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
课题:第3课 “开元盛世”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自学:
请你通读课文,辅以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填空。1 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 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唐玄宗时期,南方水稻广泛采用
栽培,产量大大增加,蔬菜大都是从
传入的,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作者
被后人成为“茶神”。4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5 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
瓷、邢窑
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城内分为坊和市,是居民住宅区,为繁华的商业区。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三、讨论:
1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2读史分析:
后人评论唐玄宗:“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
四、检测反馈: 隋唐时,一般贫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 丝 B 麻 C 棉 D 毛 2 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标志是
A 安史之乱 B 宦官专权 C 朋党之争 D 藩镇割据 我国一年两熟的耕作最早出现在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是对何时社会风貌的写照
A 开元时期 B 天宝年间 C 唐高宗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5 如果你是一个唐朝人,你的生活里不可能有的情节是
A 到茶楼里与朋友饮茶赋诗 B 看到一位老农用筒车浇灌庄稼 C 买回一件唐三彩来欣赏 D 白天劳作了一天,晚上回到位于西市的家里好好地休息 6 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政治比较稳定 C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D 国力强盛 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按其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唐太宗——唐高祖——唐玄宗——武则天 B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 唐太宗——唐高祖——武则天——唐玄宗 D 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8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赋 B 减轻刑罚 C 善于纳谏 D 重用人才
五、学思之窗: 唐玄宗和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之子、高宗和武则天之孙。睿宗朝曾参与诛杀武、韦同党,平定了武则天晚年以后的政治**。712年即位,次年改元开元,至742年又改元天宝。开元之治时期一般指开元年间的29年(713-741)。天宝以后由于奸臣当道,安史叛乱逐渐成为乱世,历史上亦称天宝之乱。安史乱后,756年玄宗奔逃入蜀,同年太子即位,是为肃宗。762年,玄宗在长安抑郁而死。开元年间玄宗比较重视吏治,任用贤才姚崇、宋为相,精简冗官;也注意发展经济,采取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兴修水利和组织垦荒等;还重视文教科技的发展,整理古籍,任用文学家一行改造新历,测量子午线。同时,在和睦周边民族,安定边疆,以及对外的友好交往方面,也有贡献。
六、请你提问: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广东省珠海市十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
版
一、学习目标
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手工业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介绍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使唐朝出现“开元盛世”景象。其次,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本课的资料、有关图片、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
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景象?他治世的方法给你印象最深?生:“贞观之治”,“任用贤才,重视纳谏。” 师:哪位同学能背诵杜甫的《忆昔》,从诗中可以看出唐朝什么景象?生:反映唐朝开元时期繁荣情景,“天下太平,远行安全,府库充盈。” 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取得的?当时社会是何等景象? ㈡授新课:“开元之治”
生:学生表演“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历史故事。师: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唐玄宗什么措施?除这以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分小组讨论。生:“任用有才能的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人。“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注重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师: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中心发言人发言。生:他们都善于用人,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戒奢从简”,统治期间出现盛世景象。师: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唐朝后来的繁盛奠定了基石,唐玄宗前期,拨乱反正,除弊政,用贤良创造了唐朝。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生:“兴修水利”,“提高农耕技术”,“种植经济作物”,蔬菜、茶叶“农具的改进”。师:投放“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生:比较不同的结构:“直辕犁”、“曲辕犁”,分析其特点:曲辕犁省力,提高劳动效率。师:投示“筒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生:学生仔细观察“筒车”的结构。点拨:它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 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竹筒,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不已。现在,仍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在使用这种灌溉工具。师:大家多数生活在农村,现在使用的灌溉工具比唐代的筒车有了什么改进?生:“水车”、“抽水机”。师: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兴盛,带动了商业的繁荣。生:学生表演“阿拉伯商人的惊奇”的历史故事。师:阿拉伯商人见到丝绸衣服为何惊奇?从中说明了什么?生:“既透明又很薄”,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非常高超。师:唐朝的制瓷业又有怎样的发展?生:“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师:农业、手工业产品增多,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业带动了城市的发展,那么国际大都市长安又是怎样布局的呢?播放“长安城平面图”的图片。简介长安城(放轻音乐)。师:唐都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是各民族交流的中心,也是亚洲各国重要的商业都市。
㈢小结:师:引导学生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什么景象?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㈣练习: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
1、读史分析(P16,略)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②你认为他后来能坚持这样做吗?
