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08 谈物理课堂中的“对话教学”-范功怀
浅谈物理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永泰三中 范功怀
摘要:“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合作上。教师如何通过启发、交流、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对话”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入互动。笔者通过对“对话教学”的学习和实践,就以上问题结合课例谈谈物理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及体会。
关键词:物理课堂 对话教学 有效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该是对话性的活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也提出了思维教学三种策略,其中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就是一种平等对话策略。目前,“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已经引起界内专家的高度关注。笔者也对“对话教学”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实践和思考。本文就对话教学、对话教学的尝试与体会,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在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等语言形式为中介,通过彼此间的交往互动,达到学习主体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简而言之,对话教学就是平等的学习主体间的语言互动,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多向思维过程;是一个主体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行为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在物理课堂中,我们追求的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对话,即平等式对话,它包括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有效的物理课堂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物理课堂中要创设一种让学生“想说、敢说、肯说、能说”的开放性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知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与合作,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的深入活动
二、对话教学的基本模式
构建物理对话教学模式,是运用对话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为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对话教学,笔者赞同对话教学可按以下基本模式进行:
下面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例阐释对话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构成动机的重要因素。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愉悦的活动,如果学习的任务由别人来派给学生,学生无形中就是被动的。因此,老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确实有一种学习某些知识的需要,然后使学生萌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教师通过图1的演示实验来创设情景后,并进行以下对话:
师:用小锤打击弹簧金属片C,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吗?A、B两个小球分别做的是什么运动?
生:两球同时运动。A球在金属片的打击下获得水平初速度后,只在重力作用下做的是平抛运动.B球被松开后没有任何初速度,只受重力,因此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再来做一次,请注意观察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师:这个地方教给大家一个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的小技巧。那就是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两个小球落地后可能不止蹦一下,我们只听它们落地的第一声响。如果我们只听到一声响,说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如果听到两个落地声,说明两个小球先后落地。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一个小球落地的声音。
演示:拿一个和实验用的小球一样的球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仔细听其落地的声音,以便判断实验中的落地声。
生:各小组同学合作实验,观察两个小球落地的情况。
通过以上师生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和老师对话中受到逐步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一步步递进中引入两个小球是否同时落地的问题,同时又产生了知其然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了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2.交流互动、合作探究
“对话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围绕一系列话题展开对话来实施的。既可以把对话贯穿与整个课堂,也可以针对某一部分内容设计一个对话片段。一般认为,开展对话教学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物理课堂的教学规律,因此,对话的话题只有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为此,教师可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话题,教学过程就从这些话题扩展下去,最终形成一个课堂对话的认知系统,使物理课堂交流的更切实,互动的更有效。
(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只以竖直方向探究为例)
师:同学们听到几个落地声啊?
生:一个。
师:一个落地声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两个小球是同时落地的。
师:A、B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又同时落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啊?
生:这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的性质和B球的运动性质是一样的,即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由这一次实验我们就能下这样的结论吗?有没有可能我们设置的这个高度是一个特殊的高度,它正好满足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和平抛运动时间相等呢?或者说因为我们打击力度或别的原因,使A球获得的初速度刚好满足这一条件呢?
生:有可能。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 同学们可以思考交流。各组同学在充分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多次改变小球下落的高度与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
师:现在我们来改变高度和打击力度重新来做这个实验,来听落地的声音。
生:两个小球仍然同时落地。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的确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幻灯“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2),请注意看竖直方向上两球在每个频闪时刻竖直坐标是否相同? 生:相同,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师:播放“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flash动画(如图3)
生:太好了,这样就更直观地验证了我们探究的结论。
3.练习巩固、反馈矫正
学生练习巩固阶段是对话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对话,进行自我反思的重要环节。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再实践再认识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本环节中,教师深入引导学生做一些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梳理知识,使所学的新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学习“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后,教师幻灯下题对学做必要的练习反馈。
如图4所示,树枝上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水平方向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到来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刚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请问松鼠会逃脱厄运吗?为什么?
