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5篇)

时间:2019-05-15 04:3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

第一篇: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

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可见, 提问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呢?

一、注重导思, 促进理解

优化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 应从启发、导思入手, 促进幼儿对问题的理解。俗话说: “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 说明提问贵在一个“巧”字。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要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 马上就能激起层层波澜, 有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 通过分析、综合, 寻求最佳答案。我们都知道, 开放性的问题比封闭性的问题具有更强的导思功能, 教师的提问要能使幼儿积极动脑,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秋天的树叶》 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我先让幼儿欣赏全文, 然后提问: “听了散文, 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 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在《萝卜回来了》的故事中, 我将“故事中都有谁? 萝卜到了哪些小动物的手上?”改为“为什么小兔子送给别人的萝卜又会回来了呢?”这样的提问, 不仅能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而且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具有一定的导思性。

二、丰富想像, 拓展思维

优化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 教师要设计能培养想像力的问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 想像力是智力发展的体现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翅膀, 是好奇心向创造力的延伸。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改为“假如是你, 你会怎么做? 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 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大胆想像, 拓展思维。

在 《小猴卖“0”》 中, 我先出示“0”形状,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这一问, 马上就把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 他们有的说是鸡蛋, 有的说是游泳圈, 也有的说是数字 0……我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 “小猴卖„0‟, 谁会来买? 买来干吗?”这时的答案就更多了。我提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并不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 而是使幼儿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具有丰富想像的答案, 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在上《乌鸦喝水》时, 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已经不成为惟一的答案, 我问幼儿: “假如你是乌鸦, 你还会想到哪些好办法?”孩子回答: “把石头放到水里, 水就弄脏了, 喝了不卫生, 我会找根吸管, 这样轻轻松松就能喝到水了。”……多么生动、流利的语言, 这不正是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引发的功效吗?

三、充分推理, 大胆创新

优化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 应注意充分展示推理过程, 而不是过早、过急地去寻求统一的认识。推理是思维发散性、多向性的高度概括。推理性的提问,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刺激幼儿主动地进行思考, 要有利于幼儿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 允许孩子有各种不同的答案。

在《小羊和狼》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两只羊为什么会掉到水里去的原因, 我引导孩子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推理: “两只小羊碰到这种情况后, 该怎么办?”孩子们作出了种种推测: “两只小羊想出公平竞争的方法, 谁胜了, 谁就先过桥。”“可以采用轮流的办法, 这回你先过, 下次我先过。”在我的引导下, 幼儿想出了好几种办法, 在充分推理、大胆创新中, 激发了幼儿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语言课上, 我给小朋友讲《小鸡和小鸭》这个故事, 当讲到小鸭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时, 我就让小朋友想个好办法救救小鸭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让小鸡去把小鸭的妈妈找来。”“打 110 电话让警察叔叔来帮忙。”“放条长绳子下去把小鸭子拉上来。”“在枯井里灌满水, 小鸭子就会游上来。”小朋友想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这些答案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是教师具有推理性的提问, 为幼儿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 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了创造能力。

四、鼓励提问, 双向互动

优化语言教育中的提问, 应提出具有双向性的问题。所谓“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一切进步都是由疑问开始的。如果只有老师的提问, 没有幼儿的提问, 也不能收到很好的启迪效果。我的做法是, 在向孩子提问的同时, 引导幼儿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的互问互答才能使其语言流畅, 思维深刻。让幼儿学习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在听故事后鼓励幼儿对不理解的词、句子进行提问,也可以鼓励他们在阅读时针对某一画面进行提问,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提问, 或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在讲了《金鸡冠的公鸡》后,我启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如:“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 会怎样?”“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 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公鸡一再上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使幼儿进一步学会提问的方法, 不断提高提问的水平。

看图讲述, 是让孩子学习提问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经常会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 你该怎么办?”“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看能不能把我给问住?”……久而久之, 孩子们会长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会更富有人性地成长。

五、情趣生动, 投其所好

优化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 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对问题赋予情趣, 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在讲《小兔乖乖》 时, 我以兔妈妈的身份提问: “我是兔妈妈, 我敲门的时候要说些什么, 我的兔宝宝才会给我开门?”这样的提问对幼儿更有特殊的吸引力, 因为幼儿在听故事时很容易产生移情, 会让幼儿直接地产生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 很快就进入故事的情景和氛围中。这种抓住幼儿情感特点的提问, 会使幼儿乐于回答, 答得真切、深刻。

