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谈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
雷顺福
摘要:本文就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建设发表了一些个人的看法。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应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从结构体系到具体内容都要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材
建设
姓名:雷顺福
籍贯: 重庆市忠县
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职务:教师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 语文教育
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矿山坡150号
邮编:400036 电话:***
电子邮箱:leishunfu640713@163.com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明确定位,深化改革,使其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目前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严重的混乱无序现象。很难适应高职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文教材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专业建设为主,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着力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高职教材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确定合适的理论深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0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或与徐中玉版本接近,或偏重于应用写作、文学欣赏、口语表达等诸多能力中的某一方面,与高职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要求不符。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的特征与要求。
2.语文教材与培养目标相脱离
调查发现,市场上的语文教材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和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材上过于强调思想性、教育性、经典性。与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合拍;二是编排上着力维护体系的规整、体例的划一和体裁的完备,与高职教育的灵活性和变动性相背离。在这样的框架下进行的语文教学,沉重压抑、僵化刻板,缺乏鲜活的时代性和实践的生命力,不仅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收效甚微,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极为不利。
3.语文教材与专业需求相脱离 对待高职语文教材。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增删,但它仍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各种不同职业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一入学,就初步确定了今后的职业.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基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大多都是通用类教材。注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是各个职业人群所共同需要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脱离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需求。
二、高职语文教材的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同时也要注重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建设高职语文教材应当准确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人文素养。人类科学文化的丰富遗产必须借助语言来传递、发掘和发展。2.开发人力资源。语文教育对固性力、活性力和创造力等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3.提高职业能力。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一方面通过文学欣赏、美感熏陶、思维训练等提高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并进而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等途径提高职业能力。
三、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新探 1.以模块组合为框架
高职语文教材要有全方位的开放性、灵活的选择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文字与书法”、“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和“实用写作”四大模块应既共同组成教材整体,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舍。各自的范文和教学内容亦自成体系,又可删减。这种编排方式有三大优势:一是教材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结合。语文教材既要考虑到语文教育的主干内容对各专业均适用,具备通用性特点。也要考虑到各专业的区别。二是不断更新与相对稳定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大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尽管语文属公共基础课程。知识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也要时刻注意汉语盲文学、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时代变化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如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甚至选文也要时刻注意更新,以求具备时代气息。三是独立设置与课程交叉相结合。如“旅游类应用文写作”可尝试在教材中直接引进英语原文。“旅游商务函电”等类似课程可考虑直接引进英语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这要求语文教材具有模块特点,学习者可根据需要,挑选重点进行学习和掌握。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语文教材编排的原则应该是不讲为什么,少讲是什么,专练怎么做。对每一个能力点均应按以下程序编写,即提出训练目标——归纳训练方法——训练范例(情景模拟)展现——设题学生自练——提供检测标准、学生自我检测。如,实用写作模块的编排中,就可以不必编排公文的发展沿革、国内外公文的异同等,而是根据范文进行反复写作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归纳公文写作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和规范模式等,进而写出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标准的公文。
3.以多纲多本为特征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应强调多纲多本。一是因为高职院校专业类别不同。办学理念有差异,不必强求使用同一本教材;二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教学使学生拥有声、像、文字同时具备的电子教材成为可能,教材当然也就可以是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了;三是因为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导致教材乡土性特征较强,如地域文化可做相关介绍。
4.以人文性和实用性为核心选择内容
(1)教材内容要以人文精神为支点,追求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尤其是能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因此,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尽量做到:精选一些内容高尚。思维容量大。篇幅较长。内容也较丰富,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与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高职学生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有助于学生形成、巩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品。(2)构建结合专业、顺应工作需要、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全新模式。教材内容要结合专业要求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用力,做到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和阅读、思考的语文知识训练几方面兼顾。高职语文教材必须既考虑它的学习对象——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特征:文化基础知识也许不及普通大专院校学生牢固,但其兴趣爱好广泛,热衷时代热点。关注职业前景。同时又要考虑到它是一套职业院校公共课的专用教材。冈此,就要做到选文精当,视野要宽要广。(3)教材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编写语文教材应贴近社会生活,要有现代意识,要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在内容上,要介绍当代的先进文化知识和观念,介绍最新的语文方面的学术动态和学术成果。让学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对于青年人关注的爱情、个人前程等选题都不应回避,而应正面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我们的语文教材应尽量体现出这些特点。以便开发建设出既不脱离学生发展实际、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又体现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的语文教材来。(4)高职学生面临就业挑战,加之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因此,教材内容还要反映出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以及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勇于实践、勤奋努力的创业意识,了解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等。
总之,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应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从结构体系到具体内容都要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同时建立语文教材选用与评价制度,推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优秀职业教育教材,使之突出高职院校语文学科专业特色,体现时代性、应用性和先进性,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0. [2]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4.
