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册可能性总复习教案
第九册可能性总复习教案
电子教案课
题可能性复习课时序号4教学目标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复习
总复习
一、复习要求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本班实际,把本学期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好薄弱环节,认真设计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使学生能掌握好本学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总结规律、交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
二、复习内容
1、词语:以“日积月累”和“词语盘点”出现的词语为主,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2、句子:掌握常见的几种句式转换,能进行扩句、修改病句等练习。3、修辞:分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4、阅读:复习教材精读课文的重点片段,训练学生如何正确体会句子的含义、把握表达方法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5、习作:重点训练语文园地中的作文,注重把平时的语言积累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并尝试运用学会的表达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三、复习重点
1、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出现的词语、古诗、成语、名言。
2、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阅读方法审题方法的指导。
四、复习形式
第一轮: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精读课文重点内容的梳理,同时进行词语听写。第二轮:配合复习资料进行专项复习。
第三轮:做综合试卷,提高综合答题能力。
第三篇:第九册复习教案
第九册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复习巩固所学课文内容,背熟课文及相关练习中的成语。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标点、改病句)。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 地记叙一 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复习方法:
分类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句子运用。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合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复习一 第一、二单元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巩固本单元的拼音知识和所学汉字,针对学生平时容易错的读音和汉字,进行系统复习,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
2、通过复习,引导学生牢固辨析易混淆的字,能根据字的读音或意义组词,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我检查,找出自身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并提出质疑,然后在全班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敢于暴露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勇于质疑。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辨析,掌握识字方法。教学难点:
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复习阶段。我们将针对同学们平时觉得比较困难的问题进行重点复习。今天我们首先来复习第一、二单元。
1、梳理一、二单元的知识点
2、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3、多音字练习。
系 宿 秘 教 卡 空
三、听写平时易错的字,总结方法。
1、听写。
2、同桌互评。
3、自我订正。
4、总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任意增添笔画;混淆字的偏旁部首;字形相近写别字;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混淆等)
5、练习巩固。
(1)比一比,再组词。
捂()底()箭()滔()贯()撒()悟()低()剑()涛()惯()洒()袋()骗()枪()扒()泊()竟()贷()偏()抢()趴()帕()竞()芒()暑()
绪()拆()燥()踱()茫()署()堵()折()澡()渡()(2)、练习。(见129页)
四、复习查字典
回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并讲述怎样选择字义。练习。
五、看拼音写词语。
六、做练习
复习二 第三、四单元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熟练掌握词语构词规律,并能仿照练写。
2、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感。
3、根据词串想象画面,丰富学生的语感。
4、能根据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方法,发现规律,并尝试练习
2、教师小结学法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辨析词语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能辨析词语的构词规律;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回忆相关知识要点,教师准备典型例题。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三四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三单元的课文围绕着浓浓的亲情,向我们展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这其中有严厉也有慈祥。大肆单元的课文游戏昂我们展示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读着每篇课文仿佛身临其境,那么在这两个单元中我们中我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2、师生共同梳理 1)音近字的区别 2)词语搭配
3)排比和比喻的用法
3、师:下面请大家来看这个练习根据带点字的读音分类
出生
人民
工程
亲近
民心
前鼻音 出身
人名
功臣
清净
明星
后鼻音
收集
照旧
支援
祖父
宗旨
平舌音 搜集
造就
资源
嘱咐
中指
翘舌音
师:在这一题中有些读音特别容易混淆,下面就请同学们区分一下 生:指名回答
4、学习修辞手法
1)排比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
师:同学们,这是第九课《秋天的怀念》中的一句话,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上排比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生答
2)比喻
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
师:这是《藏北草原》中的一句话,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上比喻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5、积累运用
师:在这两个单元中还有一些好词佳句需要我们写一写、记一记。出示句式(小黑板)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好词佳句的呢? 生答:先读懂含义,再记忆 师:谁来背一背? 指名生背
