组织指导区域活动

三、学习要点

1、区域活动的内涵、特点、价值。

2、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3、区域活动的设计。

4、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第十一章 日常生活活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内容及要求。

2、能组织与指导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3、了解幼儿园劳动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4、了解幼儿园娱乐、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能设计、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

三、学习要点:

能设计、1、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和功能。

2、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指导。

3、自由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4、幼儿园其他形式活动内容、要求、指导。

第十二章

幼儿园与小学、家庭、社区的关系的衔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三、学习要点:

1、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新问题。

2、幼儿园为儿童入小学所要做的准备。

3、家庭教育的意义。

4、幼儿园家长工作。

5、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作业和考核方法

作业:分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两类。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和需要及时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有课堂作供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要按照要求完成本门课程规定的作业。

考核方法:

1、考试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

2、理论考试成绩占70%,技能测试占30%。理论考试为闭卷式的方式,技能测试以操作、模拟或口述的方式进行展示,两种相加则为总分。

下载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学(中等师范)辅导资料:第一章教育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辅导资料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辅导资料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第一个学习内容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学习也将奠定孩子今后语文学习生涯的基础。很多家长对小孩子的拼音学习也十分重视,这里......

    2014年春东北师范学前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学》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陈鹤琴: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1923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活教育”理论的......

    2011年非师范专业教育学复习提纲

    2011年非师范专业《教育学》复习提纲 1、 绪论 教育学产生和形成的几个阶段;《学记》的思想和地位;赫尔巴特及著作;夸美纽斯及著作;杜威的思想;前苏联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家......

    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

    中国特级教师高考报考方法指导〈专业报考版〉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

    非师范教育学复习大纲范文合集

    非师范教育学(本科)复习大纲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识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学记,昆体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终身教育理论)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

    沈阳师范616教育学基础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16 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适用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中等职业学校三生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三生教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目录一、教材内容与编写特点二、教学组织与安排三、主要教学建议一、教材内容与编写特点(一)教材编写体例与意图主题名称:共20 个......

    小学教育学

    教育目的存在问题:思维定势,信息饱和,从众心理,过于严谨.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重视学校教育的研究改革适应时代要求 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 特殊 长期 创造 教师职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