2、故事会 ①根据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本站推荐)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初中历史>>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教材解析: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 高会学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经济方面的繁荣。古代经济繁荣的主要表现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如下:
(1)农业: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培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已经出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抗旱,治理蝗灾。
(2)手工业:丝织品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是世界艺术的珍品。
(3)商业: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人士,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曲辕犁:晚唐时陆龟蒙的《耒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①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旧式犁的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江东地区得到推广。② 加装了犁评。由于犁评厚度逐级下降,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浅,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③改进了犁壁。唐时犁壁呈圆形,因此又称犁镜。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筒车: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
三、学法指导:
1.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2.列表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分类
水利 技术 新品种 作物种植 新工具
手工业 商业
丝织业 陶瓷业
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
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育秧移植栽培水稻,抗旱,治理蝗灾。蔬菜有许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
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
位。曲辕犁、筒车。
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农业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3.图文结合法。通过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体会唐玄宗重用人才,并且进一步认识到重用人才是其统治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观察《曲辕犁》图片,并搜集曲辕犁如右结构图片:了解它们的结构原理,认识比以前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观察图片《唐朝穿裙衫的妇女》中这位妇女的裙衫了解唐朝人喜欢穿色彩艳丽的丝绸衣服,体会当时丝织业的技术水平之高,丝织业发达。通过课本《唐朝的青瓷和白瓷》《唐三彩》或者自己搜集有关的图片,来体会唐朝的陶瓷业发达。学习长安城时,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了解,从唐都长安的城市布局和人口组成来认识长安城的先进和繁华。这样,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就会形象、生动地映在我们的脑海中。
4.故事法。借助图片《唐玄宗走马认姚崇》,发挥想象力,或者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讲故事,从而加深认识唐玄宗重用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应该重用人才,进一步了解今天实施的人才战略。
5.比较法。唐朝创制的生产工具先进,通过与旧的比较,才能得出它的进步,因此通过搜集《曲辕犁》的图片跟以前的直辕从结构原理上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曲辕犁的省力。从而认识到他的进步。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也可与以前灌溉工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即可得出其先进的地方:不用人力,日夜不息。如下图:
6.体验法。通过曲辕犁、直辕犁实物、结构图片,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模型,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学会从图片或动手制作实物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7.分析法。通过分析唐玄宗采取的措施,得出开元盛世出现的历史条件:①社会安定,是开元盛世出现的社会条件。②贞观之治是其基础。③唐玄宗前期调整政策,重用人才,发展生产。
8.归纳法。纵向联系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掌握,通过归纳得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一)下列归纳总结汉唐盛世时代:
出现
时间 治世
称谓 文景
之治 光东汉 武
中兴 贞观
之治 开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重视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徭役;注意节俭,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奖励农耕,关心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①都出现在大一统
社会安定
调整统治政策,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时期。
②统治政
策切合社会实际。
主要内容
启示
西汉
唐朝 元 盛世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通过归纳得出的认识:
①出现的历史条件:借鉴前代衰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放宽对人民的剥削压迫;社会局面相对安定稳定,政治清明;统治者知人善任,重视教育;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加强联系为主;对外开放,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
②盛世的实质: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其封建统治;盛世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基础上的,即便是在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盛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盛世是不可能长久的。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关于本课命题知识点集中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农业尤其是新式生产工具的创制、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图片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的考查已成为当今命题的一大趋势,本课的图片应特别注意《曲辕犁》《筒车》《唐朝的青瓷与白瓷》。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资阳市)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解析:课本第一单元的课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要内容就是隋唐时期的历史。那繁荣与开放自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答案:C。
2.(2008年湖北宜昌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前期的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是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朝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故答案:D。
3.(2007年芜湖)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链接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三大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都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故排除了含有③的选项。答案:D。
4.(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解析:本题命题形式简单、直接。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唐朝的全盛时期是“开元盛世”。答案:C。
5.(2007年成都市)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解析: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从同学们熟悉的诗歌入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开元全盛日”链接课本,可知道它当时的在为皇帝是唐玄宗。答案:A。