此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读题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对话”或启发思考,或及时矫正指导。教师以“子弹做什么运动?松鼠做什么运动?子弹能击中松鼠吗?子弹一定能击中松鼠吗?”等为话题,引导学生思维逐层深入,使学生通过讨论不仅理解松鼠难逃厄运的条件,还进一步从实例中重新认知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两方向的运动规律。
另外,教师用准备好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时,务必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进行及时针对性地启发指导,同时教师作为引领者能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中的所得与失误,及时进行矫正或补充,切实提高了反馈矫正的效率。
4.自主小结、反思归纳
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应该满怀激情,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学到了哪些物理思想和方法,以及对整个课堂组成要素和学习过程的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老师耐心听,让学生站在自主的地位上,并在学生踊跃发言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方法和技能?请各小组认真总结归纳,然后请一位代表做总结发言。
生: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总结,并确定代表发言(略)。
师:这节课,同学们对演示实验观察的很仔细,尤其对“平抛运动水平、竖直方向运动规律”思考得很深入,理解得很透彻。你们知道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及研究方法,也就意味着你们掌握了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即“化曲为直”。现在你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运动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对话”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鼓励性地评价,给学生一种由成功所致的喜悦和信心。接下来教师所给的课后练习,可以让学生把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到课外、引向深入,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扩展。
三、“对话教学”的几点体会
首先,“对话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是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交流,它不仅是一种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动方式,更是一种传统的且符合新课改精神的重要手段。它所倡导的知识观、课程观、师生观,打破了教学各要素之间封闭独立的状态,使教师、学生、知识在课堂教学的对话系统中熔为一炉,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灵动进行,使课堂教学更默契、更有效。
其次,“对话教学”赋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对话中紧紧跟随教师预设的“话题”,或思考质疑,或练习讨论,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长期注重物理课堂中的对话引导,可以养成学生善于沟通、敢于质疑,并且对学习其它学科以及学生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另外,“对话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话题”的预设要准确、充分且具有一定的质量。这就促使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学情,深入研究 教材教法,认真准备演示实验、PPT幻灯、视频、动画等;在课堂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以及合作上。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启发、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对话”方式,才能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课堂学习中的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尝试、练习和反馈等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健康人格与物理知识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黄志成 王俊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1
[3]佐斌 《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心理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对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的反思
对课堂中的对话教学的反思
金水一中 李娟
今年我在对话教学方面做了研究和一些新的尝试。
关于英语课堂中的对话教学,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对话教学的作用。
语言的教学需要氛围,需要运用。而英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母语的语言,平时没有这种语言的氛围和熏陶,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机会练习。所以在英语教学时我们就要尽可能地去创造这种语言的氛围,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而英语对话刚好符合这一要求。
另外,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培养,又要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对话练习正能够做到。
从各个方面来看,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对话教学的开展。
对话教学的开展大体需要三个步骤:传授对话所需知识,学生练习,总结。现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教材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第一节课为例。
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让学生安定下来,像平常一样问候,询问天气和日期。在此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个生日蛋糕,问一个学生:“What is this in English?”学生会回答说:“It’s a birthdaycake.”学生回答过之后呢,问全班学生: “Do you know whose birthday today is ?” 学生们开始猜测,这时候拿出来准备好的画,画中是一个小女孩,对学生说: “Today is Gina’s birthday.”然后把画贴在蛋糕的旁边,在蛋糕的上方两边画几个气球,继续说: “Gina will hold a birthday party, she wants to invite her friends.Now if you were Gina,how do you invite your friends?”让两三个学生作为Gina邀请班上的同学,把他们的邀请和答语写在黑板上, 然后告诉学生们正确的邀请语言和答语.接着再让几个学生站起来用正确的方法邀请和回答。这几个学生练习完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大慨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练习。之后让学生们听下来,男女生各找出一位代表邀请班上同学,让他们在两分钟内邀请,看谁邀请到的学生多。经过这样的练习后,总结怎样去邀请别人以及怎样接受和拒绝别人的邀请。
三、对话练习的形式。
对话练习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读的形式,两个人读不同的角色,或者是分男女生,或者是把整个班级分成两部分等等。二是以平常说话的语气,脱离课本,以自己的话带有感情的说出来。这种也可以称之为表演。在学生程度相对来说较差的学校,一般使用第一种方式的比较多,第二种方式只在一些比较有趣的单元才会使用。第一种方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节省时间。而第二种使用时则要学生对课本很熟悉,并且能够把基本句子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让学生提前准备,而且课堂上不容易控制,所用时间会比较长。
四、对话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对话练习好处很多,但是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它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学生程度比较差时,会出现事不关己的现象,这样就只有正在对话的学生得到了学习,其他的学生就浪费了这个时间。避免这种现象,就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别人说时他能练习听,并且可以学其长补自短。也就是说对话教学要更好的开展,需要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
另外,我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反复地读,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即使不跟着录音机也能读出来那个调。还有我让学生极限读,给他们一分钟或两分钟,看最多能读几遍;还有时我让规定时间内比赛谁背的多。换着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研究对话教学。
第三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作为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形态它昭示着民主和平等,撞击着学生思维的潜能,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师生对话,正成为现代小学数学课的新风景线。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
