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空气》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4: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空气》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空气》说课稿》。

第一篇:《认识空气》说课稿

《认识空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小学科学教师XXX,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六个活动《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说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证实空气也像水一样占据空间。

二、说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在前几个活动的学习之后,学生对空气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学会设计实验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科学知识目标:

能意识到空气像水一样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五、说教学方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趣法——本课中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让学生在一个个的问题情境中从猜想——观察——发现——提出问题——验证猜想的活动中获得对问题的解决。

2.实验教学法——我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还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加强了科学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无穷乐趣,感知科学概念。

六、说实验材料:需要用到自制塑料杯、纸、注射器、漏斗、水槽、抹布、组合实验材料等实验材料。

七、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三活动一讨论 活动一:空气在哪里?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用间接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认识到空气这种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活动二:“捕捉”空气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起来,然后充分运用感官去感觉空气,使学生对空气形成多方面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感觉描述出来,通过描述,学生头脑中的空气会由零散的表象向概念化的方向发展。活动三:转移空气。

通过本活动,学生可以清楚观察到:气泡的上升和杯子水面的下降,领悟到空气是能够的转移,进而进一步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学生在实验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

八:说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一:空气在哪里?

(一)导入:

上课伊始,我首先把一个纸团放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底部,把塑料杯快速倒扣在水槽中。请同学们猜一猜纸团会不会湿?

对于“纸团会不会湿”这一问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不同的判断,有的学生说纸团会湿,有的说不会湿。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开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出示实验提示:(幻灯片)

1、纸团要紧贴杯底。

2、杯子竖直倒扣入水槽中,再竖直拿来出。

3、用抹布把杯子内壁擦干。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观察到纸杯中没有进入水,纸团没有湿。这一实验现象激发起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为什么纸团没有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他们理解到:纸团之所以没湿,是因为水没有进到杯中,水为什么进不到杯子的空间呢,可能是因为空气占据着塑料杯的空间,水进入不了杯子。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活动二:“捕捉”空气

(二)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当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我提出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让杯中的纸变湿?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纸变湿,水就得进入杯中,水要进入杯中,空气就的出来,那你有几种方法能让杯中的空气跑出来呢?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很高。他们在小组中积极讨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有在杯底打眼的、有把杯子的底去掉的、有把杯口直接倾斜的、有用注射器抽出杯中空气的、还有的同学说不把杯子放到水槽底的。最后请各组代表把本组实验方案与全班同学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分享其他成员的成果。

教学中我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

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学生动手实验。这时提出实验要求:(幻灯片)

1、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

2、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和实验材料。

3、填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结果:有气泡从水里跑出来,说明空气让出了杯子的空间,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纸团湿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更深的认识。活动三:转移空气。

通过本活动,学生可以清楚观察到:气泡的上升和杯子水面的下降,领悟到空气是能够的转移,进而进一步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学生在实验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

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

经过前面的一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空气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占据一定的空间。

(三)巩固练习——提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就一个简单实验得出结论,显然事实是不充分的,为此,我又为学生提供三个实验。(出示图片)

实验一:把一个盛满水和一个空着的塑料杯,扣入水槽中,把空杯口在盛水的杯子下倾斜。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发现两个杯中的物质互换位置。说明:这是因为空气比水轻,空气跑出占据水的空间,而水占据了空气的空间。

实验二: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往漏斗里倒水,发现水不能进到瓶子里。说明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把塞子松一松,水流进瓶子里去了。说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

实验三:把一个气球放入瓶子里,气球嘴与瓶口密封,向气球吹气,气球吹不大;让学生想办法让瓶内气球吹起来。学生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一个,两个或三个实验。有的学生有困难我就和他们一起完成。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现象,归纳、概括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

科学课教学强调动手,更强调动脑。没有动脑的活动,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只有动脑的活动才是真正的科学活动。因此教学中我时刻牢记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比如采取问题引领、留下空白等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和兴奋之中。

(四)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同学们你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吗?教师出示酱油壶有口和嘴、太阳能有上和下两个水管、油桶有两个口、暖气阀放气后暖气就热的现象的图片。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便捷”。

(五)布置作业:

最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用一个杯子到教室外去装一杯外面的空气进来。一定要确保这个杯子里空间是被教室外的空气完全占据。此活动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课是一节实验课,实验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了解“空气在哪里?”;通过“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过程,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观察、推理、实验的能力。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不成熟的做法,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谢谢。

九、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第二篇:《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

《空气》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中的第一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一节。是继第一章生殖第二章消化之后对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也是学习本章后两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基础。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之一就是增进人类的健康.本节课也是学习生物学的要实现的终极目标之一“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水平);

2、概述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水平);

上述第二个要求,既可以让学生明确呼吸作用的含义,又可以使学生在弄清呼吸作用的意义、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学好本章知识技能的兴趣和动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资料分析,想象并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实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息息相关。

四、教学方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交流、讨论。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教师提问: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

2、如果你捏鼻子,闭嘴,有什么感受?(学生实际体验,通过思考,描述感觉,回答问题。)

推进新课 板书: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人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首先,我们来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板书: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请看书43页图Ⅳ-25,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呼吸道。

请学生谈谈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板书:二、呼吸道的作用)

请阅读44页资料分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寻找答案。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演示图片:气管呈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学生讨论得出:骨与软骨作支架,使整个呼吸道畅通。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

情景:在冬天张大嘴巴呼吸和用鼻呼吸感觉有什么不同?