师:谁来填一填 指名生填
6、古诗积累 背诵《秋思》、《观书有感》
7、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8、做练习
复习三 第五、六单元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熟练掌握词语构词规律,并能仿照练写。
2、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感。
3、根据词串想象画面,丰富学生的语感。
4、能根据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方法,发现规律,并尝试练习
2、教师小结学法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辨析词语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能辨析词语的构词规律;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回忆相关知识要点,教师准备典型例题。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五六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的课文是美丽的传说,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第六单元是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播撒爱心,收获幸福的快乐。那么在这两个单元里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2、师生共同梳理 1)词语词性的区分 2)词语搭配
3)对仗和夸张的用法
3、师:下面请大家来看这个练习健壮(身强力壮)
来历()
痛哭()镇定()杰出()大度()
机智()
师:在这一题中这些词语和那些成语的意思相近,请你写出来。生:指名回答
9、学习修辞手法
1)夸张
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沙子都容不下。师:同学们,这句话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上夸张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生答
2)对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师:这是一句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仗)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上对仗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10、积累运用
师:在这两个单元中还有一些好词佳句需要我们写一写、记一记。出示句式(小黑板)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好词佳句的呢? 生答:先读懂含义,再记忆 师:谁来背一背? 指名生背
师:谁来填一填 指名生填
11、古诗积累
背诵《寄扬州韩绰判官》、《客中作》
12、背诵课文有关段落
13、做练习
复习四 第七、八单元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熟练掌握词语构词规律,并能仿照练写。
2、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感。
3、根据词串想象画面,丰富学生的语感。
4、能根据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方法,发现规律,并尝试练习
2、教师小结学法并有针对性地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辨析词语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能辨析词语的构词规律;能辨析词语搭配是否正确。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回忆相关知识要点,教师准备典型例题。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七八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七单元的课文围绕神奇的科学,向我们展示了科技的伟大。第八单元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友谊重要性,读着每篇课文仿佛身临其境,那么在这两个单元中我们中我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2、师生共同梳理 1)形近字的区别 2)成语接龙
3)排比和比喻、顶针的用法
3、师:下面请大家来看这个练习桥(梁 粱)
树(稍 梢)
薄(模 膜)
(竞 竟)赛
王(侯
候)
如火如(荼 茶)师:在这一题中这些词语中的字相近,请你写出正确的选择。生:指名回答
4、学习修辞手法
1)排比
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绿色的山林,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百色的鹭鸶,见到的人情怀给坪树林,怀给山猪潭,还给大自然。师:同学们,这句话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排比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生答
2)顶针
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师:这是一句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顶针)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用上顶针的句式有什么效果? 生答
师:谁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式。
5、积累运用
师:在这两个单元中还有一些好词佳句需要我们写一写、记一记。出示句式(小黑板)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好词佳句的呢? 生答:先读懂含义,再记忆 师:谁来背一背? 指名生背
师:谁来填一填 指名生填
6、古诗积累
背诵《登幽州台歌》、《终南山望余雪》
7、做练习
复习五 阅读指导
(一)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读懂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文章后,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过程与方法
以范文为例,在探讨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读懂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
课前回忆有关阅读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你们已经掌握了不少阅读方法。谁愿意将自己的阅读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
2、学生简介方法。
3、今天,咱们就运用学到的这些方法进行阅读练习。例文引路,探讨方法
1、一读116页《心疼别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初读,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通过两个故事说明心疼别人有时就是心疼我们自己。
4、二读短文,思考文后的习题,并能讲明原因。
5、学生读文思考。
6、三读检查文后习题答案。
7、全班交流:
方法提示:可以自己写,也可以用文章最后一段中的语言。但是一定要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随便写)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1、自由默读,按照三个步骤完成相应阅读。
2、小组商议。
3、全班交流,师生研讨。
4、教师小结。
实战演练,方法运用 独立完成
阅读指导
(二)例文引路,探讨方法
1、自由默读短文,尝试自主练习。
2、学生默读思考练习。
3、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进行阅读的?