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第四篇: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利弊谈
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利弊谈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范画,确实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但使用范画不当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作为教师,不能清醒地、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在向学生提供范画的同时,“免疫性”地向学生说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么就可能在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同时,使这些“负面影响”逐步扩大。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就这个方面的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对宋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与宋东梅老师商榷。
关键词:美术教学 范画 利弊 应对 商榷
发表在《中国美术教育》(200 6年第1期)上的宋东梅老师的文章《浅谈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以下简称宋文),较详尽地阐述了在美术教学中,选用不同类型的范画,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作画积极性,引导学生完成正确的作画过程,增长他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整个美术教学的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读后仔细揣摩,总是感到文章只是说出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也就是说该文遗憾地只讲了范画在美术教学发挥作用中好的一面,有利的一面。而对运用不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弊端却尚未提及。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处在变化之中,有时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得出的答案难免片面。
作为一名大学的美术教师,在以往的许多课程中,我也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范画,确实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也发现,有时因使用范画不当也带来一些问题。尽管有些问题是潜在的、微小的,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不能低估的。尤其是作为教师,不能清醒地、理性地认识这些问题,不能在向学生提供范画的同时,“免疫性”地向学生说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真正地“防患于未然”,那么就可能在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同时,使这些“负面影响”逐步扩大。我们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思索、分析和认识范画,赋予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的内涵,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克服它的负面影响。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就这个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阐述,并介绍一下自己的应对措施。对宋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见解和质疑,-兼与宋东梅老师商榷。
一.范画是“临摹教学”的产物,片面夸大其作用,单一地用范画临摹代替对物写生和记忆想象创作,将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美术教学随着科技和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在加强对学生写实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其对学生创造才能方面的重要教育功能,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各高等艺术院校在专业基础训练中,比较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加强了以创造性表现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而在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受传统中国书画传习方式的影响,仍然沿袭着临摹教学的落后教学方法。其实这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缺乏美术启蒙教学的引导,不要说进行记忆和想象创作,就是直接进入对物写生的基础训练难度都非常大。传统的临摹教学比较省力而有效,课堂教学也好组织,于是长期沿用借助范画进行临摹教学或变相的临摹教学,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临摹教学中,老师把范画(或步骤图)当作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挂图一样的最直观的辅助教具,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用范画临摹代替了对实物的观察与写生。
在美术教学的初级阶段,适当地利用一些范画,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其引导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正如宋文所说:“它能最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学生。”但是如果片面夸大范画的作用,真的把范画当作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成为美术教学中唯一的、至高无上的教学方法,那就可能使事情走向反面。
学生在临摹中,是通过范画来认识形体,他们没有直接观察和触摸物体的体验,认识不到其真实的结构和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临摹中,他们不需要对画面中构图、图形、色彩、线条等造型元素作出自己的审美选择,他们只是从平面到平面,间接地感知形体。这种平面上的“纸上谈兵”,使学生思维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临摹训练如长期、单一地进行,必然导致学生视觉感官能力的退化,限制学生手和大脑的发展。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也只能“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一旦离开范画样本,面对实物写生和进行记忆画创作,就将一筹莫展。单一地临摹,使他们有眼睛不会看,有脑子不会想,有手不会画,只能照着老师和古人的范本模仿描画,在作画过程中缺乏创意,逐渐失掉自我。
要克服这一弊端,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一是只把临摹范画当作美术启蒙教育的开始部分,而注意把临摹范画与写生和创作结合起来;不能用临摹教学替代写生教学和创作教学,注意引导和保护学生创作才能的 发展。二是指导学生面对范画作反向思维,临摹时设想一下画面中的物体在真实生活中应该是怎么样的?范画作者是如何将生活中的对象“翻译”成画面的形象的?现在再把它“翻译”回生活中的面貌加以认识。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直接还原生活。比如,根据范画的构图样式,摆一组相同的静物;或者把学生带到范画中描绘的实际景物面前讲解范画。通过将自然景物与范画形象进行参照对比,让学生发现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和差异,感悟范画作者创作中的独特处理技巧,这样从临摹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范画如果搞成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标准答案”,势必严重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影响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将使学生作业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
正如宋文所述,“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需要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范画‟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范画,向学生形象地贯彻教学意图,明确教学方向,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则通过范画理解和把握教学要点,正确认识作画过程,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对范画在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我也是认同的。
问题是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美术创作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艺术表现和探索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具有多种可能性。学生作为美术作品的创作者,其图形、色彩、明暗、线条的运用,是其精神的产物,而非机械性的对自然的简单照搬,它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视觉性的表现语言。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差异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作画时的情绪不同,在画面上所呈现的表达方式也必然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恰恰是每个人的艺术个性不同使然。
