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是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
赵虹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众多地区新课程改革中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而我校思想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却是个盲区,老师上课只能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益低下。面对枯燥无味的说教和理论,老师讲的可谓苦口婆心,学生听的却昏昏欲睡。然而,就在全校师生为走出困境一筹莫展之时,一缕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将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优先发展领域,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我校不仅得到了国家的办学资金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援助,还得到了福建兄弟学校援疆教师在师资力量方面的援助,我校开始踏入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行列。现在,我校政治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已蔚然成风,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看着学校的这一喜人变化,我深深感悟到:信息技术是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字】 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金钥匙
【正文】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众多地区新课程改革中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地处新疆偏远贫困的牧区,2000年秋季,根据县有关部门部署安排,学校搬迁新校区,当时由于学校资金紧张,学校只有一个简陋的微机室和20多台破旧老式的计算机,绝大多数老师连计算机怎么开都不会,更不用谈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了。多媒体教学长时间处于盲区,老师上课只能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尤其是政治课堂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枯燥无味的老师讲的可谓苦口婆心,学生听的却昏昏欲睡。渐渐地,家长开始对学校产生质疑,纷纷将孩子送去外地择校,学校的教学质量开始世风日下。然而,就在全校师生为走出困境一筹莫展之时,一缕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国基础教育将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优先发展领域,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资助扶持措施和政策。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我校也被例为了扶持对象之一。得益于国家促进教育公平及教育扶贫的有益政策,我校不仅得到了国家办学资金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援助,还得到了福建兄弟学校援疆教师在师资力量方面的援助。很快,我校也踏入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行列。学校逐步设立了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三个学生机房、四个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并经常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开展利用多媒体教学大赛,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现在,我校众多政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已蔚然成风,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看着学校的这一喜人变化,我深深感悟到:信息技术是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
一、对“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初步认识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中的“效” 既指“效果”,也指“效率”,更指“效益”。“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高效不仅是教师高效的讲解,更多的是指向学生高效的学习,指向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的最大化发
时间和空间内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的教科书、标本、模型、图标等,也包括现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电影、电视、投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等设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将抽象、枯燥的说教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对思想政治课越来越缺乏兴趣和热情。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作为政治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安于现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郁闷、痛苦、悲哀将会永远伴随我们的教学生涯,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必将岌岌可危,更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面对我校的政治课堂现状,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尝试、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引发了我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深深思考:生命需要创造,创造需要坚实的舞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舞台在哪里?在课堂!在教学!一切源于课堂,一切服务于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精通学科基础知识,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拓展视野,使自己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要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
球”踢给学生,要做一个“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的主持人。教师应从“主演”变成“导演”。为此,政治教师有必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中的金钥匙作用
(一)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金钥匙
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现代教学的专业素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课前的准备、组织工作却大大加强了。正如美国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的人,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以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学生。”