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理学 教案
(一)自我介绍~中文名、英文名,是理论课老师,询问大家是否有英文名,没有呢,就是第一个作业,给自己一个英文名,要有由来,有代表意义,说一下自己英文名的由来
询问知识背景及相关从业背景。让大家想象一下学科的样子,给出一些词描述学科。强调学科的特点,及如何学习。生理学是一门很大的学科设计人体方方面面,运动生理是其中的一个板块。是不是我们学过这两天的课程就可以完全了解呢,不是,但是针对于我们教练日常的工作,是基本够用的。
(二)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PT为何要学习~(互动)制定方案、处理运动中发生的突发情况、更快达到客户要求的理论基础,使教练回答问题时在更有说服力、透彻。直接关系销售课程的成功与否和课时量。想要有清晰的思路,扎实的基础去解决客户的问题,那我们了解人体,这个精密的整体,就从以下五个系统了解 @、@、@、@、@。
(三)人得以生存的每天不停歇的做的事情,没有呼吸就会死掉。当然,在潜水时候,也会暂时的暂停呼吸。所以注意我们考虑事情要全面。学习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对事情的全面、正确的看待和认知。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开始学习呼吸系统,从结构、功能、与生活和训练的联系来了解。
(四)首先说结构。闭眼,深呼吸,感受气流进入身体的感觉,感受他经过的身体的什么部位 @、@、@、@、@、@、@。想象一下嚼薄荷口香糖的感觉,互动提问。肺有几页?气管中有很多倒长的纤毛,摆动,把脏的东西运动出去,通过咳嗽和痰的方式,排出体外。复述结构包含内容
(五)在呼吸这个简单的动作,我们身体的内部发生什么反应和变化。原本简单的环节,包含了什么?引出肺泡和毛细动脉静脉血管,肺泡,完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具体怎么做呢?
(六)包括三个环节@、@、@。首先~~,然后~~,最后~~。看似简单的过程,并不简单哦。回顾之前的结构、功能、三环节。肺泡数量是一定的,堵塞就会死掉,不会重生长。举例抽烟的人。
(七)问,之前有没有剧烈咳嗽到自己胸痛的经历或者描述自己如此经历。大家在之前已经学过解剖,知道是肌肉牵动骨骼做出动作,提问:自己做一次呼吸的动作,看看我们都用到来我们的哪些肌肉?复述@、@、@、@。其实咳嗽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加强版的呼吸,肌肉短时间内,大量的运动,会有痛感。注意和解剖的链接。
(八)回到课程,我们说呼吸,是把气体吸入肺和排出去,那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样的原理,来让我们可以这样做呢?来看图。比如针管,抽动活塞,吸气,出气。很相似
(九)具体人体适怎么做呢?吸气步骤@、@、@、@、@。结合图去讲。
(十)呼气步骤@、@、@、@、@。回顾内容~提问+复述
(十一)“通气量”名词提问。介绍ppt内容。
(十二)“肺活量”名提问。介绍ppt。举例:菲尔普斯15000ml、孙杨7000ml、宁泽涛可以油100m不换气。自己肺活量巅峰5800ml。与大家互动肺活量提问。对比通气量讲。
(十三)胸式呼吸,介绍ppt,演示胸式呼吸,互动一起做
(十四)腹式呼吸,介绍ppt,演示腹式呼吸,互动。联系实际:客人在一开始训练时候,找身体稳定位置时,收腹就是用到此,在训练中强调把腹部收紧,也是此。区别收肚子与吸肚子的区别。再举例卷腹,吸肚子,没法做动作。所以强调呼吸在训练中的重要性。
(十五)回顾。思考题:互动提问有没有跑步时腹痛,降低强度一会就好了,排出病理,是什么原因?给出答案。
(十六)想象一下地贴系统,线路纵横交错,但是有条不紊,用车把我们送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就像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把血液和血液中的营养喝废弃物送到该去的地方,让人这个整体,可以有条不紊的正常运转。地铁有时会遇到人流郁积,人同样也是。但是一旦在血管中发生郁积,就叫做血栓了,后续我们会有提到。现在我们先看这个系统的组成。
(十七)顾名思义,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是密闭的~和地铁系统最大的区别。如果不密闭会怎么样?~栓塞。流血,有伤口的时候,手术的时候,还可不可以叫密闭?可以去查,然后了解下。(十八)心脏的功能,就像地铁的车厢,是我们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失去动力后人的血液将无法流动,比如心脏停搏或者休克。血管,就是地铁的线路,为我们的血液流通提供通路,会复杂,会看起来很凌乱,但是混沌中自有秩序,所有人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心血管疾病就会失衡紊乱,比如:心肌梗塞、静脉曲张。(十九)心肌构成,是不随意肌,解释不随意肌。分为两个房和两个室。心房心室有瓣膜。心房心室对比楼房格局几室几厅,瓣膜对比屋的门,是有方向打开的。着重分清左右。互动问有没有不分左右的同学。复述结构,叫同学上来写房,室名称。教具心脏模型(二十)教具大白,互动,叫同学上来比划心脏所处位置。呼应呼吸系统,膈肌,肺,胸腔,肺有5页。心脏边会少一页。(二十一)心脏每次跳动会产生压力,把血液送到每一个部分,细枝末节都不会落。提问,手脚冰凉?痛经?血液循环不畅。如何解决呢?留下一个疑问,之后解答。
(二十二)刚刚有提到,瓣膜,就像房子里的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门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结构@、@。功能@、@。如果出现问题~缺失或者闭合不严,就会出现血液反流或者循环障碍~瓣膜性性脏病:头晕,气短,加大心脏负荷,疲劳。严重则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解决。回顾
第一天上午结束
(二十三)地贴的轨道有双方向的车,同样我们的血管也有不同的方向与分工,有@、@、@。每一个都有会有它自己的作用(二十四)现在来说动脉,功能就是@、@。但是有一个例外的地方~@。这趟列车的设立的思路就是把人从住宅区送到工业区干活。列车员会一直在车上,跟随回到原来的地方。教具(二十五)静脉呢,作用就是@、@。但也有一个例外的地方~@。思路是把劳动完的人,送回到住宅,补充能量和休息。教具(二十六)毛细血管作用@、@。联系呼吸肺泡和内呼吸讲解作用。有用的拿进来,没有用的推出去。回顾
(二十七)血管,心脏,肺,与呼吸结合,讲循环的方式~上下腔动静脉,肺动静脉。集合图,讲解ppt。留作业让学生画。(二十八)介绍心率,静态心率如何测量,一般坐办公室的人群心率男、女各多少下。静态心率是定数,谁先跳完谁先over。(二十九)解释ppt,运动中会上升,但是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变。
(三十)1L血液中有900g左右水,解释ppt内容,组成由@、@、@。联系献血,200~400cc血液,或者献血小板。一般都会给补充水,鸡蛋等,但实际上,人体的恢复能力很快,正常情况不用补充。红细胞恢复最慢,但是半个月也会ok。
(三十一)动脉壁承受的压力。联系之前血管堵塞时候讲血压,会升高。
(三十二)血压如何测得~安静状态下15分钟后,左臂等。测血压方法,水银,电子,动脉壁内植入。
(三十三)提问肥胖为什么血压高~挤压血管,动力提高才能正常循环,所以血压高。之前说的血栓,如果实老年人在脑部会中风。运动中憋气血压会上升,所以用力时候呼气。给出数值,判断是否高血压。回顾(三十四)最大心率,目标心率如何计算,给案例,让学生计算。(三十五)每次心室收缩排出的血量70ml,一只针管,吸水的程度,就是身体状态,吸满则为最大。
(三十六)联系运动中的状态,心跳加快,排量增加
(三十七)跑步时候的分部,潜水时超过8分钟会保证重要器官优先使用氧气。吃饭完后会困也是。
(三十八)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举例长跑运动员,耐力自行车运动员的心室体积和心跳。
(三十九)代谢速度会加快,酶活性高参与的就快,线粒体多,燃烧脂肪的工厂就会多,毛细血管增加,循环变好,所以长期有氧减脂会快解,决之前所说的手教凉的问题可能。
(四十)台阶测试,运动队用专业设备测量,结合其他数据,改良运动方法,提高运动表现。回顾
(四十一)支配全身,指挥官和传达命令。中枢神经~指挥官。神经线~电线,传递信号,在他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四十二)颅腔~结合解剖平面,提问。教具
(四十三)结合解剖,提问腰椎几节,如果受伤或者椎间盘突出,会造成什么结果。
第一天下午结束
(四十四)恐龙的反射弧很长,踩到尾巴,需要2个小时以后才会觉得痛(四十五)举例:看到,想,做动作。听枪,起跑。看到吃的,想吃,买来吃。看到好看衣服,买,穿~买家秀,卖家秀。(四十六)缩手,手心打手背,互动(四十七)库里,肌肉记忆,郎朗弹琴。回顾(四十八)枝杈像树~树突,辫子~轴突,细胞体
(四十九)指导整个细胞有条不紊的工作,发出并接受命令的部分。像是一个细胞的大脑。
(五十)树根吸收水分与养分~接受信号
(五十一)末端有膨大的部分,像章鱼触角的吸盘。这个部分会将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传递下去,像我们的手机,把声音变成无线电信号,传给接通的人。回顾
(五十二)游戏,一个比划,中间人猜,然后向下传递,最后一个人说出来是什么。但是误差几乎为零。抽筋是例外
(五十三)接受外界的刺激,热,冷,痛等,然后将信号传给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做出反应。
(五十四)中枢神经做出反应后,将信号传递给运动神经元,它将控制的肌肉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反应。
(五十五)是一个接线员的角色,老式打电话的总机,需要接转给其他的神经元,以完成不同神经元的信号传递。神经元在收到刺激的时候会形记忆,树突,轴突会不断的扩张,与其他相对的神经元连接变多。反应变快,说能生巧,脱口而出就是从此而来。
(五十六)能量是身体工作的动力来源,没有能量,每个系统都没办法工作,而且会出现不良症状,头晕,眼黑,无力感等。闹我们来看,身体是怎么提供能量的呢?分以下两大类,三个系统。结合我们运动来看,先体几个问题,让大家想一下。百米跑、举重、5000m跑、15分钟中等重量,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s的平板卧推。分别都是用到了什么能量系统主要供能。
(五十七)能量的代谢有@、@、@、@。电厂发电,血糖~电线转移,组织、肌肉等~用户家里的电器利用,消化运动~在利用中释放能量。肝糖原,肌糖原,atp~电池储存。
(五十八)分成两个部分。摄取,分解。呼吸、吃东西、产热维持体温。像汽车发动机。然后进来,燃烧,释放能量,推动汽车前进。(五十九)A代表腺嘌呤,t代表3个,p代表磷分子。(六十)段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变成adp,而后在身体内代谢,重新合称为atp。
(六十一)不是我们喝的酸奶中的乳酸菌。是糖类无氧代谢的产物,长时间不锻炼或者突然大强度锻炼,会使得肌肉酸痛,影响肌肉收缩动作。需要身体代谢走,才会恢复正常。回顾。
(六十二)联系一开始问的训练项目和运动实际情况,讲解图表。(六十三)联系功能讲解如何进行减脂锻炼,(六十四)讲解训练的方法,并互动
(六十五)互动,算出一个学生的60%运动强度心率,然后按照训练的方法进行互动。强调无规律,类似游戏,以主观的感觉强度为主。(六十六)联系功能特点,讲解。提问怎么设计训练与休息时间(六十七)设计并执行互动
(六十八)提问,到底是刚刚的间歇有氧快,还是连续中低强度减脂快?循环训练?Hiit?考虑总能量的消耗和消耗的速率。回顾
第二天上午结束
(六十九)结合街跑和之前的课程,肌肉牵动骨骼,在神经支和有能量供应的情况下,做出肢体动作和维持内脏等正常工作。(七十)若没有,肌肉划分则会有里脊,后腿,中腰?不是。而是平滑肌~内脏~不随意肌、心肌~心脏~ 不随意肌,缓慢而又节奏的收缩,不易疲劳,不随人的控制而收缩。骨骼肌~肢体肌肉~随意肌,意识控制收缩
(七十一)组成像军队~班,连,排对应骨骼肌组成部分(七十二)按照肌原纤维划分,按照收缩性和代谢划分,(七十三)结合图,放松时张开,用力时收缩,活动重叠。互动,找同学当模特,一遍说边做示范(七十四)讲解表格
(七十五)不对集合打仗,同一兵种不同人数,不同兵种。肌纤维,募集,整体力量
(七十六)举例:一名司令可以命令多个士兵去做同一件事或者不同士兵协同做一件事,但是一个司令不能被多个司令领导否则会错乱不会执行任务。(七十七)拿铅笔,举哑铃,杀鸡用牛刀。色彩有浅到深越来越不容易激活,说明蕴含的能量越来越高,跆拳道白带到黑带(七十八)讲解
(七十九)联系训练,6~8次,发展肌力,8~12次发展肌肉,~高于12次,发展肌肉耐力,结合之前的快慢机讲解。回顾(八十)结合客人训练的需求,结合刚刚讲过的肌肉募集,训练每组的次数,在训练中可以达到三种目的。运动员的骨壁会比普通人粗,运动中适当补钙可以促进骨骼。募集能力变强所以会获得力量。肌肉纤维变粗,收缩时迸发更多能力,所以会力量变强。
(八十一)举例:单价*数量=总价。募集能力增强,所以数量增加,数量到达极限还无法达到负载,则肌丝会有轻微撕裂破损,机体自我修复增生,肌肉纤维变粗,所以力量进一步增大。需要时间的积累。互动。有没有感觉是如此
(八十二)互动有没有在约会时候,之前先练一下,会感觉穿衬衣更好看更有型?充血,使肌肉膨胀,维度暂时变大,可能在还没有约会完就已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慢性肥大是不断的微损伤然后进行自我修复,修复过后会慢慢肌丝增生变粗,联系之前的训练部分说。(八十三)在进行训练时候,有没有感觉到有肌肉酸痛,有的是当下就有感觉,有的则是在训练过后一段时间会有?