演示图片:鼻黏膜

用鼻呼吸,黏液能湿润空气,鼻毛能清洁空气。鼻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可见,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演示图片:北欧人和赤道人的鼻子。提问:北欧人鼻子的特点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人类在长期的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点。

3.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

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等。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

4.痰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演示:气管壁纵切图

痰中含大量的病原体,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日咳以及白喉等都可以通过痰来传播。痰干燥后,其中的细菌就会随灰尘漂浮到空气中。结合SARS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功能?

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功能:气体进出的通道,并对进入体内的空气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板书:三、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教师出示“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引导学生叙述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

学生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形成“食不言”的正确观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学生多人站起来发言,互相补充,比较完整的进行了小结。

巩固练习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 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 )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 )。

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其 、、。

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

板书设计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

2、肺

二、呼吸道的作用:

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三、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布置作业 P46 第1、2.

总体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生物”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以诗一般的结束语,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空气》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红磷。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新课导入]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

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

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

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再描述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学生进行实验,对实验的现象加以描述,并做出结论。

意图及目的:以有关空气的故事或有关空气的趣味实验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设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

二、【实验探究2】空气的组成

主题设置: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

收集证据,设计实验:

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

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③将木条先放在一瓶氧气中燃烧,再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到一瓶空气中;

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

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

⑥展示一星期前放置暴露空气中的石灰水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1、通过对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你有何感想?

2、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3、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无不足?

开拓视野:稀有气体的发现史。

获得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

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

学生自主学习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所表现的科学态度

2.了解拉瓦锡得出的“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体会其实验原理

3.了解空气中还有各种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认识拉瓦锡的结论中的不足

意图及目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搜集证据的能力, 学会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 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

【实验探究3】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主题设置: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常识,空气中还有其他的成分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

设计方案:利用拉瓦锡的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

思维迁移:仿照此实验,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

【实验探究3】: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如上图)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并将集气瓶内水以上的部分分为五等分,做好记号。

3.向燃烧匙中加入稍过量的红磷,关闭弹簧夹后,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4.提示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5.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由学生观察现象。

6.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集气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水进入到一定高度后,能否继续上升,不能继续上升又说明了什么?

7.用燃者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水为何进入集气瓶内,可先提一个问题:滴管怎么吸取液体呢?如何吸取更多的液体? 学生讨论如何吸取

【学生思考】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并报告讨论结果。

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热量,并有大量白烟,最终燃烧停止。

学生观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约占红磷燃烧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

意图及目的: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友谊和凝聚力

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形成结论:

a.由于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人造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瓶中。而且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中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反思:做这个实验时如果进入的水达不到1/5,是什么原因呢?红磷的量为什么要过量?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拓展与运用: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还有何不足?红磷可否用蜡烛、木炭、硫等其他物质代替?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

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学生讨论后得出:上述体积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

意图及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

拓展反馈 : 作业设计

1、思考题: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要求?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

意图及目的: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 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 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空气

一、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的组成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1《空气》。本课题为一个课时,内容包括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三部分。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拉瓦锡实验得出空气组成为氧气和氮气,进而通过磷的燃烧实验验证并由此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第二部分通过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应用来体会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由前两部分内容学习引出第三部分内容保护空气。这一课题是中学生接触化学学科后第一个比较深入的课题你,是入门课题。本课题也为以后学习氧气及其制备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化学课标中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制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有: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组成并对空气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加强合作、表达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为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并且本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可以说补存在特别难的教学点,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空气组成成分实验探究上。

二、说教法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以空气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因此,我选择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分析、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参与、感兴趣的状态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对于保护空气的教学,让学生从日常事例中分析总结后,采用讨论总结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由于学生还没有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在教学概念是不宜扩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心问题、用途,应予以鼓励表扬。

三、说学法

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与小学课自然课中知识有联系,

因此很容易引起兴趣,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在课前对崇左空气质量做调查,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依据有所了解。

2、指导学生理解拉瓦锡实验的方法、原理及结论。

3、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来验证结论,从中指导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其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对课本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讨论、总结,让学生自主建构几种气体的应用及原因,得出几种气体的性质,从现象到本质去了解新知识,初步体验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原则。

5、指导学生对身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认识来提高学生环保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我让学生对课前对崇左空气质量的调查结果分享,引出空气的话题,并由此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通过“在大家做活动的时候喜欢在室内还是在室外?为什么?”提问,学生回答,引出空气的宝贵,再提出“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科学家又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呢?我们能否模仿科学家进行验证呢?”这些疑问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在学生产生疑问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时候,我把拉瓦锡实验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快速领悟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方法。此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得出用燃烧法来模仿验证,并现场来做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而且详细介绍实验用品及步骤,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的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快速掌握前人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及成果,做实验是使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做完实验后,我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及发现问题进行讨论,由此完成本课题第一个教学内容。接着由空气组成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在学习概念之后,我设计了随堂练习,这样设计让学生充分理解、记忆并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达到深化知识的效果。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接着提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又这样的用途?”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可以得出答案,此时我要补充的是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让学生自主建构几种气体的性质用途,由此达到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

保护空气:由讨论“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大气污染的现象?大气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为保护大气,你能做些什么?”几大问题过度到第三部分内容,先指导学生分析图2—8(大气污染),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更有目的性、方向性,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全面、更清晰。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叙述大气污染的方式和治理方法,此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进友谊。并通过提问“你能为保护大气做些什么?”提高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的教学。

结课:我通过鼓励学生对课前的调查结果以图片、论文等形式展现,并在网上做交流,使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并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提问为结尾,引发学生对本课题知识进行总结,使知识更系统化。

五、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多,所以我将空气组成以示意图展示,而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及原因用表格展示,并将混合物、纯净物概念书写出来,用化学符号列举纯净物,为以后学习元素符号打下基础。最后对空气污染及其防治也用表格形式展现,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知识一目了然!

