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活动中的导入与评价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中导入与评价的指导策略
一、关于游戏开始前的导入:
1、关注新游戏材料投放的时机。
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幼儿兴趣的转移,需要老师适时地增加新的游戏,这时,可根据新增设的区域内容或材料,先向幼儿介绍新材料,引导幼儿思考:“你想怎样玩?”,拓展幼儿的思维;在以后几天里,每天对该游戏的玩法进行追踪介绍和拓展,使更多的幼儿熟悉玩法和提升相应的经验。如投放多米诺游戏材料时,先只是提出简单要求,观察如何摆放牌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然后每天观察幼儿的摆放情况,将要求和建议在活动前进行再次提醒,后来孩子们会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了成功。孩子们认为只有牌和牌之间摆放有一定的距离,在转弯的地方的间隔要小,才能获得成功。随后还可设计投放记录本,帮助幼儿及时记录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痕迹,再来提升游戏经验。
2、及时梳理幼儿前次经验,使经验得到后续提升。
针对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可经常提醒幼儿观察前次活动的痕迹,可用照片暗示,也可用半成品来帮助幼儿回忆,使之有一定的目的性来投入游戏。这样孩子们带着目标性去参与活动,效果也比较好。而过程中会有新的思考和创新。
3、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即将游戏的设想。
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活动时会有一定的目的性,而持久性也会增强。但有些能力弱的幼儿经常地盲目游戏,为此,在加强过程指导的同时,可在游戏开始前请幼儿尝试说出自己去某个区域游戏想要进行的游戏的内容,会有哪些想法?会去怎么做?然后老师用肯定的语气相信孩子会专注地参与游戏,并不时地结合过程指导去肯定他。这种游戏前的提醒使很多孩子的游戏专注性得到提高。
4、关注常规的提示。
游戏活动有时是幼儿生活的缩影,而此间的常规提示更是重要。如游戏导入前要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材料摆放的整齐性、角落游戏要保持安静、小舞台里能否谦让按次序来表演节目?能否协商解决简单的问题等。一般在游戏开始前,有针对性地总结近来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然后给予肯定或者建议,始终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常规。
二、关于区域游戏结束时的指导策略。
1、与游戏开始前的要求形成呼应。
一般在游戏指导时,老师也是围绕着游戏开始前的要求来有重点地指导,而结束时更要围绕着当天的游戏主题来总结。如游戏开始时是要请幼儿关注自己是否获得成功?那就要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成功的地方?还要引导全体幼儿获得该幼儿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以帮助其他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形成共识。
2、及时呈现作品,以起到暗示和模仿的作用。通常在游戏结束时老师让幼儿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可简短地提问,帮助其他幼儿理解作品,对能力弱的幼儿表现出来的作品还可给予适当的建议,使之更有热情参与第二天的延续活动。而老师对于不同层次孩子表现出的作品和介绍更要注意尊重和理解,使交流讨论的内容与事实建立在情感共享之上。随后要把孩子的部分作品展示在对应的柜子上,使以后来该区域的孩子尝试模仿,并再此基础进行创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3、关注幼儿人格的培养。
有些孩子在活动中会遇到纠纷,老师则要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关注幼儿人格的发展。可请幼儿讨论如何做才是最妥当的?也可请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有无遇到小纠纷?你是如何解决的?有些孩子还会遇到制作上的困难,老师则在此环节及时地给予解答,也可请其他幼儿共同想办法,激发幼儿一起来面对困难并去克服之的信心。
4、关注常规的持续培养。
每次游戏结束,有些常规的提醒也很必要,虽然可在过程中暗示幼儿,但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进行夸张式的鼓励更是重要。如看见娃娃家的孩子整理得很整齐,就引导幼儿分组去观看,说说你觉得这个娃娃家为什么看上去很舒服?并给参与者奖励,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以肯定。而对于一些泥工角、拼图角材料多的角落的材料收放情况,老师也要细心地观察和建议,因为某些孩子一不留神就会做个小懒虫。而此时适当的批评也可,使某些孩子记忆深刻地记住知道做事也有一定的规则,而规则定出,则必须要遵守。
第二篇:美术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几根线的被孩子废弃的画。是画得不好吗?其实不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
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案例1:美术区域——圆形的变化(小班)
小班幼儿很喜欢拓印活动,经常会把老师提供的各种图形模板,蘸上水粉颜料拓印在纸上,可是拓印好的图形又能做什么呢?这时有的孩子发
现,原来小小的圆形就像小鸡的身体,圆圆的、毛茸茸的,也有的发现可以把圆圆的图形画成太阳、小花,于是我给小班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和小棉签,请孩子们自己在原来的拓印画上进行修改、添画,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画一副新的图画作品。
案例2:美术区域——废弃画添画(中班)
我将幼儿之前觉得不满意或“失败的”滴墨吹画作品放入了美术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的观察,感受同一形态在不同方向中可
以呈现不一样的形状,展开想象,把已有的半成品图(横看、竖看)变换方向观察,看看它与什么物品更接近,然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这是就有孩子发现,其实这块红色块就像螃蟹的身体,而那个蓝色块就像小池塘,还有的孩子高兴地说:“我看出来了,这圆圆的就像我们的笑脸,我想把我画上去。”这时,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第三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随着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现行的幼儿教育不但关注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共同发展的轨迹,而且更多地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便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集体教育的补充和调整,成为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区域设置的概念
教师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活动区。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应在了解孩子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共同来设置以下区域:学习性区域、社会性区域、运动性区域。