运用幽默、诙谐的问题调节枯燥乏味的活动气氛, 孩子们富有趣味性的回答也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如在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时, 我会问幼儿:“你最喜欢故事中的什么地方? 为什么? ”“你觉得故事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为什么?”孩子回答: “我觉得猪八戒走到家门口又摔了一跤最有趣了。”“我最喜欢猪八戒馋得流口水的样子。”“我觉得猪八戒摔得鼻青脸肿、一瘸一拐的样子最有趣。”……孩子们富有童趣的回答, 让人忍俊不禁,倍感可爱, 把教学气氛推向高潮。

总之, 问题虽小, 其中却蕴涵了大学问, 用得好就事半功倍, 反之则事倍功半。教师要不断更新提问意识, 优化提问技巧, 让提问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作用。

第二篇:优化课堂提问

优化课堂提问

善教者,必善问。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经常用启发性的问答法进行教学,他主张教学要“循循善诱”,运用“扣其两端”的追问的方法,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去寻求知识。纵观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都有这种感觉:学生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布鲁纳(美国):“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发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设计合适的问题

根据检测目标的不同,可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低级认知问题和高级认知问题。

低级认知问题是用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一般不会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而高级认知问题则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不唯一确定,促使主动思考。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不仅要注意难易程度,使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还必须问题明确,不能引起学生疑惑、误解和猜测,当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准备对策。

二、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提问必须把握时机,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时刻。例如,教师讲到“北京人用火”时,提出一个问题:“当时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今天我们怎么会知道„北京人‟用火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活跃开来。正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猿人居住的洞穴里厚达6米的积灰烬,一张是留有火烧痕迹的石器和残骨。紧接着教师连续问:“火从哪里来?火有什么用处?……-”层层设问,使学生深刻领悟了“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教学重点。

如果找不到提问的时机,或提不出什么问题,或者不根据需要无端地提问,都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烦,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注意提问的策略

一般情况下,上课之初,要提一些回忆性的问题,以集中注意力,促使学生从平稳向活跃的状态发展,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兴奋活跃的状态时,就要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的思维由高潮转入低潮时,可以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防止学生非教学行为的出现。同时,每提一个问题后,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

四、面向全体、及时反应,促进交流

提问要面向全班,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责任感,同时便于教师全面发现学生中的问题。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差异,因此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顾及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问题的合理分配,容易的问题,让一般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可让优秀学生回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露脸的机会,都能享受到参与和成功的快乐。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要进行及时评价,正确分析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误答得原因,分析个别学生的对答与全班大多数同学理解的异同等等。切忌笼统评价,简单处理。同时,教师通过评价、说明、再次提问,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创设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问,是讲、练、思的融合,是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吗?”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

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非常有用。

如何教会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呢?教师要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会他们求异思维的方法,悉心引导学生,从书本中、从教学中、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教会学生善于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中心思想来思考,提出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思维、开发智力作为教育目标。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应作为专门的教学艺术,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设问艺术,所以课堂提问艺术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

第三篇:幼儿活动中提问与回应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与回应的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问题提得好,好像平静的海面投入一颗石子,能激起孩子思维的浪花。”那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呢,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

一、提问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或教学内容。

教师提问则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令”。从而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提问的类型

1、复述型问题

这类问题常用“是什么”“怎么样”一类文字引出,一般能直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如综合教育活动《粘粘贴贴说说》,老师提问:“熊猫来了,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从胖乎乎、可爱的、美丽的、淘气的等形容词修饰。然后小狗、猴子、大象挨个出现,并告诉幼儿这些动物都是杂技演员,“他们在表演什么杂技呢?”要求孩子说出“小狗走钢丝”、“猴子爬竹竿”、“熊猫踩跷跷板”、“大象吹口琴”,便进行添画或粘贴。从思考的角度讲,这类问题着重于语言上的理解。

2、演绎型问题

这类问题是已经抽象出某种概念,要求答出具体表现,把概念具体化,常用“表现在哪”一类问题引出。如科学活动《秋天》,老师提问:“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现在是什么天气?”幼儿回答“秋天”,老师问:“你们是从哪看出来的?”幼儿答:“从树叶天空大雁那看出来的。”这类问题不想复述性问题那样可以直接找到答案,需要一个“对号入座”的思考过程。这类问题也为下一个概括型问题打下基础。

3、概括型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孩子从已有的事实中抽象出概念。比如说在给孩子讲完故事后,提问“从······中看出······的句式引出,由于概括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问题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实际教学中常常把演绎型问题和概括型问题结合起来组织提问。