对于《空气》的说课就到这里,希望各位老师指导指正!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三)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

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

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内容应以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5、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

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空气》说课稿3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六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本活动是在学生认识空气和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奠定基础。

二、动画导入,提出问题

在活动伊始,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的形式引入。这样导入,适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从而使“占据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同时也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幻想和好奇心的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从而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再缓缓将杯子垂直移出水面,通过观察纸巾没有湿,来证明空气占据了空间。我认为该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空气不可见,原实验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空气的流动。

(2)、如果实验时杯子不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3)、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小心把纸团打湿,从而影响结论的产生,同时,实验桌上散落着一个个湿纸团,既浪费材料,又不够卫生。

(4)、实验操作时,学生不小心会把衣袖弄湿。

因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四、实验改进

1、实验材料:

水槽、瓶盖上有小孔的无底塑料瓶、乒乓球、水、橡皮泥

2、实验要求:

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吗?看谁能想到更多不同的办法?分组先讨论,然后再做实验。

3、实验展示:

方法一:

(1)、用橡皮泥堵住小孔,把塑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也随着被压入水中,停留在水槽底部,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就进不去了。

(2)、拿开橡皮泥,空气从小孔中跑出来,水占据了空气原来的空间,乒乓球也跟着慢慢上升。堵住小孔,乒乓球停止上升,拿开橡皮泥,乒乓球又继续上升。这就说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方法二:

用拧瓶盖的方法,让瓶内的空气一点点跑出来,也能使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从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方法三:

将瓶盖取下来,用嘴往瓶子里吹空气,也能让乒乓球停留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吹入的空气把水赶走,乒乓球随着下降,停止吹气,水进入瓶内,乒乓球跟着上升。如果吸瓶内的空气,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吸气时,瓶内的空气跑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不仅要占据瓶子里的空间,还会占据我们人体内的空间,空气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进而深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效果:

(1)、以上实验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被替换的现象非常明显。

(2)、这些实验变静为动,直观易懂,更加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学生不会把手甚至衣袖弄湿,操作简单又卫生。

(4)、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五、演示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我又增加了一组演示实验。

1、实验原理: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实验器材:

烧杯、漏斗、双孔橡胶塞、集气瓶、弯玻璃管、乳胶管、夹子、水槽、气球、红墨水适量

3、实验装置平面图:

实验一 实验二

在实验装置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密封效果。同时因为装置中,玻璃器皿多,学生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

4、实验过程:

实验一:

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这样一个瓶中装满水,再通过漏斗向里面注水,漏斗中的水肯定不能再流进瓶中,因为已经有水占据了瓶中的空间。

实验二:

5、实验效果:

(1)、增加的实验,把无形、无色的空气变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一种物质,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了生动直观的实验效果。

(2)、该实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了占据空间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

(3)、实验简单,方便教师反复操作演示,有利于学生多次观察实验。

(4)、该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严谨。

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我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小魔术—烛火潜水(演示)。

六、烛火潜水

七、拓展延伸

课后探究活动:用什么办法能吹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空气》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的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吻合。《纲要》中还强调了选材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空气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无处不在,是幼儿所熟悉的,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要怎样才能让空气泡泡现形呢,这又让幼儿感到一定的新鲜感,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培养目标,我选择了《会现形的空气泡泡》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实验,通过海绵、塑料瓶、泡沫板这些材料来寻找空气泡泡,并且尝试填写记录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设计的终点。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原则,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了解空气泡泡的存在,知道空气泡泡在水中现形的原因。

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通过挤压物体的方式让空气泡泡在水中现形。

首先引导幼儿挤压海绵,知道海绵中含有空气泡泡。再示范在水中挤压海绵时,能让空气泡泡现形。然后换其他的材料让幼儿尝试。各个环节逐步递进,一步步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知道空气的存在

物质准备:每人一块小海绵、一块泡沫板、一张记录表,塑料瓶若干,水桶若干,一张大记录表

根据活动内容,准备幼儿动手实验时所需要的材料。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合作”、“引导”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引导发现法: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法,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小班幼儿还不能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耐心的引导、鼓励,尽可能的让幼儿表达清楚。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观察法:孩子对需要动手操作的实验是感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老师是怎样动手实验的。自己操作实验时,又出现了什么,得到什么结论。比如在水中挤压泡沫板时,观察用手挤压泡沫板,是否会有空气泡泡出现。

动手操作法:小班幼儿好奇心重,什么东西都想要碰一下。这次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藏在海绵、泡沫板中的空气泡泡。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喜欢科学活动,也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幼儿间的讨论的形式能给幼儿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拿出海绵,让孩子观察蓬松海绵里的空隙,并请孩子说一说,海绵的空隙像什么。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海绵,海绵里有有许多洞洞,我们来看看这些洞洞像什么?”