1、学习性区域: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
2、社会性区域: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
3、运动性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给幼儿一定的场地和合适的运动器械,让其自由选择,促进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
二、区域设置的原则
1、学习性和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学习性区域是幼教领域教改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对其今后的学习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往往受到幼儿教师的更多关注,但同时,社会性区域活动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仿真的小社会,设置一些孩子经常接触的熟悉的角色区,把幼儿社会化技能练习融入在游戏中,比如尊老爱幼、遵守交通法规、谦让等,孩子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尝试交往的多种方法,体验自主独立,对孩子的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关注学习性区域的同时,也应关注到社会性区域的价值,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
2、在设置区域时,一定要注意动静分开的原则,以避免相互干扰。各区域之间通道畅通;活动区标志要明显;活动区布置要舒适温馨。
3、由于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纲要》对他们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分配学习性区域和社会性区域的比例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基本的设置原则是:小班和中班上学期,侧重社会性区域活动,但同时也纳入一定的学习性区域;中班下学期和大班,侧重学习性区域活动,但也保留一定的社会性区域。对于运动性区域,其活动原则是:幼儿园统筹安排,自由选择。
4、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
因为有些主题内容确实难以在区域活动中体现,所以,可以尝试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的模式。一般来说,像数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等,是班内的常设区域。其内容随着孩子的活动情况而逐步调整。而建构区、美工区则是最容易表现主题内容的,因此经常随着主题的变化而更换。
三、区域活动内容的来源
1、学习性区域——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巩固、下放。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而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区域活动因其是以操作摆弄的个别化学习为主的,不失为落实幼儿园课程的有利补充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将学习性区域活动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学习区的内容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的延伸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即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首先到区域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以积累直接经验,如《有趣的磁铁》;另一部分则完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下放,这类内容较常见于美工区,便于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如,折纸、泥工、剪纸等,可以把它下放到区域中,让幼儿在一周内自由选择完成。在区域的设置方面,由于立足点是“开放”,大前提是“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孩子可以在各个区域中按自己的兴趣和方式探索,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从而产生更大的活动积极性,使 幼儿个体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
1、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
以各班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作用,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一种材料也能为达到多项目标服务。孩子的发展目标与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区域。教师也应随着主题的推进及时、有目的地更换区域中的材料。
2、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层进性原则
层进性包括层次性和递进性,层次性体现在某阶段的幼儿达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递进性则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①首先,按照年龄层次的不同划分出层次性,如: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样玩拼板游戏,材料投放上就应有很大不同,小班为简单的4——6块拼图板,中班为较复杂的12——24块拼板,且边缘接缝也较难,大班的拼版不但数量多而且方向顺序上的要求,难度最大,这就是有层次性的材料。
②递进性的材料以幼儿剪纸为例,幼儿剪纸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剪不光滑→能沿线剪→能折剪→能剪厚纸→会镂空剪纸,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中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并努力引导孩子选择能让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材料进行操作,以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3、材料投放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参与 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如在小班的“生活区”,让孩子学习“喂食”,如果仅让孩子把不同的“食物”从一个碗中夹到另一个碗中,他们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练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做出多种动物的头像,并提供给孩子不同的喂食工具,这样,孩子就可以饶有兴趣地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工具给小动物喂食,他们一边喂,一边还会跟小动物交谈呢。另外,对于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头饰、纸偶、花边等,我们应把它们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自由表演,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
4、材料投放要注意丰富性