(八十四)例如在训练肱二头肌或者股四头肌时候有没有灼烧感和酸痛感,是因为...自己距离,7+7+7二头弯举时候尤其明显。互动交流(八十五)由于肌肉会有一些小的损伤,发炎带来的痛感,由于乳酸堆积带来的痛感等会造成痛感,互动。自己距离,我实在第二天午饭后开始有感觉痛。
(八十六)提问互动,问问大家的办法给自己或者给别人做过的(八十七)什么是离心收缩,如何进行正确的拉伸,强度~正金字塔训练,由易到难,有低到高。(八十八)串讲回顾知识点复习
第二篇:人体生理学教案
《人体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第一节、兴奋性
一、概念:机体(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二、反馈:
(一)概念:被调节者通过反馈信息影响或作用于调节者。
(二)负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的作用相反。
2、意义:使机体某些生理功能保持某一水平或某一数值。
辨别与兴奋的概念。
二、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动作电位。
四、阈刺激: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阈值与兴奋性的关系:反比)
五、组织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1、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为0;
2、相对不应期:其兴奋性较低;
3、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
4、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1、概念:整个机体所处的环境。
2、分类:(1)自然环境:海拔与人体RBC数量关系;
(2)社会环境: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二、内环境:
(一)、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体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细胞内液。
(二)、内环境的种类:
血浆、组织液;
脑脊液、淋巴液、房水、关节腔液。
(三)、稳态(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在不断变化中保持相对的稳定。
2、意义:为细胞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最重要)
1、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机体产生的反应。
(2)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3)类型:①、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数量有限,中枢位较低,反射弧固定。
②、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数量无限,中枢位较高,反射弧不固定。
3、特点:速度快、范围准、持续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
1、概念:通过体液因子(各种化学物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特点:速度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三)正反馈:
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的作用相同。
2、意义:使机体某些生理功能需要彻底的完成。
3、种类:①分娩,②排便,③排尿,④血液凝固。
(四)前馈:
调节者发出信息同时,又通过另外途径,作用于被调节者。
总结:本章内容贯穿于全书。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一)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
(二)转运物质:O2,CO2,NH3.二、易化扩散
(一)概念:非脂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根据膜蛋白的不同分类:
(二)通道转运:
1、通道的种类: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另外,以转运的物质分:Na通道,K通道,Ca通道。
2、通道的状态:开放、失活、备用(后2种:关闭)
3、转运物质:离子(K、Na、CI、Ca)
4、影响离子转运的方向和转运量的因素:
浓度差、电位差。
(三)载体转运:
1、转运物: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2、特点: ①特异性(专一性);
②有饱和性
③竞争性抑制
三、主动转运
(一)概念:通过泵蛋白耗能,将物质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二)转运的物质:离子、小分子
Na泵分解1ATP使3Na出细胞2K入细胞。
四、入胞和出胞
(一)概念:通过膜的运动将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转运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二)入胞:吞噬、吞饮
(三)出胞:胞吐。
总结:四种转运方式转运的物质。考题:
1、O2进细胞 单
2、CO2出细胞 单
3、AA进C 载
4、Na进C 离
5、Na出C 主
6、K出C 离
7、K进C 主
8、白细胞吞噬细菌 入
9、激素分泌 出
10、N递质释放 出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传导功能
一、受体
1、概念: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够接受化学
三、局部电位
1、概念:细胞受刺激时产生的微弱的电位变化。(未达到阈电位水平)
2、意义:可改变细胞组织的兴奋性。
①去极:使细胞的兴奋性增高;
②复极:使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3、特点:(与AP相比)
①传导有衰减不能远传; 信息的特殊蛋白质。
2、基本功能:①识别载体结合的化学信息; ②转发化学信息。
二、类型:三类。见书。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一)概念: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二)产生机制:
1、生物电产生的条件: ①细胞内外要有离子浓度差;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2、RP产生:
细胞安静时只有K通道开放,K离子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3、性质:外正内负。
4、离子基础:K离子外流。
二、动作电位(AP)
1、概念: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快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几个名词:
①极化:静息电位的状态;
②去极化: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减少; ③复极化:去极后又回到极化状态;
④超极化:RP的基础上膜电位负值增大; ⑤超射: ⑥锋电位: ⑦后电位:
3、AP的产生:
(1)去极化:①膜条件:细胞受刺激时,K通道关闭,Na通道开放;
②离子流:Na+内流,达到Na的电化学平衡。
(2)复极化:①膜条件: 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
②离子流:K+外流,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
4、AP的产生条件:
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使Na+通道开放的膜电位值。
刺激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AP。
5、动作电位的传导:
是AP在细胞上的依次产生过程,而不是局部电流的结果,局部电流仅起刺激作用。
6、AP的特点:
①呈‘全或无’式; ②传导无衰减;(可远传)③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④呈‚脉冲式‛。
②幅度与刺激强度呈正比;
③可总和。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结构:
接头前膜:N末梢;
接头间隙:NC与肌C之间; 接头后膜:肌C膜(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三)特点: ①单向性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一)结构:
三联管(体)
(二)耦联因子: Ca2+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单位。包括1个暗带+2个1/2明带。
(二)收缩机制:
滑行学说:细肌丝向M线滑行使肌小节缩短而产生收缩。
暗带:不变;明带:缩短;H带:缩短;肌小节:缩短。
四、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1、等长收缩:长度不变,张力增加。
2、等张收缩:长度缩短,张力不变。
(二)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1、单收缩:有完整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的频率较低,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和舒张期。
2、不完全强直收缩:有收缩期和不完整的舒张期,刺激频率高,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而小于收缩期+舒张期。
3、完全强直收缩:只有收缩期而无舒张期,刺激频率最高,间隔时间小于收缩期。
总结:心肌属于单收缩,骨骼肌属于完全收缩。
五、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一)前负荷:
1、概念:肌肉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
2、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影响肌肉收缩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收缩能力越强。
(二)后负荷:
1、概念: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
2、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影响肌肉收缩的形式。当后负荷大于肌肉产生张力的能力时,出现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0或小于肌肉产生的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
一般而言,骨骼肌先产生等长收缩,后产生等张收缩。
(三)肌肉收缩能力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 组成:
全血 血浆:水
溶质:血浆蛋白: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球(参与机体免疫)纤(血凝)
电解质、有机物
血细胞:RBC、WBC、PLt 血细胞的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二 理化性质:
(一)颜色:A血鲜红色;V血暗红色。
(二)比重
(三)粘滞性
(四)渗透压
1、渗透现象:(扩散:溶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扩散现象。
2、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吸引溶剂的能力,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与溶质颗粒的大小种类无关。
3、血浆渗透压:
(1)血浆晶体渗透压:
①组成:血浆晶体物质组成(电解质NaCI、有机物G#AA)
②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形式和功能。(2)血浆胶体渗透压: ①组成:血浆胶体物质组成(蛋白质—白蛋白主要)②生理作用:吸引血管外的水进入血管内,从而保证血浆的容量。
考题: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
临床常用等渗液:0.9%的生理盐水;
5%的葡萄糖水。
五、PH
正常:7.35-7.45
第二节 血细胞 一 红细胞(RBC)
(一)RBC的数量,Hb的含量:
1、数量: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2、含量:男性 120—160g/L 女性 120—150g/L
(二)红细胞的功能:(填空)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缓冲血液的PH。
(三)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
①概念:RBC悬浮在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②血沉:RBC下沉的速度。用魏氏法测定。
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③影响血沉的因素:
a、白蛋白阻止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减慢;
b、球蛋白、纤维蛋白促使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加快。
2、RBC的渗透脆性:
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抵抗力与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呈反比关系。(具体实验)
3、RBC的形态:
4、RBC膜的通透性:
(四)RBC的生成:
1、生成部位:红骨髓。
2、生成过程:
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C(母C)—>早中晚幼稚红C—>网织红C—>RBC 体积:越来越小
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成熟RBC是没有细胞核的)
Hb:越来越多
3、生成的原料:
Fe2+,蛋白质
4、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B12
注意:①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②小C低色素性贫血(。。)缺铁
③大C性贫血(巨幼贫)缺叶酸、Vit12.5、RBC的生成的调节: ①方式:负反馈调节
②物质:a 促红细胞生成素 b 雄激素
PO2↓—>(促进)肾—>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造血功能↑—>RBC↑—>PO2↑抑制肾
(五)RBC的破坏 寿命120天,衰老的RBC在肝、脾的巨噬细胞吞噬。
二、白细胞(自学)
三、血小板
(一)正常值:
(100—300)×109/L。
(二)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吸附、收缩、修复
(三)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①损伤的血管反射性收缩;
②形成血小板血栓
③止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2、参与血液凝固:PF3血小板因子,提供凝血场所
3、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数量低于50×109/L时,就会产生出血倾向。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凝
(一)概念: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体状态。
(二)实质: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丝网罗红细胞形成血凝块。
(三)凝血因子:
1、除Ⅳ因子是Ca2+外,其余因子都是蛋白质;
2、除Ⅲ因子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其余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
3、Ⅱ、Ⅶ、Ⅸ、Ⅹ合成于肝,均需VitK参与。
表示方法:
(四)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注意:凝血途径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
①速度?②启动因子?共同启动因子?③生理性止血有内外参与;若抽血于试管中只有内源性参与。
(五)抗凝与促凝
1、抗凝措施:①提供光滑面;
②降低温度;
③使用抗凝剂:a体外:柠檬酸钠、草酸盐可去除血浆中Ca++
b体内:肝素
2、促凝措施:①提供粗糙面;
②升高温度; ③使用VitK。
二、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纤溶酶—>使纤维蛋白转变为降解产物(碎片)激活物:有3类。
考题:月经血不凝的原因:子宫组织激活物多 第四节 血量与血型
一、血量
占体重的7%—8%.失血情况。
二、血型
(一)概念:
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
(二)ABO血型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结合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种类和有无。
(三)抗原、抗体的分布:
1、抗原:A抗原、B抗原
据此,就可将血型分为A、B、AB、O型。
2、抗体:抗A、抗B
抗原
抗体 A型 A抗原 抗B B型 B抗原 抗A AB型 A、B抗原 无抗体 O型 无抗原 抗A、B
(四)凝集反应:
A抗原+抗A—>凝集 B抗原+抗B—>凝集 血清(下)A型 B型 AB O型 /血C(右)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五)输血原则:
1、同型血相输;
2、异性输血时,供血者的RBC不被受
血者的血清所破坏,就可少量缓慢输血。
(六)输血关系:
供血者: A B AB O 受血者: A B AB O
(七)交叉配血实验:
详细讲解。
题:若受血者为A型,描述上述几种情况时供血者的血型? 三 Rh血型
(一)抗原:D抗原
(二)血型:
含D抗原的就是Rh阳性 占99%;
无D抗原的就是Rh阴性 占01%。
(三)抗体:无天然抗体
接触Rh阳性(D抗原)才能产生抗D的抗体。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C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C的分类:
1、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非自律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2、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快反应细胞:Na+通道。
慢反应细胞:K+通道。
(二)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①离子基础: 0期:Na+内流 1期:K+外流
2期:K+外流,Ca++内流 3期:K+外流