6.(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吕盛
解析: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稻米”“粟米”等,对其进行归类,进行较简单的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
7.(2007年桂林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的礼物是()
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
解析:命题考察的实质是唐朝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化。但是本题还有一关键字是“今天最大的礼物”,意思是说此礼物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答案:A。
8.(2007年泰州市)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解析:本题以电视剧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题干总“贞观之治”即可判断是唐玄宗。答案:C。
9.(2007年潍坊市正在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文字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虽然本题命题形式新颖,但是此题的解决的时候比较简单。根据题干最后一句直接连接课本,来解决问题即可。答案:A。
作者简介:高会学,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中学教师。多次参加编写教学著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历史学习A、B、C》《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解法》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空想社会主义面面观》在《考试报》发表。《2007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胡锦涛出席八国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如何理解“绥靖政策”及英、法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等在《中学生导报〃历史快递》发表。
2009-02-06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四篇: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改后)doc(范文)
第3课 “开元盛世”(学案)花园中学
张海英
学习目标:
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学习重、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正确理解曲辕犁、筒车等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预习提纲:
通读课本至少两遍(包括小字部分和图片),完成以下内容:
一、“开元之治”
1、搜集唐玄宗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这一历史人物。
2、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到唐玄宗即位之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2、通过课本p13的“动脑筋”,找出“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出现原因的相同之处。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1)阅读课本p13的两个自然段,找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几个表现。(小组合作完成)2)观察“曲辕犁”和“筒车(模型)”两幅图,体会他们的先进之处和工作原理。
2、手工业方面
1)
唐朝的丝织花色种类很多,丝织技术高超,结合p14的“动脑筋”,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__、邢窑__和___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搜集有关于茶叶、和唐三彩的资料,简单了解。
3、商业方面
1)
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你能说出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
2)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__、__、__和__。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__是居民住宅区,__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三、唐朝的衰亡
结合p16“活动与探究”的第1题“读史分析”,理解唐朝的衰落和灭亡。课堂展示:请同学们把你预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自信点,你是最棒的!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自己尝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
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2.历史上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3.唐朝都城在 A.北京 B.洛阳 C.长安 D.开封 4.下列事件,不是唐太宗时发生的是
A.合并州县 B.增建校舍,增加学生人数 C.科举制正式形成 D.重用魏征
5.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能力提高】
1.下列与唐太宗有关的内容是
①皇帝要勤于政事 ②大臣要廉洁奉公 ③政府要轻徭薄赋 ④开创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C.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王景 D.史称唐玄宗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4.唐太宗合并州县的举措,根本目的在于
A.节省开支 B.减轻人民负担 C.限制地方势力 D.巩固统治 5.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月”。接着他又说:“„„为人主,可不畏惧!”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宋时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引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说明“贞观之治”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重要问题?他这样讲的意图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知识掌握】
1.A 2.C 3.C 4.C 5.D 【能力提高】 1.A 2.D 3.D 4.D 5.(1)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2)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3)要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第五篇: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下册《7B Unit4 Amazing things》Reading(2课时)学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下册《7B Unit4 Amazing things》Reading(2课时)学案(无答案)牛津版
一、学习目的
1.了解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和事件。
2.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鬼故事,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入阅读部分。3.背景知识,请同学看手册P.46。
二、自学,看书查字典。
1.在课本上划出下列单词,词组并给出中文意思,然后根据音标读一读,写一写。
单词:unusual frightened anything nobody carefully
noise search
weak
everything
soft ghost usual
hear
bush last happen himself later whisper reporter 词组:as usual take care of turn around something unusual listen carefully run away quickly on one’s way to search carefully say to oneself make a sound like the animal centre sound like put„into take„to the next Sunday soft noise in the bushes have a great time another whisper 句型:They love to chat there.They turned around but could not see anything unusual.What happened? Tell me more.He was not sure the sound came from the bushes.They were not afraid any more.2.不会读的请写在这里:
3.认真预习P.62的课文,认真听录音,查学生自学生词情况,把生词和词语搭配起来。
follow next search unusual frightened unpleasant sound strange look for noise not strong weak very afraid 4.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re are some _________(bush)in our school.2)Our English teacher told us to listen to the radio _______(careful)3)The _________(follow)week, he was not late for school.4)“Be quick”, I said to _______(my).5)I found nothing in my school bag.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_________(usual).5.语言类导学:
1)as usual 像往常一样 usual 反义词unusual 副词usually 类似的结构: happy / unhappy / happily lucky / unlucky / luckily eg.As usual , he arrived late.像往常一样,他来迟了。
2)not„any more = no more再也不
eg.They were not afraid any more.== They were no more afraid.他们再也不害怕了。
3)on one’s way to + n.在某人(去某地)的途中
eg.On my way to school, I saw a wallet lying on the playground.在去学校的途中,我在地上看到一个钱包。
4)hear v.听到,听见 listen to + 宾语,表示听的动作hear 听见,强调听的结果(无进行时态)
eg.He listened carefully but he heard nothing.他仔细地听,但是什么也没听见。5)search v.搜查,搜寻
search some place for sth /sb.在某地搜寻某人/某物
eg.The police search the forest for the lost girl.警察在森林里寻找那个迷路的女孩。6)frighten v.吓唬 frightened a.感到害怕的(主语是人)
frightening a.令人害怕的(主语是物/事)be frightened of sth /doing sth = be afraid of sth /doing sth.eg.He looked frightened as he spoke.他讲话时显得害怕。
They are frightened of failing in the exam.他们害怕考试不及格。
7)find sb./sth.some place 在某地发现某人/某物
eg.Andy found a little cat in the bushes.Andy在灌木丛中发现某人/某物
find + it + a.(+for sb.)+ to do sth.发现做某事(对某人来说)很„„ eg.I find it important for me to sleep before ten at night.我发现在晚上10点之间睡觉对我来说很重要。
8)Take(good)care of = look after„„(well)照顾好„„ , 保管好 9)They turned around but could not see anything unusual.他们转过身去,但是没看见什么异常的东西。
三、教学流程&问题探讨:
1.预习情况交流(教师指导)2.课程疏理: 1)认读新词汇。
2)听录音跟读课文,理解大意,找出难句。3)四人小组讨论,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When did Millie and Amy go to Sunshine Park? What did they hear ? Where did the noise come from ? Were they afrsid ? What did they tell you ? What did you find ? Who made the noise ? Why did the little cat sound like a ghost ? Where did you put the cat and where did you take it to ? Did Millie and Amy go to Sunshine Park the follow Sunday ? Were they afraid after that ? 3.教师呈现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4.再次听全文录音,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找出不会读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5.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63页B1/B2 和 64 页C1/C2。教师巡视,提供帮助。
四、随堂测试:
1. 根据句意及中文提示完成句子。
1)Are there any ____________(鬼魂)in the world ? 2)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____________(仔细)in class.3)The cat is hiding in the ______________(灌木丛).4)They felt ___________(害怕)when they heard a strange noise.5)Don’t make any __________(噪音).They are having a meeting.6)He is old enough to take care of __________(他自己).7)They found the cat was very _____________(虚弱).8)What ____________(发生)to him just now ? 9)There is _____________(没有人)in the classroom.10)Is there anything ______________(不寻常的)in today’s newspapers ?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对话。
A: When _____________ the story happen ? B: It__________ __________ Sunday morning.A: How did the girls feed when they __________ the strange noise ? B: They felt very afraid and __________ it was a ghost.So they ________away quickly.A: Who __________ them find the ghost ? B: Andy did.He _______ brave and careful.He found it _______ a ghost but a little cat.A: It was great fun.Sometimes people frighten __________ in fact.3.翻译下列短语或短语。
1)像往常一样 _______________2)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寻常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 5)跑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仔细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 7)玩的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8)在某人去某地的路上____________ 9)照顾_____________________10)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用第3题短语或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
1)My little si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 snakes.2)I’m sorry I can’t go with you.My grandmother is ill and I have to _________ her.3)He ___________ and found a dog running after him.4)Have you found ___________? asked the biology teacher.5)When my mother cooks the dinner , she likes ________.“ What a delicious dish!” 6)Last Sunday, we went climbing the Mount Zijin and we ______________there.7)The thief _____________ quickly when he saw the police car coming to him.8)Simon found a lost boy ____________the cinema.He helped the boy find his parents.9)The Class 1 students had seven lessons_________________ yesterday.10)The police _____________ the scene(现场)carefully to find the clues(线索).5.根据课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帮助米莉把日记补充完整。
Last Sunday ,I went to Sunshine Park w__________ Amy.We s _______under a big tree as u___________.Suddenly , we heard a whisper from the bushes.We turned around but s____nothing unusual.When we heard the strange n________ again , we were frightened and r_________ away fast.We m______ Andy on our way and t________ him everything.He wanted to help us f________ out where the noise was from.So he w_______ to the park.He searched carefully.At last ,he found a little cat in the bushes.It was w_______.When it miaowed, it made a sound like a ghost.Andy put the cat into a box and brought it to us.We were s__________ to see the cat.L__________ that day , we took the little cat to the a____________ centre.People in the centre would take good c____________ of the cat.五、学后记:
本节课我们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节课我学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巩固练习:《时报》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