①形式要丰富多样。为了完成一个目标,由于孩子的喜好不同,这就需要准备不同形式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例如,在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时候可以安排超市购物、拔萝卜等多种内容,幼儿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目标,这样孩子们对数学区就会有新鲜感,始终充满兴趣。
②功能多样。因为一物多玩的材料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
③品种多样。可以有成形玩具(现有的)、自然玩具(豆、米、贝壳等)以及自制玩具。
5、材料投放要有益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①投放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并且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
②材料提供时可设置一定的障碍。如孩子需要4个圆形,却只提供给他们3个,另一个得自己想办法,这并不是准备不充分,而是提供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但这里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度”,即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他是否真的没有能力解决,如果真如此,那么教师就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语言上的提示或物质上的支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③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废旧材料。
五、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
(一)教师是孩子的活动伙伴
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作为幼儿的活动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活动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共同遵守活动规则。教师的这种活动伙伴的平等身份,可缩短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之间的距离,使还在觉得亲切适意,而非拘谨畏惧,从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心理气氛。由此,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更有益于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主体积极的创造性行为。活动伙伴的身份要求我们教师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想孩子所想,以便尊重幼儿的活动主体性。
(二)教师是一个有意识的指导者
(但要遵循先观察再间接指导的原则)
1、观察什么?
(1)幼儿的兴趣,选择什么区域、什么材料参与什么活动。
(2)活动的参与情况。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决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
(3)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在选择材料时的难易程度,操作物品的方式,完成情况。(4)遵守规则的意识,任务意识。(5)幼儿间发生的纠纷。
2、指导以间接为主。体现在:
(1)通过材料、玩具为媒介,引发新的活动。(2)以问题为媒介,引发新的活动。
(3)利用同伴间的经验让活动继续下去。
但不同的活动也要区别对待,有些活动是需要直接指导的,如:扣纽扣,系鞋带等。
区域活动时,教师还应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幼儿活动时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不能仅仅作为纪律的维护者和规则的体现者,站在孩子活动以外去监督裁判其行为,而应注意挖掘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充分实现和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行为、环境与幼儿间的互动,比如,幼儿操作时为何皱着眉头?是否碰到了什么困难?当发现幼儿独立活动产生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协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大的空间,在自由的气氛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孩子在探索学习时,教师要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孩子最多的活动。当孩子的行为或希望得到认可时,当孩子发生困难,如纠纷而使活动出现停顿、有放弃的迹象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并且介入时的语言指导要讲求艺术性。小班应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孩子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较差,这就需要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活动;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因为中班孩子理解语意的能力已逐渐增强,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交往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采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引发、指导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大班应趋于理性的指导,因为大班孩子在理解分析问题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抛给孩子的指导语就应趋于理性,使孩子能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三)交流讨论根据不同阶段老师的角色也不同。
小班——中班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老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
中班下——大班,以幼儿讨论为主。老师在交流时要多问少答,多启发幼儿回答。评价对事不对人,要有针对性。
第四篇: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活动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区域活动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无需受到“自己要与集体同步”的约束,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游戏。《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小班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可笑的错误。同等在区域活动里,懂得利用的,可以成为教育场所,不善于驾驭的,却成为让孩子们打发时间的地方。究其原因,实为教师作用所致。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了较高的指导策略。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隐含在幼儿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支持、启发和引导是实现小班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1、教师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宰者,教师不恰当的干预。