4期:Na+、K+、Ca++的主动转运 ②特点:
2期平台。使AP时程延长(有效不应期延长)
2、窦房结细胞的AP ①离子基础: 0期:Ca++内流 3期:K+外流
4期:K +外流递减,Na+内流递增 ②特点:
4期自动去极化
二、心肌生理特性
(一)自律性
1、概念:
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作用下,能够
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2、起搏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
3、影响因素:(了解)
(二)兴奋性
1、概念:
心肌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
2、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去极0期—复极3期–55mv 备用:复极3期–55mv——–60mv 有效不应期:去极0期—复极3期–60mv 兴3心小于 大于 关 开 心室减少 室收到A 缩期射血期
4心小于 小于 关 关 无进不变 室舒出 张期 等容奋性为0(2)相对不应期:
复极3期–60mv——–80mv 兴奋性低于正常。
(3)超常期
复极–80mv——–90mv 兴奋性高于正常。
3、兴奋性与机械收缩的关系
4、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1、概念:
心肌细胞间传导兴奋的能力。
2、传导途径:
3、房室延搁的意义:
(四)收缩性
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存在2期平台)
2、‚全或无‚式收缩。
3、依赖细胞中的Ca++较强。
三、心脏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1、概念: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机械活动周期。
2、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率的正常值: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
4、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呈反比关系。心率越快,心动周期时程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
5、房室活动关系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心房 收缩 舒张
心室 舒张 收缩 舒张 房室瓣 开 关 开 动脉瓣 关 开 关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房内室内房室A瓣 血流心室压与压与瓣 方向 容积 室内A压 压
1、心大于 小于 开 关 心房增加 房收到心缩期 室 2心小于 小于 关 关 无进不变 室收出 缩期 等容收缩期
舒张期
5心大于 小于 开 关 房到增加 室舒心室 增加 张期 充盈期
常考题:
1、室内压最高时期:射血期
既高于房内压又高于A压:射血期
2、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时期:等容收缩期
3、房室瓣处于开放的时期:心房收缩期、充盈期
4、房室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5、动脉瓣处于开放的时期:
6、动脉瓣处于关闭的时期:
7、房室瓣开放的时间:等容舒张期末或充盈期初。
8、房室瓣关闭的时间:心房收缩期末或等容收缩期处。
9、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等容收缩期末或射血期初。
10、动脉瓣关闭的时间:射血期末或等容舒张期初。
11、心室容积最大时期:心室舒张期末。
12、心室充盈主要是:心室舒张。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心脏跳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
3、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65%。
4、心脏指数:自学
(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出量: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增大—收缩能力增强—每搏出量增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于回心血量+余血量。回心血量取决于回心血量的速度和心室舒张时程。(2)动脉血压(后负荷)增高—每搏出量降低。(3)心肌收缩能力(性能)增高—每搏出量增高。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80次/分),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题:简述影响心腧出量的因素?
(五)心力储备
1、心率储备:2—2.5倍
2、搏出量储备:(1)收缩期储备(射血分数增加)5.5—6.5倍
(2)舒张期储备 15ml
四、心音和心电图
(一)心音(dong-da)
产生标特意机制 志 点 义
反应心第一房室瓣心室收音调低 肌收缩心音 关闭震缩开始 时间长 力;反应
↑
4、大A脉管↑ ↓ ↑↑ 壁弹性↓
5、循环血量↓ ↓ 不变 /血管容积↓
题:
1、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选择:主要影响心收缩压的因素 主要影响舒张压的因素 动 房室瓣的机能状态
反应动第二动脉瓣心室舒音调高 脉血压心音 关闭震张开始 时间短 高低;反动 应动脉
瓣机能状态
(二)心电图(ecg)
1、p波:两心房去极化
2、QRS波:两心室去极化
3、T波:两心室复极化
4、P-R间期(P-Q):P波起点到Q波起点。心房开始兴奋至心室开始兴奋。
5、S-T段:s波终点到T波的起点。心室全部去极化。
6、P-P间期:P波起点到下一p波的起点。代表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计算?
7、Q-T间期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血压
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动脉血管内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正常值:
收缩压-最高值:100—120mmHg 舒张压-最低值:60—80mmHg 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
1、形成条件:①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
②要有心脏收缩射血
③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要制造阻力
2、收缩压的形成:
心脏射血使动脉中血液增加,血压升高至最高值形成收缩压。
3、舒张压的形成:
心脏停止射血,血液流到外周,血流减少,血压降低,降低至最低值就形成舒张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1、每搏出量↑↑ ↑ ↑ ↑
2、心率↑ ↑ ↑+1/2↑ ↓
3、外周阻力↑ ↑↑ ↓
(五)动脉脉搏 自学 三 静脉
(一)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
1、心脏泵血功能: 越高—中心V压低;差—中心V压高
2、回心血量:多—中心V压高。
(二)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回心血量)
1、微循环平均充盈压:高—多
2、心肌收缩力(泵血功能):强—多
3、骨骼肌挤压作用:强—多
4、呼吸运动:吸气—多;呼气—少
5、重力和体位:直立位—少;平卧位—多 四 微循环
(一)通路(7个结构构成3条通路)
路径 功能
1、迂回通路(营真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养通路)场所
2、直捷通路 通血毛细血使血快速
管 回心
3、A-V短路 动-静脉吻调节体温
合支
(二)调节
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迂回通路平时仅20%交替开放
迂回通路关闭:交感N使血管及Cap前括约肌收缩
迂回通路开放: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使血管舒张
迂回通路开放或关闭主要取决于局部代谢产物。
五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有效滤过压=(Cap血压+组织胶压)—(血浆胶压+组织液静水压)
=正值 组织液生成=负值 组织液回流 考题:
1、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2、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促使组织液回流的因素: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a炎症—充血;b心衰—中心V压升高—淤血;ab均导致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2、血浆胶压:
营养不良—肝功低、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3、毛细血管通透性: 炎症、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胶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水肿。
4、淋巴液:
a肿瘤—压迫淋巴管;b丝虫病—阻塞淋巴管;ab均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回流减少—水第四节 心脑肺循环特点(自学)
第五章 呼吸 概述: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全过程:
1、肺通气;
2、肺换气;(1、肿。
(三)淋巴循环:
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
3、调节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
4、参与防御作用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副交感N(迷走N)的作用:
负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减慢。
2、交感N的作用:
正性变速变传变力,即心跳加快。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N: 交感缩血管F 分布在全身血管,作用是使血管收缩。
2、舒血管N:交感舒血管F 分布在骨骼肌血管中,作用是使血管舒张。
副交感N 分布在少数器官血管中,作用是使血管舒张。
(三)心血管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迷走N—心脏—心跳减慢
延髓
心交感中枢—交感N—心脏—心跳加快
交感缩血管中枢—交感缩血管N—全身血管—收缩
(四)心血管反射
减压反射(降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具体过程:见书。
特点:
1、对血压急剧变化敏感;
2、是平时维持正常血压范围的主要反射。题:下蹲之后,突然站立,头晕眼花,之后恢复,为什么?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1、来源:肾上腺髓质
2、作用:心跳↑,血管收缩—血压↑。
3、区别: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对受体亲和力
α受体 + ++ β受体 ++ + 对心脏作用
(β受体)心跳↑↑ 心跳↑ 对血管作用
(α受体)收缩↑ 收缩↑↑
(二)血管紧张素
1、来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作用:血管紧张素Ⅱ ①使血管收缩; ②使醛固酮分泌↑。(共同促使血压↑。)
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合称外呼吸)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换气(内呼吸)
三、生理意义: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1、直接动力:肺与外界的气压差。
2、原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运动
3、呼吸运动:(1)概念:略(2)呼吸类型:
平静呼吸
用力呼
吸
吸气
主动
主动
呼气
被动
主动(3)呼吸形式:胸式、腹式、混合式(4)呼吸频率:12—18次/分
4、肺内压的变化:见书
5、胸内压:
(1)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
=0-肺回缩压
=负值(2)生理意义
①使肺处于扩张状态 ②使肺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③促进静脉和淋巴液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1)组成:①肺弹性F(1∕3)②肺泡表面张力(2∕3)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水肿
(3)肺的顺应性:肺扩张的难易度
与肺的弹性阻力、肺泡表面张力呈反比 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呈正比。
2、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4次方呈反比
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一)肺容量
1、潮气量: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
2、肺活量:尽力吸气(深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
=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男性:3.5L 女性2.5L
3、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
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单位时间所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1s末:83%;2s末:96%;3s末:99% 是评价肺功能较好的指标。
(二)肺通气量
1、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在生物膜两侧的气压差。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肺换气:肺泡→血液
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气量↑
3、血中O2↓→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肺通气量↑;
→呼吸中枢→呼吸↓→呼吸停止。
思考:1、CO2对呼吸的影响?
(1)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是正常呼吸的生理性刺激;
(2)当吸入的CO2增加到2%—4%时,呼吸加深加快;
(3)当吸入的CO2增加到7%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
静脉血→动脉血。
2、组织换气:血液→组织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动脉血→静脉血。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二氧化碳>氧气,故缺氧比二氧化碳潴留更常见。
2、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与面积呈正比;与厚度呈反比。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4.2∕5)=0.84 肺换气效率最高
﹤0.84 A-V短路
﹥0.84 无效腔气量↑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1、物理溶解:占1.5%
2、化学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占98.5%,是主要的运输方式。Hb + O2 → HbO2(Hb为紫色,HbO2为鲜红色)
当Hb达50g∕L,则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称为发绀。
发绀不一定提示缺氧,缺氧不一定说明是发绀。
3、HbO2右移(氧离曲线右移):CO2↑,H离子↑,T↑,2-3二磷酸甘油酸↑(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物理溶解:占5%
2、化学结合:
(1)形成碳酸氢盐:占88%,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第三节 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一)、延髓呼吸中枢:产生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有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
(二)、呼吸调整中枢:脑桥,是调整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其机制:抑制呼吸。
(三)、脊髓:是联系上级中枢与呼吸机的中转站。膈N、肋间N→呼吸机。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化学感受性反射
1、血中CO2↑→中枢(延髓浅表部位)、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呼吸中枢→肺通气量↑
2、血中H+↑→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肺通
(4)当吸入的CO2超过15%—20%时,可出现呼吸停止。
2、缺氧对呼吸的影响?分轻度缺氧和严重缺氧。
(二)肺牵张反射
吸气时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迷走N→吸气中枢(-),呼气中枢(+)→吸气转变为呼气。该过程意义在于防止吸气过深过长,促进吸气转变为呼气。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道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运动的形式:机械消化与化学消化。前者主要是消化道运动参与,后者主要是消化酶的参与。第一节 消化
一、机械消化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除了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不是由平滑肌组成,其余均有平滑肌组成,他们有共同的生理特性。详见教材。
(二)消化道的运动形式
1、蠕动:向前推进性运动,是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
2、分节运动:消化道某段交替收缩舒张,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3、容受性舒张:消化道容纳接受食物时反射性舒张,是胃所特有的运动形式。
4、紧张性收缩:消化道平滑肌缓慢的、微弱的持续收缩,是消化道的基础运动。
(三)胃的排空
1、概念: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食物与食糜?