4、分析性问题

分析性问题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采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由表到里地思考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为什么“引出,例如在讲解我的家乡时,在幼儿观察过事先准备的图片等资料后,教师提问:”你觉得家乡那最美?“"你最喜欢家乡的什么?”“你知道我们家乡为什么变得越来越美么?”通过提问使幼儿通过分析推理,得到课堂内容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答案或信息。

5、想象性问题

通过想象或再现形象,这类问题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如赵老师以前上的装饰画《手套》,幼儿欣赏完图片后,感受到了装饰后的手套变得很美后,教师提问“你想有个怎样的小手套?”启发幼儿想想,并鼓励孩子和老师装饰的不一样。

6、比较性问题

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如装饰手套中老师在让孩子在观察过装饰前的手套和装饰后的手套后提问“你能看出这两种手套有什么不同么?”

7、分类型问题

即启发幼儿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比如说:“这些果实中,亲你说说哪些是蔬菜,哪些是水果。

8、追问型问

就是把所传授的只是分解为一个个问题,一环又一环系统的提问幼儿。追问的特点是教师发问的 语气较急促,问题问题之间间隙时间较短,能训练幼儿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追问能使幼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全面理解内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应老师在教学绘本《分萝卜》文本时,为了检查幼儿听读文本的效果,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谁给他们分萝卜?他们为什么分萝卜?他们是怎样分萝卜的?这个故事你发现并懂得了什么道理?正因为应老师这样的穷追不舍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是这届活动精彩而有节奏同时”穷追不舍“的提问避免了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益,保障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9、选择性提问

选择性提问就是针对某一个教学内容提出若干解释,让幼儿惊醒分析鉴别,做出肯定或付定的的判断。例如,在讲读本《沙滩上的大鳄鱼》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小鸟、鲸鱼、青蛙中你觉得鳄鱼会吃了谁?理由是什么?这个提问迅速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10、假设性提问

即启发幼儿想象的提问,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人们怎么办?“或者”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等等。

11、反诘性提问

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初步的出的判断进行反对,如:”你增么知道这个比那个长?“这种提问可以促使幼儿进一步精确、仔细观察,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

另外还有:预设性提问、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陈述性提问、指令性提问、否定性提问、自答性提问等总之,教无定法,问也无定法,只要做到问需有法,问需知类就行。

三、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方式的现状

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提问较随意、机械,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

比如:在大班艺术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教师播放了一遍歌曲后。

教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幼儿:好听。教师: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教师:小老鼠怎么不高兴地摇头了?为什么?幼儿:为什么?(幼儿重复着老师的话)教师:因为小老鼠把电话打到小猫家了啊。幼儿:噢。教师:明白了就跟老师唱这首儿歌吧。在活动结束之前教师又问:小老鼠厉害不厉害,棒不棒?幼儿随声附和:厉害,棒!

▲暗示性提问,导致幼儿不能深入思考

【场景二】在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睡姿》中,教师带孩子做”大灰狼抓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的游戏

教师:有没有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呢?幼儿A:没有!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幼儿A:没有!教师:你看看看萍萍睡得对不对?幼儿A:萍萍睡得不对,洋洋睡得也不对。

(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象征性地向幼儿发问,要求幼儿回答,学前期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特别是中、小班幼儿,本身就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你看看萍萍睡得对不对“这句话明确告诉幼儿在萍萍身上找问题,这种具有暗示性的提问会导致整个活动中幼儿不能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所以,教师应提出客观的能引起幼儿思考的问题。

▲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比如在《我的身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肚子里面什么东西会动?你是怎么知道它会动的?幼儿回答:“心脏在身体里一跳一跳的动”老师又问:“肚子里 除了心脏还有什么会动?”没有小孩回答,因为 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使提问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

▲提问单向,不懂“追问”,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

比如:遇到错误答案时教师会向大家发问:“谁来纠正他?”“谁来帮助他?”这种提问的实质是“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关心思维过程。无论教师得到的答案是对是错,都不要忘了追问:“是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追问使孩子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也可以使孩子暴露自己的一知半解和随声附和。

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

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在实践中要切实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1、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在设计提问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师能紧紧围绕要求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到关键之处。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培养孩子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活动具体的目标。如:一位老师在讲数学时提问:“汽车城停有几辆车?”幼儿在那数呀数,数不清,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有问题,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汽车城有几层楼?每层楼停有几辆车?”幼儿里解教师的提问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明确探究活动到底能够引导幼儿明确哪一原理,获得哪一概念、和哪一方面的经验。只有目标明确,教师才能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质疑、争论、促使幼儿发现科学原理和现象。