4、学生交流阅读方法及步骤。
5、全班交流阅读答案,教师提示方法。在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时间顺序 引导学生回忆:还有哪些叙述方法
A、地点 B、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 C、事情的发展顺序 景色特点(抓关键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归纳:一般来说,事情说明道理,景物或者动物表达喜爱、热爱之情,人物表达赞颂之情。
6、教师小结
自主练习,教师引导
1、自由默读,按照三个步骤完成相应阅读。
2、小组商议。
3、全班交流,师生研讨。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及首尾呼应的方法。
四、实战演练,方法运用 独立完成
作文复习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清题意。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鬃》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
⑴ 早晨
⑵ 好姑姑 ⑶ 友谊 ⑷ 比赛 ⑸ 上学路上 ⑹ 放学以后
⑺ 我的妹妹 ⑻ 我和妹妹 ⑼ 我爱劳动
⑽ 难忘的一天 ⑾ 和好
⑿ 爱晚前 ⒀ 练毛笔字
⒁ 这件事教育了我
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
2、用~~~~~~划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他家富起来了我和同桌比手劲妈妈教我洗衣服这件事做对了他的心灵美。
二、认真选材
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练一练】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题作文。我学会了______; 我喜欢的______; 难忘的______; 快活的______; 真有趣______; 教育了我______; 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拟出作文提纲,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个事例、带病坚持到校上课、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刻苦练习跳高。
3、《老师来到我家》这篇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很多:来的是哪位老师?是哪一次或哪几次来?为什么来?来后说了些什么?我当时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
三、把事写具体。
记叙事情或活动,必须将事情或活动写具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在动笔时,要把材料准备充足,对要写的事情作认真的回忆。其次,要重点写好一些重要的场面或过程。把它写得具体形象,整个事情就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要停留在一般现象的记叙上。【练一练】
1、下面是《一次拔河比赛》的开头段和结尾段。读后,把比赛过程具体地补写出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段)哨子“嘟”的一响,拔河比赛开始了。(结尾段)体育老师猛挥一下红旗,比赛结束了。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小伙伴跳啊笑呀,沉浸在欢乐之中。
2、“我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外科医生。每当我看到那些患者对他十分尊敬和感激的时候,我想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医生。”请你接着写一段话,要求展开丰富的联想具体地写出自己怎样热情地为病人解除痛苦和病人对你的感激之情。
3、这篇《送书》的短文写得具体吗?根据提供的情节,请你将它补充修改,要求写得具体而生动。
六月一日,我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走进书店,简直象走进了书的海洋。我挤进人群,买了一本《少年作文指导》真高兴。这时,跑过来一位少先队员,只见他很着急的样子。原来他也想买这本书。但书已经卖光了。我把自己的书送给他,营业员阿姨看到这情景,笑了。
四、有条理地记事
无论记事写人,都离不了事。认真写好一件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记叙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要有条理。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清楚,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一般来说,记叙的顺序可按时间的先后。事物的发展的顺序和地点变换、方位推移的顺序等来写。但有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也可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法。【练一练】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有条理的话。
清晨,雷声隆隆,下起飘泼大雨,接着电光闪闪,跳进水沟,挽起袖子,只见小华脱掉外衣,卷起裤管,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清沟排水,学校的水沟积水不通,我心里很激动,望着他的背影。
2、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两篇,分别归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3、从生活中选取一件熟悉的事,自拟一个题目,把要写的内容扼要地填在表格里,然后作文。
题目
2、时间
3、地点
4、人物
5、事情的经过、起因:经过:结果:
五、怎样写好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必须抓住所要写的人物的特点,具体描写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1、人物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
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三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如:小作者记叙他的老师“那时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是为了用她那美丽的形象和温柔的性格,衬托她那美好的心灵。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情况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第三,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次序。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2、人物动作描写。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是表现在行动中的。因此要写好人物,一是要多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3、人物的语言。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人物对话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⑴ 先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场合,怀着什么心情说的,然后写说的话。
⑵ 说的话写在前面,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表情、语气等。⑶ 先写说的话,然后交代这话是谁说的,以及说话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等,再接着把话写完。
⑷ 只有说的话,前、后和中间都不交代这段话是谁说的,读者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对话形式多用于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群众场合,七嘴八舌,不需要说明说话人时,也不用这种形式。)
4、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练一练】
1、下面这段话,写了不同人物的笑:“晚上,弟弟拿着一张讽刺画跑进屋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奶奶笑,爸爸笑,妈妈笑,姐姐笑,我也笑了。”你能将他们笑的神态写得更具体、生动吗?