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1)促进胃排空因素: A 胃内压增大; B 迷走神经兴奋; C 促胃液素。
(2)阻止胃排空因素: A 小肠内物质; B 交感神经兴奋; C 抑胃肽、促胰液素。
3、食物的排空速度: 糖>蛋白>脂 流质>固体
混合食物:4—6小时。
(四)排便反射
1、概念:粪便通过结肠的蠕动进入直肠引起排便的过程。
直肠壁内感受器—盆神经腹下神经—初级脊髓或高级大脑—盆神经—效应器(结肠、直肠收缩、肝门括约肌舒张,引起排便)。
2、里急后重:有便而未尽的感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原因:炎症使直肠壁内压感受器敏感性增高,只要直肠内有少量粪便或粘液均会引起排便反射。
3、大便潴留:如排便反射弧受损,大便不能排出。
4、大便失禁:如初级排便中枢与高级排便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使大脑皮层失去对排便反射的控制。
二 化学消化
(一)唾液的作用:
唾液由三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主要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等。
1、润滑口腔和食物;
2、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使淀粉转变为麦芽糖;
3、杀菌作用,从而清洁和保护口腔;
4、排泄功能。(比如进入口腔的物质随唾液排除)
(二)胃液成分与作用
胃粘膜的分泌细胞:外分泌细胞 贲门腺、泌酸腺(壁细胞—胃酸、内因子,主细胞—胃蛋白酶原,颈粘液细胞)、幽门腺G)内分泌细胞
1、胃液的性质:无色透明呈酸性,PH0.9—1.5。1.5-2.5L。2、胃液的成分与作用:
(1)盐酸:胃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b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杀菌;d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e进入小肠可促进钙铁吸收(与钙铁结合形成盐)。
(2)胃蛋白酶原:水解蛋白质为标、胨、多肽、氨基酸等。
(3)粘液:a润滑作用;b保护胃黏膜作用(临床举例胃溃疡)。
(4)内因子:能与维生素B12结合,使之易于吸收(举例巨幼贫血)。
(三)胰液成分与作用
胰液由胰腺细胞分泌。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液在胰腺产生后由胰导管排进十二指肠。1、性质:无色无味呈碱性,PH7.8-8.4 1-2L。
2、成分与作用
(1)碳酸氢盐:a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b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PH。
(2)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3)胰蛋白酶原与糜蛋白酶原:使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具体过程。胰蛋白酶原在肠致活酶的作用下成胰蛋白酶(它可使糜蛋白酶原分解成糜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在肠致和酶不存在时,就有组织液、酸性物代替,比如胰腺炎,自我消化。
(4)胰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脂肪酸。
(四)胆汁
肝脏分泌胆汁经肝管(左、右)—肝总管—胆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
1、性质:金黄色苦味液体,PH7.4
0.8—1L。2、成分:
胆盐(胆汁酸)、胆固醇、卵磷脂。3、胆盐的作用:
(1)促进脂肪的消化;乳化脂肪,降低脂肪表面张力
(2)促进脂肪吸收;水溶性复合物。(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有水溶性与脂溶性(ADEK)
题:1、最重要的、消化力最强的是 胰液
2、不含消化酶的是 胆盐 3、只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胃液 4、只能少量消化淀粉的是 唾液 5、能够促进脂肪吸收的消化液 胆汁 第二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
消化道包括很多,不同的消化道结构有所不同、食物种类、食物被消化的程度以及食物停留的时间都影响着吸收部位的不同。
1、吸收的部位:口腔、食管
无
胃
乙醇、少量的水
小肠
主要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空肠
糖、蛋白质、脂肪
回肠
维生素B12 和胆盐
大肠
水、无机盐
见教材P123 图6-8 2、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的有利条件:(1)小肠吸收面积大;
(2)小肠特殊的绒毛结构;(含毛细血管、淋巴管)
(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4)在小肠内,食物已被消化成可吸收的小分子。3、吸收的机制:
任何组织都是细胞构成。食物在消化道的吸收,实际上是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前面学习了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哪些?详细复习知识要点。
(1)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3)入胞和出胞。
二、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
形式 途径 糖 葡萄糖 经cap入血 蛋白质 氨基酸 经cap入血 脂肪 甘油、脂肪主要经毛细淋
酸 巴管入血
(二)Fe和Ca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三)胆盐和VitB12的吸收部位:回肠
(四)水的吸收方式:渗透
第三节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交感N、副交感N的对消化系统作用 消化道括约肌 消化腺
消化平滑肌 功能 交感舒张 收缩 分泌↓ ↓
N
副交收缩 舒张 分泌↑ ↑ 感N
二、体液调节
胃肠激素:胃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具体激素见书
注意: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都能促进胰液分泌,前者主要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分泌,后者主要促进胰液中酶的分泌。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概念:
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能量释放、转移、存储和利用
二、来源和去路
来源:食物。去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化学能等。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最主要的因素
(二)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为20-30℃时,能量代谢水平较低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30℃,能量代谢水平均增高。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四)精神活动
四、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清晨静卧;清醒、精神安宁;室温20—25℃;空腹(禁食12小时)
(一)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正常值:±10%—±15%
2、临床意义:帮助诊断甲状腺功能。第二节 体温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1、概念: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又称体核温度。
2、正常值:腋窝 36.0—37.4摄氏度。口腔:36.7—37.7 直肠 36.9—37.9 直肠﹥口腔﹥腋窝
(三)生理波动
1、昼夜变化:24小时体温都在波动,但是波动均不超过1读,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性别:女性比男性高0.3C,女性体温波动还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排卵前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这可能与黄体分泌孕激素有关)
3、年龄:从基础代谢率可以看出年龄关系,儿童、青少年高于成人,成人高于老年
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均会使代谢增加,产热增多
二 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产热的器官:安静 内脏(肝)运动 骨骼肌
(二)散热
1、散热的途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
道
2、散热的形式
(1)辐射:机体以热射线将热散发给周围低于体温的物体。
(2)传导:机体将热传给直接低于体温的物体。
临床:用冰袋冰帽降温。
(3)对流:机体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将热散发的过程。
通过风扇、空调使房间通风。
上述三种散热方式,均为机体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才能实现。如果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机体温度时,上述方式会导致机体吸热,故此时机体还存在另外一种散热方式
(4)蒸发:通过表皮的水分将体热散发。
酒精擦浴
形式:无感蒸发和有感蒸发
与空气湿度关系:反比 三 体温调节 调定点学说:
调节中枢: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调节值:37℃ 具体过程:
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阈值↑,兴奋性↓;阿司匹林使体温调定点下移,阈值↓,兴奋性↑。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和排放
概述:
一、排泄: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异物、过剩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
二、排泄器官:肾、肺、皮肤、消化道(肾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举例:请辨别下列属于排泄的是?
1、尿液;
2、汗液;
3、CO2;
4、粪便中的食物残
渣。
三、肾脏功能:
1、排泄
2、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第一节 尿液的生成
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
概念: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除蛋白质外,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
看表8—1得出:原尿与血浆的区别?
(一)滤过膜
1、结构:三层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1)分别有微孔、网孔和裂孔,构成了机械屏障(2)各层还具有含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了电学屏障。
2、通透性:与机械屏障(孔的直径)、电学屏障(电
荷性质及量)有关。分析蛋白尿的形成。
3、面积
(二)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压+肾小囊内压)
(三)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2肾生成的原尿量。(min)125ML|min
(三)滤过膜
1、面积:正比。
2、通透性:增大—蛋白质滤出—蛋白尿;
—血细胞滤出—血尿。
二、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终尿生成)的因素
(一)小管液溶质浓度:
滤过分数: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的部位:
1、近端小管 重吸收能力强,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按‚球管平衡‛进行重吸收。
全部重吸收:G Aa 大部分重吸收:H2o 无机盐(NaCl)尿素 按65%—70%
2、远端小管 重吸收能力弱,根据机体需求进行重吸收。
(二)重吸收特点
1、选择性:
2、有限性:对某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肾糖阈:尿中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三)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自学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泌H
1、方式:H-Na交换
2、作用:排酸保碱、调节酸碱平衡
(二)K的分泌
1、方式:K+-Na+交换
2、作用:排钾保钠、调节电解质平衡
(三)NH3的分泌
1、方式:单纯扩散
2、作用:排NH4+,排H+、排毒、调节酸碱平衡
(四)H+—K+分泌关系 相互竞争:结果
1、酸中毒:高血钾
2、碱中毒:低血钾
3、高血钾:酸中毒
4、低血钾:碱中毒
(四)NH3和H+分泌关系:相互促进 第二节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原尿生成)的因素
(一)肾血流量
增多——原尿生成增多或者滤过增多(正比)临床:大失血——肾血流量减少—原尿生成减少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1、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减小—原尿生成减少
临床:大失血—A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小—有效滤过压减小—原尿生成减少
2、血浆胶压:
临床:输生理盐水—血浆中蛋白质被稀释—血浆胶压减小—有效滤过压增大—原尿生成增多
生活:感冒病人,输液一般就是Gs或者生理盐水,故会出现尿多。
3、囊内压:增大—有效滤过压减小
临床:结石或肿瘤压迫—肾小管阻塞—囊内压增大—有效滤过压减小—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原尿生成减少。
增大—渗透压大—水的吸收方式—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渗透性利尿)
临床:糖尿病病人三多一少,多尿的原因:小管液中G多,溶质浓度增大。用药:甘露醇、三梨醇
(二)抗利尿激素(ADH)
1、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2、存储和释放部位:神经垂体
3、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临床:尿崩症
4、ADH分泌的调节(1)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ADH分泌增多—
尿量减少。
临床:食盐、大量出汗—血浆晶压增高—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大量饮清水又如何变化?(2)循环血量:减少—ADH分泌增多—尿量减
少
临床:大失血—循环血量减少—ADH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大量输血、输液又有何变化?