教师:“有一种泡泡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名字叫做空气泡泡,老师知道空气泡泡它喜欢躲在海绵里,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块海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泡泡。”

导入环节开门见山,直接拿出需要观察的物品,进入正题。

(二)引导幼儿发现海绵中的空气泡泡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一块海绵,引导孩子用手捏海绵,观察空气泡泡被压缩的情形,请孩子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让孩子了解:

(1)蓬松的海绵里有空气泡泡。

(2)压缩时,空气泡泡被挤压,所以被压的地方会凹下去。

(3)放开手时,空气泡泡会恢复原状,外形又平复回来。

该环节引导幼儿观察海绵中存在的空气泡泡,知道海绵被挤压凹下去是因为空气被挤压,而松手后海绵会恢复原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

(三)小实验:空气泡泡在水中现形

(1)介绍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除了带来了一块海绵,还带了一个空瓶子,一块泡沫板,一张大记录表。”

(2)教师讲解示范:“空气泡泡在平时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在水里的时候会现形,怎么让它现形呢,老师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我们把海绵放进水里用手用力挤压它,看看空气泡泡会不会被挤出来,老师看到空气泡泡从海绵里跑出来啦!”(教师边说边做)“刚才老师把躲在海绵中的空气泡泡成功地挤到水中,老师就在记录表上打个钩钩。”

教师:“空气泡泡还喜欢住在空瓶子里,等会大家去试一试能不能把空气泡泡给挤出来。把瓶口朝下浸入水中,用手用力挤一挤、捏一捏瓶子,看看空气泡泡会不会跑出来(强调瓶口朝下)。大家再用同样的方法,把泡沫板浸入水中挤一挤,看看能不能挤出泡泡,回来要告诉老师你们的答案。”

(3)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操作并完成记录表,教师巡回指导。

这个环节中,教师讲述实验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对幼儿来说,操作过程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教师不急于将答案给幼儿,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用教师所讲的方法,自主观察海绵、泡沫板、塑料瓶能否被挤出空气泡泡。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师幼一起总结并完成记录表。

教师:谁想来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幼儿自由发言、交流)

这个环节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答案不是教师规定死的,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验得来的。不仅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结束:

总结让泡泡在水中现形的方法,请孩子思考,除了海绵和空瓶子,什么东西放进水里挤压也有泡泡。

《空气》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内容应以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5、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

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6、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CO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与纯净物

《空气》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空气中的“流浪汉”》一文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虽然此文写于七十年代,但至今现实意义很深。本文从灰尘的大小和它存在于空气中的数量、来源,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弊大于利等方面对灰尘进行了具体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才会激起学生改善环境,优化环境的意识。文章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是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常识性课文。

二、学情分析

常识性课文不像记叙文那样具有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四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进入四年级,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解课文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对于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教师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进行讲解,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感悟。

要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文本的主旨需要学生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来补充丰富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布置学生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获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这样就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在课堂上才会有新的生成。

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词和句的教学是一个重点。教师要紧扣重点词句设计语言实践的练点。力求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这应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如何从本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制定管教沙尘暴的方法应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1、能在阅读中自识字,能区别“昼、宙”,“摩、模”等音同或音近的字。积累“东碰西撞、到处游荡、漫天飞舞”等若干词语。能运用补充具体例子、列举数据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本学期学习生字,教材不再列出统一的生字表。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认识“囱、滓、瓷、呛”等生字,这些生字字形并不难掌握,对其的正确读音要加以强调。

“东碰西撞、到处游荡”这两个词语写出了灰尘“流浪汉”的特点,在课前学生查字典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文本进一步理解,以体会灰尘无处不在的特点。“管教”一词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抓住重点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词语的积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灰尘在人类生活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并懂得要保护环境。了解文章运用比较、列举数据、举例等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本单元目标之一是在静心默读课文时,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有目的默读课文,从而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唯有在思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沉下心揣摩文字从而理解文本。

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有机的语言操练。运用摘句法概括主要内容;运用多媒体演示雨的形成,训练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式说话;指导学生用书上的句式、文中的写作方法等多种训练途径使学生习得语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课文说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去了解“课文是怎样说的”,这应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

目标三:能依据查找资料或平时积累的知识,联系实际说说保护环境,预防沙尘暴的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懂得课外资料不单是信息的叠加,更要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要让学生借助资料有新的感悟和生成。这个目标的达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会唤起学生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四、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在课堂上只有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才能使他们有所收获和发展。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勾画圈点。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划出描写“流浪汉”——灰尘的相关句子;在理解句子“据试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中只有一百多粒灰尘”时,让学生采用图示法动手画画,从具体的数据对比中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城市街道的灰尘远远超过山林地带的灰尘。最后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制订出管教沙尘暴的方法。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思维的零星、无序朝清晰、有序提升。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引领、促进和发展。

(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连贯,对文章的结构和节奏把握得更加准确。

这是一篇说明文,在课堂上也不能忽略朗读的训练,更不能吝啬“读”的时间。因为,朗读课文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理解,是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与课本的对话。这节课朗读占了重要位置,朗读形式力求多样。从篇幅内容上,有全文读,分节读,分句读;从形式上,有自由朗读,默读,个人读,引读、集体读等。整堂课以读为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三)创造多种表达机会,在语言实践中练就语文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本册教材的训练的重点目标之一。正是基于这一点,整堂课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了如下语言训练:

第一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教学板块中,让学生根据板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是对本册教材三四单元归纳课文内容能力的巩固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自己感悟,学会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处:在理解第三节“雨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借助多媒体,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或“天下雨,是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

这样的练习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习得了教材的内容,又可以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第三处:学习第四节时,交流课外资料,运用本节中的“总分”句式,将所查资料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说说灰尘带给人类的危害。