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开启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首先,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可以便捷、高效地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供开放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由此带来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必将使教师转变教学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例如:教师使用计算机把教案做成电子文档,利用各种工具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使得信息技术成了为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其次,网络是一个海量的教学资源库,互连网上存储着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补、修改后在教学中使用,从而实现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网络的本质是分享与交流,教师可以一边从网上搜索信息,一边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发布在网上,供大家分享,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此外,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如网络课堂、远程培训等,借此可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这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教师提供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也必将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环境资源,成为促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金钥匙。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政治课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的资料。通过政治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迅速地了解政治,赋予思想政治课新的生命。
(二)信息技术是调动学生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抽象的理论、沉闷的课堂、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讲解„„几乎所有的坏字眼,都如潮水般涌向了政治课,涌向政治教师,甚至在众多学生心中思想政治课向来被视为“睡觉课”。如何化解这一带有讽刺的悲哀?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向往的课程?如何开启思想政
我认为,其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使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为思想品政治课的愉快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第一,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作家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这不仅可以一扫课堂的沉闷,使师生双方心情愉悦,而且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我用FLASH给学生展示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学生看完后忍不住哄然大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立即设疑:白马是不是马,马是不是就是白马?白马和马是什么样的关系?诚然这个问题很简单,设置的目的只不过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思维。学生思考回答后我又逐步设问:白马和马谁是特殊性,谁是普遍性?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白马一定是矛盾的特殊性,马一定是矛盾的普遍性吗?结合马和白马的关系说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样的关系?由于学生对白马和马的关系易于理解,所以在此基础上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变得既简单又形象了。而且这个典故还比较有趣,所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知欲望。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
第二,信息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直观性、实效性。例如:在讲授“国家宏观调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2005年到201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此外,网络人类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也为学生开辟了一条自学的大道。当学生遇到利用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全国各地的政治教育网站、政治资料数据库、图书馆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政治课程,使政治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第三,信息技术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则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特点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写政治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或者引导学生课后自己上网浏览、思考,达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统一。既提团结重要性”内容时,我通过互联网将西藏的“3·14事件”和新疆的“7·5事件”传递给学生,在讲到中国的综合国力时,我将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北京2008奥运会举办成功、“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课后,我常常引导学生浏览有关重大时事政治问题的网页,并对一些高考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撰写政治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第四,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教师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等于一体的表现手法,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第五,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漫画具有一般直观性教学手段无法具备的幽默和夸张的特点,把知识融入漫画之中,用漫画的形式来再现知识比单纯讲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我引入“狼来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动画是当前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媒体表现形式,在思想政治课中适当运用动画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动画情境,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讲“思想道德修养”时,我选择了“道德建设,从我做起”的FLASH动画,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己去感悟道德,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音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受到感染,逐渐地理解知识,认知世界。在讲“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天亮了》,再配上这首歌曲创作的由来,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三)信息技术是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金钥匙
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坚实后盾。由于思想政治课是小学科,每周课时少,教师和学生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仅靠课堂上的交流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网络则为师生沟通交流搭建了便捷、有益的平台。我曾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现在90%以上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也都用手机上网。但是网络上鱼龙混杂,中学生缺少分辨力,一味沉迷其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迷惘中的他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引导。于是,我在班里发起了“绿色上网,健康你我他”活动,并主动要求加入了班级的QQ群,在课余和假期时间,我经常和孩子们在网上聊得不亦乐乎。探讨课堂上的疑惑、关注社会上的热点、诉说心中的不快、分享成长的乐趣、畅想人生的未来等等,都是我们话题。渐渐地,我和孩子们之间成了亲密无间、无,这更为和谐的课堂增色不少。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万能的,他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并非所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一定要避免简单地用屏幕取代黑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这必然会适得其反。我想,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坚持适用性、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高效性原则,将信息技术作为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突破口,把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有机渗透,充分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我们必将为开启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南海:《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管理策略》人民教育(2010年9期)丁强:《课堂:从经验走向科学》 人民教育(2010年12期)李爱生、黄磊《高中新课程推进中的难题解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把握一把开启教育智慧的金钥匙