区域活动应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用命令的口吻,指挥幼儿到某个区域进行游戏有意无意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如:在区域游戏时,明明选择了“娃娃医院”游戏,老师觉得明明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便让明明担任“挂号”的工作,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明明显的无所事事。游戏结束时老师还特意表扬了明明能够坚持“岗位”。游戏中幼儿徒有游戏之表。而不具有游戏之实,缺乏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在老师的指挥下幼儿并没有享受游戏带来的自由、轻松、愉快、成功。教师担心个别调皮、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在活动中太“活跃”,甚至出现破坏行为,才动员他们去做一些清闲、安静的角色,这样教师也省心了,但这种干涉会给幼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第一,教师为幼儿选择了角色,在幼儿看来,这是教师在惩罚他,他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总是不让他玩他喜欢的游戏从而影响师生间的感情,第二,幼儿对不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受到约束,长期受到这样约束对身心发展不利。第三,使孩子失去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又失去了认识自我的机会.2、对孩子参与区域活动指导表面化、肤浅化、形式化,把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就当作真正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说:“教育要站在儿童的位置上”。并且“钻到他们的肺腑里去”。幼儿的心理世界与成人全然不同。我们只有了解幼儿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区域活动中有的教师无目的的走动、缺乏深入观察,走到“医院”问:你是医院的什么人?走到娃娃家问:“你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请客人进门?等等。这些提问反而打断了幼儿的思路,不能给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急于用自己的美好愿望去代替孩子的成长。忽视了游戏自身的特点,指望通过一次游戏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故对区域活动评价采取了表面化、肤浅化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一律“你真棒!真能干!”等等,对具体的东西没有作出实质性意义的指导和评价。
3、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顾此失彼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一头扎进某区角中和幼儿一起玩起来,成为幼儿纯粹的好伙伴,如到娃娃家去当妈妈,而忘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角的指导。
4、教师忽视幼儿在区角中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偏区现象。
有的幼儿在活动区选择区角时存在偏区现象,教师不在意调控。如:建构区中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孩子,娃娃家、表演区又几乎都是女孩子的天下。平日不善言语的幼儿只喜欢在美工区活动。活泼开朗的特别喜欢角色区。
5、教师评价幼儿区域游戏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常以“检查者“的身份,关注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等,忽视幼儿参与活动本身,判断幼儿需求和发展水平。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观察
在生活区开展“玩玩切切尝尝”活动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想到与同伴一同品尝,甚至还有孩子想着办法拒绝与同伴分享。当我观察到这些情况后,就有针对性地在班级里努力营造相互关爱的情感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且每次在经验分享时都让幼儿谈谈自己与朋友分享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思维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调整环境,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
1、细心观察,引导全体幼儿进入区域活动
每次活动,教师都要注意那些不知入哪个区域好或入区又退出来的孩子,了解其原因:有的孩子兴趣单一,有的能力水平较低,有的无主见随群体而动等。因此,在孩子入区前,教师除了向幼儿介绍当天各区的活动内容和材料操作要求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外还要从小班实际水平出发,分类指导。
(1)对于兴趣比较单一,经常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愿意到其他活动区的幼儿,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去扩大和培养其他兴趣,使其兴趣广泛。例如:幼儿喜欢绘画、常到美工区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到语言区去,作为语言区活动的材料,拿着自己的作品操作讲述。在活动中,孩子会慢慢地对语言区的活动产生新的兴趣。
(2)能力较差的幼儿,对入区活动易产生畏难心理。在集体活动中,往往能掩盖他们的弱点,而在区域活动中要独立操作、单独完成学习和交往,可能会遇到困难。因而在区外徘徊,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这时教师要主动关心和引导,与他一起入区,向幼儿介绍区内的内容和学具材料的玩法。并和他一起玩,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从而积极投入活动。
(3)对于无主见,随群体而动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上次已入过的活动区以及虽已入过的区,但评价目标未到位的情况,然后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他们进入未活动过的区域或目标未到位的区域活动。
2、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
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游戏水平作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反之,就会产生负面效果如:娃娃家中,孩子们正在研制娃娃的新衣服,老师走过去却问:“客人来了,你们烧饭给客人吃好不好?”无意间,教师打乱了幼儿的思路。同时对幼儿玩娃娃家的内容进行了局限。这都是没有观察造成的。避免出现皮亚杰所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这种现象。!