[3]杜菁锋,孛科林.大学实用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刘六英.高职院校语文类教材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07.(8):82—84.
第二篇:关于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高职语文课程的处境十分尴尬,高职语文教材的现实状况令人忧虑。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问题也被提上日程。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0119号),提出了“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编写、出版500本左右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的目标。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将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纳入其中。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高职语文教材的现实状况仍然令人十分忧虑。解决高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职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处境导致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步履维艰
目前,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处境十分尴尬。很多人认为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应该重视专业课的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却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其地位和作用受到种种冲击和怀疑。近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本不开设语文课程。极少数开设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中, 此类课程也往往课时少且常常被挤占。高职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如此尴尬的处境,导致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步履维艰。
(二)高职语文课程开设复杂,教材使用杂乱
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有四种情况:(1)有的高职院校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人文素养,把《大学语文》或《应用文写作》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2)有的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对口要求, 针对不同的专业分别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3)有的高职院校不分专业把《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4)有的高职院校强调学制短、专业课程繁多而根本不开语文类课程。高职院校语文教材的使用基本有两种情况:有的高职院校采用全国通用的几种大学语文教材, 比如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有的高职院校采用各自省份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权威性。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开设的四种情况和教材使用的两种情况让人感觉高职语文教材杂乱如麻,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操作。
(三)高职语文教材内容雷同、陈旧
尽管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但高职语文教材内容雷同、陈旧的现象仍十分严重。(1)目前所编的高职语文教材,在所选范文上, 常常与中学语文雷同或与本科院校教材选文雷同,学生不感兴趣。(2)高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年代久远者多的作品多,而有关新技术、新观点的选文则很少。这与当代多色调、快节奏的生活主旋律极不协调。(3)从现行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一般是分为几大部分,或以模块的方式出现,基本上还是沿用选取范文编写的方式,这样的体例与中学语文课本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没有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四)高职语文教材针对性不强
高职语文教材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十分明显:(1)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的语文教材都是由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出来的,其适应对象是大学本科生,职业性特点并不突出,这样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2)现行高职语文教材大多注意语文学科的共性,忽略了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各种不同职业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而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大多都是各个专业通用类教材,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3)近年来教育部虽然组织编写了一些高职院校专用的应用写作教材,但理论论述居多,实际指导偏少,特别是教材中重文学写作轻应用文写作,与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严重脱节。(4)高职语文教材罗列、陈述知识较多,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操作性不强。
二、加强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措施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都是通过教材去实施的,没有好的语文教材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充分发挥高职语文教材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高职语文教材建设。
(一)充分认识高职语文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开设语文课程
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议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响应,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其目的有四: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倡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与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对高职院校学生同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可见,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充分认识高职语文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开设语文课程十分重要。
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应用文章的写作能力。然而,从现行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离这个基本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上,立足院校实际,确定课程类型,合理开设语文课程。首先,从总体上讲,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要好一些,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对语言修养、文章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要求较高,在文科类或经济类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必修课。而在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程可以作为必选课(或考查课)安排以补偿理工科类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文史类、经管类专业以每周4学时,总学时72为宜;理工类专业以每周3学时,总学时54为宜。另外根据院校实际和各专业实际,可以灵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之间的比例,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实训演练。
(二)构建教材内容模块,创新教材编排体例
高职院校除了具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共性外,还有自己专业领域的个性即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高职语文教材不能只套用高中语文或本科院校的语文教材体例,而应与专业相结合,构建教材内容模块,创新教材编排体例。
首先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语文技能的内容,如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还要包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如文学欣赏等。其次,为了避免文化与专业脱离的问题和重此轻彼的弊端,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制要突破原来以“大学语文”、“应用文”、“文学欣赏”等课程分类的框架,构建适应个人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全新模式。即以岗位能力的逐步提高为前提,根据岗位能力模块的要求将文化课与专业课重新组合,构建“口语交流”、“汉字书写”、“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内容模块,形成横向综合的课程结构,并对内容模块的具体细节作详细说明。如在“应用文写作”模块中,不同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特点,选出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应用文体,而且因各文体之间还有许多相通之处,学生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内容举一反三。这样既节省了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应聘做好多方面准备。