(三)醛固酮
1、合成部位:肾上腺皮质
2、来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作用:保钠排钾保水—尿量减少 临床:水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量减少。(3)血钠、血钾浓度:
血钠减少或血钾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 血钠增多或血钾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四)、神经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1、入球A、出球A收缩,血流减少;2、使钠、Cl、H2O重吸收增多;3、肾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尿量减少。第三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量
正常值:1-2L/24h,平均1.5L 多尿:持续2.5L/24h
少尿:持续0.1—0.5L/24h 无尿:持续少于0.1L/24h
二、排尿反射
(一)过程: 见书
(二)排尿异常:
1、尿频:炎症或者结石使感受器受异常刺
激。
2、尿潴留:初级排尿中枢功能障碍。
3、尿失禁:脊髓横断伤,大脑与骶髓失去联
系。第九章 感觉器官
感觉:人对客观事物主观上的反映。
客观事物—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反映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一)感受器:感受刺激的结构或装臵。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
(二)感觉器官:感受器+附属结构。常见的有:眼、耳、前庭(平衡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见书。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眼:眼球的结构。
一、眼的折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与成像
1、折光系统的折光体: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成像原理:(凸透镜)倒立、缩小、实像
(二)眼的调节
1、晶状体的调节:调节焦点
远点:晶状体未调节时看清的最远距离(6m开外)近点:晶状体调节后所看清的最近距离。距离越近,晶状体越凸。晶状体的凸度取决于晶状体的弹性,起弹性岁年龄增长,越差。
老花眼:晶状体的弹性减弱,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矫正:凸透镜。
具体过程:视近物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后产生模糊图像→动眼N中的副交感N兴奋→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大→折光能力增强→焦点前移→物象落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图像。
2、瞳孔的调节:控制进入眼的光量
(1)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时双眼瞳孔缩小。(2)近反射: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3、双眼会聚:视近物视双眼向鼻侧会聚。产生单一图像,避免复视。
(三)眼的折光异常
产生机制 焦点 矫正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视网膜前 凹透镜
折光能力过强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段,视网膜后 凸透镜
折光能力过弱
散光 眼球非正球形 不能聚焦 柱状镜
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
(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光敏度 分辨色觉 功能
率
视锥细弱 强 有 白昼视胞 觉 视杆细强 弱 无 暗光视胞 觉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1、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光条件下视蛋白和视黄醛合成视紫红质,视黄醛需要VITA的参与。故若缺乏VitA则会导致夜盲症。
2、视锥细胞与色觉:
三原色学说:视锥细胞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
敏感的感光细胞,三种细胞兴奋的比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
色觉障碍有色盲和色弱两种情况。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一)视力(视敏度)
1、概念: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2、衡量方法:视角大小。
(二)视野
1、概念:单眼固定注视前方某一点时,该眼所看见的空间范围。
2、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顺序:白>黄蓝>红>绿
(三)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视紫红质合成
2、明适应:视紫红质分解,有视锥细胞来承担感光任务。
第三节 听觉功能、平衡觉
一、耳的听觉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收集声波和传到声波
(二)中耳的功能
1、鼓膜:增压17.3倍,使声波不失真
2、听小骨:增压1.3倍,避免内耳损伤
3、咽鼓管:调节鼓室气压,使鼓室与外耳道气压平衡,维持鼓膜位臵。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耳蜗。当听骨链病变时: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蜗窗→耳蜗。
2、骨传导:声波→颅骨→耳蜗 一般情况,气传导>骨传导 当气传导障碍(传音性耳聋),骨传导>气传导
(四)内耳的感音功能
1、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1)分析声波的频率:根据基底膜振动部位进行分析。基底膜底部振动产生高频音,基底膜顶部振动产生低频音。
(2)分析声波的强度:根据基底膜振动幅度及AP产生频率进行分析。基底膜振动幅度越大,产生AP频率越高,声音强度越大。
2、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二 内耳的平衡觉功能
(一)前庭的功能:
感受头部位臵和直线变速运动
(二)半规管的功能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的一般活动规律
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的概念: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结构
(二)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三)突触传递的机制: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上N-Ap→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膜受体结合→主要Na+通道开放→Na+内流→去极化。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上N-Ap→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膜受体结合→主要CI-通道开放→CI-内流→超极化。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
1、胆碱能纤维:即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分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和少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2、肾上腺素能纤维:即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分布: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二)受体:
1、胆碱能受体(1)M受体
①分布:a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C膜上(心脏、平滑肌、消化腺、瞳孔等);
b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骨骼肌血管;
②效应:M样作用(见书)③阻断剂:阿托品(2)N受体
①N1受体:a分布:神经节C膜上 b 效应:神经节C兴奋 c阻断剂:六烃季铵 ②N2受体 a分布:骨骼肌终板上 b 效应:骨骼肌收缩
c 阻断剂:十烃季铵;筒箭毒
2、肾上腺素能受体(1)α受体:
①分布: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C膜上(肌肉,血管)
②效应:除小肠平滑肌舒张外,其余均收缩、兴奋。③阻断剂:酚妥拉明(2)ß受体
①ß1受体 a分布:心脏 b效应:心跳↑
c 阻断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②ß2受体 a分布:交感神经支配的支气管、胃肠、子宫、血管平滑肌
b 效应:舒张 c阻断剂:丁氧胺
四、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式、聚合式、链锁式、环式
(二)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改变
5、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传入通路
(一)特异投射系统
1、路径:经三级换元;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点对点
2、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发出神经冲动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1、路径:经多次反复换元;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无明确对应关系
2、功能:维持大脑兴奋状态并保持大脑兴奋状态
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
(二)视觉区:枕叶
(三)听觉区:颞叶
三、痛觉
(一)痛觉感受器:神经末梢
(二)皮肤疼痛:快痛、慢痛
(三)内脏痛的特点:
1、缓慢、继续
2、定位不准确,定性不清楚
3、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
4、常伴牵涉痛
(四)牵涉痛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一)结构:
接头前膜:N末梢;
接头间隙:NC与肌C之间; 接头后膜:肌C膜(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三)特点: ①单向性传递; ②时间延搁;
③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二、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1、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被牵拉时发生反射性收缩
2、类型:
(1)腱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2)肌紧张: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的姿势。
3、反射弧:
肌梭→传入N→脊髓a运动神经元→传出N→梭外肌。注意: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
(二)脊休克:(自学)
概念、表现、特点、原因。见书。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肌紧张)
(一)脑干网状结构异化区
+ →脊髓→r运动神经元→r兴奋↑→肌紧张↑
(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脊髓→r运动神经元→r兴奋↓→肌紧张↓
正常情况下,异化区活动较强,抑制区活动较弱,在一定水平保持平衡。
动物实验中,若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伸肌过度紧张(四肢伸直、头尾仰起、脊柱挺硬)→去大脑强直(r强直)。其机制:了解(见书)。
四、小脑对身躯运动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
3、协调随意运动
五、基底神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作用: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等
(二)损伤分类:
1、黑质损伤→多巴胺能N↓,乙酰胆碱能N↑,→运动过少,肌紧张↑→帕金森病
2、纹状体损伤→多巴胺能N↑,乙酰胆碱能N↓,腺垂体激素作用于靶C:受下丘脑双重调节。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的轴突直接到达神经垂体(下丘脑垂体束),分泌ADH、催产素(缩宫素)
二、腺垂体
(一)生长激素(GH)1、生理作用:
(1)促进机体生长(骨骼、肌肉、内脏器官)(2)代谢:a血糖↑;b蛋白质合成↑;c脂肪分解↑
2、分泌调节:受下丘脑双重调节 →运动过多,肌紧张↓→舞蹈病
六、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中央前回。规律:见书
(二)运动传导通路(了解)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植物N,内脏N)结构和功能特点:分类:交感N和副交感N
1、节前纤维、节后纤维
(1)交感N:起源于T1—L3,节前F短,节后F长
(2)副交感N:起源于脑干、S2—S4,节前F长,节后F短。
2、双重支配
3、功能上相互拮抗
4、具有基础性紧张
5、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
二、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见书。
简述题:简述交感N和副交感N对心脏、血管、支气管平滑肌、消化道、瞳孔的作用?
三、自主神经的生理意义
交感神经:参与机体应急反应。
副交感神经:为机体应急做准备(能量、排泄)
四、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了解)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大脑皮质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此叫强化。
二、脑电图(了解)
三、睡眠
1、慢波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多,有利于生长发育。
2、快波睡眠: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有利于记忆。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一、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类:易被消化液破坏,不能口服
(二)类固醇:不易被消化液破坏,可口服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见书)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了解)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下丘脑合成9中调节性多肽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
腺垂体激素作用于靶腺:受下丘脑单一释放调节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分泌↑ 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分泌↓ 3、病症:(1)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2)幼年时期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3)成人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4)分泌生长激素过量→垂体性糖尿病
(二)催乳素(PRL)
催乳;促进女性排卵。
(三)促黑激素(MSH)
促进黑色素C分泌黑色素
(四)促激素:具有促分泌、促生长作用
三种促激素分别构成三个功能轴。
三、神经垂体
(一)ADH:已学。2个作用。
(二)催产素(缩宫素OXT)(1)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2)作用于乳腺,泌乳 第三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激素
(一)合成:碘+络氨酸 → 甲状腺激素(T3、T4)
(二)生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1)能量代谢:BMR↑。
(2)物质代谢:①蛋白质 a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b分泌过多:蛋白质分解↑;
c 分泌过少:粘液蛋白
合成↑(粘液性水肿:指压不凹陷)
②血糖↑
③促进脂肪分解,胆固醇降解
2、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肌、骨骼、脑)
3、其他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心血管: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耗氧↑
(三)分泌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负反馈
2、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摄碘能力的增减反应 临床:长期摄碘不足→血中碘↓→甲状腺增生(单纯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病症:
1、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呆小症(克汀病)
2、成年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
3、成年甲状腺激素过少→甲减
4、成年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
(一)甲状旁腺激素:
1、升血钙降血磷
2、激活VitD3
(二)降钙素:降血钙血磷 第四节 胰腺
一、胰岛素
(一)生理作用:
1、血糖↓
2、蛋白质合成↑
3、脂肪合成↑
(二)分泌调节
1、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
2、激素作用:胃肠激素可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则抑制。
3、神经调节:
(1)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2)副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
(三)病症:
缺乏胰岛素→糖尿病
二、胰高血糖素:血糖↑
第五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参与机体应激:
抗毒、抗炎、抗过敏、抗休克
(二)代谢
1、血糖↑
2、蛋白质合成↓,分解↑
3、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
(三)其他
1、血液:RBC↑,PLt↑,淋巴细胞↓
2、心血管:允许作用
3、消化系统:消化功能↑,食欲↑,胃酸↑
4、神经系统:兴奋性↑
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负反馈 思考: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能否立即停药,为什么?