面对老师提供的范画,学生作为观赏者,亦同样存在着差异。因为人的美感由于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审美能力的不同,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就会产生差异。而美的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在人的面前也会引起不同美感。不同的学生在观赏同一作品时,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修养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由此可见,学生不论作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都是普遍的、明显的、绝对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通过教学,不是把他们循规蹈矩地训练成同样的模式,而是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尊重自己的艺术个性;作画时鼓励和强调他们的个性表现;既要掌握普遍的艺术创作规律,又要寻找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提倡独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创新思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早已习惯于在学习中寻找一个“标准答案”,或等着老师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而老师提供范画,恰恰应和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他们眼中,范画无疑是老师提供给他们的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学生长期形成了依赖心理和服从心理,使得他们对“范画”不敢提出任何质疑。于是范画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便会形成一个艺术“模式”。如果老师在提供范画或者亲自作课堂示范画时,对其艺术上特点和成败不作一个全面的剖析和介绍,而是一味强调临摹,而且要求“临的越象越好”,过分追求教学成果上的同一性、统一性和目的性,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消磨学生自身的个性,使学生的作品变得僵化、呆滞、毫无生气和“千篇一律”的雷同,这无疑与美术教育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关键在老师讲授课程的要求, 向学生介绍范画(包括老师自己的示范作品)时,必须客观地向学生指明:范画仅仅是“一家之言”或者是“一派之言”,有它客观的局限性;提供范画,意在引导,不是提供“标准答案”和“结论”;启发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顺着这个思路,有所发现和创新;对范画中的一些表现技法,也要讲清楚哪些地方是运用了普遍的艺术规律,哪些部分是作者独特的个性处理,使学生能够有借鉴地选择,有分析地接收,在学习范画的长处的同时,对自己的独特感受予以珍视。三.老师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恶偏好对范画作出“正确”与“错误”的不客观、不准确的判断,将会给学生审美观上带来严重误导。
宋文中提出:“教师只展示正确的范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展示错误的范画。把正确的与错误的范画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范画中的正确与错误认识明确,加深印象。”
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操作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件美术作品,孰“优”孰“劣”,孰“雅”孰“俗”,是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也很难用“正确”与“错误
”来严格界定和区分。对一件作品的评价,反映出评价者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取向。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评价会不同,有时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教师作为一个单独的审美个体,也有他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他的评价标准也将受其自身的艺术修养所制约。比如,一个崇尚古典主义表现方法的老教师,就可能把西方现代派艺术视为“怪异”和“荒诞”而感到“不可思议”;而一个很“前卫”、很时尚的青年教师,又可能认为古典写实主义有些“古板”和“老套”而感到“兴味索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范画(或者作现场示范画)时,如果不能站在一定的审美高度上,比较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向学生介绍该作品(或自己画法)的得与失,而是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恶偏好对作品作出评价,或者非常武断地要求必须按照范画或自己示范的画法作画,轻微的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一件作品的审美欣赏产生偏差,严重的可能就把事情完全搞颠倒了,就有可能给学生审美观上带来严重误导。
学生都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审美观基本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对老师的尊重,都可能导致他们对老师的引导毫不怀疑,甚至盲从。尤其是老师推荐的范画,或者目睹老师作范画,他们更是崇拜有加。如果老师个人的审美上出现问题,其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在给同学提供范画时,明确把选取范画的标准界定在课程的基本要求上。而且向学生展示范画时,都反复地向学生讲清楚,“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幅作品有哪些可资借鉴之处”。而所谓“错误的范画”,我认为,只能是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一些背离教学要求的技术上的问题,提醒学生加以注意。而绝不应该把老师自己不喜欢风格的画,轻率地定为“错误范画”当作教学的“反面教材”。而对范画中涉及作者的艺术个性和画面特殊追求、特技处理上的问题,更不该以教师自己的好恶而决定弃取,而应尽量站在中外美术史的高度上给予客观地评介,让学生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参与鉴赏,减少和避免因老师个人的原因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
四.老师如无视少儿的心理特点,提供范画不准确、不合理,误导学生用成年人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对象,会给学生的艺术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宋文中明确提出要“合理运用课堂范画”。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既然提出要“合理”运用范画,就说明在运用范画上确实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准确”的现象。诸如有些中小学校和少年宫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或拿《芥子园画谱》、或拿著名老画家的“梅、兰、竹、菊”、或拿他们自己画的“葡萄牡丹”……总之拿一些传统国画当作示范画让学生临摹。他们全然无视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和艺术教育阶段的发展特点,强使一些几岁大的孩子,循成年人之规,蹈成年人之矩来作画,用成年人的、甚至是古人的审美观来抑制、取代少年儿童的审美观,把成年人的模仿规范模式强加给学生。他们一心想把学生迅速培养成“小齐白石”、“小李苦禅”,其用心何等良苦,但实际上却干着“拔苗助长”的蠢事。他们向学生提供这类范画的本身,在客观上就是苛求中小学生按照成年人的观念和审美来表现对象,追求、模仿成年人的表现主题和表现形式,自觉不自觉地在误导学生用成年人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成年人深思熟虑的思想和情感,迫使学生完成在他们那个年龄段无法达到的技术要求。还有些美术老师,不顾学生的年龄、喜好和接受能力,一味安排临摹外国经典石膏素描的长期作业,并谓之曰“寻找素描感觉”。可实际效果“素描感觉”没找到,却给这些少儿心灵上带来了极大的扭曲。少儿美术作品展览会和各类少儿书画大赛中,堂而皇之地展出少儿摹仿成人作品画出的“小大人”国画并获得奖励,对中小学生又会产生新的误导。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带给学生的必然是严重的心理影响,作画时的童心、灵气、悟性和意愿都逐渐会在临摹范画中慢慢褪失殆尽。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老师在给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提供范画时应该特别谨慎,要特别注意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来科学、合理地选择范画,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并通过范画能准确反映出你的教学要求,教什么?怎么教?要达到什么目的?临摹范画时,也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更多地领会作品的内涵,而不要只会拾人唾余,学其表面。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天性,使他们逐步在掌握表现技巧的同时,成为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参考文献:
孙永惠 《美术教学不宜从临摹入手》(《美苑》1985年第3期)
纵观当前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既是学习的稳固阶段,也是教育的再塑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逆反情绪,外界新鲜事物的侵入,使得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同学们的艺术热情,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一、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进行捕捉再加工。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激起创作的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大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两个阶段。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观察细节。如高三年级的快速写生,假设简单地让高年级的学生低头自画,必定会兴趣大减。老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扮演各种角色,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真正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相应的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生活中的艺术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艺术大师。不过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