(三)突出针对性、强调适用性,选择教材内容
在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重要。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强调对高职学生语文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高职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1.针对性
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高职大学语文教材范文的编选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需要和认识规律,针对时代特点。在教材编写过程,教材编写者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能往往从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出发,以自己的眼光和喜好来选课文,因为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名家名篇对所有学生都能够产生吸引力的;有没有吸引力,要看它们对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而意义的存在不是纯客观的,而是由学生的主观感觉来决定的”;其次,选文要能融合现代意识,能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如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和平问题、资源问题、环保问题、科技发展问题等,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反映出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让高职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2.实用性
高职语文教材范文要贴近社会生活,高职学生面临就业的挑战,语文教材内容就应该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对准岗位能力的需要侧重于规范和提高。就高职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言,主要是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如阅读重在提高欣赏能力,写作重在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常见的公文重在格式的规范和技巧的应用。高职语文课程只有将语言交际样式和技能的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突出、强化语言交际技能的学练,才能切合学生的就业实际,满足生产现场对高职生语文技能的要求。而就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言,高职语文教材要精炼,观点要严谨,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人文素材,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和陶冶情操的教育,让语文教育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实践
高职语文教材要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合各种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因此,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实践,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尤其重要。这样,在保证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由于目前没有可以通用的高职语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有意识地把上课内容与专业相结合,即在选材上注重与专业相结合,或在授课内容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或在布置作业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如高职写作课以“必需、够用”为度,可以有选择地重点安排一些实用文体的写作,如求职信、总结、计划、合同、广告词、起诉书等。同时,还可以结合课题,走出课堂,讲解“考察报告”和“市场调研报告”的不同,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提炼观点、形成文字、加以讲评等。这种切合学生实际与他们就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
随着当今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与逐渐成熟,巩固高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解决高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健康发展仍将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和英语教学的现状,找出了高职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各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人员对英语的掌握与应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部门的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并为今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几个方面。
根据近几年我院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观念的影响,各地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基础水平较差。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不同,一类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普遍水平偏低,另一类来自中专、技校或职高,这类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几乎已经放弃英语的学习,英语基础非常差,仅限于初中水平。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词汇匮乏,语法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英语心理压力大,缺乏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影响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同时,由于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学习英语无用,从而不愿学习英语。此外,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从不主动学习英语,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做笔记、不发言,课后不复习,懒得记单词、读课文,做练习时习惯等着老师核对答案。这种学习心理和态度使学生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2、教学思想落后
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语言应用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相关的涉外业务工作。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育是把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特性和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之后还是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成。因此,要想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将英语作为知识”转到“将英语作为技能”来传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的传授,重视应试教学,教师和学生一同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忽视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课上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的知识传授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一些基础好的同学感觉知识太浅,而基础差的同学又觉得消化不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现象: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因为觉得容易或以前
学过而不愿再学,滋生骄傲情绪,而成绩差的同学学不会,从而厌学。
4.学习评价方式单一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多采用书面考试,卷面成绩成了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标准。但是,这种书面考试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侧重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考察评价,并不能真正评测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应有所改变,学生要改变英语学习的态度,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与授课方法,同时应对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作出适当的改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具体的改变。
1、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俗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话一点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一科非常重要的学科,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英语的重要性,认为英语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没什么用途,加之基础差,很多学生不愿意再学习英语,更提不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国家和国际的发展,并根据身边的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对于奖励踊跃参与活动或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那些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多奖励少批评,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他们乐于参加各种英语课堂活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赞许和奖励在无形中会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或厌学心理,在不断地学习中渐渐培养兴趣,由厌学到愿学再到乐学。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加之不断增加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进而提高英语成绩。