三、病症:
糖皮质激素使用过多→向心性肥胖
第十二章 生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一、生精功能:
二、内分泌功能:
分泌雄激素(睾酮),其生理作用见书。第二节 女性生殖
一、卵巢的功能:
(一)生卵功能
女性进入青春期→每月卵巢有几个至十几个乱跑发育→1个成熟→排卵→卵子→腹腔
其中:残余卵泡→血体→黄体→白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二)内分泌功能:
雌激素(雌二孕激素(孕酮)
醇)
来源 卵泡颗粒C、黄黄体
体
主要生理功促进女性副性维持妊娠
能
器官生长发育 子宫、输卵管活动↑ 活动↓平滑肌 子宫内膜 增殖 增殖、分泌 宫颈粘液 稀薄
粘稠 代谢 水、Na+潴留 产热↑
其他
可使输尿管舒张
二、月经周期
(一)月经周期的概念:28天
(二)月经、初潮、绝经的概念
(三)月经周期的分期及形成机制
时腺垂体 卵血血子宫内
间 巢 雌孕膜
激激素 素
1、增5—FSH卵↑ — 增殖 殖期 14↑ 泡
天 发
育
2、分15LH↑ 黄↑ ↑ 增殖、泌期 —体 分泌
18天
3、月1—FSH、LH白↓ ↓ 缺血坏经期 4天 ↓ 体 死剥落
(四)分泌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卵巢)轴:负反馈 第三节 妊娠
一、胎盘激素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类似LH:月经黄体→(HCG作用下)妊娠黄体→雌激素、孕激素→子宫内膜增殖、分泌
2、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
(二)雌孕激素:妊娠黄体一般在3个月后萎缩,之后由胎盘分泌这2种激素
二、避孕
第三篇:皮肤生理学教案
皮肤生理学
一、皮肤的特点
正常健康的皮肤:微酸、微湿、柔软、细腻、结实而富有弹性,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具有三大特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外界接触最广泛。
2.皮肤是活的细胞组织。3.皮肤具有自愈的功能。
二、皮肤的总体构造
1、皮肤重量及厚度:
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5%---15%,是人体中除了骨骼、血液外,重量最重的组织。皮肤总面积约1.5---2平方米,厚度约0.5---4毫米(不包括皮下脂肪层),手掌、脚掌皮肤最后,眼睑、外阴、乳房等处皮肤最薄。
2、皮肤表面形态:
皮肤表面呈鳞片状,在皮肤表面有无数细小的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的皮沟。
3、肤色:
皮肤内黑色素颗粒的多少是决定性因素,跟遗传、环境、气候等有密切关系。
4、皮肤组成成分:
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水分约占50%--72%,越往皮肤深层,水分含量越高。蛋白质占25%,提供皮肤充足的氨基酸、纤维蛋白及弹力素。脂肪酸和无机盐约占3%--5%。
5、皮肤的PH值: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弱酸性保护膜(皮脂膜),可以保护、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
正常皮肤的PH值为4.5—6.5之间,属于弱酸性。
二、皮肤的基本构造: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大层
表皮中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及压力冷和热等感觉,共分五层。
1、基底层:
基底层细胞------附着在基底膜上,是表皮中唯一可以分裂复制的细胞,不断向上生长,构成各层细胞。
黑色素母细胞-----含络氨酸酶,能够制造分泌黑色素。
(1)可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使深部组织免受伤害。(2)使朗格罕氏细胞不受紫外线损伤,保持免疫监视的活性
角化-----基底细胞不断向上推送,最后到达角质层,成为新生角化细胞,这个过程为角化,大约需要14天时间。
2、有棘层
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层。各细胞间有空隙,储存淋巴液,以共给细胞营养。
3、颗粒层:
由2—4层梭形或菱形细胞组成,细胞内的晶状颗粒(晶样角素)可折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但易受到盐碱和阳光暴晒的损害而失去功能。
4、透明层:
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构成,排列最疏松,此层仅见于角质发达部位,如手掌和脚底。
5、角质层:
表皮最外层,由数层极扁平无核的角化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能防止一定的机械和化学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湿能力,防止表面干燥,保持皮肤滋润。最浅层的角质细胞连接松散,可成片脱落,形成皮屑。角质层含水度:20%--35%水嫩、晶莹剔透(婴儿)
10%--20%舒适 10%以下干燥 5%以下皲裂易过敏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和基质构成,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1、纤维
(1)胶原纤维:由胶原蛋白构成,使皮肤具柔韧性,抵抗外界牵拉。(2)弹力纤维:有较好的弹性,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3)网状纤维:是较幼稚的胶原纤维,与伤口愈合有关。
2、细胞
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及纤维
3、基质
为纤维母细胞产生的一种无定型的胶样物质,其成分主要为粘多糖,还有一些蛋白质、盐分和大量的水分。真皮层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组织的60%,若低于60%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起皱纹缺水的状态。
玻尿酸(NMF):是一种存在于真皮中的粘多糖,又称糖荃酸或是透明质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这些羟基能像手一样抓住水分子,一分子的玻尿酸大约可以结合五百倍的水分子,具有相当好的吸水性,保湿功能非常强。用于保养品当中,不仅能够保持肌肤水分还能将外界环境的水分捉住,让肌肤保持湿润状态。年轻的时候含量充足,随着年龄增加,NMF越来越少,皮肤的保湿功能越来越差,需要外来补充。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由大量脂肪组织及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并含有动脉、静脉、汗腺、神经及深部毛囊。其厚薄因性别、年龄、部位和个人而异。
功能:避震、保护内脏器官、保温、提供储存热能、构成人体柔滑曲线。
三、皮肤的八大功能
保护
调节体温
感觉
呼吸
吸收
分泌排泄
免疫
新陈代谢
四、皮肤的分类
中性皮肤:
1、原理:油分水分比例均衡
2、特征
(1)皮沟稍深,皮丘细小且排列整齐(2)角质层含水量10%---20%之间
(3)毛孔细小,纹理细腻,皮肤光滑滋润有弹性。(4)化妆后不易掉妆
(5)皮肤易随季节和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局部性地变油或变干(6)对外界刺激不敏感(7)PH值为5—5.6
3、护理要点(1)清洁(2)保湿、滋润
(3)特殊护理:蒸喷、按摩、面膜护理(4)注意饮食和睡眠 干性皮肤:
1、2、原理:油分水分均少 特征(1)皮沟极浅,大部分单侧皮沟消失不见,皮丘隆起不明显。(2)角质层含水量在10%以下
(3)毛孔极小,几乎看不见,纹理特细腻,皮肤干燥无光泽。(4)附着力强,化妆后不易掉妆。
(5)洗脸后若不保养,就会一直有紧绷的感觉,将会形成干燥细皱纹。
(6)对外界刺激较敏感缺乏抵抗力,春夏季日晒后皮肤易发红起皮屑,秋冬季遇冷又容易干裂脱皮。(7)PH值为4.5----5
3、护理要点
(1)清洁:选用温和的产品,勿过多去除油脂,最好用冷水洗脸,之后立即保养(2)保湿滋润同时进行,保养要充分,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3)增加空气的湿度,卧室内放加湿器、湿毛巾。
(4)特殊护理:加强皮肤的按摩,多做点穴、指压、热喷时间要短,多做营养性面膜护理。
(5)饮食睡眠: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多吃美容性食品,注意睡眠的充足。油性皮肤:
1、2、原理:油分和水分的分泌均多。特征
(1)皮沟较深,皮丘的形状较大而且排列不整齐。(2)角质层含水量在10%---20%(3)毛孔粗大明显,皮肤纹理粗糙,表面肥厚,油光满面,易生粉刺及面疱,但不易起皱。
(4)附着力差,化妆后易掉妆。(5)对外界刺激不敏感(6)PH值为5.6----6.6
3、护理要点
(1)清洁:油性皮肤保养首重清洁,选用清洁力度强的产品,但注意不要用碱性强的清洁用品,以防清洁过度。
(2)保湿滋润:以保湿为主,仍需补充水份,以防止皮肤转换成干燥性油性皮肤。(3)特殊护理:以蒸脸、敷面为主,选用深层清洁面膜,彻底清洁毛孔污垢,促进表皮角化,是皮脂分泌正常,每周1—2次。
(4)饮食睡眠: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饮食及甜食,忌烟酒,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不要熬夜,保证睡眠。
混合性皮肤:
1、原理:T区油、两颊干燥
2、特征
(1)T型区域(额头、鼻子、人中、下巴)呈现油性皮肤特征,两颊部位呈现中性或干性特征
(2)角质层含水量在10%以下
3、护理要点
(1)清洁以T字带为主(2)保湿滋润以两颊为主
第四篇:1-6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新陈代谢
概念:通过同化和异化过程,生物体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即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过程。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产生能量过程。
以上两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依存,是需要酶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转移、利用,而能量的转变也必然伴随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2.应激性3.兴奋性
概念: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刺激: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环境变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分类,有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要求。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
兴奋: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
兴奋性表现:兴奋:相对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活动——相对静止,强——弱
例:肌肉活动的兴奋——收缩耦联、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活动、心脏活动的强弱变化。
比较应激性和兴奋性的区别。
4.适应性
概念: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客观环境的长期影响可使生物体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例:气候服习、高原环境中人体红细胞增多
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肌纤维增粗。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上为人体机能对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适应过程。
启发学生结合运动实例说明适应性在训练比赛中的重要性
5.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及调节的控制
细胞外液——内环境: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稳态
稳态不断受到影响,又不断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维持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保持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体内调控机制调节生理机能,使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节律。
体内主要调控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例:神经系统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内分泌对运动中代谢率增高的适应性调节:心输出量增加,呼吸频率变化等。
(一)调节
1.神经调节概念:神经系统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
结构基础:反射弧
基本过程:反射。调节特点:快速、准确、短暂 例:运动神经对肌肉活动的支配性调节
2.体液调节:
概念:人体血液或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等进行的生理调节。
基本过程:内分泌腺、组织等——血液——靶器官或细胞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准确
例: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和特点。
3.自身调节
不依赖外来神经、体液调节,局部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
例:肌肉活动的初长度调节 4.生物节律
(二)调解的控制
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
用图示解释反馈调节的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实例中哪些是属于正、负反馈。
3.前馈控制系统
三、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法:① 慢性试验;② 急性试验
2.人体试验法:① 运动现场测试法;②实验室测试法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生理学名著:《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置了运动生理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2.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
四、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微观水平研究不断深入2.宏观水平研究更加发展3.研究方法日益创新4.应用性研究受到重视5.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
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与解剖学结合复习肌纤维的结构
1.肌细胞即肌纤维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二、肌管系统
三、肌丝分子的组成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可兴奋组织的生物电现象是组织兴奋的本质活动——(结合《绪论》有关问题提问)
生物电活动包括静息电位活动和动作电位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静息电位
1.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视图)
2.产生原理
①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②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通透具有选择性;
③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而对Na+的通透性较小,K+向细胞外流动。造成细胞外电位高而细胞内电位低的电位差;
④ 随着K+外流,细胞膜两侧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细胞内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由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相等时,K+的净移动量就会等于零。这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静息电位。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1.概念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产生原理
膜外Na+多于膜内,在受刺激时膜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向膜内运动,达到Na+的平衡电位,在此过程中,经过去极化形成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反极化(锋电位,绝对不应期)状态,继而复极化(后电位,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恢复到极化状态。
3.特点
① “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② 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间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其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③ 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以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环路方式双向传导
有髓鞘神经呈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鞘神经传导速度慢。
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终板:终板前膜(介质)、终板后膜(受体)、终板间隙(酶)
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冲动→轴突末梢→钙通道开放钙入→突触小泡前移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乙经间隙与后膜受体结合终板电位(钠内流>钾外流)→总合为动作电位→沿肌膜扩布
五、肌电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引导肌电信号的电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电极,另一类是表面电极。
第三节 骨骼肌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1.概念:在调节因素的作用下,肌小节中的细肌丝在粗肌丝的带动下向A带中央滑行,使肌小节长度变短,导致肌原纤维肌纤维以致整块肌肉的收缩。
2.要点:肌原纤维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的结果。
3.根据:肌细胞缩短时,Z线互相靠拢,肌小节变短,明带和H区变短甚至消失,暗带的长度则保持不变。
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运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肌膜兴奋→横管膜兴奋→三联管兴奋→终池(纵管、肌质网)释钙→肌钙蛋白亚单位C+钙→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变化→原肌球蛋白变构移位→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粗肌丝横桥→ATP酶激活→ATP分解供能→横桥摆动→细肌丝向H区滑行(多次)→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
三、兴奋-收缩耦联
概念: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钙离子是重要的沟通物质。
三个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
第四节 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
1.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要引起骨骼肌兴奋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即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因肌而异,与肌肉的训练程度有关,2.刺激作用时间:兴奋的必需条件之一。作用时间与刺激强度成反比。
时值:用2倍的基强度刺激组织,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时值愈小则组织兴奋性愈高。
(肱二头肌时值:一般人:0.058毫秒;二级举重运动员:0.051毫秒;举重运动健将:0.047毫秒)
3.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变化速率(通电、断电霎那)。
第五节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时,可表现为肌丝滑动引起的肌小节缩短,也可表现为无肌小节缩短的肌肉张力增加。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
(一)等张(向心)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首先增加,后长度变短,起止点彼此靠近,引起身体运动。
2.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
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
(二)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
(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
2.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
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
(三)离心收缩
1.概念: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
2.特点:控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退让工作;制动——防止运动损伤。
例:下蹲——股四头肌;搬运放下重物——上臂、前臂肌;高处跳下——股四头肌、臀大肌
(四)等动收缩
1.概念:在整个肌肉活动的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始终与阻力相等的力量收缩。
2.特点: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恒定;肌肉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均可产生最大张力;为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例:自由泳划水
(五)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离心收缩力量最大。2.代谢:离心收缩耗能低,生理指标反应低于向心收缩3.肌肉酸痛: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略)
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1.运动单位的概念
1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1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是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的动员
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和神经发放冲动频率的高低结合,形成运动单位的动员。
表现:最大收缩运动单位动员特点。
训练:欲使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收缩力量应以次最大力量为基础。
第六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方法:根据收缩速度;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根据收缩特性和色泽;罗马数字等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形态特征
直径(快)、收缩蛋白(快)与肌红蛋白量(慢)、肌浆网(快)、毛细血管网(慢)、线粒体(慢)、所支配的运动神经元等快、慢肌的不同。
(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快),因每块肌肉中快慢肌不同比例混合,快肌比例高的肌肉收缩速度快。
2.力量(快),因快肌直径大于慢肌,快肌中肌纤维数目多。
3.运动训练可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加大。
4.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抗疲劳能力强于快肌。
(三)代谢特征
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低强度运动慢肌首先动员;大强度运动快肌首先动员。不同强度的训练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大强度——快肌;低强度,长时间——慢肌。
第二章 血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1.血细胞与血浆
组成:血细胞(40%——50%):红细胞(男:40%——50% 女:37%——48%)、白细胞、血小板(1%)
血浆(50%——60%):水、无机物(无机盐离子)、有机物(代谢产物、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这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浆中的液体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固体的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成为血块。
2.血液与体液
① 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②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① 概念