3、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让不同基础的幼儿得到充分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仅要面向全体幼儿,而且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有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鼓励和具体帮助,使全体幼儿达到“定位目标”要求。例如:有些幼儿对绘画很感兴趣,但很害怕拿剪刀,一拿剪刀手就不听使唤。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这些怕剪刀的孩子多数在家玩刀曾伤过手、流过血,因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一方面提高他们使用剪子的技能,另一方面使孩子消除害怕心理,“懂得使用剪刀”的定位目标就达到了。
4、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角落、材料,使它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
比如在小班的科学角活动中教师在探索角为幼儿提供了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但幼儿除了看看、观察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在每杯水上放一块塑料片。孩子们马上好奇地去看看、摸摸、拿拿热水杯上的塑料片。看看冷水杯上的塑料片,不一会,他们就惊奇地发现热水会冒气,冷水不会冒气。
(二)适时介入幼儿活动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时机
1、“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有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察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警察,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交通警察,眼看这位交通警察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通警察共同想办法,找了三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解决了交通警察没有红绿灯而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用积木代替红绿灯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活动中寻找到相应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2、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
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时间等待,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很大,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因为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像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水果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的排序。幼儿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苹果橘子橘子苹果这两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苹果、苹果、橘子苹果、苹果、橘子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适时参与游戏让幼儿玩得高兴,学得主动
教师参与本身就能够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幼儿进入区后,对于不同的区域,教师要以不同的角色出现,给予不同的指导:
(1)当区域中投放新的材料时,教师应耐心传授玩的方法和规则,使孩子掌握玩的要领。
(2)当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应转为观察者,观察幼儿活动情绪,并有计划地把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以便积累资料,归纳分析。活动结束前,教师按记录逐一表扬好人好事。让孩子明白,教师的记录不是自己做错事的记账,而是做好事的赞扬,幼儿的表现记录实际起了给予孩子“一份奖励”和增添“一份高兴”的激励作用。
(3)孩子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时,教师又从“大朋友”的身份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与孩子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进而促进幼儿高兴地、主动地活动。
(4)开展角色游戏时,教师应是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扮演角色,身临其境,感情投入。教师与幼儿一起无拘无束地同玩、同乐,孩子会感到特别高兴。在“各种各样的树”的主题中幼儿收集了很多的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这些树叶罗列出来,制成树叶标本张贴在墙上,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和不失时机地和幼儿一起去观看,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的小朋友仔细观察了说:“我在公园里看到过这种树叶”有的幼儿会问老师或者问爸爸妈妈:“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啊?”有的小朋友发现贴在墙上的树叶有的干枯的快,有的则能长期保持绿色就问:“为什么玉兰树的叶子还是这么绿,枫树的叶子这么快就瘪掉了呀?”
(四)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起他们认同的、愿意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
1、教师及时肯定幼儿正确的行为,逐步共同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规则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需要幼儿有自觉遵守和维护区域活动各项规则的意识。区域活动中的取放材料、维护环境、安全操作等规则应当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的,是所有幼儿认可和理解的规则。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赞赏幼儿遵守规则的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为此,我和孩子们围绕区角活动的规则制定进行了一次师生讨论。孩子喜欢进活动区,他们的进区规则讨论也十分热烈。可是,我发现在孩子们的语言中大量的出现这样的句子:“ 不能乱丢玩具” “不许大声说话 ”“不行 „„” 等等,“ 不要 ”、“ 不许”、“不能 ” 的指令性字眼。这些听似并无不妥的句子,却容易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方向,使幼儿的实践缺乏目标感,让规则变成了太多的限制,而失去了指引。甚至引起幼儿的反感。因为,每个幼儿的内心,都有着强烈的被鼓励、被肯定的需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些的正面建议,如“你能„„、你会„„”。