这一训练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为学生搭建梯子: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根据所查资料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在这基础上再合作交流整合小组成员的内容完成说话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将课文中学到的举例的说明方法自然地迁移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使学生说的训练得到提高。

(四)课内外有机联系,拓展教学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语文能力上,还表现在它的拓展和发展功能上。因此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源点,辐射阅读相关信息,让学生在阅读无数个信息“相似块”中,拓成个性智能发展的广阔空间。

课前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课堂上,播放北京沙尘暴的视频并配以解说,使学生很直观很形象地感受到了沙尘暴带给人类的灾害。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后续学习,突破课文难点做准备。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媒体出示补充我国自1992年至今发生的沙尘暴的相关报道,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制订出管教沙尘暴的方法,让“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成为所有学生的呼声,从而达到“批文入情”的目的。

《空气》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下面我就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本节课的内容本人觉得安排二个课时,当然实际操作时不能被课时所左右,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说学法

当今信息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施行新课程改革,改变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应引导好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有学好物理的*望,但显得比较吃力,本人结合学生实际,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

1、课先预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

2、学会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3、结合自己的观点学会提出问题。

4、通过动手实验,检验问题。

5、通过多练,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6、交流与合作,共享成果。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根据本单元特点,本节课可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

1、小组合作:全班可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好的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合,互帮互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自主学习:课前布置好习任务,提出思考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让学生怀有极大的兴趣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践探究: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设置悬念,用虚拟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判断真假。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复习引入-问题-猜想-分析讨论-结论-验证-理解、应用-延展扩宽-新的问题

六、主要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

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

如:(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三)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

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靠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

实验1、拉开“皮碗”,用力挤出皮碗中的空气,两个皮碗还容易拉开吗?

实验2、“覆杯”实验,在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是否会流出来?

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得出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

计算: v=10m×6m×4m=240m3

∵ρ=m/v

∴m=ρv =1.29 kg /m3 × 240 m3 = 309.6 kg

得到原因: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

③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ρgh=13.6×103kg/m3×10N/kg×0.76m=1.013×105Pa

④思考:

玻璃管的上方不是真空会怎样?

玻璃管倾斜一定的角度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如何变?

玻璃管的粗细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差吗?

玻璃管的顶端破裂了水银柱的高度差如何变?

水能代替水银做实验吗?若能,水柱有多高?

⑤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0.02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

(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①水银气压计: 优点:精确 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1)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应用:高压锅。

5、思考:

(1)、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到高楼大厦的.楼顶?

(四)、归纳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用多媒体给出)

1、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讨论了大气压强的特点

3、探究了大气压强的测定

4、应用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9页,作业1、2、3。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所讲知识的顺序性、条理性,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知识。本人采用如下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

①生活现象:纸片托水、可乐罐变形、挂钩吸墙上。

②验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③产生原因:气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④解释现象:钢笔吸墨水、抽水机抽水。

2、大气压强的测量:

①测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注意事项:

②大气压值:1.013×105Pa

③测量工具: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3、大气压强的变化:

①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

②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或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①大气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②应用:高压锅。

《空气》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下学期科学领域的活动《寻找空气》。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而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在本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究、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从而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根据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将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为实现活动目标,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法有:

1.启发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杯子里有什么?哪里有空气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有效的师幼活动。

2.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将杯子放入水中的实验,让幼儿清晰地感知、发现杯子中是有空气的。

3.操作教学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探索发现空气的秘密和作用。

在整个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识,锻炼幼儿的能力,还可以升华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采用了以下学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认真观察,感知空气的秘密。此方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

1.白色塑料袋每人一个。

2.玻璃杯、蜡烛、气球、充气用具每组一套。

3.装有水的玻璃盆1个,小玻璃杯、打火机各一个、面巾纸。

接下来,说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我采用了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方式来组织本次活动。

1.教师出示玻璃杯,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只玻璃杯,玻璃杯里有没有东西呢?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幼儿探索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出示玻璃杯和提出的问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做实验,请幼儿仔细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实验一:在玻璃杯里放进面巾纸,将杯子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大玻璃盆中,过一会儿再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子里的纸没有湿。

实验前,引导幼儿猜想:面巾纸会与不会湿?为什么?

实验后,教师提问: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

对于面巾纸为什么没有湿,幼儿充满疑惑。在幼儿的疑惑中,开始第二次实验。幼儿对此,非常好奇,兴趣极为浓厚。

实验二: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面巾纸会不会湿?为什么?杯子倾斜时,你会看到什么会从杯子里跑出来?

教师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与讨论,寻求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的两个实验告诉我们:杯子里是有空气的。

在此环节,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抛出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直观的感知和发现空气的存在。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寻找空气在哪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各处找空气。

(2)观察空气的颜色,闻一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哪里有空气?

教师小结: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在此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幼儿找一找、装一装,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点。在此环节,实现了活动目标1.

4.小组实验,探索空气的作用。

实验一: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

实验二: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教师引导幼儿实验时注意观察并思考:用玻璃杯罩住后,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实验后,小组讨论与交流实验的发现与结果。

教师小结:空气有充气和助燃的作用。

新《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在操作实验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此环节,我实现了活动目标2。

通过幼儿寻找空气和小组合作实验,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5.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说空气是宝贵的?