通过人体内多种调节机制的调节,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保持动态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例:运动中酸性程度增加——缓冲调节等,体内温度增加——散热增加;出汗使血液浓缩——尿量减少,多饮;高原环境氧分压低,体内环境氧分压低——循环、呼吸代偿,EPO增加等)。
② 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三、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1.颜色和比重
2.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登山运动和长跑运动后血液粘滞性增加的机制不同3.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4.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主要缓冲对:
血浆:碳酸氢钠/碳酸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红细胞:碳酸氢钾/碳酸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正常约为50%-70%。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强。
五、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依靠Hb)。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具有可塑性变形能力。
(三)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红骨髓
(1)生成原料:铁与蛋白质(2)成熟因子:①叶酸②维生素B12(3)生成调节: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②雄激素:2.红细胞的破坏
六、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根据白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颗粒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是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总数在5000-10000之间变动,平均约为7000左右。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防卫,它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1.吞噬细胞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2.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3.嗜碱性粒细胞
七、血小板
主要生理功能为: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八、血量和血型
(一)血量
正常成人血液的总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充盈度,从而维持正常血压和血流。
(二)血型
血型——血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而言。
1. ABO血型系统2. ABO血型与输血 3. Rh血型系统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二、失血
一次失血﹤总血量的10%,对生理可无明显影响,失血可分别从组织液、血浆、红骨髓处补充;如超过30%,可出现血压降低,需及时输血补充血量。
三、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长时间,强度较低):血量增加最为显著。变化亦最为显著。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生理特性:无核、双凹圆盘形、直径:6——9微米;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2.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大强度运动后即刻:10%,运动后30分钟:5%)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中,红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运动强度正相关,主要受血浆相对或绝对的减少的影响。
2.长期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表现:红细胞数量绝对减少,红细胞比容绝对降低
原因:运动中红细胞破坏增多
生理意义:安静状态下降低血黏度,减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荷;运动状态下血液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量相应提高,为优秀运动员有氧工作机能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1.概述: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缩写为H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红细胞携带O2(氧)和CO2(二氧化碳)这一机能是靠红细胞内的Hb来完成的。
2.血红蛋白功能
① 运输O2的作用② 运输CO2和缓冲血液酸碱度的作用。
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略)第一节 心脏的机能
一、心脏结构
主要机能: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内分泌器官
心脏的一般结构(复习)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产生兴奋、冲动的特性。
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自律细胞——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能力的细胞,收缩功能已基本消失,如心内特殊传导系统的大部分细胞。
非自律细胞——如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主要功能是收缩与射血,又称工作细胞。只有在兴奋传来或受到刺激时才出现去极化过程。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控制的心搏节律。潜在起搏点——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自律性较低,受窦房结的控制,本身的自律性表现不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可取代窦房结引发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这些起搏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2.传导性
概念:心肌自身传导兴奋的能力。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浦纤维→心室肌。
3.兴奋性
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性分期:有效不应期(钠通道失活,绝对不接受刺激)→ 相对不应期(阈上刺激可接受,产生动作电位小,传导慢)→超常期(兴奋性高易受刺激)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发的兴奋和收缩,发生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早搏。
代偿性间歇——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使随后来的窦房结兴奋失去作用,必须等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故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舒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4.收缩性 概念:心肌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收缩耦联,完成肌丝滑行的特性。
特点:1.对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2.“全或无”同步收缩
3.不发生强直收缩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
2.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3.心率实践意义: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在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动脉瓣和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可能变化,室内压急剧上升。约0.05s。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超过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心室快速射血,历时约0.1s。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血液减少,收缩减弱,射血速度变慢。历时约0.15s。
等容舒张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约0.07s。
快速充盈期:心室肌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液被“抽吸”快速流入心室,占总充盈量的2/3,约0.11s。
减慢充盈期:心室内血量增多,房室之间压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约 0.22s。
(三)心音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某些健康儿童或青年人,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四)心泵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
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①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145ml(毫升),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每搏输出量约70ml。
② 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③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典的费克氏法是从气体代谢率来计算单位时间经过肺循环的血液量来测定心输出量的。
2.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①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每搏量↑→心输出量↑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前负荷——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
后负荷——动脉压是心室收缩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②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③ 静脉回流量
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3.心脏做功
4.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随着机体代谢率的增长而增加。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而增长的能力。
影响因素:心率、搏出量
四、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ECG)。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它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一)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描记及导联
1.肢体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 3.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P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产生的电变化。
P-Q(P-R)间期¬——指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除兴奋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与基线平齐的线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三)动态心电图
(四)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运动以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电图异常,借以诊断冠心病或判断受试者心脏功能的方法,称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临床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二阶梯双倍运动试验、跑台运动试验和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血管壁的基本组织结构:内皮、弹力纤维、平滑肌、胶原纤维
2.各类血管此四种基本成分的相对比例有很大差别。(视图)
主动脉、大动脉:弹力纤维丰富,弹力血管;
中等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平滑肌层厚,前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及基膜,交换血管;
静脉:有平滑肌层,后阻力血管,壁薄,数量多,口径大,容纳循环血量60%——70%,容量血管。
二、血压
(一)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 mmHg=0.133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 mmHg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脉压/3 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 20——40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95 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舒张压﹤50 mmHg 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遗传因素
(三)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
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收缩压↑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管壁侧压力↑→舒张压↑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
大动脉管壁弹性好,血压正常;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 前提条件。
三、动脉脉搏
概念:心动周期内动脉内压力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动脉血管搏动。
正常值:一般与心率一致。
作用:诊断疾病;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水平及训练后恢复状况。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值接近于0。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心脏射血功能弱,静脉收缩,静脉内血量增多:值高
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值为15——20 mmHg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血量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五、微循环(视图)
(一)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二)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及交换面积
数量:400亿根密度:心脑肝肾﹥骨骼肌﹥骨、脂肪、结缔组织
交换面积:22000um/根,1000㎡/总
(四)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扩散过滤(血管内向血管外)和重吸收(血管外向血管内)吞饮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①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使心搏加快加强。
②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搏减慢减弱。
2.血管的神经支配 ① 缩血管神经。② 舒血管神经。
(二)心血管中枢
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是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小脑和小脑中。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性反射。减压反射是体内典型的负反馈,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稳态。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二)略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肌肉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就是提高心输出量以增加血流供应,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
(二)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还在于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
(三)肌肉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较多肌肉参与运动的情况下,肌肉血管舒张对外周阻力的影响大于其他不活动器官血管收缩的代偿作用,故总的外周阻力仍有降低,表现为动脉舒张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故收缩压升高。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3.心血管机能改善
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
四、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脉搏(心率)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五、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对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2.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第四章 呼吸机能
一、概念: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不断地向外界排出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二、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
呼吸系统结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泡(数量、面积、壁6层=1微米、功能、弹力纤维、表面张力)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
产生机制:呼吸肌舒缩→胸廓运动→肺扩张回缩
呼吸肌: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胸颈背肌肉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部肌
1.平静呼吸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
用力呼吸过程:呼吸气均为主动
2.呼吸形式:腹式呼吸:膈肌活动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肌活动为主 ; 混合呼吸 逆呼吸:吸气时收腹
(二)肺内压
概念:肺泡内的压力。
吸气时减小,呼气时增大,均与大气压相差2-3或2-4毫米汞柱。
(三)胸内压:
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弹性回缩力
生理作用: 牵拉肺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肺通气机能
(一)肺容量及其变化
1.潮气量:平静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500毫升。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末最大吸气量。约1200毫升。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末最大呼气量。约1000毫升。4.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1+2=深吸气量 1+2+3=肺活量 3+4=功能余气量)
5.肺活量:身体素质及训练程度评定指标之一,因限制因素较多,供参考。
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6.功能余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7.肺总容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二)肺通气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肺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成年人:6-8升 代谢水平高时增加。
(三)肺泡通气量
概念:每分钟进入肺泡与血液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 呼吸频率
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1.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每十年下降9%以内。
2.连续肺活量:连续五次测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能力强。3.时间肺活量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与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气体分压和分压差:
在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即为该气体的分压。
存在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同种气体的不同分压形成该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分子总是顺分压差从分压高的一侧流向分压低的一侧。即气体的扩散或弥散。
2.人体不同部位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
O2:肺泡104﹥动脉血100﹥静脉血40﹥组织0-30 CO2:肺泡40=动脉血40﹤静脉血46﹤组织50-80 3.气体扩散的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的扩散容积。
正比于扩散面积、气体分压差、溶解度、温度
反比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和扩散距离。
4.气体的肺扩散容量:
在1毫米汞柱的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扩散量。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O2及CO2均顺分压差换进或换出。
运动中O2摄入增多,组织代谢旺盛,CO2产生增多,分压差加大,换气效率高。
(三)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愈大,换气愈快。2.溶解度愈大,换气愈快。3.呼吸膜愈薄,面积愈大,通透性愈好,换气愈容易。4.通气/血流比值=0.84时,换气效率高
(四)局部器官血流量 :
组织血流量愈大组织换气愈容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方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
(一)氧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1.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Hb+O2→→HbO2(可逆氧分压高结合氧分压低解离)
2.氧离曲线
影响因素:
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体温↑、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糖酵解产物)↑→氧解离作用增强(氧离曲线右移)
3.氧储备 4.氧利用率
概念: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氧脉搏= 每分输出量/心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
1.物理溶解:6% 2.化学结合:
①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血红蛋白氨基与二氧化碳结合,其分压为条件。
②碳酸氢盐 87%,在血液中以碳酸氢根离子的形式运输,在此过程中排出CO2,调节酸碱平衡。
意义: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呼吸机能可发生代偿反应。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为非意识性节律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一)神经支配:膈神经——膈肌下降、复位——胸腔上下径线变化
肋间神经——肋间肌活动——胸腔前后左右径线变化
(二)反射:
1.肺牵张反射: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为负反馈调节。