2、用“谈话”、“讨论”等方式共同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
与幼儿共同讨论谈话共同制定出区域活动规则如:进区后要求幼儿不喧华打闹.谈话以不影响邻区活动为宜,教师的指导语也不干扰邻区幼儿的活动。活动结束时为保持良好的区域环境,游动结束时指导幼儿整理好各区的材料及卫生,以便下次活动.文明有序地离开。
3、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每次整理玩具是老师最头疼的事,如:“娃娃家”的玩具跑到了“医院”,“医院”里针筒拿到了阅读区。地上、桌上都是玩具。如何建立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规则意识,形成“玩具哪里拿来放哪儿”的习惯,提高幼儿整理玩具积极性。我们采用了张贴标记图的方法。我们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把规则和玩具整理方法绘成一副副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之中,以提示幼儿作出相应的行为反映。
(1)拟定规则
与孩子一起拟定一系列有关玩具使用方法,玩具摆放、区域游戏规则。如;为了避免拥挤,每个区域我们限制一定的人数,我们在娃娃家门口贴了五对脚印,幼儿进入前把鞋子放在脚印上。如果没有脚印了,说明这里人满了,幼儿就去找其他的区角玩。我们在每种玩具的筐子上,架子上都做了相应的标记
(2)帮助幼儿理解标记图的含义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标记图的含义,我们先把标记图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说说、看看,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稍加讲解,如:“雪花片”的标记图,可以做这样的解释,“雪花片的家在绿筐子里”我们要好好爱护它,每次玩好了要把它送到“家”里。如;幼儿使用剪刀很容易伤到手指头,我们就画了一副使用剪刀的标记图.在幼儿理解标记图含义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与规则内容一致的环境,与幼儿一起把标记图贴在相应的、显眼的地方。使幼儿一进入这一环境就受到与之相应的刺激与暗示。处在这样环境中幼儿就不会把“医院”的玩具放在“娃娃家”,而“娃娃家”的东西又跑到“美工区”。同时也养成了好习惯。
(3)循序渐进投放标记图
在运用标记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幼儿接受和掌握规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标记图的出现也应该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的规则标记图都展现在幼儿面前。必须有所侧重,一个阶段一个重点。在标记图的设计上也应该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4、采用“大带小”的形式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邀请大班幼儿一起参加区域活动,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进行活动,如主题《好吃的水果》,我们邀请大班幼儿一起参加区域活动,让大小幼儿一一结对,小班孩子模仿哥哥姐姐进行各种区域活动。让大班幼儿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向弟弟妹妹介绍和区角相关的环境内容。比如在“恐龙”的主题中,向弟弟妹妹介绍主题墙上张贴的各种各样的恐龙,陪弟弟妹妹一起看有关恐龙的图书、玩大家收集的恐龙玩具。这时候幼儿就成了小主人,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获得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五)教师对于区域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
1、提倡幼儿自主评价
区域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在他们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时,也应当学着自主地评价和自我激励。因此,教师要给他们创造相应的宽松、自主的氛围。先让幼儿自我评价,请幼儿讲出自己最高兴、印象最深的事情,并简单描述和评价自己的区域活动,要求能力较强的幼儿对区域活动作整体评价,让不同程度的幼儿充分感受成功的欢乐。如;我在每个区域中都放置了一篓小星星,又在放置不同层次材料的容器上贴上相应数量的星星作为标记。当幼儿成功完成第一层次材料的操作后,就可以根据标记在自己的集星本上贴一颗星星作为奖励,当幼儿成功完成第二层次材料的操作后,又可以在自己的集星本上贴两颗星星。这样幼儿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向高层次的操作努力。
2、教师评价。
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各组情况给予鼓励、主持或诱导.用 微笑、点头等非言语评价形式和提问,提示、总结等语言形式.帮肋幼儿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使幼儿今后更加投入地活动。
(六)结合小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 作出合理的指导
1、出入园适应阶段
(1)结合幼儿“喜欢单
一、独占玩具”的特点,设置以幼儿熟悉的家庭生活内容为主的家活动区
幼儿在家习惯于独自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他只要玩自己要玩的玩具,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不会等待更别说轮流使用。如:一天,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小朋友对“娃娃家”里的材料很感兴趣。宝宝小朋友拿着小碗和调羹,津津有味地吃个不停,,活动结束了,她带着小碗和调羹回到座位上,老师请她收起来,她硬是不肯,天天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一架“照相机”,就玩了起来,这时有几个小朋友也要玩,天天就把照相机抱在胸前,使劲儿躲起来,不让小朋友们玩,嘴巴里还一个劲儿说:天天要玩照相机,天天要玩照相机嘛!”老师对他说:“天天,你玩了一会儿,让其他小朋友玩玩,好吗?”他非但不肯,还把照相机捂得更紧了。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设置以幼儿熟悉的家庭生活内容为主的家活动区,如:娃娃家、玩具区、宠物区等。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这样幼儿在活动时能与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玩具为伴,就会有亲切感、安全感。教师只提供一些简单材料。由于幼儿刚接触游戏,水平很低,不会谦让,自己玩了什么玩具,别人要玩就不愿意给,所以教师要提供充足数量的相同玩具。
(2)结合幼儿注意持久性较差的特点,教师调整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
一大早,烘烘挣脱妈妈的手,跑进教室,老师请她在座位上坐下来,只过了一会儿,她就大声哭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她要到幼儿园里来玩,她进教室后,觉得不能玩,就不开心地哭了。争对这种情况。第一;注意区域活动时间灵活。幼儿在家自由惯了,一下子规定他们某时间才能进区活动,他们会感到压抑。所以在活动时间上灵活一些。如有的幼儿一入园,就让他到活动区去,以转移其入园时不愉快的情绪。第二;注意活动地点随意。在活动区内,可以让幼儿自由走动。不要硬性规定、限制他们在某一区域内活动。第三;注意活动内容自主。在活动时不强行分配,可以暂时满足幼儿独享玩具的愿望,不过早要求幼儿合作、分享。
2、发展熟悉阶段,初步的模仿、合作地玩阶段
(1)结合幼儿“好模仿老师行为”,增添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内容。