握住一把开启教育智慧的金钥匙
云丰小学 林慧玲
【摘要】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处理的心理能力。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教师工作对象是具有不同个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事前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机智。教师有无教育机智的能力,或教育机智的水平不同,教育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教育机智能力强的教师,往往能够对突发的问题沉着应付,巧妙处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则往往相反,甚至“好心办坏事”。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
【关键词】教育机智 教育智慧 教育案例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也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
一、忠于职守,热爱学生
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是机智应变之“源”。无数事实证明,那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确实能将教育机智发挥极至。因为这些教师能经常意识到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意识到自己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从而在课堂上遇到各种问题时,能从教育利益出发,顾及学生的心理,选择对学生最适宜和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采取有损学生心灵的态度行为。
师爱是人类的一种最高尚的无私的爱,爱护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师德。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师爱更是教育机智的基础。四川一位小学老师回忆他孩提时代的语文老师时,写到:“有一次我用锅灰抹在脸
上走进教室,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此时,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回身看见我,也不由的一笑。随即,老师叫同学把黑板上的字每字抄三遍,自己却领着我到他的寝室,打了两盆水,把我的脸、颈、耳朵、手等洗的干干净净。洗完脸,老师摸着我的头,轻声说:‘你呀,真顽皮!’我羞得底下了头,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二十几年过去了,昔日的顽童,而今也成了老师,然而,我忘不了这位母亲般爱我的老师。我的心灵中如此明晰地锈刻着一个温柔、慈爱、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
天真活泼的儿童,常会做出一些惹人发笑,甚至生气的事来,教师对儿童的这类顽皮行为,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位语文老师正用其师爱的无穷的教育力量,做了良好的示范。
二、教学民主,豁达宽容
教师机智应变的基础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民主思想,是教师豁达宽容的态度。教师教学民主,学生才能敢于各抒己见,积极求索;教师豁达宽容,才能密切师生关系,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免于言行失常。
某高校一次道德教育课中,当老师谈到“一切向钱看”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思想反映时,一个大学生反问道:“一切向钱看究竟错在哪里?老师难道不希望多拿点工资吗 ?”教师从容不迫地说:“我也要吃饭穿衣,但这必须用诚实的劳动老换取。如果我们的社会成员也象傅立叶批评资本主义的丑恶本质那样:‘医生希望病人越多越好,律师希望家家户户都打官司,建筑材料商都梦想发大火灾,烧去全城四分之一,玻璃商梦想下冰雹,打破所有的房屋的玻璃窗„„。’那我们还能建成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吗?那我们的国家还能叫社会主义的国家吗 ?”学生若有所思的不作声了。
这位老对待学生冲着自己提出的反问,并没有因此而发火,而是把自己摆在同学生平等的地位,探求真理,因而能从容不迫的用傅力叶揭露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丑恶本质的名言来帮助同学划清“一切向钱看”与诚实劳动换取工资的界线。使学生若有所思地不作声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民主、平等,以理服人。
三、因势利导,化险为夷
一般而言,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会影响和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可为教学的发展提供契机。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在静静的课堂里,突然传来“蟋!蟋!蟋!”的叫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不少学生四面寻找声源,原来是小季课桌里传出来的。我很快走到他面前,要他
交出来,他为难地交出了一只蟋蟀,课堂很快恢复了常态。可是,不一会儿,“蟋!蟋!蟋!”的叫声又传出来,课堂秩序又乱了。我生气地说:“怎么还有,快交出来!”小季低头不语。“快交给我!再不交出来,别上我的课。”沉默、沉默、仍然沉默!他就是舍不得将他喜爱的蟋蟀再交出来。看他那倔强的劲儿,我想:硬逼,只能形成僵局,得转个弯子。于是,我改口说:“这样吧,我不收你心爱的蟋蟀,请你先把它放在校传达室,课后再说吧。”小季兴奋的捧着蟋蟀盒跑出去了,不一会儿,他回来了,规矩地坐着学习。课后,我同他交谈了应该怎么样处理个人课余爱好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他不断点头表示接受我的意见,保证今后在课堂好好学习功课,不再把蟋蟀带到教室。
小季喜欢蟋蟀,作为课余活动不是坏事。他把蟋蟀带到教室,影响了课堂秩序,是处理不当。当时,我气愤的要收缴他心爱的蟋蟀也过火了!幸好,我及时地转了个弯。尊重他的爱好,避免了“硬顶硬碰”的僵局,才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果,为成功地教育帮助他改正缺点创造了条件。
四、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准确分析剃发事件的原因,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言语和行为,遇事不慌,以不变应万变。
保持一个教师的尊严,是教师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当自己尊严被学生“冒犯”时怎么办?有位新教师收到过这么一份“见面礼”——第一天上课,刚走进教室,同学们便前仰后合的哄堂大笑起来。他们笑什么呢?新教师用疑惑的目光巡视教室一周,只见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旁边还画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什么意思?看罢小字才明白,因为我姓袁,又比较胖,他们便恶作剧给取了个雅号‘圆子’。
他正待发作,理智却提醒:不能这样!老师的威严、尊严,决不能靠训斥、压服来维护。要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自己首先要尊重学生。加里宁说过:“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此时,孩子们的几十双眼睛盯着他。怎么办?怎么收拾这哄闹的场面?孩子们的感情是容易共鸣的,他决定“以静治闹”。于是,他泰然自若的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一声不响地拿起黑板擦,回转身,慢慢地擦起黑板来。半分钟、一分钟„„哄笑声渐渐地小了,待他把黑板擦好,喧嚷声也随之消失。学生们瞪大眼睛好奇的望着他,那神情好象在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发火呢?’他友好地朝他们笑笑,诚恳地自我介绍说:“同学们,我姓袁,很高兴给你们上课,也一定尽我最大的努
力上好课,欢迎你们对我提出意见。好,现在上课!”