② 可接受性。

提问应注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水平、不同的个性,正确估计孩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于不同个性的幼儿来说,同一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主观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着不同的喜好,我们教师从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组成转移到关注不同个性幼儿的发展,使师幼互动既面向全体,又突显个别。如:教师一般都会用比较广泛的问题引导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取所要的信息,如“关于狮子,你知道什么?”“你看到过哪些颜色的花?”“什么是英雄?”等等,这些问题看似随意,却能鼓励不同个性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提出有效提问的探究,随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

③ 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孩子的兴趣,提问的失误是使孩子觉得活动没有趣味。提问要有情趣、有意味和有吸引力,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孩子的思维,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获得发展。如:《有趣的汉字》这一活动咱们老师都知道这种活动很难组织,因为活动内容本身就很枯燥。从一般教学流程来看,活动有四个环节:

一、找汉字

二、看图猜字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四、尝试看图识字,这四个环节是节节相扣,一个也不能少的,所以从能激发的兴趣出发,《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的一个案例是这样组织的:在组织的第一个环节,先在黑板上无顺序的写了三个国家的文字--中国、美国和日本,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能找到我们中国的字么?请你帮助老师指出来。”,孩子们非常兴奋,因为孩子们对汉字还是有点了解的,而且还是帮助老师指出来,能帮老师做事孩子们是非常开心的。这就在第一时间抓住了孩子的心。

在第二个环节中,改变了先让幼儿猜字然后总结出象形文字的教学思路。而是,先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古时候是没有字的,可是,我们要传递信息,怎么办?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答案,有的说:“大声喊”,有的说“让小白鸽告诉他(她)”……

孩子每说一次这位老师都提出疑问,后来有孩子说“做记号”,孩子们能想到做记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第四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使用虽然十分广泛,但在提问的设计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提问的时机不当;提问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启发性与思考的价值;提问不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深浅不适度;提问的创造思维较少;没有围绕教学目的或重点来进行;提问之间缺乏合理的关联与推进梯度等等。解决上述问题,很重要的是需要把握好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点”与“序”。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探讨,以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一、提问“点”的设计

学新知识之前,应通过设置问题诱导幼儿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发现知识的生长点;新课中应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幼儿的认知水平,把教材划分为若干个问题,引导幼儿主动去理解内容,迁移经验,当幼儿思维受阻时,要抓住关键处设问,给幼儿指出思维的方向,指点迷津,疏通障碍,使幼儿的思路畅通。同时要通过启发性提问,教给幼儿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另外,还要找准拓展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幼儿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幼儿知识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知识的“流 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1.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设点

幼儿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而地理解新知识。如在《小猴卖+0;》中,教师先出示“0"形状,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这一问,马上就把幼儿的已有经验调动起来,他们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游泳圈,也有的说是数字o}}}„教师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小猴卖‘o0,谁会来买?买来干吗洲这就又引起幼儿对新知识的思考。

2.在关键处设点

所谓的关键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本次语言教育活动的重点,二是指幼儿语言学习的难点。所谓重点,往往是那些孩子们学习作品内容、理解体验作品经验和迁移作品经验的环节。所谓难点,既包括新出现的知识难点,也包括虽已学过却又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如在《萝卜回来了》的故事中,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谁?萝卜到了哪些小动物的手上洲“为什么小兔子送给别人的萝卜又会回来了呢洲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且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属于在重点处设计问题。《秋天的树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先让幼儿欣赏全文,然后提问:“听了散文,你想到了什么洲“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洲!2〕这样的问题属于幼儿思考的难点。

3.在幼儿的思维转折处设点

人的思维总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常规思维大多是顺向思维。而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而性,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幼儿来说,有时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思维转折时,给予点拨。在上《乌鸦喝水》时,用投石子的方法喝到水已经成为惟一的答案,但教师及时引导幼儿作思维转折,问幼儿:“假如是乌鸦生活在城市里,还会想到哪些好办法?”孩子回答:“把石头放到水里,水就弄脏了,喝了不卫生,它会找根吸管,这样轻轻松松就能喝到水了。”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像处设点