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与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幼儿各自的认识。教师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归纳梳理出空气的重要作用。

为巩固和拓展幼儿有关空气的认识,我将本次活动延伸到生活和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思考:水里有空气吗?高空中有空气吗?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

最后说一下我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更应重视它的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发现空气的特征与作用。在活动中,遵循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空气》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四、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了空间。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我把“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策略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塑料杯、纸巾、水槽;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和简单课件。

八、说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三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活动二: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三: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三、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首先,我指着满满一水槽的水,问学生:这这水槽里有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水槽里有水,于是我就引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话说,应该是:水占据水槽的空间。接着,就问:杯子里有蜡烛,用科学的说法该怎么说?学生很快答出:蜡烛占据杯子的空间。然后,我就开始点燃蜡烛,并且将蜡烛放在泡沫块上,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蜡烛按在水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都说蜡烛会灭掉。此时,我却说:我能让蜡烛在水底下继续燃烧。学生都不相信。于是,我将大烧杯扣住蜡烛,往水下压。当然,蜡烛能继续燃烧了。看到这个现象,学生都能说出原因,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于是我接着问,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首先出示三种材料,分小组讨论,用现有的材料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纸巾没湿。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办,才能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呢?学生探讨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个活动: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先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让学生明白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那么,如果,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遇到困难,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平时喝盒装饮料的经验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就是水像喷泉一样,从另一个吸管里冒出来。

第三个活动: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首先让学生猜测,水能流进瓶子里吗?并且解释原因。有部分学生能够猜测,在密封的瓶子里,水是流不进去的。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接着,演示将橡皮泥去掉,会怎样?水流进去了,空气跑出来了。

第三个环节: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拓展教学:空气和水一样,都要占据空间。那么他们占据空间的情况一样吗?想不想来比较一下?我们下一节再来研究。

九、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说课稿10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创意”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一。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⑵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⑴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⑵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⑶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⑵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⑶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⑷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水槽、塑料瓶、红磷、水、火柴,蜡烛、木条、注射器、石灰水。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

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空由什么物质组成?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空气》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闻不到看不见但存在我们身边的一种气体。中班孩子对周围是事物现象很感兴趣,常常会问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问题,什么是空气呢?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理念和幼儿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娃娃在哪里》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建立一个探索、尝试与交流的平台。这节课它的主要知识点是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方法使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二、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

1. 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2. 积极尝试实验,提高观察、操作能力。

3. 能够发现试验中的问题,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

重点: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难点:能够发现试验中的问题,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

三、活动准备:

空箱子,每组一盆清水,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气球、吸管等实验材料;人手一个自制玩具“小火箭”。

四、活动流程

根据幼儿“玩中学”的特点,为了环节设计能更好的为目标服务我从三个环节,来帮助幼儿自身经验的形成,达到预设的目标。

(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

(三)结束部分,幼儿园中还有很多空气娃娃等着我们和它们一起去玩“火箭上天”游戏呢。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注重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步骤清晰,过程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从而提升经验、习得知识。当然,活动的效果如何还需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检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空气》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

难点: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初中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下面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播放触目惊心的大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深刻体会到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进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 2)、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实验装置的图片。并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拉瓦锡是如何发现空气成分的。

设问:利用我们实验室的仪器能做这个实验吗?

第二个环节:设问答疑 提高兴趣

本环节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仿照拉瓦锡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设置下列问题组织学生抢答。

(1)说出各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通过学生抢答,既巩固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一:演示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1、引导学生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哪些是不规范的操作。2、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提出两个问题: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第三个环节: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活动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注意:1、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便于小组实验的展开。2、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指导,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免不当的操作给学生带来伤害。

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成功,出现了哪些现象并描述;

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空气的组成。

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九年级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在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第五个环节:自主学习提高认识

活动一: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与防治污染的方法。

活动二: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播放酸雨危害的录像片,介绍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及危害,焚烧秸秆、露天烧烤等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讲述有关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的内容等,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从而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利用班班通在中国环保总局网站上找到当天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让学生分析各城市质量情况、分析原因并思考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

第六个环节: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1)、利用家中现有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来测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2)、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调查有关室内(尤其是新装修的房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办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板书和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纲要式的板书设计,直观清晰的向学生呈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作业:课后题和从参考书中选取的习题。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次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有能力的同学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拨尖和减负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四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 (2) 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四个突出: (1) 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 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4) 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氯围

《空气》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关系,爱护环境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4、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5、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综合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每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与健康有关,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总结,评价。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认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补充得出结论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资料。能不能检测一下我们班级的空气质量呢?布置作业:探究实验。每个小组派个代表交流收集的材料。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检测班级不同时间同一地点尘埃粒子数是否相同。

学生总结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认真收集资料,了解当望你们能成为环保的好卫士。地的空气质量,以及污染情况。

课堂练习: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A感冒B哮喘C肝炎D沙眼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A赤潮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_______的摆动,使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4.某空气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C轻度污染D重度污染

5.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们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还有较多的笨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作业:书57页练习题1、2、3.

《空气》说课稿14

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气都是因为有空气的的存在,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明问题。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说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激发幼儿探究自然现象的爱好。

说活动重点:

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爱好。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要害,它将使幼儿永恒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爱好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说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实验,从中找到空气,我班幼儿年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熟悉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说教具和学具:皮球透明玻璃杯粉笔透明盛水容器蜡烛打火机碎纸屑卡纸

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将运用启发提问法观察发明法引导发明法实验操作法等,使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2学法:幼儿在与老师互动中通过猜谜,实验操作观察获得认知能力的。

说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爱好。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谁?