2、阅读下面一段话,思考: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找一找描写徐新踢球的动词,并体会他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住左轻轻一拨,晃过对方。然后,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对方的球门了。
3、读下面一段话,用~~~~划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青草时,心里真美极了。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有时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把脸贴在兔子身上。
第四篇:可能性复习教案
《可能性》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信息过程中的价值,明确对等可能性的认识,感受可能性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出示:左边的条件与右边的哪个可能性匹配。
条件 任意投掷出现6朝上的可能性 正方体每个面上都是6 不可能出现“6”朝上 正方体四个面上是6,两个面上是1 “6”朝上的可能性比较小 正方体一个面上是6,五个面上是1 “6”朝上的可能性有一半 正方体三个面上是6,三个面上是1 每次都是“6”朝上 正方体每个面上都是1 “6”朝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出一些“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以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再举出一些“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讨论: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中,试着用分数进行表示它的可能性大小。
二、练习与实践
指导完成第1题: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让学生说说连线的思考过程。指导完成第2题:引导学生说清楚作出判断的思考过程。
指导完成第3题:帮助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含义。
小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的事件中,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三、集体交流:
请列举一些熟悉的游戏,说说这些游戏的规则怎样的,是否公平,可以怎样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小刚和小颖都想去看足球赛,但却只有一张门票,小刚提议用如下方法决定到底谁去看比赛:找来两个立方体骰子,做掷骰子游戏,把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减(大点数减小点数),掷出“差”为3小颖去,掷出“差”为4小刚去。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四、提高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引导学生说一说教材呈现的12张牌是什么牌,每种花色各有几张,标有不同的数字或字母的各有几张。
学生分组活动,动手选一选
鼓励 学生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选法,提醒学生每次选择后及时进行计算。确认选择的方法是否正确
第五篇: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
2、生活中一些事例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并进行判断和预测。
难点: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统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为了绿化环境,都积极参加了植树活动,老师把我们班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况制成了:统计表和统计图
2、投影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1)班同学植树活动的情况统计表
3、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或统计图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4、合作学习后汇报(1)哪个组植树最多?(2)哪个组植树最少?(3)哪两个组植树同样多?
(4)第一组与第五组的总和是第二组植树的几倍?(5)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二)复习可能性 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为了鼓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三袋糖果,同学要想吃到糖,老师还有一个条件,必须用上“一定”、“可能”,“也可能”吃到哪种糖,然后说明你吃的是哪一袋,为什么?如果说对了,才能吃到糖。
(屏幕出示)
大白兔糖
巧克力糖5块
巧克力糖和
5块
大白兔糖1块
大白兔糖各5块
生1:我吃的一定是大白兔糖,是第一袋糖,因为第一袋中全是大白兔糖,一定能吃到大白兔糖,不可能吃到巧克力糖。生2:我吃巧克力糖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
生3:我可能吃到大白兔糖,也可能吃到巧克力糖,因为„„
二、整理归纳:
1、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
2、引导概括(屏幕出示): 数据整理
制统计表或统计图 从表中获取信息 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计算:总数÷份数=平均数 移多补少
统计
平均数 可确定性
不可确定性:可能性有大小
可能性
三、课堂作业设计:课本90—92页1—5题(独立做,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判断:有5个红球,1个黄球,小明任意摸两次,一定能摸到黄球。()
2、游戏
(1)有4个红球和1个绿球,任意摸出1个球有()种结果,再放入3个绿球,任意摸出1个球有()种结果
(2)猜一猜,如果任意摸出两个球有()种结果。
3、用一定经常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课外扩展
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并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