教室里安静得出奇,一些同学眼里流露出了歉意的目光。就这样,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始了第一课。事后,那个画‘酒酿圆子’的同学主动地找他承认了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碰上这样的偶发事件。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往往会火冒三丈,陷入窘竟;然而袁老师却“泰然自若”,“以静治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正是他懂得:“老师的威严、尊严,决不能靠训斥、压服来维护”。而“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五、以身作则,实事求是
老师并不是什么都会的“万能博士”,在课堂上被学生所提的问题难住了,怎么办?正确的态度,一是肯定学生爱动脑筋的优点,决不压制学生;二是信任学生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引导他们共同讨论解决;三是实事求是,对学生负责,决不搞不懂装懂,欺哄学生。
我也曾见过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当学生得出问题无法作答时,恼羞成怒,竟斥责学生“自高自大”,并认为学生故意与其作对,甚至毕业鉴定时还将此结论写入学生档案。如此作法实在愚昧无能,不可取。
六、把握时机,以身示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偶有笔误或口误是难免的。出现了这种状况时,关键看教师本人如何对待。记的我到一个班代课,将学生名字中的“已”字念作“己”,当学生向我指出时,我严格解剖自己,公开诚恳地向同学检讨,纠正错误,并以自己的失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严格细致的习惯。如果,明明是老师读错了,却偏说:“我就是要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老师念错的地方。”这不是机智而是“机诈”,与为人师表不相容。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并不神秘难学的。新教师、年轻教师都能学到,智力较差、气质不同的教师也能学到。不要把教育机智说得太“神”、太“玄”,使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这样就达不到我们研究的目的。
我们对教育机智进行研究还要把握好他的三个重要特性:第一,事件的突发性。教育机智一定是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在教师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应急能力。如果发生的事件不是突然的,而是教师预料中的事,那么对这件事的处理不管如何巧妙、正确,也不能称只为教育机智。第二,处理的迅速性。教育机智一定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速度上表现出来,越能急中争智,果断决策,迅速处理,就越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的能力,如果
优柔寡断,或经很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才进行处理的,则不能认为是教育机智。第三,效果的良好性。处理方法是否正确,效果是否良好,上是衡量教育机智的最终标准。如果处理错误,效果不好,当然就说不上是教育机智。
总之,在实施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应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同时,我们应该主动参与教育机智的研究,并寻求出培养和训练教育机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游正伦《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3]《福建教育》(1995年第4期)等.
第三篇:信息技术是开启语文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信息技术是开启语文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网络化
[正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教学各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因为条件与环境的制约不能发挥其自主性。不能进行自主学习。而今,信息技术为主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同时,丰富的远教资源和强大的交互性对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认真钻研,积极思维。所以构建学习理论十分强调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动的创设学习情景。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视、听、说、做于一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如一的围绕着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把他们带入到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去长久不衰。
1、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能对某种知识感兴趣,一是学生情感心理的作用,二是外部条件刺激的作用。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进入自主式学习的最佳状态之中。如:《雷雨》,上课开始的第一锤已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有的学生读完一遍,明 1
白了课文内容的大概之后,就进入了阅读欲低谷,甚至是休眠状。此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或朗读,或提问,或讨论„„再次激励学生。如对雷雨中所表达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三个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叙述出来,并能上台展示。这会极大地催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看有关的录像或动画,再闭上眼睛听《雷雨》声音,把声音与画面景象联系起来进行联想,感悟乐声所表达的意思、寄托的情感。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画面,都唤起了学生多种感知器官的活动,学生始终能兴致勃勃地参加课堂阅读活动,从而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享受到了审美乐趣。
这样教师不留斧凿之迹地把学习的要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的能力。所以,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语文教学首先是朗读教学。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学生读得筋疲力尽,可还是不得要领,收效甚微。现代信息技术的适时地运用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课文。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观看声情并茂的画面,朗读课文就会津津有味,绘声绘色。
如《春雨的色彩》一课时,学习3-5自然段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对话时,在学生初步讨论练读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出他们争论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来朗读,我利用电教手段演示它们当时争论时的激烈的动画场面,学生立刻被这一情境所感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热情,把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学生仿佛化身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氛围下,深深体会了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自己的朗读演绎得淋漓尽致,使朗读训练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3、创设悬念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一课时,学生对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所包含的哲理的理解就有一个“跳起来摘桃子”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抓住关键词“不识、真面目”和“只缘”的理解,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这首诗的后两句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能透过字面意思理解它的隐含意思吗?学生经过思考发言道:“要看清庐山的全貌,除了多
角度地看之外,还要跳出山外,站远一点、站高一点,才能看得清。”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看山应该是多角度,全面地去看,那么看待一个人呢?希望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小组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学生由物到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出了:越是好朋友,越不容易看清他(她)的原因,是只看优点,不看缺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角度地、全面地评价一个人。为了让学生将这一认识内化为自己看人看事的观点和方法,我还布置了课后习作:全面认识我的朋友(或同桌)--读《题西林壁》有感。
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探究学习应从发现问题开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自主学习的方式
1、自主选择学习材料