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空气)

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皮球为什么会鼓起来?谁住在皮球里?(空气)

(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1查找空气:

小朋友们,我们此刻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谁住在皮球里?(空气)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三)实验操作,探究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

请幼儿伸出一只手,嘴对着手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或用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粉笔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粉笔头放入盛水容器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

(四)做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师示范)。

(五)倒不出来的水。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给玻璃杯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来吗?成功的和失败的一名代表来演示。通过对照,幼儿知道惟独使杯内无气泡(杯内无空气),才干将杯子倒过来。幼儿再次进行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2、是谁在帮忙。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水才不会倒出来?究竟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引导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不让水从杯子里流出来。

3、将蜡烛点燃请一幼儿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幼儿作答,把碎纸屑放在桌子上,幼儿分组:用手在四面煽动,观察纸屑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我们的四面充满了空气,只是我们看不见它。

反思:本活动让幼儿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爱好,在实验中让幼儿重复玩,使幼儿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经验,玻璃杯中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把水压入杯中卡纸就被吸住,水不会倒出来。同时我在这课添加了用杯子去盖点燃的蜡烛,一下蜡烛就灭了。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这样吸引幼儿的注重,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建立一个探究尝试与交流的平台。,幼儿简单理解。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观察发明法,引导发明法,实验操作法。幼儿通过猜谜语——查找空气——试验操作的教学环节,让抽象的自然想象变得具体化了,课堂气氛很活跃,突出了活动的重难点,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实验使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也是这次活动的亮点,让幼儿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空气无处不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空气。也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空气》说课稿15

一、首先说教材

本次活动是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一个终于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发现并感知我们周围都是空气,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会使用一些实验器材,证实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再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雨探究欲望,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你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我们四周都是空气,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会使用一些实验器材证实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究空气再哪里,难点是如何使用塑料袋收集、捕捉空气。

三、说幼儿

本次活动需要幼儿具备吹气球或者用吸管喝水的经验,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捕捉空气的环节。有的幼儿不能把空气捉到塑料袋中原因是没有抓紧塑料袋口。

四、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先说一下教学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我采用以操作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结合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方法来开展本次活动。

2、再说学法

引导幼儿通过参与、讨论、操作展示等活动方式逐步完成活动的任务,引导幼儿再活动中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学习。

3、关于教学手段,采用实物展示法,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快来生活。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的重难点,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5个环节

1、情景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手拿带尾线的气球,松手之后气球飞上天空的情景导入活动的开展,通过观察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2、自由探究初步体验,教师把气球的口打开,对准幼儿的小手缓缓放气,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说感受。通过活动,幼儿观察发现气球里面是有空气的,空气是无色无味,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的。观察发现气球变小了,变瘪了,是因为里面的空气出来了,说明空气也是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的。

3、合作交流,深入探索,在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我们身边的空气。

①通过游戏“捉空气”引导幼儿发现我们身边的空气。

②通过游戏“吹气球”和用吸管吹杯子里面的水起水泡引导幼儿发现身体里面的空气。

4、了解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

和幼儿一起玩“捏鼻子”的游戏,捏住鼻子不能呼吸,看有什么感受,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

5、引导归纳,活动延伸

利用开发式的提问,再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比较法,准确的归纳自己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围绕活动的重点和活动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我又设计了活动的延伸进行纸巾实验,其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之再设计本活动的过程中,我自觉运用《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的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空气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占据一定空间,可流动的、有一定的重量,能压缩,压缩后有弹性的气体。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实践求知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是可流动的、有一定的重量,能压缩,压缩后有弹性的气体。

四、教学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

演示——塑料瓶、气球。

分组——烧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

2、空气有质量:

演示——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剪刀等。

3、压缩空气:

演示——针筒 橡皮 分组——针筒 橡皮。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矿泉水瓶。

师:这是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的礼物,礼物就装在矿泉水瓶里?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家面面相觑.....空气)

对了,这是昨天早晨老师特意从家里的万泉河边装的新鲜空气。现在老师打开盖子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随就下去打开盖子让学生„„

感觉到这空气是怎么样的啊?

(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板书:看不见 摸不着 无色 无味

师:空气除了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外,还有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学习来一一揭晓)。板书,空气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1、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周围有空气?

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满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汇报

2、空气具有流动性

【实验一】解开扎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会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

板书:可流动

举例说说生活中什么现象是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3、空气占据空间

(1)、实验二:倒扣杯子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

(让学生说,并追问说不会湿的学生说为什么)

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组长操作,每位组员都要亲自摸一摸纸团。实验完后汇报

试想一下,如果把杯子倾斜了,让空气跑出杯子里会怎么样?请大家一起慢慢倾斜杯子„„(2)、实验三:吹气球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大家先猜一猜结果会怎么样?理由?

③、师:让我们拭目以待,开始„„(结果是吹不起来,追问为什么)

④、如果要想让这气球吹起来,有什么办法?(在瓶子后面钻一个孔,追问为什么)

教师把瓶子底部破洞后,气球能吹起来了

通过刚才“倒扣杯子”、“吹气球”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呢?

板书:占据空间

4、空气有质量(1)空气有质量吗?