入园一段时间后,小班幼儿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较多的模仿行为。他们不再局限于玩自己的玩具,常学着别人一起玩。他们还常常模仿老师的样子,自己做小老师。这时应增添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内容,如:“宝宝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一些小铃鼓、图书和玩具,让幼儿在模仿活动中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生活区里,提供大大小小的娃娃及配套的衣服、裙子,让幼儿练习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语言区里,提供主题明确、画面鲜明的单幅图片,让幼儿大胆地像老师一样根据图片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结合主题活动“快乐的六宝”,开设动手区,为幼儿提供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珠子,互相模仿,练习穿项链、手链等。活动规模相应扩大,提供的材料也较前一阶段丰富。如动手区里既有大圆珠又有小塑料珠,这样,手指肌肉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孩子可分别选择活动材料。
(2)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愿望,教师抓住机会强化这种意识。
如:“娃娃家”又开始活动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做爸爸、妈妈,不断地模仿爸爸、妈妈带孩子,明明烧了一道“番茄蛋汤”的菜,又烧一道“番茄蛋汤”的菜,反反复复地给孩子吃,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多多呢,则模仿爸爸去上班,回家后就带妈妈、孩子去饭店餐厅吃饭,吃完饭又去上班,然后又是回家、吃饭。这一阶段,幼儿彼此间比较熟悉了,开始有合作的愿望,老师要抓住机会,强化他们的这种合作意识。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幼儿协商解决发生的问题,保证幼儿活动正常开展。
(3)结合“幼儿角色定位不明确”,的特点,巧妙转移幼儿的兴趣点。
由于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可笑的错误。因此,不过分强调游戏的逼真。如:幼儿把煤气灶拿在手上烧饭,娃娃家里有两个妈妈等。老师不要为追求游戏的逼真而去纠正、指责幼儿,那样会挫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如:在主题《小不点儿》的主题中,我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纸张,希望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几何图形的变化,而孩子却对“车”发生了兴趣,一有空就跑到建构玩车,重要才能既尊重儿童的兴趣,又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呢?于是我折了一辆汽车,当他们发现这辆精致漂亮的汽车后纷纷跑到美工区。
由此可见,教师在小班区域活动中承担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师在与幼儿合作的同时可以更细、更深地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自身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到自主和谐的发展。
第五篇:区域活动中的评价
让幼儿期盼下一次活动——浅议区域活动中的评价
【摘要】: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所以通过活动评价,能让幼儿看到自己已有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点滴的进步,同样使幼儿感到喜悦,影响他的自我评价,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和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激励幼儿继续学,从而在活动中取得更大进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当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模式,正在各个幼儿园广泛开展着,它成了幼教工作者探索的课题。那么怎样使区域活动更具有生命力?我认为教师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关键词】:区域活动 评价 幼儿期盼
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们努力改变评价方式,体会到有效的观察为区域评价提供依据,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新的平台、幼儿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教师成功的评价,能让幼儿在活动的结尾部分交流体验活动过程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从而使幼儿以更大的兴趣、更足的热情去期盼和投身到下一次的活动中。
一、目前区域活动评价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以前我们教师在区域评价中经常会出现这两种情况:一是老生常谈。如每次都问孩子:“你今天玩了什么呀?玩得高兴吗?他们的火车搭得好不好?嗯,美工区的小朋友图画画的很漂亮,作品比较有创意。哦,你们看,东东的鳄鱼做的真像。你去玩了几个地方?等等。二是教师的一言堂。评价中,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只是教师一个人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判。如:今天谁玩区域活动时声音小,玩得最好?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区域角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个区域角去,区角牌也忘了收回家,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等;这两种评价方式都会扼杀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园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教师经常进行学习讨论有关区域活动的计划、材料投放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活动中的指导和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因此,对区域活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该怎样进行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呢?
二、如何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评价作用
(一)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一是幼儿自主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我在评价活动中,常对孩子们说:“如:
1、你搭建的城堡可真好,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
2、大家再交流一下,说说今天你有了什么收获?”
3、“今天,你对自己最满意的事是什么?”
4、“有什么事是你通过克服困难才取得成功的吗?”