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之后,形使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自主阅读”,在在《雷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语感,读出各自的喜欢。接着,在美读课文之后采用质疑、游戏等多种方法,引领学生寻找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阅读”。教师提供描写写景的文章,如《雨点儿》、《下雪》、《雪地里的小画家》等,借助网络的有声画面,听到画中的音,使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诗中画,画中情。
提供描写景物的儿歌、文章,让学生网上自由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创设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机会和空间,学生通过学习,总是能表现得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气氛相当热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独立阅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完全愉悦的心情下,自由享受着文学的熏陶。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网络中的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各个环节的不同要求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单元计划。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的《语文园地4》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读读认认生字:月、夫、肤,月、旦、胆,女、生、姓,厂、则、侧,比、十、毕,父、斤、斧,加、马、驾,敬、言、警。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家”总结出了书本上没有介绍关于文字知识识字的方法,学生们敏锐的洞察力,真让人惊叹不已。精彩的还在后面,学生望上自由阅读后,输入自己学到的生字词,通过网络相互传阅,让人大开眼界之时,教师抓住这一美好时机,问:“这些字词你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说是看电脑上的拼音标注学的,有的说是听网络图书馆管理员说的;有的说是金山词霸中找到的;有的说是平时看电视学到的„„此时此刻,教师在没有必要干巴巴地告诉学生怎么去学习字词。
网络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识字依赖音——形——义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形成一种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老师归纳的效果要好的多。
3、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网络教学的能“给学生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室来质疑,交换意见。主动寻求解决疑难的方法,改变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统局面。对难读的字词,可请网络小老师帮助解决;较集中的问题,让学生用网络聊天室互相介绍解决办法。如有不懂的问题,留在下一个环节,而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力求让学生利用网络,主动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多让学生讨论、争辩,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相交流、探讨得出结论,但忽略了自悟的过程,抹杀了学生运用工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符合创新人才的要求。质疑、解疑的过程。施教中,学生把学、思、疑、问连接在一起,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评价自主学习的成果
“评价”是我们教学中一种经常的行为,它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和地位。在课堂中,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气氛。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们所释放的热情和潜能是无法估量的。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在教学“语文园地5”认认读读时,我让学生在小组中互说互评识记生字的方法,看谁的方法新颖,符合本身实际,易懂易记,并在留言板上发言,最后小组集体评谁方法的好。在学生小组协作评议中,教师要以学生平等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和评价,在评价语言上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让小时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充分地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
总之,信息技术渗透在信息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致力改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革新课堂教学,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境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索,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艾修永.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化学习.山东电大学报.2002-1
[2]成尚荣.校园e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 [3]唐剑岚,胡建兵.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网络环境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03-6 [4]陈晓慧,李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中国电化教育.2000-4
第四篇:给学生一把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定稿)
给学生一把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物理学家们在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逐步形成自身思维模式和探究能力,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纵观初中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即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如:“伽利略小车实验”,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因素很多,我们保持下滑高度、斜面、小车等因素不变,让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而使三次受到的阻力不相同,观察小车的运动距离,由此研究我们所关心的因素(阻力),对小车的影响。利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实验还有:探索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探究声的传播、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热功率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决定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等实验。该方法所显示的实验效果明显,便于我们研究问题,揭示研究结论。
二、理想化方法:可分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实验两种方法。
1、理想实验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如: 伽利略在通过类似小车实验中发现,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阻力越小,运动距离就越长,速度减小越慢,并进一步设想:运动物体假如不受阻力的作用,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如,我们在探究空气能传声的实验中,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于是我们推理得出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即真空),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从而得出空气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里采用的方法就是理想化,因为无论怎样抽气是不可能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很好地渗透这一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掌握了这种方法,对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的夸口,也就不难理解了。