实验三:把两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给其中一只放气,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板书:有质量

5、空气可以压缩

【实验5】教师先用针筒吸气然后用橡皮盖子针筒口子,向下压缩,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分组操作,每位人都要亲自操作 学生谈观察到的现象,师追问这说明了什么。板书:可以压缩,压缩后有弹性

理论运用实际:

压缩空气的运用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1)演示操作空气枪:(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①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②学生亲自体验空气枪的“威力”。(想一想“子弹”为什么能射出去)

③学生说原理。

(三)、总结

1、谈收获(小结空气的性质与能力的培养)

空气的性质

1、看不见 摸不着 无色 无味

2、可流动

2、占据空间

3、有质量

4、能压缩,压缩后有弹性

第四篇:《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认识空气》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王艳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知道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2、过对比实验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实验材料:水槽、文具盒、铅笔、量筒、钩码、注射器、杯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一张纸问:如果将它放在水里会怎样? 然后教师演示纸团入水不湿的实验,提问:湿了吗?(纸团没湿)你有什么要提问的?想解开这个秘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秘密吧。

(一)让学生认识空间、占据

(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将铅笔放满文具盒,问:同学们看一看现在谁占据了文具盒的空间?(被铅笔占据了)。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容易理解空间这个概念。所以,在课堂上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个概念。

(出示量筒)让学生说出里面的部分是空间,然后将里面装满水问这里面的空间怎么样了?(被水占据了)老师再将钩码放进去会怎样?为什么?(水溢出量筒,因为钩码占据了水的部分空间)刚才我们观察到液体、固体都能占据空间,教师再将钩码拿出,水倒出,问量筒里有什么?(空气)提问: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可以联想到钩码挤占量筒内的空间。

(二)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空气占据空间以及空气可以被压缩 探究

1、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让学生将纸放入杯底,然后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再轻轻将杯子竖直拿起来观察,杯子里的纸湿了吗?为什么?(发现杯底的纸没湿,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探究

2、水进入瓶子里了吗?

学生拿一只广口瓶,瓶口塞上一个带漏斗的塞子,然后把水倒进漏斗里,观察水进入瓶子的情况

(发现水没进到瓶子里,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探究

3、空气可以被压缩

学生做对比实验,学生用两只注射器抽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推动活塞,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水占据注射器的空间没有变化,空气占据注射器的空间有变化即空可以被压缩)

设计意图:实验是小学生获取科学事实最直观的方法,第一、二个实验让学生从猜想入手通过实验,直观生动,效果更明显。第三个实验采用对比试验的办法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学生从分析实验现象,到概括结论,是学生经历了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课堂拓展

1、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篮球(一个气大,一个气小)同时拍这两 个球感觉会怎样?

2、学生交流和看课件知道生活中用到空气被压缩的特性

三、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特性

四、实践运用,巩固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吗?

1、气球充气。(气球为什么会变大?)

2、茶壶的壶盖有一个孔。(空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科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科学和生活结合的更紧密。

第五篇:大班教案 认识空气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空气

活动目标: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有;空气能流动。

材料准备:透明塑料袋若干个、积木玩具、每人一组图标和一张记录卡、铅笔、牙签、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塑料袋,引出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小客人(出示塑料袋),提问:它有什么用呀?(装东西用)

2、老师演示用袋子装苹果或玩具,让幼儿说出瘪袋子变鼓,并透过袋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

3、老师变魔术:不装东西,也能让袋子变鼓(装空气,不要让幼儿看见)

4、幼儿尝试变魔术:不装东西,让袋子变鼓。提问:什么原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出“空气”这个概念)

二、幼儿用塑料袋捉空气,证明空气到处都有。

1、幼儿在教室里捉到了空气,猜一猜,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还有空气,你能捉住它吗。

幼儿边说,教师边展示图标贴在黑板上。(如果幼儿说园以外地方,教师可引导幼儿下次去那些地方试试)

2、幼儿拿着袋子去图标所代表的地方去捉空气,捉到后把图标贴在记录纸上,从而验证空气到处都有。

3、幼儿按图标 逐一实验后,把幼儿的记录卡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这个空气朋友真淘气,它到处都藏,可是小朋友们可聪明了,把它们从水房、厕所、楼道……都找出来了,空气到处都有,有的小朋友还说在公园里,在家里等许多地方都有空气,那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朋友找到。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我们的好朋友空气说:“小朋友真聪明,我藏哪你们都能把我找到,你们把我装在袋子里,我可闷得慌了,我想出去亲亲你们的小脸蛋,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小朋友想想,你们不把袋子口打开,怎样才能让我(空气)流出来亲亲你们呀?”(让幼儿先猜用什么办法)

提示:用准备好的牙签、铅笔、小棍等帮忙,在袋子上扎个眼,然后把眼对准脸,就可以感觉到空气流出来了。

四、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小朋友见过什么东西开始是瘪的,后来充上空气,就变鼓了?(皮球、充气玩具、轮胎等)

2、教师给瘪皮球打气。

3、幼儿到户外玩吹气球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活动完成后,让幼儿自由交流欣赏。

下载《认识空气》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空气》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认识空气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能随意缩小、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有一定的重量的气体。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1.2认识空气 教案

    认识空气 教案 设计意图: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气、手帕不会湿、吹泡泡、捏鼻子等游戏,把抽......

    认识空气教学反思

    《认识空气》教学反思 《认识空气》是三年级科学第五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质,首先,从组织学生找空气开始,帮助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

    认识空气说课

    《认识空气》说课稿 说教材:《认识空气》一课,是认识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又是重点课,承接前面认识水的方法上,继续训练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于庄学校 卢金然) 【教材理解】 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物理性质。组织学生调动多种感知器官了解到空气的......

    2、认识空气教案5篇

    《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想不想来猜一猜。(想) 师: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你......

    《认识一袋空气》教学设计

    《认识一袋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进一步......

    2.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

    2.认识空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