其次,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
第三,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高中二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行人及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画。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三、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孩子们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学生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梵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学生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我们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他们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他们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同学们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导航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同学们心灵的苍穹,激发起艺术的热情,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第五篇: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杨思团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中学
678205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STS材料和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机整合教材和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把新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 STS 物理学史 科学素养
引言:初中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十分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使教材的功能难以得到完美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淡化或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导致教育功能失真,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需要高素养的公民和人才,公民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要有高瞻远瞩,胸怀祖国的忧患意识,树立以落实课程的目标要求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准则的崇高品格。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理解精神,掌握精髓。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做到科学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谈几点心得。
1·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由此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极为重要,刻不容缓。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实验探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懂得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原理、规律都来自于实验探究;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和技能(提出问题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和实验评估);再次是教师务必明确实验探究是学生的探究,务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独立完成,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四是要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和归纳,逐渐形成学生稳定的行为;五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和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怀。
北京市物理学研究院,全国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老师,在为2012年国培学员的讲稿中写到:物理教学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钟启泉教授在《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中这样写到:人有自发追求潜实现的内在倾向,潜实现或创造潜能的发挥会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让学生的身心处于积极欢乐的状 态。探究性学习以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出发点,立足于发展学生【】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2。
陶老师和钟教授的论述说明: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是极其重要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探究,更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使学生通过对问题探究过程获得体验和技能,获得思维和智慧,进而形成学生的意识,完善学生的品格。
2·STS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素材
STS是初中物理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丰富,内容全面,涉及的科学领域较广,是增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素养的现成素材。宋静教授在《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写到:STS教育是让学生在创设的实际技术情景和社会情况中去学习理解科学和技术知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去认识和掌握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进而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李教授的论述告诉我们STS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物理教师务必引起重视。
2·1.用好教材中的STS材料: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科研成果,了解新技术材料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的成就和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魅力和物理学的力量。
2·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电视和信息网络系统中STS素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融入STS内容,可以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STS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用好用活了这些素材,不仅能够充实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格。
3·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发展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是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但所经历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和艰难的,是无数的物理学家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渗透物理学发展史的教育,让学生认识了解物理学发展的艰难历程,从中感悟科学和真理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物理教材蕴藏着丰富的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内容,教师要重视教材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源源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仙华.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初中综合课程变革中的历史演进[J].上海教育科研.2008,3.[2].钟启泉.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4.[3].宋静.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J].科技资讯.2006,5.[4].魏冰.让科学史走进课堂教学.[J].2002,2.[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