2、教师改变教学思想,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更新教学思想,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变为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从以片面的强调语言知识为重点转到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心,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要科学地安排和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讨论、比赛、表演、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实际练习的机会,藉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他们开口说英语。
3、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通常都是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教师在讲台上连说带比,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语言重点,单词要点,学生知识被动的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英语枯燥难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精讲多练,创设活泼、生动的英语课堂氛围。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采取合作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对话、表演,并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言学习重在实践,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实际交际能力。
4、改变英语学习的考核机制
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应用。传统的英语考试多采用书面考试,这种考核方法只能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词汇量的掌握情况,并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英语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考试内容要全面,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核,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核。同时注
意考试计分的权重,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这样也能促使学生平时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提高教学。借助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给,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英语教学在高职院的教学活动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3]戴曼纯、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梁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5]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6]王建华,浅谈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第四篇:基于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全省**正规化建设现场会和全市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学习观摩暨动员会议结束后,**交警大队按照支队确定的“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先易后难、抓好示范,重点突破、力求实效”的总体原则和《全市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高点定位,落实措施,抓点带面,扎实推进,使队伍正规化建设工作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促进2006年大队正规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结合实际,就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措施,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2006年大队正规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加大资金投入,规范设施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大队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正规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正规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结合大队实际,对正规化硬件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二是扎实推进大队正规化建设。投资3600多万元,切实加强了大队新办公楼建设。目前,大队新办公楼已竣工,正在进行后续工程。同时,结合目前办公场所情况,大队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努力挖掘内部潜力,对办公场所摆放的物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并专门制作了《公安人员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桌牌45个发放到各单位,使外在形象更加规范严整。在此基础上,大队投资1500余元,重新粉刷了北楼走廊、车管所营业厅,拆除了车管所营业厅内铁栅栏、玻璃幕墙等生硬的隔离设施,实行敞开式“透明化”办公,并在车管所营业厅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空调、公用电话、复印设备、休息和办公桌椅以及办事程序、办事指南的看板,合理调整车管业务岗位,将能合并的窗口尽量合并,实行了内部传递业务手续一条龙服务。三是高标准推进中队正规化建设。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队投资39.6万元,对四中队、五中队办公楼重新布局,对原有的房间进行调整,对食堂和办公场所进行全面改建,重新修整了中队训练场,配齐标准的档案柜,在短期内迅速建立起图书阅览室、荣誉室、警用器材装备室等警营文化体育设施,并为中队新购置数码照相机2架、电脑3台、打印机3台、复印机2台。同时,大队还积极筹建了回里警务工作站(二中队),在204国道回里收费站东征用土地10亩,按照正规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筹建工作。目前,回里警务工作站已筹建完毕,正在进行后续工程。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预警机制。对照总队《正规化大队建设达标考评标准》,大队从内务管理、执勤执法、教育训练、监督制约等方面入手,逐条理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建设。期间,专门制定了《车辆管理工作规范》、《事故处理工作规范》、《路面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共健全完善重大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事故查缉、交通堵塞、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工作预案、各项日常制度以及会议记录等方面的材料30余份。同时,为四中队、五中队制作、悬挂各类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监督台、标语牌等84面,并健全完善中队各类内务管理帐簿、记录等档案160余盒。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素质。大队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执法专项整改、大练兵等活动,收到良好成效。一是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大队建立起了每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政治思想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期间,大队共整理先进性教育专项材料10卷、39份;二是结合执法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在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大队以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事故处理、车辆管理等岗位为重点,紧密联系实际,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各个阶段的工作,切实加强了队伍内部执法监督。期间,大队共整理执法专项整改材料14卷、55份;三是结合深化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大队专门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明确业务培训工作的内容、时间分配等具体要求,保证每名民警每年不少于1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培训中,大队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科室为单位,以岗位练兵为主,认真组织民警学习了本职岗位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警务技能。同时,大队坚持逢学必考的原则,将民警参加学习培训情况全面记录,并纳入等级化管理考核。去年10月中旬,大队组织11名民警参加了分局举办的警务实战技能封闭培训班。11月17日晚,大队组织全体民警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考试。期间,大队共整理大练兵材料6卷、20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在新的形势下,一些民警不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服务经济建设的意识不强,总以管人者自居,思想观念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民警素质不高。从我大队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从1996年来未进一名新民警,队伍严重老化,造成了民警队