吸气——肺泡扩张——感受器——延髓中枢——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正反馈
骨骼肌运动——呼吸运动加强。3.防御性呼吸反射
病理因素、异物——咳嗽等活动。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1.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2.外周化学感受器(PO2、P CO2、H+):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1. CO2:维持正常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可刺激外周及中枢感受器。
2. H+:直接刺激外周感受器,间接刺激中枢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3. O2:刺激外周感受器,使呼吸加强。(轻度缺氧)
抑制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重度缺氧)
4.化学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深度增加。最大强度运动: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氧耗增加
呼吸当量:每分通气量/每分摄氧量每1升的氧要经24升的通气量获得。
呼吸当量值愈大,摄氧率愈低,反之则愈高。呼吸当量小为训练程度高的评定指标之一。
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条件反射、运动中枢刺激呼吸中枢、本体感受器反射
2.体液调节:CO2↑明显增加、O2↓刺激较小、H+↑剧烈运动时表现增多。体温增高、静脉回流量增加等。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良好作用:反射性肌张力增加;提供动作支点
不良影响:胸内压上升,心输出量减少;
停止后胸内压陡降,回心血量剧增
合理方法:憋气前吸气勿太深,结束后吐气勿过快;尽量少使用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主要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通过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单位:千卡(Kcal)、千焦尔(KJ)1千卡=4.186千焦耳
(一)生理功用:
糖:主要供能物质(总能量70%)每克糖完全氧化释放4.1千卡热量,需氧少,经济;
脂肪:含热量高,每克脂肪完全氧化释放9.3千卡热量;
蛋白质:可供能,但主要用于组织生长、构成、更新、修补。
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可释放4.3千卡热量。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方式:
①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②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
③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2.吸收
① 吸收的部位 :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胃所吸收的食物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
② 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
糖→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3.运动与补糖
①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② 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
1.人体的脂肪贮备
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
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大量消耗利用。
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2.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四)水代谢
(五)无机盐代谢
(六)维生素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概念
1.能量代谢: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2.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3.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4.基础状态:人体处于清醒、安静、空腹、室温20—25摄氏度。
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二)测定原理 热力学第一原理:能量守恒
食物化学能(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产热)=热能+外功
测定方法:间接法:反应物量与产物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不同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所释放的热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收集安静时和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其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即等于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2.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比值。
该指标可通过反映不同运动形式的运动强度来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2.情绪影响。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环境温度: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来源:ATP——三磷酸腺苷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1.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
2.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3.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运动能力的强弱;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能源系统供能作为基本保证;
例:有氧——马拉松;酵解——中、长跑
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均由三个系统不同比例混合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性质和特点。
例:篮球:运球、投篮;足球:快速奔跑、射门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糖:首先分解肌糖原——血糖(运动5—10分钟后)——运动时间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脂肪:运动30分钟输出功率最大,在糖类动用并消耗,且供氧充足时大量动用
蛋白质: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特点:种类多,强度低(50—70最大摄氧量%),时间长(30—60分钟)
第三节 体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一)体温的测定
测定的常用部位包括口腔、直肠和腋窝。
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ºC;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ºC;
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ºC。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2.性别差异 ; 3.年龄差异: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高于老年人。4.肌肉活动: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5.其他
二、体温调节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倍。
2.产热部位: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四个
(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3)随尿、粪排泄散发
(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
2.皮肤散热方式: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1)辐射散热:
① 概念:体热以红外线的形式传给外界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气温、机体散热面积 ③ 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占60%。
(2)传导散热
① 概念:是指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与它相接触的较冷的物体。
② 取决因素:接触物体的温度和导热性能
(3)对流散热
① 概念:是指体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② 取决因素:气温和风速。
(4)蒸发散热
①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②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2.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3.服习
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服习,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节肾脏的基本结构
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管分为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三段。
了解滤过膜的结构。
肾脏的排泄途径:肾小球、肾小囊、近球小管、髓袢、远球小管、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除有排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尿生成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环节。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血细胞和血浆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不能滤过,仍保留在血液中。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血浆中小分子的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和各种粒子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大分子物质极少滤过,分子量超过7万的物质则不能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即滤过面积,大的滤过面积有利于尿的生成。
2.有效滤过压:是滤过作用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血流量:激烈运动时肾血流量大为减小。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量最大、重吸收物质种类最多的部位。
重吸收方式: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
重吸收特性:选择性、有限性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如H+、K+、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1.尿的成分 2.尿的颜色:淡黄色透明液体 3.尿的比重:1.010-1.025 4.尿的酸碱度:5.0-7.0 5.尿量:1-2升 /日
第三节 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二是通过循环血量的改变。
1.血浆晶体渗透压:
人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水利尿:一次性大量饮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
2.循环血量、血压: 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血压下降→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冲动减少→反射性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肾小球滤液中NaHCO3的重吸收 2.尿的酸化 3.铵盐的形成:排酸保碱,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运动后尿量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或强度虽不大但时间长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泌汗,故尿量减少。
二、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影响运动性蛋白尿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运动项目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3.个体差异 4.机能状况 5.年龄与环境
三、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显微镜下血尿为正常尿色,但可见红细胞
第五篇:PBL生理学血液教案
PBL教案基本要求
1.PBL教案是教师针对PBL课程中的案例而编制的教学方案。教案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通常由两名以上教师集体编写。
2.PBL教案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教学时数、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形式、教材及参考书、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或工具)准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讨论题的布置)、评价等。
3.PBL教案要紧紧围绕PBL课程目标,按照PBL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设计。教案应体现以下特点:
(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一切学习内容以问题为主轴来架构;
(2)问题必须是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是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3)教学活动注重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问题探究性学习:(5)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也是PBL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4.PBL教案设计应体现PBL教学的进程规则:(1)第一轮
呈递头脑风暴问题假设讨论确定关键词(主题)
个人研究、学习(查阅资料学习小组成员间沟通再查阅、学习,2-7天)讨论,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第二轮
第二次呈递头脑风暴问题假设讨论确定关键词(主题)
个人研究、学习(查阅资料学习小组成员间沟通再查阅、学习,2-7天)讨论,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3)第三轮
第三次呈递头脑风暴问题假设讨论确定关键词(主题)
个人研究、学习(查阅资料学习小组成员间沟通再查阅、学习,2-7天)讨论,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4)汇报及评价。
学习小组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学习成果汇报。
5.在坚持PBL教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推进教案的创新。
6.教研室或PBL教师团队应在集体备课、讲评教案的基础上,整理出集体教案作为基本教学文件保存和使用。
xx学院PBL or CBL教案
问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类别:_____ 教学对象:______
xx学年 第xx学期
案例1:
xx学院
日期:
****年**月**日
问题、案例编写者:
编写者Ⅰ :
基础部(系)部 xx 教研室 电子信箱 电话: 编写者Ⅱ:
基础部(系)部 教研室 电子邮件: 电话:
PBL课程教学过程
一、课前的准备(一)问题陈述(二)单元教学计划(三)教师教学资源(四)教师可提示的问题(五)学生应探讨的议题
二、发展活动(一)陈述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问题陈述 2.了解问题情境(二)建立问题结构
1.事实状况(现在知道什么?)
2.理想和假设(问题应该怎么解决?)3.学习议题(还要知道什么?)4.行动计划(如何知道?)(三)搜集信息
1.书和杂志
2.影片和网站(四)讨论问题
1.报告和发表看法 2.呈现各种解决方案(五)解决问题
1.评估各项解决方案 2.归纳与结论
三、综合活动(一)归纳学习(二)学习心得(三)学习成效评价
导
学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助教__________
PBL培训
1.PBL介绍
2.PBL目的和要求 3.学习方法 4.考评方式 5.导师简介 „„
分 组 1.分组目的和方法 2.分组,选小组长
3.相互认识,自我介绍,联系方式 „„
任务及分工任务:血液组成的功能,义务献血注意事项,输血意义,可能出现的问题。非法卖血带来的社会及疾病传播等问题。血液替代品的前景。
演讲(xxx负责),资料(xxx负责),图片(xxx负责)
指 导 I-1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
教学过程结构表
现在知道什么?(事实)
1.学生已知道血液的基本知识。
2.学生已经知道失血后及时输血可以挽救生命。
3.学生已知媒体关于非法卖血带来疾病传播风险的争论报道。
3.学生已经知道医院内用血主要来自正规采血机构所采集的公民义务献血,常常会出现血荒。4.人类已利用输血抢救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有可能感染一些疾病。
问题该怎么解决?(想法)1.找出支持义务献血的论点。
2.找出人们反对非法卖血做法的原因。3.如何减少因为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4.如何避免出现用血时血荒?
还要知道什么?(学习目标或议题)1.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 2.国内献血者体检标准
3.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献血有相应的福利 4.献血体格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献血的益处。5.献血的流程。6.输血的新进展 7.血液替代品的前景
如何知道?(行动计划)1.上网找资料。
2.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书籍。3.搜集报刊杂志的资料。4.询问请教专业人士。
案例介绍
讨论问题
1.干细胞的概念 2.干细胞的特点 3.干细胞应用的基础
4.干细胞应用技术(利弊)5.干细胞应用范围与面临的问题 6.国内外相关网站
指 导 I-2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助教__________ 问题介绍
(前述案例的后续。)
1.干细胞技术的市场前景
目前科学家已能在体外以干细胞为种子培育成功一些组织器官,来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
2.干细胞应用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 3.怎样科学合理利用干细胞资源。
讨论问题
1.在干细胞研究中,横向分化的发现能解决伦理问题吗?人们可望从自体中分离出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靶组织细胞并保持增殖能力,将这些细胞回输入体内,从而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
2.举例说明人类为何需要通过立法来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应用。3.本组对干细胞是否有任何新的观点或看法?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评价
指 导 II-1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助教__________
教学过程结构表
现在知道什么?(事实)
1.人类的行为会影响生态圈的改变。
2.目前人类已利用科学方法孵育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同时也对生态圈造成某种程度的灾害。3.人类仍在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各种方法来影响生态系统。4.学生已知道食物链的基本意义。
5.部分学生听过或粗略了解大量繁殖、基因食品及克隆的概念。问题该怎么解决?(想法)
1.找出支持放飞蝴蝶以制造浪漫婚礼的论点。2.找出环保人士反对此行为的原因。
3.人类以哪些方法在影响生态圈的改变?有何改变? 5.人类是否应该以人为方式改变自然界的物种数目? 还要知道什么?(学习目标或议题)1.了解人类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的影响。以人为方式增加生态界物种数量有何影响?对大自然是好是坏?(人工繁殖、基因改造、复制)
3.认定人类行为对大自然影响是好是坏的标准是什么?能够粗略提出方法来降低人类改变自然生态所造成的灾害。
4.目前人类以使用哪些方法去增加其它物种的数量?如何达到生态界的平衡发展?是否有可能实现?
5.是否应立法或以其它方式规范人类以各种方法来增加各种物种的数目?分析人类以人为方式大量繁殖、基因改造甚而复制其它物种的影响。如何知道?(行动计划)1.上网找资料。
2.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书籍。3.搜集报刊杂志的资料。4.询问请教专业人士。
案例介绍
几个世纪以来,在婚礼上向新人抛撒大米祝贺是西方广为流行的风俗。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变化。爱鸟者指出:鸟类因贪吃这些大米,有堵塞消化道的危险。于是人们改用五彩缤纷的气球作为贺礼,但海洋生物保护者认为:气球会飘到海上,噎死海鱼和鲸鱼。结果美国一个叫里克.米库拉的人想出了在婚礼上放飞蝴蝶的主意,但他并不是那种夜间去捕捉蝴蝶的人,而自1980年起于宾州设立蝴蝶公司培育出售家畜蝴蝶。米库拉以100美元一打的价格出售婚礼蝴蝶,有时亦为丧礼提供,此种浪漫的行为,仍引起不少环保人士的争议。对于这事件您的看法如何?现在你必须提出一份报告来说服任何一方接受你的意见,你将如何呈现?(以上数据来源节录自http://)
讨论问题
1.列举地方或区域环境变迁所引发的环境破坏﹐并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2.分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互动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型态。3.评估地方或区域所实施的环境保育政策与执行成果。
4.在面对争议性的问题时,能从多元的观点与他人进行理性辨证,并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提出好理由。
5.举例说明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其目的而影响他人或其它群体的历程。6.举例说明人类为何需要透过立法来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应用。
7.评估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不受专业伦理、道德或法律规范的可能结果。8.举出全球关注的课题(如环保…等),分析其因果并建构问题解决方案。9.国内外相关网站
指 导 II-2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助教__________ 问题介绍
(前述案例的后续。)
讨论问题
1.本组认为认定人类行为对大自然影响是好是坏的标准是什么?
2.寻找数据显现目前人为方式增加物种数目的例子与现象。【()()组:人工大量繁殖、()()组:基因改造、()()组:复制】 3.分析归类哪些对环境较有利?哪些对环境较有害? 4.讨论以此种人为方式来增加物种数量是否可行?
5.不管是否可行,是否都有方法将对大自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6.经由讨论决定:本组将向何方提出改进意见。7.本组对促使生态平衡是否有任何新的观念或方法? 一定要注明资料来源。
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教师观察同学们参与讨论互动之状况及问题反应的表现。2.同学自评互评分组工作之参与度。3.分组口头报告与书面报告。
总结及评价
实施日期________ 课时数______ 教室__________ 导师__________助教__________
问题回顾及提高
1. 2. 3. „„
学习成果报告及评价
1.报告形式 2.方式与要求 3.评价体系 „„
导师指南
(与前述问题相关的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参考文献
要尽量避免以下情况: 1.缺乏新的学习(Without new learning)
在知识方面,学生只是下载或抄下不同来源的资料,对内容并没有作更深入的理解。在学习技能方面,同学如同中学时代所做的专题研习,除了在篇幅上有增加外,学习技能仍停留于搜集及整理的低层次阶段,很少有发展的分析、综合、批判、反思等高层次思维。2.缺乏新发现(Without new finding)
在结论方面,同学一般都停留于人云亦云的阶段,鲜有突破出新的体验或新的见解。
3.缺乏拥有感(Without ownership)整个报告,除了精美的手工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令学生感到自己拥有原创性,带给同学的只是痛苦回忆。
独到的见解;具创意的设计;新颖的构想能带给同学一份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