5、“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等等。通过这样鼓励式、启发式的提问,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当然幼儿的回答也是不全面的,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幼儿也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但他们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这就要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是教师评价时的导向作用。例如,有一次在生活区,我让孩子们练习钉纽扣。开始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在吹塑纸上画了很多好看的图案,如花、红绿灯、熊猫等,画上圆圈处就是钉扣子的地方,范例看上去相当漂亮,小朋友也很喜欢。可是,钉扣子的活动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最大的困难就是针要从下往上戳,因为看不见,就很难对准扣眼。在活动中,我没有马上过去指导,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等到评价时我把这个困难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有一个男孩子首先说他有好办法,“在钉的时候,可以用吹塑纸对着太阳光,使吹塑纸变得透明,就可以看见扣眼了,再用针戳过去。我当时听了非常高兴,觉得他很会动脑筋。”可这时又有一个女孩子站起来,她说她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先把针戳上来,然后再把扣眼对上去,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方法很简单。”这时候我就让大家来讨论,谁的方法好。教师在评价时,不能仅仅表扬一个孩子,而要看到孩子在操作过程中肯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的好现象。于是,我给了两个孩子同样的赞扬。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就是不仅要看到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具体某一件事上的成功,更要注重培养每个孩子探索、创造的精神。
(二)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作用
在评价中我采用幼儿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与谈话的方式。当幼儿介绍了自己玩的内容和方法后,教师不应该马上做出评判,而让大家讨论。具体做法是:作为活动的延伸,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把问题留到第二天或者是下次活动中解决,让孩子自己探索,或请教大人,或是到书中去寻求答案。比如,一次有一个小朋友在建构区用百佳魔塔搭出了一个“金字塔”,我看了后,觉得也很像,可是在讲评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金字塔,我就寻思着该怎么做让幼儿有更好的探索精神。于是我就先设置悬念,对小朋友说:“金字塔是属于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传说,有的说塔里藏着许多金子,有的说里面是空的,还有的说埋着死人,是皇帝的陵墓,到底什么是金字塔?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在哪个国家?中国有没有?里面到底藏着什么?请你们自己回家去打听,明天来告诉老师好不好。”这样既引起小朋友探究的兴趣,又适时的布置了探究的任务。第二天,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告诉我他们打听到的有关内容。接着我询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打听的。有的是问爸爸妈妈;有的是跟哥哥姐姐一起翻阅少儿百科全书;还有的是打电话问舅舅、阿姨。讨论时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中小朋友不知不觉地增长了知识,也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当孩子们真诚地对那个搭“金字塔”的小朋友说:“你真聪明,搭得真像。”我的心里也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接着大家都学着搭“金字塔”,并且大胆地想象着使用其它材料进行拼搭。
通过自己的探索,孩子们对这一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个幼儿还将少儿百科全书带到幼儿园,放在语言角让大家看。孩子们不仅认识了金字塔,而且又对书中的其他内容也产生了兴趣。
(三)发挥教师评价的发现诊断作用
教师在评价中常常会意外地发现幼儿的个性特长、特殊才能,所以就要善于及时捕捉。例如,在美工区,有几个小朋友在认真地进行画画,当时我想走过去问他们:“有这么多的材料放着,你们干嘛都画画呢?”后来有别的小朋友叫我,我也没来得及顾上他们。就在讲评时,他们拿出了自己设计和装订好的图书。我很诧异,真的太好了。评价时我才得知原来他们是商量好自己画画、裁剪、装订来动手制作图书的,所以才„„。我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刚才没有去打断他们的思路。随即表扬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这以后他们就爱上了这类活动,经常制作出内容新颖的大小“绘本”。既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还把他们动手制作的“绘本”摆在语言角供同伴翻阅。
另外,在评价中,孩子也会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如,孩子在玩“镜子的秘密”。评价时有孩子说:“老师我的镜子同样放在阳光下,为什么有时墙上有反射光,有时却没有?”这时,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并进行实地反复演示。终于发现,当镜子侧过来,照不到太阳光时,发射的光线就没有了。孩子们也就直观的了解了发射的意义,轻松地增长了科学知识。因此,在幼儿的自我讲评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在活动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教师要诊断出是属于个别现象还是共同趋势,分析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
三、发挥评价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评价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讲评,能够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评价,能增强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进一步有序的选材;通过教师讲评时的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敢于向困难挑战,相对能力较弱的幼儿会对活动增添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充满自信独立完成作品,坚持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通过讲评,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情况,及时发现活动中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目标及材料,促进幼儿的提高。通过教师对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正确而适宜的评价,是区域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区域活动的评价不仅仅是对最后结果的评价,而是评价过程应该是儿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和发展性。只有正确认识它的作用,才能使区域活动更具生命力,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来推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参考资料: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2、《幼儿教育学》(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