第五篇:师范生存在道德问题及策略
小学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培养高素质教师是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个国民的品德素质。师德是师范生之魂。为此,师范院校要以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基本途径,以营造师范性校园文化为必要途径,以搭建社会平台为重要途径,对师范生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合格教师。
目前,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却存在着许多新问题。
首先,是价值取向混乱,社会责任感不强。在现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那些传统的价值取向受到冲击,在师范生中虽然有不少信奉“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也有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人为我”并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对他人社会负责任却想的较少,做的也少。有的学生只关心自我,于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冷漠自私,在集体劳动中则表现出怕苦怕累,在涉及评先、评优、住宿等名利问题时,有的学生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价值取向处于混乱状态。
其次,基础道德文明素质下降,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个体文明举止差。有的学生纪律和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弱化,不能正确分清善于恶、公与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基本界限。我们经常会在大街上看见大学生在大街上乱丢垃圾、随意闯红灯等违反道德的现象。再次,集体主义意识减弱,对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个人主义滋长,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群体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减弱,这些现象多发生在高年级,结果是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在大一的时候有好多同学竞选班委,希望能为班级出力,并且对于班级集体活动,大家很乐意也很积极参加。可是,随着年级的增加,竞选班委的人越来越少,对于班级的团体活动,多数同学抱怨它太烦。志愿活动更是很少参加。学生宿舍中,时常无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
最后,还存在许多其他的道德修养问题。比如,少数师范生缺乏爱心、耐心。有些同学在外做家教,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和打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动辄用处分、吓唬学生。师范生以后要成为教师的,但是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会造成师生间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难免不发生。还有个别师范生自身仪表不整,精神怠倦。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具有示范性,一个气质文雅、衣着整洁的教师走向讲台,会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衣冠不整,形秽龌龊、精神怠倦的教师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印象。如果以后这些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必定会忙于家务或第二职业,常常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不仅影响课堂效果,可以说对学生也是一种折磨,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所当然。
现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体现于同教育有关的各种活动。最后,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不仅有助于使个人保持健康的心理,增强心理机能,胜任繁重的教师工作,同时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进行。这些是对老师的要求,更是对师范生的要求。
那如何培养师范生的道德修养呢?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是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要求转化为自己道德品质的道德活动。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应将师德教育、管理措施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渐减少以至于最终消除上述不良行为。
(一)树立“慎独”的道德修养理念
“慎独”是师范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其根本特点是内在的约束力和高度的自觉力。“慎独”的修养方法对于教师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单独活动和单独开展工作的机会较多,无论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教师的工作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劳动个体性的特点。其所耗费的经历和心血是难以计算的,伸缩性很大,别人是不易察觉的。因此,师范生要保持好道德修养。
(二)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有利于形成道德意识,是师德养成的基本途径。当前,在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课程设置内容空洞、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为此,要改革师德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氛围多具有民主性,教师要多于师范生交流讨论,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教育内容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教育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结合师范性特点,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组织知识竞赛、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
(三)营造师范性校园文化氛围
师范性校园文化氛围 是师德养成的必要途径,校园文化反映着在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高等师范院校要以培养人民教师为天职,校园文化应突出师范特色。
(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是培养师德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为师范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创造了师德内化的平台。学校应十分重视师范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和引导他们开展社会调查。
我认为,学校现在对师范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教育形式单
一、刻板、没有吸引力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1、开展师德知识讲座 以专业、院系为单位,请一些本学科的优秀的中老年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为师范生讲“教师职业道德”,将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以加深我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2、榜样的诱导 选择一些中小学教师典范,请他们作报告,或采用访问、座谈等形式,向我们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尤其请本校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校友中的先进人物对在校学生的教育感染力更强。为自己确立一个为之努力奋斗的榜样目标,经常以这一标准衡量自己,不断缩小与它的差距。还可以班内分组讨论研究,评价历史上国内外的教育家,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身上已趋积极向上的东西。
3、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师范生非常愿意到中小学去接触一些实际生活,很想利用好教育实习的机会。在实习中,我们会在实践中了解中学教育的现状,熟悉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更好地体会教师的职业道德所蕴含的意义。
4、教师的言传身教与良好的校风的熏陶 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面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因此,每个在师范院校工作的教师都要进行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给我们做出榜样,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5、自我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学生本身体现出来的。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陷,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既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有无越轨之处,对照道德原则进行自我解剖,不断完善自我;同时还要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道德嗅觉敏锐,明辨是非,为事谨慎,三思后行,决不鲁莽。我们应该在品德自我修养中努力做到一日三省,持之以恒,自觉构建崇高师德,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作好充分准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实习活动之后的个人总结与交流、讨论、座谈,以歌颂教师为主题的节日、班会、报告会、讲演;以歌颂教师为内容的诗歌朗诵会、征文、绘画、书法、摄影;开展尊师活动,以及利用寒暑假访问中学教师等等。
不管何时,不管何地,教师这个职业是任何职业都不可替代的。教师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一定要达到很高的层次。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