2、建立物理模型。像连通器、凸镜、凹镜、凸凹透镜、杠杆等,都是人们根据大量实物抽象概括出的“物理模型”。它们是通过分析比较事物间差异点和共同点,找出事物的共性。经进一步抽象和提纯而建立起来的。如: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虽然它们形状各异,但它们都具备“上端开口,下部相通”的特点,故都叫连通器。另外如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理想液柱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利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等,是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物理时用到的又一重要的科学方法。它通过把无形的模拟成有形的,可增强我们研究问题的直观性,便于我们以此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能够使人们忽略事物的次要因素,抓住本质东西,便于研究事物的规律。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因两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处,容易使学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过它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研究像的特点,揭示出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在学生亲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在思维方式上受到启发,他们以后遇到有关的实验设计时,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其它器材不变,另有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供选用,要求测出未知电阻,应该怎么办?学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进行设计了。
四、转换法。
在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量大小都是通过某一个装臵(测量仪器)得到的,其间有一个转化,如:弹簧测力计,它是把力的大小转化为弹簧的伸长显示的,液体温度计,它是把物体温度变化成液柱的升、降来显示的,这种显示物理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是实验观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初中物理中,用“转换法”显示的物理量及装臵主要有:压强—— 压强计,电流强度—— 电流表,电压—— 电压表,电能—— 电度表等,通过这种转换,可将不易直接观察计算的物理量进行显示。使学生准确而又方便地读出物理量的大小,不断地认识这种转换,可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图象法。在初二物理“大气压的变化”一节中,通过图11—9所示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我们就可读出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并从中找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能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知道某地高度,就可以查出该地大气压的大小范围,而知道某地大气压的值,就可查出该地的高度,登山、航空用的高度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用无液气压计制成的。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的沸腾情况的实验中,就是运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的。它形象直观地表示了物质温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在亲历实验自主得出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描点、连线绘出图象就能准确地把握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特点了。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中,把各点作为横轴、电流为纵轴,作出的图象为水平直线,很直观表示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相等的规律。这样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等实验中都运用到图象法。
这种直观而又方便的描述,简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了我们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更深地理解和掌握。能直观而又方便地解释物理现象和规律。
六、比较事物单位量特征法。就物理量间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往往采取由“控制变量”到“比较事物单位量特征”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准确地表示物理量的效果和水平。如:“压力和压强”一节,建立起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后,该怎样定义压强?故采用了“比较事物单位特征”的方法,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这样表示就比较准确了,这类似于“家庭人均收入”比“家庭收入”更具可比性。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速度、燃烧值、比热容、电流强度、功率等。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示物理量的水平和效果。
七、类比法
为了把要表达的物理问题说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借助于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有相似性的对象的某些特征,这种推理方法叫类比法。如:在研究电压的作用时,借助于看得见而学生比较熟悉的“水压形成水流”的实验作类比,来揭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又比如在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实验中,为准确记忆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以紧握的右拳头类比为螺线管,四指为线圈并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北极。这样形象直观很容易被学生理解记忆牢固。当然,这里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类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找到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类比方法。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P64图9.3—6就给人很好的启示。
总之,研究物理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总结,形成系统,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大量实验事实为基础,加以推理概括,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就会为学生学习物理乃至将来从事物理学的实验研究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给学生一把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
第五篇: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的班主任观是——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它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成就未来。”带着这位伟大诗人的谆谆教导,如今的我,已是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践行者,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离开了爱,一切教育将无从谈起。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和能力,教育将无法入手。作为班主任,我时刻都在寻找机会,了解每一个学生,捕捉每一个能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让每个孩子能在老师殷切的话语中、期待的眼神中、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切实的感受到老师的爱。
其次,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教师多一份尊重,学生就多一份自信。我们对待学生,就要将心比心的思考,推心置腹的教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被别人尊重的滋味,享受到被别人尊重的快乐。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尊重别人。
再次,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唯有信任才能和孩子交心,才能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捕捉他们的亮点,以便制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在信任中汲取力量,在鼓励中茁壮成长!
最后,爱学生,还要宽容学生。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和关爱。试想,一个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将会怎样呢?答案只有一个,肯定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琢磨而已,那么,尽管他身上有一些小缺点,你的宽容也会使他慢慢成为一块璞玉。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一座未开发的宝藏。只要我们用一份尊重的情意、一个信任的眼神,一颗宽容的心去真诚对待他们。那么,他们弱小的心灵定当被感化。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用爱,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让我们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去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去陪伴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弹出的一篇篇乐章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