如语言课上,教师给小朋友讲《鸡和小鸭》这个故事,当讲到小鸭不小心掉入一口枯井时,老师就让小朋友想个好办法救救小鸭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让小鸡去把小鸭的妈妈找来。”“打110电话让警察叔叔来帮忙。”“放条长绳子下去把小鸭子拉上来。”“在枯井里灌满水,小鸭子就会游上来。”}3〕小朋友想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答案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提问,为幼儿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创造能力。5.在幼儿的疑问处设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反应,在幼儿感到迷惑不解时,及时给予解答,或帮助幼儿对问题做一梳理,或补充相关的一些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例如,《动物的伞》中,有个幼儿问:小鸟和蚂蚁都找到了伞,动物园的其他动物,怎么办?教师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确认和补充:“对呀!我们来帮助它们想想办法,找到自己的伞吧。”

二、提问“序”的设计

系统论有个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序”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所提的前后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设计安排。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幼儿,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言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出既适合幼儿实际情况又符合活动目的的有效的“序”,才能使提问针对性强,有效性强。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掘进式推进

这种类型的提问,就像一根锁链,每个问题都是锁链上的一个链环,它承前启后,前后勾连,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幼儿思维的发条,加深对于思维对象的认识。如小班语言教育活动《太阳感冒了》,教师连续问了三个问题:CD这两天太阳公公都没有出来,它怎么了?⑦太阳公公怎么会生病的?(3)太阳公公病好了以后还敢吃冰激凌吗?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这些步步深入的问题,不断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实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2.拱月式推进[4] 这种推进方式,是许多小问题环绕一个大问题,一个大问题统领许多小问题。小问题本身可以互不相关,相对独立,但却分别与大问题紧密扣合。如儿歌《粗心的小画家》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堂语言教育课,在这堂课上,老师用直接导入开始了这堂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儿歌《粗心的小画家》。这首儿歌里有好多小动物,但是这些小动物与我们平时所看见的小动物们有些不一样。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等会儿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的。老师先给小朋友们读一遍。”教师绘声绘色地读,然后开始分析作品。(略)师幼对话的几个小问题是并列的关系,都是为了烘托后而的一个大问题:“丁丁把小动物们都画错了,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3.发散式推进

用这种提问推进的形式,主要是引起幼儿思路的多样变化,拓展其创造性思维。如在《小松鼠的尾巴》故事教学中,教师问: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作发散性思考涛天:遇小鸡尾巴挡雨;夏天:遇蜗牛尾巴扇风;秋天:遇小兔尾巴扫叶;冬天:遇小猫尾巴保瞪。教师再接着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松鼠的尾巴还能干什么呢?又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提问虽只属于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其中却蕴涵了大学问,用得好就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幼儿教师要不断强化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设计的策略,让提问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参考文献: 姚芸.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基础教育研究「J] }2006,(12).蒋晨.浅谈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早期教育[J] } 2008,(8).王青.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篇:教学设计中课堂提问的改进与优化

教学设计中课堂提问的改进与优化

一.主题研修活动的方向:

问题设计的改进与优化: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中,教师将如何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优化,优化后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又如何等一系列的安排和思考。二.主题研修的内容与形式:(1)、主题形成阶段:

让每个教师对上学期的主题研修活动进行总结与思考,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再结合主题:“教学设计中教学提问的改进与优化” 进行校内的磨课与协作组内的同课异构等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最后达成共识。(2)、主题学习思辨阶段:

学习有关提问技巧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观看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并结合每两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与研讨,要求每个教师完成学习心得。(3)、备课交流阶段:

把校组成员分成二组,分别对三年级和五年级两课的内容进行各自备课,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思考,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与研讨,重点就教学设计中的提问环节进行商定。决定上课的人选,并在协作组内进行交流与研讨。(4)、上课实践阶段:

由于学校的客观原因,我们把同类型的课进行罗列,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进行磨课,并对上课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问的记录与学生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对于提问的有效性发表各自的意见,以及对于该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如何改进与优化。并要求上课教师进行内化吸收,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把前后两次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形成较成熟的教案,努力打造出校精品课。(5)、总结反思阶段:

组内的所有教师对本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并在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

下载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提问,大智慧——优化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提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提问

    语言教育活动中如何提问 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语言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 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

    《大自然的语言》小提问和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 第一、 二段:1、这两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生动形象 2、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

    浅谈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精选5篇)

    浅谈幼儿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性提问 内容摘要: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提高和较好达到提问目的的提问.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语言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提问,教师在幼儿的语......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的优化设计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教学的优化设计 吉林省通榆县苏公坨中学 华淑瑛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

    有效教学、有效提问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

    浅谈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四步曲

    浅谈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四步曲 摘要: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

    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吴玥 2010.1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教师、幼儿与活动内容三者间的互动,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每一个集体教学活动都有符合其活动特质的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吴江黎里中学屈钊昕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有效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